(暑期一日一练)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北师大版

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外交活动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下列不属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采取的重大外交方针政策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一国两制”方针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1956年某日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的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大跃进”

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4、四川一首歌谣写到:“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出现于()

A.农业合作化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5、下列“尼克松访华”“习近平访美”事件的解读中,错误的是()

A.尼克松访华事件发生在1971年

B.尼克松访华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自尼克松访华以来,中美关系保持了总体稳定

D.习近平访美对于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6、实施863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

A.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

B.增强国家竞争力

C.推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D.引进国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7、”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这是一副广为流传的对联。它反映的史实不包括()

A.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我国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C.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8、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这段话描述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9、比较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关于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比较中,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个区域都是我国政府从国情出发而设置的

B.这三个区域都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拥有自治权

C.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域只在于经济方面

D.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社会制度

10、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最杰出的成就是( )

A.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找到灵感

B.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C.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

D.为医学事业作出特别贡献

11、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坛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

A.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建立股份有限公司

C.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D.转变为国营企业

13、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等口号应产生于()

A.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4、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次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加强的愿望。”这次会议召开地点是()

A.日内瓦

B.北京

C.万隆

D.巴黎

15、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20世纪50年代,由我国政府首先提出②目的是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及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③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④运用这些原则解决了与苏联的建交问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16、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下面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创新举措的是()

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17、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

①香港特别行政区②澳门特别行政区③台湾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8、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

B.统一后两党继续合作

C.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参与会谈

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

19、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20、为了纪念中共十九大召开,国家推行了一系列邮票。中共十九大的主题包括( )

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④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爱国主义需要激情地表达,更需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在水稻培育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被人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袁隆平

B.华罗庚

C.邓稼先

D.侯德榜

22、1952年,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____。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3、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建设成就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有()

①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②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③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④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联中,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25、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终于在联合国总部冉冉升起.”指的是( )

A.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加人亚太经合组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2.中共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中共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

4. 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开始掌握了核技术。

6. 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7. 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8. 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和人民的大宪章,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9.被称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是 。 三、材料解析题(共40分) 1、(共8分)观察图示: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成果与实践

请回答:(1)“三民主义”的提出者是谁?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哪场革命?(2分)

(2)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补全表格。(3分)

事 件 意 义

革命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

地 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

召开遵义会议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建设 “一五”计划 ①

② 标志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中共八大 ③

(3)哪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同时做出什么伟大决策?哪次会议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分)

2、(共7分)综合探究: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中国人民醒过来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展览一:追根溯源

料一: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⑴请你写出开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2分)

展览二:领袖风采

材料二“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2)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3分)

展览三:开放新诗篇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2分)

3、(共8分)阅读下列材料

30多年前开始的连续五个中央一号文件,成功地指导了划时代的中国农村改革。农民、农村和农业,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要进行了什么运动?其法律依据是什么?这一运动使哪个阶级退出历史舞台?(3分)

(2)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有哪些?在改造中采取了什么方法?(2分)

(3)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实行的哪一政策成功的引导了划时代的中国农村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就?(2分)

(4)党和政府实行上述政策的共同目的是什么?(1分)

4、(共8分)【材料一】“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材料二】坚持“一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材料三】“发展才是硬道理.”

回答:(1)上述材料是谁说的?(1分)他在哪一次会议上成为党的领导核心? (1分)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的是什么?(3分)

(3)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哪一年?(1分)标志性的事件是什么?(1分)

(4)如何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1分)

5、中美关系是20世纪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共9分)

材料一: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950年)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有针对性地阐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材料四:“(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选自《尼克松回忆录》材料五:4月7日,美国联邦众议院通过所谓“2014年确认‘台湾关系法’与军舰移转法案”,要求政府应对台出售巡防舰.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中方要求美国不要干涉中国内政,不要损害中美关系,不要让中美关系曲折发展.

(1)在材料一中,当“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时,中国人民反击美国侵略行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态度? (2分)

(2)(2)材料三体现了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1分)

(3)(3)材料四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是指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有何重要的意义?(2分)

(4)(4)2014年,奥巴马在海牙会见习近平时重申,在台湾问题上美方的立场没有变化.那么,自两国建交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什么?(2分)

(5)(5)根据材料五回答,影响“中美关系曲折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美国“对台军售”对中美关系健康发展有什么危害?(2分)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5 ACDBA 6—10 BACAB 11—15 DCACB

16—20 CADCC 21—25 AAAC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971

2、十三十四

3、人造地球卫星

4、2001

5、1964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1956 8、共同纲领 9、焦裕禄

三、材料题(共40分)

1、(共8分)(1)孙中山辛亥革命(2分)

(2)①我国初步改变了原来以农业为主的局面,为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②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③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3分)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五大。(3分)

2、(共7分)(1)新中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2)邓小平。(1分)改革开放、南方谈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答两点即可。2分)

(3)邓小平南方谈话影响: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2分)

3、(共8分)(1)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地主阶级(3分)

(2)原因: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经济的发展,个体农业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对粮食和原料作物日益增长的需求。

方式: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走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2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2分)(4)党和政府不断调整农村政策,以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1分)

4、(共8分)(1)邓小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3分)

(3)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2分)

(4)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1分)

5、(共9分)(1)抗美援朝。孤立、遏制和封锁的态度。(2分)

(2)求同存异(1分)

(3)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

(4)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2分)

(5)台湾问题中美关系曲折发展,损害中美利益。(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