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产品的可用性测试与评估

合集下载

软件测试中的可用性评估与设计

软件测试中的可用性评估与设计

软件测试中的可用性评估与设计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软件产品层出不穷,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要确保软件能够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软件测试中的可用性评估与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用性评估与设计不仅仅是关乎软件的功能是否正常,更是关注用户在使用软件过程中的感受和效率。

可用性,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产品对于特定用户在特定使用场景下能够有效、高效、满意地达成特定目标的程度。

在软件领域,可用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用户对软件的接受程度和使用频率。

如果一个软件操作复杂、界面混乱、响应迟缓,那么即使它具备强大的功能,也很难得到用户的青睐。

可用性评估是了解软件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手段。

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用户测试、专家评估和启发式评估等。

用户测试是一种直接观察真实用户与软件交互过程的方法。

通过招募具有代表性的用户群体,让他们在特定的任务环境中使用软件,并记录他们的操作行为、遇到的问题以及反馈意见。

这种方法能够最真实地反映出软件在实际使用中的可用性问题,但实施起来相对复杂,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资源。

专家评估则是依靠具有丰富经验的可用性专家,根据一系列的可用性原则和标准,对软件进行评估。

专家能够快速地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提供专业的改进建议。

然而,由于专家并非真实的用户,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启发式评估是由一组评估人员根据一系列通用的可用性原则(如Nielsen 的十大可用性原则)对软件进行检查。

这种方法相对简便快捷,但可能不够全面和深入。

在进行可用性评估时,需要明确评估的目标和范围。

是评估整个软件系统,还是特定的功能模块?是关注新手用户的体验,还是熟练用户的效率?不同的目标和范围会导致评估的重点和方法有所不同。

同时,评估的环境和设备也需要尽可能地接近真实的使用场景。

例如,如果软件主要在移动设备上使用,那么评估就应该在相应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上进行。

可用性设计则是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就考虑如何提高软件的可用性。

如何进行可靠性测试与可用性评估

如何进行可靠性测试与可用性评估

如何进行可靠性测试与可用性评估可靠性测试与可用性评估,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日常应用中,无论是网页,手机应用还是电脑软件,都需要经过可靠性测试和可用性评估来确保其功能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的良好性。

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进行可靠性测试与可用性评估的流程和方法。

一、可靠性测试的概述可靠性测试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测试过程,验证系统在规定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具体包括功能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稳定性测试等。

在可靠性测试中,我们需要模拟用户的使用场景,执行各种操作以及输入各种数据,以观察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并且不会出现崩溃、死锁或其他严重错误。

二、可靠性测试的步骤1. 确定测试的范围和目标:在开始测试之前,需要明确测试的范围,包括需要测试的功能模块和涉及的系统环境。

同时,还需要确定测试的目标,例如验证系统的性能、稳定性等。

2.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应该覆盖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和可能发生的边界条件。

3.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设计好的测试用例,执行相应的测试操作。

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记录测试的结果和系统的反应速度,以发现潜在的问题。

4. 分析测试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查找系统的弱点和问题,并记录下来。

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5. 修复问题与再次测试: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问题的修复,并进行再次测试,以验证修复后的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6. 完成测试与评估报告:测试完成后,需要撰写一份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的范围、目标、测试用例、测试结果、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等内容。

三、可用性评估的概述可用性评估是指评估一个系统或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用户体验,以及系统是否易于使用和满足用户需求。

可用性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用户调查问卷、用户观察、用户访谈等,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的反馈,发现系统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四、可用性评估的步骤1. 确定评估的目标和指标:在进行可用性评估之前,需要明确评估的目标,例如改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等。

软件测试中的可用性测试与用户界面评估

软件测试中的可用性测试与用户界面评估

软件测试中的可用性测试与用户界面评估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软件产品层出不穷,其质量和用户体验成为了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因素。

而在软件测试领域,可用性测试与用户界面评估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直接关系到用户对软件的接受程度和使用满意度。

可用性测试,简单来说,就是评估一个产品或系统在特定使用场景下,用户能否轻松、高效、满意地完成其预期任务。

这并非仅仅关注软件是否能正常运行,更侧重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感受和实际效果。

想象一下,你正在使用一款新的购物软件,想要购买一件心仪的商品。

但在搜索商品的过程中,输入关键词后却得不到准确的结果,或者页面加载速度极慢,又或者支付流程复杂繁琐,让你感到困惑和沮丧。

这些问题就是可用性测试需要去发现和解决的。

可用性测试通常会在真实的使用环境中进行,或者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来收集用户的数据和反馈。

测试人员会观察用户的操作行为、记录完成任务的时间、收集用户遇到的问题和抱怨,以及了解用户对软件的整体印象。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软件在可用性方面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而用户界面评估则是对软件的外观、布局、颜色、字体、图标等视觉元素进行评估。

一个好的用户界面应该是美观、清晰、易于理解和操作的。

它要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引导用户进行正确的操作,并且提供良好的交互体验。

比如说,一个界面如果颜色搭配混乱,字体大小不合适,图标含义不明确,那么用户很可能会感到眼花缭乱,无法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相反,如果界面简洁大方,元素布局合理,导航清晰明了,用户就能够轻松上手,提高使用效率。

在进行用户界面评估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一致性,整个软件的界面风格、操作方式应该保持一致,让用户在不同的页面和功能之间切换时不会感到突兀。

其次是可读性,文字和图标要清晰可辨,易于理解。

再者是可操作性,按钮的大小和位置要方便用户点击,操作流程要简洁流畅。

为了有效地进行可用性测试和用户界面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测试中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测试方法

测试中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测试方法

测试中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测试方法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测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确保了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可靠性测试和可用性测试分别是测试过程中的两个关键方面,本文将探讨这两个方面的测试方法。

一、可靠性测试方法可靠性测试是评估软件在特定环境下运行的能力,它对软件的各个方面进行测试,包括功能、性能、安全性等。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可靠性测试方法:1.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是最基本的测试方法之一,它对软件的最小可测试单元进行测试。

通过对单元进行逐个测试,可以发现并修复代码中的错误。

2. 集成测试:集成测试是将各个独立模块或组件组合在一起进行测试,以验证它们之间的交互是否正常。

通过模拟真实环境下的交互,可以发现集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测试的方法。

它模拟真实用户的操作场景,测试软件在不同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系统测试可以发现系统级别的问题,并提供修复方案。

4. 冒烟测试:冒烟测试是在软件的每个大版本发布前进行的快速功能测试。

它主要验证软件的核心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在短时间内快速评估软件的可靠性。

5. 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测试软件在负载高峰期能否正常运行的方法。

通过模拟大量用户同时访问或操作软件,可以评估软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性能问题。

二、可用性测试方法可用性测试是评估软件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的方法,它关注用户是否能够轻松地使用软件,并从中获得所需的功能。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可用性测试方法:1. 用户界面测试:用户界面测试是验证软件的界面是否直观、易用的方法。

通过模拟用户的操作,评估软件的交互设计和界面布局,发现并修复可能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2. 导航测试:导航测试是测试软件中的导航功能是否顺畅、易于使用。

通过测试用户在软件中的导航流程,可以发现并解决可能导致用户流失的导航问题。

3. 错误提示测试:错误提示测试是验证软件在发生错误时是否能够给出准确、明确的错误提示信息。

软件测试中的可用性与易操作性评估

软件测试中的可用性与易操作性评估

软件测试中的可用性与易操作性评估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测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旨在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除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等常规测试方法,软件测试中的可用性与易操作性评估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这篇文章将探讨软件测试中可用性与易操作性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评估方法。

一、可用性评估的重要性软件的可用性评估是指评估用户对软件的易学习性、易操作性和用户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估。

一个软件产品如果不符合用户的需求,用户就很难正确使用它,这就导致软件产品的可用性问题。

而软件的可用性评估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可用性评估也有助于提高软件产品的易学习性。

一个易学习的软件产品能够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降低用户学习的难度,使用户能够快速上手。

而一个难学习的软件产品则会引发用户的抵触情绪,降低用户的使用意愿。

因此,在软件测试中进行可用性评估对于提高软件产品的易学习性至关重要。

二、软件测试中的可用性评估方法1. 用户界面评估用户界面评估是可用性评估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对软件的用户界面进行评估,可以评估软件界面的友好程度和易操作性。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使用在线工具来模拟用户界面操作,或者邀请实际用户参与使用测试。

2. 用户调查用户调查是另一种常见的软件可用性评估方法。

通过设计问卷,向用户收集他们对软件的满意度、易用性等方面的评价和反馈。

用户调查可以帮助开发人员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和使用情况,从而指导软件的改进和优化。

3. 任务评估任务评估是通过给用户提供具体任务,观察他们在完成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估软件的可用性。

任务评估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发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而改进软件的易操作性。

三、易操作性评估的重要性易操作性评估主要关注用户在使用软件过程中的操作难易程度。

一个易操作的软件能够降低用户的操作困难,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

而一个难操作的软件则会增加用户的学习成本和使用难度,降低用户的满意度。

软件测试中的可靠性与高可用性评估

软件测试中的可靠性与高可用性评估

软件测试中的可靠性与高可用性评估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软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手机上的应用程序到企业的关键业务系统,软件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体验和业务的正常运转。

而在软件质量的众多属性中,可靠性和高可用性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它们决定了软件在各种条件下能否稳定运行,以及能否及时响应用户的请求。

因此,对软件进行可靠性和高可用性评估是软件测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可靠性与高可用性的概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的定义。

可靠性是指软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软件在运行过程中不出故障的概率。

如果一个软件经常崩溃、出错或者数据丢失,那么它的可靠性就很低。

高可用性则更侧重于软件在长时间内能够持续提供服务的能力。

即使在出现硬件故障、软件错误或其他异常情况时,软件也能够迅速恢复并继续提供服务,尽量减少停机时间。

高可用性通常用系统的正常运行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来衡量。

二、可靠性评估的方法为了评估软件的可靠性,测试人员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

其中,故障注入测试是一种常见的技术。

通过人为地向软件系统中注入各种故障,如硬件故障、网络故障、软件错误等,观察软件的反应和恢复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软件在面对异常情况时的稳定性和容错性。

另一种方法是基于统计的可靠性评估。

通过收集软件在实际运行中的故障数据,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来计算软件的可靠性指标,如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和故障概率等。

这种方法需要长时间的运行数据积累,但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可靠性评估结果。

此外,可靠性建模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段。

测试人员会根据软件的架构、组件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故障模式,建立可靠性模型。

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计算,可以预测软件的可靠性,并为改进软件设计提供依据。

三、高可用性评估的指标在评估软件的高可用性时,有几个关键的指标需要关注。

首先是系统的可用性百分比。

这是衡量软件在给定时间段内能够正常运行的时间比例。

软件测试报告测试环境可用性评估与问题解决

软件测试报告测试环境可用性评估与问题解决

软件测试报告测试环境可用性评估与问题解决尊敬的读者:以下是针对软件测试报告测试环境可用性评估与问题解决的文章: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环境的可用性评估与问题解决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测试环境的定义、可用性评估方法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等角度进行讨论。

一、测试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测试环境是指为进行软件测试所建立的一套具备测试条件的环境,包括硬件、软件、网络和配置等方面的要求。

测试环境的搭建直接关系到测试的准确性和效率,因此对其可用性进行评估和问题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二、测试环境可用性的评估方法1. 硬件评估:测试环境所需的硬件设备是否满足软件测试的要求,例如计算机性能是否达标、网络带宽是否充足等。

2. 软件评估:测试环境所需的软件版本、配置是否正确,是否与被测软件版本兼容等。

3. 网络评估:测试环境所需的网络连接是否正常、稳定,是否能够满足测试过程中的传输需求。

4. 数据评估:测试环境所需的测试数据是否准备充分、准确,是否能够覆盖测试用例的设计要求。

三、测试环境可用性评估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案1. 硬件问题解决方案:如果测试环境所需的计算机性能不达标,可以考虑升级硬件设备或增加计算机数量来提升测试环境的可用性。

如果网络带宽不足,可以增加网络设备或调整网络连接方式。

2. 软件问题解决方案:如果测试环境所需的软件配置错误,可以重新进行软件部署或调整配置文件等来解决问题。

如果软件版本不兼容,可以尝试更新软件版本或进行软件的兼容性测试。

3. 网络问题解决方案:如果测试环境所需的网络连接不正常或不稳定,可以检查网络设备,确保其设备正常工作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如果网络传输需求无法满足,可以考虑增加带宽或调整网络连接方式等来解决问题。

4. 数据问题解决方案:如果测试环境所需的测试数据不准备充分或不准确,可以补充完善测试数据或对现有数据进行修正。

同时,可以考虑自动生成测试数据或使用模拟数据来满足测试需求。

四、总结测试环境的可用性评估与问题解决是确保软件测试质量的重要环节。

软件测试中的可用性评估与设计

软件测试中的可用性评估与设计

软件测试中的可用性评估与设计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其中可用性评估与设计是其中一个关键方面。

本文将介绍软件测试中可用性评估与设计的相关概念和方法,以提高软件的用户体验和满足用户需求。

一、什么是可用性评估与设计可用性评估与设计是指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对软件的可用性进行评估和设计的过程。

可用性是指软件系统的易学性、易用性和用户满意度等方面的性能指标,它关注用户在使用软件时的体验和效果。

通过评估和设计软件的可用性,可以提高软件的易用性、用户满意度和用户体验,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和使用难度。

二、可用性评估方法1. 用户调研用户调研是一种常见的可用性评估方法,通过与用户进行交流和访谈,了解用户的需求、习惯和反馈,从而发现软件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可以通过设计问卷、组织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用户调研,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2. 用户测试用户测试是通过让真实用户参与测试软件的可用性,发现软件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测试过程中可以记录用户的操作行为、反应时间和满意度等指标,以评估软件的可用性。

用户测试可以通过设置场景和任务,观察用户的行为和反应来获得实际的用户反馈。

3. 专家评估专家评估是通过邀请软件测试领域的专家对软件进行评估,发现软件的问题和改进点。

专家评估可以通过专家评审、启发式评估等方式进行,评估过程中专家可以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改进软件的可用性。

三、可用性设计原则在进行软件可用性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提高软件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

1. 简洁易懂软件界面和操作应该简洁明了,用户能够快速上手和理解其功能和操作方法。

界面设计应避免复杂的布局和过多的信息,使用户能够迅速找到需要的功能和信息。

2. 一致性软件的界面设计和操作方式应保持一致性,用户能够在不同的功能和模块之间无缝切换和操作。

一致性可以提高用户的学习效率和操作体验。

3. 易学性软件的界面和操作应易于学习和使用,用户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就能掌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及家电产品制造业对产品可用性()*+,-.-/0)的重视,使得可用性工程()*+,-.-/0123-2114-23)在近年来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工业应用。

可用性工程的目的是提高产品的可用性质量,为此必须解决可用性的衡量和评估问题,否则可用性质量的优劣以及改进就无从谈起。

所谓衡量是指要建立定性或定量的可用性指标体系或度量标准。

评估(15+.)+/-62)则是指发现产品的可用性问题,对其可用性质量状况进行评判的过程。

可用性评估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户评估()*147,+*1815+.)+/-62),有时也称用户测试或可用性测试;另一类是专家评估(19:14/7 ,+*1815+.)+/-62)。

这些年来,在可用性工程领域对可用性的衡量和评估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可用性的衡量标准,开发了许多种不同的可用性评估方法,并在工业实践中广泛运用在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

该文的第一部分给出可用性质量的指标体系,第二、第三部分重点介绍可用性的用户评估和专家评估方法,最后是可用性用户评估的一个实例。

!可用性质量指标体系评估和改进产品的可用性质量,需要有一种客观、统一和定量的衡量标准作为参照系。

然而,怎样建立这样一种标准,一直是个难题。

经过可用性工程界多年的不懈努力,对可用性衡量标准的看法逐渐趋于一致,即可用性是特定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1==1>/-51? 21**)、效率(1==->-12>0)和用户主观满意度(*+/-*=+>/-62)。

这里的有效性、效率和满意度这三个指标往往是通过用户评估或测试来获得的。

这一定义已被纳入’@A%!B&7&&国际标准,美国的C’D可用性测试报告标准也采用了这一定义。

!$&有效性指标有效性指用户完成特定任务和达到特定目标时所具有的正确和完整程度。

一般是根据任务完成率、出错频度、求助频度这三个主要指标来衡量的;!<。

!$&$&完成率(C6E:.1/-62F+/1)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完成率指标的含义可以有以下两种:(&)当任务不可分,即只有完成和未完成任务两种状态时,完成率为完成任务的用户所占的百分比。

!"产品的可用性测试与评估张丽萍&刘正捷&张海昕&肖春达!李矞前!&(大连海事大学欧盟可用性中国中心,大连&&G"!G)!(大连市财政局信息中心,大连&&G""&)(南京大学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H7E+-.:)*+,-.-/0$8.E)$18)$>2摘要可用性测试与评估是可用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文首先提出可用性质量的指标体系,它为衡量和改进产品的可用性质量提供了参照系和必要的基础,然后重点介绍几个用户评估与专家评估方法,最后给出一个可用性用户评估的实例。

关键词可用性评估测试有效性效率满意度专家评估用户评估指标体系文章编号&""!7I##&7(!""#)"%7""J#7"#文献标识码K中图分类号(L#&#$%&’(’)*+,%(-%)’./0.1!"21.3-4)$56%/78’9’/7:8’-56;/7<’;:56%/7=%’>’/:?’%.@6-/3%A8’B-C’%/A&(CM-21*1@)::64/C12/14=64N*+,-.-/0O1/,@>M66.6=C6E:)/14@>-$P(1>M$,Q+.-+2R+4-/-E1N2-514*-/0,Q+.-+2&&G"!G)!(’2=64E+/-62C12/14,R)2->-:+.D-2+2>-+.S)41+..6=Q+.-+2,Q+.-+2&&G""&)D&$)1%4):N*+,-.-/015+.)+/-62-*6216=/M1E6*/-E:64/+2/:+4/6=)*+,-.-/0123-2114-23/6-E:4651)*+,-.-/0+*T)+.-/0 -2)*1=64:468)>/*$(M-*:+:1481*>4-,1*/M1E1/4->*+86:/18-2/M141.+/18*/+28+48*+28>)4412/:4+>/->1=64E1+*)4-23 )*+,-.-/0$U+4-6)*E1/M68*=64,6/M)*147,+*1815+.)+/-62+2819:14/7,+*1815+.)+/-62+41/M12M-3M.-3M/18-2/M1:+:14$ D-2+..0+219+E:.16=>6E:+4+/-51)*+,-.-/015+.)+/-62>628)>/18,0K’F=64R->46*6=/-*:41*12/18,4-1=.0$E;*F.13$:H5+.)+/-62,(1*/-23,N*+,-.-/0,H==1>/-5121**,H==->-12>0,@+/-*=+>/-62,H9:14/7,+*1815+.)+/-62,N*147,+*1815+.)7 +/-62,R1/4->*基金项目:欧盟第五框架研究开发计划项目暨中欧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编号:’@(7&%%%7!%"GJ)作者简介:张丽萍,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可用性工程和多媒体网络应用。

刘正捷,教授,欧盟可用性中国中心主任,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人机交互技术委员会(’D’L(C$&#)中国代表。

研究方向为人机交互、可用性工程和软件过程改进。

张海昕,讲师,研究方向为可用性工程和信息直观化。

肖春达,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可用性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

李矞前,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可用性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

(!)如果任务可分,即存在部分完成任务的情况时,用户有效完成的工作占该任务的比例称为目标实现率(&’()(*+,-.-/ 0-12)。

例如,某任务是让用户使用绘图软件画出3个不同的几何图形,那么该任务的目标实现率就应取决于用户所画出图形的数量,如果画出了4个,则目标实现率应为5"6。

如果考虑到各图形复杂程度的差异,还可以给各图形赋予不同的权重。

因此在任务可分时,任务完成率应为用户的目标实现率。

!$7$!出错频度(-88’89)出错频度是通过用户执行某个任务过程中发生错误的次数来衡量的。

!$7$#求助频度((99,929)这是指用户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问题而无法进行下去时,求助于他人或查阅联机帮助或用户手册的次数。

在提供任务完成率指标时,应区分有帮助和无帮助情况下的完成率。

!$!效率指标效率指的是产品的有效性(完成任务的正确完整程度)与完成任务所耗费资源的比率。

这里的资源通常指时间,这时的效率为单位时间的工作量。

在相同使用环境下,用户使用效率是评定同类产品或同一产品的不同版本孰优孰劣的依据之一。

效率的计算公式为:效率:任务有效性;任务时间这里的任务有效性一般是用户的任务完成率,任务时间为用户完成任务的时间。

效率刻画了用户使用产品时单位时间内的成功率。

一个高效的产品应当可以让用户在较短时间内以较高的成功率完成任务。

同样,对效率也应区分有帮助和无帮助两种情况。

!$#满意度指标满意度刻画了用户使用产品时的主观感受,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户使用产品的动机和绩效。

满意度指标通常使用问卷调查手段来获得。

目前有多种广泛使用的标准问卷,如<=>?、@A>>?、A<B、C<<=B、<=<、B=?<、D=<?等,它们所采用的指标体系各有不同,比如<=>?问卷调查的综合满意度指标为"EF",平均值为3"。

#用户评估用户评估也称用户测试(G9-82-92)或可用性测试(G9(H,),2I 2-92)。

一般是通过营造类似于真实使用环境的测试环境,让真实的用户执行真实的任务(根据具体的测试方法决定是否让用户独立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由可用性人员进行观察、记录,也许还要与用户进行交流和引导来获得有用的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得到用户对产品设计的反馈意见和评估产品可用性质量的指标数据J#K。

根据评估目的和方式的不同,用户评估可以分为反馈搜集型和绩效度量型两种类型J4K,它们在有的地方也被称为阶段型(L’80(2,.-)和总结型(9G00(2,.-)。

#$7反馈搜集型用户评估反馈搜集型用户评估多在设计、开发过程中进行,在开发的早期阶段应用较多。

这类方法是非正式的,得到的多为定性的结果。

其目的在于根据用户的反馈发现产品的可用性缺陷,了解用户需求及遇到的问题,及时改进产品设计。

这种方法对原型或成品来说,是一种快速、经济地获得设计反馈的有效方法。

这类方法中有的方法是让用户在真实的使用环境中独立完成测试任务,观察者不对用户进行任何干预和帮助,只是观察和记录用户执行任务时的有关数据和遇到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产品设计中的可用性问题。

有的方法则强调用户执行测试任务过程中观察者与用户的交流和协作。

观察者可以就用户的目的和期望进行提问和引导,让用户对操作做出解释,并谈出感想。

观察者应特别记录那些事先未预料到的操作行为及意见。

#$7$7基于用户观察的反馈搜集(G9-8EH(9-M’H9-8.(2,’1L’8 M-9,&1L--MH(*N)这种方法是让用户在自然的环境中自行使用原型或成品来完成给定的任务,可用性人员对这一过程进行记录,然后通过分析从中发现可用性问题,改进产品设计。

它的侧重点是发现设计中的可用性问题,因此参与的用户不必太多,#E3名即可。

这一方法比较简便、快捷,常用于早期原型设计。

由于测试用户是真正的使用者,熟悉真实的任务,因此在测试过程中根据他们的经验可以发现原型或界面设计中的问题。

缺点是根据部分测试用户得出的测试结果难免以偏盖全。

另外,由于该方法没有提供定量数据指标,因此难以进行产品间的比较。

#$7$!协同评估(*’E’O-8(2,.--.()G(2,’1)该方法用于发现产品原型的可用性问题,强调设计人员和用户的协作,鼓励用户通过与可用性人员交流或以自言自语的方式对自己的操作做出解释。

可用性人员对事先未预想到的用户行为及用户的评论进行记录,同时就用户的意图和期望主动提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