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白茶功能研究报告

白茶功能研究报告

白茶功能研究报告白茶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传统茶饮品。

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健康功效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白茶的功能,并介绍其中的科学原理。

首先,白茶富含多种有益物质,如儿茶素、茶多酚和氨基酸。

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功效。

研究表明,白茶中的茶多酚含量较高,可以帮助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其次,白茶被认为具有降血压和降血糖的功效。

研究表明,白茶中的活性物质可以抑制血压和血糖的升高,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白茶还含有一些对心血管系统有益的成分,如可溶性纤维素和维生素C,这些成分可以促进血管的舒张,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脏病。

此外,白茶还被发现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效果。

白茶中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

研究发现,白茶中的茶多酚可以有效地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减轻感冒和流感的症状。

此外,白茶还可以抑制口腔中的致病菌的生长,预防蛀牙和口臭。

最后,白茶还被认为具有抗衰老的功效。

白茶中富含的儿茶素和茶多酚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细胞的衰老和组织的老化。

研究表明,白茶中的儿茶素和茶多酚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增强皮肤的弹性,减少皱纹和色斑的形成。

同时,白茶中的其他营养物质,如氨基酸和维生素C,也可以改善皮肤的光泽和弹性。

综上所述,白茶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降血压、降血糖、抗菌、抗病毒和抗衰老等多种功能。

这些功能的实现主要是由于其中的儿茶素、茶多酚和氨基酸等活性物质的作用。

因此,饮用适量的白茶对于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和延缓衰老是非常有益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白茶并不适合所有人群,特定人群应慎重选择或遵循医生的建议。

安吉白茶的研究进展

安吉白茶的研究进展

安吉白茶的研究进展“安吉白茶”是适制名优茶的茶树新品种,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现以来,因其“叶白、脉绿、香郁、味醇”的特点、营养保健和药用功能显着,在近二十年中白茶产业迅速崛起。

安吉白茶产业已发展成为安吉县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自安吉白茶发现以来,各地对安吉白茶的发展、营养保健成分、白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不少,国内各茶区也逐渐引种安吉白茶。

但是对安吉白茶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栽培种植等方面的总结与论述还较少。

本文就安吉白茶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对安吉白茶的发展前景进行讨论,以期为安吉白茶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安吉白茶的发展历史安吉白茶原产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

最早的文献记载为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X1107-1110)。

因此,安吉白茶早在宋代就以其奇特的外形和优异的品质在众多茶叶中脱颖而出。

但因安吉白茶茶树开花多结籽少,有性繁殖的后代极易发生性状分化,很难保持母本的性状,故其种植规模始终得不到扩大ll-21。

现存的安吉白茶母树位于海拔800m的安吉县天荒坪大溪村。

20世纪50年代,安吉县农业科技人员将安吉白茶群体中一株白茶树移栽,并分株繁殖栽培。

到20世纪80年代初,湖州市农业局设立“浙北茶树良种选育繁育”课题,在安吉县境内对茶树资源进行调查,对天荒坪大溪村未被移栽的另一株千年白茶母树进行研究与开发。

随着安吉县政府对茶产业的重视及相关选育课题l展,安吉白茶无性繁殖技术不断成熟,安吉白茶规{壮大。

1987年成立了安吉白茶开发利用试验课题{安吉白茶的加工方法、栽培措施和利用价值等进j究,为安吉白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3-41。

随着安吉白茶的进一步发展,1998年安吉白j省级茶树品种认定,正式改名为“安吉白茶”;2001吉白茶“中国证明商标注册成功;2006年安吉白{异的品质特征被世界茶联合会第六届国际名茶评委员会评为国际名茶金奖。

2007年后,随着安吉理生化和保健机理的研究、市场需求的旺盛和当的扶持和引导,安吉白茶发展迅速。

我国福鼎白茶的保健功能及其发展研究

我国福鼎白茶的保健功能及其发展研究

2020年第06期茶与健康作者简介:王丽萍(1984-),女,汉族,福建福鼎人,大专,自学本科汉语言文学,研究方向:福鼎白茶的健康、白茶文化的发展。

收稿日期:2020年4月23日。

福鼎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了白茶的保健机理,至今在福鼎民间仍流传着太姥娘娘用白茶医治麻疹的传说,民间传说中白茶具有多种药用功能和保健功能,新时期对白茶的了解和认知要借助科学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1白茶的分类和品种白茶是我国六大传统茶类之一,也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之一,属微发酵茶,具体创制过程是采摘茶叶之后,不经过杀青或者捻揉,进行文火干燥或晒青后加工成茶。

因成品茶多为芽头,白毫满身,似雪赛银而得名,我国较为有名的白茶包括白牡丹、白毫银针、寿眉、贡眉等。

福鼎白茶是中国最有名的白茶产区,有中国白茶之乡的美誉。

福鼎白茶外形上芽头完整,满披白毫,清香鲜嫩,茶汤色黄绿澄净,味清淡回甘[1]。

茶叶中包含多种化学成分,目前经过科学鉴定和抽取分离出的化合物多达70多种,绝大多数为有机化合物,包括茶多酚、脂肪、生物碱、茶色素、维生素、糖类等在内,另外还包括一部分无机矿物质,如,钙、铁、锌、铜、钾、钠、锰等。

经科学研究,白茶中的主要成分为:1.1茶多酚茶多酚具体指的是茶叶中的酚类和其衍生物,主要包括茶素类、黄酮类、花青素、酚酸等。

其中白茶茶多酚最高可占总量的33%,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约有78.4-128.6mg/g ,是茶多酚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对于新茶,老白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含量较低。

1.2咖啡碱咖啡碱是一种甲基嘌呤类化合物,白茶中的咖啡碱含量在5%左右,已知福鼎白毫银针的咖啡碱含量较高,一般超过6%。

除咖啡碱外,白茶中还含有少量茶碱和可可碱。

1.3茶多糖茶叶复合多糖被成为茶多糖,一般被认为具有抗辐射、提高免疫力、抗凝血、降血压等功能,主要是由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等构成。

茶叶中茶多糖含量一般不超过1%,由于不同茶类的制作和提取方法不同,具体含量差别较大。

白茶的研究进展

白茶的研究进展

右, 水吉( 今建阳水吉镇) 茶农以大叶茶芽制“银针”(芽茶), 并首 创 “白 牡 丹 ”[3,4]。
张天福则认为, 白茶的制造历史先由福鼎开始, 以后传到 水 吉 , 再 传 到 政 和 ; 先 有 银 针 , 后 有 白 牡 丹 、贡 眉 、寿 眉 ; 先 有 小 白、后有大白、水仙白。最早是用菜茶( 有性群体种) 的壮芽为原 料来制作白毫银针。约在1857年, 福鼎大白茶茶树被发现后, 由 于 福 鼎 大 白 茶 芽 壮 、毫 显 、香 多 , 所 制 白 毫 银 针 外 形 、品 质 远 远 优 于 “菜 茶 ”, 于 是 改 用 福 鼎 大 白 茶 的 壮 芽 为 原 料 加 工 “白 毫 银 针”[5]。清代周亮工所写的《闽小记》载: “太姥山有绿雪芽, 今名 白毫, 色香俱绝, 而尤以鸿雪洞为最, 产者性寒凉, 功同犀角, 为 麻疹圣药, 运售国外, 价高金蹲。”许多人认为其中的“绿雪芽” 就是白茶。
许 多 茶 叶 文 献 中 提 到 白 茶 都 有 讲 到 宋 徽 宗 的 《大 观 茶 论 》, 该书记载“白茶自为一种, 与常茶不同, 其 条 敷 阐 , 其 叶 莹 薄 …. 尤难蒸焙, 汤火一失, 则已变为常品”。书中所讲的白茶, 包括三 色 细 芽 、银 丝 水 芽 都 不 是 现 代 六 大 茶 类 中 的 白 茶 , 而 是 指 叶 片 白化的茶树, 而且其制作方法也与绿茶相同, 这与武夷山的白 鸡 冠 、浙 江 安 吉 白 茶 、宁 波 印 雪 白 茶 相 同 。
长期以来, 白茶主要作为外销茶叶销往海外, 而内销极少, 以致许多人不知道中国还有白茶。有关白茶的研究也较少, 特 别是白茶品质形成机理与白茶保健功能的有关研究尤其缺少。 现就白茶的研究概况作一简述, 并就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 探讨。 1 白茶的发展史研究

白茶的功效与作用

白茶的功效与作用

白茶的功效与作用白茶的功效与作用白茶的功效与作用1、抗肿瘤美国俄勒冈州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白茶中含有一种新的抗癌物质,能不断抑制缩小肝癌的肿块,提高免疫力功能。

2005年在旧金山召开的美国化学学会学术会议上,美国生化学家洛德克博士公布了他对白茶抗癌研究的结论:白茶比其它种茶类抗突变更有效,理论上提示白茶比绿茶和红茶更具有抗癌潜力。

在预防大鼠结肠癌的试验中,也发现白茶有比较理想的预防癌变发生的能力。

白茶的功效与作用2、提高免疫力2003年第8期《茶叶信息》杂志摘译了美国《美国科学院学报》的报道,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布科夫斯基博士发现,喝白茶能使人体血液免疫细胞的干扰素分泌量增加5倍。

福建农林大学在以四氯化碳肝损伤小老鼠为研究对象的动物实验中,发现白茶能显著降低小老鼠的转氨酶和丙二醛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21.8%和38.5%。

白茶的功效与作用3、抗氧化、抗衰老目前国外的不少研究发现,白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衰老能力。

主要机理是因为白茶中含有较多茶氨酸、黄酮类物质,同时自由基含量低。

白茶中自由基含量比其他茶类的要低,而多余的自由基正是人体衰老、病变的重要原因,其他茶类的自由基含量是白毫银针的1.6~14.3倍。

白茶的黄酮含量很高,而黄酮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效果。

同样的原料,采用白茶工艺加工的白茶,其黄酮类物质含量是其他茶类工艺生产的14.2~21.4倍。

白茶的功效与作用4、降血压由于加工工艺简单,白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中的茶多酚,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

茶多酚能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

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从动脉壁移至肝脏,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同时可以增强血管的弹性和渗透能力。

茶中所含的茶碱类物质能扩张血管,使血液流通,有利于降低血压。

白茶的功效与作用5、降血脂白茶具有抗凝和促进纤溶作用,能改变高凝状态,且没有一般抗凝药物的副作用,对降血脂预防脑血管病具有显著作用。

白茶的功效与作用6、降血糖饮白茶还能医治糖尿病。

白茶的功效与作用

白茶的功效与作用

降血压:白茶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对于降血压十分有效。

抗病毒:它的提取物对于人体病毒有抑制的作用。

降血糖:它含有的活性酶,能降低血糖水平,促进血糖的平衡。

抗癌:它含有一种抗癌物质,能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1、降血压
白茶中含有的氨茶碱可以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能让血液更容易流通,对于降血压十分有效。

它富含茶多酚、维生素C和维生素P,前者可以提高维生素C的吸取效率,而维C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还能有效增强人体血管的弹性以及渗透能力。

2、抗病毒
白茶中的提取物对于人体病毒有抑制的作用,将它作用到牙膏,还能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它的提取物有很好的抗真菌作用。

3、降血糖
白茶能够预防并医治糖尿病,经过试验在它产地有多位糖尿病患者,在饮用半年时间后高血糖的症状全都消失了。

它含有的活性酶,能促进胰岛素合成,去除人体血液中多余的糖分,能降低血糖水平,促进血糖的平衡。

4、抗癌
白茶中有一种抗癌物质,可以不断缩小肝癌患者身体中的肿块,能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它要比其它茶类抗癌的效果更好,在试验中,它也有很好的防癌能力。

白茶主要成分在疾病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

白茶主要成分在疾病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

学术专业人文茶趣762021 年 第 04 期1 白茶的起源发展及现状白茶最早可追溯至宋代,宋徽宗曾在《大观茶论》出了白茶:“白茶自成一种…崖林之间,偶然生出….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须制造精,则表里昭彻。

”来形容白茶的稀少和制作工艺的精细要求。

近代白茶由于科技水平所限制和茶树自身对于环境严苛要求的原因一直尚未得到较好的开发。

新中国成立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由安吉农科人员首次移植白茶茶树成功后才开始初步有规模的繁殖培养,直到八十年代安吉县政府开始针对安吉白茶专项拨款针对安吉白茶这一品牌和产业进行逐步开发面积上万亩,年产值超过十亿元,成为安吉乃至浙江省的特色农业产业。

在安吉白茶蓬勃发展的同时,周边各地市也开始逐步引进白茶种植,发展这一高经济价值茶类,天目湖白茶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溧阳当地政府利用天目湖核心地区的优良环境来作为白茶的主要种植地区,同时开发周边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举办“茶叶文化节”,迅速建立起了以“采摘—品尝—游览”为模式特色产业,而且白茶出产比例占到整个江苏地区的80%,天目湖白茶的产值也达到了溧阳当地农业产值的5%成为溧阳的知名品牌和城市名片。

2 白茶白化机理白茶的白化机理十分复杂至今没有一个完整全面的理论来阐述这一变化。

李素芳等人通过研究发现白叶茶白化期中叶绿体结构发育受阻使叶绿体自身解体衰退,阻碍叶绿素合成导致细胞质膜各种蛋白复合体缺失使叶片颜色产生变化,结果表明白茶是一种温度极为敏感的种类。

这也许能够解释白茶的颜色变化机理。

3 白茶的主要品质成分3.1 茶多酚花色苷类、儿茶素、酚酸类化合物皆属于茶多酚这一类物质,尤其是儿茶素能够占到茶多酚类物质的75%,这些都属于稠环芳香类化合物。

茶多酚能够抗心律失常,抗菌杀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是茶叶中主要的保健功能成分之一,也是茶叶风味组成来源之一。

3.2 茶氨酸作为茶类独有的一类氨基酸,分子式C 7H 14N 2O 3,能够为茶叶带来清爽的甜味,被认为是茶叶主要的风味来源之一。

惠明白茶研究进展

惠明白茶研究进展

关键 词 惠明白茶; 生物学特性; 扦插; 嫁接
中图 分 类 号 :5 1 1 ¥7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5 78 2 (0 2 0 - 50 07 ・ 121 )1 0 - 9 0 4
Re e r h p o r s n Hui i g wh t e sa c r g eso m n ie t a
应、 宽松 的发 展环 境 为茶 叶拍 卖 中心 开展 线 上 线 下
3 5 浙 江 在 新 经 济 浪 潮 中 具 有 比较 优 势 和 先 发 .
效 应
近年来 , 建立 在 信息 技 术 革命 和 制 度创 新 基 础
上, 以移 动 电子商 务 、 计 算 、 联 网 为代 表 的 新 兴 云 物
i poeh i igw i aid s ai t nadm d jr ratru h t rsn , t a enan w m rv . m n ht t ut lai n a ema ekho g .A eet ih s e e u ee n r z o i ob p b
收 稿 日期 :0 1 9— 0 2 1 —0 2
资助项 目: 浙江省科技厅重大专项 ( 编号 :0 0 10 3一1 21C22 ) 作者简介 : 李阳( 9 1年 一) 男 , 18 , 农艺师 , 主要从事茶树植保与种质资源研究。
( 上接 第 4页 )
的数 据 , 国 30 全 00多家领 域 电子商 务 平 台 中有 16 / 落户 杭州 , 位居 全 国第 一 。这 其 中 不乏 像 中 国名茶 网、 中国茶 叶贸易 网 、 华科 技 这 样 立 足杭 州 , 拓 围绕 茶 叶这一 绿色 行业 , 图开 发 独 立 的茶 叶 网络 交 易 试 平 台 的企 业 。浓郁 的 网商 文化 氛 围 、 著 的 集 群效 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张应根, 陈 林, 王振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福安355015)摘要:作为六大茶类中加工工序最为简单的白茶,动物实验、细胞模型及流行病学研究等都表明白茶具有抗癌、抗肿瘤、抗菌、抗氧化,抗辐射、减肥等药理功效,并且在许多药理功效上要比其他茶类强。

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对白茶药理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在白茶药理研究中,白茶在临床上的药理功效表现、白茶特异于其茶茶类有效成分及其所能赋予白茶的特殊药理功能应当作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茶学;白茶;药理功能;抗癌;抗氧化Advances in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s of White TeaZHANG Yinggen, CHEN Lin, WANG Zhengkang(Tea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an 355015, Fujian, China)Abstract: White tea, the least processed form of tea, showed effective health benefits and pharmacological fuctions on anticarcinogenic, antioxidant, anti-tumor, resist radiation, weight reduction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by cell model, epidemiology or animal studies. Studies internal or abroad we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And, the clinical effects, special pharmacological fuctions of white tea which given by certain components which were differences from other teas are proposed to be the next focus.Keywords: tea science, White tea, anticarcinogenic, weight reduction, antioxidant, antibacterial activity茶叶及其内含物茶多酚、茶色素、茶氨酸等具有抗癌、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减肥、抗心血管疾病、保肝护肝等保健药理功能已为众多的研究证实[1-5],并也逐渐为大众消费者认识和接受[6]。

白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茶类,主产于福建。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白茶在控癌、抗氧化、抗菌及防辐射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白茶可能是六大茶类中人体健康最为有益的茶类[7]。

1 白茶中的主要功能性成分存在于其他茶类中具有保健功能的成份,多酚、儿茶素、维生素、矿物质,生物碱、氨基酸及挥发油等同样存在于白茶中[6, 7]。

EGCG是一种具较高生物活性的多酚类物质,绿茶和白茶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主要由于这两类茶中EGCG的含量较高。

白茶中多酚类物质所占的的比例较其他茶类高,因而与其他茶类相比,白茶具有更好的保健作用[8]。

白茶中具有高抗氧化能力的黄酮类物质含量远高于他茶类,而咖啡因的含量却比其他茶类要低。

白毫银针中,咖啡因的含量仅为15mg/g,远低于红茶中的40mg/g,绿茶咖啡因的含量为20mg/g[9];刘国根等[10]利用ESR法对六大茶类中的自由基含量进行测定,发现六大茶类中白茶中基金项目:福建省属公益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0R1014—1作者简介:张应根,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茶叶加工、茶叶生物化学及综合利用研究。

E-mail: zhyg98@的中自由基的含量最低;茶叶中自由基的含量随加工中过程中热作用时间的延长及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11]2 白茶的主要药理功能,白茶因加工中仅通过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加工过程中温度较低,与其他茶类相比,白茶中的自由基含量于其他茶类,从而使白茶具有更为突出的保健功效。

2.1 抗癌、抗肿瘤、抗突变白茶具有抗突变[12],抗肿瘤增殖、抗癌及降低非甾体抗癌药物(NSAIDs)毒副作用等效果。

白茶结合NSAIDs 舒林酸使用能极大地提高舒林酸对肿瘤增殖的抑制作用[13],降低舒林酸的使用剂量,进而降低舒林酸的毒副作用。

Orner [14]用舒林酸+白茶饲喂小白鼠,发现40ppm 的舒林酸与1.5%的白茶汤结合使用,其对C57BL/6J-APCMin/+ (Min) 小白鼠肿瘤增殖的抑制作用效果与单独使用160ppm 的舒林酸的效果相当。

用白茶灌胃C57BL/6J-APCMin/+ (Min)小白鼠能使使Min 小白鼠肿瘤的大小显著减小[15]。

舒林酸与白茶结合使用还影响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阻断致癌物质的形成,从而对癌症起到化学预防的作用[16]在我们日常烹饪过程中,糖、氨基酸等物质很容易转变成具有致癌作用的杂环胺类化合物。

研究表明,白茶对2-氨基-3-甲基咪唑并(4,5-f)喹啉(IQ)及其他四种杂环胺(2-氨基-3,8-二甲基咪唑并(4,5-f)喹喔啉(MeIQX),2-氨基-3,4,8-三甲基-3H-咪唑并(4,5-f)喹喔啉(4,8-DMIQX),2 -氨基- 1 -甲基- 6 -苯基咪唑[4,5 - b]吡啶(PhIP),3 -氨基- 1 -甲基- 5H-吡啶并[4,3 - b]吲哚(Trp-P-2))杂环胺类致癌诱变剂的抑制效果非常显著。

白茶能抑制大白鼠肝S9中,甲氧基试卤灵-O-脱甲基酶(MORD)的活性并使N-hydroxy-IQ 诱变剂的活性衰减。

EGCG 和其他几中多酚可能是起主要作用的物质,但还可能其它微量的成分之间有协同作用。

[17]Santana 。

[18]以雄性Fischer 344大白鼠为实验受体,发现白茶对由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4,5-b]吡啶(PhIP)诱发的大白鼠结肠异常隐窝灶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对F344大鼠分别用饲喂PhIP 、水、PhIP+白茶饲喂8周,结果发现,在饲喂PhIP 和PhIP+白茶的大白鼠中,每个结肠的异常隐窝灶的个数分别为5.65 ± 0.81 和 1.31 ± 0.27 (SD);与对照(喂水)相比,N-乙酰转移酶和硫酸转移酶活性无变化,而白茶处理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甲氧基试卤灵-O-脱甲基酶,乙氧基试卤灵-O-脱甲基酶活性明显降低;用Western blot 分析结果发现相应的细胞色素蛋白P-450 1A1和1A2增高;酶检测及Western blot 分析都表明白茶能降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

在白茶+PhIP 处理的大白鼠尿液中,母体化合物4?-羟基-PhIP 比水+PhIP 处理的少,而PhIP-4?-O-葡糖苷酸和PhIP-4?-O-硫酸较高。

这一结果说明,白茶通过改变致癌物代谢酶的表达从而抑制PhIP 诱发异常隐窝灶,在环4?位上羟基化增强进而提高下一降段的共轭能力。

Carter [19]Wang 也对中白茶对由PhIP 诱发的结肠隐窝灶异常抑制效果进行了研究,经酶检测及免疫印迹阻断研究发现,白茶明显降低大白鼠肝细胞色素,谷胱甘肽-S-转移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酸转移酶的活性,白茶和绿茶对PhIP 诱发的异常隐窝灶具有同等的效果;在抑制研究中,白茶、EGCG 及咖啡因抑制PhIP 诱发的异常隐窝灶而绿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些结果为白茶和EGCG 对PhIP 诱发的异常隐窝灶具有有效的化疗保护作用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20]用PhIP/HF(高脂肪)食物、2%白茶(wt/v)、0.05%的EGCG 和0.065%咖啡碱处理大白鼠,进行为期一年的致癌生物测定。

PhIP/HF 食物处理一年后的存活率为32%,加白茶为50%,EGCG 为48.7%,咖啡因为18.2%。

一年后 PhIP/HF 食物处理的大白鼠在结肠、皮肤、小肠、外耳道皮脂腺、唾腺和胰腺中均有肿瘤。

除结肠外,在所有器官的肿瘤发生率PhIP/HF 69.5%、 PhIP/HF + EGCG 48.7%、PhIP/HF + white tea 46.9%、PhIP/HF + caffeine 13.3%。

白茶、绿茶提取物对肠息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有剂量效应,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β-catenin 和wnt 靶基因而实现的[21]Carter 。

[22]还用诺贝尔大白鼠建立激素诱发前列腺癌模型,研究NFκB 的活性,慢性炎症,睾酮(T)和17β-雌二醇(E2)(用皮下植入术慢性给药)对前列腺上皮内病变的影响。

慢性给药T+E2使血液循环中E2增加,前列腺中NFκB 活性增强。

激素处理后用给茶处理的大白鼠血液中E2及前列腺中NFκB 的活性显著降低。

激素处理8周,在腺腔周围出现中性粒细胞转移和上皮细胞伸长而对照处理(喂水或白茶)中没有出现。

激素处理大白鼠,食用白茶后,完全没有炎症的表现。

即,激素处理能使大白鼠前列腺中NFκB 的活性增强,而食入白茶后,NFκB 的活性得到抑制。

2.2 抗氧化白茶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和抗衰老的功能,白茶提取物对大阳辐射导致的细胞DNA 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23, 24],从而,白茶提取物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及抗衰老药物[25]。

Koutelidakis [26]Gawlik 的研究表明,白茶、绿茶和天竺葵象草不仅能提高血浆的抗氧化能力,也能提高某些组织器官的抗氧化能力。

[8]以过氧化氢异丙苯诱导红细胞为氧化损伤研究模型,检测氧化损伤后人体血红细胞中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及α、γ-维生素E 的浓度来研究白茶水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发现白茶提取物在4g/150ml 水平上显著降低丙二醛-MDA(一种脂质过氧化的指示物)的浓度。

对麦芽、白茶、海巴戟和发酵木瓜含水乙醇提取物的还原力与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每1g 麦芽、白茶、海巴戟和发酵能降低铁氰化钾的微摩尔数为12.919 +/- 0.83 ( 麦芽), 10.669 +/- 1.22 ( 海巴戟), 17.069 +/- 1.24 ( 白茶), and 1.059 +/- 0.09 ( 发酵木瓜). 麦芽、白茶、海巴戟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27]茶叶的抗氧化能力与其酚含量相关。

[28]。

Green [29]截留于体内的非吸收铁,对细胞组织具有氧化作用。

Koutelidakis 的研究结果表明,EGCG 的清除羟自由基的化能力是水溶性维生素E 的2.98倍,其次是白茶和绿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