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分级标准

合集下载

(仅供参考)标准的种类和分级

(仅供参考)标准的种类和分级

营销、服务
试验、检测
安全、卫生
工模夹具
管理
Y
图 1 标准化三维空间
1 标准级别
国际标准:指由国际性标准化组织制定并在世界范围内统一和使用的标准。目前是指由国际标准 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所制定的标准,以及被国际标准化组 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标准。国际标准是世界各国进行贸易的基本准则和基本要求。
工艺装备标准主要是指工具、刃具、量具、夹具、模具和成套工装设备、专用设备及其零组件标 准。对能否适应产品加工工艺和满足生产要求来讲,工艺装备标准的质量水平将决定电子产品的质量 水平。
(5) 安全、卫生、环保标准 安全标准是以保护人和物的安全为目的而制定的标准。安全标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独立制定的 安全标准,另一种是在产品标准或其他标准中列出有关安全的要求和指标。内容包括:安全标志、安 全色、劳动保护、安全规程、安全方面的质量要求、安全器械、试验方法等。 卫生标准是为保护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其范围包括:食 品卫生标准、药物卫生标准、放射性卫生标准、劳动卫生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等。 环境保护标准是为保护人类的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以围绕着人类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 影响人类生产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环境标准是根据国家的环境政策和 有关法令,在综合分析自然环境特征、控制环境污染的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和社会要求的基础上,规 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容许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等的技术要求。 2.2.2 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所制定的标准。管理标准主 要包括技术管理、生产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设备能源管理和劳动组织管理标准等。 制定管理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地 组织、指挥生产和正确处理生产、交换、分配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各项管理工作合理化、规范化、制 度化和高效化。 管理标准可以按照管理的不同层次和标准适用范围划分为以下几大类: (1)管理基础标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管理标准化对象的共性因素所做的统一规定,在一定范围 内作为制定其他管理标准的依据和基础,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技术管理标准:是为保证设计、工艺、检验、计量、标准化、资料档案等各项技术工作具有 合理的工作秩序、科学的管理方法、最佳的工作效率而制定的各项管理标准。 (3)生产管理标准:是企业为了正确编制生产计划、合理组织生产、降低物质消耗、增加产品产 量、实现安全作业所制定的标准。 (4)质量管理标准:是为使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成本交货期和服务质量达到规定要求,实行质 量管理所制定的标准。主要包括:质量管理、质量保证的要求、方法、程序,建立质量体系和管理标 准;质量信息管理规定,质量保证及编制方法等标准。 (5)其他管理标准:有设备能源管理标准和劳动组织管理标准等。 2.2.3 工作标准 工作标准是按工作岗位制定的有关工作质量的标准,是对工作的范围、构成、程序、要求、效果、 检查方法等所做的规定,是具体指导某项工作或某个加工工序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一般分为三种: 专项管理业务工作标准;现场作业标准;工作程序标准。 2.2.4 服务标准 服务标准是指规定服务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适用性的标准。服务标准可以在诸如洗衣、饭店管 理、运输、汽车维护、远程通信、保险、银行、贸易等领域内编制。 按服务标准的内容和性质主要可分为:服务标准;服务提供标准;质量控制标准。

安全事故分级标准

安全事故分级标准

安全事故分级标准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由于人的过失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导致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不良后果。

为了更好地对安全事故进行管理和预防,制定了安全事故分级标准,以便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安全事故,减少损失,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一、一级安全事故。

一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由于人的过失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导致的轻微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一级安全事故通常不会对生产、工作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但也需要及时处理和解决,以免发展成为更严重的事故。

一级安全事故的处理原则是迅速处置,及时报告,做好善后工作,防止事态扩大。

二、二级安全事故。

二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由于人的过失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导致的一般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二级安全事故可能对生产、工作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减少损失,保障安全。

处理二级安全事故的原则是严肃调查,迅速处置,及时报告,做好善后工作,防止再次发生。

三、三级安全事故。

三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由于人的过失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导致的重大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三级安全事故可能对生产、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组织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处理三级安全事故的原则是迅速处置,立即报告,组织救援,做好善后工作,彻底调查事故原因,防止再次发生。

四、四级安全事故。

四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由于人的过失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导致的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四级安全事故可能对生产、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破坏,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全面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处理四级安全事故的原则是立即处置,紧急报告,组织全面救援,做好善后工作,深入调查事故原因,彻底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再次发生。

五、五级安全事故。

五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由于人的过失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导致的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五级安全事故可能对生产、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全面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各类分级标准

各类分级标准

一、肌力的分级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1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2级: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3级:肢体能抬离但不能对抗阻力4级:能做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5级:肌力正常二、机体活动能力的分度0度:完全能独立,可自由活动。

1度: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如拐杖、轮椅)。

、2度: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教育。

3度:即需要有人帮助,也需要设备和器械。

4度:完全不能独立,不能参加活动。

三、患者自觉活动能力判断心功能心功能I级:患有心脏病,但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

心功能II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可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很快缓解。

心功能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休息时无症状,低于平时一般活动量时即可引起上述症状,休息较长时间后症状方可缓解。

心功能IV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休息时亦有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四、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在未服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高血压可分为1、2、3级。

高血压1级: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

高血压2级: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

高血压3级: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110mmHg。

五、消化道出血病人出血量的估计⑴大便隐血实验阳性提示每天出血量大于5~10ml。

⑵出现黑便表明出血量在50~70ml以上。

⑶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时可引起呕血。

⑷1 次出血量在400ml以下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

⑸出血量超过400~~500ml可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

⑹出血量超过1000ml,临床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

六、WHO1999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⑴有糖尿病典型症状者,加以下任意一项:①随机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②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126mg/d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

一到十级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一到十级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一到十级伤残等级鉴定标准根据我国有关劳动能力鉴定的法律规定,一般伤残的等级依据伤残严重程度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

其中一级伤残最重,赔偿的也最多,而十级伤残则是最轻。

具体标准如下:1. Ⅰ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意识消失;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2. Ⅱ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不能工作;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3. Ⅲ级伤残划分依据为: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仅限于室内的活动;明显职业受限;社会交往困难。

4. Ⅳ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职业种类受限;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5. Ⅴ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指导;仅限于就近的活动;需要明显减轻工作;社会交往贫乏。

6. Ⅵ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各种活动降低;不能胜任原工作;社会交往狭窄。

7. Ⅶ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不能从事复杂工作;社会交往能力降低。

8. Ⅷ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远距离活动受限;能从事复杂工作,但效率明显降低;社会交往受约束。

9. Ⅸ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10. Ⅹ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

劳动条件系列分级标准

劳动条件系列分级标准

劳动条件系列分级标准
劳动条件分级标准是指根据劳动过程中所存在的有害因素种类、作用条件和劳动强度的不同,将劳动条件进行分级的标准。

劳动条件分级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确保他们在一个安全、舒适和健康的环境中工作。

我国针对不同的工种和行业制定了一些劳动条件分级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劳动条件分级标准:
1.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该标准主要适用于不同工种、行业和职业的体力劳动强度评价。

该标准将体力劳动强度分为极轻、轻、中等、重、极重五个等级,并根据不同等级规定了相应的劳动时间和休息时间。

2. 《高温作业分级》:该标准主要适用于高温作业环境的评价和管理。

该标准将高温作业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高温作业,并根据不同等级规定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工作环境要求。

3. 《低温作业分级》:该标准主要适用于低温作业环境的评价和管理。

该标准将低温作业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作业,并根据不同等级规定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工作环境要求。

4. 《高处作业分级》:该标准主要适用于高处作业环境的评价和管理。

该标准将高处作业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和三级高处作业,并根据不同等级规定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工作要求。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劳动条件分级标准,这些标准对于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工种和行业,选择合适的劳动条件分级标准,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改善工作环境,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各类事故分级

各类事故分级

公安部关于修订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通知【题注】(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日)一、道路交通事故分为以下四类: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 元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 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职业活动或有关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突发性事件的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对职工、公众或环境以及生产设备造成即刻或延迟性严重危害的事故。

由于各行业性质、特点不同,具体事故严重程度的划分标准也不同,职工伤亡事故的伤害程度的分类划分如下:一、职工伤亡事故的伤害程度分类1、按伤害程度分:根据国家标准(GB/T15236-94),职工伤亡事故按伤害程度分为:(1)轻伤事故:指一次事故只有轻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指一次事故只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

(3)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4)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9人的事故。

(5)特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

2、按经济损失程度分:根据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事故通常分为:(1)一般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万元以下的事故。

(2)较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万元或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事故。

(3)重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0万元或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事故。

(4)特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00万元或100万元以上的事故。

二、火灾事故严重程度分类1996年11月11日由公安部、原劳动部、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的《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将火灾事故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和一般火灾三类。

档案馆的特级、甲级、乙级分级标准

档案馆的特级、甲级、乙级分级标准

档案馆的特级、甲级、乙级分级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加速推进,档案馆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档案馆的分级标准也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就档案馆的特级、甲级、乙级分级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特级档案馆特级档案馆是指地方以上各级档案馆和国家档案馆中具有较为丰富的档案资源,监测、管理、开发和利用工作深入开展,对档案保护和利用作出重大贡献且在档案工作中形成了较高的声誉。

特级档案馆在资源保护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管理先进,服务规范。

(一)档案资源丰富:特级档案馆具有丰富的档案资源,涵盖各个方面的档案资料,数量大、类型全,具备了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二)监测管理工作深入:特级档案馆在监测管理方面工作扎实,能够做到全面、及时、准确的监测情况,并在监测结果上积极开展管理工作。

(三)开发利用工作扎实:特级档案馆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工作扎实,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档案资料,为各类用户提供了全面、及时和便捷的服务。

二、甲级档案馆甲级档案馆是指地方以上各级档案馆和国家档案馆中,资源大、管理好、服务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利用效益,对档案保护和利用有较大贡献的档案馆。

甲级档案馆在资源保护方面具有一定水平,管理规范,服务优良。

(一)资源大、管理好:甲级档案馆具有一定数量和种类的档案资源,能够深入挖掘档案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并在管理工作上做到较好的规范和系统化。

(二)服务优良:甲级档案馆在服务方面能够提供较为优良的服务,注重用户体验和需求,为用户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档案查询和利用服务。

(三)保护和利用效益:甲级档案馆在档案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益,有效推动了档案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利用工作。

三、乙级档案馆乙级档案馆是指地方以上各级档案馆和国家档案馆中,具有一定数量和种类的档案资源,资源利用率不高,档案保护和利用形势不容乐观的档案馆。

(一)资源数量一定:乙级档案馆拥有一定数量和种类的档案资源,但在总体档案资源量上相对较少。

黑龙江省各类物业分级标准

黑龙江省各类物业分级标准

文件号:黑建房[2002]26 号日期:2022-5-18黑龙江省各类物业分级标准(试行)一、住宅(一)多层住宅:一级:1、小区布局合理,设计档次高、质量好,整体环境优美舒适,绿地覆盖率达到30% 以上,有较大规模的园林小景,绿化物修剪整齐美观,维护管理良好。

2、公共配套设施完善,维护良好。

道路平整顺畅,水、暖、电、煤气(有煤气供给地区)、消防设施先进,保障及时、有效。

3、有住户活动会所,有充足良好的各种文化娱乐、体育等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和商业等生活服务设施,并能时常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4、物业管理单位持有二级或者以上资质证书。

5、实行封闭式管理,配备先进保安设备和监控报警系统,保安人员 24 小时值班、巡逻,区内治安秩序良好。

6、环境清洁卫生,公共场地每天清扫、保洁,楼内大堂洁净无灰尘,区内无卫生死角、无积累垃圾,无乱堆乱放,下水道、沙井、化粪池通畅,公共用水池定期清洗。

7、小区获得国家级示范项目称号。

二级:1、小区内绿地覆盖率达到 30%以上,园林绿化维护管理良好。

2、公共配套设施维护良好。

道路平整顺畅,水、暖、电、煤气(有煤气供给地区)、消防设施保障有效。

3、有较好的社区活动场所,并能开展文体活动。

4、物业管理单位持有三级或者以上资质证书。

5、保安人员 24 小时值班,巡逻,区内治安秩序良好。

6、环境清洁卫生,公共场地每天清扫、保洁,无积累垃圾,无乱堆乱放,下水道、沙井、化粪池通畅,公共用水池定期清洗。

7、高层住宅装有电梯。

8、小区获得省级示范项目称号。

三级:1、小区内绿地覆盖率达到 25%以上,园林绿化生长较好。

2、公共配套设施完好。

水、暖、电、煤气(有煤气供给地区)、消防设施齐全有效。

3、有公共社区活动场所,基本适应公共活动。

4、物业管理单位持有三级或者以上资质证书。

5、保安人员 24 小时值班,区内治安秩序良好。

6、环境清洁卫生,公共场地保持清洁,下水道、沙井、化粪池通畅,公共用水池定期清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肌力的分级
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1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2级: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
3级:肢体能抬离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能做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
5级:肌力正常
二、机体活动能力的分度
0度:完全能独立,可自由活动。

1度: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如拐杖、轮椅)。


2度: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教育。

3度:即需要有人帮助,也需要设备和器械。

4度:完全不能独立,不能参加活动。

三、患者自觉活动能力判断心功能
心功能I级:患有心脏病,但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

心功能II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可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很快缓解。

心功能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休息时无症状,低于平时一般活动量时即可引起上述症状,休息较长时间后症状方可缓解。

心功能IV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休息时亦有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四、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在未服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高血压可分为1、2、3级。

高血压1级: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

高血压2级: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

高血压3级: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110mmHg。

五、消化道出血病人出血量的估计
⑴大便隐血实验阳性提示每天出血量大于5~10ml。

⑵出现黑便表明出血量在50~70ml以上。

⑶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时可引起呕血。

⑷1 次出血量在400ml以下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

⑸出血量超过400~~500ml可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

⑹出血量超过1000ml,临床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

六、WHO1999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⑴有糖尿病典型症状者,加以下任意一项:①随机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②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126mg/d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

⑵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一日重复检查以明确诊断。

七、痰液分度及其临床意义
I度(稀痰):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提示感染较轻,如量过多提示湿化过度。

II度(中度黏痰):痰的外观较I度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提示有较明显的感染,需加强抗感染的措施。

III度(重度黏痰):痰的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滞有大量痰液且不易用水冲净。

提示有严重感染或气道湿化不足。

八、放射性皮肤急性反应的分级
0级:无变化。

I级:滤泡样暗红色红斑,干性蜕皮或脱发,出汗减少。

II级:触痛性或鲜色红斑,皮肤皱褶处有片状湿性蜕皮,或中度水肿。

III级:皮肤皱褶以外部位融合的湿性蜕皮,凹陷性水肿。

IV级:溃疡、出血、坏死。

九、心电监护的导联电极放置位置
三导联:
①负极(红):右锁骨中点下缘;②正极(黄):左腋前线第4肋间;③接地电极(黑):剑突下偏右。

五导联:
①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1肋间;②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1肋间;③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④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⑤胸导(C):胸骨左缘第4肋间。

十、Glasgow昏迷评分
分数越低表示意识障碍越严重。

最高15分,表示意识清醒;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3分。

十一、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
十二、静脉炎分级标准
0级:没有症状
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到条索状静脉
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的条索状物长度>2.5cm,有脓液流出
十三、糖尿病足的Wagner分级法
0级:有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因素,目前无溃疡
1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2级:较深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
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
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5级:全足坏疽
十四、美国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2007年压疮分期
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有紫色水疱、淤青,但皮肤完整。

Ⅰ期皮肤完整,血管受损,有不退色发红。

Ⅱ期浅表溃疡,无腐肉。

皮肤破损、疼痛、无坏死、但未超过真皮、可出现水泡。

Ⅲ期全层溃疡,但未见肌腱、骨膜。

表皮和真皮完全受损,基底无疼痛感、深达皮下组织,没有影响筋膜和肌肉层,可出现坏死组织、渗液和凹洞。

Ⅳ期全层溃疡,可见肌腱、骨膜、骨外露等。

深至筋膜、肌肉和骨头、伤口穿透皮下组织、有广泛坏死。

难以分期深部压疮表面有黑痂、腐肉覆盖,无法判断伤口深度,需要清除坏死组织后方能正确分期。

压疮大小判断:
与身体同一方向为长,水平方向为宽,用棉签垂直插入伤口测深度。

十五、药物外渗和渗出
1、定义
1.1输液渗出是指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输入的非腐蚀性药液或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

1.2输液外渗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管理疏忽,刺激性药液和发泡剂或液体输入了周围组织。

2、临床表现:出现输注速度减慢,回抽输液管路无回血,轻者局部肿胀、红肿、中度或重度疼痛,常为胀痛或烧灼样疼痛、刺痛;重者皮肤呈暗紫色、局部变硬、甚至引起组织坏死。

十六、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BRADEN SCALE评分简表)
十七、长海痛尺疼痛评分
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剧烈疼痛:无法忍受,可忍受,轻度影响干扰睡眠,干扰睡眠严重干扰睡
能正常生睡眠,需需用麻醉较重,伴眠,伴有其
活睡眠用止痛药止痛药有其他症他症状或被
状动体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