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钢筋混凝土材料在住房、建筑、交通、军事、水利等领域被广泛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就是利用了钢筋的高抗拉强度和混凝土的高抗压强度,而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足够粘结是保证两者共同受力的前提。
目前,两者完美的结合,造就了许多建筑奇迹,满足了结构的高强性、耐久性、抗灾性、抗震性等实用要求,保证了结构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
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们享受到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
由此可见,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非常重要,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粘结力的作用粘结力是指粘结剂与被粘结物体界面上分子间的结合力,粘结力使得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在一起共同受力、共同工作,并承受构件因受荷在两种材料之间产生的剪应力,两者不至于发生滑移。
如果粘结力失效,钢筋混凝土构件就会发生破坏。
可见,粘结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构件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二、粘结力的组成及粘结机理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力由三部分组成:1、化学胶结力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胶体与钢筋之间产生的吸附胶着作用,这种吸附作用力来自浇筑时水泥浆体对钢筋表面氧化层的渗透,以及水化过程中水泥晶体的生长和硬化,这种作用力一般比较小,仅在受力阶段的局部无滑移区域起作用,当接触面发生相对滑移时,该力即消失。
2、摩阻力由于混凝土凝固时的收缩,使钢筋周围的混凝土握裹在钢筋上,当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出现相对滑移的趋势,则此接触面上将产生摩阻力。
对于光圆钢筋表面轻度锈蚀有利于增加摩阻力,但摩阻作用也很有限;对于光面钢筋表面的自然凹凸程度很小,机械咬合也不大,因此,光面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是较低的,为保证光面钢筋的锚固,通常需要在钢筋端部弯钩、弯折或焊短钢筋,以阻止钢筋与混凝土间产生较大的相对滑动。
3、机械咬合力即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力作用力,对于光圆钢筋这种咬合力来自表面的粗糙不平。
将钢筋表面轧制出肋形成带肋钢筋,即变形钢筋,可显著增加钢筋与混凝土的机械咬合作用,从而大大增加了粘结强度。
混凝土与钢筋粘结原理

混凝土与钢筋粘结原理一、前言混凝土和钢筋粘结是构成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混凝土和钢筋的特性、粘结机理及影响粘结的因素等方面深入探讨混凝土与钢筋粘结原理。
二、混凝土的特性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料和适量的水等原材料混合制成的一种人造材料,具有以下特性:1.强度高:正常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20~60MPa。
2.耐久性好: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其密实程度、抗渗性、耐久性和抗冻性等方面。
3.成本低:混凝土的原材料广泛,价格低廉,可以大规模生产。
4.施工方便:混凝土可以在现场制作,施工方式多样,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结构形式。
5.难以加工:混凝土的强度较高,硬化后难以加工成形,需要采用预制件等方式。
三、钢筋的特性钢筋是一种具有高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金属材料,具有以下特性:1.强度高:钢筋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400MPa以上。
2.韧性好:钢筋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韧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下发生塑性变形。
3.耐腐蚀性好:钢筋表面可形成氧化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4.易加工:钢筋可以进行各种加工,如钢筋弯曲、剪切、焊接等。
5.成本高:钢筋的成本较高,需要采取节约措施。
四、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机理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机理可以分为力学粘结和物理粘结两种。
1.力学粘结力学粘结主要是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黏着力和摩擦力,是由于混凝土浇筑时钢筋与混凝土产生的摩擦力和钢筋表面的毛细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物理粘结物理粘结是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吸附作用,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和水泥在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钙化物而形成的。
五、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粘结的因素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强度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钢筋的表面粗糙度:钢筋表面越粗糙,与混凝土的粘结力越大。
2.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与钢筋的粘结力越大。
3.钢筋的直径:钢筋直径越大,与混凝土的粘结力越大。
4.混凝土的含水量:混凝土含水量越大,与钢筋的粘结力越大。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_概述说明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是混凝土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粘结强度影响着混凝土梁、柱等构件的承载力和耐久性,而且也直接关系到整个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了解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钢筋和混凝土各自的特性,分析它们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然后,我们将详细探讨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机理,包括物理和化学两种主要机制。
接着,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如钢筋表面处理方法、混凝土配合比和浇筑工艺、环境条件和养护措施等。
最后,我们将提出一些提高粘结强度的实际措施和应用场景,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及其相关知识,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和建筑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通过对粘结机理和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希望能够提高对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强度问题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提升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此外,通过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能够促进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创新。
2. 钢筋与混凝土的特性2.1 钢筋的性质钢筋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韧性的金属材料,常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
其主要特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钢筋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
相比于混凝土,钢筋在拉伸方向上能够承受更大的力量。
这使得钢筋成为抵抗混凝土结构中出现的拉应力和开裂问题的理想选择。
其次,钢筋还表现出良好的抗压能力。
虽然钢筋在受到压力时会失去拉伸强度,但它仍然具备相当高的抗压承载能力。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中使用钢筋可以有效地增强整体抗压试验。
此外,钢筋还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由于混凝土结构通常暴露在潮湿环境下或者与化学物质接触,所以使用能够防止腐蚀作用对钢筋试验造成损害非常重要。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类型和规格的钢筋中,其特性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设计和选择钢筋时,必须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机理

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机理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工程材料,其主要特点是由混凝土和钢筋两部分组成。
这两种材料之间的粘结效应在保证结构安全和稳定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机理,包括两种材料的结构特点、碳化和钢筋锈蚀对粘结的影响、粘结力的性质等方面。
一、混凝土的结构特点混凝土是一种多孔材料,主要由水泥、石灰石、碎石和砂子四大组成部分构成。
在加水后,水泥和石灰石与水反应生成水化硬化产物,以此将石灰石、碎石和砂子黏合在一起。
混凝土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较高,但由于表面积的关系,其孔径较小,很少有直接与钢筋接触的地方。
钢筋是由炼钢、轧制和拉伸等工艺制造而成的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延性等特点。
在钢筋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氧化物,它既能使钢筋表面光滑还能保护其内部免受腐蚀,从而延长钢筋的使用寿命。
三、碳化和钢筋锈蚀对粘结的影响钢筋混凝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碳化和钢筋锈蚀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碳化是指混凝土中碳酸盐等物质进入钢筋的表面,与钢筋表面的氧化物发生反应,使钢筋表面的保护层破坏,导致钢筋锈蚀。
而钢筋锈蚀则是指钢筋在空气中或水中长时间暴露后,表面的保护层被破坏,导致砂浆松动、孔洞增大等问题。
对于碳化和钢筋锈蚀的影响,研究表明,它能降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使得结构的力学性能降低,从而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四、粘结力的性质粘结力是指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发生的锚固、摩擦等力量。
粘结力的性质除了与材料的结构特点、碳化和锈蚀等因素有关外,还与钢筋深度、变形程度、混凝土的压实程度等因素有关。
通常情况下,粘结力具有以下性质:1. 在应变范围较小的情况下,粘结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
2. 粘结力随着钢筋的直径增加而增加,并且与钢筋的变形程度有直接关系。
3. 粘结力随着混凝土压实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四、结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粘结机理是建立在材料结构、碳化和锈蚀等因素的基础上。
粘结力的性质随着材料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
基本锚固长度
l
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取决 于钢筋的强度及混凝土抗 拉强度,并与钢筋的外形 有关。《规范》规定纵向
f y 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作为 d钢 筋 的 基 本 锚 固 长 度 , 其
f 计算公式为: t
小结
01
钢筋:钢筋的成份、种类 和级别,钢筋的应力应变 曲线,钢筋的塑性性能, 钢筋的冷加工。
2.3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
01 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机械咬合作用主要是由于变 形钢筋肋间嵌入混凝土而产生的。
02 变形钢筋和混凝土的机械咬合作用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
影响粘结的因素 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及钢筋净间
距、横向配筋及侧向压应力,以及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的位置等。
1. 光圆钢筋及变形钢筋的粘结强度都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提高,但不与立方体强度成正比。 2. 变形钢筋能够提高粘结强度。 3. 钢筋间的净距对粘结强度也有重要影响。
2.3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
影响粘结的因素 D.横向钢筋可以限制混凝土内部裂缝的发展,提高粘结强度。 E.在直接支撑的支座处,横向压应力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可以提高粘结强度。 F.浇筑混凝土时钢筋所处的位置也会影响粘结强度。
2.3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
钢筋的锚固与搭接 ◆保证粘结的构造措施 (1)对不同等级的混凝土和钢筋,要保证最小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 (2)为了保证混凝土与钢筋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必须满足钢筋最小间距
和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 (3)在钢筋的搭接接头内应加密箍筋; (4)为了保证足够的粘结在钢筋端部应设置弯钩; (5)对大深度混凝土构件应分层浇筑或二次浇捣; (6)一般除重锈钢筋外,可不必除锈。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一、概述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是混凝土结构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展开讨论。
二、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机理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机理主要包括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两种。
1. 物理作用混凝土与钢筋的物理作用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摩擦力和粘着力引起的。
当钢筋进入混凝土时,混凝土会填充钢筋表面的凹槽和孔隙,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混凝土的粘着层,这层粘着层可以有效地增加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着力。
2. 化学作用混凝土与钢筋的化学作用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和钢筋表面的氧化铁层之间的化学反应。
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可以与钢筋表面的氧化铁层反应,生成一层铁盐,这层铁盐能够有效地增加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着力。
三、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指标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指标主要包括粘结强度、粘结刚度、粘结变形和粘结失效模式等。
1. 粘结强度粘结强度是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抗剪强度或剥离强度。
它是评价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重要指标。
粘结强度越大,表明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着力越强。
2. 粘结刚度粘结刚度是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刚度。
它是评价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粘结刚度越大,表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刚度越大,粘着层越厚。
3. 粘结变形粘结变形是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相对变形。
它是评价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粘结变形越小,表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相对变形越小,粘着层越均匀。
4. 粘结失效模式粘结失效模式是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着层失效的方式。
它是评价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粘结失效模式主要包括滑移失效、剥离失效、破坏失效等。
四、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因素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直径、粘着层厚度、钢筋表面状态和环境温度等。
1. 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强度是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机理

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机理一、引言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是混凝土结构中最基本的力学问题之一。
混凝土作为具有较好的压缩性能的材料,钢筋则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
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和工程实际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机理、影响粘结质量的因素以及提高粘结质量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机理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机理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基础性问题。
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是因为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钢筋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使得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粘结力。
具体来说,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石与水发生水化反应,形成了水化产物,这些产物与钢筋表面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物质发生反应,形成了一层新的物质,称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界面。
这个界面既包括化学反应形成的水化产物,也包括物理上的机械锚固。
三、影响粘结质量的因素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混凝土本身的性质、钢筋的表面形态和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形态等。
1.混凝土本身的性质混凝土本身的性质是影响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粘结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混凝土中水泥的种类、水灰比、骨料的类型和粒径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质量。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质量也会更好。
2.钢筋的表面形态钢筋表面的形态也会影响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质量。
钢筋表面的锈蚀、氧化等物质会影响粘结质量,而表面处理可有效提高粘结质量。
例如,钢筋表面的喷砂、喷丸处理等可去除钢筋表面的锈蚀、氧化等物质,提高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
3.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形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形态也是影响粘结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界面形态主要包括钢筋的直径、表面形态和混凝土中骨料的粒径等。
钢筋直径越大,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面积也就越大,粘结质量也会更好。
而骨料的粒径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质量。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决定了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在本文中,将介绍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机理、粘结性能测试以及影响粘结性能的因素,并探讨如何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强度。
一、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机理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是由于化学和物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当混凝土凝固后,水泥胶体开始逐渐硬化,形成坚固的胶凝体。
同样的,钢筋表面与混凝土中的水泥胶体发生反应,并形成了一层胶体粘结层。
这层胶体粘结层将混凝土和钢筋牢固地粘合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二、粘结性能测试方法为了评估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常用的测试方法有剪切试验和拉伸试验。
1.剪切试验:剪切试验是测定混凝土与钢筋粘结强度的常用方法。
一般采用双剪试验或剪切铰接试验。
在这些试验中,混凝土试块上面安装有两根钢筋,底部则安装一个刚度较高的支撑装置。
通过对试块施加剪切力,观察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强度。
2.拉伸试验:拉伸试验是测定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另一种方法。
拉伸试验通常使用拉伸试件,其两端固定有一根或多根钢筋。
通过施加拉力,在观察试件的破坏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评估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性能。
三、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粘结的因素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混凝土本身的性质、钢筋表面状态以及施工工艺等。
1.混凝土本身的性质:混凝土的强度、含水量和孔隙结构等对粘结性能有重要影响。
强度越高、孔隙结构越密实的混凝土,其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强度越高。
2.钢筋表面状态:钢筋表面的氧化皮、锈蚀和油污等会降低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因此,在施工前对钢筋进行清洁处理可以提高粘结性能。
3.施工工艺:施工中的坍落度、振捣浇筑和养护等工艺措施也会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
合理的施工操作能够提高粘结性能,确保混凝土充分包覆钢筋。
四、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粘结强度的方法为了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强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混凝土配方: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可以选择高强度胶结材料,增加胶结剂和细集料的粘结性能,以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保护层厚度
5、混凝土浇筑方向
6、横向配筋 横向配置钢筋,可有效延缓径向内裂的发展、限制劈裂裂缝的开 展,从而使粘结强度得以提高。因此,对于较大直径钢筋的锚固区段 以及搭接长度范围内,均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横向钢筋,以提高构件的 粘结强度。 7、钢筋锈蚀度 钢筋轻度锈蚀情况下,由于锈蚀物向周围混凝土渗透,从而加强 了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但当粘结强度增加至一定程度后, 随着钢筋锈蚀程度的增加,粘结强度降低。 8、其他因素 能够影响混凝土本身质量和强度的各种因素,如制作过程中的塌 落度、混凝土养护条件、浇筑时钢筋所在位置等,均会对钢筋同混凝 土间的粘结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2、变形钢筋的粘结机理 对变形钢筋来说,其粘结性能同光圆钢筋有很大区别,由于纵横肋的 存在,改变了钢筋同混凝土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大大改善了粘结效用。虽 然胶着力与摩擦力作用仍然存在,但变形钢筋的粘结强度主要取决于横肋 同混凝土间的机械咬合作用。
二、 粘结强度的影响因素
粘结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钢筋直径和表面形状 由于钢筋所受拉力与截面积成正比,粘结面积与截面周长成正比,分析可 知相对粘结面积与钢筋直径成反比。对于直径较小的钢筋,其相对粘结面积较 大,与混凝土结合较好,产生的粘结强度也相应较高。也就是说,粘结强度是 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加而减小的,故在截面设计时,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 应尽量采用较小直径的钢筋。 钢筋的外形对粘结强度的影响较大,在其他条件差别不大时,变形钢筋的 粘结强度要高于光圆钢筋。且在给定滑移量的情况下,粘结应力随着变形钢筋 横肋高度及倾斜角度的增加、肋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2、混凝土的强度 当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时,钢筋同混凝土间的化学胶结力及机械咬合力也随 之增大,同时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提高也使得试件的內裂和劈裂应力增大,从而 使得极限粘结强度提高,即粘结强度是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的。
。
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特性完全不同的材料组成, 其作为一种非均质的整体材料,必须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可靠的 粘结和锚固。只有两者之间有可靠地粘结,才能在钢筋与混凝土交界 面处实现应力传递,从而建立起结构承载所必须的工作应力。
一、粘结机理
对钢筋同混凝土间粘结机理的研究,一般借助拉拔实验进行。由 于钢筋表面形状的不同,光圆钢筋与变形钢筋同混凝土间的极限粘结 强度相差很大,并且粘结机理、钢筋滑移量及破坏形态也各有不同。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机理 及影响因素研究
姓名: 刘健平 专业: 结构工程 学号:120130261
目录
一、粘结机理
1.光圆钢筋的粘结机理 2.变形钢筋的粘结机理
二、影响因素
1.钢筋直径和表面形状 2.混凝土的强度 3.配筋率 4.保护层厚度 5.混凝土浇筑方向 6.横向配筋 7.钢筋锈蚀度 8.其他因素
3、配筋率 对于配筋率较小的构件,粘结作用对其荷载-挠度曲线的影响较小,钢筋屈 服;对于配筋率较大的构件,粘结作用主要对其荷载-挠度曲线的后期刚度影 响较大,钢筋不屈服。由此可知,对于配筋率较小的构件,粘结作用的影响可 以忽略,而对于配筋率较大的构件,粘结作用影响构件的受力性能,不能被忽 略。 保护层厚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一般是通过相对保护层厚度来表示的。随着 c/d的增加,粘结强度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比值增大,即粘结强度提高。但当 c/d大至一定程度时,粘结强度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比值是趋于不变的。 对于平位浇筑,即钢筋为水平布置,混凝土浇筑方向为垂直向的情况,由 于钢筋下面的混凝土下沉及泌水,与钢筋不能紧密接触,故粘结强度降低。
1、光圆钢筋的粘结机理 由于钢筋同混凝土间的胶着强度很小,在小应变下,就足以产生 使胶着力失效的局部滑动。一旦出现相对滑移,钢筋同混凝土脱开, 粘结力就有摩擦咬合作用来承担。在加载过程中,相对滑动由加载端 逐步向自由端发展,胶着长度不断变小,应力峰值内移,最终钢筋被 拔出,而混凝土一般不发生劈裂或破碎,呈剪切破坏形态。当相对埋 长较大,且混凝土强度较高时,钢筋也可能在粘结破坏之前就已经屈 服。对光圆钢筋,由于其化学胶着力很小,其粘结强度即取决于摩擦 咬合作用。 虽然轻度的表面锈蚀有利于增加钢筋同混凝土间的摩擦力,但其 增大作用也很有限;同时,光圆钢筋表面的自然凹凸度很小,其机械 咬合作用也不大,因此光圆钢筋同混凝土间的粘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