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涡轴发动机(精选)

合集下载

涡轴发动机概况

涡轴发动机概况

涡轮轴发动机概况只想纯蠢的宅【摘要】涡轮轴发动机作为有人及无人直升机的主要动力装置,在各类发动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文结合国外涡轴发动机的技术发展历程以及军用涡轴发动机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几种典型军用涡轴发动机的性能特点及各国现役军用涡轴发动机的装备情况;分析并总结了涡轴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预测了涡轴发动机的有关技术趋势。

【关键词】涡轴发动机工作原理特点应用发展1 引言作为驱动直升机旋翼而产生升力和推进力的动力装置,可分为活塞式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

相对于活塞发动机来说,涡轴发动机功重比大、振动小、便于维修,且最大截面较小,可以大大提高直升机气动力性能。

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涡轴发动机逐步取代活塞发动机,成为直升机的主要动力装置。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直升机动力的需求,涡轴发动机的研究与发展愈显重要。

2 涡轮轴发动机工作原理涡轮轴发动机是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中的一种。

在核心机或燃气发生器后,加装一套涡轮,燃气在这后一涡轮(动力涡轮或低压涡轮)中膨胀,驱动它高速旋转并发出一定功率,动力轴穿过核心机转子,通过压气机前的减速器减速后由输出轴输出功率,就组成了涡轴发动机。

以此涡轮轴发动机按有无自由涡轮(动力涡轮与核心机机械连接为一体)分为自由涡轮式和定轴式。

但大体上涡轮轴发动机由进气装置、压气机、燃烧室、燃气发生器涡轮、动力涡轮(自由涡轮)、排气装置及体内减速器(因为其涡轮轴转速极高,需要设减速器来水平输出功率。

)、附件传动装置等部件构成。

图1 涡轮轴发动机基本结构示意图2.1 涡轮轴发动机特点(1)定轴式涡轮轴发动机(图2)具有功率传送方便,结够简单等优点。

但其自身的起动性,加速性以及需要大的减速器使它仅用于功率较小的发动机中。

而自由涡轮式(图3)则起动性好,工作稳定,加速性和经济性好。

但其结构比较复杂。

(2)由于直升机工作时会吹起大量空气和地面上的灰尘颗粒,会打坏叶片,堵塞冷却通道,这对发动机的工作极为不利。

我国涡扇10航空发动机内幕

我国涡扇10航空发动机内幕

我国涡扇10航空发动机内幕八十年代初期,中国航空研究院606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因七十年代上马的歼九、歼十三、强六、大型运输机等项目的纷纷下马,与之配套的研发长达二十年的涡扇六系列发动机也因无装配对象被迫下马,令人扼腕,而此时中国在航空动力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到二十年之上。

面对中国航空界的严峻局面,国家于八十年代中期决定发展新一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就是涡扇10系列发动机。

依据装配对象的不同,涡扇10系列有涡扇10、涡扇10A、涡扇10B、涡扇10C、涡扇10D等型号,其中涡扇10A是专门为中国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上马的新歼配套的。

中国为加快发展涡扇10系列发动机,采取两条腿走路方针。

一是引进国外成熟的核心机技术。

中美关系改善的八十年代,中国从美国进口了与F100同级的航改陆用燃汽轮机,这是涡扇10A核心机的重要技术来源之一;二是自研改进。

中国充分运用当时正在进行的高推预研部分成果(如92年试车成功的624所中推核心机技术,性能要求全面超过F404),对引进的核心机加以改进,使核心机技术与美国原型机发生了较大变化,性能大为增强。

这里说句题外话,网上有人说涡扇10是在F404 基础上放大而成,性能直逼F414,似乎也不无道理,因为核心机技术来源较多,不能单纯说由那一家发展而来结构:涡扇10/10A是一种采用三级风扇,九级整流,一级高压,一级低压共十二级,单级高效高功高低压涡轮,即所谓的3+9+1+1结构结构的大推力高推重比低涵道比先进发动机。

黎明在研制该发动机机时成功地采用了跨音速风扇;气冷高温叶片,电子束焊整体风扇转子,钛合金精铸中介机匣;,挤压油膜轴承,刷式密封,高能点火电嘴,气芯式加力燃油泵,带可变弯度的整流叶片,收敛扩散随口,高压机匣处理以及整机单元体设计等先进技术。

涡扇10A的制造工艺与F100、AL-31F相似,十分先进,外涵机匣利用中推部分先进技术采用高性能的聚酰亚树脂复合材料,刷式密封,机匣所用材料与美制F414相似,电子束焊接整体涡轮叶盘,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四层风扇导流叶片,钛合金宽弦风扇空心叶片,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短环燃烧室,收扩式喷口,全权限电子控制技术,结构完整性设计,发动机制造和设计十分先进,不亚于世界同时期先进水平。

第九章涡轮轴发动机

第九章涡轮轴发动机

第9章涡轮轴发动机Turbo-shaft engine第9.1节概述Introduction涡轮轴发动机简称涡轴发动机,是直升机的动力装置。

它的主要特点是燃气发生器出口的燃气所具有的可用功,几乎全部通过涡轮轴输出,带动直升机的旋翼和尾桨。

图9.1.1 涡轮轴发动机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出现了涡轮轴发动机之后,在直升机动力装置领域,便逐渐代替活塞式发动机,成为主要的动力装置。

到目前,在2000kw以上的直升机动力装置中,它已占统治地位。

只有在小功率的动力装置中,还有少数直升机在使用活塞式发动机。

涡轮轴发动机作为直升机的动力装置,与活塞式发动机相比,它有着突出的优点。

首先是重量轻、体积小。

同样功率为600kw左右的发动机,它的重量还不到活塞式发动机的三分之一,大功率的发动机,它们的重量悬殊更大,采用涡轮轴发动机则更为有利。

其次是涡轮轴发动机没有往复运动的机件,所以振动小、噪声小。

但必需指出,在耗油率方面,目前与活塞式发动机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

例如对小型的发动机,它们之间的耗油率约相差30%左右。

而对于大型的发动机,它们之间的水平已非常接近了。

此外在制造成本方面,小型涡轮轴发动机比较昂贵,因而在民用航空上,小功率涡轮轴发动机与活塞式发动机仍有一番竞争。

在当前涡轮轴发动机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非常重视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研制、开发中、小型涡轮轴发动机,主要是1000kw以下的发动机,以满足中、小型直升机动力装置的需要。

大型直升机的动力装置比较好解决,可以将燃气发生器功率相当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或涡轮风扇发动机稍加改造,就可成为涡轮轴发动机。

然而,必须注意到,小型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改型后就成为中型偏大的涡轮轴发动机,例如一台1500daN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属于小型的,用它的燃气发生器设计成涡轮轴发动机其功率约为3500kw左右,属于中等偏大的涡轮轴发动机。

用这样一台涡轮轴发动机就可以作为中型直升机的动力装置。

另一方面,为了直升机工作的安全可靠,一架直升机往往采用两台或三台动力装置。

涡扇10系列发动机太行发动机

涡扇10系列发动机太行发动机

涡扇10系列发动机太行发动机涡扇10系列发动机太行发动机太行发动机,也叫涡扇10系列发动机。

太行发动机的研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2005年12月28日完成设计定型审查考核,历时18年。

太行发动机是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大推力、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它结束了国产先进涡扇发动机的空白。

太行发动机由中国606所研制,是国产第三代大型军用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

采用大推力函比及全自动数字化控制系统,最大推力不超过12000公斤。

目前主要用于装备中国第三代高性能歼-10战斗机。

简介[ 转自铁血社区/ ]2005年12月28日,在我国大中型航空发动机的摇篮———中国一航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诞生了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太行发动机。

正像诗中描绘的那样,“将登太行雪满山”,现实中研制“太行”的难度更是超乎想象,以张恩和为总设计师的“太行”研制团队,历经18载艰苦攻关,突破了数十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克了200多个重大障碍和技术难题,终于在世纪之初研制出了先进的航空动力,一颗强健的“中国心”。

太行,号称"天下之脊",中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取名太行,其意义不言启明。

主要型号依据装配对象的不同,涡扇10系列有涡扇10、涡扇10A、涡扇10B、涡扇10C、涡扇10D等型号,其中涡扇10A是专门为中国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上马的新歼配套的。

中国为加快发展涡扇10系列发动机,采取两条腿走路方针。

一是引进国外成熟的核心机技术。

中美关系改善的八十年代,中国从美国进口了与F100同级的航改陆用燃汽轮机,这是涡扇10A核心机的重要技术来源之一;二是自研改进。

中国充分运用当时正在进行的高推预研部分成果(如92年试车成功的624所中推核心机技术,性能要求全面超过F404),对引进的核心机加以改进,使核心机技术与美国原型机发生了较大变化,性能大为增强。

研制改革开放的大潮使航空发动机事业重新焕发了生机。

涡扇发动机——精选推荐

涡扇发动机——精选推荐

涡轮风扇发动机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涡轮风扇发动机英文名称turbofan engine其他名称内外涵发动机定义由在压气机前安装的一级或多级风扇形成的外涵气流与内涵喷管排出的或内外涵气流掺混后排出的燃气共同产生推力的燃气涡轮发动机。

应用学科航空科技一级学科推进技术与航空动力装置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涡轮风扇发动机涡扇发动机全称为涡轮风扇发动机Turbofan是飞机发动机的一种由涡轮喷气发动机Turbojet发展而成。

与涡轮喷气比较主要特点是首级压缩机的面积大很多同时被用作为空气螺旋桨?冉 糠治 氲目掌 ü 缟湟 娴耐馕 蚝笸啤7⒍ 诵牟糠挚掌 牟糠殖莆 诤 澜鲇蟹缟瓤掌 暮诵幕 獠嗖糠殖莆 夂 馈N猩纫 孀钍屎戏尚兴俣?00至1000公里时使用因此现在多数的飞机引擎都采用涡扇作为动力来源。

目录概述原理旁通比涵道比结点诞生研发首例效能分类涡喷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研制单转子和多转子风扇压气机燃烧室与涡轮喷管与加力概述原理旁通比涵道比结点诞生研发首例效能分类涡喷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研制单转子和多转子风扇压气机燃烧室与涡轮喷管与加力展开编辑本段概述涡桨发动机的推力有限同时影响飞机提高飞行速度。

因此必需提高喷气发动机的效率。

发动机的效率包括热效率和推进效率两个部分。

提高燃气在涡轮前的温度和压气机的增压比就可以提高热效率。

因为高温、高密度的气体包含的能量要大。

但是在飞行速度不变的条件下提高涡轮前温度自然会使排气速度加大。

而流速快的气体在排出时动能损失大。

因此片面的加大热功率即加大涡轮前温度会导致推进效率的下降。

要全面提高发动机效率必需解决热效率和推进效率这一对矛盾。

涡桨发动机17张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妙处就在于既提高涡轮前温度又不增加排气速度。

涡扇发动机的结构实际上就是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前方再增加了几级涡轮这些涡轮带动一定数量的风扇。

风扇吸入的气流一部分如普通喷气发动机一样送进压气机术语称“内涵道”另一部分则直接从涡喷发动机壳外围向外排出“外涵道”。

小型涡轴发动机

小型涡轴发动机

不足
功重比小 升限3000m,需要涡 轮增压以提高升限 动力涡轮转速高 转动旋翼减速比大
应用
低速、中低空、起飞重 量小的侦查、监视及长 航时无人机 <100KW 中低空、低速短距、垂 直起降无人机和倾转旋 翼无人机 (200-1000kW)
涡轴发动机
涡轴发动机良好的高空性能,并且随着无人机任务载荷、空机质量的逐渐增 加, 活塞发动机已经不能满足中型和大型无人机的使用要求 长航时、高航程无人直升机需要发展涡轴发动机 从50年代末,涡轴发动机逐渐取代活塞发动机,目前小型无人直升机仍以活
Pratt & Whitney Canada
PW200 系列: 500-700 shp
PW210 系列: 1000 shp
PT :500-2000 shp
A160T “蜂鸟” PW207D 涡轴发动机 426.7 kW 9150m 260km/h, 20h
霍尼韦尔
额定起飞功率:746kW • 贝尔407ARH勘测直升机
WR34-16涡轴发动机:38.4kW WR125涡轴发动机:44kW
CL327卫士 CL427美洲豹
起飞质量( 标准) /235kg 起飞质量( 最大) / 350kg 有效载荷 100kg 升限5485m 续航时间8h 一台93.2 kW 的威廉姆斯WTS 117-5 型重油涡轮轴发动机 燃油量为180 L重油 任务载荷:可更换的模块式任 务载荷包括光电/红外组合、通 信中继设备、合成孔径雷达 ( 5A1Z) 与电子支援措施装置
875 620 239
0.23 0.25 1.38
222
80
2.8
S-100
• • • • • • 奥地利西贝尔公司 2003服役 最大起飞重量为200kg 任务载荷50kg 续航时间4 h 稳定的可见光/红外线全向镜头、合成孔径雷 达(SAR)、光学探测搜寻设备(LIDAR)、多光谱成 像设备、高灵敏度地面雷达(GPR) • 50 马力转子发动机

涡轮发动机基础知识—航空发动机类型

涡轮发动机基础知识—航空发动机类型
航空发动机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目录
CONTENTS
1
2
3
4
航空发动机的类型 涡喷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涡扇、涡桨、涡轴、桨扇发动机
核心机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
定义 将燃油燃烧释放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 热机-将热能转换为动能 推进器-气流喷出获取反作用力
火箭发动机 发 动 机
飞机发动机
发动机的分类


第一台
重75kg,功率12hP 。
火箭发动机 发 动 机
飞机发动机
化学火箭发动机 核火箭发动机 电火箭发动机
活塞式 喷气式
冲压式 涡轮式
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涡轮喷气发动机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涡轮风扇发动机 桨扇发动机 涡轴发动机
冲压发动机
定义: 冲压式发动机是利用高速气流在速度改变下产生的压力改变,达到气体压缩的目的原 理来运作。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
航 空 活
至今
由于造价低、易于维修等优点仍用于一些初级教练机和小型运输 机上,多为气冷式小功率活塞式发动机。

飞机性能迅猛发展,速度达到700~800km/h,高度达到10000m以
式 发 动
20世纪40年代
上。 诸多原因决定了活塞式发动机+螺旋桨的推进模式的终结。

发 20世纪30年代 活塞式发动机+螺旋桨的组合成为飞机固定的推进模式。
装活塞式发动机的早期飞机的致命缺陷
音障
一 发动机发展历程
第二代 第一代
涡喷 活塞 发动机
发动机
四十年代,在对飞机快、高、远的要求下,航空喷气发动机研 制成功并开始广泛应用,为飞机突破音障提供了动力。

涡轴发动机(PPT)

涡轴发动机(PPT)
• 飞行条件、燃气发生器转速变化归 结为 n
2024年7月27日T * 1
共同工作线的求法
• 共同工作线的具体求法需要试凑
• 步骤:
–根据压气机设计点的参数和共同工作方程计算Cd
q(1 )
* k
1
* k
k*
1
C
•在等换算转速线上任取一点a •将a点的参数代入共同工作方程式,得C’
•比较Cd和C’,若两者差值小于允许误差,
2024年7月27日
2.4 非线性方程组
E1
f1
(
* K
,
T3*
,
* T
,
* TZ
)
E2
f
2
(
* K
,
T3*
,
* T
,
* TZ
)
E3
f3
(
* K
,
T3*
,
* T
,
* TZ
)
E4
f
4
(
* K
,
T3*
,
* T
,
* TZ
)
2024年7月27日
这个方程组是多元非线性方程组,而且无法用 显式表达,只能按照发动机流程热力计算步骤 进行计算才能得到偏差量E和试取值V之间的关 系。
T*=常数
燃气发生器共同工作方程
• 将各共同工作方程式联立,获得
共同工作方程
q(1 )
* k
1
* k
k*
1
C
将压气机特性图上所有使方程式
得到满足的点连成线获得燃气发 生器的共同工作线
2024年7月27日
燃气发生器共同工作线
• 一台几何不变的发动 机,当自由涡轮处于 临界工作状态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