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期中考试.docx

合集下载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版必修2期中测试题 附答案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版必修2期中测试题  附答案

人教版必修2期中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周期表是由哪位化学家发现的( )A.门捷列夫(俄国) B.纽兰兹(英国) C.迈尔(德国) D.尚古多(法国)2.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来表示:①②③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为同素异形体 B.①②③互为同位素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3.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C.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24.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H2O B.CaCl2C.KOHD.NH35.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渐减弱的一组是( )A.I2、Br、Cl2、F2B.F2、Cl2、Br2、I2C.F-、Cl-、Br-、I-D.Li、Na、K、Rb6.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Li B.Na C. F D.Cl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A.氮气的电子式:∶N∶∶∶N∶ B.CO2分子的结构式:O=C=OC.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钙离子的电子式:Ca2+8.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O、S、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Na、Mg、Al、Si的金属性逐渐增强C.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 .KOH 、Ca(OH)2、Mg(OH)2、Al(OH)3的碱性逐渐增强9.下列各元素的氧化物中, 既能与盐酸反应, 又能够与 NaOH 溶液反应的是( )A .元素X :它的原子中 M 层比L 层少 2 个电子B .元素Y :它的二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相同C .元素Z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 ⅢA 族D .元素W :它的焰色反应颜色呈黄色10.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稀硫酸A Cu Cu A 稀硫酸Zn Cu C 稀硫酸A Zn C B 无水乙醇A Zn CuD11.在N 2+3H 2 2NH 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 3的浓度增加了0.6 mol /L ,在此时间内用NH 3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0 mol /(L ·s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邯郸市一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年级高一直升班科目化学命题人吉春华审核人孙玉杰Ⅰ卷(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8分)。

1. 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 地下钢管连接镁块B. 金属护栏表面涂漆C. 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 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2. 以KCl和ZnCl2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过程是该电池的充电过程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C.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改变电解反应速率D.镀锌层破损后即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3.化工生产中含Cu2+的废水常用MnS(s)作沉淀剂,其反应原理为Cu2+(aq)+MnS(s)CuS(s)+Mn2+(aq)。

一定温度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推理正确的是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Cu2+)=c(Mn2+)B.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s)后,c(Mn2+)变小C.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NO3)2(s)后,c(Mn2+)变大D.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K sp(CuS)/K sp(MnS)4.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产生H2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Cl-的浓度A.①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5.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低于400℃)下列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固体是A.氯化镁溶液B.硫酸亚铁溶液C.碳酸氢钠溶液D.硫酸铝溶液6.实验室用Zn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H2,常加入少量CuSO4溶液使反应速率增大。

为了研究CuSO4的量对H2生成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下表实验方案,将表中所给的试剂按一定体积混合后,将大小相同的锌片(过量)分别加入四个反应容器中,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记录收集等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4).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4).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腾八中高一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Gerhard Ertl 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Pt和Pt的说法正确的是A. Pt和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B. Pt和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C. Pt和Pt不能互称为同位素D. Pt和Pt是同一种核素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溴化钙的化学式是 CaBr B.HCl分子的电子式C.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3.下列仪器不能..用于加热的是A.试管 B.烧杯 C.量筒 D.坩埚4.下列固体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他三种的颜色明显不同,这种物质是A.NaOH B.Na2O2C. Na2O D.NaHCO35.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KBr B.H2SO4C.NaOH D.N2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C.铝粉与盐酸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7.反应4NH3(g)+ 5O2(g)⇌ 4NO(g)+ 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用v(X)可表示为A.v(NO)= 0.0010 mol(L·s)﹣1 B.v(NH3)= 0.010 mol(L·s)﹣1C.v(O2)= 0.001 mol(L·s)﹣1 D.v(H2O)= 0.045 mol(L·s)﹣18.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盛冷水的锥形瓶内,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已知U形管内预先装有少量水且液面相平(为便于观察,预先染成红色),加入下列哪些物质后,发生如图变化①NaOH粉末;②浓硫酸;③硝酸铵晶体;④过氧化钠固体;⑤生石灰.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③④⑤9.100mL 6mol·L﹣1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A.碳酸钠(固体) B.少量硫酸铜溶液 C.加热 D.NaCl溶液10.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溶液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D>C>A>B B.D>A>B>C C.D>B>A>C D.B>A>D>C11.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F>O>S B.稳定性:PH3>H2S>HClC.碱性:NaOH>Mg(OH)2>Al(OH)3D.酸性:HClO4>HBrO4>HIO412.把下列四种X溶液,然后分别加入四个盛有20mL 2mol•Lˉ1 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80mL,此时X和盐酸缓和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10mL 5mol•Lˉ1的X溶液 B. 30mL 3mol•Lˉ1的X溶液C.20mL 4mol•Lˉ1的X溶液 D. 40mL 2mol•Lˉ1的X溶液13.把金属A放入盐B(NO3)2的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发生如下反应:A + B2+ ═ A2+ + 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金属A一定能与水反应, B一定不能与水反应B.A与B用导线连接后放入酒精中,一定形成原电池C.A与B用导线连接后放入B(NO3)2的溶液中,一定有电流产生D.由A与B形成的原电池,A一定是负极,B一定是正极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盐酸中滴入碳酸钠溶液:CO32- + 2H+ = H2O + CO2↑B.铁粉与稀硫酸反应:2Fe + 6H += 2Fe3+ + 3H2↑C.盐酸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HCl + OH- = H2O + Cl-D.稀硝酸滴在石灰石上:CO32- + 2H+ = H2O + CO2↑15.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B.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C.酸碱中和反应D.镁条燃烧16.检验氨气可选用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B.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C.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17.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使溴水褪色C.苯在铁粉存在下与液溴的反应 D.苯的硝化反应18.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氕和氘 B.水和重水 C.纯碱和烧碱 D.石墨和金刚石19.光导纤维已成为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高技术材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期中检测题(二).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期中检测题(二).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期中检测题(二)(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3090Th和23290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90Th可以转化为23392U,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 )A.Th元素的质量数是232B.23290Th元素的中子数为232C.23290Th转化成23392U是化学变化D.23090Th和23290Th的化学性质相同解析:Th元素未指明哪种核素,A错误;23290Th的中子数为232-90=142,且23290Th是一种核素,B错误;通过核裂变23290Th可转化为23392U,该转化不是化学变化,C错误;23090Th和23290Th的质子数相同,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B.充电电池放电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C.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质期较长,这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关D.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不需吸收能量就可以进行解析:A项,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但不能填埋处理;B项,充电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D项,有的燃烧反应是需要吸收一定热量才可以反应的,如碳的燃烧。

答案:C3.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B.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变浅C.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D.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解析:F2为淡黄绿色气体,Cl2为黄绿色气体,Br2为深红棕色液体,I2为紫黑色固体,故B错误。

答案:B4.(2015·上海卷)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分解属于吸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C.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解析:A.由题图可知:H2O2分解放热,错误;B.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但是反应的热效应不变,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高州市分界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考试说明:1.考试用时:80分钟;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O:16,Al:2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同位素的是A.16O和18O B.H2O和D2O C.H2和D2D.O2和O32.同主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A.原子半径B.电子层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3.铷(Rb)为碱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属于A. 强碱B. 弱碱C. 强酸D. 弱酸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B.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强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变化B.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D.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反应是吸热或放热6.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碘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吸C.HCl气体溶于水D.酒精溶于水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只能含有离子键B.共价化合物中只能含有共价键C.化学键存在于分子之间D.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单质中8.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A.Na2O2B.CaCl2C.NO2D.KNO39.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A.O C O B.H ClC.[ O H ]―D.Na+ [ Cl ]―10.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 Na > S > O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HBr < HCl < HFC.碱性强弱: KOH > NaOH > LiOH D.还原性强弱: F-> Cl-> Br-> I-11.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 NH4+、Ag+、PO43―、Cl―、 B. Fe3+、H+、I―、HCO3-C.K+、Na+、NO3―、MnO4―、D. Al3+、Mg2+、SO42-、CO32―12.下图各装置中,能形成原电池的是①②③④A、①中液体为FeCl3溶液B、②中液体为酒精C、③中液体为H2SO4溶液D、④中液体为稀盐酸1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14.下列四种X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10℃ 20mL 3mol/L的X溶液B.20℃ 30mL 2molL的X溶液C.20℃ 10mL 4mol/L的X溶液D.10℃ 10mL 2mol/L的X溶液1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H2O2分解制O2,加入MnO2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B.在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应速率C.2SO+O22SO3反应中,SO2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D.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CO2,用碳酸钙粉末比块状反应要快二、双选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卷.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卷.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Mg:24 Al:27 Fe:56 K:39 Cu:64 Ag:108 C:12 O:16 S:32 Cl:35.5 Br:8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以下的粒子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A.O2 B.O C.Cl-D.F-2.学习了浓硫酸以后,小明深有感悟,其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二氧化硫、硫化氢等酸性气体D.由于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故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3.以下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①澄清石灰水②H2S溶液③KMnO4酸性溶液④氯水⑤品红溶液A.①②③B.②③④C.除①以外D.全部4.“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能制冷。

该化学物质是:A.酒精B.生石灰C.氢氧化钠D.硝酸铵5.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

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6.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A.HI和NaI B.H2S和H2OC.Cl2和CCl4D.F2和NaBr7.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A.MgCl2晶体B.NaCl溶液C.液态HCl D.熔融的KOH8.有关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B.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C.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9.表中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据此做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Na2O NaCl AlF3AlCl3920 801 1291 190BCl3Al2O3CO2SiO2-107 2073 -57 1 723A.铝的化合物的晶体中有的是离子晶体B.表中只有BCl3和干冰是分子晶体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的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10.物质的熔点(melting point)指的是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呈平衡时的温度。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 (2).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 (2).docx

29 3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时间:75 分钟;总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K 39 Fe 56Cu 64第 I 卷 选择题(6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6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

1.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用青铜铸造,关于铜的一种核素 64C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646429 Cu的核电荷数为 29 B . 29 Cu的质子数为 35 C .64 6429 Cu的中子数为 64 D . 29 Cu的核外电子数为 64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元素周期表有 18 个族B .1-20 号元素称为短周期元素C .元素周期表中有 7 个主族,7 个副族D .零族元素原子最外层均为 8 个电子3.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次氯酸的电子式:H ∶Cl ∶O ∶B .Mg 2+的结构示意图: C .氮气的结构式:∶N ≡N ∶D .氯化镁的电子式:4.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A .H O +和 OH -B .CO 和 N 2C .NH 3 和 FD .CH 4 和 NO5.下列物质不.含.共价键的是( )A .H 2OB .KOHC .NaClD .NH 4Cl6.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A .加热氯化铵使其分解B .干冰气化C .食盐熔化D .氯化氢溶于水7.下列各组粒子属于同位素的是( )A .3537404017 Cl 和17 Cl B . 19 K 和 20 CaC .O 2 和 O 3D .H 2O 和 D 2O8.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

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为二级能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能是一级能源B.水煤气是二级能源C.天然气是二级能源D.水能是二级能源9.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该图可以表示石灰石高温分解C .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D .因为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一定需要加热 10.下列关于右图所示的原电池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Zn 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 .Cu 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 .Cu 片上有气体逸出D .电子由 Cu 片通过导线流向 Zn 片 11.A 、B 、C 、D 均为气体,对于 A 2 + 3B 22C + D 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 2)=0.4 mol/(L •s)B .v(B 2) =0.8 mol/(L •s)C .v(C)=0.6 mol/(L •s)D .v(D) =0.1 mol/(L •s)12.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B .生石灰和水的反应C .氢气在高温下与氧化铜的反应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13. 关于 VA 族元素(用 R 代表)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氢化物的通式为 RH 5B .最高化合价是+5 价C .非金属性由上到下递增D .其最高价含氧酸均为强酸14.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离子半径:X >Y >ZB .WX 3 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R >WD .Y 和 Z 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15.化学反应 A 2+B 2===2AB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过程吸收能量B .断裂 1molA —A 键和 1molB —B 键可放出 x kJ 能量C .形成 2molA —B 键需要放出 y kJ 能量D .2molAB 的总能量高于 1molA 2 和 1molB 2 的总能量 16.下列措施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烧煤时将煤块粉碎B .将食物贮藏在冰箱中C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添加少量二氧化锰粉末D .用相同质量的锌粉替代锌粒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反应制氢气17.现有 A 、B 、C 、D 四种金属,进行如下实验:①A 、B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硫酸中, A 极为负极;②C 、D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电子由 C →导线→D ;③A 、C 相连后, 同时浸入稀硫酸,C 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 、D 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D 极发生氧化反应。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docx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docx

化学必修 2 期中考试试题注意:出现相同题号的普通班和实验分开做,其余共同做。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0 小题 ,1 ~ 10 小题每题 2 分 ,11 ~ 20 小题每题 3 分, 共 50 分 .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19 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 提出了原子学说B.发现了元素周期律C. 发现了稀有气体D.提出了分子学说2(普)4018 Ar 、1940K 、2040Ca 三种原子 , 它们具有相同的()A .电子数B.中子数C.电子层数D.质量数*2 (实)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 .2040Ca和1840ArB . D 和 TC . H2O和 H2O2D . O3和 O2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4(普)下列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2O B. KOH C. CaCl2 D . CO2*4 (实)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A . Na2O2B. KOH C. CaCl2 D . CO25(普)电子在核外运动时,离核最近,能量最低的在()A. N 层 B.M层 C.K层 D.L层*5 (实)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 个C.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6(普)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钢铁腐蚀 B.食物腐蚀 C.工业炼钢 D.塑料老化*6 (实)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A. Al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A1203,将 Al 片改成 Al 粉B. Fe 与稀硫酸反应制取 H2时,改用浓硫酸C.在 K2S04与 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 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7(普)哪一个周期元素种类最多()A.第三周期B.第四周期 C .第五周期 D .第六周期*7 (实)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差值可能为()A. 6B. 12C. 18D.308.对于反应A2+ 3B2= 2C来说,以下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B 2)=0.8 mol/ (L· s)B. v(A2)=0.4 mol/ (L·s)C. v(C)=0.6 mol/ (L· s)D. v(B2)=1.8 mol/ (L· s)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B催化剂可以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C可以找到一种催化剂使水变成油D催化剂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10(普)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HCl 、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B. KOH的碱性比NaOH的碱性强C. HBrO 4酸性比 HClO4强D. Na的金属性比Al 的弱*10 (实)下列关于铷(Rb)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IA 族B.氢氧化铷是弱碱C .在钠、钾、铷 3 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D.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11.下列各组电解材料和电解液,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 锌片,铜片,稀硫酸B.铜片,石墨,稀硫酸C. 铜片,石墨,硝酸银溶液D.锌片,铝片,稀硫酸12. 元素周期表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B、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C、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D、稀有气体元素13. A、 B、 C 都是金属,把 A 浸入 C 的盐溶液中, A 的表面有 C 析出, A 与 B 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 B 为电池的负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6年春四川省苍溪实验中学校高2015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Cu—64 Ag—108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B.乙醇和沼气都是可再生能源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C.CO2D.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2.如右图,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4周期的一部分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b位于VIA族,有+6、-2两种常见化合价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d > c >eC.金属性c > eD.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e > c > d3.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元素金属性越强B.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一定越强C.Si、P、S、Cl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容易D.F-、O2-、Mg2+、Na+离子半径逐渐减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NH4Cl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共价键B.H2S的电子式是H+[··S······]2-H+C.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氢键等D.LiOH、NaOH、KOH的碱性逐渐减弱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A.H2(g) + Cl2(g) == 2HCl(g) △H = -184.6 kJ/molB.CH4(g) + 2O2(g) == CO2(g) + 2H2O(g) △H = -802.3 kJ/molC.C(s) + O2(g) == CO2(g) △H = -393.5 kJ/molD.2H2(g) + O2(g) == 2H2O(1) △H = -571.6 kJ/mol6.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将一小块钠加入CuSO4溶液中得到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金属钠比铜活泼B 将少量Na2CO3粉末加入足量盐酸中产生无色气体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C 将铜粉加入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铁的金属性比铜强D 检验某待测液是否含Fe3+时,取待测液少许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待测液中含Fe3+7.如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

在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实验后的记录﹞:① Zn为正极,Cu为负极② H+向负极移动③电子流动方向,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④ Cu极上有H2产生⑤若有1 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H2为0.5 mol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 - 2e- == Zn2+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第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8.(14分)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B、C、D同周期且相邻,C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E是同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F的一种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F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A、C元素的名称:A ;C 。

(2分)(2)B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族;F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3分)(3)E与D形成的化合物E2D2的电子式是;B与D形成的化合物BD2的结构式是,BD2属于(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4分)(4)B、F、G三种元素的最高正价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用相应酸的化学式回答)。

(2分)(5)实验室常用KMnO4代替MnO2,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备G的单质,在该反应中同时有MnCl2生成。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分)9.(17分)(1)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若E1<E2,则该反应为____ 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绝大多数分解反应是 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4分)(2)白磷和红磷都是磷的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白磷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红磷。

已知31克白磷完全转化成红磷时,要吸收11 kJ的能量。

则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填“强”或“弱”)。

(2分)(3)3.2 g硫粉完全燃烧时放出30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若某次反应恰好生成 3.36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的SO2气体,则应放出 kJ热量。

(5分)(4)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称为键能。

已知H—H、H—O和O=O键的键能分别为400 kJ·mol-1、450 kJ·mol-1和500 kJ·mol-1。

则2H2(g) + O2(g) = 2H2O(g)的ΔH = kJ·mol-1。

(3分)(5)已知在25℃时:① 2C(s) + O2(g) = 2CO(g) ΔH1= -222 kJ/mol② 2H2(g) + O2(g) = 2H2O(g) ΔH2= -484 kJ/mol③ C(s) + O2(g) = CO2(g) ΔH3= -394 kJ/mol则25℃时一氧化碳与水作用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分)10.(13分)如图,在银锌原电池中,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1)锌为极,电极上发生的是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为。

(4分)(2)银为极,电极上发生的是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

(4分)(3)银片上观察到的现象是;电路中有0.5 mol电子通过时,银片质量增加 g。

(3分)(4)把A、B、C、D四块金属板浸入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形成原电池。

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 相连时,B极上有大量气泡。

则四块金属的活泼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2分)11.(14分)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用50 mL 0.50 mol/L 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2016年春四川省苍溪实验中学校高2015级期中考试化学答题卷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8.(14分)(1)(2分)(2)(3分)(3)(4分)(4)(2分)(5)(3分)9.(17分)(1)____ _____ ____(4分)(2)(2分)(3)(5分)(4)(3分)(5)(3分)10.(13分)(1)(4分)(2)(4分)(3)(3分)(4)(2分)11.(14分,每空2分)(1) ________ __(2) _______ ___(3) __________(4) _______ ___ __________(5) _______ ___ __________2016年春四川省苍溪实验中学校高2015级期中考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题号 1 2 3 4 5 6 7答案 C B C A C D B第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8.(14分)(1)氢氮(每空1分,共2分)(2)二(或2) IVA (每空1分,共3分)(3) O=C=O 共价(第一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4分)(4)HClO4 > H2SO4 > H2CO3(2分)(5)2MnO4- + 10Cl- + 16H+ = 2Mn2+ + 5Cl2↑+ 8H2O(3分)9.(17分)(1)吸热吸热(每空2分,共4分)(2)强(2分)(3)S(s) + O2(g) = SO2(g) △H = -300 kJ/mol (3分)45 (2分)(4) -500 (3分)(5)CO(g) + H2O(g) = H2(g) + CO2(g) △H = -41 kJ/mol(3分)10.(13分)(1)负氧化 Zn – 2e- = Zn2+(第三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4分)(2)正还原 Cu2+ + 2e- = Cu(第三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4分)(3)有红色物质析出 16 (第一空1分,第二空2分,共3分)(4)A > C > D > B (2分)11.(14分,每空2分)(1) 环形玻璃搅拌棒(2) 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3) 偏小(4) 不相等相等(5) 偏小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