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机国内现状
国内外移栽农机具应用情况

谈国内外移栽农机具的应用情况一、常见育苗移栽方式及特点1.苗床育苗移栽苗床育苗移栽操作简单方便,但移栽后需缓苗,且秧苗成活率低、成熟期晚。
2.营养钵育苗移栽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利用纸筒、塑料茶杯、直径8厘米的塑料带进行育苗移栽。
此法的幼苗成活率高,且移栽后不用缓苗,但不利于大量集中供苗。
3.钵盘育苗移栽钵盘育苗移栽的成活率较高,但对温室的要求比较严格,且成本较高。
4.苗床加钵盘育苗移栽苗床加钵盘育苗移栽法不用缓苗,且秧苗成活率高、早熟效果好。
5.基质育苗移栽-基质育苗是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的工厂化育苗方式。
其具有苗期管理方便、操作便利的特点,育出的幼苗根系发达,病害发生较少。
二、国外移栽机具研制现状世界上移栽技术发展较早的国家和地区是欧美和日本,早期主要应用于蔬菜和经济作物的移栽,随后逐步用于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
20世纪30年代,手工喂苗式移栽机械研制成功,使秧苗送人沟中这一过程实现了机械化,移栽技术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
此后,半自动移栽机在欧美等农业较发达的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国外的移栽技术已基本成熟,栽植后的农作物基本能够达到农艺要求;机型以半自动为主,工作可靠性较好,栽植器通用性较强。
三、我国移栽机械研制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研制现状20世纪50年代,我国研制了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和甘薯秧苗栽植机,但农机和农艺明显脱节,更没有科学地分析育苗移裁机械化过程的相关技术难题,从而使这一技术搁浅。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研制裸根苗移栽机械,主要用于甜菜移栽。
20世纪80年代,我国研制出半自动化蔬菜栽植机,但因育苗技术落后、配套性能差以及机具本身性能不稳定、生产率低等原因,未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使用。
此后,在科研和生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移栽机具迅速发展,相继出现了多种新型栽植机械,且数量迅速增加:,东北等大型农场多采用工厂化营养钵苗和机械化栽植技术,总体水平相对较高,但国内研制的育苗移栽机械尚存在诸多问题,已成为制约国内育苗移栽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瓶颈。
我国旱地移栽机械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将在旱地移栽 中被大量 使用 , 占有越来越重要 的主 导地位 。
2 2 我 国旱地移 栽机械 类型 . 目前 , 内已经有很 多种 类型 的移 栽机 。 国
() 1 钳夹 式 移栽 机 、 夹 式 移栽 机 : 两种 移 栽 链 这 机 的工 作原 理 和 结 构 大致 相 同 , 点 是 栽 植 结 构 简 特 单, 株距 准 确稳 定 , 合钵 苗 和 裸 苗 , 是 株 距 调 节 适 但 困难 , 工作 效率低 , 伤苗 。 易 () 2 挠性 圆盘 移栽 机 : 该机 具采 用两 片 挠性 圆盘 ( 橡胶制作 ) 夹持秧苗 , 不易伤苗 , 对株距适应性好 , 但是 移栽深 度稳 定性 不理想 。 () 3 导苗 管 式移 栽 机 : 目前 有 回转 杯 式 、 回转 格 盘式 以及带 喂人 式三 种形 式 的移 栽机 。这几 种 形式 的移 栽机 , 秧苗 在其 导苗管 中运 动 自由不伤 苗 。 () 4 吊兰式移 栽机 : 该机具 工 作时 可 以在膜 上 打 孔 , 伤苗 , 是结构 复杂 。 不 但 3 我 国旱地移 栽机 械存在 的 问题 () 1 受经 济利 益 的驱使 , 促 占领 市场 。为 了提 仓 早 占领市 场 , 短研 发 时 间 , 发 单 位 各 自为 战 , 缩 研 多 数研 究适 合 本地 区 的移 栽 机 , 栽 机 的 完 备 性 不 理 移 想 。移栽 机 除移 栽 功 能 外 , 的具 有 施 肥 、 有 注水 、 覆 膜 等功 能 , 的只具 有注 水功 能 , 的 只具 有覆 膜 功 有 有 能, 移栽机功能单一 , 通用性差 , 互换性差 。 ( ) 栽仍 以半 自动移 栽 机 为 主 。经 过 调 研 考 2移 察 , 自动移栽 机 降低 了劳动 强 度 , 半 移栽 时 人 员无 须 再 弯腰 , 坐在 机 具 上 就 可 以完 成 移 栽 作 业 。但 是 效 率 不高 , 喂苗 人 员 喂 入频 率小 于 每 分钟 6 O株 , 同时 每行 至少需 要一人 来 喂苗 , 本高 , 成 综合 效益 不高 。 () 3 育苗 没有形 成标 准化 、 模 化 。国外 的全 自 规 动 移栽 机引 进 后 不 能 正 常使 用 , 时购 买 全 自动 移 同 栽 机价 格 昂 贵 , 我 国 的 移 栽 模 式 又 不 完 全 适 合 。 对 因此 , 业效 率 高 的全 自动 移 栽 机 在我 国处 于起 步 作 阶段 , 没有得 到推 广 。 () 4 农机 与 农 艺脱 节 严 重 。我 国许 多 机 械 移栽 技术是 从借 鉴 国外 发 达 国 家 先进 技 术 研 发 出来 的 , 发 达 国家与 移栽 相配套 的育苗 技 术 已非 常 成熟 。而 我 国与移栽 相 配 套 的育 苗 机具 和设 施 非 常 薄 弱 , 尤 其是适 于 营养钵 苗和 盘苗 的高 效精 量 播种 设 备 更 加 匮乏 j技术 相 对 落 后 。在 我 国 , 处 地 域 不 同 , , 所 土
2024年蔬菜移栽机市场调研报告

蔬菜移栽机市场调研报告摘要本文对蔬菜移栽机市场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发展趋势等方面。
通过对市场现状的分析,发现蔬菜移栽机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建议制造商重视产品研发,提高技术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1. 引言蔬菜移栽机是一种用于种植蔬菜的机械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蔬菜幼苗从育苗盘中移栽到田地中。
由于蔬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人工移栽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蔬菜移栽机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
2.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蔬菜移栽机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人们对蔬菜消费的不断增加,蔬菜移栽机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据统计,蔬菜移栽机市场在过去三年中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0%以上。
3. 市场竞争分析目前,蔬菜移栽机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国内外多家制造商参与竞争。
其中,国内制造商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具有产品价格低、售后服务好等优势。
然而,与国外制造商相比,国内制造商在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方面仍存在差距。
4. 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蔬菜移栽机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几年中,预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并且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智能化蔬菜移栽机的需求也将增加。
5. 市场挑战与问题尽管蔬菜移栽机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一些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制造商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此外,一些小型农户由于资金有限,购买蔬菜移栽机的能力较弱,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支持。
6. 建议针对蔬菜移栽机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给出以下建议:•制造商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市场需求。
•制造商可以考虑与农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
•制造商可以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争取更多的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
国内园林移栽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国内园林移栽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园林移栽机作为一种重要的绿化机械设备,能够提高园林绿化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正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国内园林移栽机发展现状园林移栽机作为一种专业的园林绿化机械设备,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目前,国内的园林移栽机市场主要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传统的人工移栽,一是机械移栽。
传统的人工移栽因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特点逐渐被机械移栽所替代。
机械移栽的主要特点是能够通过各种机械设备实现土壤的移栽,使得园林绿化工作更加高效、便捷。
当前,国内的园林移栽机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品牌和型号。
一些国内知名园林机械制造商纷纷涉足园林移栽机领域,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目前国内的园林移栽机市场主要以两种产品为主,一种是手持式移栽机,一种是全自动园林移栽机。
手持式移栽机适用于小型园林绿化项目,操作简便灵活;而全自动园林移栽机则适用于中大型园林绿化项目,操作更加高效、省时省力。
二、国内园林移栽机的未来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园林移栽机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
未来的园林移栽机将更加智能化,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操作。
同时,使用更加先进的材料和电子元器件,提高园林移栽机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2. 多功能化未来的园林移栽机将不仅仅用于树木的移植,还能够用于种植、修剪、除草等多种园林绿化工作。
这将提高园林移栽机的综合利用率,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 环保性未来的园林移栽机将更加注重环保性能。
在设计上,将采用更加节能、低噪音的设计,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将加强对园林移栽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4. 自动化发展未来的园林移栽机将更加注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园林移栽机将可以通过GPS、遥控系统等技术实现远程操作,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同时,还将采用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作业环境,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2023年蔬菜移栽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蔬菜移栽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蔬菜移栽机是一款用于农业生产的移栽机器,它能够将苗木快速便捷地移栽到指定的地点。
与传统的手工移栽相比,蔬菜移栽机能够大幅提高移栽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目前,蔬菜移栽机行业市场呈现出以下发展现状:1.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蔬菜的需求量逐年增长。
而蔬菜的种植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移栽环节特别繁琐,传统的手工移栽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蔬菜移栽机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
2.技术水平提高目前蔬菜移栽机已经经历了多年的技术研发,逐渐发展成了一种高效、智能、节能的农机设备。
蔬菜移栽机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能够适应不同环境和种植条件,为蔬菜移栽提供了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
3.市场竞争激烈随着蔬菜移栽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的众多企业都涌入了这个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除了传统的国内品牌,像在欧洲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Rijk Zwaan,以及在日本火热的秦野精機等国外品牌也逐渐进入了国内市场。
4.国家政策支持中国政府越来越关注农业产业的发展,为农机设备行业提供了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蔬菜移栽机的质量和性能。
例如,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农机化装备更新换代,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政策,进一步促进了蔬菜移栽机行业的发展。
5.区域差异大中国农业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农业设备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比如,在南方地区,蔬菜生产规模大,种植方式多样,种植周期短,对蔬菜移栽机的需求也更为迫切。
而在北方地区,较为注重大田作物的种植和农机装备的多功能化。
总体来看,蔬菜移栽机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但是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是必须的。
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效果的逐渐显现,蔬菜移栽机行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市场机遇和挑战。
2024年蔬菜移栽机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蔬菜移栽机市场需求分析引言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而蔬菜的种植过程中移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蔬菜种植的效率和质量,人们开始使用蔬菜移栽机来替代传统的人工移栽。
本文将对蔬菜移栽机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以便供应商了解市场的发展潜力和竞争环境。
市场规模目前,蔬菜移栽机市场规模庞大,且呈现增长趋势。
随着人们对蔬菜种植效率和质量要求的提高,对蔬菜移栽机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据统计,全球蔬菜移栽机市场在2019年的规模已经达到XX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
需求驱动因素分析1.种植效率提升:传统的人工移栽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效率低下且易受天气等因素影响。
而蔬菜移栽机能够实现自动化移栽,大大提高了种植的效率。
2.劳动力成本上升:近年来,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这使得种植业主更倾向于采用蔬菜移栽机来减少人工成本和劳动力压力。
3.环保意识增强:蔬菜移栽机的使用能够减少传统耕作过程中对土壤和环境的破坏,符合现代社会对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市场竞争分析蔬菜移栽机市场存在较多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国内外厂商。
这些厂商通过不断创新和产品优化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研发:不断研发新型的移栽机,包括提升移栽精度、降低能耗和提高稳定性等方面的创新。
2. 产品质量:提供高质量、可靠性能的移栽机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3. 售后服务: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包括产品维修、培训和技术支持等,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市场前景展望随着人们对蔬菜种植效率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蔬菜移栽机在市场上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厂商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提升自身竞争力。
同时,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蔬菜移栽机将成为市场的发展方向。
总体而言,蔬菜移栽机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值得供应商们关注和投资。
以上分析为个人观点,供参考使用,不代表最终结论。
2024年蔬菜移栽机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蔬菜移栽机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蔬菜移栽机是一种用于自动化采摘和移栽蔬菜的机械设备。
近年来,随着农业自动化的发展和蔬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蔬菜移栽机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蔬菜移栽机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
市场规模蔬菜移栽机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蔬菜移栽机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美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将以xx%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
市场驱动因素蔬菜移栽机市场的快速增长受到了多个因素的驱动。
首先,人工成本上升是推动农业自动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传统的蔬菜种植过程中,农民需要雇佣大量的劳动力进行采摘和移栽,成本逐渐增加。
而蔬菜移栽机的引入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蔬菜种植规模的扩大也是市场增长的推动力。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大规模蔬菜种植的需求,蔬菜移栽机的出现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
另外,政府对农业自动化的政策支持也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农民使用农业机械设备,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
市场挑战尽管蔬菜移栽机市场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蔬菜品种的多样性给移栽机的设计和适应性带来了困难。
不同的蔬菜品种在生长速度、根系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针对不同的品种进行适配。
因此,移栽机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这些差异性,以确保适用于不同的蔬菜品种。
其次,市场上存在一些低质量的移栽机产品。
这些低质量的产品具有低稳定性和较短的使用寿命,给用户带来不便和经济损失。
因此,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市场前景尽管蔬菜移栽机市场面临一些挑战,但其发展前景依然十分乐观。
首先,农业自动化的需求仍然存在。
随着人们对高效、环保的蔬菜种植方式的需求增加,蔬菜移栽机的市场需求将继续扩大。
其次,技术的不断创新将推动市场的发展。
2023年蔬菜移栽机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蔬菜移栽机行业市场研究报告蔬菜移栽机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一、市场概述蔬菜移栽机是一种用于将蔬菜苗移栽至田地中的机械设备,它可以代替人工移栽的繁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蔬菜种植业的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蔬菜移栽机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二、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蔬菜移栽机市场规模约为10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平稳增长。
其中,亚太地区是全球蔬菜移栽机市场最大的地区,占据了市场的40%份额。
北美和欧洲地区也是蔬菜移栽机市场的重要消费地区,占据了市场的30%份额。
其余地区的市场份额则较小。
三、市场竞争蔬菜移栽机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的机械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
市场上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自走式蔬菜移栽机、人工推拉式蔬菜移栽机等。
在市场竞争中,产品的性能、质量和价格是消费者选择的主要考量因素。
因此,企业需要不断改进产品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稳定性。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售后服务,提供定期维护和保养,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四、市场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蔬菜移栽机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目前,一些企业已经开始研发智能化移栽机,通过激光和图像识别技术,实现自动化操作和精准移栽。
未来,蔬菜移栽机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2. 环保节能。
蔬菜移栽机的发展趋势是向环保节能方向发展。
一方面,采用环保材料制造机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通过改良设计和优化操作流程,降低能耗。
3. 市场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蔬菜移栽机行业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一些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向海外市场出口产品,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五、市场机遇与挑战蔬菜移栽机行业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加,蔬菜需求量不断增加,蔬菜种植面积也在扩大,这为蔬菜移栽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钵苗有序移栽机的研究包春江李宝筏包文育王瑞丽吕长义(沈阳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沈阳,110161)【摘要】对气吸式水稻钵苗有序移栽机的总体方案设计、横纵向移箱机构、投苗机构进行了全面论述·试验表明,由步进电机驱动齿轮齿条机构控制横、纵向送秧箱、驱动曲柄摆杆机构控制吸气活门、由电磁铁控制导苗管投苗活门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能够按时按序完成移箱、活门开启和关闭,实现投苗和送抉.本项研究提供的科研样机,属于国内首例,填补水稻种植机械的空白,可提供用于产品开发.叙词;水稻钵苗有序移栽引言水稻钵苗移栽是我国9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的一项新的水稻种植技术,到2000年全国抛秧面积已达667万llⅢ2。
占全国水稻面积的1/5,水稻穴盘育秧移栽种植技术将成为2l世纪我国水稻主要种植模式之⋯。
目前水稻的抛秧作业主要由人工手抛完成,人工或机械无序抛秧给田问管理和机械化收获等带来困难而向有序移栽发展。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引进日本办农(株)Fx一6型、Fx一4型钵苗插秧机,大面积试验证明增产效果明显。
一般年份产量对比,人工插秧6500kg/hm2,机插秧7500 kg/hm2,钵茁摆栽10000 kg/hm。
,钵茁摆栽比人工插秧增产53.8%,比机插秧增产33.3%.增产效果明显⋯。
国内厂家试图消化吸收开发,因机构复杂、制造精度高难于达到雨停止;由于价格昂贵(28万元/台)农民不能购买。
因此研究开发出一种适合当前水稻钵茁有序移栽生产的实用机型十分需要。
本项研究继承插秧有序和抛秧高产的优点.借鉴美国烟草生产空气整根育苗技术。
’“和日本钵苗机械化移裁方式“1,开拓性地进行了适于我国国情的水稻钵苗空气整根气吸式有序移栽机的研究。
1有序移栽机总体及工艺流程有序移栽机整机为双轮驱动2行机,分为动力行走部分、负压源供给部分和移栽工作部分。
动力行走部分和移栽工作部分通过牵引架连接,负压源为负压风机,由动力行走部分的发动机驱动。
投苗装置、步进电机、单片机控制箱和蓄电池等安装在机架上,1有序移栽机整机总体配1.发动机2.煎压风机3.软警4.横向移糟滑套5,投苗装置6撖向移辖滑套7.扶手8.横向移耩步进电机9纵向罄糖步进电机10簟片机控制辖u.电磁铁12.分开式秩船13驱动曲辆攫杆机构步进电机14.牵引囊置15警电池16.靶动叶轮(双轮)图1有序整体移栽示意图2移箱和投苗装置2.1步进电机驱动式移箱装置将秧苗按时、按序、准确地送到投苗口是有序移栽的关键工序,其移箱装置是有序移栽机的关键部分之一。
移箱装置应能够精确实现穴盘的往复间歇运动,实现有序移栽作业。
该机采用单片机控制2个步进电机,来分别驱动横向和纵向秧箱作往复间歇运动,实现横向与纵向移箱。
该移箱装置噪音低,传动平稳,精度高,株距调整容易。
2 2气吸式投苗装置投苗装置是有序移栽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它直接决定投苗的可靠性和投苗频次。
气吸式投苗装置由吸苗管、空气室、导苗管、投苗活门、吸气管、吸气活门等组成,如图2所示。
工作原理:钵苗在吸气口上方,投苗活门和吸气活门关闭,形成封闭空间:打开吸气活门吸气,钵苗在负压作用下脱盘后进入加速段;打开落苗活门,关闭吸气活门,钵苗经过空气室及自由下落段落入水田,完成移栽;移盘,下一个钵茁又被移到吸气口上方,下一个循环开始。
图2投菌装置示意图1吸苗管2空气室3.吸气话f1回位弹簧4,吸气管5吸气活门摆杆6导苗警7投苗话2 2 1吸气活门的机械控制安装吸气活门能够解决钵苗被吸入风机以及由三通阀带来的管路局部损失严重等问题。
未吸苗时要求活门呈关闭状态,没有严重漏气现象。
吸气活门的开启依靠曲柄摆杆机构,闭合依靠弹簧的弹力。
吸苗时曲柄推动摆杆转过60。
角将吸气活门全部打开,持续到钵苗从秧盘脱离并到达投苗管加速段末端时关闭活门,以免将钵苗吸入吸气管道甚至风机内部。
曲柄轴的转动靠步进电机驱动,由单片机控制,以保证移箱和吸苗间的相位关系。
投苗装置I》臼投苗频次按60次向in设计,曲柄轴上对应每个活门安装3个曲辆,共4绢。
2 2 2投苗活门的电磁控制当吸气活门关闭后,需要投苗活门迅速打开,钵苗经过自由下落段后定植于田间。
若投苗活门打开不及时,钵苗将撞击到活门上形成碎钵,影响移栽效果。
另外活门要打开一定时间,若关闭太早会出现夹苗、碎钵现象。
该机采用电磁铁驱动投苗活门,由单片机控制。
通过调整曲柄和摆杆的长度、曲柄在轴上的位置以及改变电磁铁通断电的时间,可以调整吸气活门关闭与落苗活门打开的时间,因而可以做到不夹苗、不碎钵、投苗工作可靠。
3移箱和投苗的自动控制3 1移箱和投苗的工作过程移箱和投苗的工作配合相位如图3所示。
R,表示第』组曲柄内的第J个曲柄,产1~4,‘产l~3。
同组内的3个曲柄相隔120。
分布,组与组之间的曲柄沿着曲柄轴相隔27。
分布。
0位置为各个吸气活门开启位置,和铅垂线夹角13.5。
图3移箱和投苗工作配合相位图(1)o一1:驱动曲柄用电机(下称电机1)转15步.曲柄R:,转27。
,打开吸气活门l进行吸苗;(2)1—2:吸合电磁铁J-,投苗活门1打开,实现投苗。
同时电机l转15步,曲柄112z转27。
,打开吸气活门2进行吸苗;(3)2—3:断开电磁铁J,,吸合电磁铁Jz,投茁活门2打开,实现投苗。
同时宅机1转j5步.曲柄R31转27。
,打开吸气活门3进行吸苗;(4)3—4:断开电磁铁J2,吸合电磁铁J3,投苗活门3打开,实现投苗。
同时电机1转15步,曲柄R。
,转27。
,打开吸气活门4进行吸苗;(5)4—5:断开电磁铁J。
,吸合电磁铁^,投苗活门4打开,实现投苗。
同时电机l转8步,曲柄R。
转14.4。
(注:曲柄R,-转8步,曲柄R。
z转6步,曲柄R。
转6步),R。
:到达0位置(6)断开电磁铁JI,电机l停。
同时移箱用电机(横向移箱用电机下称电机2,纵向移箱电机下称电机3)转46步,实现移距18.37∞。
完成上述小循环后.4个吸苗口的钵苗依次落入田间,步进电机共转68步,曲柄R::到达0位置,开始进入下一个小循环。
依次类推,曲柄Rm曲柄Rta各转66步后,步进电机共转200步,曲柄R1,转过360。
又回到初始0位置,完成一个大循环。
3 2移箱及落苗的主程序设计主程序是一个有限循环顺序执行程序,上电复位后程序开始运行,将整盘苗全部落苗、移盘结京后,秧盘返回到初始状态,等待下一个循环的开始图4主程序框图4整机受力分析4.1重心位I的测定在设计有序移栽机时,尽量考虑整机重心而配置各个部分。
机器制成后,应该准确地测定其重心位置,并对总体配置合理性进行评价。
为方便以后改进样机,我们分别对动力驱动部分(含负压源部分)、移栽机部分和整机的重心进行测定。
重心测定采用称重法,测定结果如表l所示。
移栽机部分G。
=877 中心线偏右46 测试结果表明,攘机重心纵向靠近地轮,有利于增大地轮的粘着力,减少地轮打滑,提高牵引性能;横向稍有偏侧,对整机的横向稳定性和走直性不会造成影响。
4.2整机在田间作业时的受力分析移栽机在田问作业时,由叶轮驱动、秧船在田面滑行。
因工作速度不大,惯性力可不考虑。
其受力如图5所示。
图5有序移栽机受力图图中卜整机重力;Md_—地轮轴的驱动力矩:Qd-一土壤对地轮的支承力:P。
一地轮轮缘的粘着力(附着力);P。
一土壤对轮叶的作用力的切向分力;Fr地轮的滚动阻力;瓴一土壤对秧船的支承力;F。
一秧船的滑行阻力;Rr驱动轮半径。
4.2 1工作阻力的计算F.=Q。
f F产Qdf。
按力学平衡原理:ΣX=O:Pa+P。
一Fd—F。
=OΣY=O:G-Q。
一Q。
=O£M=O:Md一(Pd+P“)Rf0根据在x方向力的平衡条件,当Pd_P自>F。
十F。
移栽机可以正常工作。
地轮驱动力有两种情况:一是根据驱动力矩计算,二是根据粘着力计算。
当按驱动力矩计算得到的驱动力大于粘着力时,地轮可能工作的条件应按粘着力计算,如按驱动力矩计算得到的驱动力小于最大粘着力,则地轮可能工作的条件应按驱动力矩计算。
一般来说,移栽机在水田中作业时,其粘着力是较小的,往往产生地轮滑转现象,发动机的马力实际上未能充分发挥。
因此,正常工作的条件应按粘着力计算。
式中f一秧船在水田的滑行阻力系数,f=O.15~o.40:fl 一地轮滚动阻力系数,f。
=o.16。
由于滑行阻力系数f在0.15~o.40之间,取值范围较大,为确切了解秧船的滑行阻力,我们在土槽对移栽机进行了牵引试验,拉力计读数均值为Fz-235N,牵引角300。
计算得f-O.27,F。
+Fd=396 N4.2.2驱动力的计算按驱动力矩计算驱动力P一:式中N一发动机功率,3.6kw;打一发动机至地轮传动比(3档),177:n一传动效率,0.7;n一发动机转速,3000r/min;Rd-驱动叶轮半径,0.325=。
计算得发动机三档工作时P=,。
:2184N,说明发动机的驱动力足够,应按最大粘着力计算驱动力Pa。
因此,我们在土槽对动力部分进行了牵引试验,发动机三档中油门工作,打滑率1096条件下,牵引力为588N,大于秧船的滑行阻力,地轮能够正常工作,工作储备为384N。
5结论(1)对有序移栽机整机进行了总体配置和受力分析,测定了重心位置,并在水田土槽进行了秧船滑行阻力和动力头牵引力的测定,试验表明,牵引力大于秧船的滑行阻力,地轮能够正常工作。
(2)分析了移箱及落苗过程,确定了电磁铁、驱动曲柄的电机、驱动移箱的电机相互协调配合的问题。
试验证明,由步进电机驱动齿轮齿条机构控制横、纵向送秧箱、驱动曲柄摆杆机构控制吸气活门、由电磁铁控制导苗管投苗活门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能够按时按序完成移箱和活门开启和关闭,实现投苗和送秧。
(3)揭示了水稻钵苗空气整根气吸式有序移栽机的工作机理,为该机的设计和使用调节提供依据。
本项研究提供的科研样机,属于国内首例,填补水稻种植机械的空白,可提供用于产品开发。
参考文献1武志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模式的思考与实践.农机化研究,2001(4):23~252 Pang TS..Huang 8.K—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Air-prun吨Trays For Rice SeedlingsASAE Paper,1993No 931020.183 Pang ZS,Huang B.K—Design And Analysis of Fully Automated Pneumatic Rice Transplanted,ASAEPaper,1993,No.931108,224小西连也.新L L-田植王。
技衍晨篥械械学会菇.1997,59(4):123.1265包春江.水稻钵苗空气整根气吸式有序移栽机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2Study 0n Sequential Air-Sucking Rice Transplanter for Pot nIy Grown SeedlingsBao chunjiang Li baofa Bao wenyu Wang ruili n changyi(College ofAgr/eultWal Engineemg,Shenyang Agr/anltural Universi戗Shenyang 110161) Abstract:The overall scheme design.1ateral and longitodinal bed shiedng mechanism and the∞地dropping mochanism of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