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第20课:第一次燃遍世界的战火

◆课堂学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20课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一、学习目标:1、了解一战导火线的事件。
并认识这一事件,了解事件的影响。
知道一战的主战场、交战双方、转折点、起止时间及事件、性质。
2、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战争的残酷性。
理解战争给我们的启示。
二、师生互动: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导火线:(直接原因)(1)概况:青年击毙指挥军演习的奥匈帝国皇太子夫妇。
(2)认识:此事件是恐怖主义行为,恐怖主义只能给人民带来灾难。
我们要坚决反对恐怖主义,制止恐怖主义,提倡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国际问题。
(3)影响:点燃一战战火第一次世界大战3、主战场:4、交战双方:国和国5、开始时间、开始事件:;向宣战6、最残酷的战役:被称为,形容战争的7、转折性战役:8、结束时间、事件:;战败9、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10、后果(灾难):11、战争的启示(感悟):战争只能给人民带来灾难。
我们要反对,制止,维护世界和平;各国间要友好合作,共同发展。
12、补充:(1)点燃欧洲火药桶的火星是:(2)点燃一战战火的事件是:(3)由民族矛盾引发战争的事件是:(4)萨拉热窝事件中的主要人物有:(5)一战开始后,临阵倒戈从同盟国倒向协约国的国家是:(6)一战中,中国加入哪一方作战?(7)一战中英军、德军分别首次使用什么武器?(8)使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战役是:第17页三、夯实基础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其中的“一粒火星”指的是()A.凡尔登战役B.索姆河战役C.马恩河战役D.萨拉热窝事件2、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残酷的战役是 ( )A.塞尔维亚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凡尔赛战役 D.攻占德国战役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交战双方都是资本主义国家B.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D.新兴帝国主义要打垮老牌资本主义国家4、在萨拉热窝事件中开枪杀死斐迪南大公夫妇的青年是哪族人 ( )A.波斯尼亚族 B.塞尔维亚族 C.阿尔巴尼亚族 D.斯拉夫族5、历史上称凡尔登战役为“凡尔登绞肉机”主要用以形容()A.战争武器先进性B.战争进展快速性C.作战范围广泛性D.战争残酷性6、世界上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坦克的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7、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于 ( )A.1914年 B.1915年 C.1917年 D.1918年8、下列关于“一战”性质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A.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B.民族解放战争 C.殖民主义战争 D.反法西斯的战争9、下列是一战前后重大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三国同盟②三国协约③萨拉热窝事件④凡尔登战役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10、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第20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课件

看视频结合课文回答问题。 1.时间: 2.交战双方: 3.结果: 4. 特点: 5.影响:
凡尔登战役
回答: 1.时间:
1916年2月
2.交战双方:德国与法国 3.结果: 法军成功抵挡住德军的进攻。
4.特点: 一战中伤亡人数最多、最残酷的战役之一。
5.影响:
法军由防御转入进攻
一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
4年 3个月
30多个
15亿
亚非欧
840万 2100万
2084 亿美元
人类的灾 难
四、一战性质: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 ,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 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 霸主地位。 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 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毒气
一战中德军的飞机
一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
请思考
科技的进步反而给人类带 来了更大的灾难,你如何看待 科技与战争?
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应 该运用科技造福于人类!
一战的结果
1918年11月11日,同盟国失败,标志着一战结束。
德国代表在法国福煦元帅的列车车厢签署投降书。
损失惨重
时间长 参与的 卷入的 涉及范 阵亡人 受伤人 国家多 人口多 围广 数多 数多 支出战费 多
3. 辨析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都是帝国主义国 家,是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 争。以上观点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不正确。参战国不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大战中还有塞尔维亚等少数国家具有民族 解放和自卫战争的性质。
性质: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3.20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三、评价
1.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战
争。
2.影响:是人类的一场空前浩劫,是人类的灾难。
1914 年到1918年,历时4年零3个月。 (1)时间长:从_____
(2)范围广: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遍 欧、亚、非 三大洲。 ___________ (3)损失大:双方军队共有840万人阵亡,2 100万人受伤,支出 战费2 084亿美元。
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
战争的非正义性。
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
地。萨拉热窝事件只是列强发动战争的借口,即使没有该事件,
也会发生世界大战。
【揭穿谎言】 材料二 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
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新 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 “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 “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2)同盟国阵营,作战国家4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战役:法德之间的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 凡尔登绞肉机 战 战役,史称“_____________”,此后 ,法军由战略防御转入___ 略进攻 。 _______ 同盟国 的失败而告 5.结束:1918年,双方签订停战协定,大战以_______ 终。
第 20 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一、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萨拉热窝事件: (1)时间:1914年6月28日。 普林西普 在萨拉热窝刺杀奥匈帝国的___________, 斐迪南夫妇 (2)概况:_________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精美课件(共42张PPT)

1917年
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凡尔登战役
1916年2月至12月法德展开的一场会战。双方投 入兵力100多万,伤亡70多万,因此被称为“凡 尔登绞肉机” 。德军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弹, 造成大量死亡与恐慌。
(一战的转折点)
——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 (“凡尔登绞肉机”)
作战时间:
作战双方: 作战结果:
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
这一事件得出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偶然因素即突 发事件的影响。尤其是个人暗杀等恐怖行为对世 界和平的确是个威胁!
“萨拉热窝事件” ——德国皇帝悲喜交加 “萨拉热窝事件” 发生后,德国皇帝 悲喜交加一面发唁电表示哀悼,一面兴 奋地高呼:“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蓄谋已久的奥匈帝国立即以此为借口, 向塞尔维亚宣战,紧接着德国向俄国宣 战,德国向法国宣战,英国向德国宣战。 所以说: “萨拉热窝事件” 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战争的残酷性 1916年2月21日—12月18日。 法国——德国。
德军的进攻被遏止,法军由战略防御 转为战略进攻。
1916年初,德国决定把战略重点西移,将打击目标锁 定在法国境内重要要塞凡尔登。战役开始打响……
英
国 比
索 姆 塞 河 马 纳 河恩
河 凡尔登
凡 尔 登 战 役 形 势 图
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文学习
1914年
战争的经过
1914年
马恩河战役
简介
1915年
1914年9月初,英法联军与德军进行了第一次 大会战。经过四天血战,德军被迫后撤。战
1916年
争转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迅速打败法国的
1917年
计划破产。
1918年
第20课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下一页
祈祷和平
战争,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非 正义的,对人类来说都是一场醒 不了的噩梦,人们用血和生命见 证了太多的教训,但是对这些教 训却视而不见。 脚下的白骨告诉我们:战争 是残酷的。墓碑里的灵魂告诉我 们:战争的代价是沉痛的,要用 战争得到回报,就要用更大的代 价回报战争。 面对战争,我们有无限的感 慨,但是太多的东西阻碍了我们 的表达,只剩下哭泣。于是,我 们用泪水连同内心的悲愤向世界 呼喊:停止战争,和平万岁! 让我们双手合十,收起罪恶 的心一起祈祷吧,祈祷这世界不 再有杀戮,不再有流血,不再让 年轻的生命随意的看不见阳光, 让我们高呼:STOP WAR!
中 受在 伤美 的英 伊联 拉军 克轰 儿炸 童
下一页
文明的沦落
这里是《一千零一夜》的故 乡,这里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古巴 比伦文化,这里曾建成了世界上 第一座城市——乌尔国,这里曾 经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楔形文字,两河文明在这里 发出耀眼的光芒。 1990年,第一次海湾战争以后, 伊拉克有大批的文物被抢,两河 之宝流失在全世界各个角落。 2003年4月,惨剧再次出现:据统 计,巴格达被攻占后,伊拉克国 家博物馆被哄抢,共计17万件珍 贵文物被抢走,今后,整个地球将 成为最大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 古巴比伦门复原图
烽烟再起
这世界刚刚经历过太多 的磨难,可是现在,四方战火又 熊熊燃起,人们惊魂未定,但又 不得不开始新的梦魇!
下一页
回目录
黎明的烟火
2003年3月20日9点40分,美国开始向 伊拉克发起空袭,第二次海湾战争开始。 我们看到的不是绚丽的焰火,更不是 传说中可以让你许愿的流星雨,这是夜光 弹在燃烧、是导弹在咆哮,是人类向人类 发起的新的兄弟之争……
请同学们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从根本原因,具体原因和直接原因三 方面来考虑。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 直接原因
第20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第18课时第20课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教学目标识记:萨拉热窝事件的经过;凡尔登战役的时间、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参战双方及结果。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性质、影响。
理解: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影响。
重点、难点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是重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大搏斗大厮杀,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和影响,有助于揭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制止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
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习世界现代史,因为世界现代史初期的许多问题都与此次大战的影响有关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生谈话,共同回忆: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为了能在战争中战胜对手,列强纷纷结成联盟。
德国为了对付法国、俄国,拉拢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形成了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
英国、法国、俄国为自身安全很快结成了三国协约。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激烈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使巴尔干成为欧洲战争的“火药桶”,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那么,一战到底是如何爆发的?曾爆发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战役?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样的灾难?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共同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本课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子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谁点燃了“火药桶”——战争的原因凡尔登“绞肉机”——战争的过程人类的灾难——战争的评价三、新知探究(一)谁点燃了“火药桶”1、萨拉热窝事件师:放映《萨拉热窝事件》资料片断。
生:根据视频资料和课文知识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经过师: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偶发事件成了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后,在德皇威廉二世的怂恿下,7月28日,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
在此后的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欧洲主要国家先后卷入战争,其参战速度之快让世人震惊。
点燃的“火药桶”的是刺客普林西普,是他的刺杀行为引发了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第20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精美课件(北师版九年级上)

资本主义发展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科技发达、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欧洲和平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1918年)
一、原因:
1、根本原因:欧洲大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具体原因: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相互争夺,
扩军备战。
同德十 盟国一 一 国宣月 的布,九 失投德一 败降国八 宣。发年 奥 告第生 匈 结一起 帝 束次义 国 。世, 界十瓦 大一解 战日, 以,同 年
A、第一次世界大战确实是一场浩劫,对人类造成 了极大的影响,不能肯定战争
B、但一战对世界进程尤其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
战 争 造 成 巨 大 损 害
3、珍惜生命,关爱人类的命运, 反对恐怖主义。
同盟国
帝国主义列强争霸
协约国
萨拉热 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凡尔登 战役
人类的灾难
美国参战
出售军火,大发横财
英
宣 战 宣 战
俄
全 力 支 持
德
宣 战
法
转 向
推 动
奥匈帝国 宣 战 意大利 塞尔维亚
马 恩 河 战 役 结 束 时
时间:1916年2月至12月 类型:阵地战和消耗战 伤亡: 近100万人 影响:战略主动权开始转移 到协约国一方,是一战的转 折点。
凡尔登
巴黎
英 国 士 兵 戴 上 防 毒 面 具
俄
东线 德、奥匈
西线 英法 德
南线 塞尔维亚 奥匈
美国参战的借口——德国无限制潜艇战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 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4月 美国参战的借口。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说课(北师大版)

第20课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说课提纲)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是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它属于世界近代史第七个学习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
该主题主要围绕“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四个知识点展开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的学习。
本课涉及后两个知识点。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对本课知识点的要求是“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2、教学难重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是本课的重点,而如何引导学生对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充分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巨大威胁”是本课的难点。
突出重点:通过提供图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结合现实认识战争的带来的巨大灾难。
突破难点: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在辩论交流中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巨大威胁;结合现实,了解“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
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简述萨拉热窝事件;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参战双方、战争结果,提高学生概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以及萨拉热窝事件作为突发事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多视角地观察历史现象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意识。
说说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归纳和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归纳资料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课文、识读地图等,收集归纳信息,概括萨拉热窝事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过程。
通过观看视频和相关材料,了解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性后果。
结合材料分析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 导火线。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 亚宣战~!
英
宣 战 宣 战
俄
全 力 支 持
德
宣 战
法
转 向
推 动
意大利
奥匈帝国 宣 战 塞尔维亚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79.1 0 45 79 335 500 400
600
战前 扩充后 120 97.5 16 英国
德国 奥匈帝国 法国
俄国
单位(万人)
交战双方:同盟国和协约国
英 国 士 兵 戴 上 防 毒 面 具
俄
东线 德、奥匈
西线 英法 德
南线 塞尔维亚 奥匈
——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 (“凡尔登绞肉机”)
作战时间: 1916年2月21日—12月18日。
作战双方: 法国——德国。 作战结果:德军的进攻被遏止,法军由
范围广——
损失惨重— 双方共有840万人阵亡,有2100万
战 争 造 成 巨 大 损 害
启示:
1、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3、珍惜生命,关爱人类的命运, 反对恐怖主义。
摧毁的四大帝国
德意志帝国
俄罗斯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最主要依据是: 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具体原因是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 C.对战败国的殖民地加以瓜分 D.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为 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战争
结束的标志: 1918年11月,交战双方签
定停战协定。
战争结果: 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
除塞尔维亚等极少数国家具有民 战争性质:族解放和自卫战争的性质以外,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 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 进行的战争。
为什么说一战是人类的一场浩劫?
时间长—— 历时4年零3个月。
参加大战的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 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遍了欧亚非 三洲。 人受伤,大战中双方共支出战费 2084亿美元。
德国想要 什么?
英德争夺殖民地
1913年,德国参谋总长小毛奇狂妄地 宣称:“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 们,战争越快越好!”
斐迪南夫妇
萨 拉 热 窝 事 件
斐 迪 南 大 公 遇 刺
普林西普(1894-1918) 塞尔维亚爱国青 年.1914年6月行刺斐迪 南大公,事后被捕入狱 判20年刑.1918年在狱 中病死后来人们为了纪 念这位爱国青年,在他 当年埋伏站立的地方用 混泥土嵌下一双脚印.
1879年 1882年 1892年 1904年 190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1918年)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发展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科技发达、经济发展、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要求重新瓜分世 界
1907年
1882年
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 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 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 不复返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 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毕洛夫
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 A.协约国进行的侵略战争 B.同盟国进行的掠夺战争 C.塞尔维亚为民族独立而战 D.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出售军火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 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 ••••••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 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 手中。
——〈世界经济史〉
美国参战的借口——德国无限制潜艇战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 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4月 美国参战的借口。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是: A.1914年6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B.1914年7月28日-----1917年12月 C.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D.1914年6月28日-----1918年4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 国对德作战,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意大利背信弃义 B.协约国方面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C.各国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D.同盟国内部不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