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江姊妹节的介绍
苗族传统姊妹节所隐含的时空认知解读——以台江县苗族姊妹节为例

苗族传统姊妹节所隐含的时空认知解读——以台江县苗族姊妹节为例张文静;刘金标【摘要】姊妹节是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十分隆重的苗族传统节日.以传统姊妹节为例,对姊妹节的节日时间,涉及的空间范围等进行文化解读,以揭示姊妹节背后所隐含的苗族传统中的时空认知.【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08)002【总页数】4页(P16-18,22)【关键词】姊妹节;时空认知;通婚圈【作者】张文静;刘金标【作者单位】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湖南吉首416000;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55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33.3\"216\"(273)节日是一种具有标识性的民族文化事项,这一文化事项可以从人类的聚集行为看出其社会整合功能和生活节律功能。
传统节日是黔东南台江地区苗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节日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事实,在苗族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苗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创造,经过岁月的洗礼较好地保存下来并以特殊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完整地记忆了自己的时间,并以独特的时间记忆方式体现着苗族作为一个文化体的存在。
姊妹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地区十分隆重的传统节日,这是一个爱情性质的节日。
一、台江县苗族姊妹节的基本情况台江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境内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7%,有“天下苗族第一县”[1]的美誉。
在台江县境内,每年的正月开始过姊妹节。
姊妹节又叫“吃姊妹饭节”,苗语为“浓嘎良”。
姊妹节是苗族在冷季所过的节日(冷季所过节日是在苗年以后到开秧门之前所过的节日,多是恋爱性质的节日,不同家族的男女青年游方、串寨、谈恋爱,相互地物色对象,这一时期的节日大都和恋爱、婚姻、生育有关)。
姊妹节正是苗族青年特有的择偶恋爱的节日集会。
主要活动内容是青年男女捞鱼、游方、对歌、踩芦笙、吃姊妹饭、青年男女互赠信物以及订立婚约等。
每年的正月开始,台江境内不同服饰的苗族青年姑娘们就开始相邀到山上采摘树叶来煮糯米饭,开始到田里捞鱼,到此时,台江县不同服饰的苗族姊妹节陆续拉开了帷幕。
贵州台江姊妹节与姊妹节音乐的文化解读

M us贵州台江姊妹节与姊妹节音乐的文化解读■文/陈重【摘要】本文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对贵州台江苗族姊妹节文化以及姊妹节中的音乐做了探讨和阐释性描述。
以“思想(音乐概念、认知)~行为(音乐行为)”的民族音乐学研究模式为指导,探讨了苗族姊妹节音乐的类型的形成及使用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台江;姊妹节;音乐;人类学角度台江县,隶属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苗疆腹地,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7%,因而被誉为“天下苗族第一县”。
由于民族聚居较为集中与受其他民族文化影响较少等原因,台江县的苗族文化资源保留较为完整,是研究苗族音乐文化的典型田野。
姊妹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前后,是贵州台江县苗族同胞生活中最重要的几天,这几天,生活在清江水畔的苗家少女们,身着最华丽的民族盛装,手挽着装有五色糯米饭即姊妹饭的竹篮,与远来的其它村寨的苗家男青年们郊游踩鼓、游方 ①对歌,有中意的男青年的话,就赠送藏有不同物件的姊妹饭传情达意,这被称作“吃姊妹饭”,也因此,这几天被称作为姊妹节。
姊妹节被誉为“世界最古老的情人节”,与西方的情人节不同的是,姊妹节是一场盛大的相亲大会,承载着清江水一带苗家年轻人相知相恋社会职能。
关于姊妹的形成,据苗族传说,有两个姨妈的子女,男的叫金丹,女的叫阿姣,他们二人从小青梅竹马,长大后,相互爱上了对方。
金丹要娶阿姣,阿娇要嫁金丹。
可是,阿姣的父母亲却要让她嫁回舅家 ②。
阿姣一定要嫁金丹,不愿嫁回舅家,金丹也只要娶阿姣。
他们为了自己的爱情,平时总会偷偷约会,但因怕父母和寨老发现,二人相约在野外游方对歌,表达情爱。
每次游方,阿姣都用装针线的竹篮偷偷地藏饭带去给金丹吃。
经过长时间的磨难和不屈的抗争,二人终于结成了夫妻。
于是便有了“姊妹饭”的说法——苗语把带给情人吃的食物叫做“藏饭”,汉语意译为“姊妹饭”。
后来,有些苗族地区的姑娘因为找不到意中人而嫁不出去,有些地区的男青年也因找不到意中人而打光棍,老人们便为姑娘们出了一个效仿阿娇给金丹带姊妹饭的主意,用以把男青年请来吃姊妹饭,果然这些青年男女都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而结成了眷侣。
传统节日之苗族姊妹节节日介绍PPT资料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苗
族 姊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的冬日里绽放,虽然木棉没有荷花那么出淤泥而不染,在炎热的夏日里绽放,可是,木棉你有迎接阳春自树顶端向下的蔓延,春天是你花开的季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传统节日之苗族姊妹节节日介绍图文PPT课件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届时苗族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于榕江、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雨点像一颗颗黄豆,打在树叶上、地上、窗户上,发出“啪啪”的响声。雨越下越大,一阵赶着一阵,像细线一样。雨变得更加猛烈了,瓢泼似的雨落下来像一片瀑布一样,花已经趴倒在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苗族“姊妹节”_150字

苗族“姊妹节”_150字
姊妹节又称吃姊妹饭,是清水江中游沿岸苗族青年特有的社交性节日集会,有的村寨在农历的二月十五日过,有的村寨在农历三月十五过,以台江施洞地区最有特色。
过节的时节,家家都要准备不少由红、黄、白、黑、绿五色糯米饭搅拌在一起的姊妹饭以饷宾朋。
白天,江边、路边、沙滩上、草地上人山人海,入夜,江边的沙滩上、草地上,高亢的飞歌声、浑厚古朴的大歌声和情歌声交织在一起,在宁静的夜里传到很远很远。
从秋收结束到第二年插秧前等)、传统节日(如:苗年、吃新节、芦笙节、斗牛节、爬坡节、翻鼓节、闹春节、对歌节等)和赶场天进行。
在苗寨游方,一般都有固定的游方场、游方坡或游方评。
这些场所,或在寨子前后的桥边树下,或在村庄左右的平缓的草坡上。
为了参加游方,姑娘们穿着盛装,头戴银饰,插上几朵鲜花,颈上套着银项圈,手上戴着银手圈。
她们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富有和才艺,表现自己美丽的容貌和身姿,以吸引小伙子的爱慕。
关于台江姊妹节的介绍

关于台江姊妹节的介绍主题关于台江姊妹节的介绍作者黑猫警长时间2006年03月27日01:18:194月底5月初举办的贵州省台江县一年一度的姊妹节,当被地人称作“东方情人节”。
而在外地游客看来,姊妹节简直就是地道的丽人节。
七姊妹的传说今年的姊妹节,历时8天,汇聚15万多人次,有来自欧洲的旅行团、日本的摄影团、台湾的考察团、香港的口头文学研究团。
姊妹节为何这么令人神往?请听施洞寨年逾七旬的苗族老人张云开的叙说:“很久以前,有一户张氏人家有7个闺女,如出水芙蓉。
她们都想嫁一个好苗生。
于是,七姊妹到山上采集树叶,每人煮上一锅彩色糯米饭,邀四方后生到施洞寨来吃饭,唱山歌,踩鼓点(跳圈舞)。
大伙整天整天的跳,整夜整夜的唱。
通过3天3夜的欢歌狂舞,七姊妹在上百名男子中都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
她们把彩色糯米饭送给情郎,嘱咐他择日来迎亲。
”七姊妹开了苗家自由恋爱、择优婚配的先河,使苗家人种得到优化,文化得到交融发展。
苗家以生女为荣苗妹张文美告诉我:姊妹饭最早是七色,现在又增加了若干颜色。
会歌完了,苗妹就要送客人一包糯米饭,若饭中有辣椒,即表示拒绝交友;若有竹钩,意为姑娘接受你的情意,爱上你,欲勾住你的心,留住你的人;若是饭中什么都没有,即表示姑娘对你无心,来去空空。
每年阳春三月,施洞寨就家家户户煮好糯米饭,给女儿穿金戴银,披锦着绣。
母亲以女儿的美为骄傲。
女儿一生下来,母亲就给女儿刺绣盛装,年复一年,等到女儿长成16岁,母亲就推出盛装的女儿去参加姊妹节,即使不嫁人,也要亮出自家的美女以及多彩的盛装,所以苗家以养女为骄傲。
谁家养了一个美女,不仅本家自豪,而且全寨人都引以为荣。
如果有美女家穷,一时置办不了盛装,寨老会动员大家捐钱捐银饰。
一套高贵的盛装价值上万元。
美丽的苗妹是古老七姊妹的化身,也是苗寨的旗帜。
施洞依山伴水,施洞美女名噪百里山寨,所以,施洞每年都举行姊妹节,而且越来越红火。
追美女的人越多,寨子越红火。
轻歌曼舞五彩缤纷贵州台江县的姊妹节内容十分丰富。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姊妹节是苗族同胞一年一次的盛大节日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姊妹节是苗族同胞一年一次的盛大节日
今年受疫情影响,大型活动不能举办,一年一度的台江姊妹节也一样不能举办,所以小编带大家回味以下往年姊妹节热闹的场面,同时也希望疫情快快结束,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姊妹节是苗族同胞一年一次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是我国苗族妇女的“姊妹节”。
节日这天,妇女们都要吃一种用五颜六色的糯米做成的“姊妹饭”,互相赠送礼物,以示吉祥。
这种饭是用姑娘们在山上采集的野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
节日里还有热闹的斗牛场面、苗歌大赛、踩鼓、跳芦笙、银饰服装走秀和“游方”等活动。
这是小编去年去台江姊妹节的照片,场面十分热闹,一般吃完午饭,苗族妇女就开始梳妆打扮,把他们认为最漂亮的苗族服饰,穿戴在身上,展现自己的魅力。
所以,这里会有很多漂亮的小姐姐,小编在这里看到很多漂亮的苗族妹子,他们的服饰很华丽,作为一个妹子简直羡慕死了。
这里面也有很多小萌娃,小小年纪穿戴一身苗族服饰,特别可爱!
每年也有很多国际友人慕名而来呢
有机会一定去看看哦。
永远的贵州苗族姊妹节_10450字

永远的贵州苗族姊妹节_10450字贵州,苗族集聚大省。
贵州的黔东南,山高林密,居住在的苗族,历史上曾长期拒绝归顺朝廷。
朝廷每每欲证而力不从心,鞭长莫及。
直至清朝,大兵进举血洗,始开辟苗疆六厅。
其中在史称苗疆腹地的台江县,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五至十七日,苗家人都要举办一个盛大的节日---姊妹节。
《周礼》曰:仲春,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诗经》绘声绘色道;舞笙鼓,乐既和。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视尔如,贻我握椒。
诗中描绘的节日情景是一个欢歌狂舞自由恋爱互赠信物以至野和群欢生育繁衍的奔放浪漫世界。
这是三千多年前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先民们情爱生活的一副风俗画,是人类摆脱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之后所表现的普那亚婚姻的残余,是对偶婚(一夫一妻)产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依然成为男女间情爱交往的一种最具吸引力的形式。
同时,节日活动大多以妇女为中心,这是母系氏族社会留下来的社会生活遗迹。
进入奴隶社会晚期以后,随着封建宗法礼教制度的建立,这种奔放不拘,充满山野浪漫风味的情爱风俗,逐步在中原大地消失了。
今天,在贵州苗疆腹地——台江县,在雷公山翼,清水江畔,在一年一度的苗族姊妹节,依然可以重温华夏先民的生活理想,感知上古时期的黄河文化。
通过棉组姊妹节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探究苗族的历史文化渊源,畅想中华民族的过去和未来。
苗族,一个古老悲壮的民族。
据苗族古歌、汉族古籍及原野考古资料,范文澜等著名历史学家和苗学研究者发现,五千多年前,苗族的先辈蚩尤九黎,驰骋生息于黄淮大平原,率先进入了农耕时期,创造了举世著名的河母渡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诸文化,发明了历算、弄法、制陶、金属冶炼,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的民族。
苗族的祖先蚩尤,是与黄齐名的中华人文始祖之一。
在捍卫生活领地不受侵扰的部族战争中,尤部族最终被炎黄两个联合起来的部族败于反泉之野。
从此揭开了棉组人民不断迁徙流离的悲壮历史,这个历史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导致现有的一千多万苗族后裔竟分散于西南地区,两湖边地,海南岛等省和东南亚及欧美澳各国,而且与其他民族错杂居住,造成了本民族内部无法联系往来,进而不能与其他民族平等正常交往交流,严重抑制苗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台江姊妹节的介绍
主题关于台江姊妹节的介绍
作者黑猫警长
时间2006年03月27日01:18:19
4月底5月初举办的贵州省台江县一年一度的姊妹节,当被地人称作“东方情
人节”。
而在外地游客看来,姊妹节简直就是地道的丽人节。
七姊妹的传说
今年的姊妹节,历时8天,汇聚15万多人次,有来自欧洲的旅行团、日本的
摄影团、台湾的考察团、香港的口头文学研究团。
姊妹节为何这么令人神往?请听施洞寨年逾七旬的苗族老人张云开的叙说:
“很久以前,有一户张氏人家有7个闺女,如出水芙蓉。
她们都想嫁一个好苗生。
于是,七姊妹到山上采集树叶,每人煮上一锅彩色糯米饭,邀四方后生到施洞
寨来吃饭,唱山歌,踩鼓点(跳圈舞)。
大伙整天整天的跳,整夜整夜的唱。
通
过3天3夜的欢歌狂舞,七姊妹在上百名男子中都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
她们把
彩色糯米饭送给情郎,嘱咐他择日来迎亲。
”
七姊妹开了苗家自由恋爱、择优婚配的先河,使苗家人种得到优化,文化得
到交融发展。
苗家以生女为荣
苗妹张文美告诉我:姊妹饭最早是七色,现在又增加了若干颜色。
会歌完了
,苗妹就要送客人一包糯米饭,若饭中有辣椒,即表示拒绝交友;若有竹钩,意
为姑娘接受你的情意,爱上你,欲勾住你的心,留住你的人;若是饭中什么都没
有,即表示姑娘对你无心,来去空空。
每年阳春三月,施洞寨就家家户户煮好糯米饭,给女儿穿金戴银,披锦着绣。
母亲以女儿的美为骄傲。
女儿一生下来,母亲就给女儿刺绣盛装,年复一年,
等到女儿长成16岁,母亲就推出盛装的女儿去参加姊妹节,即使不嫁人,也要亮
出自家的美女以及多彩的盛装,所以苗家以养女为骄傲。
谁家养了一个美女,不
仅本家自豪,而且全寨人都引以为荣。
如果有美女家穷,一时
置办不了盛装,寨老会动员大家捐钱捐银饰。
一套高贵的盛装价值上万元。
美丽的苗妹是古老七姊妹的化身,也是苗寨的旗帜。
施洞依山伴水,施洞美女名
噪百里山寨,所以,施洞每年都举行姊妹节,而且越来越红火。
追美女的人越多
,寨子越红火。
轻歌曼舞五彩缤纷
贵州台江县的姊妹节内容十分丰富。
各个村寨的歌舞表演即包括踩鼓舞、芦
笙舞、板凳舞、竹竿舞、捞鱼舞、挑山舞、订亲舞等数10种。
歌有飞歌、情歌、
酒歌、鼓歌、山歌、贺歌、祭祀歌等18种之多。
规模最大、最令人亢奋的舞是踩
鼓。
施洞乡的踩鼓,鼓声如雷。
男女青年唱出的情歌柔美动情。
苗语语汇特别丰
富,但大多难以用汉语直译,而意译又不能完全表情达意更不押韵,如女将男昵
称为“蝶”,含有“哥”、“兄”或尊长辈之意。
苗女头饰源于崇拜
台江苗族服饰,为黔东南苗族服饰的主要代表。
各种服饰汇集一起,异彩纷
呈。
这里没有专业模特,上台展示自己的苗家姊妹,不走猫步,以歌为韵,以鼓
为拍,以舞亮相,没有矫揉,更无搔首弄姿,清新自然,令人耳目一新。
苗家美
女与多彩服饰浑然天成。
最夺目的服饰是银角头饰,它其实就是牛角的美化。
台
江县文体广电局李红副局长告诉我们,苗族是矫正蚩尤的后代,因蚩尤爱牛敬牛
,故苗家最典型的头饰是牛头从草间花丛中冒出,苗女银角头饰中高高扬起的两
弯水牛角,是苗族美丽至尊的象征。
过去,只有寨花才能戴这样的头饰,如今苗
家美女如云,故成群结队带银角头饰的苗女随处可见。
水上飞起龙和牛
服饰展示令苗家女人出尽风头,独木龙舟竞渡却使苗家男人大展威风。
施洞
独木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整个舟由一棵大松树干凿成,能容纳30人,约长20
米。
独木舟舟头雕凿成龙头牛角,披红挂彩。
水手们群体呼号,上舟入水,寨老
扬竿站舟头击鼓,水手着苗紫装左右站立划桨,随鼓呼号,身倾桨翘,飞舟竞渡。
姊妹节上还有斗牛、水上抢鸭、苗家婚俗表演、姊妹团圆饭、吃鼓藏(祭祖
)等多项活动,充分展示苗族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绚丽多彩的民族地域风情
2006年“贵州苗族姊妹节”活动用7天时间进行(2006年4月8日至14日即农历三月十一日至十七日)
――第一节区:县城活动内容(4月8日至11日,农历三月十一日至十四日)
1、贵州旅游形象大使“台江赛区选拔赛”(时间:4月8日至4月14日);
2、盛装跳笙游行、踩鼓、民族歌舞、篝火狂欢集会;
3、招商引资项目推介;
4、民族民间商品展销;
5、散打、斗牛、锤钓、斗狗、斗鸡、斗鸟;
6、水上“抢鸭”风俗活动;
7、参观古生物化石、刺绣博物馆;
8、狂欢之夜――舞龙嘘花。
――第二节区:老屯乡活动内容(4月12日,农历三月十五日)
1、拦门酒、踩鼓;
2、刺绣、剪纸、织布、染布、锤布、织绵民间工艺制作演示及作品大赛;
3、老庚摸鱼捞虾习俗演示;
4、传统姊妹节民俗活动;
5、沙滩烧烤及篝火踩鼓活动;
6、其它习俗活动。
――第三节区:施洞镇活动内容(4月13日至14日,农历三月十六日至十七日)
1、盛装拦门迎宾;
2、飞歌伴唱千人踩鼓;
3、苗族婚俗演示;
4、参观剪纸、刺绣、纺纱、织布、银饰等手工制作演示及展销;
5、玩陀螺;
6、清水江之夜(狂欢、跳笙、踩鼓、讨姊妹饭);
7、苗族民居建筑及清水江风光观光游;
8、其它习俗活动。
――台盘阳芳活动内容:苗家乐(拦门酒、打粑粑、民族歌舞、农家作客特色泡汤)。
猫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