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西瓜栽培技术探讨

特大西瓜栽培技术探讨
特大西瓜栽培技术探讨

特大西瓜栽培技术探讨

闫大明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研发中心建三江156300 西瓜是当前调整农业结构、收益大、见效快的经济作物。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西瓜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新鲜、爽口、多汁、含糖量高和食用安全[1],而且还要求品质越长越好。特大西瓜栽培技术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弥补了露地西瓜生长时短、病虫害严重、产量低的问题[2],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大棚西瓜无公害栽培属于精细集约栽培,技术性很强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才能达到早熟、丰产、高效的目的随着观光农业日益发展,超大型西瓜的种植日益兴起。使超大型西瓜在2013年单果最大达到了46.8kg,是提高园区观赏性的主要作物之一。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良种选择

良种是高产优质的前提,合理布局早、中、迟熟品种,能拉长西瓜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目前,乾隆2008、万隆2008系列优良品种,它们的共同优点是生长势好,抗病性强,果性整齐,产量高,一般亩产可达5000—8000斤,高的上万斤,品质优良,含糖分高,瓤色鲜艳,肉细嫩,水分多。一般生育期90天—100天。

二、嫁接育苗

2.1 晒种

晒种可以去霉灭菌,提高种子原生质浓度,晒过后的种子,发芽整齐,出苗速度快。晒种在催芽前3—5天进行,选晴天中午,把种子薄薄摊在苇席上晒2—3小时,连续晒2—3天。

2.2 浸种

西瓜种子浸种,先用清水把种子浸泡湿润,然后放入开水中快速搅拌5—7秒钟,立即兑入等量冷水,使水温降至50—55℃,并不断加入热水,维持此温度,浸泡半小时后再次兑入冷水,使水温降至30℃左右,继续浸泡5—6小时。不进行催芽,直接进行播种,这样处理的西瓜苗出土后比较粗壮。

2.3催芽:把处理过的种子置于28—32℃的环境条件下,让种子快速发芽,催芽期间,每天早晚需用30℃清水浸种15分钟左右,以免种子失水干燥,影响出芽。浸泡过的种子需用洁净湿布,拧干后擦去种皮表面水分,提高其透气性,并防止种子霉烂。种子开始发芽时,再置于-2℃--0℃条件下冷冻处理5—6小时,隔12小时后再冷冻处理一次,以便提高幼苗的抗寒性能。

催芽中,对已经出芽的种子(胚根显露)可在种子浸水时用摄子挑出来,置于8—10℃的环境条件下,抑制胚根继续伸长,以免影响出苗率或形成小老苗。未露白的种子继续催芽,直至大部分种子发芽为止

2.4配制营养土

用草炭3份、蛭石1份,均匀混合后用0.5%的磷酸二铵、0.2%过磷酸钙、0.2%硫酸钾复合肥水调好湿度。并喷洒杀虫剂40%氧乐果乳油1000倍液,杀菌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堆放5-7d,以防止幼苗受病虫危害。

2.5装钵

根据不同的苗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规格的营养钵,培育30-35天大龄苗,用10×10cm (直径10cm,高度10cm)营养钵装土7cm;20-25d的小龄苗可用8×8cm(直径8cm,高度8cm)营养钵装土5cm。

将育苗钵内装入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好的营养钵内要留出3厘米高的边沿,便于以后生产管理。

2.6播种

砧木为抗病超丰F1(葫芦砧),葫芦砧要在预定嫁接日的前10-15d播种。先播种砧木,5-7d后播种接穗。播种前一天浇一次透水,浇底水时要用室温的水,以免播种时浇水降低土温影响出苗。播种当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洒营养钵表土[2],待水渗下后播种,然后覆1cm过筛细湿土,盖上地膜,这样处理的苗出土后比较粗壮。

2.6嫁接方法

嫁接采用顶插接的方法。应该尽量选择晴天上午,砧木苗子叶已完全展开,刚要发出第一片真叶,西瓜苗合掌期(两子叶尚未展开时)最迟到子叶完全展开,为嫁接适期。嫁接宜早不宜晚,嫁接过晚成活率会降低[3]。嫁接时先去除砧木苗的生长点,用一个与西瓜下胚轴粗细相同的竹签,从一片子叶向另一片子叶下方斜插0.8-1cm插孔后,暂时不要拔出竹签,立即在接穗子叶节正下0.5-1cm处用刀片削去两侧的表皮,将接穗削成双斜面的楔形,拔出竹签,将其插入签孔即可。

2.7 嫁接苗管理

嫁接后前3d内,如果是晴天,进行遮荫;前3d如果是阴天,可以不遮荫,从第4d开始,苗床见光要先从早晚接受散射光开始,逐渐延长光照时间,只要嫁接苗不发生萎蔫就不遮光。嫁接8-10d后,当中午前后瓜苗不发生萎蔫时,就可以接受自然光。嫁接1周内的适宜温度是:白天25-30℃,夜间20℃以上。使苗床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5%左右,湿度不足时要用喷壶向地面喷水,切记不可向嫁接苗直接喷水,以防伤口感染。嫁接7-10d左右,就可以正常管理了。

三、田间管理

3.1温度:西瓜是喜温性作物,耐炎热,怕低温,在整个生育过程中,都要求有较高的温度。其最适温度为25-30℃,低于12℃,西瓜正常的生理机能即遭到破坏。5℃以下就可能发生冻害。而40℃左右,仍有较高的光合能力。西瓜种子在15-16℃时开始发芽,发芽最适温度为28-30℃,40℃以上极少发芽。根伸长的最低温度为10℃,最适温度为32℃,最高温度为40℃。植株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5℃,适温范围为20-35℃,其中幼苗期最

适温度为22-25℃。伸蔓期最适温度为25-30℃,结瓜期最适温度为30-35℃。

西瓜座果要求有较高的温度。12℃以下花粉不能发芽,12-14℃时花粉发芽率仅为20%-30%,18-20℃时发芽率为68%-82%,在低温情况下坐瓜困难,即使座瓜,子房发育也很缓慢,温度低于18℃,则难以座瓜。昼夜温差对西瓜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在较高的昼温和较低的夜温气候条件下,光合产物多,而呼吸消耗少,对西瓜的营养生长和果实的糖分积累都极为有利,故果实含糖量高,品质优良。西瓜果实由开花到成熟一般需积温800-1000℃,早熟品种和小型果需积温800-900℃,晚熟品种和大型果需积温900-1000℃。座瓜后温度高则成熟快,温度低则成熟慢。

3.2.光照:西瓜为喜光作物,其光饱和点为8万勒克司,光补偿点为6400勒克斯,较长的日照时数和较强的光照对西瓜生长发育、产量的形成和品质的提高极为有利。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植株生长正常,表现为茎粗、节短、叶肥厚、色浓绿,易于座瓜,高产优质。增加日照时数和光照强度可促进茎蔓的生长与叶片数目的增加。营养面积增大,对于雌花数量、子房大小、胚珠数目都可增加。苗期光照不足,瓜苗徒长、下胚轴细长、形成高腿,幼苗脆弱,并且成花节位高、子房小、产量低。伸蔓期光照不足,茎细节长、组织松软、细胞壁薄、叶小色淡,易感病害,易跑秧难坐瓜。结瓜期光照不足,座瓜率低、果实发育缓慢,含糖量低,品质差。因而光照不足,不仅影响西瓜的营养生长,还影响到雌花数量的多少、子房发育以及其后的授粉受精、产量和品质。

3.3.水分:西瓜根系发达,可深扎入土壤1.5-2米。吸水能力强。西瓜叶片有较多的裂刻并被茸毛,以减少水分的蒸腾,因而西瓜具有较强的耐干旱能力。西瓜要求土壤疏松通气,雨量过多或土壤板结不利其生长,其根系极不耐涝,尤其苗期雨量过多,地面渍涝,会严重影响西瓜幼苗的生长发育,继而显著延迟生育期。伸蔓期雨量过多,会引起旺长,难以座瓜,显著降低产量。西瓜枝叶茂盛,果实含水量高,生育期大部分时间处于干旱季节,叶片蒸腾强度大,耗水量极多,对水分要求又极为强烈。据测定,每株西瓜一生中大约需要消耗水1吨左右。如果缺水,西瓜生长发育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伸蔓期缺水,迟迟不发棵,生育期延长。开花期干旱,易造成授粉不良,形成“化瓜”。据试验,当空气湿度由95%降到50%,花粉发芽率由92%降低到18.3%,难以坐瓜。结瓜期过早结束,瓜个小,瓜瓤易开裂,产量显著降低。

3.4.土壤和土壤养分:西瓜喜欢通气性良好、吸热快、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这种土壤透气性良好、利于根系向纵深发展,可显著提高西瓜的抗旱能力和吸收水平。砂质土壤热容量小,白天吸热快,春季回暖早,夜间散热迅速,昼夜温差大,不仅利于西瓜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对矿质肥料的吸收运转,而且还有利于有机营养物质的积累,能提高果实的含糖量,利于高产优质。

西瓜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强,PH在5-8的土壤都可种植。其中以中性土壤最为适宜。盐碱土只要土壤溶液的总盐量不大于0.2%,亦可种植。。

四、特殊的整枝方式

采用5蔓整枝的方式,除保留主蔓外,再留四条健壮侧蔓,其余侧蔓及早摘除,一般在主蔓上留瓜。株距7m,行距2m。压蔓可使茎蔓在田间均匀分布、免遭风害、促发不定根、抑制徒长、促进坐果和果实膨大。一般当茎蔓长到50-60cm时开始压蔓,以后每隔4-5节压一次,瓜前、瓜后1-2节不进行压蔓,以免影响瓜的生长,侧蔓不留瓜也要压蔓,生长势强的要勤压、重压;反之要少压、轻压。当5个蔓生长点长到距另一株根部5-10cm,即瓜进入膨大期时进行摘心,以减少养分消耗。在5条蔓上出现的侧枝全部打掉,但在结瓜部位的那条侧枝可以留下,一来其同化物可优先供给果实,二来后期可为果实遮荫防晒。为了长大瓜,留瓜的位置要远,留瓜节位越远,果型越大,成熟越晚。在20–26节进行留瓜,连续授粉3-4朵花,待瓜坐住后,选择果型均匀、瓜大、茸毛多的瓜留下,如果这几个雌花都没有坐住瓜,就在侧蔓上以同样的方法留瓜。为了使瓜型端正,色泽均匀,还需要翻瓜,待瓜长到5千克时开始,顺着一个方向,每隔7-8天翻动一次,每次翻90度左右。翻瓜要在晴天下午,瓜柄含水量少时进行,以免折断或扭伤瓜柄。瓜长大后,这时光照过强,暴露在直射光下容易得日烧病,所以,要用双层遮阳网遮盖。

五、病虫害综合防治

大型西瓜容易发生疫病、蔓枯病、炭疽病等病害;高温干燥的天气,易发生蚜虫和红蜘蛛等虫害。对西瓜的病虫害,除了采用嫁接苗还应做到对症用药。

5.1西瓜疫病:为害叶、茎蔓和果实,子叶染病,先呈水浸状、暗绿色圆形斑,病斑中央渐变红褐色,茎基部缢缩或枯死。西瓜疫病和黄瓜疫病都是由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侵染引起的发病,其防治方法防治方法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必要时,也可用上述药液灌根,每株灌0.4~0.5升,若喷雾与灌根同时进行,则效果更好

5.2蔓枯病:高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除了加强管理外,可以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效果较好。

5.3炭疽病:苗期用500倍多菌灵或800倍甲基托布津(或500倍甲霜灵锰锌),细致喷洒植株,每10天左右一次。伸蔓以后,用1:1:24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600倍铜高尚细致喷洒,每10--15天左右一次。结果以后,用1:1: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600倍铜高尚喷洒,每15天左右一次。连续喷洒1-2次。

此外,遇阴雨天气,须用25%百菌清烟雾剂,每667m2温室300-400克,点燃熏蒸7-8小时。

5.4西瓜病毒病:整地时注意消灭地下害虫,定植时实行小苗移栽,减少根部伤口传染。彻底消灭温室内的蚜虫,减少地上部分的蚜虫媒介传染。播种前,用10%磷酸三钠药液浸种20分钟,或用70℃恒温干热处理种子72小时,杀灭种子携带的病毒。

5.5蚜虫和红蜘蛛:蚜虫用吡虫啉分散粒剂1000倍液,红蜘蛛用40%氧乐果乳油1000倍液,每隔5-7天喷一次防治,并且喷药后熏200g棚杀和200g百菌清,杀虫效果较好,又起到杀菌的作用。

六、西瓜快速膨大期的确定与肥水管理

6.1西瓜快速膨大期的确定

进过连续三年对乾隆、万隆两个西瓜品种的瓜长、直径和周长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表1 2011年乾隆部分测量数据

日期

长度

(cm)

直径

(cm)

周长

(cm)

体积

(cm3)

体积

(cm3)

平均体积

(cm3)

估算重量

(kg)

7.23 44 29 90 29048.14 28375.80 28711.97 22.97

7.27 48 29 94 31688.88 33768.15 32728.52 26.18

7.29 50 31 96 37719.25 36687.90 37203.57 29.76

7.30 51 31 96 38473.64 37421.66 37947.65 30.36

7.31 52 31 98 39228.02 39761.78 39494.90 31.60

8.02 54 33 104 46162.71 46501.91 46332.31 37.07

8.03 54 33 107 46162.71 49223.41 47693.06 38.15

8.04 54 34 107 49002.84 49223.41 49113.12 39.29

8.05 54 34 107 49002.84 49223.41 49113.12 39.29

8.06 54 34 109 49002.84 51080.73 50041.79 40.03

8.10 57 34 109 51725.22 53918.55 52821.89 42.26

8.13 57 34 115 51725.22 60017.91 55871.57 44.70

8.15 57 34 115 51725.22 60017.91 55871.57 44.70

8.18 57 34 117 51725.22 62123.65 56924.43 45.54

通过表1可以看出,7月23日到8月6日为快速膨大期14天增重23kg平均每天增重1.32k,8月6日到8月10日为缓慢生长期4天增重2.25kg平均每天增重0.5625kg,8月10日到8月18日为停滞期8天增重3.28kg平均每天增重0.41kg。

表2 2012年乾隆部分测量数据

日期

长度

(cm)

直径

(cm)

周长

(cm)

体积

(cm3)

体积

(cm3)

平均体积

(cm3)

估算重量

(kg)

6.19 13825653.12 646.89 650.01 0.52 6.20 1610371256.00 1743.95 1499.97 1.20 6.21 1713442255.31 2620.38 243

7.84 1.95 6.22 2016504019.20 3980.89 4000.05 3.20 6.23 2217534991.03 4920.22 4955.63 3.96 6.24 2418576104.16 620

8.28 6156.22 4.92 6.25 2719637651.40 8532.09 8091.74 6.47 6.26 2820678792.00 10007.32 939

9.66 7.52 6.27 3120709734.00 12093.95 10913.97 8.73 6.28 33227112538.02 13244.67 12891.34 10.31 6.29 33237313703.75 14001.35 13852.55 11.08 6.30 35247715825.60 16521.89 16173.75 12.94

7.01 36267719103.76 16993.95 18048.85 14.44

7.02 36267719103.76 16993.95 18048.85 14.44

7.03 38278121746.07 19850.16 20798.11 16.64

402782

通过表2可以看出,6月19日到6月30日12天共增加13.9kg,每天增加1.15kg,7月1日到7月4日为缓慢生长期4天增重2.3kg平均每天增重0.56kg。

表3 2013年乾隆部分测量数据

日期

(cm)

直径

(cm)

周长

(cm)

体积

(cm3)

体积

(cm3)

平均体积

(cm3)

估算重量

(kg)

7.12 16 12 44 1808.64 2466.24 2137.44 1.71 7.2 18 16 48 3617.28 3301.91 3459.60 2.77 7.21 19 17 49 4310.44 3632.09 3971.26 3.18 7.22 20 18 51 5086.80 4141.72 4614.26 3.69 7.23 21 19 52 5951.09 4521.02 5236.05 4.19 7.24 29 22 65 11018.26 9755.18 10386.72 8.31 7.25 32 23 71 13288.48 12843.31 13065.90 10.45 7.26 35 24 88 15825.60 21579.62 18702.61 14.96 7.27 35 24 89 15825.60 22072.85 18949.23 15.16 7.28 36 25 91 17662.50 23735.35 20698.93 16.56 7.29 36 25 93 17662.50 24790.13 21226.31 16.98 7.30 36 26 94 19103.76 25326.11 22214.94 17.77

7.31 37 26 96 19634.42 27149.04 23391.73 18.71

8.1 37 27 98 21173.81 28292.04 24732.92 19.79 8.2 38 27 98 21746.07 29056.69 25401.38 20.32 8.3 38 27 98 21746.07 29056.69 25401.38 20.32 8.4 39 28 101 24002.16 31675.08 27838.62 22.27 8.5 39 28 101 24002.16 31675.08 27838.62 22.27 8.6 41 29 102 27067.59 33962.10 30514.84 24.41 8.7 41 29 102 27067.59 33962.10 30514.84 24.41

通过表3可以看出7月12日到8月4日23天共增加20.56kg,每天增加0.86kg,8月5日到8月8日为缓慢生长期4天增重2.3kg平均每天增重0.482kg。

综合表1、2、3可以看出在西瓜授粉10天后开始进入快速膨大期,每天增加0.86—1kg,快速膨大期持续12—14天左右,进入缓慢膨大期。

表4 2011年万隆部分测量数据

日期

长度

(cm)

直径

(cm)

周长

(cm)

体积(cm3)体积(cm3)

平均体积

(cm3)

估算重量

(kg)

7.23 43279124607.40 28350.56 26478.98 21.18 7.27 47299631028.70 34486.62 32757.66 26.21

7.29 47309833205.50 35938.54 34572.02 27.66 7.30 503110137719.25 40609.08 39164.16 31.33

7.31 503110337719.25 42233.28 39976.27 31.98

8.02 543210343407.36 45611.94 44509.65 35.61 8.03 543310846162.71 50147.77 48155.24 38.52 8.04 543311946162.71 60883.28 53523.00 42.82 8.05 553311947017.58 62010.75 54514.16 43.61 8.06 553311947017.58 62010.75 54514.16 43.61 8.10 573511954812.63 64265.68 59539.15 47.63 8.13 573511954812.63 64265.68 59539.15 47.63 8.15 573511954812.63 64265.68 59539.15 47.63 8.18 573512054812.63 65350.32 60081.47 48.07

通过表4可以看出,7月23日到8月6日为快速膨大期14天增重22.43kg平均每天增重1.6kg,8月6日到8月10日为缓慢生长期4天增重4.02kg平均每天增重1.005kg,8月10日到8月18日为停滞期8天增重0.43kg平均每天增重0.053kg。

表5 2012年万隆部分测量数据

日期

长度

(cm)

直径

(cm)

周长

(cm)

体积(cm3)体积(cm3)

平均体积

(cm3)

估算重量

(kg)

6.27 30 19 65 8501.55 10091.56 9296.56

7.44

6.28 30 20 69 9420.00 11371.82 10395.91 8.32

6.29 33 21 70 11424.11 12874.20 12149.15 9.72

6.30 33 22 73 12538.02 14001.35 13269.69 10.62

7.01 34 23 74 14119.01 14823.57 14471.29 11.58

7.02 35 23 74 14534.28 15259.55 14896.91 11.92

7.03 36 23 74 14949.54 15695.54 15322.54 12.26

7.04 36 24 77 16277.76 16993.95 16635.85 13.31

7.05 37 24 77 16729.92 17466.00 17097.96 13.68

7.06 37 24 77 16729.92 17466.00 17097.96 13.68

7.07 38 26 82 20165.08 20343.31 20254.20 16.20

7.08 39 26 82 20695.74 20878.66 20787.20 16.63

7.09 40 27 83 22890.60 21939.49 22415.05 17.93

7.10 41 27 89 23462.87 25856.77 24659.82 19.73

7.12 42 29 89 27727.77 28303.18 28015.48 22.41

7.14 42 30 92 29673.00 28303.18 28988.09 23.19

7.15 42 30 92 29673.00 28303.18 28988.09 23.19

通过表5可以看出,6月28日到7月10日13天共增加14kg每天增加1.08kg,7月12日后进入缓慢膨大期。

通过表6可以看出7月12日到8月4日23天共增加19.8kg,每天增加0.86kg,8月5日到8月8日为缓慢生长期4天增重0.49kg平均每天增重0.122kg。

表6 2013年万隆部分测量数据

日期

(cm)(cm)(cm)(cm3)(cm3)(cm3)(kg)7.12 12 8 34 602.88 1104.46 853.67 0.68 7.2 15 14 45 2307.90 2418.39 2363.15 1.89 7.21 17 17 46 3856.71 2864.01 3360.36 2.69 7.22 18 19 49 5100.93 3440.92 4270.93 3.42 7.23 18 20 51 5652.00 3727.55 4689.77 3.75 7.24 20 20 63 6280.00 6320.06 6300.03 5.04 7.25 29 20 70 9106.00 11313.69 10209.85 8.17 7.26 37 20 78 11618.00 17922.61 14770.31 11.82 7.27 37 21 78 12808.85 17922.61 15365.73 12.29 7.28 37 22 79 14057.78 18385.11 16221.45 12.98 7.29 38 22 81 14437.72 19850.16 17143.94 13.72 7.30 38 23 83 15780.07 20842.52 18311.29 14.65

7.31 38 23 84 15780.07 21347.77 18563.92 14.85

8.1 39 24 85 17634.24 22434.32 20034.28 16.03 8.2 40 24 85 18086.40 23009.55 20547.98 16.44 8.3 41 24 86 18538.56 24142.99 21340.78 17.07 8.4 41 25 90 20115.63 26441.08 23278.35 18.62 8.5 42 26 93 22287.72 28921.82 25604.77 20.48 8.6 43 26 93 22818.38 29610.43 26214.40 20.97 8.7 43 26 93 22818.38 29610.43 26214.40 20.97

综合表4、5、6可以看出在西瓜授粉10天后开始进入快速膨大期,每天增加0.86—1kg,快速膨大期持续12—14天左右,进入缓慢膨大期。

6.2肥水管理

西瓜膨大期也叫结瓜中期、结果盛期。是植株体内大量营养物质集中向果实运转,果实体积迅速膨大,重量剧增,吸肥吸水量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岐山县农技中心技术干部,抢抓有利时机,及时深入生产一线,手把手,面对面指导广大瓜农,做好大棚的管理工作。

1.施好膨大肥西瓜膨大期平均日增重达0.25公斤以上,此时气温高,植株光合作用强,是经济产量形成重要时期,应适时追肥,促进果实生长膨大。一般亩追施碳酸氢铵30-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与50-75公斤腐熟油渣混匀一次施入。施肥方法是在瓜垄旁距植株25-30厘米处穴施,或在近水沟旁两株间施入。同时每隔7天,叶面喷施一次0.2-0.3%的磷酸二氢钾,以促进糖分转化,防治蔓势早衰。

2.浇好膨大水膨大期是西瓜需水的敏感时期和高峰期,需水量最大,一般要求土壤相对水分含量在70%为宜。但对空气湿度要求低,应控制在50%左右。棚内过湿过干

会造成落果。此期水分不足将影响西瓜的正常膨大,产生小型瓜,果皮增厚,果肉质地粗糙,降低产量和品质。如果土壤忽干忽湿,则容易产生裂果和畸形果。当幼瓜长到鸡蛋大小时,应浇一次小水,当瓜长到直径15cm左右时,要开始大水浇灌,天气干旱时,一般每隔一周左右浇一次水,采收前7天停止浇水。

3.选留瓜留瓜太早,外界气温低,植株叶片数较少,西瓜蔓长势弱,难以形成大瓜;过晚留瓜则西瓜整个长势转弱,气温较高,虽然成熟快但品质差。早熟品种选留第二雌花,中晚熟种选留第3雌花形成的幼瓜效果较好。当瓜长到鸡蛋大小时,在施肥灌水前选留瓜柄粗壮,皮色新鲜发亮,瓜型正常的幼瓜,每株留一瓜,其余一律摘除,减少养分水分消耗。此外,有条件的要进行顺瓜、翻瓜、垫瓜等工作,以促进果实均匀发育和提高西瓜商品价值。

七、采收

7.1、依据西瓜的熟性采收

西瓜一般分早、中、晚熟三个类型,生产商在包装上都注明了成熟的天数,可以参照成熟期作为采收的依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的西瓜膨大过程中气候温度有时相差较大,有效积温使西瓜成熟期提前几天或延迟几天,所以要根据每年天气变化推算采收期。要准确判断西瓜的成熟度,需要在包装上注明的成熟天数前几天摘一个西瓜剖开进行检验。西瓜雌花一般同天开放的再间隔几天又同天开放,因此西瓜的成熟是批量的。

7.2、观察形态特征

首先是观察果皮,成熟的西瓜果皮表面花纹清晰,并富有光泽[5-10],与地面接触的果皮呈老黄色;其次是观察果柄,果柄上的绒毛大部分脱落退净,略有收缩;再次是节位上的卷须,瓜前面两节间的卷须枯萎;最后是用手指弹瓜,发出清脆声音为生瓜,发出浊音为熟瓜。无籽西瓜皮较厚而坚硬,很难用手摸指弹听声音的传统方法鉴别。

7.3、采收时间和方法

7.3.1、采收以上午为宜,因为西瓜经过夜间冷凉后内部温度较低,采收后不致因瓜内温度过高而加速呼吸,影响品质和贮存。

7.3.2、雨后或灌水后3天内不要采收,因为西瓜吸水过多有段“返生”过程使糖份降低。

7.3.3、采收时留果柄,作为新鲜瓜的标志和延长贮存期。

7.3.4、在采收、搬运等过程中要轻摘轻放,防止挤压造成西瓜内部损伤,使西瓜失去食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大棚西瓜丰产栽培技术[J]. 北京农业. 2008(31)

[2]高振茂. 早春大棚西瓜生产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J]. 长江蔬菜. 2008(05).

[3]何建梅,刘晓.大棚西瓜种植技术[J]. 现代园艺. 2008(08).

[4]俞风娟,陆占军,赵玮,马占才,刘刚,于丽.宁夏春大棚西瓜吊蔓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

2007(02).

[5]李庆亮,李文东.早春大棚西瓜栽培技术(二)[J].农业知识. 1996(12).

[6]刘开芝.大棚西瓜栽培技术初探[J]. 苏盐科技. 1999(02).

[7]李强.塑料大棚西瓜栽培技术[J].农业知识. 2011(08).

[8]王永华.大棚西瓜栽培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 2011(03).

[9]李强.塑料大棚西瓜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 2010(01).

[10]王文英、陆世源、侯秀芬.大棚西瓜无公害栽培技术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2007(05).

西瓜栽培技术

西瓜露地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西瓜是葫芦科黄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我县种植面积达2万亩,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是我县部分区域的主要农作物收入。目前适宜我县主栽品种有:早熟品种有杂5号、7号,新抗一号等;中熟品种有中育六号,西农八号,新优二号等;晚熟品种有红优二号、新红宝、民甜一号等 一、品种介绍 1、红优二号 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10天左右,座果后35天成熟,平均单瓜重5一6公斤,果实为长椭圆形,成熟后呈深绿色阴条,肉色为红色,皮厚,耐贮性好。适宜露地栽培。 2、新抗一号

特征特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90天,座果后33天成熟,平均单瓜重4一5公斤,果实为高圆形,成熟后呈绿色阴条,肉色为红色,皮薄。适宜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3西农八号 特征特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0天左右,平均单瓜重3一4公斤,果实为椭圆形,果皮呈浅绿色上覆深绿色宽带条,肉色为红色,皮中。适宜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4、民甜1号

特征特性:中熟,全生育期110天左右,蔓长为50-70厘米;座瓜节位在5-7节上,叶片为掌状叶缺刻较深,叶色深绿有银斑,果实为高圆形,成熟后呈绿色,皮硬;种子籽粒长圆形,长 1.65厘米,宽1.1厘米,黑边白心,百粒重30.5克,单瓜重2500-3190克,果肉中心含糖量10.5%。经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白粉病表现为中抗,平均病叶率8.3%,病情指数为2.5。 一、 1.播种期: 西瓜露地栽培一般以当地终霜已过、地温稳定在15℃左右时为露地播种的适宜时间。播种的最佳时间还应根据品种、栽培季节、栽培方式以及消费季节等条件来确定。 2.种子处理及催芽: 1)晒种:置下晒两个中午,以提高种子发芽能力。 2)浸种:把晒过的种子用不烫手的温水(大约30℃左右)浸种6小时,然后捞出用毛巾或粗布将种子包好搓去种子皮上的粘膜,用800倍液的60%多·福

春季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春季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值得推广的高产、高效、优质新品种西瓜栽培技术,以及加强田间管理技术,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春季西瓜;高产;栽培;技术1选用良种,适期早播 1.1选用良种 选择抗病、高产、优质的良种,中大果型西瓜可选择日本巨宝王、庆宝王、黑巨冠、赣农8号。小型西瓜可选择黑美人小西瓜,无籽西瓜黑蜜1号、2号。 1.2选择种植地块 选择地势有一定坡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轻壤土或中壤土种植,西瓜是忌连作物,要求水田3年、旱地5年以上未种过瓜类作物的田块。 1.3适期播种培育壮苗 早春种西瓜采用双膜覆盖的田块,播种期可在3月中旬,同时采用酿热物温床或营养钵加小拱棚育苗,营养钵可选用8 cm×10 cm规格的塑料营养钵。 1.4精细整地,施肥起垄 土壤深翻晒白半个月,用生石灰750~1 125 kg/hm2撒施,再进行碎土整畦,做成连畦带沟2.50 m,畦高一边为40 cm,另一边为20 cm的倾斜畦;在靠高畦一侧挖深度为25 cm,宽度为40 cm的种植沟,沟中施腐熟农家肥15 000~22 500 kg/hm2,三元复合肥25 kg、硼砂1.50~2 kg,硫酸镁4 kg,沟施时应将肥料和回填的土壤混合均匀。 1.5定植 西瓜幼苗3~4叶时即可移栽,种植密度大型西瓜为6 000~7 500株/hm2,小型西瓜9 000~10 500株/hm2,种植穴直径10~15 cm,深10 cm。 1.6双膜覆盖 地膜加拱棚,在盖膜前用100 mL丁草胺乳油加水900 kg/hm2全面喷雾,盖膜时要接紧,四周压严,在种植穴的地膜上挖“+”字形口,将苗移入,用土固定,浇定根水,然后用泥土封住膜口,最后插上拱架,盖上拱棚。 2田间管理 2.1肥水管理 追肥原则是慎施提苗肥,巧施伸蔓肥,重施膨瓜肥。提苗肥在定植后5~7 d 缓苗后进行,一般用尿素、复合肥1︰2配成0.3 %溶液施1次即可。伸蔓肥一般在提苗后20 d左右,每株用尿素10~15 g,钾肥15 g在定植点外35 cm处两侧开深25 cm条沟,将肥施于沟中盖土。膨瓜肥在幼果鸡蛋大小时进行,每株用尿素30~40 g、过磷酸钙15 g、钾肥30~40 g,在定植点外50 cm处,施用方法同伸蔓肥,但沟位置应垂直于伸蔓肥沟。 春季西瓜必须及时做好雨后排水工作,做到雨停沟干。坐果期遇高温干旱,可在晚间采取沟灌,但必须保持畦面略干即排水。 2.2 中耕除草培土 应在西瓜蔓长40~50 cm时进行,如果蔓过长中耕,不但操作不便,且容易损伤蔓叶致病侵入,而且锄松的土壤,雨后易溅污叶片、花朵及幼瓜。 2.3 整枝引蔓 引蔓、整枝应在晴天叶蔓上露水干后进行,引蔓将蔓引向畦较低一边,引蔓时不得随意翻动,不扭蔓;整枝采取双蔓整枝方式,即除主蔓外,再在基部选留

西瓜种植技术要点

西瓜种植技术要点 1 选地 西瓜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是耕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但它对土壤条件的适应性甚强。不论河滩沙地、粘重土壤、酸性土壤、轻度盐碱地,经过土壤改良、深耕、多施有机肥料,西瓜都能够良好地生长并可能获得高产。西瓜要求土地轮作期较长,切忌连作。一般旱地轮作期7~9年,水田轮作期3~4年。倘若轮作期短或连作,则容易发生枯萎病,从而导致减产,严重时甚至绝收。 2 整地、施基肥 深翻土地可加深耕层,改良土壤物理性,改善根系生长环境。应该实行全园耕翻,然后再在瓜根的部位深翻。结合耕翻施基肥,基肥以充分腐熟的堆厩肥为主,可配合适量的化肥,如能施用一些饼肥更好。施肥量应参考前作残留肥分多少、产量指标确定,由于各种肥料吸收利用率不同,一般每亩施用纯氮7~10kg,磷13kg,钾10左右。西瓜幼苗期吸收养分很少,在果实膨大时吸肥量急速增加,所以在施基肥后应该进行追肥。基肥数量可占总施肥量的60~70%,追肥量为30~40%。 3 播种、育苗 种植西瓜可以大田直播,也可育苗移栽。育苗移栽,一般幼苗苗龄在20~30天之间,那么育苗的播种就应在晚霜期20~30天之前。育苗必须有保护设施,现在多用小拱棚,拱棚的营养钵床下铺设电热线。育苗的营养床土应具备保水性和良好的通气性,同时含有适

量的养分且无发生病虫害的隐患。培育子叶苗时利用土块即可,培育大苗必须利用容器,纸袋、塑料、花盆都行。若培育3~4 叶的大苗时,容器的口径不宜少于8cm,高度应在10cm左右。栽培无籽西瓜时,必须育苗移栽不能大田直播,种子一定要破壳处理,浸种催芽后播种,催芽温度要高于普通西瓜,以32~33℃较为适宜。栽植密度,一般早熟品种800~1000株,中熟种600~800株左右,晚熟种株数还应该少,这只是对双蔓整枝或三蔓整枝而言。比较干旱的地区栽植的行距为1 4~1 8m,株距45~60c m左右。潮湿多雨水地区,平均行距2 2~2 3m,株距50cm左右。 4 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HTK〗西瓜幼苗期,由于当时气温较低,应该尽可能提高地温以促进根系早发快长。对地上部分要严加保护,保护好叶片(包括子叶)非常重要。整枝多在主蔓长40~50cm以后开始,双蔓整枝时,除保留主蔓外选一条子蔓,其余子蔓都要去掉,三蔓整枝时则选留两条子蔓。整枝的原则,要使茎蔓分布均匀,布满全园,使叶片充分接受光照以利于同化作用。压蔓主要是为了固定植株,以防受风吹翻卷茎蔓,可结合整枝同时操作;在嫁接栽培的时候,则不能用土压蔓,可改在地面上铺草供卷须缠绕,同样可收到防风的效果。 (2)成长植株的管理 在每株留下1瓜的情况下,一般都不留第1雌花座瓜,多半是选留主蔓第2雌花或第3 雌花座瓜(也可选留子蔓第1雌花或第2雌

西瓜嫁接技术与嫁接西瓜栽培管理要点

西瓜嫁接技术与嫁接西瓜栽培管理要点 一、西瓜嫁接技术 西瓜嫁接也称换根栽培,与常规西瓜种植相比,生产中具有明显的优势。⑴防止枯萎病⑵增强耐寒力⑶节省肥水,促进生长⑷提高产量。西瓜嫁接栽培技术是一项对瓜农非常实用的技术。现将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砧木选择。 砧木要选择能抗枯萎病、亲合力能强,嫁接容易成活,不影响西瓜品质的瓜类品种。 2. 砧木和接穗的准备。 ①砧木的准备。砧木常用的有葫芦和南瓜。播种前砧木种子要进行如下处理。晒种、浸种、消毒、清洗、晾种、催芽。葫芦砧木晒种:阳光下曝晒1-2天即可。能提高发芽率。浸种,葫芦壳厚要浸种36小时左右,浸种时可拌入药剂(如百菌清)进行消毒,然后清洗晾干种子进行催芽。侵芽时将种子用湿毛巾包好平摊。放入恒温厢保持28℃左右。一般一天半至二天即可播种。播种时应将出芽较一致的种子播在同一块苗床,以便管理。 ②接穗的准备。接穗即需要嫁接的西瓜品种幼苗。播种前的处理同砧木相似。但浸种时间在20小时左右,侵芽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5℃左右。 3.播种期衔接安排,砧木先播种,待80%以上的砧木子叶平展时播种接穗。

4. 砧木和接穗嫁接前的一般标准。砧木心叶吐出约一元硬币大小,接穗子叶平展或近平展时。 5.嫁接前准备。砧木苗床提前一天浇透水。叶片晾干后喷洒防病药剂。接穗苗床同样喷洒防病药剂。准备好遮阳网、薄膜、刀片、竹签(下端削成舌形,其粗度与接穗下胚轴基本相等或略粗一点。) 6.嫁接方法:常用的方法有顶插法和靠接法。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顶插法。下面的顶插法为例。具体做法是,嫁接时先把砧木苗的生长点(未展开的真叶)用竹签尖端挑除或用手横向摘除。然后用竹签的尖端从除去生长点部位向斜下方插入,深约1㎝,使竹签尖端刚露出砧木表皮。在插入时要注意使竹签的舌形面扁阔面与子叶方向平行。接穗苗用刀片在子叶下1㎝处扁阔面的侧下刀,前一个形面,切面长约1㎝。拔出竹签后立即将接穗插入孔内。接穗的形面朝一边,插入约1㎝尖端露出砧木。 7.嫁接后管理:嫁接能否成活,除决定于砧木,接穗的质量和嫁接技术外,还取决于嫁接后的管理。必须抓好保温、保湿、遮光、防萌蘖4个环节。⑴保温。嫁接苗愈合适宜的温度为20℃-28℃,白天中午不高于30℃。夜间不低于18℃。⑵保湿,嫁接苗在愈合之前,接穗尚得不到砧木根系运输的水分。如果苗床温度低,接穗容易凋萎。因此保持湿度极为重要。一般空气温度达到95%以上。开始3天内不进行通风。以后逐渐通风。每天通风1-2次,在清晨和傍晚进行。1周后可准棚膜逐渐打开。⑶遮光,遮光可以防止棚内高温,同时有利于伤口愈合。一般5天后不必遮光。长期生长不利,容易得病。⑷防

绿色西瓜栽培技术

绿色西瓜栽培技术 西瓜棚室栽培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目前已在生产上应用。 一、品种选择 西瓜品种选择主要考虑耐弱光、易坐果、早熟、抗病、优质、高产等特性。适宜的中型瓜品种:京欣一号、京欣二号、航兴一号、航兴三号等;小型瓜品种:京秀、春小玉、黄小凤、特小凤等。棚室西瓜连作栽培,不仅要注意西瓜品种的选择,西瓜砧木的选择更为关键。砧木嫁接试验与应用效果表明:京欣砧一号、航兴砧一号两个葫芦类砧木是西瓜嫁接最理想的砧木品种,与西瓜嫁接成活率高,植株生长健壮,抗病性强,不易发生急性凋萎,后期抗早衰性明显优于其它砧木品种。采用京欣砧一号、航兴砧一号进行嫁接栽培,对西瓜果实品质影响小、纤维少、含糖量高、无异味,且单果重高。又由于砧木根系抗早衰性好,在头茬瓜采收后,瓜秧依然浓绿健壮,可结二茬瓜。较理想的西瓜砧木品种还有京欣砧二号和超丰。 二、应用断根嫁接技术培育壮苗 西瓜断根嫁接技术是从韩国引进的,技术关键是在采用顶插嫁接法的同时距砧木子叶节4--5cm处去掉原根系,然后将接好的瓜苗栽

到准备好的营养钵中,在苗期保持较高的地温,以18--20℃为宜,促进新根的发生,其它管理与顶插接法相同。利用断根嫁接法瓜苗的成活率一般可达90%--95%以上。断根嫁接促进了砧木新根的发生,使根量增加3--5倍,根的活力、吸收能力大大增强,定植时根系不易老化且瓜苗整齐一致性好,早春定植缓苗快,瓜苗生长势强,可促进早开花,早坐果,早成熟,并可使西瓜产量提高15%以上。 三、配方施肥、双行栽培 科学合理的施肥可提高西瓜的品质、产量,并增强植株抗病性。经这几年的摸索实践,我们认为连作瓜田采用嫁接技术应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底肥每667平方米沟施优质有机肥5--6立方米,同时施二铵、尿素各25--30kg,硫酸钾20--25kg,施肥后将肥土充分掺均。追施膨瓜肥是在西瓜长到0.5—1.5kg时,每667平方米追肥尿素20--25kg、硫酸钾15kg。方法可采用穴施、滴灌或随水冲施。 棚室西瓜采用双行栽培利于进行多层覆盖。双行栽培行距2.6—3.0m,瓜沟宽0.8m、深0.3m,两行瓜的间距是0.4m。 四、多层覆盖提早定植 棚室栽培要求提前15--20天扣棚膜。

西瓜栽培技术要点

西瓜栽培技术要点 1 选地 西瓜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是耕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但它对土壤条件的适应性甚强。不论河滩沙地、粘重土壤、酸性土壤、轻度盐碱地,经过土壤改良、深耕、多施有机肥料,西瓜都能够良好地生长并可能获得高产。西瓜要求土地轮作期较长,切忌连作。一般旱地轮作期7--9年,水田轮作期3--4年。倘若轮作期短或连作,则容易发生枯萎病,从而导致减产,严重时甚至绝收。 2 整地、施基肥 深翻土地可加深耕层,改良土壤物理性,改善根系生长环境。应该实行全园耕翻,然后再在瓜根的部位深翻。结合耕翻施基肥,基肥以充分腐熟的堆厩肥为主,可配合适量的化肥,如能施用一些饼肥更好。施肥量应参考前作残留肥分多少、产量指标确定,由于各种肥料吸收利用率不同,一般每亩施用纯氮7--10kg,磷13kg,钾10左右。西瓜幼苗期吸收养分很少,在果实膨大时吸肥量急速增加,所以在施基肥后应该进行追肥。基肥数量可占总施肥量的60--70%,追肥量为30--40%。 3 播种、育苗 种植西瓜可以大田直播,也可育苗移栽。育苗移栽,一般幼苗苗龄在20--30天之间,那么育苗的播种就应在晚霜期20--30天之前。育苗必须有保护设施,现在多用小拱棚,拱棚的营养钵床下铺设电热线。育苗的营养床土应具备保水性和良好的通气性,同时含有适量的养分且无发生病虫害的隐患。培育子叶苗时利用土块即可,培育大苗必须利用容器,纸袋、塑料、花盆都行。若培

育3--4 叶的大苗时,容器的口径不宜少于8cm,高度应在10cm左右。栽培无籽西瓜时,必须育苗移栽不能大田直播,种子一定要破壳处理,浸种催芽后播种,催芽温度要高于普通西瓜,以32--33℃较为适宜。栽植密度,一般早熟品种800?1000株,中熟种600--800株左右,晚熟种株数还应该少,这只是对双蔓整枝或三蔓整枝而言。比较干旱的地区栽植的行距为14--18m,株距45?60c m 左右。潮湿多雨水地区,平均行距22--23m,株距50cm左右。 4 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西瓜幼苗期,由于当时气温较低,应该尽可能提高地温以促进根系早发快长。对地上部分要严加保护,保护好叶片(包括子叶)非常重要。整枝多在主蔓长40--50cm以后开始,双蔓整枝时,除保留主蔓外选一条子蔓,其余子蔓都要去掉,三蔓整枝时则选留两条子蔓。整枝的原则,要使茎蔓分布均匀,布满全园,使叶片充分接受光照以利于同化作用。压蔓主要是为了固定植株,以防受风吹翻卷茎蔓,可结合整枝同时操作;在嫁接栽培的时候,则不能用土压蔓,可改在地面上铺草供卷须缠绕,同样可收到防风的效果。 (2)成长植株的管理 在每株留下1瓜的情况下,一般都不留第1雌花座瓜,多半是选留主蔓第2雌花或第3 雌花座瓜(也可选留子蔓第1雌花或第2雌花)。如何判别西瓜生长势的强弱呢?可用茎蔓生长点到留瓜雌花之间的距离及茎蔓先端与地面形成夹角的大小来为判断。植株茎蔓的生长点接近地面,而生长点到雌花间的距离在20cm以下时,则表示生长过弱;若茎蔓先端过于翘起,生长点到雌花间的距离50cm以上,则表示营养过多生长过旺;适宜座果的生长势指标是茎蔓生长点到雌花之间距离30?40cm。

大地西瓜的种植与技术管理.doc

大地西瓜的种植与技术管理 大地西瓜的种植与技术管理 一、合理浇水 西瓜对水分总的要求是空气干燥,土壤具有一定的湿度,在伸蔓期和果实膨大期需水较多,否则会影响果实的膨大,对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均为不利。但空气湿度过大或土壤含水量过高,也会影响西瓜根系的生长和造成病害的发生。 因此幼苗期浇水宜少,注意蹲苗,以利根系生长;在团棵期应注意浇足催蔓水;伸蔓期茎蔓植株需水量增加,浇水量应适当加大。坐瓜期控水,以促进坐瓜;浇膨瓜水,当瓜长到直径15厘米左有时,4~5天浇一次。果实膨大期植株需水量最大,已采收前5~6天停止灌溉,以免降低含糖量,容易裂果而降低贮藏运输性能。 早春为了防止降低地温,应在晴天上午浇小水。6月上旬以后,气温较高,以早、晚浇水为宜。粘重土壤持水量大,浇水次数应少。沙质土壤持水量小,浇水次数应多。在中午看到叶子或生长点处的小叶向内并拢,叶色灰暗,即表示植株缺水。 西瓜的灌溉上一般采周沟灌和浇灌。浇灌一般结合施肥同时进行,如生长后期遇干旱,则应早晚浇一次水。沟灌一般采用浅灌

法,切忌漫灌,水面距畦面4~5厘米,时间不能过长,不能使整个哇面全部浸湿,否则会引起植株的不良反应。 二、追肥 瓜田追肥的基本原则是:轻施苗肥,先促后控,巧施伸蔓肥,坐住幼果后重施膨瓜肥。 (1)提苗肥:在基肥不足或基肥的肥效还没有发挥出来时追施少量速效肥。一般每株施尿素8~10克(或硫铵20克),开沟施肥后封土,然后浇小水。亦可捅孔施肥,简便易行。 (2)催蔓肥:此期追肥可在伸蔓前后进行。每株可施饼肥100~150克,或大粪干等500克左有。也可施用化肥,每亩施尿素10~12千克,过磷酸钙8千克,硫酸钾13千克,在距瓜根部25~30厘米或两株中间开沟施入,沟深10~15厘米。施后覆土浇水,促进肥料的吸收。 (3)膨瓜肥:膨瓜期是西瓜一生需肥量最大的时期,此期追肥可促进幼瓜的膨大和保持植株的生长势。在幼果长至鸡蛋大小时,每亩施尿素5~7.5千克,硫酸钾15千克,或单追10千克三元复合肥。施肥时可在瓜蔓伸展一侧,距瓜根40~50厘米开沟追施,或者先撒施在高畦两侧排灌沟内,然后封土浇一次大水。后期进行叶面喷肥,采用3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也可喷施300倍的尿素溶液。

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西瓜: (一)采取人工增温、增光、控湿措施,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一是修建温控大棚,封闭作物生长环境;二是采取地热丝增加地温;三是采取人工照明增加光照;四是采取滴灌控制湿度。 (二)坚持“优良种、适时播、温床苗、配方肥、盖膜栽、防病虫”配套技术。 1、优良种:选择经我县多年试验示范成功,适宜我县自然条件,品质优、产量高、效益好的优良品种。如:早春红玉、万福来等小型礼品瓜。 2、适期播:根据市场需求,分期分批播种,我县具体分1月20日、1月30日和2月10日分三期播种。 3、温床苗:播种前拌好营养土,装袋备播。采取大棚套小拱棚,利用人工提高地温,增加光照的方法播种育苗,培育壮苗。 4、配方肥:亩用磷肥50公斤,钾肥20公斤,尿素40公斤,有机复合肥100公斤。 5、地膜栽:深挖细欠,盖膜定植。 6、防病虫: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科学防治病虫害。 露地西瓜:

坚持“优良种,适时播,温床苗,配方肥,起垄栽,地膜盖,辅授粉,防病虫”的二十四字方针不动摇,进行规范化栽植。 (一)优良种。品种主要选择经我县多年试验示范,适宜我县气候土壤特点,种植效果良好的品种,其中无籽瓜以深新一号,龙康五号为主,有籽瓜以西农八号、抗裂京欣等为主,无籽与有籽的搭配比例为1:1。 (二)适时播。有籽西瓜在气温稳定通过10℃,无籽西瓜在气温稳定通过12℃时播种。今年我们安排分四批播种:第一批在2月下旬、第二批在3月上旬、第三批在3月中下旬,第四批在4月上旬。 (三)温床苗。播种前拌好营养土,装袋备播。选用70%甲基托布津粉剂1000倍液浸种10-15分钟,用清水冲洗2-3次,有籽瓜用清水浸种10-12小时,无籽瓜浸种2小时后,磕破种壳,再催芽,催芽温度保持在33-35℃。在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种子平放,芽尖朝下,每钵播种一粒,用1-2cm粉土覆盖,并浇足定根水。拱棚盖膜。出苗前白天温度要保持在28-35℃,夜间不得低于15℃。湿度保持“干能见白,湿能回润”为宜。定植前5-7天揭膜炼苗。2-3片真叶,苗龄1个月左右定植。 (四)配方肥。施足底肥。亩用腐熟土杂肥1000-1500公斤,菜枯75公斤,碳氨50公斤,过钙25公斤,硫酸钾

关于西瓜种植的调查报告

关于西瓜种植的调查报告 农业是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发展更是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农产品的种植技术也在政府的帮助下日益提高。下面是我针对西瓜的种植做了一篇调查报告。 2012年底,在公司的要求下,我在工作之余对重庆永川五间镇的西瓜种植技术与市场现状和前景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产品概述 (一)产地情况 (二)产品情况 五间镇把富硒SOD西瓜种植作为自己的特色产业,注册了商标,申请了专利,并建立了富硒SOD西瓜示范基地,使当地瓜农得到了实惠。五间镇正倾力打造鱼米之乡、瓜果之镇、绿色之乡、宜居之镇,富硒SOD西瓜是该镇的特色产业之一,已纳入重庆市级农业特色产业项目。 (三)产品管理 近年来,五间镇党委、政府把西瓜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骨干项目来抓,组织瓜农于2006年2月成立了西瓜协会。西瓜协会体制松散,很不适应西瓜产业化发展需要,难以解决西瓜大面积种植的产、供、销问题。为快速发展西瓜产业,打造名牌农产品,五间镇西瓜协会改体组建,于2008年6月工商注册成立了重庆益保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重庆益保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拥有固定资产300万元,社员96人,西瓜种植面积1160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五间镇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五间镇特色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重庆益保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措施和做法一是不断提高西瓜的种植技术。合作社聘请了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农业科学院等市内外的大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专家、教授,常年对社员进行西瓜栽培系统理论培训和现场指导西瓜嫁接育苗、立体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关键技术,随时对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攻关。通过专家、教授的常年培训和技术指导,瓜农学会和掌握了优质、精品西瓜种植技术。 (四)政策导向

西瓜的露地种植技术

西瓜的露地种植技术 1.播种期: 西瓜露地栽培就是在没有保护设备的条件下的栽培。各地气候有很大差异,因而播种时间也各不相同,南方地区由于气温较高,播种时间偏早,而北方地区一般播种较晚,但采用早熟栽培时间也可相应早播。春季露地直播栽培,一般以当地终霜已过、地温稳定在15℃左右时为露地播种的适宜时间。播种的最佳时间还应根据品种、栽培季节、栽培方式以及消费季节等条件来确定。 2.种子处理及催芽: 1)晒种:置下晒两个中午,以提高种子发芽能力。 2)浸种:把晒过的种子用不烫手的温水(大约30℃左右)浸种6小时,然后捞出用毛巾或粗布将种子包好搓去种子皮上的粘膜,用800倍液的60%多·福或70%福·甲硫可湿性粉剂再浸4个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药液,可防枯萎病。 3)催芽:把浸好的种子平放在湿毛巾上,种子上面再盖上一层湿毛巾,放在33℃的恒温下催芽(24小时不出芽时用清水再次投洗)。 3.播前准备: 1)选地:栽培西瓜要选土壤疏松、透气性好,能排水,便于运输的地块。西瓜地不能连作,一般要5~6年轮作一次。否则枯萎病严重。 2)选茬:前茬对西瓜产量、品质及抗病性都有较大的影响,良好的前茬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抗病能力,为丰产、丰收打下基础。栽培西瓜最好前茬是荒地,其次是二荒地及禾谷类作物茬口,豆茬及菜地不理想,瓜茬不能连种。 3)整地:为了创造一个疏松透气、保温蓄水适宜西瓜根系生长发育的土壤环境,瓜田必须深耕,最好冬季进行翻地。在深耕过或有深耕基础的地块里,按照栽培的行距,在深松沟施基肥(破垄夹肥)整地作畦等待覆地膜或播种。 4)施肥:基肥是西瓜丰产的基础,基肥不足会令西瓜炭疽病加重、产量低、品质差。根据试验结果,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不仅瓜大,产量高,而且病害减轻,品质好,商品率高。农家肥不足也可施用生物菌肥做基肥,如果用化肥作基肥,必须是氮、磷、钾比例合适,在西瓜全生育期中氮、磷、钾三要素吸收总量比例3.28∶1∶4.33。 4.播种要点: 西瓜栽培使用地膜,可先播种后覆膜,也可先覆膜后播种。 1)先播种后覆膜:在整好的畦面刨成大坑,坑中间播种,覆土2厘米并保留10厘米

西瓜的种植技术

西瓜的种植技术 西瓜的种植技术中国南北皆有西瓜栽培,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植株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它所结出的果实是瓠果,为葫芦科瓜类所特有的一种肉质果,是由3个心皮具有侧膜胎座的下位子房发育而成的假果。西瓜主要的食用部分为发达的胎座。果实外皮光滑,呈绿色或黄色,果瓤多汁为红色或黄色,罕见白瓤。西瓜性寒,味甘甜;它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有助于治胸膈气壅,满闷不舒服,小便不利,口鼻生疮,暑热,中暑,解酒毒等症。皮还可以做菜、入药等。世界上最小的西瓜产于南美洲,学名“佩普基诺”,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高档水果,外表与普通西瓜无异,3厘米长、直径2厘米。外皮柔滑细嫩,内瓤为青绿色。 生长环境 温度 西瓜喜温暖、干燥的气候、不耐寒,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24-30度,根系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30-32度,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14度。西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较大的昼夜温差,较大的昼夜温差能培育高品质西瓜。 水分 西瓜耐旱、不耐湿,阴雨天多时,湿度过大,易感病,产量低,品质差。

光照 西瓜喜光照,在日照充足的条件下,产量高,品质好。 养分 西瓜生育期长,产量高,因此需要大量养分。每生产100公斤西瓜约需吸收氮0.19公斤、磷0.092公斤,钾0.136公斤,但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量有明显的差异,在发芽期占0.01%,幼苗期占0.54%,抽蔓期占14.6%,结果期是西瓜吸收养分最旺盛的时期,占总养分量的84.8%,因此,西瓜随着植株的生长,需肥量逐渐增加,到果实旺盛生长时,达到最大值。 土壤 西瓜适应性强,以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最佳。喜弱酸性,ph5-7。 繁殖方法播种育苗 营养土配制:营养土配制方法较多,常用2/3草炭土加1/3未种过瓜的大田土拌匀过筛,或1/3腐熟农家肥加2/3大田土。每方土加2kg过磷酸钙,用800倍多菌灵液消毒,或用甲醛熏蒸。 浸种催芽:可用55℃温水浸种消毒,不断搅拌至水温降至30℃左右。浸泡4小时后,清洗种子,然后用湿毛巾包紧置于30℃左右环境下催芽。 播种:播种前一天应用800倍甲基托布津液浇透苗土,待种子芽长到0.5cm左右时,播种于育苗盘内,种子应平放,芽尖向上,上盖细营养土1.5cm厚,并用800倍甲基托布津液浇透育苗盘,温度保持在25~30℃,以保证出苗整齐。出苗后温度保持在18~28℃即可。苗床宁干勿湿。早春应防止冻害,保证充足光照。

西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西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 西瓜耐旱怕湿,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的田土,避免选择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的田地种西瓜。由于西瓜需水量较大,瓜地还应考虑在干旱时灌溉便利。同时西瓜忌连作,种过西瓜的田土一般旱地需轮作6~7年、水田轮作5年左右方可再种西瓜。西瓜地前作以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为好,前作是豆类、瓜类等作物时,西瓜的病害发生相对较重。 2、选用良种 良种是高产优质的前提,合理布局早、中、迟熟品种,能拉长西瓜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 3、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晒1~2天,增加种子生理活性。将已晒种子用55~C左右温水浸泡5~6小时,将水倒干净,再用5%的石灰水洗种皮,用手轻轻揉搓,搓至种子不滑为止,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风干水气进行催芽。 4、催芽

可采用温室催芽、电热毯催芽、被褥催芽和体温催芽等催芽方式。种植面积大,可采用温室催芽、电热毯催芽或与玉米、稻谷催芽同时进行。初学种瓜可采取体温催芽和被褥加温催芽。 4.1 体温催芽 将处理的种子摊放在湿毛巾上,然后再用薄膜或塑料袋包好置于成人的内衣里,24小时基本能出芽。每包种子数量以50至100克为好。 4.2 被褥加温催芽 将处理的种子加入5至10倍干净、湿润锯木屑或细土拌匀,装入小纸盒,再装入塑料袋中不封口,放在床上被褥里,然后,用2个高温玻璃瓶装满开水盖紧,置于被褥的种子旁,每隔4至5小时换上开水1次,这样保持36个小时,种子就开始出芽。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催芽,当芽子长到一颗米长就要播种。 5、播种 将已发芽一颗米长的种子平放在备好的营养杯的营养土上,芽向下(因芽是根),每个营养杯只放一粒发芽种子,上面再盖1厘米厚的营养土,淋少许1000倍托布津水(或其它杀菌剂)。插上竹块,盖上薄膜,薄膜四周用细泥压好。然后再插一层竹块,与第一层相隔15公分左右,再盖上一层薄膜,再将薄膜四周用

西瓜露地种植技术

西瓜露地种植技术 一、播种期: 西瓜露地栽培就是在没有保护设备的条件下的栽培。各地气候差异有很大差异,因而播种时间也各不相同,南方地区由于气温较高,播种时间偏早,而北方地区一般播种较晚,但采用早熟栽培时间也可相应早播。春季露地直播栽培,一般以当地终霜期已过、地温稳定在15℃左右时为露地播种的适宜时间。播种的最佳时间还应根据品种、栽培季节、栽培方式以及消费季节等条件来确定。 二、种子处理及催芽: 1)晒种:置阳光下晒两个中午,以提高种子发芽能力。 2)浸种:把晒过的种子用不烫手的温水(大约30℃左右)浸种6小时,然后捞出用毛巾或粗布将种子包好搓去种子皮上的粘膜,用800倍液的60%多.福或70%福.甲硫可湿性粉再浸4个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药液,可防枯萎病。3)催芽:把浸好的种子平放在湿毛巾上,种子上面再盖上一层湿毛巾,放在33℃的恒温下催芽(24小时不出芽时用清水再次投洗)。 三、播前准备: 1)选地:栽培西瓜要选土壤疏松、透气性好,能排水,便于运输的地块。西瓜地不能连作,一般要5?6年轮作一次。否则枯萎病严重。 2)选茬:前茬对西瓜产量、品质及抗病性都有较大的影响,良好的前茬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抗病能力,为丰产、丰收打下基础。栽培西瓜最好前茬时荒地,其次是二荒地及禾谷类作物茬口,豆茬及菜地不理想,瓜茬不能连种。3)整地:为了创造一个疏松透气、保温蓄水适宜西瓜根系生长发育的土壤环境,瓜田必须深耕,最好冬季进行翻地。在深耕过或有深耕基础的地块里,按照栽培的行距,在深松沟施基肥(破垄夹肥)整地作畦等待覆地膜或播种。 4)施肥:基肥是西瓜丰产的基础,基肥不足会令西瓜炭疽病加重、产量低、品质差。根据试验结果,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不仅瓜大,产量高,而且病害减轻,品质好,商品率高。农家肥不足也可施用生物菌肥做基肥,如果用化肥做基肥,必须是氮、磷、钾比例适合,在西瓜全生育期中氮、磷、钾三要素吸收总量比例3.28 : 1 : 4.33。 四、播种要点: 西瓜栽培使用地膜,可先播种后覆膜,也可先覆膜后播种。 1)先播种后覆膜:在正好的畦面刨成大坑,坑中间播种,覆土2厘米并保留10厘米的小坑,然后覆膜,使每一个小坑成为一个简易的“小温室”。这种覆膜方法是早春地温较低时,为了抢早上市,进行早熟栽培,也是干旱地区抗旱保苗时常用的方法。优点是抢早播种、早发苗、早成熟、早上市。缺点是瓜苗易徒长,放风不及时会使瓜苗烤死,保苗率低。 2)先覆膜后播种:为了提高地温,提前把地膜覆好,待地温升到15℃以上时,用直径5厘米的铁筒在膜上打孔播种。播种时间在终霜(春天最后一次霜)结束前七天,覆土时不能用湿土否则会出现硬盖现象。此法覆膜简便易行,保苗率高,一般初次种瓜者容易成功。

特大西瓜的栽培技术

特大西瓜的栽培技术 1、苗床设置苗床南北走向、东西宽1.2米,要求畦底平整,畦埂宽30-40厘米,高15-20厘米。 2、营养土配制营养土要求疏松、肥沃、保水、保肥且无病菌虫卵。一般选用肥沃田园土2份加1份经夏季高温发酵充分腐熟的过筛有机肥,然后按每立方加入碾碎的二铵0.5公斤或复合肥1公斤,50%多菌灵3-4两,50%辛硫磷1两,充分混匀后装入直径8厘米高10厘米的营养钵中。播前1周浇足水洇透营养钵。 3、温室消毒播种前温室用硫磺粉2公斤/亩+敌敌畏0.2公斤/亩拌锯末薰24小时。 4、种子处理(1)黑籽南瓜黑籽南瓜种子休眠性很强,当年种子发芽率只有40%左右。需用赤霉素打破休眠。具体做法是:先用温水浸泡种子1-2小时,搓洗除去杂物,然后用150-200ppm赤霉素浸24小时。若用上一年陈籽,则可直接浸种,浸种时间12小时即可。(2)葫芦籽葫芦籽种皮厚,吸水困难,种子萌发慢,出芽不整齐,发芽势、发芽率低。可用热水烫种法处理,先用凉水浸没种子,再倒入80-90度的热水顺一个方向不断搅动,使水温降到70-75度并保持约1分钟,最后倒入冷水使水温降至20-30度,继续浸种24-36小时,也可参照南瓜种子处理法用100PPM赤霉素处理;(3)西瓜种子处理:一种是用50%多菌灵或托布津500倍液浸种30分钟捞出清洗后再温水中浸6-8小时;另一种是用80-90度热水烫种3-5秒然后加入冷水使水温降至55度左右,浸种约10分钟,降至20-30度浸种6-8小时。 5、播种: (1) 用南瓜作砧木靠接。南瓜籽浸种不催芽,西瓜种子催芽后同时播于营养钵中砧木和接穗种子各点播两粒,覆土1.5厘米,盖地膜。白天棚温30-35度,夜间18-22度,保证土温在18度以上,出苗后白天降至25度左右,夜间15~16度。即可播种催芽后的西瓜种子。西瓜种子播于沙盘中,播前将沙土用开水浸烫,降温后将西瓜种子间隔约1厘米撒播,覆土1厘米,盖地膜保湿增温。将沙盘至于温室温暖处约5-6天出苗,见光晒一天使西瓜幼苗子叶展开并充分变绿,此时葫芦第一片真叶已展开(一叶一心)为顶插接法的最佳嫁接时期。 6、嫁接:(1)南瓜与西瓜靠接:南瓜子叶平展露心时去掉生长点,在子叶下0.5-1厘米处用刀片呈45度角向下斜削一刀,深度为茎粗的2/5-1/2,切口长约1厘米。同时在西瓜接穗相应部位向上呈45度角斜削,深度为颈粗的1/2-2/3,切口长度与砧木切口相同。将接穗切口嵌入砧木茎的切口,使二者接口紧密贴合在一起,用嫁接夹固定接口。约七天后接口愈合,切断接穗根部,10-15天后去掉嫁接夹。(2)用葫芦作砧木顶插接:嫁接时先将葫芦顶芽及真叶去掉,仅留两片子叶,然后用一个与西瓜苗粗细相当尖端带有6-8毫米斜面的竹签,斜面向下沿葫芦子叶叶脉与葫芦茎约45度角的方向插入,以竹签尖端刚好露出为准。将西瓜苗在子叶下8-10毫米处用刀片斜切断茎,切面长度8~10毫米,拔下竹签迅速将西瓜接穗切面向下插入葫芦砧木中,使两个切面贴紧,砧木子叶与接穗子叶呈“十”字形交叉。 7、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及时盖小拱棚保湿,并用遮阳网或类似物遮荫。前三天一般不通风,白天25-28度,夜间20-22度,不低于18度,小拱棚内空气相

春季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春季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1、选择抗病、高产、优质的良种:中大果型西瓜可选择西农8号、日本巨宝王、庆宝王、 黑巨冠、赣农8号,小型西瓜可选择黑美人小西瓜,无籽西瓜黑蜜1号、2号。 2、选择好种植地:宜选择地势有一定坡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轻壤土或中壤土种植,西瓜是忌连作物,要求水田3年、旱地5年以上未种过瓜类作物的田块。 3、适期播种培育壮苗:早春种西瓜采用双膜覆盖的田块,播种期可在1月中旬,同时采用酿热物温床或营养钵加小拱棚育苗,营养钵可选用8×10cm规格的塑料营养钵。 4、精细整地,施足基肥:土壤深翻晒白半个月,亩用生石灰50~75公斤撒施,再进行碎土整畦,做成连畦带沟2.5m,畦高一边为40cm,另一边为20cm的倾斜畦;在靠高畦一侧挖深度为25cm、宽度为40cm的种植沟,沟中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1500公斤、三元复合肥25公斤、硼砂1.5~2公斤,硫酸镁4公斤,沟施时应将肥料和回填的土壤混 合均匀。 5、定植:西瓜幼苗具有3~4叶时即可移栽,每亩种植密度大型西瓜为400~500株, 小型西瓜600~700株,种植穴直径10~15cm,深10cm。 6、双膜覆盖:地膜加拱膜,在盖膜前亩用100毫升丁草胺乳油加水60公斤全面喷雾,盖膜时要接紧,四周压严,在种植穴的地膜上挖“+”字型口,将苗移入,用土固定,点浇定根水,然后用泥土封住膜口,最后插上拱架,盖上拱膜。 7、田间管理:

①肥水管理:追肥原则是慎施提苗肥,巧施伸蔓肥,重施膨瓜肥。提苗肥在定植后5~7天缓苗后进行,一般用尿素、复合肥1:2配成0.3%溶液施1次即可,伸蔓肥一般在提苗后20天左右,每株用尿素10~15克,钾肥15克在定植点外35cm处两侧开深25cm 条沟,将肥施于沟中盖土;膨瓜肥在幼果鸡蛋大小时进行,每株用尿素30~40克、过钙15克、钾肥30~40克,在定植点外50cm处,施用方法同伸蔓肥,但沟位置应垂直于伸 蔓肥沟。 水分管理:春植西瓜必须及时做好雨后排水工作,做到雨停沟干。座果期遇高温干旱,可在晚间采取沟灌,但必须保持畦面略干即排水。 ②中耕除草、培土:中耕除草培土应在西瓜蔓长40~50cm时进行,如果蔓过长中耕,不但操作不便,且容易损伤蔓叶致病侵入,而且锄松的土壤,雨后易溅污叶片、花朵及幼瓜。 ③整枝引蔓:引蔓、整枝应在晴天叶蔓上露水干后进行;引蔓将蔓引向畦较低一边,引蔓时不得随意翻动,不扭蔓;整枝采取双蔓整枝方式,即除主蔓外,再在基部选留一个粗壮 的侧蔓,密度较小的采取三蔓整枝方式。 ④人工授粉:春植西瓜容易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影响昆虫活动,可采取人工授粉,以提 高座果率。 8、病虫害防治:西瓜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土壤、种子消毒:栽培地必须进行水旱轮作,轮作年限3年以上,土壤消毒可用40%五氯硝基苯2~3公斤/亩,拌毒土50公斤,全田撒施,或穴灌0.1%五氯硝基苯药液;种子消毒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再冷水浸种8~12小时,再催芽或用25%甲霜灵800

西瓜种植技术与管理

早春地膜覆盖栽培 地膜覆盖栽培是用0.015~0.02毫米厚塑料薄膜(或0.006~0.008毫米超薄地膜)覆盖作物根际,以改善土壤环境条件,促进生育的一种保护栽培方式。由于地膜具有透光性好,气密性强,因此,能提高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墒防涝,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创造适宜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有机物分解的良好环境,保肥力强,肥效高。能有效促进植株生长发育,使各生育期相应提前,提早成熟10天,较露地增产20%~40%,达到早熟、优质、丰产的目的。目前,地膜覆盖西瓜栽培已在全国普及,尤以华北、西北、东北等春季低温少雨的北方地区应用最为广泛,栽培面积也最大。 地膜覆盖方式与性能 西瓜生产应用最多的是无色透明膜。其透光性好,一般透光率为80%~93.8%,增温2~4℃。规格多为0.015~0.02毫米厚聚乙烯透明膜,幅宽北方多用60~70厘米。近年来已开始采用0.007毫米厚超薄强力地膜,以降低成本,提高效能。此外,一些地区采用反光性较强的银灰色膜,可驱避蚜虫,减轻病毒病危害;夏季使用黑色膜及杀草膜,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省工省力。目前,西瓜地膜覆盖栽培方式有以下三种: 普通平盖式 普通平盖式是最基本的覆盖方式。其先将瓜畦做成中央隆起呈龟背形高畦,后将地膜展开,呈条幅式水平铺盖于瓜畦畦面。畦面高度及盖幅宽度因地区而异。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西瓜生长期正值干旱少雨季节,畦高10厘米即可;南方阴湿多雨采用20~25厘米高畦栽培。盖幅宽度南北地区也有较大差异。南方宜采用幅宽100厘米以上的地膜,最好覆盖全畦,以利梅雨季节防涝及伏旱季节保墒;北方干旱地区,为灌水方便,幅宽宜为60~80厘米。 遮天盖地式 作畦法与普通式相同,畦作好后,直接覆盖一层地膜,幅宽70~80厘米。然后用杨树条、柳枝、紫穗槐条等,弯成弓形或半圆形,顺瓜行插成支架,成小拱棚状。上扣1.2米幅宽、0.015毫米厚普通透明地膜。棚高30~50厘米,宽40~50厘米。该方式升温快,10厘米地温较普通式平均高2~3℃,因而可早播5~8天,提早成熟10天左右。但保墒性稍差,必须及时浇水,且易滋生杂草,应及早防除。同时,由于地膜很薄,抗风、抗拉能力较塑料棚膜差,覆盖空间较小,气温较高时易灼伤瓜苗,应适时撤除。一般终霜过后10~15天,即栽植20~25天,瓜苗4~5片真叶,蔓长30厘米左右撤栅较好。 先盖天后盖地式 首先作好畦,然后按株距向畦面下挖深6~10厘米沟或穴,播种或定植。后直接在畦面上平铺地膜,使播种穴附近形成一小空间,以利瓜苗生长。沟长宽为10~20厘米较宜。当西瓜子叶展平后逐渐在瓜苗顶部膜上扎孔或开口放风;2~3片真叶时用土块顶起地膜,以防子叶贴膜而被烤伤或冻伤;到3~4片真叶、外温15℃以上时,从放风口放出瓜苗,同时间苗,

西瓜无土栽培技术要点解析

西瓜无土栽培技术要点解析 无土栽培以人工创造的作物根系环境取代了土壤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和养分供应的矛盾,使作物根系处于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从而充分发挥了作物的增产潜力。无土栽培能避免土壤传染的病虫害,免除土壤污染,可以生产出清洁卫生、污染少、无公害、品质好的产品,同时无土栽培还能有效克服难以比拟的高效生产优势。无土栽培技术目前按根系固定方式可分为液体基质和固体基质两种栽培方式。我们主要利用固体基质栽培西瓜技术,这是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方式。用金宝贝基质发酵剂发酵出无土栽培土来种植西瓜,可以有效的促进西瓜早熟20天左右,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 一、栽培槽与栽培基质制作 1、栽培槽建造。 ①简易栽培槽 用砖砌成,长度依温室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20米,槽内宽90厘米、高18厘米,槽间走道90厘米。槽底铺一层0.1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与地面土壤隔离。 ②水培槽的利用 在无土栽培技术中,水培要求的技术较高,尤其是肥料的管理技术难度较大。因此,可直接利用水培的栽培槽进行有机基质栽培,只需把基质填入栽培槽,并铺上滴灌带即可。 2、无土栽培基质制作。西瓜育苗基质原料可用金宝贝基质营养土发酵剂发酵的基质营养土加上蛭石、河沙按比例5:2:3配均匀即可,河沙粒径0.2-0.4厘米为好,如用海沙,必须用清水多次冲洗方可使用。利用金宝贝发酵剂发酵的基质营养土不但大大减少基质成本,而且发酵的基质理想,营养含量高。特别要注意的是无土栽培基质的ph值,要控制在6-7左右为好。主要控制基质营养土的ph 值。具体可以参考金宝贝基质营养土发酵剂操作方法。 ○1备料做堆。先把阔叶树落叶或作物秸秆、青草10立方,分别堆积成大堆,必须做到边堆、边镇压,尽量把体积缩小; ○2配营养液。然后用2.5公斤尿素兑150-200公斤水制成尿素水,均匀地撒在

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焦丽萍

西瓜高产栽培技术焦丽萍 发表时间:2017-07-24T14:00:43.0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作者:焦丽萍[导读] 选用优质高产的种子,保证一播全苗。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泡西瓜种子20分钟,捞出后洗净,对西瓜花叶病毒防治效果较好。 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蒙古族镇农村经济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162400 1、选种 选用优质高产的种子,保证一播全苗。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泡西瓜种子20分钟,捞出后洗净,对西瓜花叶病毒防治效果较好。 2、整地施肥 大棚早熟西瓜一般栽培密度较大,因此要求精细整地。大棚内的作畦方式一般可采用小高垄和高畦,按行距l-1.2米作畦。在采用支架密植、嫁接栽培、双蔓整枝和每株留一瓜情况下,按1米行距作小高垄为宜,在地面匍匐栽培时,可用南北向畦(与大棚纵向平行)。 基肥是丰产的基础,也是防病的重要措施,对产量及抗病性影响甚大,一定要施足基肥。一般亩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3000-4000公斤、饼肥100公斤,尿素15-20公斤,过磷酸钙35- 50公斤,硫酸钾25-30公斤,或三元素复合肥50-60公斤,结合深翻整地施入。具体施肥量可以根据当地土壤肥力和产量水平而定。 西瓜伸蔓后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容易发生枯萎病、炭疽病,特别是因蚜虫危害感染病毒病。而生长后期气温逐渐下降,光照时数少,影响着西瓜产量和品质。为此,西瓜栽培一定选择生长势强,抗病性好,品质极佳,大果型品种。 3、播种 3.1种子处理和浸种催芽:种子在催芽前应进行选种和消毒。选种时先去除杂子、破子、秕子和杂质,再用清水选种,使种子粒粒饱满。种子消毒一般用500倍的多菌灵药液或800倍甲基托布津药液浸种1小时。消毒后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后放入45-50℃的温水中,搅拌15分钟后,自然冷却后再浸种4-6小时。浸种后将种子在30℃左右的温水中反复搓揉,除去种子表层的粘质,以利发芽。种子浸种后沥干水后装入布袋在28-30℃和适宜湿度的环境中经30-40个小时,种子即可发芽。这时将已发芽的种子挑出播种,剩下的继续催芽。 3.2播种:西瓜常规栽培一般在气温稳定通过10℃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先将营养钵充分浇淋一次,然后在营养钵中打一深1cm左右的孔,将发芽种子胚根向下放入孔中,再盖一层1cm左右的细土。 4、田间管理 4.1整枝大棚密植条件下,要实行较严格的整枝。当伸蔓后,主蔓长30-50厘米时,侧蔓也已明显伸出。当侧蔓长到20厘米左右时,从中选留一壮健侧蔓,其余全部去掉,以后主、侧蔓上长出的侧蔓顾时摘除。在坐瓜节位上边再留10-15片叶即可打顶。整枝工作主要在瓜坐住以前进行,支架栽培情况下,去侧蔓(打杈)工作要一直进行到满架、打顶。在去侧蔓的同时,要摘除卷须。 4.2搭架绑蔓在大棚支架栽培情况下,应采用立架。竹竿,也可用吊绳,但以用粗竹竿为好。在定植后20多天,主蔓长30厘米左右,去掉大棚内小拱棚后,立即进行插架,可按每株瓜秧插两根竹竿,在植株两侧,距植株根部10厘米以上,竹竿要插牢、插直立,插立架后开始引蔓、绑蔓。当蔓长30—40厘米时,即可将匍匐生长的瓜蔓引上立竿,每蔓一根竿,绑蔓作业中应注意理蔓,后期绑蔓应注意不要碰落大瓜,绑蔓和整枝工作可结合进行。 4.3人工授粉由于棚内西瓜的开花习性,应在上午8-9时进行授粉。阴天雄花散粉晚,可适当延后。为防止阴雨天雄花散粉晚,可在头一天下午将次日能开放的雄花取回,放在室内干燥温暖条件下,使其次日上午按时开花散粉,再用此花给雌花授粉。应从第二雌花开始授粉。以便留瓜。 4.4选瓜吊瓜为提高单瓜重和使瓜形端正,应选留第二雌花上坐的瓜,留瓜过早则瓜小而瓜形不正,过晚则不利于早上市,一般授粉后3-5天,瓜胎即明显长大,要优先在主蔓上留瓜;主蔓上留示住,可在侧蔓上留瓜。在支架栽培情况下,当瓜长到如碗口大得约0.5千克时,应及时进行吊瓜,防幼瓜增大后坠落。在地爬栽培情况下,应如拱棚栽培一样进行选瓜、垫瓜和翻瓜。 4.5追肥灌水大棚西瓜前期浇水不宜过大。一般在缓苗后,如地不干,可以不浇水;若过干时,可顺沟灌一次透水。此后保持地面见湿见干,节制灌水,提高地温,使瓜秧健壮。在伸蔓期,插支架前,可灌2次水。水量适中即可。开花坐果期不浇水,以防止徒长和促进坐瓜,幼瓜长到鸡蛋大小后,进人膨瓜期,可3-4天浇一次水,促进幼瓜膨大。 4.6病虫害防治 猝倒病、立枯病苗期发生可用72.2%普力克水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西瓜霜霉病可用75%达克宁可湿性粉剂1.65-3.00kg/hm2,或杜邦克露500-800倍液喷雾防治。西瓜炭疽病可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严重时可混入0.3%-0.4%磷酸二氢钾。枯萎病可用40%瓜枯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0―500mL/株灌根。西瓜绵腐病可用70%敌克松原粉10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西瓜细菌『生角斑病用200mg/L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菌毒清洗剂200-400倍液喷雾防治,7-10d喷1次.连喷2-3次。防治脐腐病应保证水分和养分供应。叶面追肥。防治日灼病应进行盖瓜。防治空洞瓜应适期播种定植,科学施肥,合理整枝。防治裂瓜,干旱时灌水冰温不宜太低冰量不宜太大,应在早晚进行。不宜在中午用井水灌溉:采用地膜栽培。蚜虫用2.5%功夫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吡虫啉等喷雾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