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答谢中书书》复习课件(整合)

合集下载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13《答谢中书书》(共11张PPT)

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13《答谢中书书》(共11张PPT)
压抑的心情。
Exit
课下注释字词
(1)四.时.俱备
四时:____四_季_____
(2)晓雾将歇. 歇:____消_散_____
(3)夕日欲颓. 颓:____坠_落_____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欣_赏_”_“__领_悟_”__的_意_思_______
与:_____参_与_。_这__里_有____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
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 夕士阳比欲 肩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写,描绘了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活动,“乱”“颓”“沉”则体现了作者悲伤、
压夕抑阳的 欲心颓情,。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写,描绘了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活动,“乱”“颓”“沉”则体现了作者悲伤、 (压这抑四的句心表情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没有体现“悲伤、压抑”。
着。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 打“×”。
1.文中可以“古来共谈”者,指的是那些有高
雅情趣的人,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
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比
肩。( )

2.文章开头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美”
【结构脉络】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第13篇 答谢中书书(十年未考) 2.文章开头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美”字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直抒胸臆的审美感受——愉悦。 “欣赏”“领悟”的意思 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写,描绘了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活动,“乱”“颓”“沉”则体现了作者悲伤、 压抑的心情。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欣赏”“领悟”的意思 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以及白云、高山、流水三 重风物,境界清新。 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以及白云、高山、流水三 重风物,境界清新。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以及白云、高山、流水三 重风物,境界清新。 4.“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复习课课件(34张PPT)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复习课课件(34张PPT)

答案
1.①消散(或“消歇”“散去”)②门 ③ 院子(或“庭院”)④只是(或“只”) 2.B 3.①②水中藻、荇交错,原来是竹子和 柏树的影子。(表达与此相近即可)(“盖” 是发语词,可译为“原来是”,也可以不 译出,直接翻译出“也”字判断句也可)
4.①描写 议论(答“抒情”也可)②闲 仙
5、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的,但可以从字里行 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 (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 的理由。
①“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来寝”。 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③
“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
二、句子翻译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院中,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的水藻、 荇菜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柏的影子呀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 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三、句子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影也。(如何写月的,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赏析:此句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澄澈 的月光比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 柏的影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积水空 明”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 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用高度凝 练的笔墨,点染出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 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山河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赞叹的。
•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中考《答谢中书书》复习整合PPT课件

中考《答谢中书书》复习整合PPT课件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 翠竹,四时俱备。
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 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 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 鳞竞跃。
三、课文理解 1、本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 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 之感。
2、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 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 ,南朝 齐、梁时期思想家、文学家。
一、重要字词 1、四时:。 俱:
2、歇:
3、颓:。 竞跃: 沉鳞:
二、重点翻译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实是欲界之仙都 4、自康乐以 的对偶句是
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 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
本文实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 处。
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③ 晨昏变化之美。④动静相衬之美。

《答谢中书书》复习ppt课件

《答谢中书书》复习ppt课件

句子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和水的美丽,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谈论。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清晨的雾即将消散,猿猴和鸟儿此起彼伏地鸣叫;
傍晚太阳快要落山,潜游在水中的鱼竞相跳出水面。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它的奇异的人了。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十二、答谢中书书
背诵默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
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竹,四时(
猿鸟乱( (
)备。(
);夕日(
)雾将(
),
),沉鳞 )者。
)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
来,未复有能(
回顾主题
本文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
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 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 感。
字词翻译
1.词语解释
(1)古来共谈 (2)五色交辉 (3)四时俱备 (4)晓雾将歇 (5)猿鸟乱鸣 (6)夕日欲颓 (7)沉鳞竞跃 (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实是欲界之仙都 (10)自康乐以来 共: 都 交辉:交相辉映 四时:四季 歇:休息。这里指消散。 此起彼伏 乱: 颓:坠落 沉鳞:潜游水中的鱼 竞:竞相 跃: 跳跃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实: 实在、确实 自: 自从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答谢中书书》中考复习课件

《答谢中书书》中考复习课件

2024《答谢中书书》中考复习课件一、文章背景《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古文,选自《全梁文》。

作者陶弘景生于丹阳,就是现在的江苏南京哦。

陶弘景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画家、医药家哦。

他还是当时的茅山派的掌门,对医药、炼丹、天文、地理、气象、农业等都有所贡献哦。

此文为六朝山水小品的代表作之一。

二、文章结构本文共四句,共两节,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首先描写山川秀美,神明异彩,作者笔下的山水景色就是一幅画哦。

接着,作者目光转向一天的不同时间,写出了黎明时的静景与黄昏时的动景,对仗工整,各具风采。

最后,作者写出了山川自然之中的竹林与猿鸟,以及人类的活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向往。

三、重点字词1、答谢中书:此指谢征,谢灵运族弟,官至中书郎。

2、共:一起。

3、交映:交相掩映。

4、晓雾将歇:将要消散的晨雾。

5、夕日欲颓:夕阳将要落下。

颓:坠落。

6、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7、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

欲界,佛经称欲界为有七情六欲、有生死福祸之所者。

此指有生命处所、为佛家所禁忌的世俗世界。

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8、复:又。

9、与其奇者:参与、欣赏它的奇丽。

四、中心思想《答谢中书书》这篇文章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抒发作者本人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官场的厌倦之情和归隐山水的情怀。

五、写作特点1、对仗工整:文章中采用了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如“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使得文章具有一种音韵之美。

2、描写生动:作者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写手法,如“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形象地描绘出山川的秀美景色。

3、文字精炼:文章用字简练而不失含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简单描绘,传达出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与向往。

六、重点句子解析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解析: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山川景色之美,是人们自古以来就共同赞叹的。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向往。

【2024四川专用】中考文言文专题-04-《答谢中书书》 课件(共42张PPT)

【2024四川专用】中考文言文专题-04-《答谢中书书》 课件(共42张PPT)

重点问题
4.“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 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 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猿鸟的呜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 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意思对即可)。
2.四时俱备
四时:________四__季__________________
3.晓雾将歇
歇:_________消__散_________________
4.夕日欲颓
颓:_________坠__落_________________
5.沉鳞竞跃
沉鳞:________指__水___中__潜___游__的___鱼_____
文本理解 巩固训练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内容上:是作者针对眼前的美景发出的感慨和展开的议论,突 出了山水的奇绝,并表达了自己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的心愿。
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文本理解 巩固训练
4.赏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中“乱”“竞”的表达 效果。
㈠对比阅读《与顾章书》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2分)
4.下面语段【甲】和语段【乙】中的句子表现出两位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你如 何看待他们的这种处世态度?(4分)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这两句话体现了两位作者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处世态度。 他们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拥有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襟、超 凡的气度,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答谢中书书》中考复习课PPT文档共22页

《答谢中书书》中考复习课PPT文档共22页
《答谢中书书》中考复习课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 以被永 远肯定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1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课件(共27张PPT)

11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课件(共27张PPT)

仰视、俯察 平远的视角 极目远眺 晨

静景 动景
研读文本 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景物的?
①从观察角度来看,由仰视到俯视再到平视; ②从景物状态来看,由静态到动态; ③从感官角度来看,视觉听觉有机结合; ④从时间选择来看,选择朝和夕两个特定的时间 段的生物活动,是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深入探究
课文赏析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交:交相。
俱:都。
静态描写:作者以平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 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多彩的气象。一个“交” 字,有目眩神迷之意;一个“俱”字,则现终年常绿之色。
课文赏析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将:将要。 乱:纷乱。 由描写静态景物转入描写动态景物。“将”, 赋景物以动态,而动中自然有静。“乱”,极写 动态,打破清晨的宁静,使得景物极具生命力。
课文赏析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
动态描写。“颓”字写出了夕阳落山的动态, “竞”字生动地展现了鱼儿争相跃出水面的状态,渲 染了傍晚热闹欢快的气氛。
研读文本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 听读课文,用笔划分语句节奏“/”并做好重 点字词读音的标注。
(1)凝神静听,细细体会字音、停顿、节奏的把控。 (2)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音韵节奏
3、 齐读课文,读出情感,读出意境。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 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 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 翠竹,四时俱备。
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 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 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的什么思想感情?
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 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 之感。
2、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 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 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
本文实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 处。
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③ 晨昏变化之美。④动静相衬之美。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 ,南朝 齐、梁时期思想家、文学家。
一、重要字词 1、四时:。 俱:
2、歇: 3、颓:。 竞跃: 沉鳞:
二、重点翻译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实是欲界之仙都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
奇者
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的景象 的对偶句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