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飞行器基本飞行原理

合集下载

飞行原理与应用课件

飞行原理与应用课件

飞行原理与应用课件一、引言飞行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梦想,也是现代科技的杰作。

本课件将介绍飞行的原理和应用,带领读者了解飞行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二、基本原理飞行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利用气流的力学特性以及对流体的控制来实现飞行。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基本原理。

2.1 升力和重力在飞行过程中,重力是向下的力,而升力是向上的力。

根据伯努利原理和牛顿第三定律,当气流通过飞行器的翼面时,翼面的上表面速度较快,而下表面速度较慢。

由此产生的气压差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使飞行器能够克服重力而保持在空中。

2.2 动力和阻力为了在空中飞行,飞行器需要动力,通常是由发动机提供的推力。

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会遇到空气的阻力,这个阻力会减慢飞行器的速度。

为了克服阻力,飞行器需要足够的动力。

2.3 舵面控制飞行器的舵面,如方向舵、副翼和升降舵,用于调整和控制飞行器的姿态和飞行方向。

通过操纵这些舵面,飞行员可以控制飞行器的转向、升降和侧倾等动作。

三、飞行器类型和应用飞行器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应用。

3.1 固定翼飞行器固定翼飞行器是最常见的飞行器类型,如民用飞机和军用战斗机。

固定翼飞行器通过翼面的升力产生推力,以及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来保持在空中飞行。

固定翼飞行器广泛用于运输、军事及其他领域。

3.2 直升机直升机通过旋翼的旋转产生升力,使其能够垂直起降,并在空中悬停和飞行。

直升机具有垂直起降和悬停能力,因此在搜救、运输和军事任务中有广泛应用。

3.3 无人机无人机是没有人驾驶的飞行器,通过遥控或自主系统进行控制。

无人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航空摄影、农业、地质勘探和科学研究等。

3.4 空间飞行器空间飞行器用于太空探索和卫星发射等任务。

它们具有超远距离和高速飞行的能力,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四、飞行原理的应用举例飞行原理在许多现实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应用举例。

4.1 航空旅行民用飞机通过飞行原理在大气中飞行,使人们能够快速、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飞行器的工作原理

飞行器的工作原理

飞行器的工作原理飞行器以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开启了人类的航空事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飞行器的工作原理,涵盖了重力、气动力、推进力以及控制力等关键要素。

一、引言飞行器是指能够在大气层内自由飞行的装置,包括了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

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供了高速、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

要理解飞行器的工作原理,我们需要了解几个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重力与升力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它是使飞行器垂直下落的力。

然而,飞行器能够克服重力并在空中飞行,这是因为它们产生了与重力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力,即升力。

升力是通过机翼的形状和空气动力学原理产生的。

当飞行器的机翼在空气中运动时,它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从而使飞行器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三、气动力学原理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在物体表面上产生的力和运动的学科。

当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时,空气会与其表面产生相互作用,产生升力和阻力。

升力已在上一节中介绍,而阻力是指空气对飞行器行进方向上的阻碍力。

飞行器需要克服阻力以保持在空中的稳定飞行。

四、推进力推进力是飞行器在空中前进的动力。

常见的飞行器使用的推进方法有以下几种:1.喷气发动机:喷气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将其喷出以产生反作用力,推动飞行器向前飞行。

这种推进力十分强大,适用于大型飞机。

2.螺旋桨:螺旋桨通过旋转产生气流,推动飞行器向前运动。

它通常用于直升机和小型飞机,效率较高。

3.火箭推进器:火箭推进器是通过燃烧推进剂的高能燃料产生巨大的推力,将飞行器推入太空。

五、平衡与控制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器需要保持平衡和控制。

平衡是指飞行器保持稳定飞行的能力,而控制则是指调整飞行器的姿态和方向。

为了实现平衡和控制,飞行器通常配备了控制面(如副翼、升降舵、方向舵)和稳定系统(如陀螺仪和自动驾驶系统)。

六、结论飞行器的工作原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了物理学、机械学、气动学等多个学科。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精确的控制,飞行器能够稳定、安全地飞行在空中。

航空航天概论第2章 飞行器飞行原理

航空航天概论第2章 飞行器飞行原理

2.2.1空气流动基本规律
2、连续性定理
• 当流体连续不断而稳定地流过一个粗细不等的变截 面管道时,在管道粗的地方流速比较慢,在管道细 的地方流速比较快。这是由于管道中任一部分的流 体不能中断也不能堆积,因此在同一时间,流进任 一截面的流体质量和从另一截面的流出的流体质量 应该相等。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2.1.2 大气的物理特性与标准大气
2、标准大气 • 前面所述的大气物理性质是随着所在地理位置、 季节和高度而变化的,这样就使得航空器上产生 的空气动力也发生变化,从而使飞行性能发生变 化。为了在进行航空器设计、试验和分析时所用 大气物理参数不因地而异,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 标准,即所谓的标准大气。 • 国际标准大气的规定:(1)大气被看成完全气体, 即服从状态方程。(2)以海平面的高度为零。在 海平面上,大气的标准状态为:气温t=15℃;压 强p=1 atm;密度ρ=1.2250kg/m3;声速 c=314m/s。具体的数据可以查《国际标准大气简 表》。
线与翼弦的交点叫压力中心。
3、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
机翼表面的压力分布
• 机翼表面上各个点的压力大小,可以用箭头长短来表示如图。箭头方向朝外,表示比
大气压力低的吸力或叫负压力;箭头指向机翼表面,表示比大气压力高的正压力,简
称压力。
把各个箭头的外端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
起来,这就是用向
量表的机翼压力 分布图。图上吸力
2、翼形几何外型的参数
翼型:用平行于对称平面的切平面切割机翼所得的剖面,称为翼剖面,简称翼型。 中弧线:翼型厚度中点的连线 弯度分布:有厚度的非对称翼,构造非对称翼型的“骨架”,称为中弧线的弯板,
它的高度yf的分布(即中弧线方程)称为弯度分布。 相对厚度:翼型最大厚度( Tmax )与翼型弦长(c)的比值Tmax /c

航空航天飞行器运行的工作原理

航空航天飞行器运行的工作原理

航空航天飞行器运行的工作原理航空航天工业作为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探索、交流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飞行器的运行原理是关键的科学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航空航天飞行器的运行原理,并对其适用的场景和格式进行分析。

一、飞行器的基本组成航空航天飞行器一般由机身、发动机、翼面、操纵系统、导航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几个基本部件组成。

其中机身是飞行器的骨架,发动机提供推力,翼面产生升力,操纵系统用于操纵飞行器的运动,导航系统用于确定位置和航向,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飞行器的各项参数。

二、飞行器的运行原理航空航天飞行器的运行原理可以从物理学和航空力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1. 升力和重力平衡飞行器的运行离不开升力和重力的平衡。

翼面通过产生升力来克服重力使飞行器在空中保持飞行。

翼面的升力是由气流通过翼面产生的。

通过改变翼面的外形和角度,可以调节升力的大小,从而控制飞行器的飞行高度。

2. 推力和阻力平衡除了升力和重力之外,飞行器的运行还需要推力和阻力之间的平衡。

发动机通过喷射高速气流产生推力,推动飞行器向前运动。

而阻力则是飞行器前进过程中空气的阻碍力,它与飞行速度和飞行器表面积有关。

通过控制推力和调节飞行速度,飞行器可以保持推力和阻力的平衡,实现平稳的飞行。

三、适用场景与格式选择根据航空航天飞行器运行原理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可将本文作为科普文章或技术报告进行书写。

1. 科普文章如果本文用于科普文章的场景,可以采用较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飞行器的运行原理,增加读者的兴趣和理解。

在排版上可以适当添加插图和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展示飞行器的基本构造和运行原理。

2. 技术报告如果本文用于技术报告的场景,需要更加详细和专业地阐述飞行器的运行原理。

可以逐步介绍飞行器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包括机身结构、发动机工作原理、翼面气动特性等内容。

在排版上,可以采用章节分节的形式,使用图表和公式来支持理论的阐述和分析。

总之,航空航天飞行器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运行原理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理论。

航天飞行器的飞行原理

航天飞行器的飞行原理

航天飞行器的飞行原理
航天飞行器的飞行原理是通过利用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以及万有引力定律以实现飞行。

首先,航天飞行器利用火箭发动机产生巨大的推力。

火箭发动机通过喷射高速喷射物,如燃料和氧化剂的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来产生推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喷射的高速气体将推动火箭反方向产生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整个航天飞行器向前飞行。

其次,航天飞行器借助地球的引力来进行轨道飞行。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物体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地球对航天飞行器施加的引力使其保持在围绕地球的轨道上。

为了保持轨道飞行,航天飞行器必须具有适当的速度和方向。

当航天飞行器的速度达到一定值时,它将进入地球上的轨道,并继续围绕地球飞行。

另外,航天飞行器可以利用姿态控制系统来实现航向和飞行姿势的调整。

姿态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推力矢量控制或姿态调整推进器等方式,改变航天飞行器的速度和方向,从而使其能够精确进入轨道并进行飞行任务。

总之,航天飞行器的飞行原理是基于牛顿第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通过产生推力和借助引力,以及利用姿态控制系统来实现飞行。

这些原理的运用使得航天飞行器能够在太空中安全地进行各种任务。

航天飞行器及原理

航天飞行器及原理

航天飞行器及原理
航天飞行器是一种用于在太空中进行人类飞行的载人飞行器,它的原理是基于牛顿的第三定律,即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航天飞行器的主要部分包括发射器、推进系统、机身和控制系统等。

发射器是用于将航天飞行器送入太空的设备,它通常是一个巨大的发射塔,可以提供足够的推力和速度,使飞行器能够逃离地球的引力场。

推进系统则提供了飞行器在太空中进行姿态调整、位置调整和加速的能力。

它由发动机、燃料储存设备和推进剂组成,通过燃烧燃料产生巨大的推力,并通过喷射推进剂的气体来产生反作用力,从而推动飞行器向前飞行。

机身是航天飞行器的主要承载结构,它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承受发射过程中的巨大压力和震动,同时还需具备良好的气动特性,以减小飞行阻力和提高飞行的稳定性。

控制系统则是用于控制飞行器的姿态和运动的设备,它可以通过控制推进系统的喷射方向和推力大小,使飞行器实现各种姿态调整和轨道控制。

在飞行器进入太空后,它将进入轨道并继续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空间站建设、卫星发射等任务。

在任务完成后,飞行器需要再次进入大气层并通过减速和降落系统实现安全返回。

这一过程需要精确的监测和控制,以确保飞行器能够准确地返回并着陆。

总之,航天飞行器通过利用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和控制系统的精确操作,能够实现在太空中的人类飞行和各种科学任务。

飞行器的知识点

飞行器的知识点

飞行器的知识点飞行器是一种能够在大气层中飞行的载人或无人机械装置。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飞行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和军事装备。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飞行器的知识点,包括基本原理、分类、关键技术等。

一、基本原理飞行器的运行基于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且方向相反。

当一架飞行器在空气中产生向下的推力时,空气会在飞行器上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从而使其获得升力并保持在空中。

二、分类1. 飞机飞机是最常见的飞行器类型之一,分为固定翼飞机和旋翼飞机两种。

固定翼飞机包括喷气式客机、螺旋桨飞机等,其飞行原理基于空气动力学和机械运动学。

旋翼飞机,则通过旋翼的旋转产生升力和推力。

2. 直升机直升机是一种通过旋转翅膀产生升力和推力的飞行器。

它具有垂直起降和悬停能力,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如山区、城市等。

直升机的关键部件包括主旋翼、尾旋翼和发动机。

3. 其他飞行器除了飞机和直升机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飞行器:- 热气球:利用加热气体产生浮力的飞行装置。

- 垂直起降飞机:如VTOL、STOL等,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垂直起降。

- 无人机:无人驾驶的飞行器,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航拍、物流等领域。

三、关键技术1. 航空材料飞行器需要具备良好的强度、轻量化和耐腐蚀性能。

常用的航空材料包括铝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等。

2. 动力系统飞行器动力系统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其性能和效率。

目前常用的动力系统包括喷气发动机、螺旋桨发动机、电动发动机等。

3. 飞行控制飞行控制系统负责掌控飞行器的姿态、方向和稳定性。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使得飞行器能够实现更加精确和稳定的飞行。

4. 导航与通信导航系统用于确定飞行器的位置、速度和方向。

通信系统则实现飞行器与地面控制站或其他飞行器之间的信息交流。

5. 安全与维护飞行器安全与维护是保障飞行安全和延长飞行器寿命的关键环节。

包括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燃油管理、故障预测等方面。

四、未来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未来飞行器的设计将趋向于更加绿色环保。

第二章 航空飞行器基本飞行原理 第一节 飞行环境概述

第二章 航空飞行器基本飞行原理 第一节 飞行环境概述

——低速流动, ——亚音速流动, ——跨音速流动, ——超音速流动; ——高超音速流动。
流场
流体所占据的空间称为流场。 大气层就是一个很大的流场。
流体的流动参数(或运动参数):
用以表征流体特性的物理量如速度、温度、压强、密度等。
定常流动与非定常流动
流场中任一点的任一个流动参数(如速度、压强、密度等)随时间而变化的流动 称为非定常流动。 流场中任一固定点的所有流动参数都不随时间而变化的流动称为定常流动。 有些非定常流动可以通过适当选择参考坐标系而变为定常流动, 因而不能看成是 真正的非定常流动。以飞机在静止空气中等速平飞的情况为例,在固连于地面的参考 坐标系中,空气的流动是非定常流动;在固连于飞机的参考坐标系中,空气的流动是 定常的。只有在飞机速度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下,对飞机的绕流才是真正的非定常流 动。 严格来讲,定常运动是不存在的。如果运动参数随时间变化十分缓慢,则至少在 一段时间内可近似认为运动参数不变--“准定常运动” 。
椭球体;自转;公转。 垂直方向上特性变化显著
以大气中温度随高度的分布为主要依据分层: 1. 对流层 空气的对流运动很明显, 全部大气约 3/4 质量,几乎全部的水汽, 天气变化最复杂,对飞行影响最重要。 各种天气现象几乎都出现在这一层中,如雷暴、浓雾、低云幕、雨、雪、大气湍 流、风切变等。 2. 平流层 气流比较平稳,垂直运动远比对流层弱,能见度较佳 平流层的下部——同温层 3. 中间层 从平流层顶(大约 50~55km)伸展到 80km 高度。 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空气有相当强烈的垂直运动。 在这一层的顶部气温可低至 160~190K。 4. 热层 从中间层顶伸展到约 800km 高度。 空气密度很小,声波也难以传播。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2.2 流动流体的基本规律
流动的基本概念
大气的物理性质
连续性:
在研究飞行器和大气之间的相对运动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完全可以忽 略不计,即把气体看成是连续的介质。但飞行器所处的飞行环境为高空大 气层和外层空间,空气分子间的平均自由行程很大,气体分子的自由行程 大约与飞行器的外形尺寸在同一数量级甚至更大,在此情况下,大气就不 能看成是连续介质了。
• 相对速度的影响 相对速度越大,机翼产生的升力就越大。
• 空气密度的影响 空气密度越大,升力也就越大,反之当空气稀薄时,
升力就变小了。 • 机翼剖面形状和翼迎角的影响
机翼上产生升力的大小与机翼剖面形状有很大关系。 在一定迎角范围内,随着迎角的增大,升力也会随之增大。 当迎角超出此范围而继续增大时,则会产生失速现象。
粘性与摩擦阻力
大气流过物体时产生的摩擦阻力是与大气的粘性有关系的。因此飞机 飞行时所产生的摩擦阻力与大气的粘性也有很大关系。
理想流体
通常把不考虑粘性的流体(即流体内摩擦系数趋于零的流体)称为理 想流体或无粘流体。
15
2.2 流动流体的基本规律
流动的基本概念
大气的物理性质
声速:
声速是指声波在物体中传播的速度,声波是一个振动的声源在介质中 传播时产生的疏密波。
飞机几何外形和参数
圆头尖尾
尖头尖尾
对称翼型 非对称翼型
菱形翼型 平板翼型 弯板翼型
38
2.3 飞机的几何外形和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
飞机几何外形和参数
• 翼展b:机翼左右翼梢之间的最大横向距离 。 • 翼弦:翼型前缘点和后缘点之间的连线 。(c0翼根弦长,c1翼
梢弦长)
• 前间缘的后夹掠角角。:0 机翼前缘线与垂直于翼根对称平面的直线之
10
第2章航空航天飞行器基本飞行原理
2.1 飞行环境概述
2.1.3 国际标准大气
1:标准大气压=101千帕 2: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11
第2章航空航天飞行器基本飞行原理
2.2 流动流体的基本规律
2.2.1 流动的基本概念
流体是气体(如空气)和液体(如水)的统称。 流体可压缩性是指流体的压强改变时其密度和体积也改变的性质。
波音747-200型
32
2.3 飞机的几何外形和作用在飞机上 2.3 飞机的几何外形和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 的空气动力
翼型 是指沿平行于飞机对称平面的切平面切割机翼所得到的剖面 。
33
2.3 飞机的几何外形和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
翼弦和迎角
翼型最前端的点叫“前缘”,最后端的点叫“后缘”。前缘 和后缘之间的连线叫翼弦。翼弦与相对气流速度之间的夹角 叫迎角。
29
2.2 流动流体的基本规律
高速气流的流动特点
超音速气流在变截面管道中的流动情况,与低速 气流相反,收缩管道将使超音速气流减速、增压; 而扩张形管道将使超音速气流增速、减压。
30
第2章航2空.航3天飞行飞器基本机飞行原的理 几何外形和作用在飞机上 的空气动力
波音747-200型
31
第2章航2空.航3天飞行飞器基本机飞行原的理 几何外形和作用在飞机上 的空气动力
23
2.2 流动流体的基本规律
连续性定理
描述了定常流动的流体任一流管中流体元在不同截面处的流
速 v 与截面积 S 的关系。
qm VA
Δt
S1
v
1
S2
v
它表述了流体的流 速与流管截面积之 间的关系。流量一 定,也就是说在截 面积小的地方流速 大,截面积大的地 方流速小。
1v1S1 2v2S2 2
武汉大学通识课程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光谱成像实验室
吴琼水 qswu@
1
第2章 航空航天飞行器基本飞行原理
• 2.1 飞行环境概述 • 2.2 流动流体的基本规律 • 2.3 飞机的几何外形和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
动力
2
第2章航空航天飞行器基本飞行原理
2.1 飞行环境概述
升力的产生
机翼表面各点压力的测定
用向量法表示的机翼压强分布布图
36
2.3 飞机的几何外形和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
飞机几何外形和参数
飞机的几何外形主要由机身、机翼和尾翼等主要部 件的外形共 同来组成。
垂直尾翼
方向舵
发动机
升降舵
驾驶舱
襟翼
水平尾翼 副翼
机身
机翼
37
2.3 飞机的几何外形和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
静压+动压=总压=常数
伯努利定理的应用条件:
(1) 理想流体
(2) 不可压缩流
(3) 定常流动
(4) 在所考虑的范围内,没有能量的交换
(5) 在同一条流线上或同一根流管上
26
2.2 流动流体的基本规律
低速流动伯努利定理
由连续性定理和伯努利方程可知,流体在变截面管道中流动 时,凡是截面积小的地方,流速就大,压强就小;凡是截面 积大的地方,流速就小,压强就大。
27
2.2 流动流体的基本规律
低速流动伯努利定理
由连续性定理和伯努利方程可知,流体在变截面管道中流动 时,凡是截面积小的地方,流速就大,压强就小;凡是截面 积大的地方,流速就小,压强就大。
28
2.2 流动流体的基本规律
低速气流的流动特点
当管道收缩时,气流速度将增加,压力将减小; 当管道扩张时,气流速度将减小,压力将增加。
自然环境:真空、电磁辐射、 高能粒子辐射、微流星体、 行星大气、磁场和引力场等
诱导环境:振动、冲击、感 应磁场、有机材料溢出物污 染等。
9
第2章航空航天飞行器基本飞行原理
2.1 飞行环境概述
2.1.3 国际标准大气
为了准确描述飞行器的飞行性能,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即 标准大气。
目前我国所采用的国际标准大气,是一种“模式大气”。它依据 实测资料,用简化方程近似地表示大气温度、密度和压强等参数的平 均铅垂分布,并将计算结果排列成表,形成国际标准大气表。
一般认为液体是不可压缩的,气体是可压缩的。
当气流速度较小时,压强和密度变化很小,可以不考虑大气可压缩性的影响。 但当大气流动的速度较高时,压强和速度的变化很明显,就必须考虑大气可压 缩性。
12
2.2 流动流体的基本规律
流动的基本概念
大气的物理性质
大气的状态参数和状态方程:
气体的状态参数是指压强P、温度T和密度 ρ这三个参数。它们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气体状态方程表示,即
流线密处,表示流速大,反之则稀。
流管
流管:由一组流线围成的管状区域称为流管。
流管内流体的质量是守恒的。
通常所取的“流管”都是“细流管”。
细流管的截面积 S 0 ,就称为流线。
20
2.2 流动流体的基本规律
空气动力
流动的基本概念
任何物体只要和空气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空气就会对它产 生作用力,这个力就是空气动力。
22
2.2 流动流体的基本规律
相对运动原理
飞机以一定速度作水 平直线飞行时,作用 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 与远前方空气以该速 度流向静止不动的飞 机时所产生的空气动 力效果完全一样。这 就是飞机相对运动原 理。
飞机以每小时300km的速度在静止的空气中飞行,或者气流以每小时300km 的速度从相反的方向流过静止的飞机,两者的相对速度都是每小时300km。 这两种情况,在飞机产生的空气动力完全相等,所以叫做“相对运动原 理”(或可逆性原理)。
升力公式
翼型和迎角对升力的影响可以通过升力系数Cy表现出来。 总结以上因素的影响,升力的公式可写成:
24
2.2 流动流体的基本规律
连续性定理
它表述了流体的流 速与流管截面积之 间的关系。流量一 定,也就是说在截 面积小的地方流速 大,截面积大的地 方流速小。
25
2.2 流动流体的基本规律
低速流动伯努利定理
由能量守恒定理描述流体流速与压强之间的关系。
在管道中稳定流动的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在管道各处的流 体动压和静压之和应 始终保持不变即:
飞机的升力主要是由机翼和空气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
流线演示视频
21
2.2 流动流体的基本规律
相对运动原理
1. 只要空气和物体有相对运动,就会产生空气动力。
2. 例:有风的时候,我们站着不动,会感到有空气的力量 作用在身上;没有风的时候,如果我们骑车飞跑,也会 感到有空气的力量作用在身上。
3. 这两种情况虽然运动对象不同,但产生的空气动力效果 是一样的。前一种是空气流动,物体不动;后—种是空气 静止,物体运动。
声速的大小和传播介质有关。在水中的声速大约为1440米/秒;而在海 平面标准状态下,在空气中的声速仅为341米/秒(1227公里/小时)。
由此可知介质的可压缩性越大,声速越小(如空气);介质的可压缩 性越小,声速越大(如水)。
16
2.2 流动流体的基本规律
流动的基本概念
大气的物理性质
马赫:
马赫数Ma的定义为:
பைடு நூலகம்
在研究飞行器和大气之间的相对运动时,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即把气体看成是连续的介质。这就是在 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常说的连续性假设。
14
2.2 流动流体的基本规律
流动的基本概念
大气的物理性质
粘性:
大气的粘性力是相邻大气层之间相互运动时产生的牵扯作用力,即大 气相邻流动层间出现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也叫做大气的内摩擦力。
Ma = v/a
v是飞行速度(或相对气流速度),a是飞行高度上的当地音速。
飞行器飞行速度越大,Ma 就越大,
飞行器前面的空气就压缩得越厉害。 因此,Ma的大小可作为判断空气受 到压缩程度的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