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化学实验基础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十章第1讲化学实验基础pptx课件新人教版

②特殊试剂的取用。
试剂
取用方法
其他药品一般取出后不能放回原瓶
金属钠、钾
等活泼金属 用镊子取出金属钠或钾后,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
璃片或白瓷板上用小刀切割一小块,余下的立即放回原瓶
白磷
用镊子夹住白磷,用小刀在水下切割
液溴
(在通风橱中)将胶头滴管伸入下层吸取液溴(上层为水溶 液层),因液溴有很强的腐蚀性,要注意防止其沾在皮肤上
易错辨析
(1)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要放进烤箱中烘干。( × ) (2)用托盘天平称量11.75 g食盐,进行溶液配制。( × ) (3)分离Br2和CCl4的混合物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 × ) (4)滴定管盛放标准溶液前,应先用标准溶液润洗。( √ ) (5)蒸馏时,温度计下端应插入蒸馏烧瓶内液面以下。( × ) (6)分液时,分液漏斗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 ) (7)高温焙烧时,用蒸发皿盛放固体进行加热。( × ) (8)使用冷凝管时,冷却水一般“上口进,下口出”。( × )
2.化学实验安全 (1)常见危险化学药品的标志。
(2)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碱液洒在皮肤上
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 稀硼酸
少量浓硫酸溅在皮肤上
先用干布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
稀NaHCO3
溶液(或稀氨水等)
液溴洒在皮肤上
用 酒精
洗涤
水银洒在桌面上
用 硫粉 覆盖
酸液溅到眼中
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浓硝酸、AgNO3溶液、氯水等
FeCl3溶液中加 稀盐酸
保存依据
保存方法
典型实例
防腐蚀
①能腐蚀橡胶的物质用 浓硝酸、KMnO4溶液、溴水等能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11-1 94张PPT

2019/9/3
4
①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②酒精灯中的酒精量不超
过其容积的 2/3,不少于1; 3
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 精灯里添加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酒精,以免失火; ④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 另一只酒精灯; ⑤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 不可用嘴去吹灭。
2019/9/3
5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2019/9/3
1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1~2 cm时改用 胶头滴管 ,加液体至 凹液面
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
2019/9/3
11
(5)
2019/9/3
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 检验是否漏水 ;
② 有 “0”刻度,刻度由 上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2019/9/3
6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讲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讲解)(含解析)

第一讲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真题速递】1. ( 2019·全国Ⅲ卷)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目的实验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将 Cl 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B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2 MnO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D 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A. AB. BC. CD. D【答案】 A【解析】 A、氯气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碳酸氢钠,不能制备次氯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A 选; B、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双氧水的分解,因此可以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能达到实验目的, B 不选; C、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应,与乙酸乙酯不反应,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能达到实验目的, C 不选; D、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可以制备二氧化硫,能达到实验目的, D 不选。
2. ( 2019·全国Ⅱ卷)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量的乙烯后静置层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2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稀盐酸D 向盛有 FeCl 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分振荡后加 1 滴 KSCN溶液变A. AB. BC. CD. D 【答案】 A【解析】 A.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无机小分子,则实验现象中不会出现分层, A 项错误;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洗气瓶,发生反应为:CO+2Mg 2MgO+C,则集气瓶因反应剧2烈冒有浓烟,且生成黑色颗粒碳单质,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 B 项正确;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2- +S2O3 +2H =S↓+SO2↑+H2O,则会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溶液变浑浊,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 C 项正确; D.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的铁粉,铁粉会将溶液中所有的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使黄色逐渐消失,充分震荡后,加1 滴 KSCN溶液,因震荡后的溶液中无铁离子,则溶液不会变色,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 D 项正确;3. (2018·江苏)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 -的Cl 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 -后的Cl 2尾气【答案】 B【解析】 A 项,灼烧碎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不能用烧杯,装置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 项,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能达到实验目的;C项,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氯气需要加热,装置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 项,吸收Cl 2应用 NaOH溶液,装置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025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第四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基础课)(解析版)

第四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基础课)复习目标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
3.会用“单、双线桥”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掌握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及价态规律的应用。
知识点一 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1.本质和特征2.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1)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合题意即可)。
(2)分析: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KMnO4发生________反应,HCl发生________反应,盐酸表现的性质是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生成1 mol Cl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mol 。
提示 (1)3O 2=====放电2O 3 (2)KMnO 4 HCl Cl 2 MnCl 2 还原 氧化 还原 酸 2 mol 23.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与单线桥法(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用双线桥法标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失”字样。
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及还原产物预测氧化剂还原产物KMnO4Mn 2+(酸性);MnO 2(中性);MnO 2-4(碱性)K 2Cr 2O 7(酸性)Cr 3+浓硝酸NO 2稀硝酸NO X 2(卤素单质)X -H 2O 2OH -(碱性);H 2O(酸性)Na 2O 2NaOH(或Na 2CO 3)NaClO(或ClO -)Cl -、Cl 2NaClO 3Cl -、Cl 2、ClO 2PbO 2Pb 2+(2)常见的还原剂及氧化产物预测还原剂氧化产物S 2-(或H 2S)S 、SO 2(或SO 2-3)、SO 2-4H 2C 2O 4CO 2H 2O 2O 2I -(或HI)I 2、IO -3CO CO 2金属单质(Zn 、Fe 、Cu等)Zn 2+、Fe 2+(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Fe 3+)、Cu 2+Fe 2+Fe 3+(酸性);Fe(OH)3(碱性)SO 2(或H 2SO 3、SO 2-3)SO 2-4(3)如H 2O 2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化学实验基础 人教

8.检验多种气体时的检验顺序 有多种气体需要检验时,应尽量避免前步检验对后步检验的干扰。如被检验的 气体中含有CO2和H2O(g)时,应先通过无水CuSO4检验H2O(g),再通过澄清石 灰水检验CO2。
9.操作的一般顺序:设计→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实验及现象观察 →装置拆除→仪器清洗。
解析:(1)NO易与O2反应,不能用排气法集气;用排水法集气则应遵循“短管进长
管出”的原则,故选c。(2)题目所给量气装置只有D。(3)由关系式:Zn~H2可知:
m(Zn)= g,则w(Zn)=m(Zn)/m1=
。(4)由m=ρV,V=Sh可推知答案。
(5)用恒压分液漏斗时,部分气体会扩散到橡胶管及分液漏斗上部,若改用普通分
[实验二]为了探究镀锌薄铁板上锌的质量分数w(Zn)和镀层厚度,查询得知锌易溶 于强碱:Zn+2NaOH===Na2ZnO2+H2↑。据此,截取面积为S的双面镀锌薄铁板 试样,剪碎、称得质量为m1 g。用固体烧碱和水作试剂,拟出下列实验方案并进 行相关实验。 方案甲:通过测量试样与碱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来实现探究目标。 (2)选用B和________(填仪器标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3)测得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 L(标准状况),w(Zn)=________. (4)计算镀层厚度,还需检索的一个物理量是________。
3.防污染。制取有毒气体(如Cl2、CO、SO2、H2S、NO2、NO)时,应在密闭系统 中进行,外加尾气吸收处理装置。
4.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气体时,要注意熄 灯顺序或加装安全瓶。
5.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做到反应物质正确、现象明显、方法简单易行、试剂用量 最少。解答物质检验的有关试题时,应按取样、操作、现象、结论的顺序进行 描述。各取少许→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加入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课件

(7)中空双层玻璃瓶
[2017·全国卷Ⅰ,26]
使用场景: 需要持续受热装置 ; 作用: 保温,利用××蒸出/挥发 。
(8)保护装置 CO2/H2O/Cl2→
碱石灰
澄清石灰水/浓硫酸/FeCl2 使用场景: 性质检验或定量测量,一般放在装置最后 ; 作用: 防止空气中的CO2/H2O/O2进入,干扰实验/引起误差/氧化产物。
容器壁上附着上附着的硫 容器壁上附着的苯酚
热NaOH溶液/CS2 NaOH溶液/酒精
试管壁上的银镜 容器壁上附着的油脂 油污
HNO3可,氨水不可 热NaOH溶液/热纯碱
考点一 常用化学仪器及使用 2.特殊实验装置(常见于大题,选择偶尔涉及) (1)启普发生器 优点: 随用随开,随关随停 。
作用: 观察气体流速,便于调节比例
。
注意:多了试剂的作用——干燥气体!
(5)冷凝分离器
使用场景: Cl2+Br2 / SiCl4+Cl2 /A+B ;
作用: 将××冷凝分离,便于……
。
收集液溴 / 除杂 / ……
(6)验堵稳流器
大口防堵
不防倒吸 安全瓶 使用场景:有AlCl3(g) 、FeCl3(g)等易升华/凝华或气压过大 ; 作用: 验证后续装置是否堵塞 / 平衡压强获得平稳气流 。
实验时 先 开 后 关。
球形冷凝管可以 增大气体接触面, 使冷凝更充分。
冷凝后的液体容易 残留在球形区域内
(6)玩转洗气瓶
Cl2
① ①洗气 长进短出
H←2
饱和 NaCl
②收集:排空气 H2、NH3等。短进长出排水法短进长出 Cl2、HCl等。长进短出
③供气 通入液体,长进短出。 注:NO、C2H4、NO2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十二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课件

3.定量实验
定量实验是将化学实验与化学计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测定物质
的化学组成与含量的探究性实验,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常考题型。
定量型实验题的解题模板如下:
【典例】(2018·全国2,28)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
为亮绿色晶体,可用于晒制蓝图,回答下列问题:
加以重点复习,重点识记如圆底烧瓶、蒸馏烧瓶、三颈烧瓶、分液
漏斗、长颈漏斗、滴液漏斗、冷凝管等重要仪器,这样就会起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2.离子检验或物质鉴别在高考考纲中为综合运用等级,要求考生
能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无机离子和重要的物质进行鉴别,在
历年高考中都会涉及,常结合探究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进行考查。
②“四个必须”:一是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是过量试剂必须除尽;
三是除杂途径必须最佳;四是除去多种杂质时必须考虑加入试剂的
先后顺序。
2.物质的制备
物质制备型实验题是近几年高考实验命题的一大亮点,主要命题
角度有:以化工流程的形式考查物质的制备,结合气体的实验室制
法考查无机物的制备,典型有机物的制备与提纯。
(1)晒制蓝图时,用K3[Fe(C2O4)3]·3H2O作感光剂,以K3[Fe(CN)6]溶
液为显色剂,其光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3[Fe(C2O4)3]
2FeC2O4+3K2C2O4+2CO2↑;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2)某小组为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下图所示装置
进行实验。
①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十二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1.根据对近几年来高考实验试题的分析可知,实验基础试题所考
查的重点是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这类试题的特点通常是给出限定
高中高三一轮总结复习化学实验基础基础学习知识及技能学案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考大纲求】(1 )了解常见仪器的使用、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实验安全知识及事故办理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自我诊疗1、以下相关实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 25.20 g NaCl 固体②用 25 mL 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 mL 1 mol/L NaOH 溶液③ 量筒、滴定管、分液漏斗、长颈漏斗、容量瓶等仪器在使用前一定查验能否漏水④ 烧瓶、坩埚、烧杯等仪器均可直接在酒精灯上灼烧⑤用量筒量取 4.26 mL 盐酸⑥用 25 mL 酸式滴定管量取15.00 mL KMnO 4溶液⑦量筒的“ 0”刻度在最下边⑧ 用温度计丈量出酒精的沸点为78.5℃2.以下实验操作完整正确的选项是()编号实验操作A 钠与水的反响用镊子从煤油中拿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当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配制必定浓度正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 1 000 mL 的容量瓶中,加水溶B 的氯化钾溶液解,振荡摇匀,定容1 000 mLC 清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将胶管曲折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分的气泡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D 拿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基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封闭活塞,换一个接收上层液体容器,上层液体持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3.以下相关实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查验NH 3B. 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C. 用宽泛 pH 试纸测得氯水的pH 为 2.1D. 用 KSCN 溶液查验溶液中能否含有3+Fe4、 (1) 右图为常有仪器的部分构造(有的仪器被放大)A 图中液面所示溶液的体积为C 图中液面所示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 ,________mL ,用上述四种仪器中的某种丈量一液体的体积,平视时读数为N mL ,仰望时读数为M mL ,若 M>N,则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 填仪器序号字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基础【学习目标】1. 化学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3. 化学实验安全 ◆感知高考1.[2020·浙江7月选考,11]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萃取2Br 时,向盛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4CCl ,振荡、静置分层后,打开旋塞,先将水层放出 B. 做焰色反应前,铂丝用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C. 乙醇、苯等有机溶剂易被引燃,使用时须远离明火,用毕立即塞紧瓶塞D. 可用3AgNO 溶液和稀3HNO 区分NaCl 、2NaNO 和3NaNO 【答案】A 【解析】A .CCl 4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故萃取Br 2时,向盛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CCl 4,振荡、静置分层,打开旋塞,先将CCl 4层放出,A 操作错误;B .做焰色反应前,先将铂丝用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无色的目的是排除铂丝上粘有其它金属元素,对待检测金属元素的干扰,B 操作正确C .乙醇、苯等有机溶剂属于易燃物品,故使用时必须远离明火和热源,用毕立即塞紧瓶塞,防止失火,C 操作正确;D .氯化银、亚硝酸银都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所以硝酸银滴入氯化钠溶液和亚硝酸钠溶液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但是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而亚硝酸银溶于稀硝酸;硝酸银溶液滴入硝酸钠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故D 操作正确。
故仅A 选项符合题意。
2. [2020·新课标Ⅰ]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 【解析】A .SO 2和H 2S 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在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杂质H 2S 时,SO 2也会被吸收,故A 项不能实现除杂目的;B .氯气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饱和食盐水在吸收氯化氢气体的同时,也会抑制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故B 项能实现除杂目的;C .氮气中混有少量氧气,在通过灼热的铜丝网时,氧气可以与之发生反应:22Cu O ==2CuO ∆+ ,而铜与氮气无法反应,因此可以采取这种方式除去杂质氧气,故C 项能实现除杂目的;D .NO 2可以与NaOH 发生反应:23222NO 2NaOH=NaNO NaNO H O +++,NO 与NaOH 溶液不能发生反应;尽管NO 可以与NO 2一同跟NaOH 发生反应:222NO NO 2NaOH=2NaNO H O +++,但由于杂质的含量一般较少,所以也不会对NO 的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故D 项能实现除杂的目的;答案选A 。
3. [2020·天津]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配制5000mL0.1000mol.L-1Na2CO3溶液除去Cl2中的HCl 蒸馏用冷凝管盛装Na2SiO3溶液的试剂瓶A B C D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A.配制50.00mL0.1000mol.L-1Na2CO3溶液需要用容量瓶,不能使用量筒配置溶液,故A错误;B.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使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可以吸收氯化氢气体,根据氯气在水中的反应:Cl2+H2O⇌H++Cl-+HClO,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氯离子使氯气溶于水的平衡逆向移动,降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洗气瓶长进短出,利于除杂,故B正确;C.蒸馏要使用直形冷凝管,不能使用球形冷凝管,故C错误;D.硅酸钠溶液呈碱性,硅酸钠溶液是一种矿物胶,能将玻璃塞与试剂瓶的瓶口粘在一起,盛装Na2Si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使用玻璃塞,应使用橡胶塞,故D错误。
答案选B。
◆核心知识1.可加热的仪器(1)蒸发皿的使用方法:用于蒸发或浓缩溶液,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 ,蒸发浓缩时要用 不断搅拌,使被加热(蒸发)物质均匀受热。
(2)坩埚的使用方法:用于灼烧固体物质,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 上加热,取放坩埚必须使用 ,加热完的坩埚应放在 上冷却。
(3)仪器④中A 的名称为 ,B 的名称为 。
仪器⑦为 ,常用于组装有液体参与反应的反应器,其中B 主要用于混合液体的蒸馏和分馏;使用方法:需垫上石棉网;烧瓶内盛放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 ;加热前外壁无水滴,液体加热实验中一般需加入 防暴沸。
(4)仪器⑤为锥形瓶。
使用方法:可用于组装气体发生器;用于 操作,滴定时只振荡, ;所成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 ;可作蒸馏装置的接收器;作加热使用时,应放在 上加热;(5)仪器⑥为烧杯。
使用方法:可用于物质的 与稀释;用于称量具有 的固体药品;组装水浴加热装置。
【答案】 (1) 23,玻璃棒。
(2)泥三角 坩埚钳, 石棉网 。
(3) 圆底烧瓶, 蒸馏烧瓶。
三颈烧瓶, 蒸馏 石棉网; 2/3; 沸石或碎瓷片 。
(4) 滴定 不搅拌; 1/2; 石棉网 ; (5) 溶解 腐蚀性、易潮解 。
2.常用的计量仪器(1)A为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精确度: mL。
无“0”刻度,刻度由下至上逐渐;不可加热,不可作反应容器,不可用作稀释和溶解的容器;选取量筒的原则是“”(填“大而近”、“小而近”)(2)B为容量瓶,主要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仅有刻度线,使用前需; (填“不能”或“能”)用作稀释或溶解、反应的容器,不可加热,不能存放试剂;选用容量瓶时一定要指出规格;定容时,视线与相平(3)C为酸式滴定管。
使用前需“”;“0”刻度在;不可盛装溶液;精确度: mL。
(4)D为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溶液,不可盛装和强氧化性液体(如:KMnO4溶液)。
(5)E为托盘天平。
称量前先调零点;腐蚀性药品应放于内称量;“物码”;④精确度: g。
(6)F为温度计。
根据测量温度的高低选择适合的温度计,严禁使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全部浸入被测溶液中, (填“不能”或“能”)触及容器的底部或器壁;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不能将温度计当搅拌棒使用。
【答案】(1) 0.1 变大;“大而近”(2) 检漏;不能凹液面最低处(3) “查漏”;上方;碱性 0.01 mL。
(4) 碱性酸性。
(5) 烧杯“左物右码”; 0.1 g。
(6) 超量不能支管口处。
3.常用于分离、提纯、干燥的仪器(1)A为漏斗,主要用途:组装过滤器;向小口容器中转移液体。
作过滤装置时,滤纸与漏斗内壁应严密吻合,用水润湿后,中间不得有气泡。
(2)B仪器的名称为;主要用途:用于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制取气体应将长管末端插入以下,防止气体逸出。
(3)C仪器的名称为;主要用途:用于随时添加液体;。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前先检漏;分离液体时,下层液体由,上层液体由。
(4)D仪器的名称为;主要用途:盛放颗粒状固体干燥剂,如:、。
一般为口进气,口出气。
(5)E仪器的名称为;主要用途:用于蒸馏或分馏时冷凝易液化的气体;用于液体回流。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直形冷凝管一般用于蒸馏或分馏时冷凝;球形冷凝管通常用于反应装置中的冷凝回流;冷却水口进口出;球形冷凝管不能用于组装蒸馏装置的原因是。
【答案】(2) 长颈漏斗。
液面。
(3) 分液漏斗;萃取、分液。
下口放出,上口倒出。
(4) 球形干燥管; CaCl2、碱石灰。
大,小。
(5)冷凝管;下上;冷凝后的液体容易残留在球形区域内。
[易混易错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量筒、容量瓶、锥形瓶都是不能加热的玻璃仪器( )(2)灼烧固体时,坩埚放在铁圈或三脚架上直接加热( )(3)在蒸馏过程中,若发现忘加沸石,应立即补加( )(4)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左盘的滤纸上( )(5)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量筒的“0”刻度在下端( )(6)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食盐,量取8.6 mL稀盐酸选用规格为10 mL的量筒( ) 【答案】(1)×(2)×(3)×(4)×(5)×(6)√4.药品的取用(1)根据药品的性状和用量选择取用方法取用药品固体药品液体药品粉末块状一定量少量多量一定量使用仪器镊子用量筒、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2)图示向仪器中加入药品的操作方法①向容器内加固体药品②向容器内加液体药品【答案】(1) 药匙(或纸槽) 托盘天平胶头滴管用试剂瓶倾倒5.试纸的使用(1)类型及作用石蕊试纸——定性检验酸碱性pH试纸——定量检测(粗测)酸碱性强弱品红试纸——检验SO2等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淀粉-KI试纸——检验Cl2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2)使用方法①检验溶液:取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点在试纸,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等pH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②检验气体:先用蒸馏水把试纸,再用镊子夹取或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然后放在,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③pH试纸 (填“不能”或“能”)浸入溶液中,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润湿,但润湿 (填“一定”或“不一定”)有误差。
【答案】(2)①玻璃棒蘸取液体,中部。
②润湿,集气瓶口或导管口处。
③不能不一定6.物质的溶解(1)固体物质的溶解一般在烧杯或试管里进行,为了加速溶解,常采用搅拌、粉碎、振荡或加热等措施,但FeCl3、AlCl3等易水解的固体溶解时不能加热。
(2)气体物质的溶解或吸收①溶解度不大的气体,如CO2、Cl2、H2S等,用如图a所示装置。
②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3、等,用如图b所示装置。
(3)液体物质的溶解(稀释):一般把密度的液体加入到密度的液体中,如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
【答案】(2)②NH3、HCl 。
(3) 较大较小。
7.玻璃仪器的洗涤(1)洗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均匀的水膜,既不聚集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2)常见残留物的洗涤残留物洗涤剂容器里附有的油污容器壁上附着的硫试管壁上附着的银镜AgCl 氨水容器内残留的MnO2【答案】NaOH溶液或热的纯碱溶液 CS2或热的NaOH溶液稀HNO3 热的浓盐酸8.常用危险化学药品的标志9.常见实验事故的处理意外事故处理方法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着火浓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5%的稀硼酸苯酚沾到皮肤上误食重金属盐水银洒到桌面或地面上【答案】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用湿抹布、石棉或沙子盖灭,不能用水灭火用酒精擦洗服用大量牛奶或蛋清,并及时送往医院撒上硫粉并进行处理10.掌握有毒尾气处理的3种方法灼烧式将有毒气体通过灼烧转化为无毒物质收集式将有毒气体收集到塑料袋或其他容器中吸收式Cl2、SO2、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NO:先通入空气,再用NaOH溶液吸收H2S:用CuSO4溶液吸收◆变式再现1.下列试剂保存方法或实验方法中,错误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5.2 g NaOH固体时,不能把NaOH固体放在纸片上称量B.用10 mL的量筒量取9.0 mL无水乙醇,使液面最低点处于9.0 mL刻度处C.浓硫酸保存在广口瓶中,没有挥发性,无须密封D.溴水密封保存,放置于阴凉处【答案】 C【解析】NaOH具有腐蚀性,易潮解,用托盘天平称量需要用烧杯盛放氢氧化钠,而不能用纸片,故A项正确;量筒的小刻度在下,大刻度在上,所以用容积为10 mL的量筒量取9.0 mL无水乙醇,使液面最低点处于9.0 mL刻度处,故B项正确;浓硫酸易吸水,应密封保存,故C项错误;溴易挥发,应密封保存,溴水见光易分解,应放置在棕色试剂瓶中且置于阴凉处,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