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实验》
《基础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基础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篇一: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txt>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因为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放出h+,而在络合滴定中应保持酸度不变,故需加入缓冲溶液稳定溶液的ph值。
若溶液酸度太高,由于酸效应,edta的络合能力降低,若溶液酸度太低,金属离子可能会发生水解或形成羟基络合物,故要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2、铬黑t在水溶液中有如下:-h2in ? hin2- ? in3- (pka2=6.3pka3=11.55)紫红兰橙从此估计,指示剂在ph6.3时呈紫红色,ph11.55时,呈橙红色。
而铬黑t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显红色,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铬黑t指示剂本身接近红色,终点变色不敏锐,不能使用。
根据实验结果,最适宜的酸度为ph 9~10.5,终点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变色很敏锐。
3、 al3+、fe3+、cu2+、co2+、ni2+有干扰。
在碱性条件下,加入na2s或kcn掩蔽cu2+、co2+、ni2+,加入三乙醇胺掩蔽al3+、fe3+。
实验二原子吸收法测定水的硬度一、思考题参考答案:1. 如何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答: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实验条件。
(1)分析线:根据对试样分析灵敏度的要求和干扰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线。
试液浓度低时,选最灵敏线;试液浓度高时,可选次灵敏线。
(2)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的选择:绘制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灯电流曲线,选出最佳灯电流。
(3)燃助比的选择:固定其他实验条件和助燃气流量,改变乙炔流量,绘制吸光度—燃气流量曲线,选出燃助比。
(4)燃烧器高度的选择: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燃烧器高度曲线,选出燃烧器最佳高度。
(5)狭缝宽度的选择:在最佳燃助比及燃烧器高度的条件下,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狭缝宽度曲线,选出最佳狭缝宽度。
2. 为何要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作光源?答:因为空心阴极灯能够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而且为了保证峰值吸收的测量,能发射出比吸收线宽度更窄、强度大而稳定、背景小的线光谱。
基础化学实验1__思考题

基础化学实验1__思考题《基础化学实验1》思考题参考解答⼀、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和仪器洗涤1.本实验中洗涤了什么玻璃仪器?简述玻璃仪器的洗涤⽅法及被洗净的标准?本实验中洗涤了烧杯和锥形瓶。
玻璃仪器粘附的⽔溶性污物先⽤⾃来⽔冲洗,再⽤⽑刷沾取去污粉刷洗,⽤⾃来⽔冲洗⼲净后,再⽤蒸馏⽔润洗2~3次即可。
玻璃仪器上若粘附油性污物,在⽤⽔冲洗后,加⼊洗液浸泡⼀段时间,倒净洗液,再⽤⾃来⽔冲洗和蒸馏⽔润洗。
已洗净的玻璃仪器内外壁可以被⽔完全湿润,形成均匀的⽔膜,不挂⽔珠。
2.试⽤下列玻璃仪器时:锥形瓶、容量瓶、烧杯、量筒、碱式滴定管、试剂瓶、漏⽃、吸量管、称量瓶和圆底烧瓶,哪些玻璃仪器在清洗⼲净后还需要⽤待装溶液洗涤的?上述玻璃仪器中,清洗⼲净后的碱式滴定管和吸量管还需⽤待装溶液洗涤。
3.⽤25mL量筒、25mL滴定管和25mL移液管移取最⼤刻度溶液的体积读数应如何记录?⽤25mL量筒移取最⼤刻度溶液的体积应记录为25.0mL,⽤25mL滴定管和25mL移液管移取最⼤刻度溶液的体积应记录为25.00mL。
4.实验预习是确保实验内容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在实验前要作好哪些准备⼯作?充分进⾏实验前的预习准备是做好实验、避免实验事故和提⾼实验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在实验前应尽可能深⼊和全⾯地预习,除了应理解实验⽬的和要求、实验原理、实验所⽤试剂规格、⽤量、计算所需的常数和有关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实验操作步骤外,还应清楚实验中应该出现的实验现象、避免发⽣实验事故的注意事项、影响实验结果的操作关键、所⽤仪器的准备要求和基本操作⽅法等内容,才能使整个实验过程能有条不紊的依次完成。
⼆、物质的称量1. 什么是直接称量法和差减称量法?什么情况下⽤减量称量法称量?直接称量法是先称出空容器的质量,再按规范操作将试样逐⼀加⼊⾄所需质量。
差减称量法⼜称减量法,先准确称量样品和称量瓶总质量,然后按规范操作将所需样品“轻敲”⼊锥形瓶(或烧杯)中,再次准确称量该样品和称量瓶总质量,两次称得的质量之差即为该锥形瓶(或烧杯)中试样的质量。
基础化学实验1 __思考题

《基础化学实验1》思考题参考解答一、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和仪器洗涤1.本实验中洗涤了什么玻璃仪器?简述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及被洗净的标准?本实验中洗涤了烧杯和锥形瓶。
玻璃仪器粘附的水溶性污物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毛刷沾取去污粉刷洗,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再用蒸馏水润洗2~3次即可。
玻璃仪器上若粘附油性污物,在用水冲洗后,加入洗液浸泡一段时间,倒净洗液,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
已洗净的玻璃仪器内外壁可以被水完全湿润,形成均匀的水膜,不挂水珠。
2.试用下列玻璃仪器时:锥形瓶、容量瓶、烧杯、量筒、碱式滴定管、试剂瓶、漏斗、吸量管、称量瓶和圆底烧瓶,哪些玻璃仪器在清洗干净后还需要用待装溶液洗涤的?上述玻璃仪器中,清洗干净后的碱式滴定管和吸量管还需用待装溶液洗涤。
3.用25mL量筒、25mL滴定管和25mL移液管移取最大刻度溶液的体积读数应如何记录?用25mL量筒移取最大刻度溶液的体积应记录为25.0mL,用25mL滴定管和25mL移液管移取最大刻度溶液的体积应记录为25.00mL。
4.实验预习是确保实验内容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在实验前要作好哪些准备工作?充分进行实验前的预习准备是做好实验、避免实验事故和提高实验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在实验前应尽可能深入和全面地预习,除了应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原理、实验所用试剂规格、用量、计算所需的常数和有关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实验操作步骤外,还应清楚实验中应该出现的实验现象、避免发生实验事故的注意事项、影响实验结果的操作关键、所用仪器的准备要求和基本操作方法等内容,才能使整个实验过程能有条不紊的依次完成。
二、物质的称量1. 什么是直接称量法和差减称量法?什么情况下用减量称量法称量?直接称量法是先称出空容器的质量,再按规范操作将试样逐一加入至所需质量。
差减称量法又称减量法,先准确称量样品和称量瓶总质量,然后按规范操作将所需样品“轻敲”入锥形瓶(或烧杯)中,再次准确称量该样品和称量瓶总质量,两次称得的质量之差即为该锥形瓶(或烧杯)中试样的质量。
《基础化学》实验(四个内容)修改版2

《基础化学》实验(四个内容)修改版2每个实验室共6个实验台,12组请按照学号由小到大顺序2人一组入座第一实验室电子天平的称量、酸碱标准溶液的标定【实验目的】掌握电子天平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称量方法。
了解电子天平的结构,熟悉其使用规则。
掌握酸碱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
练习滴定操作。
掌握滴定管的正确使用和准确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实验原理】电子天平的称量原理(见绪论)。
标准溶液是指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实验中常用的酸碱标准溶液是HCl溶液和NaOH溶液。
由于浓盐酸容易挥发,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因此HCl标准溶液和NaOH标准溶液只能用间接法配制,即先配制成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标定其准确浓度。
也可以用另一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定该溶液,再根据它们的体积比求得该溶液的准确浓度。
标定HCl溶液常用无水碳酸钠,标定反应如下:Na2CO3+2HCl = 2NaCl+H2O+CO2↑化学计量点的pH为3.89,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HCl标准溶液的浓度可用下列计算:c(HCl)=2m(Na2CO3)M(Na2CO3)・V(HCl)式中 m(Na2CO3)为称取 Na2CO3固体的质量;M(Na2CO3)为Na2CO3的摩尔质量;V(HCl)为标定所消耗HCl溶液的体积。
标定NaOH溶液常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标定反应如下:c(NaOH)=m(KHC8H4O4)M(KHC8H4O4)・V(NaOH)化学计量点的pH约为9.1,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可用下式计算:式中 m(KHC8H4O4)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M(KHC8H4O4)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V(NaOH)为标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
【实验用品】器材:电子天平(AL104),称量瓶,烧杯(50mL),洗瓶,酸式滴定管(50mL),碱式滴定管(50mL),滴定台,锥形瓶(250mL),洗耳球。
基础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 仪器认领、洗涤和干燥一、实验目的1.熟悉无机化学实验室规则和要求;2.认领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其使用注意事项;3.学习并练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二、实验用品仪器:试管、烧杯、表面皿、漏斗、量筒、烧瓶、容量瓶等。
材料:洗衣粉、试管刷等。
三、实验内容1.实验目的性、实验室规则和安全守则教育。
2.认领仪器:按仪器清单认领和认识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3.玻璃仪器的一般洗涤方法(1)振荡水洗:注入1/3左右的水,稍用力振荡后把水倒掉,连洗几次。
(2)毛刷刷洗:内壁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用毛刷刷洗。
a.倒去试管中的废液;b.注入1/3左右的水;c.选择毛刷;d.来回柔力刷洗。
(3)刷洗后,用水振荡数次,必要时用蒸馏水洗。
4.玻璃仪器的干燥方法(1)晾干:自然挥发;(2)烤干:加热蒸发。
仪器外壁擦干,小火烤干,试管口向下,从底部开始加热,同时要不断移动使其受热均匀;(3)吹干:电吹风、气流烘干器;(4)烘干:烘箱(105 ℃左右);(5)有机溶剂法。
四、注意事项1.如附有不溶于水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可用6mol·L-1HCl 溶解,再用水冲洗。
油脂等污物可用热的纯碱液洗涤;2.口小、管细的仪器,不便用刷子洗,可用少量王水或铬酸洗液洗涤。
五、思考题1.怎样检查玻璃仪器是否已洗涤干净?2.使用铬酸洗液应注意哪些问题?3.容量瓶等计量仪器是否需干燥?若需,则如何干燥?实验二 氯化钠的提纯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化学方法提纯粗食盐,同时为进一步精制成试剂级纯度的氯化钠提供原料;2.练习台秤的使用以及加热、溶解、常压过滤、减压过滤、蒸发浓缩、结晶、干燥等基本操作;3.学习食盐中Ca2+、Mg2+、SO42-的定性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1.在粗盐中滴加BaCl2除去SO42-Ba2+ + SO42- = BaSO4↓2.在滤液中滴加NaOH、Na2CO3除去 Mg2+ 、Ca2+、Ba2+、Fe3+Mg2++2OH- = Mg(OH)2↓ Ca2++CO32- = CaCO3↓Ba2++CO32- = BaCO3↓ Fe3+ + 3OH - = Fe(OH)3↓3.用HCl中和滤液中过量的OH -、CO32-H+ + OH - = H2OCO32- + 2H+ = CO2↑ + H2O[教学重点]常压过滤、减压过滤、蒸发(浓缩)、结晶等操作[教学难点]常压过滤、减压过滤、蒸发(浓缩)、结晶等操作[实验用品]仪器:烧杯、量筒、长颈漏斗、吸滤瓶、布氏漏斗、石棉网、泥三角、蒸发皿、台秤、循环水真空泵药品: 1 mol L-1Na2CO3、2 mol L-1NaOH 、2 mol L-1HCl、1 mol L-1BaCl、2粗食盐材料:定性滤纸(Φ12.5、11、9)、广泛pH试纸[基本操作] 补充内容1.固体溶解2.固液分离(1)倾析法(2)过滤法A常压过滤:滤纸的选择、漏斗、滤纸的折叠、过滤和转移、洗涤B减压过滤:C热过滤(3)离心分离法3.蒸发(浓缩)4.结晶(重结晶)三、实验步骤1.粗食盐的提纯2.产品纯度的检验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实验现象粗食盐纯NaClSO42-加入BaCl2溶液Ca2+加入(NH4)2C2O4溶液Mg2+加入NaOH溶液和镁试剂3.实验结果产品外观: 产品质量(g): 产率(%):四、注意事项1.常压过滤,注意“一提,二低,三靠”,滤纸的边角撕去一角。
初中基础化学实验教案

初中基础化学实验教案
年级:初中
实验名称:溶解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固体在溶剂中的溶解过程;
2、掌握溶解度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二、实验材料:
1、试管;
2、硫酸铜晶体;
3、水;
4、玻璃杯。
三、实验步骤:
1、取一只试管,加入适量水;
2、将硫酸铜晶体加入试管中,观察硫酸铜晶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反复振荡试管,观察硫酸铜晶体的溶解速度;
4、记录溶解完全时试管中的溶液混合物。
四、实验注意事项:
1、操作时要小心轻放试管,避免试管破裂;
2、将溶解完全的溶液混合物倒入玻璃杯中时要小心,避免溅出。
五、实验报告:
1、总结硫酸铜晶体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分析影响硫酸铜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六、拓展实验:
1、尝试将硫酸铜晶体加入冷水和热水中,对比不同温度对溶解速度的影响。
基础化学实验16页word文档

基础化学实验16页word⽂档《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纲课程编号:⼀、适⽤范围⼤纲适⽤于化学专业本科教学使⽤。
⼆、课程名称基础化学实验三、学时数与学分总学时:160 总学分:4实验学时:160 实验学分:4四、教学⽬的和基本要求⽬的:基础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第⼀门实验课程,也是⼀门独⽴课程。
通过实验学习要求学⽣正确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技巧。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进⼀步加深对化学理论的理解。
培养学⽣独⽴实验的能⼒,能够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归纳、综合、处理数据的能⼒,以及分析实验正确表达实验结果的能⼒。
同时培养学⽣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思维⽅法,为学⽣后续课程和实验及将来从事化学教学和科研⼯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本要求:1.掌握化学实验所需要常⽤仪器的名称、正确使⽤⽅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学⽣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写好预习报告。
4.学⽣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独⽴思考问题,⾃觉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学⽣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在报告中准确地书写本次实验原理、现象、数据处理等事项,并完成本次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的讨论。
备注:序号代‘*’为选做实验。
六、教材、讲义及参考书1.《普通化学实验》傅强主编东北师范⼤学出版社2019年1⽉出版2.《⽆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师范⼤学⽆机化学教研室编⾼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8⽉出版3.《化学实验》⽅宾王伦主编⾼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5⽉出版4.《化学基础实验》北京师⼤华中师⼤东北师⼤陕西师⼤华东师⼤⾼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6⽉出版七、实验成绩评定⽅法本实验课为考试。
⑴出勤情况:学⽣缺课个数为实验总数的三分之⼀或以上时,按不及格处理,必须重修。
⑵实验预习:学⽣课前必须预习,教师应通过课堂提问等⽅式检查预习效果。
⑶实验表现: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使⽤和操作仪器的能⼒、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主动排除故障的能⼒、实验结果和数据的正确性以及学⽣的课堂纪律、实验态度、保持卫⽣等⽅⾯的表现进⾏综合考核,学⽣实验的原始数据须由教师签字认可。
基础化学(实验部分)》教学大纲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基础课课程组长:总学分值:总学分:1学分,其中理论0学分,实验实践1学分。
总学时数:总学时:1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0,实验实践16学时。
适用专业:酿酒工程先修课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后续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微生物学一、课程简介1、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授课对象是酿酒工程的全日制本科生,开设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实践教学16学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科学。
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方面起着课堂讲授不能替代的作用。
普通化学实验是普通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化学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普通化学实验是学习普通化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高等院校农科专业一年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2、教学目的与要求: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优良的素质,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实验技术,学会正确地使用基本仪器测量实验数据,正确地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掌握一些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提纯和检验方法;进一步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掌握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分离和制备方法;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整洁、卫生的良好习惯,巩固和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为学生继续学好后续的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及今后参加实际工作和开展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重点与难点:(字数原则上控制在260字左右)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绪论:进实验室前安全教育及仪器基本操作(2学时)实验教学要求:1.知识目标: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
2.能力目标: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及防护应对措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保证自身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教学内容:1.讲解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室的用水用电及实验室危险品操作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目录《无机化学实验》(基础一)教学大纲 (1)《分析化学实验》(基础二)教学大纲 (7)《物理化学实验》(基础三)教学大纲 (11)《有机化学实验》(基础四)教学大纲 (16)《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基础化学实验一一、有实验的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Experimental Inorganic Chemistry)二、课程编码:(以培养计划为准)三、课程性质:必修四、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64总学分:4实验学时:64五、适用专业:应用化学等专业六、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讲义与指导书周井炎主编,《基础化学实验》(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04。
七、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无机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专业第一门必修实验课,与无机化学理论课密切相关。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理解,了解无机物的一般分离、提纯和制备方法,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学会正确使用基本仪器,培养动手、观察、思维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八、实验课的基本理论无机化学中的“解离平衡”、“氧化还原”“配位化合物”“d区元素的重要性质”以及常见的无机基本操作。
九、实验方式和基本要求1.本课程以实验为主。
开课后,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考核内容及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预习报告或设计实验方案经老师批阅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3.老师课堂只讲解实验中所涉及的基本操作和部分难点4.实验1人1组。
每个实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
碰到疑难问题,学生要善于独立分析,力争自己解决;老师亦可提供指导,但不得包办代替。
5.实验过程中,老师应在实验室进行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报告。
学生若实验失败,应找出原因,经老师同意后才可重做实验。
6. 实验结束,学生应认真分析实验现象,整理实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产生的原因,能对实验提出自己的改建意见或建议。
老师检查实验结果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
7. 任课教师要认真备课,并提前预做实验,上好每一堂课。
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实验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情况与结果记录,实验结束后认真填写实验开出记录。
十、考核方式和评分方式本课程通过平时考核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着重考查学生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每个实验单独考核,最后成绩为加全平均分,总分100。
每个实验的评分如下:预习报告10%;实验动手能力30%;实验结果10%;对实验室规则的遵守程度10%;实验报告40%。
十一、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提要十二、其他说明本实验大纲以应用化学专业为主制定的。
化学工程与工艺(40学时)、医学七、八年制(30学时)等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将参照此大纲进行,教学的基本要求不变,实验内容将根据不同专业的学时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
医学五年制(56学时)各专业使用教材为:陈东红主编,《医学化学实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其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提要如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基础化学实验二一、有实验的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Experiment of Analytical Chemistry)二、课程编码:(以培养计划为准)三、课程性质:必修四、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64总学分: 4实验学时:64五、适用专业:应用化学等专业六、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讲义与指导书周井炎主编,《基础化学实验》(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04。
七、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分析实验是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的主要基础课之一,它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需要与分析化学理论课密切配合。
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是:1、本课程以实验为主,单独设课。
主要设置3种类型的实验:基本操作练习--典型的定量分析实验--设计实验。
2、学习、掌握定量化学分析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典型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3、确立"量"的概念、"误差"和"偏差"的概念及"有效数字"的概念,了解并能掌握影响分析结果的主要因素和关键环节,合理地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以确保定量结果的可靠性。
4、通过实验加深对有关理论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指导实验设计及操作,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创新与探究意识。
5、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素养。
八、实验课的基本理论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和重量法分光光度法误差及数据处理等基本理论九、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1、实验1人1组,实验过程包括预习、课前讨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4个环节。
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预习报告或设计实验方案经老师审阅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2、每个实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
碰到疑难问题,学生要善于独立分析,力争自己解决;老师亦可提供指导,但不得包办代替。
3、实验中所有测量数据都要随时记在专用的记录本上,不可记在其他任何地方,记录的数据不得随意进行涂改。
常量分析中的典型实验,其平行实验数据之间的相对极差一般应在0.3%以内;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应不超过±0.3%。
4、实验结束后,学生要认真分析实验现象,整理实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产生的原因。
老师检查实验结果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
十、考核方式与评分方式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期末考试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着重考查学生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实验的评分包括:预习报告20%,实际操作40%,结果20%,实验报告20%。
实验成绩实行百分制,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5级十一、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提要十二、其他说明本大纲以应用化学专业为主制定的。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40学时)、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或七年制)、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信息专业、生物科学专业(32学时)等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将参照此大纲进行,教学的基本要求不变,实验内容将根据不同专业的学时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基础化学实验三一、有实验的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Experiments in Physical Chemistry)二、课程编码:(以培养计划为准)三、课程性质:必修四、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 80总学分: 5实验学时:80五、适用专业:应用化学等专业六、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讲义与指导书周井炎主编,《基础化学实验》(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04。
七、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性质: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基础实验课程。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目的:物理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的基础化学实验之一。
通过本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功和实验技能进行全面、科学的训练。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的思维方法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掌握化学科学研究方法、最终走向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活动的道路打下扎实的物理化学实验基础。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任务:化学实验室常用机、电、光、磁等仪器设备操作技术的掌握化学实验基本功的训练、实验数据的正确记录、处理和结果分析、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构成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中心任务。
八、实验课的基本理论《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基本理论包括三个方面:1.物理化学理论基础。
包括热力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电化学及胶体与界面化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
2.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和转换理论,误差分析理论。
3.物理化学实验技术及操作理论:主要包括温标,温度、压力的测量与控制,电学、磁学及光学测量等方面的理论基础。
九、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实验方式:《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以小循环方式进行,每个学生实验小组为1-2人。
基本要求:(1)每个实验配备4-5套仪器设备。
(2)指导教师和助教都必须预做实验,且有实验记录和结果处理。
否则,不具备指导学生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的资格。
(3)学生必须做好课前预习,认真独立完成实验,并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十、考核方式与评分方式《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笔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60%,考试成绩占40%。
平时成绩由指导教师依学生完成实验的情况,主要依实验报告(每份实验报告都评定成绩)给出。
实验课结束后,采取统一考试(笔试),考核学生对实验原理、基本操作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一、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提要1.《物理化学实验》理论教学内容(课堂讲授或讲座)及学时安排(总学时:8)(1)物理化学实验概论(2学时)物理化学实验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发展和展望如何学好物理化学实验课程(2)实验数据采集、处理和误差分析(2学时)(3)温标、温度的测量与控制、压力的测量与控制(2学时)(4)电学测量及电学测试技术、光学测量及光学测试技术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现代测量技术简介(2学时)2.《物理化学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总学时:72)十二、其他说明本实验大纲以应用化学专业为主制定的,化学工程与工艺(48学时)、生物技术专业(24学时)等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将参照此大纲进行,教学的基本要求不变,实验内容将根据不同专业的学时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基础化学实验四一、有实验的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实验(Experimental Organic Chemistry)二、课程编码:(以培养计划为准)三、课程性质:必修四、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88总学分: 5.5实验学时:88五、适用专业:应用化学等专业六、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讲义与指导书周井炎主编,《基础化学实验》(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04。
七、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有机化学实验是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一部分,是应用化学专业的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得学生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实验技能,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等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有机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巩固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八、实验课的基本理论需要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如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及物理化学等。
九、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以实验为主、单独设课,实验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
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各重要的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同时学会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与技能。
十、考核方式与评分方式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期末考试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着重考查学生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实验结果的准确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用所学操作设计并完成合成与测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