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基础实验基本内容 -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

合集下载

大一有机化学实验知识点

大一有机化学实验知识点

大一有机化学实验知识点一、引言有机化学实验是大一化学专业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实验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

本文将介绍大一有机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二、制备有机化合物1. 饱和烃- 制备方法:由溴代烷和氨水反应得到相应的胺。

- 实验注意事项:反应容器要密封,避免氨气泄漏。

2. 不饱和烃- 制备方法:通过加氢反应,将烯烃转化为烷烃。

- 实验注意事项:反应器要具备一定的催化剂,反应条件要控制好。

3. 醇和醚- 制备方法:由卤代烃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相应的醇;由醇和酸反应得到相应的醚。

- 实验注意事项:要注意反应条件和原料的选择,确保安全性和反应效率。

4. 醛和酮- 制备方法:由醇氧化或氧化醛得到相应的醛;由醇缩合得到相应的酮。

- 实验注意事项:要控制好反应温度和氧化剂的使用量。

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测试1. 酸碱性测试- 使用酸碱指示剂,观察有机化合物溶液在加入酸或碱后的颜色变化。

酸性溶液在加入酸碱指示剂后会呈现酸性颜色,碱性溶液则相反。

2. 溶解性测试- 使用不同溶剂,观察有机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不溶于水但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可能是疏水性物质,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物质可能是亲水性物质。

3. 香味测试- 通过嗅觉判断有机化合物是否具有香味。

四、有机化合物的反应1. 反应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化合物与氧气或氧化剂反应,产生相应的氧化产物。

- 加成反应:有机化合物的双键被断裂,加入新的原子或官能团。

- 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官能团被另一个官能团取代。

- 消除反应:有机化合物中的两个原子或官能团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新的官能团。

2. 举例说明- 氧化还原反应:醇氧化生成醛、酮或酸。

- 加成反应:烯烃与溴水加成生成溴代烷。

- 取代反应:醇与酸反应生成酯,取代酮中的氧原子。

- 消除反应:醇脱水生成烯烃。

五、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策略1. 根据反应类型选择合成途径。

化学基础试验基本内容-中山大学化学学院

化学基础试验基本内容-中山大学化学学院

2012年中山大学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基本要求一、考试形式及命题1、化学实验理论考试(30%)(1)考试内容含无机化学实验、化学分析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内容,包括误差理论、数据处理、化学实验室基本知识、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电和气的使用、重要常规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常规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的实验操作规范、化学实验基本知识等。

(2)考试形式:闭卷。

(3)考试时间:2.5小时。

(4)考题形式:1)单项选择题;2)填空题;3)实验设计题。

2、化学实验操作考试(70%)每个组的实验操作题不同,但应考察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基本化学计算、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能力,常规小型仪器的使用、图谱解习,实验总结与报告能力。

实验操作考试地点:珠海校区基础化学实验大楼。

二、实验竞赛分组本届竞赛有9个队参加,每个队由9名学生组成。

竞赛分为三个大组,每大组做同一个实验。

三、获奖比例综合实验笔试和实验操作竞赛成绩,评定一等奖6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2名。

四、竞赛基本要求见附件:基础化学实验内容。

附件:基础化学实验内容一、目的1、能力培养(1)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正确使用仪器,获得正确可靠的实验结果,以达到用实验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2)准确观察现象,分析判断,逻辑推理能力。

(3)选择试剂,仪器,实验方法,获得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

(4)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图谱解析,综合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5)使用手册,工具书,多媒体技术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2、素质培养(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素养。

(2)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创新开拓精神。

(3)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二、操作及技术玻璃仪器的洗涤及干燥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和校正电子台秤、电子天平的使用溶液的配制滤纸和其它滤器的使用加热方法的选择(直接加热、水浴加热和油浴加热)煤气灯、喷灯的使用(酒精或煤气喷灯)冷却方法的选择(空气、水流水浴、冰盐浴和液氮)搅拌方法的选择(机械搅拌和电磁搅拌)固液分离选择(倾析法、常压过滤、减压过滤和离心分离)沉淀转移、洗涤、烘干、灼烧结晶、重结晶(水溶液体系以及非水体系中的结晶和重结晶)常压升华、减压升华气体制备、净化、吸收、尾气处理分离技术(液液分离、固液分离和气液分离)溶剂萃取试样的干燥(晾干、烘干、真空干燥和干燥剂)玻璃仪器的选择安装和拆卸回流装置及操作分馏技术(简单蒸馏、分馏和精馏、减压蒸馏和水汽蒸馏)共沸蒸馏装置及操作分液漏斗、滴液漏斗使用三、化合物的合成、分离、鉴定及表征无机物的制备、精制及鉴定:一般无机氧化物、盐、单质的制备;热分解法、氯化法、氢还原法、无水无氧法制备化合物。

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专业

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专业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活跃的思维方式和较强能力,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管理初步训练的宽口径高素质理科人才。

毕业生适宜到科研部门、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适宜到化学、化工、轻工、医疗、能源、环保等行业,以及厂矿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适宜继续攻读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政治思想和德育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热心为社会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艰苦求实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业务方面:较好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顺利地阅读本专业书刊,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熟悉查阅文献和获取科技信息的方法。

3.体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修业年限四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2学分/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活动2学分等非课内教学学时。

就业指导按20学时计。

五、专业核心课程无机化学、化学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结构化学、化工基础、化学生物学导论、基础化学实验、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综合化学实验。

六、专业特色课程化学专业为广东省名牌专业。

国家级精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综合化学实验国家理科基地创名牌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广东省精品课程: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综合化学实验校级精品课程:结构化学、化学生物学导论双语教学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一)八、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二)附表一:化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12013级《大学英语》课程将进行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按12学分列入公共必修课板块。

2-苯基吲哚的合成——推荐一个大学有机化学实验

2-苯基吲哚的合成——推荐一个大学有机化学实验

( 3 )熟 悉 回流 、 控温 、 重结 晶 、 干燥 等实 验操 作方 法 ; 熟 练运 用薄 层 色 谱检 测 反 应 产物 的纯 度 ; 熟 悉 化 合 物 的熔 点测 定 。 ( 4 )了解 并掌 握 I R和 N MR图谱 的解析 方法 。
2 实验原 理
本实 验选 用苯肼 和苯 乙酮为 原料 , 醋 酸和多 聚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 催化 剂 , 合 成路 线如 图 2所示 。
第2 9卷 第 5期 2 0 1 4年 l 0月
大 学 化 学
UNI VERSI TY CHEM I STRY
V0 1 . 2 9 No . 5 Oc t . 2 01 4
2 。 苯 基 吲 哚 的 合成
推 荐 一个 大 学有 机 化 学 实验
李厚金 朱 可佳 郑 赛利 陈六平
} 通讯联系人 , E — m a i l : c e s l h j @ ma i l . s y s u . e d u . c n
7 6
大 学 化 学
第2 9卷
1 实验 目的
( 1 )了解 吲哚化 合物 的来 源 、 结构 、 性质 和用 途 。
( 2 )利 用 F i s c h e r 合成 法制 备 2 . 苯 基 吲哚 , 掌握 该合 成法 的反 应机 理 。
药, 对 蘩缕 属 杂草具 有很 强 的抑 制作用 , 还 能使 昆虫 产生 拒食 性 , 可开 发为杀 虫 剂 。此 外 , 吲哚类 化合 物
在染料 、 香料 、 食品和饲料等方面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 是合成许多重要精细化工产品的中间体『 l 。 由于 吲 哚类化 合物 应用 广泛 , 其合 成 研究 一直 受 到格 外 的 重视 [ 3 4 。 。在 有 机 人 名反 应 中 , 有关 吲哚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2010)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课程名称(中文)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名称(英文) Experimental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编号 02141071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基础课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基础化学实验》第一版,刘汉标、石建新、邹小勇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8年《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中山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无机化学实验补充教材》,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小组编著,2009年学时学分:总学时 90 总学分 3 实验学时 90 实验学分 3应开实验学期一~二年级一、四学期适用专业化学类各专业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可同时开课)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无机化学实验》是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技能课程,它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与相应的理论课——《无机化学》——有紧密的联系。

它具有自己的培养目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

本课程的目标是:在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课程按照下述指导思想进行改革:压缩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将基本操作融入综合实验、增加综合与设计实验。

本课程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与基本操作)、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含学生自带课题)。

在后两个层次的实验中,融入了我校化学院教师具有特色的科研项目,目的是通过完成这些带有研究性质的实验,使学生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

通过实验课的训练,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 从实验获得感性认识,深入理解和应用《无机化学》理论课中的概念、理论,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

2. 规范地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包括:玻璃仪器的清洗,简单玻璃仪器的制作,加热和冷却方法,常见离子的基本性质与鉴定,基本物理常数的测定方法,典型无机化合物的基本合成、分离、纯化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

有机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

有机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有机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1.1 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为了保证有机化学实验课正常、有效、安全地进行,保证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学生必须遵守下列规则:(1)进入有机实验室之前,必须认真阅读本章内容,了解进入实验室后应注意的事项及有关规定。

每次做实验前,认真预习有关实验的内容及相关的参考资料。

写好实验预习报告,方可进行实验。

没有达到预习要求者,不得进行实验。

(2)每次实验,先将仪器搭好,经指导老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在操作前,想好每一步操作的目的、意义,实验中的关键步骤及难点,了解所用药品的性质及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3)实验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如要改变,必须经指导老师同意。

实验中要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实做好记录。

实验完成后,由指导老师登记实验结果,并将产品回收统一保管。

课后,按时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4)在实验过程中,不得大声喧哗,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

不能穿拖鞋、背心等暴露过多的服装进入实验室,实验室内不能吸烟和吃东西。

(5)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室的环境卫生。

公用仪器用完后,放回原处,并保持原样;药品用完后,应及时将盖子盖好。

液体样品一般在通风橱中量取,固体样品一般在称量台上称取。

仪器损坏应如实填写破损单。

废液应倒在废液桶内(易燃液体除外),固体废物(如沸石、棉花等)应倒在垃圾桶内,千万不要倒在水池中,以免堵塞下水道。

(6)实验结束后,将个人实验台面打扫干净,仪器洗、挂、放好,拔掉电源插头。

请指导老师检查、签字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值日生待做完值日后,再请指导老师检查、签字。

离开实验室前应检查水、电、气是否关闭。

1.2 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有机化学实验中经常要使用有机试剂和溶剂,这些物质大多数都易燃、易爆,而且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也会造成一定伤害,因此,防火、防爆、防中毒已成为有机化学实验中的重要问题。

同时,还应注意安全用电,还要防止割伤和灼伤事故的发生。

1.2.1 防火引起着火的原因很多,如用敞口容器加热低沸点的溶剂,加热方法不正确等,均可引起着火。

化学实验室基础知识

化学实验室基础知识

引言: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研究和实验的地方,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实践环节。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与高效,对化学实验室的基础知识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继续介绍化学实验室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室的运作以及注意事项。

概述:化学实验室基础知识(二)是基于化学实验室的运作流程和安全要求。

在实验室工作一般都需要了解基础的化学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技术,保持良好的实验室卫生和实验设备的保养以及了解常见的安全事项。

正文内容:一、实验室的运作流程1.实验室的布局和结构2.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分类和使用3.实验室试剂和化学品的储存和管理4.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5.实验室实验记录和报告的编写和存档二、实验室的安全要求1.安全意识和安全培训2.实验室常见的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3.安全操作的基本规范4.防火安全和危险化学品的处理5.实验室事故的处理和报告三、实验室的卫生和清洁1.实验室卫生的重要性2.实验室卫生管理措施3.实验室垃圾的分类和处理4.实验室的清洁工作5.实验室常见的污染物及其处理方法四、实验室设备的保养和检修1.实验室设备保养的重要性2.实验室设备的日常保养3.实验室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4.实验室仪器的准确校正和校准5.实验室设备故障的处理和维修五、常见的安全事项1.毒性化学物质的处理和使用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防护和存储3.酸碱溶液的安全操作4.硫酸的使用和储存5.有害气体的防护和排放处理总结:通过学习化学实验室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室的运作流程和安全要求。

熟悉实验室的布局和设备的分类和使用,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加强实验室的卫生和清洁管理,以及保养和检修实验室设备,都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室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要特别注意常见的安全事项,合理处理和储存化学试剂和化学品,正确使用和处理有害气体和危险化学物质,以及及时报告和处理实验室事故,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中山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有机化学实验报告2

中山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有机化学实验报告2

中山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有机化学实验报告2中山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有机化学实验报告2中山大学工学院201*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姓名唐颖学号12312042成绩日期同组姓名指导教师戴箭实验名称:丁香酚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目的:1、了解丁香酚的提取、分离方法。

2、掌握水蒸气蒸馏、分液漏斗的液-液萃取等基本操作技术。

二、仪器直形冷凝管、10ml圆底烧瓶、微型蒸馒头、分液漏斗、长滴管、3ml离心管、10ml锥形瓶、5ml量筒、天平三、药品丁香花蕾、乙酸乙酯、5%氢氧化钠、1:1盐酸溶液、PH试纸四、实验原理五、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Syzygiumaromaticum(L.)Merr.et.Perry的花蕾,是一种常用的中药。

丁香含挥发油16-19%,油中主要含有丁香酚(Eugenol,CHO)80-87%,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CH)9.12%,乙酰丁香酚(Acetyleugenol)中山大学工学院201*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7.33%,此外尚含有其他的微量成分:2-庚酮、水杨酸甲酯、α-丁香烯、苯甲醛、苯甲醇、乙酸苯甲酯、间甲氧基苯甲醛、衣兰烯等。

丁香挥发油(简称丁香油),是一种局部麻醉镇痛药,药典规定丁香油含丁香酚不少于85%。

丁香油主要用于治龋齿,兼有杀菌作用,并用作芳香剂及香料,也可以配制风油精等外用药。

丁香油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香味和挥发性成分与非挥发性成分,然后再用乙酸乙酯萃取蒸馏出来的挥发性成分,即得丁香油。

丁香酚是一种黄色油状物,沸点bp=225℃,相对密度(比重)d=1.0664,折光率n=1.5410.丁香酚可以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以钠盐的形式存在,加酸酸化可使丁香酚游离出来。

因此,为了提取分离丁香中的丁香酚,一般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其挥发油,然后根据酚羟基的性质,用氢氧化钠溶液萃取分离丁香酚,酸化后再用乙酸乙酯提取,最后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即可以得到丁香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基本要求
一、考试形式及命题
1、化学实验理论考试(30%)
(1)考试内容
含无机化学实验、化学分析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内容,包括误差理论、数据处理、化学实验室基本知识、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电和气的使用、重要常规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常规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的实验操作规范、化学实验基本知识等。

(2)考试形式:闭卷。

(3)考试时间:2小时。

(4)考题形式:1)单项选择题;2)填空题;3)实验设计题。

2、化学实验操作考试(70%)
每个组的实验操作题不同,但应考察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基本化学计算、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能力,常规小型仪器的使用、图谱解习,实验总结与报告能力。

实验操作考试地点:珠海校区基础化学实验大楼。

二、实验竞赛分组
本次竞赛有8个队参加,每个队由若干名学生组成。

竞赛分为三个大组,每大组做同一个实验。

三、获奖比例
综合实验笔试和实验操作竞赛成绩,每个大组评定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根据每个大组全部学生的竞赛总成绩(实验理论笔试和实验操作竞赛)排名,确定3个团体奖,即冠军、亚军和季军。

四、竞赛基本要求
见附件:基础化学实验内容。

附件:
基础化学实验内容
一、目的
1、能力培养
(1)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正确使用仪器,获得正确可靠的实验结果,以达到用实验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2)准确观察现象,分析判断,逻辑推理能力。

(3)选择试剂,仪器,实验方法,获得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

(4)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图谱解析,综合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5)使用手册,工具书,多媒体技术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2、素质培养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素养。

(2)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创新开拓精神。

(3)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二、操作及技术
玻璃仪器的洗涤及干燥
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和校正
电子台秤、电子天平的使用
溶液的配制
滤纸和其它滤器的使用
加热方法的选择(直接加热、水浴加热和油浴加热)
煤气灯、喷灯的使用(酒精或煤气喷灯)
冷却方法的选择(空气、水流水浴、冰盐浴和液氮)
搅拌方法的选择(机械搅拌和电磁搅拌)
固液分离选择(倾析法、常压过滤、减压过滤和离心分离)
沉淀转移、洗涤、烘干、灼烧
结晶、重结晶(水溶液体系以及非水体系中的结晶和重结晶)
常压升华、减压升华
气体制备、净化、吸收、尾气处理
分离技术(液液分离、固液分离和气液分离)
溶剂萃取
试样的干燥(晾干、烘干、真空干燥和干燥剂)
玻璃仪器的选择安装和拆卸
回流装置及操作
分馏技术(简单蒸馏、分馏和精馏、减压蒸馏和水汽蒸馏)
共沸蒸馏装置及操作
分液漏斗、滴液漏斗使用
三、化合物的合成、分离、鉴定及表征
无机物的制备、精制及鉴定:一般无机氧化物、盐、单质的制备;热分解法、氯化法、氢还原法、无水无氧法制备化合物。

有机物的制备、分离、纯化及表征:常量、小量、半微量有机合成,多步有机合成,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熔点测定,红外与紫外光谱图及其应用。

四、仪器与设备
常用仪器与设备:温度计、天平(电子台秤和电予天平)、pH计、电导率仪、旋光计、折射率仪、搅拌器(电磁、机械)、熔点测定仪。

常用分析仪器: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