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施工方案(打木桩)

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施工方案(打木桩)工程概况本段软基处理桩号为K11+060~K11+190。
长130米,宽度20~40米,深2~5米,主要工程数量有:换填砂砾2000M3,换填片石为4000M3,打原木桩1500M3。
施工方案1、根据图纸,放出路基边线,沿公路用地两侧筑埂,在埂内挖纵、横向排水沟,沟底应保持不小于0.5%的坡度,并接通出水口,沟深应保证能及时排除地面水以疏干表土。
2、地表疏干或较干后,采用梅花形布置,把尾径为16~18厘米的木桩打入硬土层,长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松木桩的施打必须保证垂直,且必须露出淤泥面80厘米;施打松木桩的位置为路基填方范围内的软基部分和填方边坡的坡脚。
3、在木桩外露部分采用粒径为20~30厘米的片石抛填处理,抛石厚度为100厘米,抛填片石后,碾压。
4、在抛填片石检验合格后,在抛石层上铺设50厘米砂砾层;材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5cm,含泥量不大于5%.5、与涵洞衔接部位碾压不到位时,用小型夯实机械,按要求进行分层夯实。
填料宜用渗水性土,分层碾压厚度控制在15cm左右。
6、软基填筑路堤,分层及接茬宜做成错台形状,台宽不宜小于2m。
7、路堤完工后,应留有沉降期,如设计未规定,则不应小于6个月,沉降期内不应在路堤上进行任何后续工程。
8、填筑时,必须做好必要的沉降和稳定监测,并严格控制施工填料和加载速度。
路基加载速度应控制水平移量,每昼夜不宜超过0.5cm,沉降量不大于1.5cm,超过时即应暂停填筑。
待沉降及位移量小于规定值后再继续施工。
表6 软基处治施工工艺框图测量放样挖沟排水施打梅花松木桩抛填片石回填透水性材料砂砾两侧设置排水沟沉降观测15cm天然砂砾摊铺、压实K11+060~K11+190软基处理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工程名称单位工程数量2003年2004年11月12月1月2月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施打木桩M31500 抛填片石M34000 20cm天然砂砾(两层)摊铺、压实15cm天然砂砾摊铺、压实路基填筑填砂砾M32000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目标工程合格率100%,工程优良率大于90%,确保优良工程。
路基工程软基处理首件方案样本

xx高速公路项目首件工程施工方案——软基解决编制:复核:审核:批准:Xx高速公路项目日期:5月目录一、编制根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首件工程选定和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首件工程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重要工程数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准备与施工筹划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土路基施工专项方案

软土地基施工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3、《永武高速公路土建路基工程招标文件》相关要求4、福建省路基施工标准化指南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沿线所穿越地貌相对简单,主要为丘陵地貌,局部为低山地貌,部分地段需穿过农田及村庄。
软土地基处理主要包括挖除非适用性材料(含淤泥)、换填透水性材料(砂砾)等工作.2、主要工程数量1)、挖除非适用材料(含淤泥)共171473。
分别为下列五个段落:①YK221+500~YK221+600、②ZK221+510~ZK221+540、③K221+630~K221+750、④K221+930~K221+970、⑤K222+150~K222+225、⑥K222+400~K222+500.2)、换填透水性材料(不包括零填及挖方段)共17147 m3。
分别为下列五个段落:①YK221+500~YK221+600、②ZK221+510~ZK221+540、③K221+630~K221+750、④K221+930~K221+970、⑤K222+150~K222+225、⑥K222+400~K222+500。
3、工程特点1)、土质较差,在零填及挖方段按设计要求需要换填透水性材料。
2)、线路山间沟谷地表及水田段也常分布有厚度一般小于2米的饱和、流塑状、淤泥、淤泥质粘土及软塑粘土等软土层,该类地基土含水量大,孔隙比高,强度低,且在外载作用下有较大的沉降变形,须按设计进行改良加固。
3)、软土地基分布较为广泛,都是处于地势低洼水田,呈现积水软塑~流塑状态。
三、机械设备、劳动力及现场管理人员情况人员进场情况一览表表1机械设备配置表表2四、施工方案本段软土地基处理量大,工期要求较紧.对零填及挖方段的换填透水性材料待路堑开挖后再行施工,在路基土石方施工中考虑。
1、施工流程(图1)2、施工准备1)、软土路基处理前,应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有关内容,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核对段落、工程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对人员、设备、材料进行配备与准备.2)、因本工程项目挖淤量大,换填量大水田段高填方的实际特点,软基处理前应提前对土源或透水性材料进行选择、确定,并分析其实验状况。
软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软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1概述本工程软基处理主要采用清淤换填、设砂垫层、加铺土工布、土工格栅及抛石挤淤等方法。
施工前后均应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验证设计地质参数的准确性,确保施工质量。
各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如下。
2抛石挤淤及换填施工在路基施工范围内遇到原地基土质为淤泥时,根据淤泥量的大小,采用挖除换填或抛石挤淤的方法处理。
(一)路基换填施工1、开挖前先对地下管线进行调查,开挖放坡系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开挖。
2、开挖宽度为换填宽度两侧各加宽0.5米范围。
3、在开挖前采取施工临时措施对现场现状管沟接顺,保证排水等顺畅。
4、回填砂砾控制在路床以下80Cm范围内,保证路基稳定。
5、填筑厚度、最佳含水量、碾压遍数及碾压机具通过压实度现场试验确定。
6、施工流程施工准备—a开挖软土层—回填砂砾——A碾压—►压实度检测(二)抛石挤淤施工1、开挖前先对地下管线进行调查,开挖放坡系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开挖。
2、开挖宽度为换填宽度两侧各加宽0.5米范围。
3、在开挖前采取施工临时措施对现场现状管沟接顺,保证排水等顺畅。
4、抛填片石的粒径不宜小于30mm,且不小于30Omm粒径的片石含量不得超过20虬5、先从路堤中部开始,中部向前突进后再渐次展开,使淤泥向两侧挤出,及时清理淤泥外运。
6、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反复碾压片石层使抛石密实。
7、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施工流程施工准备一a开挖表层淤泥——a抛填片石——a淤泥外运一碾压一试验检测3土工布及土工格栅铺设⑴土工布搭接施工路床基底压实平整后铺设土工布。
采取横向铺设的方式施工,施工搭接采用双排线折叠缝合法缝接,接缝宽度为30cm;相临土工布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少于1米。
铺好的土工布,周边用砂袋叠压,并及时填砂。
铺设时铺设面要清理干净,避免因砂土挤入两层织物之间而将织物抬起。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铺设前,应将土工织物予以抽样检查,对照出厂标准和试验要求指标,不合格的坚决不用,以保证质量。
沈海高速软基换填及CFG桩施工方案

沈海高速软基换填及CFG桩施工方案
一、前言
在沈海高速公路沿线存在软弱地基土壤问题,为了保障路基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需要采取相应的软基换填及CFG桩施工方案。
二、软基换填措施
1.地基处理范围
软基换填的地基处理范围主要包括沈海高速公路沿线软弱地基土壤区域。
### 2.换填材料选择换填材料应选用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和稳定性的砂砾土或碎石填料,以增加路基的承载能力。
### 3.换填施工工艺 1. 清除软弱地基表层; 2. 逐层铺设
填料,并进行夯实和夹石处理; 3. 在填料表层设置防水层,以防止水分对填料的
影响。
三、CFG桩施工方案
1. CFG桩的介绍
CFG桩是钢筋混凝土搅拌桩的一种,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侧移性能,适用
于软弱地基土壤的加固和支撑。
### 2. CFG桩施工工艺 1. 钻井:通过旋挖钻机在
软弱地基土壤中钻孔; 2. 搅拌灌注:将水泥、混凝土和钢筋一同灌入桩孔,搅拌
形成CFG桩; 3. 衬管:根据需要,在桩孔中设置衬管,并同时灌注混凝土。
四、总结
通过软基换填和CFG桩施工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沈海高速公路软弱地基土壤的问题,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障路基工程的安全运行。
公路涵洞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公路涵洞软基处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次施工项目主要涉及公路涵洞软基处理。
工程地点为某地区的一条重要公路,该区域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主要为软土层。
考虑到软土层的承载能力低,易产生沉降变形,对公路涵洞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威胁,因此需要进行软基处理。
二、处理措施根据工程勘察结果和现场实际情况,我们决定采用以下软基处理措施:换填法:对于软土层较浅的区域,采用换填法进行处理。
即将原软土层挖除,用符合要求的砂石材料进行换填,并压实至规定要求。
桩基法:对于软土层较深的区域,采用桩基法进行处理。
即在地基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桩,通过桩身与周围土体的摩擦力及桩端承载力,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三、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积水等。
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土层分布等。
根据勘察结果,确定具体的处理措施。
2. 换填法施工标记需要换填的区域,并用挖掘机将软土层挖除。
在挖除后的区域铺设符合要求的砂石材料,确保材料质量均匀、无杂质。
用压路机对砂石材料进行压实,确保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
3. 桩基法施工标记需要设置桩基的区域,并进行定位。
用钻孔机进行钻孔,确保孔径、孔深符合要求。
在孔内安装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
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桩身质量检测。
4. 后续工作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整体检测,确保处理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进行涵洞的施工,确保涵洞与地基的连接牢固、稳定。
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环境。
四、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范,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地质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对于换填法和桩基法施工,应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质量,确保处理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在施工完成后,应对地基进行整体检测,确保处理效果满足设计要求,并对涵洞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安全、稳定。
通过本次软基处理施工,我们期望能够提高公路涵洞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公路的安全运行。
沈海高速软基换填及CFG桩施工方案

沈海高速软基换填及CFG桩施工方案沈海高速是我国重要的一条高速公路,是连接沈阳和海口的重要通道。
沈海高速公路的软基换填及CFG桩施工方案是为了保证道路的安全和稳定性而进行的工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沈海高速软基换填及CFG桩施工方案。
一、软基换填工程方案软基换填工程是为了改良地基的承载力和抗沉降性能,提高道路的稳定性。
该工程主要采用填土加固的方式,具体施工方案如下:1.地质勘察:在施工前,首先对道路路基的地质进行勘察,包括地层的类型、厚度、承载力等方面的信息,以确定填土的类型和厚度。
2.清理现场:清除路基上的杂物和松散土壤,保持路基的纵横坡和边沟的畅通。
3.挖土:根据勘察结果确定填土的厚度,采用挖土机械将路基上的土进行挖掘,形成凹槽。
4.填土加固:选择适宜的填土材料,如砂土、粉土等进行填充,填充后采用压实机械进行压实,保证填土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5.施工质量检测:对填充后的土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土壤的含水率、密实度等指标的测试,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CFG桩(Cement Fly Ash Gravel Pile)是一种以水泥、飞灰和碎石等为原料制作的桩基施工工艺,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具体施工方案如下:1. 钻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适当的孔径和孔深进行钻孔,孔径一般为300-600mm,孔深一般在20-40m。
2.导管安装:在钻孔过程中,安装导管以确保桩内的浆液顺利排出。
3.注浆:利用注浆泵将预先调配好的水泥、飞灰和碎石浆液注入钻孔中,同时通过导管进行排浆。
4.桩身成型:注浆完成后,用钢筋搅拌桩内的浆液,使其与周围土层充分混合,形成一根均匀密实的CFG桩。
5.施工质量检测:对CFG桩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桩身的直径、长度、坚固度等指标的测试,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以上是沈海高速软基换填及CFG桩施工方案的详细介绍。
通过软基换填和CFG桩的施工,可以有效改善道路的地基条件,提高道路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沈海高速公路的安全和畅通。
软基换填处理施工方案

海南省中线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屯昌段)A标段软基处理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海南省中线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屯昌段)工程《公路工程施工合同》(包括《施工招标文件》和《施工投标文件》);2、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海南省中线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8、海南省中线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屯昌段)工程指挥部有关指示函。
二、工程概况海南省中线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屯昌段)A标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57+400终点桩号为K65+600,全长8.2公里;沿线分布大小,深浅不等的水田、水塘、湿池,其表层为厚度不等的淤泥。
其土层处于饱和、流塑状态;强度低,对路基的稳定及整体刚度存在着不利的因素。
依设计文件,对于水田和湿地淤泥的路段,采取清除腐殖土或淤泥,回填碎石土及水泥搅拌桩+砂砾垫层的方法进行处理。
其主要工程量如下:挖淤泥16.2万m3,换填碎石土16.2 m3及砂砾垫层0.31万m3,粉喷桩21348m。
具体工程数量见下表:软基处理工程数量表(一)换填碎石土方案1、施工准备①施工便道在软基处理前,先进行施工便道的准备,以便非适用性材料的外运和回填材料的内运。
②弃土场弃土场位于K57+800右侧、K60+700右侧700米处及K63+000右侧处,由原有道路及新开便道可以到达。
2、施工组织及工期安排计划组织3个路基施工队共200余人,分区分段负责施工,为加快施工进度,即对全标段内各工区同时施工,单个工区内对开挖的软基段须集中力量逐段逐块及时完成挖泥和回填施工,避免正在处理的软基段受雨水浸泡等影响,确保软基处理彻底及其质量。
计划工期:2010年9月25日—2010年12月30日,总工期90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恩施至重庆黔江高速公路宣恩至咸丰(鄂渝界)TJ-5标段
软基处理分项开工报告
恩黔高速公路TJ-5标段中铁一局项目经理部二○一一年九月湖北·咸丰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 (1)
1 工程概况 (1)
2 工程地质 (1)
三路基设计技术指标 (2)
四路基施工总体安排 (3)
1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3)
2 人员、机械设备配置情况 (3)
五路基施工的基本要求 (5)
1 填方路基 (5)
2 挖方路基 (5)
3 高陡填方路基施工 (6)
4 深挖路堑施工 (6)
5 低填低挖路基施工 (7)
6 桥头路基处理 (8)
7 陡坡路基及填挖交界处理 (8)
8 特殊路基处理 (9)
六路基主要施工方法 (13)
1 测量放线 (13)
2 试验段施工 (13)
3 一般路基填筑施工 (13)
4 路堤填方施工 (14)
5 一般路堑施工 (15)
6 路基边坡施工 (15)
7 特殊路基施工 (24)
8 路基排水 (24)
9 路基防护 (17)
七路基施工应注意以下事项 (18)
八工程质量和工期保证措施 (25)
九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29)
十环境保护及防治 (32)
一、编制依据
1.1《湖北恩施至重庆黔江高速公路宣恩至咸丰(鄂渝界)段两阶段
施工图设计》
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1.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1.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5《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技术标准》(GB 50164-2011)。
二、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
1、工程概况
本项目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km/h,整体式路基宽24.5m,双向四车道,其中中央分隔带宽2m,其两侧路缘带各宽0.5m,每侧行车道宽2×3.75m,两侧硬路肩各宽 2.5m,(含0.5m的路缘带),两侧土路肩各宽0.75m。
一般路段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设2%横坡,土路肩设4%横坡。
分离式路基宽12.25m,单向又车道,行车道宽2×3.75m。
左侧硬路肩宽0.75m(含路缘带宽0.5m,右侧硬路肩宽 2.5m(含路缘带0.5m),两侧土路肩各宽0.75m。
一般路段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设2%的横坡,土路肩设4%的横坡。
根据本区段工程特点,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地
震等资料,综合各种实际情况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路基填筑、防护、开挖等综合施工。
充分考虑采用
机械化施工、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加强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
工作,确保高效优质完成施工任务。
2、工程地质
路线所处区域环境地质复杂,路线方案经过地段地形多变,地表切
割较深,高差较大,地貌复杂,岩土层复杂多变,地质条件变化较多,
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现象发育。
根据设计勘察,路线及两侧不良地质以
岩溶为主,分布少量滑坡、崩塌、顺层斜坡等不良地质。
2.1石芽残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