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室内照明设计
建筑室内照明灯光设计规范要求解读

建筑室内照明灯光设计规范要求解读建筑室内照明灯光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建筑内部的照明效果和舒适度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对建筑室内照明灯光设计规范进行详细解读,包括照明亮度、色温、光源选择等方面的要求。
1. 照明亮度照明亮度是指建筑内部的照明强度,通常以勒克斯(Lux)为单位进行测量。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使用环境,照明亮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办公室、教室等需要高亮度照明的区域,照明亮度应达到300-500勒克斯;而商业区、餐厅等需要柔和照明的区域,照明亮度可以适当低于300勒克斯。
2. 色温色温是指光源的颜色品质,用开尔文(K)表示。
不同的光源色温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和氛围。
一般来说,建筑室内的照明色温应根据不同区域和用途进行调节。
例如,办公室、学校等需要提高人们警觉性和注意力的地方,可以选择较高色温(5000K以上)的光源;而酒店、咖啡厅等需要创造温馨和放松氛围的地方,可以选择较低色温(2700-3000K)的光源。
3. 光源选择光源的选择对于照明效果至关重要。
常用的光源类型包括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
现代建筑室内照明设计更多地采用LED灯源,因为LED灯具有高能效、长寿命和可调光等优点。
同时,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颜色和功率的LED灯,以满足照明亮度和色温的要求。
4. 照明平衡建筑室内照明设计还需要考虑照明平衡的问题。
照明平衡指的是整个室内空间的照明均衡度,避免出现过强或过弱的照明区域。
设计师需要根据空间的大小、形状和功能来进行灯具布局,确保整个空间都能够得到均匀的照明。
5. 节能环保在建筑室内照明设计中,节能环保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选择节能型的光源和灯具,合理利用自然光,采用光感控制系统等都是节能环保的手段。
同时,对于长时间使用的照明设备,还需考虑其能耗和寿命,选择符合能效标准的产品。
总结:建筑室内照明灯光设计规范要求涉及照明亮度、色温、光源选择、照明平衡以及节能环保等多个方面。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规范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室内照明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照明设计不仅能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和良好的视觉效果,还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为了确保照明设计的质量,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需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规范要求。
一、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1. 光线充足:室内照明应保证充足的光照强度,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照明需求。
不同功能区域的光照强度要求有所不同,一般可参照相关的照明设计标准。
2. 光线均匀:室内照明应确保光线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强弱照明差别较大的情况。
可通过合理布置灯具和采用适当的照明控制手段实现。
3. 光线稳定:室内照明应保持光线的稳定性,避免闪烁、频闪等问题对视觉造成的不适。
采用质量可靠的照明设备,以及合适的照明电路设计,是确保光线稳定的关键。
4. 照明色彩适宜:室内照明的色温和色彩还原指数应根据不同空间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以及保证人眼的舒适感和视觉效果。
常见的照明色温选择有暖光、中性光和冷光等。
5. 节能环保:室内照明设计应注重节能和环保的原则。
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合理的照明控制系统以及充分利用自然光等,是实现节能环保的有效手段。
二、照明设计的空间布局要求1. 功能性照明: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不同区域的需要,合理规划照明布局。
例如,在办公区域,需要提供光线充足、均匀的照明;在展示区域,可采用特色照明手法突出展示品;在长廊和走道等区域,需保证良好的安全照明等。
2. 照明高度和角度:室内照明的高度和角度应根据空间的不同需求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照明设备的安装高度应符合人眼的视觉要求,不造成过高或过低的感觉。
3. 照明平面分布:在室内照明设计中,需要合理规划和安排照明设备的位置和数量,以实现光线的均匀分布。
同时,在照明设计中还需要注意照明设备间的互补和避免照明死角。
三、照明设计的技术规范要求1. 照明设备:在室内照明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包括灯具、光源等。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照明规范GB50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照明规范GB50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中的照明方案,提供统一的标准,以保证建筑内部照明的舒适度、安全性和美观性,提升建筑室内环境的品质。
2. 术语和定义- 照明设计:指建筑内部装修中关于照明方案的规划和设计。
- 光色温:指光源的颜色表现,常用单位为开尔文(K)。
- 照度:指照明场所某一点在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的强度,单位为勒克斯(Lux)。
- 明暗比:指照明场所亮度较高区域与亮度较低区域之间的关系。
3. 设计要求3.1 光色温- 办公室、会议室等工作场所应选择色温为4000K-5000K的冷光源,以提供较高的照度和视觉清晰度。
- 客厅、卧室等休闲场所可选择色温为2700K-3000K的暖光源,以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
3.2 照度- 办公室工作区域的照度应达到300-500Lux,会议室应达到500-750Lux,以确保工作和会议的舒适性和效率性。
- 客厅、卧室等休闲场所的照度可适度调低至150Lux,以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3.3 明暗比- 照明设计应注意控制明暗比,避免出现过大的明暗差异,以确保视觉舒适性和视觉疲劳的缓解。
3.4 照明装饰- 照明装饰应与建筑风格相协调,选择适宜的照明灯具和照明效果,以提升建筑内部的美观性与艺术感。
3.5 照明控制- 设计应考虑照明控制系统,以实现不同场景下的灯光控制和调节,提高照明的灵活性和节能性。
4. 设计考虑4.1 自然采光- 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合理设置窗户和天窗,以降低照明能耗和提供良好的自然照明环境。
4.2 色彩搭配- 设计师应注意照明与室内装饰的色彩搭配,使整体空间色彩和谐统一,营造出舒适自然的氛围。
4.3 抗眩光设计- 设计中应避免使用过亮或直射光源,合理设置灯具遮光罩和灯罩,以减轻眩光对人眼的刺激。
4.4 安全考虑- 设计中应保证照明设备和线路的安全可靠,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5. 结论本文档规范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中的照明方案要求,帮助设计师合理规划照明布局,提供舒适、安全和美观的照明环境。
建筑物室内照明规范要求与设计原则

建筑物室内照明规范要求与设计原则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照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良好的室内照明不仅可以提高空间的舒适度和实用性,还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室内环境。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建筑物室内照明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要求和设计原则。
一、照明规范要求1. 照明亮度要求: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功能和使用需求,照明亮度有明确的要求。
如一般办公室的照明亮度要求为300-500勒克斯,会议室和图书馆的照明亮度要求则更高。
2. 色温要求:色温是指光源发出的光的颜色,常用的单位是开尔文(K)。
不同场所和功能的建筑物对于色温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如办公室一般要求色温在4000-5000K之间,而博物馆和画廊则多选择色温较低的光源。
3. 均匀度要求:为了避免照明的不均匀对人眼产生刺激和疲劳,照明的均匀度也需要符合规范要求。
一般而言,建筑物室内照明的均匀度要求大致在0.7-0.8之间。
4. 显色指数要求:显色指数是衡量光源还原物体真实颜色的能力。
一般而言,室内照明的显色指数应达到80以上,以确保照明环境能够真实还原物体的颜色。
二、照明设计原则1. 充分利用自然光:自然光是最自然、最舒适的照明资源。
设计师应尽可能设计出能够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的建筑布局和窗户设置,以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程度。
2. 不同功能区域的照明需求:不同功能区域的建筑物对照明的需求有所差异。
例如办公区域需要较为均匀柔和的照明,会议室则需要较高的照明亮度,而休闲区则需要更加柔和、舒适的照明氛围。
3. 考虑人眼适应性:人眼在不同亮度场景下有不同的适应性。
为了避免眼睛的疲劳和不适,室内照明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亮度差异进行合理的调整,并避免强烈的阴影和眩光。
4. 节能环保设计:在室内照明设计中,应该尽可能采用节能的照明设备和技术。
如LED灯具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并且寿命长、易于控制。
此外,合理的照明控制系统也可以在非使用时自动关闭照明,以降低能耗。
5. 照明与室内环境的协调:照明设计应与室内环境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规范

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规范在建筑领域,室内照明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室内照明不仅可以为居住或工作区域提供充足的照明,还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健康。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室内照明设计规范,对于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功能性至关重要。
一、照明设计原则1.1 能量效率:在室内照明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能量效率,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和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能源消耗。
1.2 舒适性:室内照明设计应以提供舒适的视觉环境为目标,充分考虑光源的亮度、色温和色彩还原指数,使人们在室内环境中感到舒适和愉悦。
1.3 安全性:照明设计应确保室内空间的安全性,包括避免眩光、尽量减少阴影和提供足够的照明,使人们在室内活动时能够清晰地看到周围的环境。
1.4 灵活性:照明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环境和使用需求下的照明要求。
可以采用可调光、可调色温等技术,根据不同场景和活动进行照明调整。
1.5 艺术性:室内照明设计应结合建筑的风格和功能,注重灯光的艺术表现和美学效果,提升建筑物的整体品质和视觉效果。
二、照明设计参数2.1 光强度:根据不同区域和活动要求,确定适当的光强度水平。
一般来说,工作区域需要较高的光强度,而休息区域可以适当降低光强度。
2.2 色温:根据室内环境的需求和氛围要求,选择适当的色温。
一般来说,较高的色温可以提高集中注意力和警觉性,而较低的色温则有助于放松和舒缓情绪。
2.3 色彩还原指数:根据室内功能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色彩还原指数。
对于有特殊颜色要求的场所,如艺术展览馆或商业展示区域,应选择具有高色彩还原指数的照明设备。
2.4 模拟光源:对于照明设计中的特殊需求,如模拟日光、黄昏或夜间照明效果,可以采用模拟光源技术,以提供更接近自然光的照明效果。
三、照明设计布局3.1 主照明:主照明是通过主要照明设备提供整体照明效果的区域。
它应考虑照明的均匀性和光强度的合适程度,以确保整个室内空间具有足够的照明。
3.2 辅助照明:辅助照明是通过辅助照明设备提供某些特定区域或任务的照明,如阅读灯、工作台灯等。
建筑安全标准对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的要求

建筑安全标准对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的要求建筑安全标准是保障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以及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指南之一。
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照明系统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良好的照明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居住舒适度,还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类安全隐患。
本文将介绍建筑安全标准对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的要求。
一、照明强度的要求根据建筑安全标准,建筑物室内的照明强度必须符合相关规范,以保证居住者在各个区域的正常活动。
特别是在公共区域和紧急疏散通道等重要部位,照明强度更应当达到一定标准,以确保灯光充足,提高居民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效率。
二、灯具布局的要求根据建筑安全标准,灯具的布局在设计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照明的均匀性和充分性。
各个房间和区域的灯具布局需要科学合理,不能存在照明死角和盲区,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此外,灯具的安装位置和高度也需符合相关规范,保证灯光的有效照射范围能够覆盖到每个角落。
三、紧急照明系统的设置在建筑物的照明设计中,紧急照明系统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建筑安全标准的要求,建筑物应当配备有紧急照明系统,并且在遇到断电等紧急情况时能够自动启动。
紧急照明系统的灯具需与主照明系统分开设计,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独立供电,保障居民的安全撤离。
四、照明设施的防水防尘要求在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中,照明设施的防水防尘性能也是建筑安全标准所要求的重点之一。
特别是在厨房、卫生间等潮湿多尘的环境中,照明设施需具备相应的防水防尘等级,以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寿命,并避免发生漏电等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建筑安全标准对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只有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安全因素,才能确保建筑物的照明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稳定可靠,有效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保障其生命安全。
建筑设计者和施工单位应当密切关注建筑安全标准的最新要求,不断提升照明设计水平,为建筑安全保驾护航。
建筑室内照明设计原则

建筑室内照明设计原则在建筑设计中,室内照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它不仅仅是为了提供足够的光线,更是为了创造出理想的氛围和空间感。
因此,室内照明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最佳的效果和用户体验。
首先,照明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功能区域。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照明需求,比如办公区、会议室、休息区等。
在办公区域,需要提供充足的光线以提高工作效率;在会议室,需要柔和的光线以营造出放松和专注的氛围;在休息区,需要温暖而柔和的光线以创造出舒适和放松的环境。
因此,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照明设计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
其次,照明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的使用者。
不同的人群对光线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年轻人可能更喜欢明亮而活泼的光线,而老年人可能更喜欢柔和而温暖的光线。
因此,在照明设计中,应该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和喜好,以提供他们最舒适和适合的光线环境。
此外,照明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整体风格和氛围。
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氛围需要不同的照明设计来突出其特点。
比如,现代风格的建筑通常注重简洁和明亮的照明,以突出其现代感;而古典风格的建筑则通常注重柔和和温暖的照明,以强调其优雅和典雅。
因此,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建筑的整体风格和氛围,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另外,照明设计还需要考虑到节能和环保。
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照明设计也应该注重节能和环保。
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和技术,如LED灯具和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照明设计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光和调光设计来减少能耗,如利用自然光线进行照明,或者根据不同时间和使用需求进行调光。
最后,照明设计需要考虑到人的视觉需求和舒适感。
人眼对光线的感知是非常敏感的,因此,照明设计需要避免眩光和阴影。
过强的光线会造成眩光,影响视觉体验和工作效率;而过暗的光线则会造成阴影,影响视觉舒适感。
因此,在照明设计中,应该避免直接照射眼睛和产生明显的阴影,以提供舒适和自然的光线环境。
建筑室内照明设计的规范要求

建筑室内照明设计的规范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舒适生活品质的追求,建筑室内照明设计日益受到重视。
一个合理的室内照明设计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还能够营造出更舒适、宜人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从照明设计的光源、照明亮度、色彩、光线分布等方面介绍建筑室内照明设计的规范要求。
1. 光源选择在建筑室内照明设计中,光源的选择至关重要。
常见的光源包括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
根据照明需求和设计要求,应选择合适的光源。
白炽灯适用于创造温暖的氛围,荧光灯适用于需要较亮照明的场所,而LED灯则具有能耗低、寿命长等优点,是目前最常用的照明光源之一。
2. 照明亮度照明亮度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照明光线的强度。
根据不同空间的功能需求,照明亮度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办公室和学习空间需要较高的照明亮度,而休闲和娱乐场所则需要较柔和的照明亮度。
根据照明需求,设计师应判断并配置合适的照明亮度,以达到舒适的视觉效果。
3. 色彩温度色彩温度是指光源发出的光线的颜色暖度,常用单位为开尔文(K)。
在建筑室内照明设计中,色彩温度的选择与空间的功能和氛围息息相关。
较低的色彩温度(约2700K-3500K)会给人以温馨、舒适的感觉,适合用于居家空间;而较高的色彩温度(约5000K-6500K)则给人以清爽、明亮的感觉,适合用于办公场所和商业空间。
4. 光线分布光线的分布要均匀、柔和。
在设计室内照明系统时,应根据空间的布局和功能,合理安排光源的位置和数量,以保证整个区域都有良好的照明效果。
避免强光直射、眩光和阴影,以减少眼睛疲劳和不适感。
5. 节能环保在建筑室内照明设计中,节能环保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选择节能的光源、采用智能调光系统、合理利用自然光等措施都是实现节能环保的有效途径。
合理的照明设计不仅能降低能耗,还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建筑室内照明设计的规范要求包括光源选择、照明亮度、色彩温度、光线分布和节能环保等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空间的功能需求、氛围要求以及舒适性考虑来进行合理的照明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室内照明设计
①确定设计照度。
根据各个房间对视觉功能的要求和室内环境的清洁状况,按有关照明标准的规定,确定各房间或场所的照度(工业的为最低照度,民用的为平均照度)和照度补偿系数。
②选择照明方式。
根据建筑和工艺对电气的要求及房间的照度规定,选择合理的照明方式。
③光源和灯具的选择。
依据房间装修对色彩、配光和光色的要求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光源和灯具。
由于灯具是由光源、灯罩及其附件组成,所以选择灯具首先要选择光源。
a.光源的选择。
光源的种类应根据照明要求、使用场所的环境条件和光源的特点合理选用。
一般可按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的建议选灯。
光源的安装功率由照度计算结果来确定灯具的选择。
b.灯具的选择。
在照明设计中,选择灯具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配光要求、灯具表面亮度、显色性能、眩光等;环境条件,使用环境对防护式的要求;协调性,灯具外形是否与建筑物和室内装饰协调;经济性,灯具效率、电功率消耗、投资运行费等。
c.按配光特性选择灯具节能效果等。
一般生活用房和公共建筑物内多采用半直接型、均匀扩散型灯具或荧光灯(裸露的或带罩的),使顶棚和墙壁均有一定的亮度,整个室内空间照度分布较均匀。
生产厂房采用直接型灯具较多,使光全部投射到下方的工作面上。
若工作位置集中或灯具悬挂高度较高时,宜采用深照型灯具。
当要求垂直照度时,可采用倾斜安装的灯具,或选用不对称配光的灯具,如教室黑板照明等。
大厅、门厅、会议室、礼堂和宾馆等处的照明,除满足照明功能外,还应考虑照明灯具的装饰艺术效果。
对于家庭的客厅、卧室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应作以上考虑。
特殊用房,应根据需要选配专用灯具。
d.按环境条件选择灯具。
干燥房间内,如舞厅、舞台、手术室、摄影棚等,采用开启式灯具。
潮湿房间内,采用瓷质灯头的开启式灯具;湿度较大的场所,要用带防水灯头的灯具;特别潮湿的房间,要用防水防尘密封式灯具或在隔壁不潮湿的房间通过玻璃向潮湿房间照明。
含有大量尘埃的场所,采用瓷质灯头金属罩开启式灯具或防水防尘灯具。
在有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采用防爆或隔爆式灯具。
室外露天场所采用各种防雨、防冰雹、防晒的灯具。
有机械碰撞的地方应采用带有防护罩的灯具。
在有水溅或水冲洗的场所,应采用防溅型或防水防尘灯具。
在食品加工、制作场所,应当采用带有保护玻璃的灯具,以防灯泡破碎污染食品。
在有腐蚀性气体和容易产生化学侵蚀的场所,应当采用防腐蚀灯具。
铝不耐酸也不耐碱,钢对酸不稳定却耐碱,塑料、玻璃、陶瓷等在大多数化学腐蚀情况下均较金属要稳定和耐腐蚀,钢板冲压结构上挂搪瓷比较耐腐蚀,但搪瓷损坏后钢板冲压结构易破坏,灯具结构以铝合金材料为宜。
在卫生条件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医院手术室、器械室,无线电工业中的电子元件生产、装配、调试车间,电子计算机房,重要科研、试验场所等,应选择带整体扩散器的灯具,达到密闭、防污染、易清扫等目的。
④灯具的布置。
灯具的布置是确定灯具在房间内的空间位置。
它与光的投射方向、工作面的照度、照度的均匀性、眩光的限制以及阴影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灯具的布置是否合理还关系到照明安装容量和投资费用,以及维护检修方便与安全。
灯具的布置要根据房间内家具、床位的摆设,车间内生产设备的分布情况,建筑结构形式和视觉工作特点等条件来进行。
布灯的方式一是要求整个工作面照度分布均匀,灯具间隔和行距都保持均匀;二是要求局部足够亮度的选择性布灯。
无论哪种要求,什么形式,都要做到灯具分布合理。
在一个场所内,需要考虑工作人员在任何地方进行工作的可能性,通常是要保证在照度最低的地方,具有规定的最小照度。
各点照度差别不能过大,一般不低于或高于平均照度的1/6就属于允许范围。
从节能
方面考虑,均匀度可以有所降低,工厂车间内工作面与通道的照度之比可以为3:1或4:1,住宅为10:1等。
加强工作面照明、减少辅助部分的照明可以降低能耗。
a.灯具离墙的距离。
布灯合理,照度均匀,灯具之间的距离不应过大,离墙也不能太远。
一般要求灯具到墙的距离为灯具间距的1/3-1/2,点光源灯具的布置的基本形式。
b.均匀性布灯,即在布置灯具时,不考虑室内设施的摆设位置,而将灯具均匀地有规律地排列,以使工作面上获得均匀的照度。
在进行均勻布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c.顶棚的整体效果。
考虑顶棚上吊风扇、空调送风口、扬声器、火灾探头等其他设备的安装,要统一安排,统一布置。
在吊顶房间内,灯具布置时要考虑吊顶材料的安装尺寸,凹凸变化情况,要与室内装饰密切配合。
在商业、宾馆以及安装有玻璃幕墙的建筑中,还应特别注意开灯后的夜景效果。
均匀布灯时应多作几个方案,以资比较,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d.选择性布灯。
灯具的布置主要是根据工作场情况有选择地布置。
其优点是能够选择最有利的光照方向和尽可能避免工作面上的阴影,并且还可以减少一定的灯具数量,节约投资,节省能源。
在选择性布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布灯的前提是必须保证工作面上的照度要求;
与建筑、结构、装饰形式相配合,艺术格调和谐;
考虑维护、检修方便与安全;
不能产生眩光,避免阴影(在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有时借助阴影来增强立体感);
布灯应保证人员、车辆顺利通行。
顶灯与壁灯相结合的问题,比较高大的房间可采用顶灯和壁灯相结合的布灯方案,一般房间以顶灯为好,若单纯用壁灯,会使房间空间昏暗,不利于工作和安全,不应采用。
总之,灯具布置的合理与否,是照明设计的主要项目之一。
在进行灯具布置时,应做技术经济比较,并应将使用功能、时代特征、社会意义等融为一体,灯具布置的图案应符合建筑造型和室内外装饰的要求,长、宽、方、圆格调要和谐统、灯具布置还必须满足工作场所的特殊要求,如潮湿、防火、防爆、高温、摄影和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