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集中供冷工程节能措施方案

集中供冷工程节能措施方案一、建筑节能措施1.合理设计建筑结构和立面建筑的结构和立面设计可以影响建筑内部的热量传递和建筑外部的日照情况,因此应该合理设计建筑结构和立面以实现良好的隔热性能和采光性能,降低建筑的能耗。
2.有效利用 passivhaus 技术利用 passivhaus 技术,即被动房技术,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结构、隔热材料和节能窗等手段,在不使用机械设备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室内外的热量交换,实现室内舒适度与节能的平衡。
3.充分利用太阳能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配置太阳能设备,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供热、供电等,减少建筑的能耗。
二、制冷系统节能措施1.采用高效节能冷却设备在制冷系统中使用高效节能的冷却设备,如高效节能冷却塔、高效节能制冷剂等,可以降低能耗。
2.优化制冷系统配置通过对制冷系统的优化配置,合理选型设备、减少系统的冗余、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而减少能耗。
3.使用新型制冷技术利用新型制冷技术,如变频调压、气冷式制冷等,提高制冷系统的能效比,减少能耗。
三、运行管理节能措施1.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运行管理规程,提高设备运行的效率,减少能耗。
2.定期进行制冷设备检修维护定期进行制冷设备的检修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能耗。
3.合理控制制冷设备运行参数合理控制制冷设备的运行参数,如温度、湿度等,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能耗。
四、系统优化节能措施1.进行供冷系统能效评估通过能效评估,定期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找出系统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优化,提高系统能效。
2.优化供冷系统设计通过优化供冷系统的设计方案,制定更合理的系统方案和工艺流程,提高系统的能效。
3.实施智能节能管理系统利用智能节能管理系统,对供冷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供冷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能耗。
以上仅是供冷工程节能措施的一部分,实际实施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
通过实施上述节能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供冷系统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为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措施

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措施摘要:空调制冷系统是现代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制冷剂循环流动来调节室内温度。
然而,由于系统设计不合理、设备老化、操作不当等原因,空调制冷系统的能耗往往偏高,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
同时,制冷剂的排放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空调制冷系统进行节能优化,提高其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研究了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措施,包括选取高效的制冷设备、合理配置设备、合理使用制冷剂、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系统自控优化、改变空调制冷系统的设计和使用习惯、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空气质量控制、能量管理、自动化控制等11个方面。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数据对比,证明了节能优化措施的有效性。
关键词:节能优化;空调系统;措施;效率引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节能减排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空调制冷系统作为现代建筑物中重要的能源消耗部件,对其进行节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还能有效保护环境,为人类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研究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措施,并分析其实际应用效果。
一、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空调制冷系统作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一部分,其能耗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空调制冷系统的能耗不仅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对环境污染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了影响。
因此,进行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的措施1.选取高效的制冷设备选取高效的制冷设备是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使用高效的制冷设备,如变频空调器或全封闭式压缩机等,可以有效地提高空调制冷系统的能效比,减少能源的消耗。
2.合理配置设备合理配置设备是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的另一个关键措施。
包括减少管路长度、控制阀门开度等,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3.合理使用制冷剂制冷剂是空调制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使用制冷剂也是节能优化的重要措施。
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

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空调系统是房屋和建筑物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尤其在夏季高温天气中,空调系统的使用更为广泛。
空调系统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和保护环境,节能措施在空调系统中变得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节能措施。
1. 合理调节室内温度:将室内温度控制在舒适的范围内,一般为25-28摄氏度。
过低或过高的室内温度会增加空调系统的负荷和能耗。
在夏季,为了降低室内温度,可以采用遮阳帘或纱窗等方式,减少日光的直射。
2. 定时开关机:合理利用定时功能,根据室内外温度的变化和使用时间的需要,设置合适的开关机时间,避免长时间空调的不必要运行。
比如在夜间或不在家时,可以设置空调停机,减少能源的浪费。
3. 清洁和维护空调设备:定期清洁空调设备可以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空调过滤器、换热器和蒸发器等部件的积尘会影响空气流通和散热效果,导致能效降低。
定期维护和清洁这些部件,可以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减少能耗。
4. 合理设置风速和风向:根据室内温度和人员分布情况,调整空调的风速和风向。
风速过大会使人感到不适,风向不当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合理设置可以提高空气流通效果,达到更好的舒适感。
5. 利用自然通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打开窗户或门等方式,利用自然通风来降低室内温度。
在夜间或清晨,室外温度较低,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降低空调系统的使用时间和能耗。
6. 使用高效节能空调设备:在购买空调设备时,应选择具有节能标识的高效空调设备。
这些设备通常具有更高的能效比和更先进的节能技术,可以显著降低能源消耗。
7. 良好的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到空调系统的使用需求和节能要求。
合理的建筑布局和设计可以减少热量的积聚和散热负荷,减少空调系统的能耗。
8. 停电时合理使用:在停电期间,可以通过合理利用空调系统的制冷系统冷却储藏室或冰柜等方式来降低食物和药品的温度,减少能源的浪费。
9. 培养良好的空调使用习惯:在使用空调系统时,要养成合理的使用习惯。
制冷与空调技术的节能与环保改进措施

制冷与空调技术的节能与环保改进措施1. 引言制冷与空调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人们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还促进了工业生产和医疗保健等领域的发展。
然而,随着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凸显,制冷与空调技术如何实现节能与环保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制冷与空调技术的节能与环保改进措施。
2. 节能技术改进2.1 高效制冷循环系统制冷循环系统是空调设备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能源的消耗。
通过提高制冷循环系统的效率,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浪费。
例如,采用高性能压缩机、节能换热器和能量回收技术等新技术,可以大幅降低制冷设备的能耗。
2.2 节能型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与空调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介质,传统的制冷剂如氟利昂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且存在温室效应。
因此,开发和应用环保型制冷剂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
例如,推广使用无氟制冷剂、烃类制冷剂等能够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的制冷剂。
2.3 智能控制与调节智能控制与调节技术的引入可以提高制冷与空调设备的运行效率。
例如,通过预测室内外环境变化、自动调节控制参数、实时能耗监测等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浪费,优化系统运行效果。
2.4 节能型冷却塔在制冷系统中,冷却塔是承担散热任务的重要设备。
传统冷却塔的过程存在能量耗散和水资源浪费等问题。
改进冷却塔的结构和工艺,增加换热面积,改善水泵运行效率等措施,可以大幅提升冷却效果,减少能源消耗。
3. 环保改进措施3.1 降低有害物质排放在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液和废固体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加强系统的排放控制和治理,采用先进的净化装置和技术,确保有害物质排放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2 循环水利用制冷与空调系统中的循环水使用量较大,如果能对循环水进行处理和利用,既可以满足系统所需,又可以减少自来水的消耗。
建设循环水处理设施、合理利用雨水等方法,可以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冷库系统节能降耗方法措施

冷库系统节能降耗方法措施冷库系统节能降耗方法措施冷库具有良好的围护结构是保证冷库内低温环境的前提。
新建冷库设计时,应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保温材料做围护结构,并注意围护结构的完整性,尽量避免冷桥和穿墙孔的产生,减小库外热量向库内的传递,进而减小冷库围护结构的冷负荷的损耗。
那么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分享整理的冷库系统节能降耗方法措施,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冷库节能应注意的节能控制冷库制冷系统运行时,在压缩机的节能负荷调节的同时,例如以下注意方面:(1)在不同工况和负荷的条件下,合理匹配压缩机、冷风机等设备,防止“大马拉小车”引起的能源损耗。
其中冷风机耗能所占比例最大,约为38%~23%。
例:某万吨冷库为例,该万吨冷库的库房分为20间,每间库房的储藏量为500t,每间库房配有2台冷风机,每台冷风机上各装有2.2kW轴流风机3台,全库共计120台轴流风机。
因风量与制冷量成正比,而风机是按最大制冷负荷配备的,在刚进货期间,制冷量较大,风机应全部开启。
但当货物冷却加工基本结束时,库温已趋平稳,应当及时减少轴流风机开启台数。
若以每库少开2台轴流风机计算,可少开40台共88kW,比1台6AW-12.5型压缩机耗能还多,节能达25%。
并且,多开风机还极易产生热量,增加系统的制冷耗能。
(2)对换热设备进行有效管理,也能起到降低能耗的有效作用。
因为当蒸发温度为-10℃时,冷凝温度每下降1℃,压缩机单位制冷量耗电减少2.5%~3.2%;当冷凝温度为30℃时,蒸发温度每提高1℃,压缩机单位耗电量则减少3.1%~3.9%。
由此可见,管理好换热设备,对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3)换热设备减少能耗措施:①油多了及时放油:油的热阻大大高于金属,是铁的20倍,换热器表面附着油膜将使冷凝温度上升,蒸发温度下降,导致能耗增加。
冷凝器表面附着0.1mm油膜时,制冷压缩机制冷量下降16%,用电量增加12.4%;而蒸发器内油膜达到0.1mm时,蒸发温度将下降2.5℃,耗电将上升11%。
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措施

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措施1.合理选定制冷机的性能系数仅从节能的角度看,制冷机的性能系数愈大愈好,也就是制冷机的工作循环愈接近理想的卡诺循环,性能系数愈高。
若设计仅以此为优化的目标,则将导致热交换设备增大增多,但这在实际上经济效益是不好的,也是不可行的。
因此,在选用制冷机时应考虑一次性投资和经常运行费用的综合分析,一般来说,性能系数高的设备一次性投资大,运行费用低。
通常对一年内长期运行的制冷系统,由于经常费用大,对节能要求较高,应选用较高性能系数的设备。
反之,运行时间短的制冷系统在节能要求上可略低些。
总之要由具体的技术经济比较优化确定我国《旅游旅馆设计节能标准》规定的性能系数见表1。
2.合理确定空调制冷系统的设计参数冷冻水供水温度和温差、冷却水供水温度和温差对能耗产生直接影响。
提高蒸发温度或降低冷凝温度都可以提高制冷系数,但要减少二者供、回水之间的温差,因而增加蒸发器和冷凝器的面积。
对于一年内运行时间较长的制冷系统,宜取较小的温差;反之,在年内运行时间较短的制冷系统,宜取较高温差。
3.制冷机型号、台数、容量选择和其他影响(1)如前文所述,各种型号的制冷机组,均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冷负荷、供冷参数和不同的使用条件。
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如供电、供热、余热利用等情况),选择相应型号的制冷机组。
(2)通常制冷机组在部分负荷情况下效率较低,应根据负荷变化的特点,选用两台或多台制冷机,使之在效率较高的负荷工作区域内运行。
制冷机的容量应与负荷相匹配,根据负荷曲线变化情况,可选择一种或两种以上容量的制冷机组。
(3)合理选择水冷式或风冷式冷水机组。
近几年来,国内外已有多种风冷式冷水机组的系列产品应用在空调工程中。
一般风冷式冷水机组耗电量较高,主机费用较高,但在一些严重缺水地区,在一些不宜装设冷却塔的建筑群,以及对环境噪声有较高要求的用户,则有其优越的条件。
尤其在一些气候条件合适的地区,选用夏季供冷,冬季供热的风冷式冷热水机组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冷机节能措施

冷机节能措施冷机是一种常用的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空调、冷藏和冷冻等领域。
在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冷机的能效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冷机节能措施。
优化制冷循环是提高冷机能效的关键。
制冷循环包括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四个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选用高效率的压缩机能够降低能耗。
同时,合理设置压缩机的运行参数,如压缩比和冷却温度,能够进一步提高能效。
在冷凝过程中,采用高效的冷凝器,如空气冷却器和水冷却器,可以增加热交换效果,降低压缩机的工作负荷。
在膨胀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节流装置,如节流阀和膨胀阀,能够减少能量损失。
在蒸发过程中,采用高效的蒸发器,如板式蒸发器和壳管蒸发器,能够提高制冷效果,减少制冷剂的使用量。
降低冷机的运行能耗也是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冷机的运行能耗主要包括电能消耗和热能消耗。
对于电能消耗,可以通过优化设备的运行控制,如合理设置温度和湿度控制参数,控制冷机的运行时间和功率,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对于热能消耗,可以采用余热回收技术,将冷机排出的废热利用起来,用于供热或其他用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改进冷机的维护和管理也是节能的重要环节。
定期检查和清洁冷机的各项设备,如冷凝器、蒸发器和过滤器等,能够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或老化的零部件,能够减少能源损失和故障停机的风险。
合理制定和执行冷机的运行计划,包括运行时间、温度和湿度等参数的控制,能够有效降低能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推广和应用新型节能冷机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节能冷机技术不断涌现。
例如,采用变频调速技术的冷机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运行速度,降低能耗。
采用吸收式制冷技术的冷机能够利用低品质热能进行制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还有基于能量回收和储能技术的冷机,能够有效降低能耗,提高系统的能效。
冷机节能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通过优化制冷循环、降低运行能耗、改进维护和管理以及推广应用新型节能冷机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冷机的能效,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浅析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中的环保节能技术

浅析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中的环保节能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保和节能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在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中,环保节能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中的环保节能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节能技术1.1 变频技术变频技术是一种电流控制技术,它能够自动调节工作负载,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中,通过使用变频技术控制压缩机、风机、水泵等设备,可以减少其能量消耗,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热交换技术是一种传热的过程。
在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中,通过使用换热器,可以将能量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个介质,从而实现冷却或加热的目的。
这样既可以实现节能,又可以减少排放的废气和污染。
1.3 循环水技术循环水技术是指将水循环使用,从而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在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中,通过使用循环水技术,可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从而实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1.4 智能控制技术二、环保技术2.1 纯净制冷剂技术2.2 高效过滤技术高效过滤技术是指使用高效过滤器,从而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
在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中,通过使用高效过滤技术,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从而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和健康。
2.3 再生能源技术再生能源技术是指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从而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需求。
在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中,通过使用再生能源技术,可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需求,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三、总结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中的环保节能技术包括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两个方面。
其中,节能技术主要包括变频技术、换热技术、循环水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环保技术主要包括纯净制冷剂技术、高效过滤技术、再生能源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
通过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实现最佳的能量利用效果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冷系统节能技术措施我院从事啤酒厂设计已三十余年,经过几代人刻苦钻研的学习,励精图治的钻研,啤酒技术不断引进创新、总结升华,逐步确立了啤酒厂设计的全新理念。
制冷站是啤酒生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用电大户,随着近年来,“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制冷站的设计除满足生产使用外还需要达到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等要求。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涌现出许多技术亮点,经过优化和更新,已被我专业逐步应用到各个啤酒项目的设计工作中,满足了各啤酒厂、啤酒集团节能高效的要求。
一、冰水蓄冷技术的引进原理:该技术来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实行的“峰谷电价”政策,即根据不同时间划分不同电价,各地区有所不同,基本上在夜间采用低谷电价,国家鼓励用电大户在低谷时段运行以达到平衡电网节省电费的目的。
我院最先运用啤酒厂冰水蓄冷技术,目前已广泛运用冰水、脱氧水蓄冷上。
最先用在空调领域,我院工程师从设计燕京啤酒科技大楼空调系统的设计基础上移植到啤酒厂冰水蓄冷上来,原空调系统设计是白天高价电时段不开制冷机,晚上11点到第二天早7点低价电时段开制冷机,制备出4℃的冰水储存到大型冷水罐中(2000m3),第二天只开循环泵供大楼空调,电费节省35%运行一年节省电费100万元人民币。
我院工程师在当年华润阜阳、华润合肥啤酒厂改造项目中积极宣传、推广冰水蓄冷技术,并得到这些厂家的大力支持,不但新增了冰水储罐还不断加大冰水罐的容积,明显节约了电费降低了运行成本。
此后在2005年青岛二啤扩建项目中,我院正式把冰水蓄冷项目设计到图纸上并注明操作规程,同年发表论文在2006年第三期“啤酒科技”全国性刊物上,运行多年来效果显着并得到广泛好评。
见附图1:二、冰水和脱氧水采用双级冷却技术冰水、脱氧水双级冷却也是近年来我院重点推广的节能新技术。
原理:根据逆卡诺循环的特性,在系统循环的蒸发过程中,在冷凝压力稳定的情况下,蒸发压力越高,可以获得更大的制冷量和制冷效率。
因此在保证工艺冷却能力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蒸发温度即可以获得更多的制冷量。
啤酒厂制备冰水、脱氧水的传统工艺方案是把28℃左右的酿造水和脱氧水一次性冷却到2℃,蒸发温度在-1℃左右。
双级冷却是做法是把这一过程分解成2级冷却进行,第一级冷却从28℃降到13℃,第二级从13℃冷却到2℃,这样就把一部分的蒸发工作放到了高工况下进行,另一部分蒸发工作放在原有的低工况下运行,一级冷却蒸发温度从-1℃提高到10℃一共提高了11℃,由制冷机性能曲线可以看到蒸发温度提高1℃,制冷机产冷量提高%(见附表),蒸发温度提高10℃时,产冷量提高%,在青啤滕州和青啤石家庄项目中得到了印证,我们和青岛奥兰多公司合作,采用多机头制冷机作冰水和脱氧水一级冷却,氨制冷机作二级冷却,得到的结果是用2台132KW的多机头制冷机代替了原来2台装机容量250KW的A20制冷机,仅此装机容量从2×250=500KW减少到2×132=264KW,运行功率减少了236KW,一年下来节省的电费达到万元。
见附图2:以下是某实际工程的分析计算:能力要求:酿造水温度30℃;冰水温度2℃,流量60m3/h;脱氧水温度2℃,流量40 m3/h。
一段降温法:冰水制备及脱氧水生产分别采用1套氨分板换装置,进水温度30℃,出水温度2℃,制冷系统蒸发温度-1℃,冰水制冷量1954KW,脱氧水制冷量1302KW,总制冷量3256KW;配置2台W-HLG20ⅢA250和2台W-HLG20ⅢDA185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蒸发温度-1℃,考虑系统阻力损失,单台W-HLG20ⅢA250机组运行于-2℃/35℃工况下制冷量为1016KW,轴功率199KW,输入功率214KW;单台W-HLG20ⅢDA185机组运行于-2℃/35℃工况下制冷量为762KW,轴功率153KW,输入功率164KW ;4台机组总制冷量3556KW,满足运行条件下总轴功率670KW,总输入功率719KW。
两段降温法:第一段氨分板换将酿造水从30℃降至14℃,生产能力为100m3/h,供冰水制备和脱氧水降温用,制冷量1861KW;配置2台W-HLG20ⅢDA185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蒸发温度5℃,考虑系统阻力损失,单台机组运行于4℃/35℃工况下制冷量为960KW,轴功率156KW,输入功率167KW;2台机组总制冷量1920KW,满足运行条件下总轴功率306KW,总输入功率327KW。
第二段冰水制备氨分板换,将14℃酿造水降至2℃,冰水流量60m3/h,制冷量837KW,制冷系统运行蒸发温度-1℃。
第二段脱氧水氨分板换,将14℃酿造水降至2℃,脱氧水流量40m3/h,制冷量558KW,制冷系统运行蒸发温度-1℃。
第二段降温总制冷量1395KW,配置2台W-HLG20ⅢDA185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蒸发温度-1℃,考虑系统阻力损失,单台机组运行于-2℃/35℃工况下制冷量为762KW,轴功率153KW,输入功率164KW ;2台机组总制冷量1524KW,满足运行条件下总轴功率291KW,总输入功率310KW。
两段降温满足运行条件下总轴功率597KW,总输入功率637KW。
1、一段降温法设计方案:配置1台BS-2000冰水装置,将30℃酿造水直接降至2℃,生产能力60m3/h,水侧阻力。
配置1台BS-1400脱氧水装置,将30℃酿造水直接降至2℃,生产能力40m3/h,水侧阻力。
配置1台KQWH100-125酿造水泵,流量100m3/h,扬程20MH2O,电机功率11KW。
按4台制冷机组运行考虑,满足运行时最大排热量为3926KW,冷凝温度35℃,湿球温度28℃条件下,需配置3台CXV-472G蒸发式冷凝器,单台蒸发式冷凝器标准排热量2033KW,电机功率35KW;3台总标准排热量6099KW,总电机功率105KW,设计余量15%,冷却耗水量3/h。
2、两段降温法设计方案:第一段降温配置1台BS-1900冰水装置,将30℃酿造水降至14℃,生产能力100m3/h,水侧阻力。
第二段降温配置1台BS-900冰水装置,将14℃酿造水直接降至2℃,生产能力60m3/h,水侧阻力。
第二段降温配置1台BS-600脱氧水装置,将14℃酿造水直接降至2℃,生产能力40m3/h,水侧阻力。
配置1台KQWH100-125A一次酿造水泵和1台KQWH100-160A二次酿造水泵;KQWH100-125A水泵流量100m3/h,扬程14MHO,电机功率;KQWH100-160A2O,电机功率11KW。
水泵流量100m3/h,扬程24MH2配置1台200m3保温缓冲水罐,用于储存14℃酿造水。
按4台制冷机组运行考虑,满足运行时最大排热量为3853KW,冷凝温度35℃,湿球温度28℃条件下,需配置3台CXV-472G蒸发式冷凝器,单台蒸发式冷凝器标准排热量2033KW,电机功率35KW;3台总标准排热量6099KW,总电机功率105KW,设计余量17%,冷却耗水量3/h。
3、经济性分析:(平均电价元/KWh计,相同配置部份不做比较)A、一段降温法:制冷机组4台系统造价约120万元;冰水制备制冷系统造价约45万元;脱氧水制冷系统造价约40万元;酿造水泵1台系统造价约5万元;制冷系统总输入功率835KW,系统每日运行电费:835*24*=12,625元;B、两段降温法:制冷机组4台系统造价约110万元;第一段酿造水制备制冷系统造价约38万元;冰水制备制冷系统造价约35万元;脱氧水制冷系统造价约27万元;酿造水泵2台系统造价约7万元;保温缓冲水罐系统造价约43万元;制冷系统总输入功率761KW,系统每日运行电费:761*24*=11,506元;4、结论:一段降温法:不同部分初投资210万元,每日运行费用12,625元;两段降温法:不同部分初投资260万元,每日运行费用11,506元;两段降温法较一段降温法投资回报期(260-210)/天);两段降温法值得提倡。
三、热能回收技术的运用原理:利用啤酒厂生产过程消耗大量的蒸汽所产生的凝结水进行采暖或吸收式制冷。
众所周知啤酒厂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而许多厂家对蒸汽凝结水的回收利用不重视,好一些的凝结水用作洗瓶,冲洗地面,不好的就地排放,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
我们近年来对凝结水的回收和利用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一整套成熟的热能回收技术,并在许多项目中使用深受厂家的欢迎。
在青岛啤酒厂制冷站技改项目上,成功的运用热能回收技术,首先在完成了制冷系统的基本设计之外,又在制冷站外设置了3个300立方的大型储罐,分别是凝结水高温罐、低温罐、溴化锂冰水罐。
高温罐作为收集来自糖化车间96℃高温的凝结水,夏季运行时用96℃凝结水作溴化锂制冷机的热源,制备出7—12℃的冷水进入冰水罐,由水泵、板换组成一套为冰水、脱氧水一级换热系统,使25℃的酿造水降温到10℃再进氨冷的二级冷却。
用过的凝结水降温到78℃后进入低温罐暂存,再由水泵输送到包装车间供洗瓶之用。
冬季运行时溴化锂制冷机就不开了,把96℃凝结水切换到采暖系统,作为采暖热交换站的一次热源,制备出80/65℃采暖热水供全厂采暖。
详见附图三四、严寒地区冬季空天然冷源的利用原理:在严寒地区冬季利用室外的低温条件,制备出低温冷媒,在一段时间内替代压缩式电制冷做功,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传统的啤酒厂制冷模式一般采用模块化冰水机组制备冰水、脱氧水、倒酒液,发酵罐采用冷媒乙二醇间接制冷,乙二醇作为载冷剂依然采用模块化冰水机组制备,模块化冰水机组采用重力供液、直接蒸发的原理。
这就意味着只要在进行生产,制冷系统就不能停机,一直处于工作中。
利用天然体外冷却,需要增加设备,乙二醇室外冷却器、冬季制备冰水、脱氧水、倒酒液的板换、对应该板换的乙二醇水泵、防冻的混水泵等设施。
当室外低于一定温度时,启用体外冷却模式,冰水、脱氧水、倒酒液分别切换到冬季板换处制备,同时启动室外冷却器和乙二醇水泵,停止压缩机运行。
这种模式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北部得到广泛应用,在每年冬季最寒冷的2-3个月,可停止压缩机运行,仅仅运行循环水泵,节能效果显着。
针对于循环水泵的功耗,在近期也有新的设计思路。
传统上乙二醇冷媒采用开式系统,分别设置两个高、低温水罐稳定流量,开式系统需要增加水泵的高度扬程,耗能超过闭式系统。
可将循环水泵和供水泵设置为一拖多控制的变频水泵,在负荷稳定时段通过旁通水管路进行闭式循环,以降低此时的循环功耗。
工程实例如图:CAD版。
通过以上对啤酒厂制冷系统节能设计思路的介绍和归纳,可对今后的设计工作进行指导,可在与业主进行方案交流时,大胆提出节能思路和实例。
以多角度的思路提高制冷工艺设计的技术含量,以节能创收的卖点提高公司设计工作的含金量,以凿凿可据的说服力为公司争取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