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赏析

合集下载

苏轼经典诗词赏析

苏轼经典诗词赏析

苏轼经典诗词赏析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苏轼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词作,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词中的“明月几时有?”一句,通过把酒问天的手法,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祝福,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2.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三国时期周瑜的赞美和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词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视野。

而“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3.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是苏轼少有的豪放派作品之一,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

词中的“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通过描绘作者打猎时的豪情壮志和狂放不羁的姿态,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精神风貌。

而“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的不屈精神。

整首词气势磅礴、节奏明快、感情真挚、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苏东坡经典诗词名篇赏析

苏东坡经典诗词名篇赏析

苏东坡经典诗词名篇赏析诗歌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语言精炼,音调和谐,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我在此整理了苏东坡诗词名篇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东坡诗词名篇赏析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代〕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一作:偏向)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

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

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

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

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

2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宋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空一作:崩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一作:人间;尊同:樽)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

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

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

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苏东坡诗词名篇赏析2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宋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典型诗词赏析

苏轼典型诗词赏析

苏轼典型诗词赏析苏轼典型诗词赏析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

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苏轼典型诗词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苏轼典型诗词赏析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瞧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诗词名篇50首赏析

苏轼诗词名篇50首赏析

苏轼诗词名篇50首赏析苏轼是中国文坛上的巨匠之一,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传颂,而且至今仍被人们传诵和欣赏。

下面为大家介绍苏轼的50首著名诗词及赏析。

第一至第十首:《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临江仙·满地黄花堆积》、《临安春雨初·怀王十二游泳》、《江神子·读书被甲知非契》、《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鹧鸪天·送安石之京》、《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十首诗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无论是词牌还是文学价值都是非常高的。

《赤壁怀古》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令人难忘,是苏轼诗词中的代表作之一。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没有词牌,但却有着极高的唯美情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一首纯洁的爱情词,其音调和节奏极富独特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景优美,是苏轼诗词集中比较亲民的一首。

《临江仙·满地黄花堆积》是苏轼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反思,表达了他的情感和哲理。

《临安春雨初·怀王十二游泳》描写了苏轼对于皇帝玩水的回忆和怀念,极具韵味。

《江神子·读书被甲知非契》总结了苏轼的人生观,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看法。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则是苏轼的一首豪放之作,描写了山林风景的壮美。

《鹧鸪天·送安石之京》写的是苏轼送别好友安石的情感。

《江城子·密州出猎》描绘了苏轼为了追逐猎物而远离故土的感情。

第十一至二十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南乡子·重九登高》、《夜泊牛渚怀古》、《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无题·相见争如不见》、《临江仙·送钱穆父》、《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卜算子·咏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雨中望四皓台》。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原文】【原文】【赏析】这首词从表面上看是写狂风中的树木,实际上是通过风来隐喻政治上的坎坷。

全篇语言明快,没有半点做作之态,苏轼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但精神不倒。

“定风波”表面是说树木在风中摇动,但实际上是影射官场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莫听”、“何妨”,一个是表示主张,一个是表示反对。

词人以“风”比喻政治上的打击和迫害,而以“吟啸”、“徐行”两种行为来消释和排遣,意谓虽然在政治上失意,但是,这些并不会动摇我为国效力的决心和信念。

苏轼这时正被贬到黄州,政治上处境极其艰难,因此他自己常以诗酒自娱,既不愿意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也不愿意卷入朋党的是非争斗。

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使他得到了人民的爱戴。

即便是最狂妄的东西,也要对它恭敬三分;这就是谦逊。

即使你飞扬跋扈,可以将天地搅得混乱不堪,你却不能高高在上。

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大臣,大臣在宫门外下车步行,如果让天子等候,那么他将低三下四地迎上去。

不管你多么伟大,都必须把自己摆在一个下属的位置上,这就是谦逊。

苏轼在黄州所取得的成绩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黄州是历史悠久的名城,又有很多山水和名胜古迹,在这里,苏轼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

苏轼此时正被贬黄州,他利用这段时间在荒野中耕种,亲近自然,寻找心灵的归宿,思考生命的价值,反省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现在的苏轼依旧像当年出仕之时那样,乐观豁达,还没有被人生的逆境磨灭了热情和斗志。

他积极接触社会,广泛参加各类活动,经常与朋友欢聚畅饮,抚琴赋诗。

本文为您提供了《定风波》赏析及原文翻译等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作者介绍】苏轼(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 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

苏轼作品赏析

苏轼作品赏析
半缘修道半缘君 。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 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
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
夜,短松岗。
贺铸 鹧鸪天· 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後, 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 谁复挑灯夜补衣。
3、如何理解苏轼《临江仙· 夜归临皋》一词 的“充满理趣而又放纵不羁”,请结合作品 及苏轼的生平思想进行说明。
• ①苏轼的人生道路充满曲折和坎坷(反 对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黄州贬谪 等)。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 (1082)三月,即东坡因“乌台诗案” 谪居黄州的第三年。诗人夜饮大醉,回 到长江边上的住所临皋亭,依仗门外, 静听那不息的滔滔江流声,于夜阑风静 中,超然物外的逸想联翩而至。
二、文学创作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定风波》《临江仙》(夜归临皋) •《念奴娇》 《水调歌头》 •《赤壁赋》 《后赤壁赋》
词:是开宗立派的大家,首开豪放派词风, 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诗歌:提高了宋诗的质量,成为北宋诗坛骄傲。 散文: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 家”领衔人物。

词在苏轼手中创新一变,他改变了晚唐 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成为豪放词派的开创
者。
苏轼手上,词的审美完成了由女性化的 柔婉美向男性化的力度美的转变。
和子由渑池怀旧
1061年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苏轼诗词赏析

苏轼诗词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以豪放派著称的苏轼,也常有清新婉丽之作,这首《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就是这么一首杰作。

“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残红褪尽,青杏初生,这本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但让人感到几分悲凉。

睹暮春景色,而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但东坡却从中超脱了。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作者把视线离开枝头,移向广阔的空间,心情也随之轩敝。

燕子飞舞,绿水环抱着村上人家。

春意盎然,一扫起句的悲凉。

用别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伤春与旷达两种对立的心境化而为一,恐怕只有东坡可以从容为之。

“燕子飞时”化用晏殊的“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点明时间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与前后所写景色相符合。

“枝上柳绵吹又少”,与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本应同属一组,写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

但作者没有接连描写,用“燕子”二句穿插,伤感的调子中注入疏朗的气氛。

絮飞花落,最易撩人愁绪。

这一“又”字,表明词人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

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见于言外。

这是道地的婉约风格。

相传苏轼谪居惠州时曾命妾妇朝云歌此词。

朝云歌喉将啭,却已泪满衣襟。

“墙里秋千墙外道”,自然是指上面所说的那个“绿水人家”。

由于绿水之内,环以高墙,所以墙外行人只能听到墙内荡秋千人的笑声,却见不到芳踪,所以说,“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不难想象,此刻发出笑声的佳人正欢快地荡着秋千。

这里用的是隐显手法。

作者只写佳人的笑声,而把佳人的容貌与动作,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读者随行人一起去想象,想象一个墙里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可以说,一堵围墙,挡住了视线,却挡不住青春的美,也挡不住人们对青春美的向往。

这种写法,可谓绝顶高明,用“隐”来激发想象,从而拓展了“显”的意境。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及赏析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及赏析

苏轼(1037年—1101年),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

他的诗歌写实豁达、豪放清新,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以下是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及简要赏析:
1.《江城子·密州出猎》
•赏析:此词描写了狩猎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狩猎情境的生动描绘,表现了豁达、奔放的个性。

2.《赤壁怀古》
•赏析:描绘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通过对英雄壮丽事迹的讴歌,表达了对壮丽历史的怀念之情。

3.《水调歌头》
•赏析:以饮酒、咏史为主题,表达了豁达豪放的个性,歌颂了壮丽的历史。

4.《青玉案·元夕》
•赏析:描写了元宵夜的景象,以节令抒发离情,结构严密,语言华丽。

5.《东篱乐府》
•赏析:以农村田园为题材,描绘了乡村丰收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宁静农村生活的向往。

6.《和张仲素雨中早行》
•赏析:通过描绘雨中行走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新生活的向往。

7.《定风波·南海归赋蓬舟》
•赏析:以南海归来为题材,写作者的归乡之情,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8.《秋夕》
•赏析:以中秋为题材,描绘了团圆的画面,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9.《东篱乐府》
•赏析:以农村田园为题材,描绘了丰收的场景,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10.《石钟山记》
•赏析:通过描绘石钟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展现了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

这些诗歌共同展现了苏轼豁达、洒脱的个性,以及对历史、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词很多,质量又那么高,叫我选一首来赏析,真的好难。

纠结了一下,看了几遍,决定从众多珍珠中挑出自己最想赏析的明珠——《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为什么要赏析这首呢,因为这首读起来最有感触。

近日,我也是在情伤中独自疗伤。

或者,藉机可以更好的理解苏轼写词的心境与心理状况。

词为诗人悼念亡妻王弗之作,开门见山“十年生死两茫茫”。

首先,我佩服苏轼是一个至情至圣之人。

李白给我的感觉是诗写得很好,但是里面充斥着自我,没有别人。

李煜的的词也写的很好,但是相比苏轼,还是显得局限于女子与情爱了。

如同一个人每天对你说一句“我爱你”,你会渐渐觉得虚伪的。

所以,苏轼这首难得的“爱情词”却是足以让读者深感到他的情之深、爱之切。

语言很朴素,直抒胸臆,没有李煜的朦胧和文字的特殊效果,但是我读李煜的词有伤感,读苏轼这首词却泪眼汪汪,几次忍住泪水。

另外,苏轼词一个显著的特点在这里也有体现——诗词一体,以诗入词。

读苏轼的词,是可以淡化我对诗与词的界限的。

从上面的文本大家首先可以看出是很工整的,第一行和第二行文字排列一模一样。

然后,一读大家也会发现很有节奏感,读起来完全没有一些词那样拗口。

苏轼没有用华丽的文字去修饰这段情,但是并不代表这首词平凡。

要表达作者内心深沉的情感,要表达那种永远无法排遣的痛,作者用了极具张力的文字,如“十年”、“千里”、“孤坟”、“断肠”等等。

这种张力足以媲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此词还不落窠臼,别人悼亡要么是说爱人是如何如何好,自己是如何如何怀念,有朝一日如能重逢是如何如何美好。

作者却来一句“纵使相逢应不识”,这更加有真实感,尘世仿佛就是如此现实和折磨人的。

这不是作者故做创新,而是发自内心的想法,现世的悲哀加上情感的痛切,一切无不在攻陷读者最后一道防线。

接着,引出“尘满面,鬓如霜”,这难道仅仅是对不识的解释吗?里面还有作者对自己的怜惜,对自己一生饱经风霜的默默哀诉,对青春远去,人渐老去的顾影自怜。

作为一个大丈夫,作为一个精通儒道佛的学者,作为一个见惯大风浪的政客,作者在其他作品中都表现得很阔达,乐观,很处变不惊的淡定的活着。

但是,苏轼也终究是人,再强大也有一刻是需要抚慰的。

这一句不仅不是显露了诗人的脆弱,反而更能显示诗人平时的坚强和自强不息,无病不呻吟,哪怕“有病”也不呻吟。

作为一个大丈夫,独自承受着一切。

所以,这一句,更让读者内心翻起千层浪,多想置身到那时那地那情那景,去好好安慰这个孤独的坚强者。

其实细心去品味这首词,我们就很容易体会到作者所流露的这层情感的。

人是不会无端端思念故乡、怀念故人的,除非那些极度牵强附会和多愁善感的人,而苏轼明显不是这种人。

其实这种状况多数是触景伤怀或者由事引发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个人寂寞的时候开始胡思乱想,想着想着伤心了,觉得自己很可怜了,就会想着有人可以疼自己,爱自己,接着就想起那些疼爱自己的人了。

个人认为苏轼属于这一种,并且在怀念爱人的时候就不经意流露出了对自己的怜惜。

作品选总结得很好——以词悼亡,此为开端,亦为顶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