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 说(第二学时)

合集下载

【VIP专享】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认定管理办法(正式印发稿)

【VIP专享】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认定管理办法(正式印发稿)

江苏省教师培训学时认定和登记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江苏省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根据《教师法》、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省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含五年制高职校)、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校长的培训学时认定和登记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高等学校教师、校长培训学时认定和登记管理工作,另行规定。

第三条参加教师培训,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教师培训以补充、更新、拓展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

具体内容依据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确定。

第四条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包括:(一)参加进修班、培训班或者研修班;(二)到教学、科研、生产单位进修;(三)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四)出国(出境)进修、考察、培训;(五)单位组织的学习和有考核的自学;(六)接受现代远程教育;(七)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

第五条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教育行政部门的师资(人事)部门负责本区域教师培训的计划制定、组织管理和考核、登记、上报等工作,指定辖区内专业教师培训机构按年度实施。

第六条教师培训按照统筹规划、按需施训、注重实效、改革创新的原则分层组织实施,主要包括校本培训、县级培训、市级培训、省级培训和国家级培训,按培训组织的教育行政部门级别确定。

第七条教师培训以5年为周期,总学时不低于360学时,其中县级以上培训学时不少于180学时。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每五年到企业实践累计不少于5个月,累计满1个月计50学时。

第八条培训项目应明确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和学时等内容,并以文件形式予以公布。

未经公布的不予认定。

第九条校本培训由学校按年度制定计划,报所属教育行政部门或指定的教师培训机构审查批准后实施。

未经审查批准的不予认定培训学时。

因故未能列入年度计划的,提前2周报送审查。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说课稿(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说课稿第【1】篇〗赵州桥课时设计课堂实录19 赵州桥1第二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赵州桥》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游览河北省赵县闻名中外的赵州桥,齐读课题,指着说,这就是有名的赵州桥。

要到这里,就要正确读词语,夺到红旗,才能去。

学生齐读带生字的词语。

二、朗读感悟,品悟赵州桥。

1.让我们一起来游览这座闻名中外的赵州桥吧。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赵州桥?并用笔勾画下来。

2.指名交流读课文的感受。

过渡:你最喜欢赵州桥的哪个方面?就多读读那个自然段。

(根据学生回答灵活指导。

)3.学生交流,品悟赵州桥。

▲设计奇特。

汇报第二自然段学习体会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设计之雄伟、坚固。

①随机出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②教师引读,学生读带有数字的词语,引导学生明白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

品词析句,重点抓住“全部”、“没有桥墩”、“横跨”、“37米多宽”等重要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赵州桥的雄伟。

③赵州桥是怎样设计的?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指名交流。

④多媒体出示赵州桥的设计原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理解“创举”,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个创举?用“既…又…”练习说话,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自豪的语气。

▲图案美观。

汇报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体会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图案栩栩如生的特点。

出示句子:“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认识过渡句,指导它起到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练习用“不但…而且…”说话。

②从文中哪些描写了看出赵州桥的美观?师出示感受图案的精美。

理解“回首遥望”。

③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练习说话。

④引导想象: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在栏板上雕刻怎样的龙呢?⑤配乐朗读第3自然段。

班主任工作ppt课件

班主任工作ppt课件

•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规程
(草案)》规定,班主任在教导主任、副主任
的领导下,负责联系本班各科教员,指导学生
的生活和学习。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班主
任制的确立。
精选课件ppt
27
第二节 班主任的功能与任务
一、功能 二、任务
精选课件ppt
28
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班主任在 班级教育活动中扮演的主要角色。当代 学校教育中的班主任必须实行由管理者 角色向指导者角色的重心转移。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
精选课件ppt
1
《班主任工作》教学安排
前言:
第一部分:班主任工作基本理论知识
第一章 班主任工作概述(5学时)
第一节 班主任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的功能与任务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理念
第二章 班主任素质(6学时)
第一节 班主任的心理素质 第二节 班主任的道德素质 第三节 班主任的知识素质 第四节 班主任的能力素质 第五节 班主任教育机智
基本内容包括:传递一定社会主导的思想意识和价值 观念;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有关的技能、技巧;促 进学生习得各种社会规范、行为准则,养成良好的品行和 行为习惯,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环境和群体生活的能力;培 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意识,增进他们的群体意识和 亲社会情感。
精选课件ppt
21
3、功能
3.个性化功能
管理是教育,也是教育的基础,不能把班级管 理好就不能进一步开展教育活动。很多学校的 班级,因为管理跟不上,班主任忙于应付日常 矛盾,结果事半功倍,陷于没完没了的具体矛 盾问题中,学生也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班级 管理是个复杂 的工作,但也是有规律可循
精选课件ppt

《教育心理学》(莫雷版)教学课件

《教育心理学》(莫雷版)教学课件
(5)研究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与应用。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
(6)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 )
(7)教育心理学通常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与教的科学。 (《美国教育百科全书》)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续)
• (二)通过评说各种观点,并结合我国教育心理 学的发展现状和具体情况,把教育心理学定义为: “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种种心理现象的科学”。
关键词:
学与教的规律 主要是学的规律 心理规律 基本规律 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内容与体系
(一)主要内容
1.学习的基本问题(学习心理学); 2.认知领域学习心理; 3.运动技能领域学习心理 4.品德心理; 5.学习的测量与评价; 6.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此外,科学趋向的教学论进入教育心理学也成为一种趋 向。关于在教育心理学中应否列入教师心理、心理健康教育 等方面内容还存在不同意见。
第二章 学习理论
• 本章知识要点 • 1、掌握学习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各种学习
事例; • 2、了解学习的不同标准的分类; • 3、掌握与熟悉各种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 4、了解元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 • 重点 学习理论 • 难点 元学习理论 •
进入
第二章 学习理论
• 第一节 学习概论 • 第二节 学习理论 • 第三节 元学习理论 • 本章复习思考题
– 中国:
•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 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荀子:“教学相长”
– 西方:
• 夸美纽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 赫尔巴特:教学过程分明了、联想、系统、
方法四阶段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等奖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等奖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等奖这是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等奖,是优秀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等奖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中质疑、读后思辨过程与方法师生同读、同议、同讲、同评、同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选择中学会做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阅读品质。

【课堂实录】一、导入激趣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

是啊,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生1:(纷纷举手)司马光砸缸(生笑)师: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假设你在场,面对掉在水缸里的孩子,你会怎么做?生2:大家一起用力把缸推倒。

生3:扔条绳子把他拉起来。

生4:掷根木棍让他爬出来。

师:砸缸的司马光是机智的,同学们能不局限于故事本身,有自己的创见更机智。

今天我们就随着南朝刘义庆再认识两个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

他们是谁呢?请阅读《世说新语》两则。

二、品读《咏雪》师:学习文言文重在朗读,请放声朗读《咏雪》(生放声朗读、师同时板书: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师:下面请同学把这句话读一遍。

哪位同学先来试试。

生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师:她读得对吗?(生点头)为什么要这样读?生2:谢太傅在大雪天里举办家庭聚会。

师:喔,原来是根据文意读准节奏的。

(板书:读准节奏)。

下面请两人为一组再读课文,希望和这位同学一样读准节奏。

(生再读课文,一生举手提问)生3:文中的最后两句该如何去读准节奏?师:这两句确实是全文的难点,要读准这一句,首先我们要弄清前面“与儿女讲论文义”中的“儿女”与今义是否相同?生4:与今义不同,文中的“儿女”指的是侄儿侄女,即谢安的哥哥的儿子和女儿。

师:谢安何许人也?生4:谢安是东晋名士,曾任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等官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 计(完整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    计(完整版)

1.3地球的运动第二学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与反思课标解读】根据课标要求会分析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首先是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清楚昼夜交替周期并了解晨昏线的概念,会在图上绘制晨昏线并区分晨线和昏线;其次知道地方时产生的原因,明白时区,区时和北京时间的概念并加以区分,会简单的地方时计算;再次要了解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明确地转偏向力的偏转规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了解的宇宙知识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化,清楚相关的一些现象,也存在很多疑难问题如昼夜交替为什么产生,各地的地方时是为什么不同等等,但很少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他们对这些现象有很大兴趣而且和现实有着紧密地联系,因此这节课充分根据学生最想知道的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教材分析】地球作为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有自己的运动规律。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在感受着自转运动带来的一些影响,如昼夜交替现象,时差问题等等。

本节内容重点介绍了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主要的两方面的影响,通过活动演示和阅读材料,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重点和难点知识。

关于地球自转的另外一方面主要影响: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教材中只是略提了一下,但后边的知识与此有紧密联系,所以决定讲授时稍作补充。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等概念2.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并能画出晨昏线3.理解地方时、区时的成因;并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4.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原因和偏移规律二、能力目标1.能在不同的光照图中画出晨昏线2.能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3.会判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方向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地球自转运动意义的学习,树立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科学世界观。

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具备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昼夜半球区分,晨昏线画法2.时区、地方时的计算3.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以及对地理事物的影响【教学难点】1、 晨昏线的画法2、时间的计算【教学媒体教具】投影片、地球仪、小手电筒、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图、或多媒体教具、板图【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学时】:一学时【教学过程】课标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回顾:1.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引入新课:【情境创设1】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有昼夜变化,为什么会出现昼和夜的差别呢?(2)我们在假期中可能看了伦敦奥运会,若想看现场直播,大多数会在我们的晚上或夜间进行,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便来解决这些问题。

教学设计模板【范本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范本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模板(一)此模板适合当前班级集体授课形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基于“教”的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见5~8页),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章节名称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 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2.2 原子(第一学时)和§2。

2 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

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2";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写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3方面的内容。

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

若本节课(尤其是理科的一些章节)和思想、情感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则不必挖空心思搞形式主义。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

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如果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八单元第6课《练习六》教学设计第二学时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八单元第6课《练习六》教学设计第二学时

第八单元第6课《练习六》教学设计第二学时【学习目标】1.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发展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进一步发展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流程】一、导入回顾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顾知识,以便更好地独立完成练习。

二、学程第一学程1.自学先让学生调查自己的教科书的单价,再应用学过的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从小到大排列这些数据。

2.互学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所调查的教科书的单价并说说小数的大小怎样排列。

3.展学全班同学交流,并进行补充或质疑。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能够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幸福感,从而真切的感受到小数在身边,数学就在身边。

第二学程1.自学(1)先读懂统计表,然后根据表中的已有数据,利用小数加减法计算填写未知数据。

(2)调查父母一个月的电话费支出情况,并计算出一共花了多少钱。

2.互学同桌小组互相交流。

3.展学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质疑。

预设答案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乐乐父母的电话费支出情况的有关问题,巩固了小数加减法,这样既可以应用学过的的知识解决问题,也可以对家庭的收支情况有所了解。

第三学程1.自学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2.互学同桌互相交流。

3.展学全班交流预设答案:(1)6.5+3.4=9.9(元);(2)15-9.9=5.1(元)或15-10=5(元),够了。

设计意图: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三、总结通过做题,有什么收获?四、作业设计完成课本第91页9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说明自己被贬越州的处境,表达对世风日下的不满之情。
6.以下四句话中,不属于作者“不敢为人师”的理由的一项是( )
A.仆道不笃,业甚浅近
B.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C.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D.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
(二)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4、分析第4段:
思考: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达标检测
阅读部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4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不敢为人师。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未闻有师。有,辄哗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牵引,拉拉扯扯地纷纷议论),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来南,指唐永贞二年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而来)。二年冬,幸大雪逾岭(岭,五岭山脉,岭南一般不下雪),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者。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④辄哗笑之以为狂人__________________
⑤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__________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
①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译:____
②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C.韩愈既然自认为是蜀的太阳,而我又想让自己充当越州的雪。
D.韩愈已经自己充当了蜀的太阳,而又想让自己充当越州的雪。
5.对文中“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比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歌颂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
B.抨击诋毁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
C.表露作者完全赞同和支持韩愈有关师道的主张和实践。
班级: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09、9、21
课题
师说(第二学时)
学习
目标
1、读懂文意,掌握重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学习
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2、领会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把握全文的论证结构。
学习
方法
朗读、讨论、释疑、翻译,
归纳整理
②吾得兄事之
C.①必复之全之
②沛公军霸上
D.①不耻相师
②去今之墓而葬焉
3.对下列句子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犯笑侮
犯:触,这里是冒着、顶着的意思。
B.因抗颜而为师
抗颜:指态度严正不屈。
C.而增与为言辞
增与:诬加。
D.余以为过言
过:过失、错过。
4.句子翻译正确的分别是( )
(1)辱书云,欲相师。
资料
链接
韩愈提出的择师标准体现了一种朴素的民主平等意识。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他明确主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种全新的师道观是一种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现出鲜明的态度、坚定的信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种能者为师的择师标准表现出一种谦逊的学风、不耻下问的胸襟。韩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的感慨是沉痛的。因为远远超过一般人的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而远远低于圣人的普通人却“耻学于师”,也因此才有“圣益圣,愚益愚”的不幸结局。
1.下列两句中加粗的字的正确意思与读音是( )
①仆道不笃②被南越中数州
A.①深厚dù②同“披”pī
B.①深厚dǔ②覆盖bèi
C.①忠诚dǔ②覆盖pī
D.①忠诚dù②同“披”bèi
2.与下列两句中加粗的实词的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①群怪聚骂 ②指目牵引
A.①素善留侯张良
②非能水也
B.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不拘于时,学于余。
三、自主合作、探究、研习课文
方法:师生共同讨论探究,分析归纳,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2、分析第2段:
思考:(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第一层:提出分论点: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先以作对比,再以作对比,最后以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3、分析第3段:
思考: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第一层:提出分论点,。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的结论。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
例如: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5)特殊句式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学习过程
用案人自我创新
【自主学习】(相信你自己,你能行!)
一、学生呈现疑难问题
二、学生朗读、讨论、释疑、翻译,并归纳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和特殊句式
归纳: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4)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译:。
10.本语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论述了唐王朝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
课后
反思
A.承蒙您来信说,希望能互相学习。
B.您在一封令我感到羞愧的信里说,想拜我为老师。
C.承蒙您来信说,想拜我为师。
D.您在一封令我感到羞愧的信里说,希望能互相学习。
(2)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 )
A.韩愈已经自己充当了蜀的太阳,而您又想让我充当越州的雪。
B.韩愈既然自认为是蜀的太阳,而您又想让我充当越州的雪。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7.给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词
①仆道不笃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益不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因抗颜而为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