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营养不良成功治愈案例
外阴营养不良的中医临床观察

外阴营养不良的中医临床观察外阴营养不良是妇科临床较难治愈的一种病症。
因半数外阴癌病人有外阴营养不良病史,故患病人群均有着极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目前外阴营养不良治疗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尤其在国外现代医学很先进,但对付外阴营养不良仍然束手无策的情况下,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外阴营养不良,共观察了70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观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共70例,按年龄、病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36例患者,20岁30岁,4例,30岁40岁,14例,40岁50岁,10例,50岁60岁,8例。
病程最长者16年,最短者3个月。
I度:10例,II度:18例,III度: 8例。
对照组:34例患者,20岁30岁,3例,30岁40岁,13例,40岁50岁,10例,50岁60岁,8例。
病程最长者13年,最短者4个月。
I度:9例,II度:17例,III度: 8例。
从两组年龄、病情、病例来源等分布情况来看,两组间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
1.2病例选择以外阴瘙痒就诊,经病理诊断为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硬化性苔藓,符合西医诊断“外阴营养不良”者;中医辨证符合湿热浸渍证者;年龄在18-60岁女性;对合并有糖尿病,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须先对合并症予以治疗。
1.3诊断依据外阴营养不良诊断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依据,并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七版教材《妇产科学》。
1.3.1症状与体征外阴营养不良在外阴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病,但主要发生于阴蒂、小阴唇、大阴唇内侧,有时发生于前庭、阴道及尿道口。
局部多为白色角化性损害,亦可呈灰色、灰兰色、或紫红色。
可为单发,亦能多发。
早期角化过度,浸泡肥厚,后期增生性或萎缩性病变,引起外阴狭窄,则难以分清大小阴唇。
患者大多伴有局部瘙痒,长期搔抓多可继发湿疹样变,苔藓化,皲裂,溃疡,或继发感染。
祖传秘方治愈外阴白班的成功案例

祖传秘方治愈外阴白班的成功案例外阴白班是指外生殖器部位的皮肤、黏膜出现白色或淡白色斑块的一种常见皮肤病。
由于该病常常发生在女性生殖器的外部区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虽然外阴白班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困扰患者的问题,但现在却有一个祖传的秘方,在治疗外阴白班中取得了成功的案例。
这个祖传秘方来自于一个古老的家族,他们通过对多代人的积累和总结,发现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来治愈外阴白班。
这个方法是通过植物草药的配方,结合适当的照顾和护理,对外阴白班进行治疗。
首先,这个秘方主要使用的植物草药是紫草、苦参和地榆。
紫草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苦参则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的功效;地榆则富含鞣质和黄酮类物质,对于恢复受损的皮肤组织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通过上述几种植物草药的合理配方和使用,可以帮助外阴白班患者缓解症状,促进病变的康复。
其次,除了使用植物草药外,秘方还包括一些日常的护理和饮食要求。
例如,患者需要保持外阴区域的干燥清洁,避免局部外力的摩擦和刺激。
此外,患者在饮食上也需要忌口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增加身体的抗病能力。
不仅如此,这个秘方还包括了一些传统的指导,比如患者需要在特定的时刻,利用指定的方法进行涂抹。
这样的方法可以使植物草药更好地发挥药效,加快康复进程。
因此,严格遵循使用方法和时间的要求,对于治疗的有效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多位外阴白班患者的治疗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祖传秘方在治愈外阴白班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皮肤的颜色逐渐恢复正常,部分病变的斑块甚至完全消失。
这无疑为外阴白班患者带来了希望和信心,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尝试这个祖传秘方。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个祖传秘方在治愈外阴白班中取得了成功的案例,但其具体的疗效仍然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科学验证。
对于患者来说,选择治疗方式时需要权衡利弊,尊重医学专业的意见,并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外阴营养不良的聚焦超声治疗效果观察

外阴营养不良的聚焦超声治疗效果观察背景外阴营养不良是指外阴部位的组织因缺乏营养而萎缩、变薄、变干,使得外阴部位失去原有的弹性和润滑性。
这种情况一般在绝经期或产后期出现较为常见。
外阴营养不良的主要症状包括瘙痒、疼痛、烧灼感和出血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用药物,但是这种方法效果欠佳、作用时间短暂。
最近,聚焦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且有效的治疗方式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聚焦超声引起的局部高温可以刺激组织再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组织细胞的代谢能力。
方法我们选取了20名女性患者进行研究,她们年龄在45-60岁之间,都被诊断为外阴营养不良。
我们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聚焦超声治疗,每两周一次,每次治疗持续30分钟。
最后比对治疗前后的外阴组织的生理和生化指标来评估治疗效果。
在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我们对每位患者进行了局部体检和超声检测。
在体检中,我们评估了外阴组织的弹性程度、滋润度和颜色。
在超声检测中,我们测量了外阴组织的厚度和血流速度。
根据这些指标,我们能够客观地评估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结果令人鼓舞。
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外阴组织弹性程度、滋润度和颜色均有所改善。
具体地说,弹性程度由治疗前的3.5分提高到治疗后的6.9分,滋润度由治疗前的3.2分提高到治疗后的7分,颜色由治疗前的4.8分提高到治疗后的8分。
外阴组织厚度也由治疗前的3.4mm增加到治疗后的4.5mm。
这些结果表明,聚焦超声治疗确实能够有效地促进外阴组织再生,改善外阴营养不良的症状。
我们还发现,血流速度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治疗前平均血流速度为0.3m/s,而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为0.6m/s。
这意味着聚焦超声治疗可以刺激血液循环,从而提高组织细胞的代谢能力。
结论本研究表明,聚焦超声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外阴营养不良的症状,增加外阴组织的弹性程度、滋润度和颜色。
此外,聚焦超声治疗还可以刺激血液循环,提高组织细胞的代谢能力。
因此,聚焦超声治疗是一种无创、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用于外阴营养不良的病人。
补肾祛湿法治疗外阴营养不良验案

心,平时多进行沟通,缓解患儿焦虑紧张情绪,避免受到惊吓。
2 体 会小儿尿频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膀胱气化功能失常。
首先应辨明发病诱因,若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且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夜间入眠后消失,则为神经性尿频。
若有外阴不洁病史,则为泌尿系感染所致尿频。
若女性患儿可结合小儿女科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注意体格检查,小女孩查看其是否伴有外阴红肿,男性患儿检查其有无尿道口红肿,有无包茎等。
其他如脊髓发育不良,脊髓任何部分特别是较低节段的发育缺陷,如隐性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或脑瘫和脑膜炎,周围神经系统的损伤,神经系统肿瘤以及盆腔手术损害支配膀胱和尿道的神经,也可引起小儿神经源性膀胱而致尿频[3],因而临床诊断时应考虑以上病因的可能。
若患儿反复出现尿路感染所致尿频,应注意排除泌尿系统结构的异常。
小儿尿频的辨证,关键在于辨虚实,实证宜清,虚证宜补,虚实夹杂之症应标本兼顾。
尿频实证多由湿热之邪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所致,《诸病源候论·小便数候》云:“小便数者,膀胱与肾具有客热乘之故也。
肾与膀胱互为表里,俱主水,肾气下通于阴,此二经既受客热,则水行涩,故小便不快而起数也。
”若外感湿热或内生湿热客于肾与膀胱而致尿频,可用清利湿热之法。
小儿脾常不足,肾常虚,若为脾肾两虚,下元不固,则宜补脾益气,升提固摄。
因此,在临床上应理清病因,辨别虚实,病证结合,审慎用药。
同时,对尿频患儿应仔细疏导,尤其是学龄儿童遇上幼儿园等环境改变容易精神紧张,导致焦虑与恐惧,应使患儿转移注意力,避免接受与排尿相关反射刺激,树立患儿自信心。
平素应对家长进行宣教,注意小儿个人卫生,每日清洗会阴部,防止外阴感染。
注意多饮水,少食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体质煅炼。
[参考文献][1] 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691.[2] 马融.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73-176.[3] 张艳.小儿排尿控制及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郑州大学,2017.[收稿日期]2020-07-14外阴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也可出现外阴皮肤色素减退,外阴皮肤黏膜发生萎缩性变化,过度角化,可致外阴逐渐萎缩,后期可阴道窄小,出现性交痛,甚至有癌变的风险[1-2],研究发现,其与免疫性疾病、营养代谢障碍、遗传病基因、性激素缺乏等因素相关,并可能为多因素共同作用[3]。
重用鸡血藤治疗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病30例分析

重用鸡血藤治疗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病30例分析关键词:重用鸡血藤;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治疗慢性外阴上皮营养不良病简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过去称为“外阴白斑”,癌变率为2%-5%,属妇科疑难病症。
病因至今尚不明确,近期有学者认为本病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西医主张手术切除,但术后复发率较高,目前尚有效治疗方法。
笔者运用中医辨证用药,重用鸡血藤治疗各种类型外阴营养不良共30例,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重用鸡血藤组(观察组)30例,非重用鸡血藤组30例(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随机抽取;年龄最小28岁,最大64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0年,均为已婚经产妇;伴月经不调者36例(观察组21),闭经者9例(观察组4例),阴道严重萎缩,只容指尖者11倒(观察组6例);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外阴皮肤、黏膜色素减退或变白、萎缩;38例(观察组22例)经西医治疗无效转诊中医治疗。
1.2 临床诊断标准两组病例均在阴道镜下取活检,以病理诊断为准,符合诊断标准。
1.3 方药自拟鸡血藤汤:鸡血藤40g、黄芪30g、白芍30g、丹参30g、白术20g、当归20g、香附l0g、二仙各20g、肉苁蓉15g、酸枣仁15g.菟丝子15g、牛膝15g;根据辨证分型方中重用鸡血滕约40g~1OOg,外阴灼痛者加知母、黄柏,瘙痒难忍者加地肤子、防风、荆芥;性交困难及萎缩者重用补肾阳之品;局部溃烂者加土茯苓、白芨;带下量多者加苍术、薏苡仁。
对照组用鸡血藤10~20g,余用药、加减辨证基本相同。
1.4 方法两组病例均每月服中药20剂,回家自煎,第一、二煎口服,第三煎中药薰洗、坐浴,20d为1疗程,经期停药,一般治疗1~3疗程。
1.5 疗效判定痊愈:病人自觉症状消失,外阴皮肤肉眼观察未及异常,未复发;显效:病人自觉症状消失,外阴皮肤有部分色素减退或轻度萎缩,但治疗后无病情进展;好转:病人自觉症状减轻,外阴皮肤治疗前后无变化;无效:病人自觉症状及临床体征无变化,全部病例均随访1年。
61例外阴营养不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234 外科治疗 仅限于已有恶变或有恶变可能者 , .. 或反 复保 守治疗无效者 。
21 肝 肾亏损型 症见外阴干燥 , .2 . 皮肤变薄 、 变脆 , 弹性 减退 或消失 , 色素减退等 , 局部 症状 ; 兼有 头晕 、 眼干 、 口干 、 少寐 多梦、 五心烦热 , 脉细弱等全身症 状。病理检查结果 多为萎缩
统计收集于 2 0 年 5月至 2 0 01 0 6年 8月期 间 , 经连 续治 疗 6个月 以上的病例 , 6 例 , 中治愈 5 , 共 1 其 8例 好转 3例 , 总有效率达 10 0 %。
2 治 疗 方 法
21中医全身治疗 . 根据 中医脏腑经络理论 , 认为女性外 阴营养不 良病在局
41 外阴 营养 不 良是 由于女 阴皮肤 和粘膜组 织发生 变性及 .
色素改变 的一 组慢性疾 病 。因病 变部位皮肤 和粘膜 多呈 白
21 湿热 下注型 症见外 阴皮肤 粘膜肥厚粗糙 或萎缩或 红 .. 4
收稿 E :0 8 1— 4 t 2 0 — 0 1 期
色, 故又称外 阴白色病变 。其病 因迄今不清 , 西医分为增生 型
3疗 效
31 标准治愈 . 自觉症状 消失 , 局部皮肤及粘 膜变软 、 润 、 理检查结 红 病 果为正常皮肤粘膜。有效 : 自觉症状 明显减轻 , 皮肤及粘膜软
胎盘组织液治疗外阴营养不良42例近期疗效观察

维普资讯
11 3
。
本组临床有效率 1 %, 0 大部分病人经 23 0 - 个疗程治疗后 , 瘙
本 消失 , 高了患者的生活质 量 , 其远期效 果仍需进一 步探 提 但
讨。
参考文献
痒症 状完全消失 , 溃疡破裂愈合 明显 , 大多数病 人因症状完 全
( 稿 日期 :0 6 1 6 收 2 0 —1—1 )
生 、 间盘突 出、 颈椎 颈部肌 肉痉挛 、 脉窦受刺激 等 ; 脏 颈动 ③心
疾病 : 因血液动力学改变如心衰 、 血压 下降等导致脑供血不足 ;
胎盘组织液治疗外阴营养不 良 4 2例近期疗效观察
洪 敏
( 揭东县炮台医院 , 广东 揭 东 5 5 5 ) 1 5 g
色、 弹性恢 复或接近正常 ; ②显效 : 症状消 失 , 白色病 变区缩小
8 %以上 , 色显著改变 , 0 颜 增生 或萎缩 明显好转 ; 有效 : ③ 症状
减轻或 消失 , 白色病变 区缩 小 2 %~0 皮肤黏膜颜色 、 O 7 %, 弹性 有一定 改善 ; 无效 : 疗程后病变无变化。 ④ 4个
4 2例外阴营养不 良类型与疗效关系, 见表 1 。
表 1 4 例外阴营养不 良类型与疗效关系 2
3 讨 论
明外 阴营养不 良的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有缺陷 , 而胎盘组织液
外阴营养不 良病 因尚不清楚 , 有文献 报道l l 】 本病发病 因素 中有 免疫 因素 的参与 ,补体 C 、 ,C 和总补体 C 0及 B因子均 H5 明显 降低 ( 00 或 P 0 5 。 氏 .1 < . )补体试验阳性 可能与机体神经末 0 梢退行性病变有关 ,这种病变常是局部皮损处瘙痒 的原 因, 说
中药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法治疗外阴营养不良300例

中药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法治疗外阴营养不良300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法,中药内服与外敷配合可见光照射结合治疗外阴营养不良300例。
结果经过治疗后,300例患者中,痊愈89例,显效146例,好转60例,总有效率为98%。
结论中药内服外敷配合可见光照射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疗效较好,尤其是对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疗效较好。
外阴营养不良又称“外阴白色病变”,是外阴皮肤黏膜营养障碍所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减退。
属中医“阴痒”、“阴蚀”等证。
临床症状以外阴奇痒、干涩疼痛及外阴皮肤黏膜不同程度的变白、粗糙、增厚、皲裂、或变薄萎缩,失去正常弹性及色泽为特征,严重影响患患者群工作及生活质量。
尤其应该警惕半数外阴癌患者有外阴白色病变史。
自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法,中药内服与外敷相结合治疗本病30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00例患者均系门诊患者。
年龄9~74岁不等,其中10岁以内者1例;11~20岁8例;21~30岁90例;31~40岁116例;41~50岁50例;51~60岁25例;61~70岁7例;71~80岁3例。
可见外阴营养不良可发生任何年龄。
其中以21~40岁发病率最高,占65%。
学生及儿童占28例,脑力劳动为主者占169例,体力劳动为主者占103例。
故本病在各种职业中均可发生。
且脑力劳动者及学生发病率有所上升。
就病程来看,长短不一。
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33年。
其中不足1年者40例;15年者168例;6~10年者48例;11~15年者15例;16~20年者21例;20年以上者8例。
其中以1~5年者较多,占56%。
1.2 药物配制及治疗方法药物配制:精选优质中草药当归15 g、丹皮15 g、赤芍25 g、香附15 g、柴胡15 g、鸡血藤25 g、桃仁15 g、红花15 g、陈皮10 g、甘草10 g。
水煎服,150 ml 2次/d口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阴营养不良成功治愈案例
患者信息:林小姐,23岁,成都绵阳人
主诉:从小外阴发育不良,小阴唇发育不全,18岁出现外阴瘙痒,自己购买洗液清洗好转,后来每次月经前后痒,一直没在意,22岁时后瘙痒加重,外阴及肛门四周开始变白,大阴唇萎缩,外阴皮肤干燥、粗糙、裂口、溃疡,在当地诊断为外阴营养不良,开了一些中药清洗,及VE滴丸涂抹,效果不明显,最后联系我院专家治疗。
既往治疗史:中药清洗,维生素E涂抹,鱼肝油擦拭。
检查:
1、阴道镜检查
2、妇科常规检查
3、病体活检
诊断:外阴营养不良
初诊日期:2013年5月27日
【康复过程】
5月27日开始使用“生物因子导入疗法”治疗,治疗一周时间,白色病变部位转为粉红,瘙痒消除,大阴唇舒展开来,皲裂、溃疡的伤口愈合,由于患者先天发育不全,专家建议患者再治疗三天巩固治疗,三天后,大阴唇正常,外阴及肛门四周皮肤恢复正常,恢复良好,患者非常满意。
【专家点评】
对于这位患者来说,正值人生的花季患外阴白斑疾病是非常不幸的,不敢治疗,也不知道如何治疗,难免走一些弯路,幸运的是,在其23岁的时候就能来到我院治疗,从而成功摆脱了外阴营养不良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