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中和热中Δh的计算方法

中和热中Δh的计算方法【最新版3篇】目录(篇1)一、引言二、中和热的概念与计算方法1.中和热的定义2.中和热的计算方法三、实例分析四、结论正文(篇1)一、引言在化学反应中,燃烧热和中和热是两个常见的能量变化形式。
燃烧热是指在特定条件下,1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而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 H2O 时放出的热量。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和热中Δh 的计算方法。
二、中和热的概念与计算方法1.中和热的定义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 H2O 时放出的热量。
在 25℃、101kPa 下,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约为57.3kJ/mol。
2.中和热的计算方法中和热的计算方法通常基于热量守恒定律。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热量变化(ΔH)等于生成物的热量变化(ΔH)。
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反应前后的热量变化来计算中和热。
三、实例分析假设我们有 10g 硫磺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 SO2。
该反应放出的热量能使 500g 水从 18℃升至 62.4℃。
现在需要计算硫磺的燃烧热。
首先,我们需要将硫磺的质量转换为摩尔数。
硫磺的摩尔质量为32.06g/mol,因此 10g 硫磺相当于 0.312mol。
根据热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热量变化相等。
我们可以列出以下方程式:ΔH = q / n其中,ΔH 表示反应热,q 表示反应放出的热量,n 表示反应物的摩尔数。
将已知数据代入方程式,得:ΔH = (500g × 4.18J/g℃× (62.4℃ - 18℃)) / 0.312mol计算结果,得:ΔH ≈ 299.4 kJ/mol因此,硫磺的燃烧热约为 299.4 kJ/mol。
四、结论通过以上实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和热中Δh 的计算方法基于热量守恒定律。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将反应物的质量转换为摩尔数,并确定反应前后的热量变化。
中和热和燃烧热

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 2O ,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中和热的表示:H +(aq)+OH -(aq)=H 2O(l) △H=-57.3kJ/mol 。
(即与酸、碱的种类无关) 注意:稀溶液一般要求酸溶液中的c(H +)≤1mol/L,碱溶液中的c(OH -)≤1mol/L。
这是因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相互稀释时会放出热量。
中和热的测定主要仪器: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大小烧杯 辅助用品:碎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 实验注意事项:①保温效果一定要好,小烧杯和大烧杯的杯口要相平.②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要准确.所用NaOH 溶液稍过量③宜用有0.1分度的温度计,温度计水解球应浸没在溶液中④测量完盐酸的温度后,应将温度计用蒸馏水洗后,再去测NaOH 溶液的温度. ⑤每次实验仅可能测得反应混合液的最高温度;平行做2-3次实验,其温度采用平均值进行计算;⑥计算式:△H=-0.418(T 2-T 1)/(cV) kJ/mol● 如图表示某可逆反应分别在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对应关系。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a 与b 相比,a 的反应速率更快C .a 与b 相比,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不同D .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 ● 由金红石制备单质钛,涉及的步骤为:TiO 2→TiCl 4镁/800℃/ArTi已知:①C(s)+O 2(g)===CO 2(g) ΔH =-393.5kJ·mol -1 ;②2CO(g)+O 2(g)===2CO 2(g) ΔH =-566.0kJ·mol -1;③TiO 2(s)+2Cl 2(g)===TiCl 4(s)+O 2(g) ΔH =+141.0kJ·mol -1。
则TiO 2(s)+2Cl 2(g)+2C(s)===TiCl 4(s)+2CO(g)的ΔH =________kJ·mol-1。
第二节 燃烧热 中和热 能源

1)储量丰富,使用方便; 2)煤是含碳元素丰富而又廉价的燃料。煤燃烧释放的能量很高 还便宜; 3) 煤炭是可以洁净利用的能源,洁净煤技术是高效、洁净的煤 炭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的技术。 (1)它是不可再生资源,不可能长期利用,终将存在资源枯竭的 问题。 (2)煤燃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可能导致全球变暖。 (3)若不采用高效的洁净利用技术,煤燃烧产生的废气、烟尘等 会严重污染环境,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SO2、NO2可形成酸 雨,影响农业和生态环境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燃烧热、中和热、能源
一、燃烧热
1.燃烧热的的概念:
在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 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2C8H18(l)+25O2(g)=16CO2+18H2O(l) △H=-11036KJ/mol
思考:①C8H18的燃烧热是多少?
△H=-5518KJ/mol
二、中和热
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
应热叫做中和热。 2.要点: Ⅰ、条件:稀溶液。 Ⅱ、反应物: (强)酸与(强)碱。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 液中的生成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 Ⅲ、生成1mol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H20,若反 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之内 Ⅳ、中和热表示:57.3kJ/mol或△H=-57.3kJ/mol
实验 中和热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1.反应 H+ + OH-=== H2O 2.计算方法: Q= C m Δt
(二)、实验仪器和药品
1、实验仪器:
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
中和热 燃烧热

2020/9/14
27
③式不是该反应的反应热,因为反应热是有正负的,中和 反应放热,故其ΔH为“-”。中和热是稀的酸、碱中和 生成 1 mol水的反应热,而5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 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的水只有0.025 mol, 故③式表示的也不是中和热。
D. CO(g)+H2O(g)=CO2(g)+H2(g) ΔH>0
练习:
4.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 CO2气体和液态水, 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B )
A. 2C2H2(g)+5O2(g)=4CO2(g)+2H2O(l) B. 2C2H2(g)+5O2(g)=4CO2(g)+2H2O(l) C. C2H2(g)+5/2O2(g)=2CO2(g)+H2O(g) D. 2C2H2(g)+5O2(g)=4CO2(g)+2H2O(l)
测定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
●学习重点
中和热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 温度计、量筒(50 mL)两个、泡沫塑料 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 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 mol/L 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
2020/9/14
2、中和 热的表示
H+(aq)+OH-(aq) = H2O(l) ΔH=-57.3 kJ/mol
二、中和热
(1)条件:稀溶液。 3、说明 (2)实质: H+和OH-中和反应
3. : (3)生成物:1 mol水。
练一练: (1)用已含知2H0+g(aNqa)O+HO的H稀-(溶aq液)==跟H足2O量(l稀) 盐ΔH酸=反-应5放7.出3 k_J_/_m2_8o_.l_6,_5_回__答kJ下的列热问量题。。 (_2_)_用-__含5_7_2.3_m_k_Jo_/l_mH_o_2lS_O_。4的稀溶液跟足量稀NaOH反应,此反应的中和热为 (3)如果将(2)反应中的稀硫酸换成浓硫酸,反应放出的热量__大__于_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原来(2)放出的热量。
【化学课件】第四节 燃烧热和中和热

还有 氢能、潮汐发电、垃圾发电、磁流体发电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高中化学中和热和燃烧热的知识点

高中化学中和热和燃烧热的知识点化学的学习中,有很多的知识点,学生想要学好化学需要了解各方面的知识点,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中和热和燃烧热的知识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中和热和燃烧热的知识点介绍重点: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操作要点的把握燃烧热的概念,有关燃烧热计算难点:中和热的测定,中和热和燃烧热的有关计算[知识分析]一、中和热: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完全中和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常温常压下,酸和碱的稀溶液反应产生的中和热为△H=-57.4kJ/mol。
中和热的测定:在50mL烧杯中加入20mL 2mol/L的盐酸,测其温度。
另用量筒量取20mL 2mol/L NaOH溶液,测其温度,并缓缓地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观察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过程,并作好记录。
数据处理:△H=-Q/n=-cm△t/n水其中:c=4.18J/(g?℃),m为酸碱溶液的质量和,△t=t2-t1,t1是盐酸温度与NaOH溶液温度的平均值,n水为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说明:1.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等。
2.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条件是:要与空气(即氧气)接触;并且温度要达到物质的着火点;而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则是:要有适当过量的氧气,可燃物与空气要有足够多的接触面积。
以上两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3. 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浪费能源的同时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
4. 理解燃烧热时,我们要从四个方面入手:①25℃、101kPa;②1mol纯物质;③完全燃烧;④稳定的化合物。
5. 一般情况下,物质燃烧生成的稳定的化合物有:C→CO2;H→H2O(液态);S→SO2。
6. 燃烧热表示的意义:C的燃烧热为393.5kJ/mol,表示在25℃、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生成CO2时放出393.5kJ的热量。
7.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燃烧热是以1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它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1mol可燃物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燃烧热和中和热

盖斯定律的应用
1.盖斯定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 应焓变都是一样的。
2.如由A到B可以设计如下两个途径: 途径一:A→B(ΔH) 途径二:A→C→B(ΔH1+ΔH2) 则焓变ΔH、ΔH1、ΔH2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考点释例】已知:C(s)+1/2O2(g)===CO(g) ΔH1=-110.5 kJ·mol-1 ①
生成1 mol水
①②书必的写须量时 是为可生合1燃成物m物稳ol的定;物的质化量电中-变离和==化热热=H。、只2O不其成代所包他热表对括物H应+溶质+的解的O能热生H、
分类
燃烧热
中和热
实例
C(s)+O2(g)===CO2(g) ΔH=-393.5 kJ/mol
H+(aq)+OH- (aq)===(l) ΔH=-
【基础题一】在相同的条件下,一定量的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并放出热
量。若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1 kJ;若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2 kJ。
那么Q1与Q2之间的关系是( )
A.Q1>Q2
B.Q1<Q2
A
C.Q1=Q2 D.不能确定
二、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 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 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这就是盖斯定 律。
一、燃烧热和中和热
1.燃烧热的含义: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 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例如:C(s)+O2(g)===CO2(g) ΔH=-393.5 kJ/mol, 碳的燃烧热是393.5 kJ/mol。 2.中和热的含义: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 出的热量,中和热为57.3 kJ/mol,反应热为ΔH=-57.3 kJ/mol。
2燃烧热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燃烧热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三、燃烧热、中和热1.燃烧热(1)概念: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燃烧热的单位一般用kJ/mol表示。
(2)表示的意义:例如:C(s)+O2(g)=CO2(g) △H=—393.5kJ/molC的燃烧热为393.5kJ/mol,表示在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kJ的热量。
(3)说明:①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以1mol可燃物为基准②完全燃烧的含义: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物质:C→CO2,H→H2O,S→SO2等。
③稳定氧化物 H2O(l)而不是H2O(g)2.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 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中和热的表示:H+(aq)+OH-(aq)=H2O (1);△H=-57.3kJ/mol。
(3)注意事项①稀溶液是指强电解质已经完全电离成离子②弱碱和强酸反应或弱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③强酸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H2OHCl(aq)+NaOH(aq)=NaCl(aq)+ H2O (1) △H1=-57.3kJ/mol1/2H2SO4(aq)+NaOH(aq)=1/2Na2SO4(aq)+ H2O (1) △H2=-57.3kJ/mol1/2H2SO4(浓)+NaOH(aq)=1/2Na2SO4(aq)+ H2O (1) △H3<-57.3kJ/mol 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 H2O (1) △H4>-57.3kJ/mol1/2H2SO4(aq)+1/2Ba(OH)2(aq)=1/2BaSO4(s)+ H2O (1) △H5<-57.3kJ/mol3、中和热和燃烧热的比较例1.分析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哪个表示燃烧热?为什么?A.C(s)+O2(g)= CO(g) ΔH=+110.5 kJ/molB.C(s)+O2(g)= CO2(g) ΔH=-393.5 kJ/molC.2H2(g)+O2(g) = 2H2O(l) ΔH=-571.6 kJ/molD.H2(g)+1/2O2(g) = H2O(g) ΔH=-241.8 kJ/mol例2.已知H+(aq) + OH-(aq) = H2O(l) △ H=-57.3 kJ/mol求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的热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物质燃烧热的意义:
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 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
5、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放出热量=物质的量(可燃物)×燃烧热
二、中和热
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 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
①研究条件:稀溶液aq (一般指浓度均≤ 1mol /L) ②反应物:强酸与强碱 ③生成物及其物质的量:1mol H2O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是以1mol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物质为 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C(s)+O2(g)===CO2(g); ΔH=-393.5 kJ/mol
H2(g) + 1/2O2(g) === H2O(l); ΔH=-285.3 kJ/mol
高中化学 必修二
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金新革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南通市教育局
一、燃烧热
1、定义:在101kPa时,l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 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①研究条件: 101 kPa ②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时,其它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用分数表示 ③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如:C→ CO2(g) ,H2→ H2O(l),S→ SO2(g)等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液混合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57.3kJ。 错误
2、1L1mol/L的HCl和1L1mol/LNH3·H2O恰好完 全反应, 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57.3kJ。
错误
小结: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
燃 烧 热 定义 中 和 热
相同点
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 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 反应而生成1mol H2O时的反应 热量。 热。 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 △H △H < 0 ,单位: KJ/mol 1mol 可 燃 物 101kPa 生成1mol 水
【思考】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烧热有什么不同?
例题 1:
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 B ) A.碳和一氧化碳 B.1moL碳和2moL碳
C.1moL乙炔和2moL碳
D.淀粉和纤维素
2、表示的意义:
例如:C的燃烧热为393.5kJ/mol,表示在101kPa时, 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kJ的热量。 表示为:△H =-393.5kJ/mol
2.中和热的表示:
H+(aq)+OH—(aq)= H2O(l), ΔH=- 57.3kJ/mol 强酸和强碱反应,实质都是 H+(aq)+OH—(aq)= H2O(l), 故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 H2O时,中和热都为 57.3kJ/mol
判断正误:
1、1L18.4mol/LH2SO4溶液和1L1mol/LNaOH溶
标准
研究 不同 点
稀溶液
不同的反应物(强酸与强碱)的中 和热大致相同,均约为57.3kJ/mol
条件
比较
不同的反应物,燃烧热 不同
谢谢观看
版权所有:南通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