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公共直流母线的选型与设计
通用变频器共用直流母线方案的设计与应用

通用变频器共用直流母线方案的设计与应用(2005-11-25 14:57:48 阅读数:105 )[摘要在电机传动中,再生能量的现象经常发生,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通用变频器直流母线方案,并阐述了其在离心机、化纤设备、造纸机上的进一步应用。
1 前言在同一个电力拖动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传动有时会发生从电机端发电得到的能量反馈到传动的变频器中来,这种现象叫“再生能量”。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电机被拖着走的时候(也就是被一个远远高于设定值的速度拖动的时候),或者是当传动电机发生制动以提供足够的张力的时候(如放卷系统中的传动电机)。
传统意义上的PWM变频器并没有设计使再生能量反馈到三相电源的功能,因此所有变频器从电机吸收的能量都会保存在电解电容中,最终导致变频器中的母线电压升高。
如果变频器配备制动单元和制动电阻,变频器就可以通过短时间接通电阻,使电能以热方式消耗掉。
当然只要充分考虑到制动时最大的电流容量、负载周期和消耗到制动电阻上的额定功率就可以来设计合适的制动单元,并以连续的方式消耗电能,最终能够保持母线电压的平衡。
这种制动单元的工作方式其实就是消耗能量的一种。
如果有多个传动变频器通过直流母线互连的话,一个或多个电机产生的再生能量就可以被其他电机以电动的方式消耗吸收了。
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式,即使有多个部位的电机一直处于连续发电状态,也不用再去考虑其他的处理再生能量的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如果还需要一个更快刹车或紧急停止的状态的话,那就需要再加上一个一定容量的制动单元和制动电阻以便在非常时刻起作用,当然采用能量回馈装置就可以充分地将直流母线上的多余能量直接反馈到电网中来。
2通用变频器共用直流母线的方案对于通用变频器而言,采用共用直流母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上电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变频器的控制、传动故障、负载特性和输入主回路保护等。
图一所示为在其中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案。
该方案包括3相进线(保持同一相位)、直流母线、通用变频器组、公共制动单元或能量回馈装置和一些附属元件。
共直流母线方案

电话: 86-755-29799595 传真: 86-755-29619897 网址:http://www. 汇川变频器在共直流母线上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讲述汇川MD320系列矢量变频器在共直流母线上的应用,在传动系统中,由于某些机械件的惯量也较大,负荷间会互相影响和干扰,使得系统的扰动大大增加,从而使得有些传动工作方式在电动和发电之间变化。
共直流母线技术则是使能量通过母线流动供其它传动使用,以达到节能、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减少设备维护量和设备的占地面积等目的。
关键词: 变频传动共直流母线能量反馈制动单元一共直流母线设计的原因在部分传动系统中,由于某些机械件的惯量较大,负荷间会互相影响和干扰,使得系统的扰动大大增加,从而使得有些传动工作方式在电动和发电之间变化。
目前国内很多交流变频采用PWM调速方式,变频器并没有设计使再生能量反馈到三相电网的功能,因此所有变频器从电动机吸收的能量都会保存在电解电容中,最终导致变频器中的母线电压升高。
如果变频器配备制动单元和制动电阻,变频器就可以通过短时间接通电阻,使电能以热方式消耗掉,如果在没有制动电阻和能量反馈单元的情况下,变频器经常性过压、制动会导致变频器发生变频跳闸、停机的现象,直接影响到正常生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多个传动变频器通过直流母线互连的话,一个或多个电动机产生的再生能量就可以被其他电动机以电动的方式消耗吸收。
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式,即使有多个部位的电动机一直处于连续发电状态,也不用再去考虑其他的处理再生能量的方式。
二共直流母线设计的原理(汇川变频器的应用)常见的共直流母线有下列两种用法,现就将详细说明如下:第一种:采用汇川变频器MD320组成对于通用变频器而言,采用共用直流母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上电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变频器的控制、传动故障、负载特性和输入主回路保护等。
图所示为在其中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案。
该方案包括3相进线(保持同一相位)、直流母线、通用变频器组、公共制动单元或能量回馈装置和一些附属元件。
6.6母线的选择

三、母线的安装
1.母线的布置 母线的布置 (1)水平布置 )
如图所示:三相母 如图所示: 线固定在支持绝缘子 如图( 所示: 如图(c)所示 具有同一高度。 上,具有同一高度。: 3)槽形母线布置 (三相母线分层安装, ) 三相母线分层安装, 竖放式: :槽形 竖放式:散热条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采用竖放式垂直布 4)软母线的布置 (母线均采用竖放式, ) 件好, 件好,母线的额定允 母线均采用竖放式, 散热性强, 置,散热性强,机 许电流较其他放置方 每相均由两条相同母 一般为三相水平布 械强度和绝缘能力 式要大, 式要大,但机械强度 线之间每隔一段距离 用绝缘子悬挂。 置,用绝缘子悬挂。 较高。 较高。 不是很好。 不是很好。 用焊接片进行连接, 用焊接片进行连接, 构成一个整体。 构成一个整体。 平放式: 平放式:载流量 不大, 不大,机械强度较高 如图所示:三相母 (2)垂直布置 树脂渍纸绝缘、地屏、端屏、 由导体、环氧树脂渍纸绝缘、地屏、端屏、 端部法兰和接线端子构成, 端部法兰和接线端子构成,最适用于紧凑型变电 地下变电所及地铁用变电站,占地面积减少, 站、地下变电所及地铁用变电站,占地面积减少, 运行可靠。 运行可靠。 主要优点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六节 母线的选择
一、母线的作用
母线: 母线 : 在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各级电压配电装 置中,将发电机、 置中,将发电机、变压器等大型电气设备与各种 电器装置连接的导体。 电器装置连接的导体。 母线的作用:汇集、 母线的作用:汇集、分配和传送电能 母线包括: 母线包括 : 一次设备部分的主母线和设备连 接线、站用电部分的交流母线、 接线、站用电部分的交流母线、直流系统的直流 母线、二次部分的小母线等。 母线、二次部分的小母线等。
母线选用规范

电线、母线设计选用规范1编制与选用说明 1 2BVR-500载流量表 4 3LMY型单条矩形铝母线载流量表 5 4LMY多条矩形铝母线载流量表 6 5TMY型单条矩形铜母线载流量表7 6TMY型多条矩形铜母线载流量表8 7圆形铝母线载流量表98圆形铜母线载流量表109管形铝母线载流量表1110管形铜母线载流量表121 编制与选用说明1.1 宗旨为了减少材料消耗,降低产品成本,在开关柜设计中选用导体(母线)截面、载流量等方面统一标准选用方便,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等目的而编制。
1.2 在计算载流量时其导体(母线)接触面按表面压麻点镀(或挂)锡处理,其允许工作温度为90℃为基础,但也注意到国内用户有贴腊片(85℃)的方式考核母线接触面温升的习惯和加工制造中造成的不利因素,因此要留有一定裕度,故按允许工作温度85℃考虑的(减去环境温度40℃,允许温升为45℃),同时也注意到低压开关柜标准规定母线搭接面允许温升值较高压开关柜稍高一些(平均5℃)的情况,同时又考虑到低压开关柜内容积较少而馈电回路多,需乘一个<1的分散系数来降低允许导流量的因素,故按相互抵消来考虑。
1.3 当遇有用户要求接触面镀银时可按下列公式换算来提高导体(母线)的允许载流量以减少导体(母线)截面降低材料消耗(用户对母线截面没有指定的话).换算公式:85)/(2112Q Q I I式中 I 1---------镀锡时允许载流量(A )I 2---------镀银时允许载流量(A )Q 1--------镀锡时允许温升(℃) 注:按45℃核算 Q 2--------镀银时允许温升(℃) 注:按70℃核算1.4 按载流量选择导体母线截面是选择导体截面的方法之一,但不是唯一方法,而是要全面核算选择其中所需截面最大的项目为准,例如要核算动稳定所需的截面(还与母线几何形状,母线相间中心距和支持绝缘子跨距有关)核算热稳定所需截面,同时还要考虑绝缘距离调整几何形状后对温升的影响等。
共直流母线方案与特点_图文_图文

直流公共母线变频驱动方案
• 传统变频器,由于其自身整流半导体元件的电流单向流通的特性,使电机处于发电状态时 所产生的能量,只能通过直流能耗制动单元,将能量已热的形式消耗在电阻上。
• 在多电机传动系统的设计中,大都采用将多个变频器的直流侧正负端子分别连接在一起, 形成直流公共母线变频驱动系统。
• 驱动器之间相互传递能量
直流母线系统的优点
• 提高效率 – 从再生发电负载回收能量
• 降低成本 – 降低输入级系统成本 (减少交流输入线路、交流输入熔断器和 接触器等部件) – 通用制动解决方案
• 减少机柜尺寸 • 停电时系统将控制变频器断电
共直流母线系统的缺点
• 需要更多的设计工作 • 直流熔断器比较昂贵 • 大的公共直流电容器 • 变频器不易和系统隔离
设计考虑
• 要求把能量回馈到电网中。 • 要求安全制动 • 电源谐波限制 • 使用标准/商业器件 • 是否连接到母线的所有变频器都有或都可以有同样的额定值/功率
电路设计。 • 从系统中获取的最大连续电流和变频器的额定值有关 • 直流母线软启动/充电电路位于变频器内部
方案1---交流供电及直流并联
方案3---单象限全控整流
方案3特点
• 使用可控硅整流桥为直流供电单元 • 直流电压可控,起到预充电的作用 • 可配置成12脉波系统 • 不同型号变频器可共用直流母线
• 轮胎吊驱动系统的传统方案
• 直流输出容量受限 • 交流电源侧需要升压变压器 • 可控硅整流桥需要调试 • 单象限驱动,无回馈 • 需要配制动电阻/或馈电单元
• 其他如方案2、3
方案6---交流全回馈系统
方案6---交流全回馈系统
变频技术:共用直流母线技术

变频技术:共用直流母线技术变频技术: 共用直流母线共用直流母线分为两种: 共用直流均衡母线和共用直流回路母线。
共用直流均衡母线是将多台变频器的直流母线回路并联在一起(变频器本身设计有外接的直流母线输出端子),达到共用直流母线的方式。
每台变频器和共用直流母线之间可以加装电抗器、快速熔断器和接触器等,这一部分是变频器以外的部分,电气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共用直流回路母线方式是将多台逆变器连接到同一个公共的直流回路上。
共用直流母线特点:1节能: 电机制动时回馈的能量可以被利用,所以比较节能,特别是对油田磕头机、起重机等升降设备而言更具有节能优势;2设备功率因素较高: 因电机能够回馈能量,无功功率损失小,所以设备功率因素较高,达95%以上;3瞬间停电不一定导致变频器跳闸停机: 这是因为一些设备在瞬间停电时可能正处于制动(发电、回馈能量状态),所以瞬间停电干扰对设备的影响就没有那么大4电网谐波较低: 共用直流母线平衡了变频器的直流母线电压,设备启动、停止时对电网的冲击也低;5可以急降速: 不存在制动电阻消耗能量,因为电机在停机时成了发电机,能量回馈到直流母线上了;6允许频繁起动操作: 因为有共用直流母线的存在,设备启动、停止时对电网和电气设备的冲击也减小了,因此允许频繁起动操作;7多台变频器不需相同的额定功率: 各电机也不需相同功率,但差别不要过大,最适合比例连动控制;8可以驱动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对于一般的系统集成商来说,采用的共用直流母线方式都是共用直流均衡母线方式。
因为这种方式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更加方便:因为采用了成品变频器,就比较容易设计外围电路、功能强(变频器本身具有比较强的功能)、采购方便、安装/维修方便等。
对于专业制造厂家或其他场合而言,可能用到共用直流回路母线方式要多一些。
因为这种方式采用了1个整流器和多个逆变器,成本更低。
但功能相对较弱(单独的逆变器和变频器相比,功能终究要弱一些),而且采购、安装/维修可能也没那么方便。
直流屏设计原则及部分设备选型原则

直流屏设计原则及部分设备选型原则直流屏设计原则及部分设备选型原则本设计原则的制定是根据:DL/T 5044-2014 电⼒⼯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720-2013 电⼒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动装置柜(屏)通⽤技术条件DL/T 459-2000 电⼒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充电机的选型原则:1、1组蓄电池配置1套充电机装置时,应按额定电流选择⾼频开关电源基本模块。
当基本模块数量为6个及以下时,可设置1个备⽤模块;当基本模块数量为7个及以上时,可设置2个备⽤模块。
1.1每组蓄电池配置⼀组⾼频开关电源时,其模块选择应按下式计算:n =1n +2n基本模块的数量按下式计算:1n =merI I 附加模块的数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2n =1(当1n ≤6时)2n =2(当1n ≥7时)1.2⼀组蓄电池配置两组⾼频开关电源或两组蓄电池配置三组⾼频开关电源时,其模块选择应按下式计算:n merI I 式中:n —⾼频开关电源模块选择数量,当模块选择数量不为整数时,可取邻近值; 1n —基本模块数量 2n —附件模块数量 r I —充电装置电流(A )me I —单个模块额定电流(A )2、⾼频开关电源模块数量根据充电装置额定电流和单个模块额定电流选择,模块数量控制在3个~8个。
3、充电装置回路断路器额定电流应按充电装置额定输出电流选择,且应按下式计算:n I ≥k K rn I式中:n I —直流断路器额定电流(A );k K —可靠系数,取1.2;rn I —充电装置额定输出电流(A )表1 充电机装置回路设备选择表⼆、开关的选择1、直流系统⽤断路器应采⽤具有⾃动脱扣功能的直流断路器,严禁使⽤普通交流断路器。
2、直流断路器额定电压应⼤于或等于回路的最⾼⼯作电压。
3、直流断路器额定短路分断电流及短时耐受电流,应⼤于通过断路器的最⼤短路电流。
4、DC/DC 装置的馈线断路器选⽤B 型脱扣曲线直流断路器,220V 直流系统采⽤C 型脱扣曲线直流断路器。
AB公共直流母线的选型与设计

AB公共直流母线的选型与设计1.概述众所周知,如果工厂中有多个相同电压的变频器运行,那么在同一时刻有的电动机处于电动状态,有的处于发电状态。
处于电动状态的电机消耗电网能量,处于发电状态的电动机产生能量。
产生的能量要么通过制动电阻以热量的形式消耗掉,要么通过能量回馈单元返回电网。
如果能够将发电状态电动机的能量直接传给电动状态的电机,那么能耗制动所浪费的电能或者能量回馈单元的设备购置费用都可以节省出来,这就是公共直流母线产生的初衷。
AB公司推荐的公共直流母线方案如图1 所示。
图1 公共直流母线方案2.设备选型AB公司生产的用于变频器公共直流母线的整流设备规格并不多,如表1所示。
(1)产品目录(2独立型/主机型/从机型的整流原理框图见图2/图3/图4.图2 独立型的整流设备图中功能模块:①六相桥式整流模块②超温开关③浪涌保护熔断信号④MOV缓冲器电路⑤预充电电路板⑥使能继电器⑧冷却风机图3 主机型的整流设备图中功能模块:①六相桥式整流模块②超温开关③浪涌保护熔断信号④MOV缓冲器电路⑤预充电电路板⑥使能继电器⑦晶闸管门极驱动电路板⑧冷却风机图4 从机型的整流设备图中功能模块:①六相桥式整流模块②超温开关③浪涌保护熔断信号④MOV缓冲器电路⑦晶闸管门极驱动电路板⑧冷却风机⑨主/从整流器间的连接电线(3)独立型/主机型/从机型的整流原理框图异同浅析从图2-图4 可以看出独立型/主机型/从机型整流器的区别。
a.独立型整流器独立型整流器的预充电电路板的同步电源经使能继电器K1连接到整流桥的电源输入端(L1/L2/L3),其产生的触发脉冲直接连接到晶闸管的门极。
在门极脉冲的触发下,晶闸管导通,+DC和-DC间产生直流电压Ud,其值为:U d=1.35U2COSα式中U2和α分别为L1/L2间的电压和触发脉冲的控制角。
b.主机型整流器主机型整流器的预充电电路与独立型相同,叙述从略。
与独立型不同的是预充电电路产生的脉冲分成二路,一路经晶闸管门极驱动板驱动后送自己的晶闸管,另一路经排线送从机型整流器的门极驱动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公共直流母线的选型与设计
1.概述
众所周知,如果工厂中有多个相同电压的变频器运行,那么在同一时刻有的电动机处于电动状态,有的处于发电状态。
处于电动状态的电机消耗电网能量,处于发电状态的电动机产生能量。
产生的能量要么通过制动电阻以热量的形式消耗掉,要么通过能量回馈单元返回电网。
如果能够将发电状态电动机的能量直接传给电动状态的电机,那么能耗制动所浪费的电能或者能量回馈单元的设备购置费用都可以节省出来,这就是公共直流母线产生的初衷。
AB公司推荐的公共直流母线方案如图1 所示。
图1 公共直流母线方案
2.设备选型
AB公司生产的用于变频器公共直流母线的整流设备规格并不多,如表1所示。
(1)产品目录
(2
独立型/主机型/从机型的整流原理框图见图2/图3/图4.
图2 独立型的整流设备
图中功能模块:
①六相桥式整流模块②超温开关③浪涌保护熔断信号
④MOV缓冲器电路⑤预充电电路板⑥使能继电器⑧冷却风机
图3 主机型的整流设备
图中功能模块:
①六相桥式整流模块②超温开关③浪涌保护熔断信号④MOV缓冲器电路⑤预充电电路板⑥使能继电器⑦晶闸管门极驱动电路板⑧冷却风机
图4 从机型的整流设备
图中功能模块:
①六相桥式整流模块②超温开关③浪涌保护熔断信号④MOV缓冲器电路
⑦晶闸管门极驱动电路板⑧冷却风机⑨主/从整流器间的连接电线
(3)独立型/主机型/从机型的整流原理框图异同浅析
从图2-图4 可以看出独立型/主机型/从机型整流器的区别。
a.独立型整流器
独立型整流器的预充电电路板的同步电源经使能继电器K1连接到整流桥的电源输入端(L1/L2/L3),其产生的触发脉冲直接连接到晶闸管的门极。
在门极脉冲的触发下,晶闸管导通,+DC和-DC间产生直流电压U
d
,其值为:
U d=1.35U2COSα
式中U
2和α分别为L1/L2间的电压和触发脉冲的控制角。
b.主机型整流器
主机型整流器的预充电电路与独立型相同,叙述从略。
与独立型不同的是预充电电路产生的脉冲分成二路,一路经晶闸管门极驱动板驱动后送自己的晶闸管,另一路经排线送从机型整流器的门极驱动板。
c.从机型整流器
从机型整流器没有预充电电路,因此它无脉冲形成环节,它只能将主机型整流器送来的脉冲经门极驱动板驱动后送到自己的晶闸管。
同时,它也提供了向下一个从机型整流器输入脉冲的接口。
(4)选型要点
a.并联使用的整流器要选用主/从型的整流器
主机型的整流器有自己的脉冲形成环节,所产生的脉冲除送入自己的晶闸管门极外,还送到从机型整流器的门极驱动板。
因此,二路脉冲的相位是相同的,它非常适合于并联使用的整流器。
这种设计能够保证并联的整流器的输出电压完全相同,可有效地防止并联的整流器间出现环流。
b.独立(无并联)使用的整流器要选用独立型的整流器
独立型的整流器因有自己的脉冲形成环节,所产生的脉冲送入自己的晶闸管门极,因此它适合于独立(无并联)使用的整流器。
c.十二相整流器要选用独立型的整流器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有必要回顾一下十二相整流电路。
如果读者对这部分内容搞不懂的话,请您看一下《半导体变流技术》这本书,相信您会明白的。
图5 十二相整流电路
整流变压器是一台带有二套副线圈的裂解式变压器。
其中一个线圈是星形接法,另一个线圈则是角形接法,二套线圈的对应线电压相差30°电角度。
二组线圈连接的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均为六相整流电路,即每组桥输出的直流电压在一个周期内共有六个脉波(见图5),故称六相整流。
但是,由于这二组桥输入的交流电压相位互差30°,因此,二组桥输出的直流电压波形也相差30°,故二组桥并联后其直流电压为十二个
图6 六相整流波形图(α=0)
脉波,故称十二相整流。
十二相整流电压波形脉动较小,直流电压中的交流分量较低,降低了对滤波器的要求,在大功率整流电源中被广泛应用。
脉冲的同步
晶闸管是一个相控元件,它是通过调节其门极相位(即控制角α)的方式来控制晶闸管的导通程度,从而达到调节整流器输出电压高低之目的。
控制角α一般都是以主电源对应相波形的起始点(单相)或某相关相与另一相关相的交叉点(三相)为基础,也就是说晶闸管的门极脉冲一定要与元件侧电源波形保持特定的相位关系,这就是所谓的晶闸管的门极脉冲与元件侧电源要“同步”。
独立型和主机型的整流器都有预充电板(Precharge Board),同步信号经接触器K1接自主电源端L1/L2/L3,它能保证预充电板产生的门极脉冲与主电源是同步的。
如前所述,十二相整流的二组桥主电源相差30°,因此,它们的门极脉冲也必须相差30°,也就是说二组桥必须有自己独立的脉冲形成环节(预充电板)。
从这个意义上讲,十二相整流一定要选择独立型的整流器。
或者反过来说,如果十二相整流选择了主/从型整流器,则从机中没有脉冲形成环节,只能将主机送来的脉冲驱动后送入晶闸管的门极。
因此,二组桥的脉冲相位一定是相同的,从机整流器的门极脉冲与主电源一定是不同步的。
这也从反面证明了十二相整流一定要选择独立型的整流器,而不能采用主/从型的。
如果十二相整流器误选了主/从型的,从机肯定不能正常工作。
当然,采用独立型整流器构成的十二相整流设备因有各自独立的脉冲,可能无法保证控制角α完全一致,二个整流器输出电压将有所不同。
如果电压相差较大,低电压的那个整流器中
的晶闸管因承受反向电压无法导通,而无法正常工作。
这可能是本产品设计中的一个缺陷。
3.电路设计
文献1中给出了20S系列整流器接线参考图,见图7,十二相整流的接线图见图8.
图7 整流器接线图
图8十二相整流器接线图
控制端子定义
0-115:内部风机(115V)
1-2 :内部接触器线圈(115V)
4-5 :内部接触器触点(常闭)
6-7 :浪涌保护电路熔断器断
8-9 :主回路熔断器断
10-11:超温
图8的接线看起来好像很乱,但实际很好理解。
115/1端子通过KA1连接到控制电源的一端,2/0端子连接到控制电源的另一端。
二台整流器共六个用于保护的常闭触点串联在接触器KA1合闸回路里,六个保护触点只要有一个断开,KA1即断开,因此用户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跳闸,这也是本电路的一个缺陷。
当然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容易,只是电路要复杂一些,相信读者是能够设计出比这个更好的电路。
KA1断开后:
-风机停止
-内部接触器K1断开
-同步电源断开,脉冲停止(预充电板停止工作)
4.十二相整流的平衡电抗器
图5 的电路中可以看出,二个整流器并不是直接并联的而是通过一个带抽头的电抗器并联起来的,这个电抗器叫做平衡电抗器。
波形图显示,二个整流桥的直流输出电压幅值是相等的,但是其瞬时值是不相等的,它们
彼此相差30°,二者相加后就变成了十二相整流。
电工原理告诉我们,两个电源并联必须电压相等且电压瞬时值也要相等。
如果电压不相等,两个电源中就会有环流出现。
如果电压的瞬时值不相等,两个电源中就会有动态环流出现,这些都是我们不希望的。
但是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二个整流电源并联时即使电压不相等也不会产生环流。
图11
如果Ud1>Ud2,因D2单向导电作用,二个电源中不会产生环流,反之亦然。
但是,如果Ud1>Ud2,D2会因承受反向电压而关断,实际只有电压高的那个电源在工作。
让我们再回到十二相整流。
前面曾经说过,组成十二相整流的二个整流器输出的电压瞬时值是不相等的,因此,二个电源并不是同时工作,而是交替工作,它们并没有真正地并联起来。
用平衡电抗器就可以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其工作原理从略,有兴趣的读者可阅读相关的文献,网上的资料也很多。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图8十二相整流器接线图上构成十二相整流电路的二个六相整流器是直接并联在一起的,其间并未设平衡电抗器,与此处的叙述岂不自相矛盾?
对具体事物要进行具体分析。
我们通常所用的十二相整流一般用于电机、电解、电镀等设备,其负载是电感或电阻性的,而直流公共母线逆变器是一个电压型的变频器,它的特征是直流侧有一个巨大的电容器组。
这个电容器组接到直流母线上就相当于接到了整流器的输出端,整流电源就变成了滤波电源。
在电容器的作用下,整流器输出电压中的交流分量被抹平,原来脉动的直流电源变成一条直线,所谓的二个整流电源“电压瞬时值不相等”也就不存在了,二个电源直接并联也就无任何技术问题了。
前面说过,十二相整流电压波形脉动较小,直流电压中的交流分量较低。
但是,具体应用到电压型变频器上,这个优越性也就似乎不存在了。
况且三线圈的整流变压器比同容量的二线圈整流变压器要贵很多,经济上也不见得合适。
因此,在直流公共母线变频器上使用十二相整流不合算。
参考文献
1. 《20S_SCR Bus Supply_User Manual》
2. 《AB变频器公共直流母线和能量回馈方案》
3.黄俊:《半导体变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