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论人生读后感

合集下载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惑和挑战,而阅读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答案的方式。

最近,我读了弗朗西斯·培根的《培根人生论》,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深深的启示,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培根人生论》是弗朗西斯·培根的一部哲学著作,书中包含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培根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追求真理、知识、美德和幸福,而这需要我们通过科学的方法去探索和实践。

他强调,人生的成功不在于拥有财富和地位,而在于我们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培根的人生哲学所吸引。

他的观点既深刻又实用,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我认为,培根的人生哲学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培根强调追求真理和知识的重要性。

他认为,知识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理解世界、改变世界的工具。

这让我深感赞同,因为在我个人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我会更加注重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其次,培根主张追求美德和幸福。

他认为,美德是人生的目标,是我们应当追求的价值。

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认为知识和行动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这让我深受启发,我认识到,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理论的学习,还要注重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同时,我也明白了,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物质的拥有,而在于精神的满足。

只有当我们实现了自我价值,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我们才能感到真正的幸福。

最后,培根的人生哲学还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知识、美德和幸福,而这需要我们通过科学的方法去探索和实践。

这让我认识到,人生并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场旅行。

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是追求名利,而应该是追求真理、知识、美德和幸福。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精选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精选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精选培根论人生读后感一《培根论人生》是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之杰作,是凝聚了他毕生心血的结晶,论人生之经历,述处世之信条。

本书载培根论说随笔五十八篇,他旁征博引用典广泛,内容包罗万象。

为人处世类令我感受最深。

为人处世类包括《论复仇》、《论逆境》、《论掩饰》、《论性善》、《论进言》、《论时机》、论《狡猾》、《论自私》、《论假聪明》、《论友谊》、《论谈吐》、《论野心》、《论礼节》、《论称赞》。

一个人走进社会里,受到社会这大熔炉的历炼,炼出的不知是好的样品,也不知是渣滓。

掌握了好的方法信条,也许成功之路便会现在眼前。

培根告诉我们:明智之人只忙于眼前和将来之事,枉费心力的人才会对过眼云烟耿耿于怀,宽容仇敌实乃王者之风。

顺境需要人的节制,逆境则需要人的坚忍,因为美德就好比名贵的香料,愈是燃烧、愈是碾压,其香却愈为浓烈。

对微小的恩惠也不忘感谢,那其心重视的便不是钱财,而是人心。

人人需要交朋友,否则,闭塞和窒息便是人体里最危险的疾病,也是人心中最可怕的敌人。

友谊却能使心中的郁结和壅塞得到疏通和宣泄。

有一个真正的朋友,便可以倾吐你的忧伤、欢乐、恐惧、希望、疑虑,以及一切压在你心头的事,令己轻松快乐。

交谈中、行动中,都需要礼节。

正如伊莎贝拉女王所言:“礼节就好像你一封永久的荐书。

”这礼节最应该注意的是:要表现的自然大方,刻意的装腔作势反而是失态的。

人们都需要恭维,却不可以过分,也不能太拘于礼节,这样有时会束手束脚。

有智之人不会等待机会,而是去创造机会。

一个人只学如何好好的去做,是对自己而言的,如果不知道如何防范坏人,也是不够的,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人需要掩饰,他可以麻痹敌人,给自己留条退路,也能看破别人的心思,“撒一个谎便能探知一个真相”即使如此。

对于狡猾的人猛然提出一个大胆的、出人意料的问题常常会使其措手不及,从而袒露心中的秘密。

就如同一个隐姓埋名的人突然被人直呼其真实姓名,必然会有所反应。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培根人生论》是一本很有启发性的书;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培根以他独特的洞察力和智慧,探讨了许多关于人生的重要主题,如友谊、爱情、财富、名誉、读书等。

他的观点简洁而有力,让我深受启发。

他强调了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读书可以培养人的品格和智慧。

他还谈到了如何正确对待财富和名誉,以及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培根对于人性的分析也非常深刻,他指出了人性的弱点和缺陷,但同时也鼓励人们通过自我修养和努力来克服这些弱点。

《培根人生论》让我更加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和意义,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努力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在《培根人生论》中,有很多关于人际关系的宝贵建议值得我们学习:1. 真诚待人:培根认为真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只有以真诚的心去对待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2.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感受和权利,避免强加自己的意见。

这样可以促进相互理解和和谐的关系。

3. 善于倾听: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机会。

这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也能增强彼此的沟通和信任。

4. 宽容与谅解:人都会犯错,要学会宽容和谅解他人的过失。

这样可以减少冲突,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5. 保持礼貌:礼貌是一种美德,它能让人感到受到尊重。

在与他人交往中,注意言辞和行为的礼貌,能更好地交流和相处。

6. 给予帮助: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手。

帮助他人不仅能让我们感到快乐,也能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7. 避免嫉妒与怨恨:不要嫉妒他人的成功或财富,也不要心怀怨恨。

积极看待他人的成就,努力提升自己。

8. 发展共同兴趣:找到与他人的共同兴趣,通过共同的活动和话题来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

这些都是《培根人生论》中关于人际关系的重要观点,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和心得(精选多篇)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和心得(精选多篇)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精选多篇) 《培根的人生论》读后感【英国】培根/原著刘烨/编译我读的这本书名字叫《培根的人生论》。

这本书是由英国学者培根所写的,由著名学者刘烨先生翻译的,读完之后顿觉受益匪浅。

《培根的人生论》兼有散文、论文和随笔的意义。

它不仅文笔优美而且论述精辟。

用其敏锐的洞察力把复杂的人生问题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一下让原本枯燥无味的人生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这确是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

《培根的人生论》的文字优美且充满睿智,它是以一种优美与庄严的韵律,以超人智慧的论述,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而广为读者所喜爱。

因而,我认为《培根的人生论》的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在《培根的人生论》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如《论读书》、《论美》、《论学习》、《论称赞》等,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论时机》。

他在篇中说到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邀击它要比犹豫躲闪更有利。

因为犹豫的结果恰恰是错过了克服它的机会。

所以说(更多请搜索)我们要善于寻找时机,当机遇来临时更应该善于抓时机。

再比如说这里面讲的《论习惯》,人的性格影响人的思维;人的言论多取决于他的知识和思想,但行为却多取决于他们长期养成的习惯。

确实是这样,有一位名人曾说过: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好的习惯不仅能促使一个人成功,而且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让一个人受用一生。

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品质。

不光是我所说的这两个方面,这本书还谈到好多好的方面,不光是对我的一些启示,而且从这些内容方面可以看到培根对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等各方面关系的看法。

从“论真理”、“论死亡”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情于哲学的培根。

从“论权位”、“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谊官场的培根。

从“论爱情”、“论友情”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

从“论逆境”、“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培根论人生》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哲学家培根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观点,对人生、社会、知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阅读完这部作品后,我深受启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培根在《培根论人生》中提出了“知识即权力”的观点。

他认为,知识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拥有知识就等于拥有力量。

这一观点让我深深地思考了知识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知识已经成为了一种资源,而且是最宝贵的资源。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知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我决定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以便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其次,培根还在《培根论人生》中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和美好,而人生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一观点让我深受触动,让我意识到人生的意义不仅在于个人的追求和享受,更在于为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我决定要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外,培根还在《培根论人生》中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

他认为,知识和行动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

这一观点让我深有感触,让我意识到只有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因此,我决定要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

总之,通过阅读《培根论人生》,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意识到知识和行动的密不可分。

我相信,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培根,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培根论人生论真理》读后感

《培根论人生论真理》读后感

《培根论人生论真理》读后感
《培根论人生论真理》这本书是培根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和观点。

在阅读后,我对其中一些观点产生了一些思考和感悟。

首先,我深受培根的实用主义思想的启发。

他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
过实践和经验,人们才能获得真理和智慧。

这让我意识到,理论和实践应该结合起来,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其次,培根对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的重要性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提倡用逻辑
和理性的方式思考问题,强调建立系统性的知识结构。

这启示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
维能力,善于分析问题,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培根论人生论真理》,我对于实用主义思想和知识体系的重要
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于知识探索和思维方式的热情和动力。

希望通过
不断学习和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生和真理,不断提升自我。

读《培根论人生》有感4篇

读《培根论人生》有感4篇

读《培根论人生》有感读《培根论人生》有感4篇读《培根论人生》有感1暑假得空,重整书橱,一本封面已泛黄红绿相间的于1983年出版定价仅为0.27元小册子吸引了我的视线。

我怀揣小读本,清晰记得那是经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推荐才去新华书店买的,但当时年少阅历浅,没有读出其中的奥妙。

几经搬家,终未丢弃。

而今年届不惑,老书新翻,别有滋味。

在这些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中,培根讨论的题材相当广泛,涉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以精妙的格言警句,提炼概括了丰富深刻的生活哲理。

黑格尔曾指出:“培根拥有丰富的阅历,高度的想象力,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他的著作充满最美妙,最聪明的议论”,“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家引为格言”(《哲学史讲演录、论培根哲学》)。

而今读后,颇有同感。

譬如“论健康”一文中,这位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就早已阐明人怎样才能长寿的奥秘。

人对生理卫生的知识,也是最好的一种保健药品,对于一种欲望,如果人能断定“它对健康是不利的,因此我应当戒除它”,肯定比断定“它对我好像并无害处,可以放纵它”要安全得多。

要知道人在身强力壮的青少年时代所养成的不良嗜欲,将来到了晚年是要一并结算总账的。

良好的生活方式好比定期储蓄,不良的生活习惯更像是透支生命。

例如,年轻时的吸烟和酗酒的嗜好,到头来总会有反应一样。

因此,人要经常保持心胸坦然,精神愉快,这又是延年益寿的秘诀之一,人尤其应当克服嫉妒,暴躁以至埋在心里的怒火,积郁不解的思考,无节制的狂欢,内心的隐痛等等。

人应当经常保持一种怀有希望、愉快、明朗、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从事一些对身心有益的学问思考——如阅读历史、格言或观察自然……又如“论求知”一文,这位三百多年前的学者把人的求知分为三种类型,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

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潢。

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

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培根论人生》是一部由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著的经典著作。

这本书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观点,对人生、知识、权力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培根在书中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和知识,而不是追求权力和财富。

他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人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这一观点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追求知识和智慧,而不是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权力的满足。

其次,培根在书中对权力和统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

他认为,权力是一种危险的东西,容易腐蚀人的心灵和道德,导致统治者的暴政和专制。

他主张建立一个以理性和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秩序,避免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这一观点让我深受触动,让我意识到权力的危险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建立一个以知识和理性为基础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最后,培根在书中对人类的局限性和无知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他认为,人类的认识和理解是有限的,我们永远无法完全了解世界的奥秘和真相。

他主张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取知识,以此来弥补人类的无知和局限性。

这一观点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意识到人类的无知和局限性,以及通过不断地观察和实验来获取知识的重要性。

总之,读完《培根论人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这本书通过对知识、权力和人类的局限性进行深入的探讨,让我意识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追求知识和智慧,以及建立一个以理性和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
前言:培根说:“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是不完美的,但只要活得充实有意义,那么这一生就没有遗憾!”人生就像是一条路,不知何时才能走到尽头。

人生是一本未写完的书,无论我们怎样翻着它,但是仍要等到生命尽头才知它的结局。

人生更是一个谜,但答案却要等到生命的终结才能揭晓。

在此之前,无论你是谁,甚至是天才也无法预见到。

所以,我们更应该笑对人生,活着就要活出真自我。

人生是充满希望的阳光。

这是每个人都乐于接受的,因为有了新生命的诞生,世界才会有新的能量。

就如人体中注入了新的血液,会显得健康,生气勃勃。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

”我常想,要是我能多读书,时时接受熏陶,我不也可以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吗?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时间读很多的书,所以我也没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在我未读这本书之前,总以为欧洲是个永远思想落后于中国的地方,英国人太教条好面子,不爱创新;德国人沉迷于时代的气势,衰则哀,盛则狂;美国人是快餐哲学,讲究现在实用,不顾未来发展。

但当我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住的时候,豁然发现,原来世界的真理是一样的,就是敢于发掘的问题。

在欧洲,培根做到了。

“站在高岸上遥看颠簸于大海中的行船是愉快的;站在保垒中观望战场也是愉快的;但是没有比能攀登于真理的高峰之上,然后俯视来路上的层层迷障、烟雾和曲折更愉快的了。

”但值得庆幸的是,我读到了一本好书,那就是——《培根论人生》。

我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这本书谈论了人生的价值,它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美、善、恶,告诉我天性与修养的关系,嫉妒与猜疑总是在悄悄地毁掉人间最美好的东西,这本书使我感悟到人活在世上应该有自己真正的价值。

其中,“论求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谓“求知”,无疑是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促使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甚至超越知识。

而其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而实践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学习尝试则可以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其实,一个人如果没有求知欲,就会像市侩一般,庸庸碌碌,无所作为。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社会就像一条大河,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连绵不绝。

人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慢进亦退。

我们生活在一个加速度的时代:加速的时间、加速的工作、加速的知识更新……处在这样一个知识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处在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为避免自己陷入“贬值”、“淘汰”的境地,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电。

事实亦证明,处于学习状态的人必定会成为最有潜力、最有价值的人。

爱因斯坦、爱迪生、瓦特等,他们每个伟大发现都不是凭空想象而出的。

如果当初牛顿对一个苹果掉地的现象不加以理会,他就不可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了。

正是那种对知识的追求,才促使他去解开这个谜,寻找到知识的真谛。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真正工作学习的时间就更短了,我们只有把短暂的生命充分利用起来,才能使生命更有价值。

当然,我们不用像爱迪生那样一天做上二十几个小时,也不用像诺贝尔那样从爆炸中跳出来。

然而,对于我们来说,珍惜分分秒秒,不断钻研,寻找真理,造福于人类,这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他讨厌“假”与“恶” ,“没有一种罪恶比虚伪和背义更可耻,说慌都往往是这样的人:他们在上帝面前是狂妄的,在凡人面前却怯懦”;同样推崇“真”、“善”、“美”,“如果一个人对外邦也能温和有礼,那么他是“世界
公民”,心与五洲四海相通;如果他对其他的痛苦不幸有同情之心,那么他十分美好的心犹如那能流出汁液为人治疗伤痛的珍贵树木;如果他能原谅宽容别人的冒犯,就能证明他的心灵乃是超越了一切伤害的;如果他并不篾视别人对他微小的帮助,那就证明他更重视的乃是人心而不是钱财。


由此发现,其实培根的观点和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与道德标准几乎是相通的,只是表达上有所不同,所以真理是相同的,只是有不同的解释罢了。

培根的理论善于互相贯穿,互相证明,互相表现:“形体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的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

创造它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其实,我最欣赏的是他对人性的评价:
“天性虽然隐而不露,但却很难被压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绝。

即使勉强施以压抑,只会使它在压力消除之后更加猛烈。

只有在长期养成的习惯才能多少改变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

在私生活中,人的天性最容易显露,在一时激动之下也易显露天性,因为激动使人忘记压制。


“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语言取决于学问和知识,而他们的行动,则多半取决于习惯。


在他认为,人性是天生的,但未来处事的成败则取决于后天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决定人生的走向。

这些,也是我们学子们有目共睹的,升中学,升大学,就像这样,我们的成功决定在我们良好的自理自立习惯中。

“炫耀于外表的才干则能带来幸运的。

一个人具有优良的素质,能在必要时发挥这种素质从而推动幸运的车轮转动,这就叫潜能。

精明的人往往带有一点“傻气”(而不是呆气)意外的幸运会使人狂妄、冒失,然而经过磨炼的幸运则使人成为伟器……好的幸运使人羡慕,而战胜厄运更令人惊叹。

真正的伟人是象神一样无所畏惧的凡人。

一切幸运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

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纣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暗淡的花朵映纣于明丽的背景。

”这里说明处事的态度,把成功归结于幸运,是你继续成功,是你成熟的标准,这里洽同于中国传统典范——君子。

“能否获得称赞或者获得多少称赞,常被认做衡量一个人的才华。

品德的标尺。

其实,这都犹如镜中的幻影,因为这些称赞常常来自庸众。


“善于在做一件事的开端而识别时机,这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人的天性是愚昧多于才智,而做作的表情常能打动愚者的心。


道德是藏于君子心中行动中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我们也是培根的道德典训,道德的真理,由我们自己来给自己评价。

光阴似箭,一个人的生命再长,在时间长河中也只不过是那么一瞬间。

在这人生的一瞬中,你将如何度过呢?是奢求?是奉献?还是混日子算数?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培根论人生》这本书吧。

读了这本书,你一定相信:“把握今天定胜过明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