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测井培训2-泥岩指示曲线
常规测井曲线说明

ECS
图24. T760井ECS元素俘获分析图
本段为低RT特征层,含沙特征同上层,GD异常 出现部位较零星,碳酸盐含量相对稳定。
ECS
图25. T760井ECS元素俘获分析图
粘土含量与GD存在近似的线性特征
粘土含量与AL和SI 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碳酸盐含量与Ca具有明显的线性特征
图26. T760井ECS元素俘获分析图
基 本 原 理
具体应用请看专门的倾角多媒体资料
二、碳酸盐岩常规测井曲线
碳酸盐岩常规测井曲线包括八条,具体如下: 自然伽玛(GR):一般泥值充填洞穴高值,灰岩低值,含放射性物质段(铀等)高值。 岩性 自然电位(SP):看不出规律。 井径(CAL):灰岩段缩径或者不扩径,泥值充填洞穴或者洞穴处扩径。 常 规 测 井 曲 线
二、碳酸盐岩常规测井曲线
常 规 测 井 曲 线 图
GR高值, KTH值不高,U 值高,因此GR值高主要 是由铀引起的。
洞穴处: CAL扩径,电阻率降低, 三孔隙度增大。
二、碳酸盐岩常规测井曲线
常 规 测 井 曲 线 图
PE值在4左右,偏离灰岩 值(5),因此岩性不纯,
分析电阻率低值主要是
岩性不纯引起的。
固井质量好:
固井质量中等:
固井质量差:
一、地层倾角测井(DIP)
地层倾角测井主要用来测量地层的倾角和倾斜 方位(王曰才、王冠贵)。地层倾角和倾斜方位角 不是直接测井的,是通过倾角测井的测量值计算出 来的。因此,倾角测井的测量值要保证一个层面的 产状能被计算出来。确定一个层面在空间的产状至 少要有不在同一直线上三个空间点的坐标,通过计 算求得地层倾角与倾斜方位角(张占松)。
在泥岩夹层处, CAL扩径,
测井曲线解释

1.声波时差曲线:在泥砂岩剖面上,砂岩显示低时差,其数值随孔隙度的不同而不同;泥岩一般为高时差,其数值随压实程度的不同而变化;页岩的时差介于泥岩和砂岩之间;砾岩的时差一般都较低,并且越致密声波时差值越低.在碳酸盐剖面上,致密石灰岩和白云岩声波时差最低,如含有泥质时,声波时差增高,若有孔隙和裂缝,声波时差明显增大,甚至出现周波跳跃.石膏岩盐剖面,渗透性砂岩最高?,泥岩(含钙质、石膏多)与致密砂岩相近,泥质含量高时增大,岩盐扩径(井直径)严重,周波跳跃?气体比油水的时差要大的多,岩性一定时候,含气层段出现周波跳跃。
2.自然Gamma曲线:在泥砂岩剖面上,纯砂岩在自然Gamma曲线上显最底值,泥岩显最高值,粉砂岩和泥质砂岩介于二者之间,并随着岩层中泥质含量增加曲线幅度增加;在碳酸盐剖面上,泥岩和页岩显最高值,纯的石灰岩、白云岩有最低值,而泥灰岩、泥质石灰岩、泥质白云岩自然Gamma测井曲线值介于二者之间,并随泥质含量增加幅值增大.3.微电极测井曲线中砂岩异常幅度差大于粉沙岩异常幅度差.4.泥岩在密度测井曲线上值较高而煤层密度测井值在剖面上看很低5.在淡水泥浆的沙泥岩剖面井中,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以大断泥岩层部分的自然电位曲线为基线,此时出现负异常的井段都可认为是渗透性岩层。
在含有泥质的砂岩中由于泥质对溶液产生吸附电动势使总电动势降低。
所以纯砂岩的自然电位异常幅度要比泥质岩石的异常幅度大,而且随着砂岩中泥质含量的增加,自然电位异常幅度会随之减小自然电位与自然伽马对砂岩泥岩都很敏感,但是自然电位容易受到流体性质、岩层厚度的影响,含油气或者薄层时,幅度很低。
粉砂和泥的比值大于1:2,幅度趋于0.自然伽马虽然也受到层厚影响,层厚小于0.8米时才开始显现影响。
以上为一般情况(正常压实),如果欠压实,情况相反,砂岩出现高时差,如渤海湾明化镇组所以具体地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岩心资料建立具体解释模型)6.感应测井为了获取井下地层的原始含油饱和度资料,用油基钻井液钻井;为了不破坏井下地层的渗透率,有时采用空气钻井;这时井中没有导电介质,不能传导电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明了感应测井。
测井九条曲线的应用

① ②
③
砂岩的流体为气时:含氢量低
密度(DEN)
反应地层孔隙度
※测得地层孔隙度为有效孔隙度 划分岩性 判断气层 计算孔隙度 块煤的密度为1.4g/m3 粉煤的密度为1.7~1.8g/m3
地层在各曲线中的反应
GR 煤层 低 泥岩 高 灰岩 低 高 DNL 低 RT 高 低 高 低 DT 高 CNL 高 高 低 DEN 高 高
自然伽玛(GR) 自然电位(SP) 微球聚焦(RXO) 岩性(DEN) 深侧向(LLD) 浅侧向(LLS) 声波(DT) 中子(CNL) 密度(DNL)
自然伽玛(GR)
一、作用 反应地层的泥质含量 判断地层盐型、计算泥质含量 二、岩性的反应出 ★ 泥岩的GR最高 ★ 煤岩与灰岩的GR最低
• 反应地层的孔隙度 • 岩性反应 1.泥岩的声波 2.砂岩的声波 3.灰岩的声波 4.煤岩的声波
300µ/m 270µ/m 300µ/m 300µ/m
中子(CNL)
• • ☆ • 反应地层孔隙度 反应气层 中子测得孔隙度为有效孔隙度 测含氢量 泥岩含氢量高 煤岩含氢量高 灰岩含氢量低 砂岩含氢量根据流体改变
自然电位(SP) spontaneous potential
作用 (1)反应地层渗透率 (2)测定渗透率、矿化度
微球聚焦(RXO)
反应电阻率
深、浅侧向(LLD、LLS)
• 反应地层电阻率 • 岩性反应 1、泥岩的电阻率小 2、砂岩的电阻率根据流体的不同在变化 3、煤岩与灰岩的电阻率高
声波(DT)
常规测井曲线说明ppt课件

测
(含油)饱和度 中感应电阻率(RILM):对应阵列感应HT06(或者M2R6、RT30或RT60)
井
曲
深感应电阻率(RILD):对应阵列感应HT12(或者M2RX、RT90)
线
声波(AC):砂岩段值比泥岩段值高。
孔隙度系列曲线 中子(CNL):砂岩段值比泥岩段值高。
密度(DEN):砂岩段值比泥岩段值低。
射
渗
系
流
数
差
能
分力能量Fra bibliotekppt课件
15
T760井DSI斯通利波分析图
DSI
O2yj: ST无异常指示
O2yj: ST弱异常指示 反映岩相特征
T760井DSI斯通利波分析图 ppt课件
O1-2y: ST零星弱 异常指示 反映溶孔
O1-2y: ST异常指示 反映岩相
16
能量/各向异性异常段
DSI
?
T760井BCR分析图
自然伽玛(GR):一般泥岩高值,砂岩低值,塔河油田砂泥岩GR值无明显区分。
岩性 自然电位(SP):砂岩段(负)幅度差异大,泥岩成基线。
井径(CAL):砂岩段缩径或者不扩径,泥岩段扩径。
说明:塔河油田一般用SP来划分碎屑岩岩性。
常
规
八侧向电阻率(RFOC):对应阵列感应HT02(或者M2R2、RT10)
ppt课件
3
一、碎屑岩常规测井曲线
TK123H
具 体 图 例
在泥岩夹层处, CAL扩径,
ppt课件
3、差油气层: CAL不扩径,SP呈
副幅度差,电阻率在 1-1.3Ω .m,DEN变大,
CNL变小,AC基本不变。
4、油气层:
CAL不扩径,SP呈副幅 度差,电阻率在0.9- 2.0Ω .m,DEN变小,CNL 变大,AC基本不变。
常规测井曲线的识别及应用(精简总结版)

第一讲测井曲线的识别及应用钻井取芯、岩屑录井、地球物理测井是目前比较普及的三种认识了解地层的方法。
钻井获取的岩芯资料直观、准确,但成本高、效率低。
岩屑录井简便、及时,但干扰因素多,深度有误差,岩屑易失真。
测井是一种间接的录井手段,它是应用地球物理方法,连续地测定岩石的物理参数,以不同的岩石存在着一定物性差别,在测井曲线上有不同的变化特征为基础,利用各种测井曲线显示的特征、变化规律来划分钻井地质剖面、认识研究储层的一种录井方法;具有经济实用、收获率高、易保存的优势,是目前我们认识地层的主要途径。
鄂尔多斯盆地常规测井系列分为综合测井和标准测井两种。
综合测井系列:重点反映目的层段钻井剖面的地层特征。
测量井段由井底到直罗组底部,比例尺1:200。
由感应、八侧向、四米电阻、微电极、声速、井径、自然电位、自然咖玛八种测井方法组成。
探井、评价井为了提高储层物性解释精度,加测密度和补偿中子两条曲线。
标准测井系列:全面反映钻井剖面地层特征,测量井段由井底到井口(黄土层底部),比例尺1:500,多用于盆地宏观地质研究。
过去标准测井系列较单一,仅有视电阻率、自然咖玛测井等两三条曲线。
近几年完钻井的标准测井系列曲线较完善,只比综合测井系列少了微电极测井一项。
一、测井曲线的识别微电极系测井、四米电阻测井、感应—八侧向测井、都是以测定岩石的电阻率为物理前提,但曲线的指向意义各异。
微电极常用于判断砂岩渗透性和薄层划分。
感应—八侧向测井用于判定砂岩的含油水层性能。
四米电阻、声速、井径、自然电位、自然咖玛用于砂泥岩性划分。
它们各有特定含义,又互相印证,互为补充,所以,我们使用时必须综合考虑。
1、微电极测井大家知道,油井完钻后由井眼向外围依次是:泥饼、冲洗带、侵入带、地层。
泥饼是泥浆中的水分进入地层后,吸附、残留在砂岩壁上的泥浆颗粒物。
冲洗带是紧靠井壁附近,地层中的流体几乎被钻井液全部赶走了的部分;其深入地层的范围一般约7—8厘米。
测井解释 泥质指示测井

二、自然电位曲线
1、井内自然电场分布
在井内纯砂岩井段所测量的 自然电位——即是扩散电动势 Ed造成的。
泥 岩
在井内纯泥岩井段所测量的自 然电位——即是扩散吸附电动 势Eda造成的。
在井内砂岩和泥岩接触面附近 的自然电位为Ed与Eda的叠加。
砂 岩
泥 岩
Cw>Cmf
二、自然电位曲线
1、井内自然电场分布
一、自然电位测井
1、自然电位的成因
2)扩散吸附电位 扩散吸附电位用Cmf
Kda—扩散吸附电位系数,与岩石颗粒大小及 化学成分,溶液盐类的化学成分、温度、浓度比 有关 Cw、Cmf—溶液盐类的浓度
一、自然电位测井
1、自然电位的成因
3)过滤电位 在钻井过程中,一般泥浆柱压力略大于地层 压力在压力差作用下,泥浆滤液向地层中渗入, 由于平衡离子的作用,在岩石孔隙中的滤液带有 相当多的正离子向压力低的地层一方移动并聚集, 而在压力大的一端聚集较多负离子,产生电位差, 称为过滤电位,用Eg表示。
一、自然电位测井
1、自然电位的成因
3)过滤电位 过滤电位用下式表示:
Ek只有泥浆柱压力和 地层之间 压力差、很大的情况 下,才能造 成自然电场中不可忽 略的部分, 一般ΔP不大,故Ek可 以忽略
Ek
A P Rmf
Rmf—泥浆滤液电阻率:Ω m μ —泥浆滤液粘度:CP Δ P—泥浆柱与地层的压力差:atm A—过滤电位系数:mV
一、自然电位测井
1、自然电位的成因
1)扩散电位 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高浓度溶液中的离子 受渗透压的作用要穿过渗透性隔膜迁移到低浓度 的溶液中去,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
一、自然电位测井
1、自然电位的成因
测井曲线 (2)

测井曲线1. 什么是测井曲线?测井曲线是指在地质勘探和石油工程中利用测井资料绘制出来的曲线图。
测井曲线能够反映地下地层的各种属性和特征,如岩性、含油气性、含水性、孔隙度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测井曲线,可以判断地层的储集条件和物性参数,为地质勘探和油气开发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
2. 测井曲线的种类目前常见的测井曲线主要有以下几种:2.1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GR)自然伽马测井曲线(Gamma Ray log)是一种常用的测井曲线。
它通过测量地下岩石自然辐射所产生的伽马射线强度,来表征地层的放射性特性。
GR曲线对比度较高,可以用于识别各种不同富含放射性矿物的地层,如砂岩、页岩、煤层等。
2.2 阻抗测井曲线(AI、RI)阻抗测井曲线(Acoustic Impedance log)是通过测量地层中声波的传播速度以及密度,来计算岩石的声阻抗。
阻抗测井曲线能够提供地层的弹性参数信息,对岩石的孔隙度、含油气性等特征有很好的反映。
常见的阻抗测井曲线有AI(Acoustic Impedance)曲线和RI(Reflection Index)曲线。
2.3 电阻率测井曲线(ILD、LLD)电阻率测井曲线(Resistivity log)是通过测量地层中岩石对电流的阻抗大小,来估算地层的电阻率。
电阻率测井曲线能够反映地层中的含水性和含油气性等特征,对于区分油层、水层和岩石层有很大的帮助。
常用的电阻率测井曲线有ILD (Induction Laterolog Deep)曲线和LLD(Laterolog Laterolog Deep)曲线。
2.4 速度测井曲线(DT、VS)速度测井曲线(Velocity log)是测量地下岩石中声波传播速度的测井曲线。
速度测井曲线可以提供地层介质的声速信息,对于预测地层的物态和孔隙度等参数有很大的帮助。
常见的速度测井曲线有DT(Delta-T)曲线和VS(Shear Wave Velocity)曲线。
测井曲线知识

ML1 微梯度:对称双极板。
贴井壁测量,探测半径40mm,受泥饼影响特别大,主要测量泥饼电阻率。
ML2 微电位:受泥饼影响小,主要测量冲洗带电阻率,探测半径为100mm。
一般情况下,泥饼电阻率是井口泥浆电阻率的1—3倍。
冲洗带电阻率是泥饼电阻率的3—5倍。
ML1和ML2曲线能划分岩性,在泥岩处,ML1、ML2低值,无幅度差,曲线平直,基本重合。
在渗透层砂岩,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
在致密砂岩,有明显幅度差,薄层呈尖峰状。
还能确定冲洗带电阻率X0和泥饼厚度。
声波DT:声波测井通过测量井壁介质的声学特性来判断井壁地层持质特性及井眼工程情况的一类测井方法。
它没有探测半径,测量的是纵波(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声波能确定岩性和孔隙度,砂岩声波时差250--380μs/m,泥岩>300μs/m。
DT在气层有挖掘效应。
自然电位SP :SP是由地层水,泥浆(必须是导电的),泥岩三种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电位差随深度变化形成SP数值。
它能划分渗透层,估计渗透层厚度,计算泥质含量,确定地层水电阻率。
一般情况下含水纯砂岩SP值高于纯砂岩SP数值。
自然伽马GR:自然伽马测井是在井内测量层中自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放射出的γ射线的强度,来研究地质问题的一种测井方法。
GR曲线记录下来的主要是仪器附近,以探测中点为球心,半径为30-45cm范围内岩石放射出来的伽马射线。
GR曲线能够划分岩性,由于泥岩的放射性高,所以GR曲线高值;砂岩放射性低,GR曲线低值。
GR曲线与地层孔隙中流体性质无关。
井径CALS:CALS仪器四条腿紧贴井壁测量,用来检查井眼情况。
一般情况下,CALS曲线连泥岩处扩径,大于钻头直径;在砂岩处CALS曲线缩径,略小于钻头直径。
深感应、中感应、八侧向:ILD、ILM、LL8:LL8探测的是冲洗带电阻率,ILM 探测过渡带电阻率,ILD探测的是原状地层。
ILD、ILM、LL8三条曲线较能明显地分辨油、水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da=Kda×lg(Rmf/Rw)
导线
Kd-扩散吸附电动势系数
Cw
-
+ + + + + + + Cm +
电极
在相当厚的砂岩和泥岩接触面处的自然电位
幅度基本上是产生自然电场的总电动势SSP。
CW>Cm
扩散吸附电动势示意图
SSP=Ed-Eda SSP =(Kd-Kda)lg(Rmf/Rw)=-Klg(Rmf/Rw)
(3) 测井速度和积分电路造成的深度偏移
所谓深度偏移,是指根据实测 GR曲线的分层原则(如用半 幅点)定出的岩层界面深度与 实际深度之间有一偏差,而且 前者比后者偏浅。这是由于测 速V、地面仪器积分电路有一 定的时间常数τ这两种因素决 定的,因此也常称这种影响为 Vτ影响。 为了尽可能减小这种影响,在 实际测井工作中应通过试验选 择合适的提升速度和时间常数。 同时,在整理资料时,需通过 同其它曲线的对比,将整个曲 线下移一定深度。
(2) 岩石的自然伽马放射性与岩石性质的关系
岩石大类:一般沉积岩放射性低于岩浆岩和变质岩。因为 沉积岩一般不含放射性矿物,其放射性主要是岩石吸附放 射性物质引起的。岩浆岩及变质岩则含有较多放射性矿物 。 沉积岩石的放射性:
沉积岩中,放射性矿物的含量一般都不高,并且是分散分布
在岩石中的 ; 除钾盐层以外,沉积岩自然放射性的强弱与岩石中含泥质的 多少有密切的关系。岩石泥质含量越大,自然放射性就越强。 沉积岩的自然放射性,可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
2.6 GR测井质量控制
(1)刻度要求: 按刻度规程进行刻度与校验。测井前、后
用检定器对仪器进行刻度,刻度值相对误差应在5%以内。
(2)测速: 降低测速可提高测井数据的精度,尤其是在
目的层。例如裸眼井测井中,国产仪器最大测速一般在10 m/min,CLS3700最大测速为18m/min,CSU最大测速为 9m/min。而套管井中CLS3700最大测速为12m/min。
2.3 GR影响因素
(1)地层厚度对 曲线幅度的影响
由于受围岩影响, 层厚变小(h<3d0) 时,要考虑层厚对 GR读值的影响。
(2)放射性涨落的影响
在放射性源强度和测量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在相等的时间间 隔内,对放射性射线的强度进行重复多次测量,每次记录的 数值是不相同的,但总是在某一数值附近上下变化,这种现 象叫放射性涨落。这是由于放射性元素的各个原子核的衰变 彼此是独立的、衰变的次序是偶然的等原因造成的。 这种涨落误差包括两部分: 某地层测量的平均计数率的涨落误差; 某地层测量一次,测井曲线每一点计数率的涨落误差。
磨损或腐蚀。
泥岩指示曲线 ---SP、GR、CAL
用途: (1)划分储集层 (2)计算泥质含量
知识点
(一)泥岩指示曲线
1.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 供电电极不供电,井 内自然存在的电位
自然电位测井: 根据自然电位曲线研 究井内地质剖面的测井 方法
测井方法简单,实用价值高,是 划分岩性和研究储集层的基本方 法之一。
1.1 自然电位基本原理
1.1.1自然电场产生的原因 (1)扩散电动势
两种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接触时,存在一种使浓度平衡的自然趋势, 即高浓度溶液中的离子受渗透压的作用要穿过渗透性隔膜迁移到低浓度溶 液中去,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在扩散过程中,各种离子的迁移率不同, Cl->Na+,扩散结果使低浓度溶液中Cl-相对增多,形成负电荷富集,而高浓度 溶液中Na+相对增多,形成正电荷富集,两种溶液间产生了电动势。当达 到动平衡时(正、负离子迁移速度相同),电动势保持一定值—
+| +| +| + +|_ _ _ _ +_ _ _ _ ++++ | + | + + | + _ +_ +_ +_ + +| +| + +| +| +
(2)扩散吸附电动势(薄膜电势)
泥质颗粒基本上是由含有硅或铝的晶体组成。由于晶格中的硅 或铝离子被低价的离子取代,泥质表面带负电。为了达到电平衡, 必须吸附正离子。这部分被吸附的正离子被称为平衡离子。有水 时,在外电场作用下平衡离子也会移动。 将两种不同浓度(Cw>Cm)的NaCl溶液用泥岩隔膜分开,由于泥 岩选择性地(半透膜)让正离子通过,使浓度大的一方富集了负 电荷,浓度小的一方富集了正电荷。
高放岩石: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泥岩、深海泥岩,以及钾盐 层等,其自然伽马测井读数约100API以上。特别是深海泥岩 和钾盐层,自然伽马测井读数在所有沉积岩中是最高。 中放岩石:砂岩、石灰岩和白云岩。自然伽马测井读数介于 50~100API之间。 低放岩石:岩盐、煤层和硬石膏。自然伽马读数约为 50API以 下。其中硬石膏最低,10API以下。
计算粒度中值
研究表明,GR测井曲线的变化与粒度中值Md曲线的变化有较 好的对应性,有些油田统计两者的相关系数很高。 用经验关 系式计算Md。
2.5 GR刻度方法
自然伽马测井仪给出的测量结果是计数率。一般地说,计 数率高说明地层的自然放射性强。但是,如果自然伽马测 井仪未进行刻度,则对于同一客观环境,不同的测井仪器 所测得的计数率就会差别很大。刻度的目的就是使仪器的 读数与地层的参数建立起响应关系,也就是对自然伽马仪 器标准化。 刻度的最基本方法是建立一个人工的标准刻度井,在刻度 井中对每支仪器进行标定。 美国石油学会规定的放射性计数率单位为API,它是将刻 度井中高放与低放地层读数之差定为200API。对于每支仪 器,一个API单位对应的计数率是不同的,从而可使不同 仪器对同一测量对象测得相同API值。 在全国统一的标准刻度井中进行刻度,称一级刻度;各大 油田建立的刻度井,称二级刻度;还有井场的三级刻度等。
Vsh=(2Gcur×ΔGR-1)/(2Gcur-1)
确定地层水电阻率Rw
2、自然伽马测井
自然伽马测井是最早使用的放射性测井 方法,测量简单、安全,成本低,应用 价值高。主要用于划分岩性和储集层, 计算地层泥质含量等。
2.1 岩石的自然放射性
(1) 地层的主要放射性核素
岩石的自然伽马放射性是由岩石中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及其含 量决定的。对岩石自然伽马放射性起决定作用的是铀系、钍 系和放射性核素K40。习惯称U238、Th232、K40 。 铀、钍、钾含量:
扩散电动势(Ed)
导线
Ed=Kd×lg(Rmf/Rw)
电极
Cw
++++++++CW>Cm
Kd-扩散电动势系数
Cm
扩散电动势产生示意图
在井中纯砂岩井段所测量的自然电位 即是扩散电动势造成的。这是由于浓 度为Cw的地层水和浓度为Cmf的泥浆滤 井内自然电位分布图 液在井壁附近造成的。
|+ |+ + |+ _ _| + + + ++| + +| + +| _ +_ + |+ |+ + |+ + |+
粘土岩中钾含量最高,约2%;钍次之,约12ppm;铀含量一
般最低,约6ppm,但在还原环境形成的生油粘土岩,粘土颗 粒对铀粒子的吸附能力增强,铀含量明显升高; 砂岩和碳酸盐岩的铀、钍、钾含量一般随其泥质含量增加而增 加,但水流作用也可造成铀含量很高。 钾、铀、钍含量 范围:砂岩分别是0.7~3.8%,0.2~0.6ppm, 0.7~2.0ppm;碳酸盐岩分别是0~2.0%,0.1~9.0ppm, 0.1~7ppm。
ΔUSP随厚度的减薄而减小,且平缓
1.3 自然电位曲线的应用
判断渗透性岩层
砂泥岩剖面中,当Rw<Rmf时,砂岩负异常, 异常幅度随含泥量的增高而减小。含水砂岩的
自然电位幅度比含油砂岩高。
自然电位理论曲线
估计渗透性岩层厚度
渗透性地层自然电位具明显的异常,较厚砂岩用半幅点划分砂岩厚度
估计泥质含量
主要应用
辅助判断岩性
– 井孔直径的变化,也是岩石性质的一种间接反映,
主要根据扩径、缩径等现象判断。
井眼校正
– 多数测井资料的井眼校正需要井径值;
估算固井水泥量
– 井径曲线可以为计算固井水泥用量提供平均井径,
用来计算固定到一定深度所需要的水泥体积。
套管检查
– 通过测量套管的内径,可以帮助判断套管的变形、
1.2 自然电位影响因素 一、地层水电阻率与泥浆滤液电阻率
淡水泥浆(Cw>Cmf 即Rw<Rmf),自然电位负异常; 盐水泥浆(Cw<Cmf 即Rw>Rmf),自然电位正异常; Cw=Cmf,自然电位无异常。
二、泥质影响
自然电位幅度随泥质的增加而降低;
三、 油气影响
含油、含气引起自然电位幅度降低
四、地层厚度
2.2 GR测井原理
(1)测量原理:
自然伽马测井仪是通过伽马探测器把地层中放射的 伽马射线转变为电脉冲,经过放大输送到地面仪器记录 下来。记录曲线包括原始计数率曲线CGR和自然伽马 API工程值GR。
(2)曲线特征:
上下围岩相同时,曲线对称,中部极值代表地层读数;
高放射性地层(如泥岩)对应极大值; 当地层厚度小于3倍的钻头直径(h<3d0)时,极大 值随地层厚度增大而增大(极小值随地层厚度增大而 减小)。当h≥3d0时,极值为一常数,与层厚无关; 当h≥3d0时,可用“半幅点”确定地层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