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集成触发器习题

合集下载

第四章 触发器

第四章 触发器

CP Q
SD
Q
RD
RD S R
干扰信号
1S C1 1R S CP R
Q
跳变
4-2-3. 主从触发器
主从RS RS触发器 一 . 主从RS触发器 1.电路结构
由两级同步RS触发器串联 由两级同步RS触发器串联 RS 组成。 组成。 G1~G4组成从触发器, 组成从触发器,
Q' Q' & G6 1 G9 从 触 发 器 Q Q
G1 &
&
G2
G3 &
&
G4
CP'
组成主触发器。 G5~G8组成主触发器。
CP 与CP’互补,使两个触 互补, 互补
发器工作在两个不同的时 区内。 区内。
主 G5 & 触 发 器 G7 &
&
G8
R
CP
S
主从触发器的触发翻转分为两个节拍: 主从触发器的触发翻转分为两个节拍:
2.工作原理
01
从 触 发 器 Q Q0 1 G2
CP'
0 Q'
主 G5 & 触 1 发 器 G7 & &
1' Q 1
&
0
S
G9
功能表
R Qn 0 1 0 1 0 1 0 1 Qn+1 0 1 0 0 1 1 × × 功能 保持 置0 0 0 0 0 0 1 0 1 1 1 0 0
G6 1
0
G8
置1
0
R CP
1
S
1
1 1 1 1
不定
CP
G7、 G3、 G7、G8 G3、G4 封 锁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习题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 集 成 触 发 器 4.1R d S d Q Q不定4.2 (1CP=1时如下表)(2) 特性方程Q n+1=D(3)该电路为锁存器(时钟型D 触发器)。

CP=0时,不接收D 的数据;CP=1时,把数据锁存。

(但该电路有空翻)4.3 (1)、C=0时该电路属于组合电路;C=1时是时序电路。

(2)、C=0时Q=A B +; C=1时Q n+1=B Q BQ nn+= (3)、输出Q 的波形如下图。

A B C Q4.4CP D Q 1Q 2图4.54.5 DQ QCPT4.6 Q 1n 1+=1 Q 2n 1+=Q 2n Q n 13+=Q n 3 Q Q 4n 14n+=Q1CP Q2Q3Q44.7 1、CP 作用下的输出Q 1 Q 2和Z 的波形如下图; 2、Z 对CP 三分频。

DQ QCPQ1DQ QQ2ZRd CP Q1Q2Z14.8由Q D J Q KQ J Q KQ n 1n n n n +==+=⋅得D 触发器转换为J-K 触发器的逻辑图如下面的左图;而将J-K 触发器转换为D 触发器的逻辑图如下面的右图CPD Q QJKQ QDQ QJ KCP4.9CP B CA4.10CP X Q1Q2Z4.11 1、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2、u c, u o 1, u o 2的波形u c u o 1u o 2t t t 1.67V3.33V3、u o 1的频率f 1=1074501316..H z ⨯⨯≈ u o 2的频率f 2=158H z4、如果在555定时器的第5脚接入4V 的电压源,则u o 1的频率变为1113001071501232....H z ⨯⨯+⨯⨯≈4.12 图(a)是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电路。

1、工作原理(略);2、暂稳态维持时间t w =1.1RC=10ms(C 改为1μF);3、u c 和u o 的波形如下图:u ou ct t tu i (ms)(ms)(ms)5 10 25 30 45 503.33V4、若u i 的低电平维持时间为15m s ,要求暂稳态维持时间t w 不变,可加入微分电路4.13由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如图(a)所示 1、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如左下图; 2、u o 的波形如右下图;3、为使电路能识别出u i 中的第二个尖峰,应降低555定时器5脚的电压至3V 左右。

数电试题库(新)

数电试题库(新)

第一、二章数制转换及逻辑代数一、完成下列数制转换(11001)2=()10;(32)10=()2;(110101.01)2=()10(132.6)10=()8421BCD;二、试分别用反演规则和对偶规则写出下列逻辑函数的反函数式和对偶式。

1、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D2、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3、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4、Y=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5、Y=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Y=AB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三、用公式法化简为最简与或式:1、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2、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C+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ABC3、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B)4、Y=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D)+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CBCBBABAY+++=四、证明利用公式法证明下列等式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BC2、AB+BC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AB+C3、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D+CBE+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4、A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AB(C+D)+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五、用卡诺图化简函数为最简与-或表达式1、Y(A,B,C,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D2、Y(A,B,C,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习题4.1 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和输入波形如图4—1所示。

试画出Q,Q端的波形。

图4-14.2 由各种TTL逻辑门组成图4-2所示电路。

分析图中各电路是否具有触发器的功能。

图4-2(a)图4-2(b)图4-2(c)图4-2(d)4.3 同步RS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和输入波形如图4—3所示。

设初始Q=0。

画出Q,Q端的波形。

图4-34.4 主从RS触发器输入信号的波形如图4-4所示。

已知初始Q=0,试画出Q端波形。

图4-44.5 主从JK触发器的输入波形如图4-5所示。

设初始Q=0,画出Q端的波形。

图4-54.6 主从JK触发器的输入波形如图4-6所示。

试画出Q端的波形。

图4-64.7 主从JK触发器组成图4-7(a)所示电路。

已知电路的输入波形如图4-7(b)所示。

画出Q1~Q4端波形。

设初始Q=0。

图4-7(a)图4-7(b)4.8 下降沿触发的边沿JK触发器的输入波形如图4-8所示。

试画出输出Q的波形。

图4-84.9 维持阻塞D 触发器的输入波形如图4-9所示。

试画出Q 端波形。

图4-94.10 维持阻塞D 触发器组成的电路如图4-10(a )所示,输入波形如图4-10(b )所示。

画出Q1、Q2的波形。

图4-10(a )图4-10(b )4.11 表题4-11所示为XY 触发器的功能表。

试写出XY 触发器的特征方程,并画出其状态转换图。

4.12 如图4-12所示为XY 触发器的状态转换图。

根据状态图写出它的特征方程,并画出其特性表。

图4-124.13 已知XY 触发器的特征方程n n n Q X Y Q X Y Q )()(1+++=+,试根据特征方程,画出其状态转换图和特性表。

XY=01XY=0XY=1XY=14.14 XY 触发器的功能表如表题4-14所示。

画出此触发器的状态转换图。

4.15 T 触发器组成图4-15所示电路。

分析电路功能,写出电路的状态方程,并画出状态转换图。

图4-154.16 RS 触发器组成题图4-16所示电路。

第4章 集触发器学习指导

第4章 集触发器学习指导
例4.10电路如图4.10所示, 的电路是哪一些电路。
图4.10
解:对(a)电路,因为是D触发器,所以有
对(b)电路,因为是RS触发器,所以有
对(c)电路,因为是T触发器,
对(d)电路,因为是JK触发器,
因此,能实现 的电路是(b)和(d)两个电路。
知识点:复位端的作用。
例4.11由下降沿JK触发器组成的电路及其CP、J端输入波形如图4.11 所示,试画出Q端的波形(设初态为0)。
=1, =0是一个稳定状态,称为1态; =0, =1是另一个稳定状态,称为0态;
其他情况如 = =0或 = =1,不满足互补的条件,称之为不定状态,它既不能算作0态,也不能算作1态。
2、在适当的输入信号作用下,触发器能从原来所处的一个稳态翻转成另一个稳态。
3、在输入信号取消后,能够将得到的新状态保存下来,即记忆住这一状态。
二、重点难点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
(1)基本触发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2)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T和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以及触发器的描述方法:逻辑功能表、特性方程、驱动(激励)表、状态转移图(表)和时序(波形)图。
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在于各类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逻辑功能描述方法;各种触发方式的特点、脉冲工作特性。
1.画出图P4.1所示由与非门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输出端 、 的电压波形,输入端 、 的电压波形如图中所示。
图P4.1
2.试分析图P4.2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列出真值表写出逻辑函数式。
图P4.2
3.若主从结构JK触发器CP、 、 、J、K端的电压波形如图P4.3所示,试画出Q、 端对应的电压波形。
图P4.3
10.下列触发器中,没有约束条件的是。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第四章习题1.分析图4-1中所示的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要求:(1)写出驱动方程、输出方程、状态方程;(2)画出状态转换图,并说出电路功能。

CPY图4-12.由D触发器组成的时序逻辑电路如图4-2所示,在图中所示的CP脉冲及D作用下,画出Q0、Q1的波形。

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Q0=0,Q1=0。

D图4-23.试分析图4-3所示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要求:写出驱动方程、状态方程,列出状态真值表,画出状态图。

CP图4-34.一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如图4-4所示,设各触发器的起始状态均为0态。

(1)作出电路的状态转换表;(2)画出电路的状态图;(3)画出CP作用下Q0、Q1、Q2的波形图;(4)说明电路的逻辑功能。

图4-45.试画出如图4-5所示电路在CP波形作用下的输出波形Q1及Q0,并说明它的功能(假设初态Q0Q1=00)。

CPQ1Q0CP图4-56.分析如图4-6所示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写出分析过程。

Y图4-67.分析图4-7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1)写出驱动方程、状态方程;(2)作出状态转移表、状态转移图;(3)指出电路的逻辑功能,并说明能否自启动;(4)画出在时钟作用下的各触发器输出波形。

CP图4-78.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电路如图4-8所示:(1)列出方程式、状态表;(2)画出状态图、时序图。

并说明电路的功能。

1C图4-89.试分析图4-9下面时序逻辑电路:(1)写出该电路的驱动方程,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2)画出Q1Q0的状态转换图;(3)根据状态图分析其功能;1B图4-910.分析如图4-10所示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具体要求:写出它的激励方程组、状态方程组和输出方程,画出状态图并描述功能。

1Z图4-1011.已知某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如图4-11所示,试:(1)分析电路的状态转移图,并要求给出详细分析过程。

(2)电路逻辑功能是什么,能否自启动?(3)若计数脉冲f CP频率等于700Hz,从Q2端输出时的脉冲频率是多少?CP图4-1112.分析图4-12所示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写出它的激励方程组、状态方程组,并画出状态转换图。

集成电子技术习题及解析-第二篇第4章

集成电子技术习题及解析-第二篇第4章
解: 这是将D功能触发器转换为JK功能触发器的一个功能转换电路,转换的的基本思路如图所示:
因为D触发器的特性方程为: ,而 触发器的特性方程为 所以 ,所以电路为:
题2.4.14由负边沿JK触发器组成的电路及CP、A的波形如图题2.4.14所示,试画出QA和QB的波形。设QA的初始状态为0。
图题2.4.14
② 依次设定初始状态,代入状态方程,求得次态,初态一般设为从0000开始;
③ 由求得的状态,画出状态转换图(把所有的状态都画上);
④ 根据状态转换图,可以画出波形图(时序图);
⑤得出电路的功能结论(计数器的模、进制数、能否自启动或其它结论);
分析时序电路还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本题不一一列出。
题2.4.22三相步进马达对电脉冲的要求如图题2.4.22所示,要求正转时,三相绕组Y0、Y1、Y2按A、B、C的信号顺序通电,反转时,Y0、Y1、Y2绕组按A、C、B的信号顺序通电(分别如图中的状态转换图所示)。同时,三相绕组在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同时通电或断电。试用JK触发器设计一个控制步进马达正反转的三相脉冲分配电路。
(a) 是一个同步计数器,各触发器激励方程
触发器激励方程代入各自的特性方程求得状态方程:
依次设定初态,计算出次态如下:
初态设定从 开始,→001→010→011→100→001
→010, →000, →000
有状态转换图为:
111→000←110所以电路的模是M=4,采用余1码进行计数
↓ 四分频后,最高位的输出频率为
图题2.4.19
解:解该题时,注意全加器是一个合逻辑电路,而移位寄存器和触发器是一个时序电路,要注意时序关系。其波形如图:
题2.4.20(1)试分析图题2.4.20(a)、(b)所示计数器的模是多少?采用什么编码进行计数?

电子技术习题

电子技术习题

电子技术习题3. 负反馈尽管使放大器的增益下降,但能提高增益的稳固性,扩展通频带,减小非线性失真,改变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阻。

7. 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取决于输出端的反馈类型,电压负反馈能够减小输出电阻,电流负反馈能够增大输出电阻。

9. 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某种电路引回到输入端的过程称之反馈。

11. 负反馈对输入电阻的影响取决于输入端的反馈类型,串联负反馈能够增大输入电阻,并联负反馈能够减小输入电阻。

18. 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减小,反向饱与电流增大。

22. 理想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电压增益为∞,差模输入电阻为∞,输出电阻为0,共模抑制比为∞。

24. 某处于放大状态的三极管,测得三个电极的对地电位为U1=-9V,U2=-6V,U3=-6.2V,电极3为基极, 1 为集电极,2为发射极,为PNP 型管。

26. 硅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压如图所示,则此三极管工作于放大状态。

29. 关于放大电路,若无反馈网络,称之开环放大电路;若存在反馈网络,则称之闭环放大电路。

31. 射极输出器的要紧特点是:电压放大倍数接近于1但小于1(或者 1)、输入电阻很大、输出电阻很小。

32. 纯净的具有晶体结构的半导体称之本证半导体,使用一定的工艺掺杂后的半导体称之杂质半导体。

50. 当温度升高时,由于二极管内部少数载流子浓度增大,因而少子漂移而形成的反向电流减小,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曲线下移。

51. 为提高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交流串联负反馈,为提高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交流电流负反馈。

52. 本征半导体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则形成N 型半导体,其多子为自由电子,少子为空穴。

53. 与未加反馈时相比,如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信号变小,则为负反馈,如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信号变大,则为正反馈。

55. 串联负反馈在信号源内阻小时反馈效果显著;并联负反馈在信号源内阻大时反馈效果显著。

62. 引入正反馈可提高电路的增益,引入负反馈可提高电路增益的稳固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C D
≥1
GS
当按下S0~S9任 意一个键时,
S0 S1 S2
VCC
1kΩ×10 & & & & &
GS=1,表示有信
号输入;当S0~ S9均没按下时,
S3 S4 S5 S6 S7 S8 S9
GS=0,表示没有
信号输入。
7:设计2线—4线译码器 设计2 4
解:写出个数出函数表达式:
Y0 = EI AB
次数就愈多,达不到来一个CP翻转一次的目的,这种 现象叫做“空翻”。“空翻”现象的存在限制了同步 RS触发器的实际应用。 (3):如果要求同步RS触发器不产生“空翻”,就 必须对时钟脉冲CP=1的宽度有严格要求,即 3tpd<CP<4tpd, 这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m3+m5+m6+m7 =
m3 ⋅ m5 ⋅ m6 ⋅ m7 ⋅
L &
Y7 Y6 Y5 Y4 Y3 Y2 Y1 Y0 74138 G1 G2AG2B 1 0 0 A 2 A 1 A0 A B C
用一片74138加一个与非门 就可实现该逻辑函数。
9: 某组合逻辑电路的 真值表如表4.2.4所示, 真值表如表4.2.4所示, 4.2.4所示 试用译码器和门电路设 计该逻辑电路。 计该逻辑电路。 解:写出各输出的最 小项表达式,再转换 成与非—与非形式:
6:设计一个键控8421BCD码编码器。 设计一个键控8421BCD码编码器。 8421BCD码编码器
A VCC 1kΩ×10 S0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B C D
解:(1)列出真值表:
(2)由真值表写出各输出的逻辑表达式为:
A = S8 + S9 = S8 S 9
图(a)
解:(1)同步RS触发器的特性方程是Qn+1=S+RQn,且约束 条件为RS=0,二图4-8是由同步RS触发器连接而成的,图 中S=Qn,R=Qn,代入特性方程后得Qn+1=Qn,且约束条件 RS=Qn*Qn=0满足约束要求,使触发器处于记数状态。 (2):根据特性方程 Qn+1=Qn,此式说明,在 时钟CP作用下,触发器 的次态Qn+1是其原状态 的补状态Qn。如果每个 与非门的传输延迟时间 是tpd,在CP=1期间, S,R端的信号每经过3tpd 将发生一次变化,这必 将引起触发器输出状态 的多次翻转。CP=1持续 的时间逾长,翻转的 图 (b)
用 一 片 74138 加 三 个 与 非门就可实现该组合逻 辑电路。 可见,用译码器实现多输 出逻辑函数时,优点更明 显。
G &
F &
L &
Y Y6 Y Y4 Y3 Y2 Y1 Y 7 5 0 74138 G1 G2AG2B 1 0 0 A 2 A 1 A0 A B C
4、设计一四选一数据选择器: 设计一四选一数据选择器: 解:列功能表:
解:当开关S由R端扳向 S端时,R端由低电平变 为高电平,S端由高电 平变为低电平,如果因 为弹簧开关S的弹性回 跳,与S端的接触处于 若离若合的抖动状态, 实际上等于在S端加了 多个负脉冲。由于加接 了基本RS触发器,一旦 开关S首先与S端接触使 其为低电平,其输出Q 的状态即由0变为1,
以后即便开关S的弹性回跳使S在0和1状态之间跳动, 触发器的输出Q仍维持1状态不变,不受开关抖动的影 响,只有当开关S弹回R端后,输出Q才由1状态变为0 状态,也就是说,每按动一次开关S,触发器只输出 一个正脉冲。
根据功能表,可写出输出逻辑表达式:
Y = ( A1 A0 D0 + A1 A0 D1 + A1 A0 D2 + A1 A0 D3 ) ⋅ G
由逻辑表达式画出逻辑图:
G D0 D1 D2 D3 A0 A1 1 1 1 1 1 & ≥1 Y
11: 试用8 数据选择器74151实现逻辑函数: 74151实现逻辑函数 11: 试用8选1数据选择器74151实现逻辑函数:
图2
注意: (1)作此题时应该注意避免输入端的取值发生 错误,例如第二个时钟信号上升沿与输入D信号的跳 变发生在同一时刻,这时输入值应取1。类似情况, 还有第三个时钟信号的上跳与D信号的跳变也发生在 同一时刻,此时输入值应取0。这是因为D触发器需 要建立时间,否则会由于输入值取值错误,而导致 画出错误波形。 (2)考虑F2为主从JK触发器时,由于在第三个 CP的上升沿到来的同时,Q1也发生跳变(J端),则 对于F2,还应考虑“一次变化问题”。
图1
图中Rd信号对两个触发器都有清零功能,两个触发器虽然 公用一个时钟信号,但应该注意:F1位D触发器,F2为JK触 发器。它们的状态翻转发生在时钟信号的不同时刻(F1对 应上升沿到来,F2对应下降沿到来)。 所以:F1:D为已知,则Q1n+1=D (CP上升沿) F2: K=1,J=Q1,则Q2n+1=Q1Q2n (CP下降沿)
L = ABC + ABC + ABC + ABC = m1 + m 2 + m 4 + m 7 = m1 ⋅ m 2 ⋅ m 4 ⋅ m 7
F = ABC + A BC + ABC = m 3 + m 5 + m 6 = m3 ⋅ m5 ⋅ m 6
G = A BC + ABC + A BC + ABC = m0 + m 2 + m 4 + m 6 = m 0 ⋅ m 2 ⋅ m 4 ⋅ m 6
图1
分析:根据输入信号和各触发器的状态方程。可直接写出 各触发器的状态方程如下: Q1n+1=D1=A⊕B (CP上升沿) Q2n+1=JQ2n+KQ2n=ABQ2n+CQ2n (CP上升沿)
上述状态方程所对应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图2
4、如图1所示电路,设初始状态 1n=Q2n=0,CP,A端的输 、如图 所示电路 设初始状态Q 所示电路, 端的输 入波形如图2所示 试画出Q 所示, 的波形图。 入波形如图 所示,试画出 1和Q2的波形图。
L = AB + BC + AC
解:将A、B接到地址输入端,C加到适当的数据输入端。 作出逻辑函数L的真值表,根据真值表画出连线图。
L Y 4选1数据选择器 A1 A 0 D3 D2 D1 D0 1 A B 0
1
C
13、以与非门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为基础构成的消抖动单 13、以与非门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为基础构成的消抖动单 RS 脉冲发生器如图4 所示。试分析次电路能够消除开关S 脉冲发生器如图4-7所示。试分析次电路能够消除开关S的 抖动,保证能可靠输出稳定的单脉冲的原理。 抖动,保证能可靠输出稳定的单脉冲的原理。
14:如果将图(a)所示同步 触发器,连接成如图(b)所 :如果将图 所示同步 触发器,连接成如图( 所 所示同步RS触发器 示电路。 示电路。 ):写出此触发器的特性方程 (1):写出此触发器的特性方程; ):写出此触发器的特性方程; ):在时钟脉冲 作用下, 端的状态会怎样变化 端的状态会怎样变化? (2):在时钟脉冲 作用下,Q端的状态会怎样变化? ):在时钟脉冲CP作用下 存在什么问题? 存在什么问题? ):要使此电路能正常工作 (3):要使此电路能正常工作,对时钟脉冲 有什么 ):要使此电路能正常工作,对时钟脉冲CP有什么 要求? 要求?
解:将逻辑函数转换 成最小项表达式:
L = ABC + ABC + ABC + ABC
=m3+m5+m6+m7
L Y 74151 G A 2 A 1 A 0 D7 D6 D5 D4 D3 D2 D 1D 0 0 A B C 1
Y
画出连线图。
图4.3.5 例4.3.1逻辑图
12: 试用4选1数据选择器实现逻辑函数: : 试用 选 数据选择器实现逻辑函数: 数据选择器实现逻辑函数
Y2 = EI AB
Y3 = EI AB
Y0 Y1 Y2 Y3
画出逻辑电路图:
& EI
1
&
&
&
A
1
B
1
试用译码器和门电路实现逻辑函数: 8: 试用译码器和门电路实现逻辑函数:
L = AB + BC + AC
解:将逻辑函数转换成最 小项表达式,再转换成 与非—与非形式。
L = ABC + A BC + ABC + ABC
第四章 集成触发器
习题集
1、在图1所示主从RS触发器中,CP,R,S的波形如图(1),(2) 所示,试画出相应的Qm,Qm,Q和Q 的波形图。
解:主从RS触发器的工作过程是:在CP期间主触发器接收 输入信号,但输入端并不改变状态,只有当CP下降沿到来 时从触发器才翻转,称为下降沿触发。根据主从RS触发器 状态转换图3可画出波形图如图4所示
3、图1所示各触发器均为边沿触发器,其CP及A,B,C的波 、 所示各触发器均为边沿触发器, 所示各触发器均为边沿触发器 及 的波 形图如图2,试写出各触发器次态Q 的逻辑表达式, 形图如图 ,试写出各触发器次态 n+1的逻辑表达式,设 各触发器的初态均为0,要求画出Q端的时间波形图 端的时间波形图。 各触发器的初态均为 ,要求画出 端的时间波形图。
B = S 4 + S5 + S6 + S7 = S 4 S5 S6 S7
重新整理得:
A
B
C
D
A = S8S9
B = S4S5S6S7
S0 S1 S2 S3 S4
VCC 1kΩ×10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