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光学技术电子教案

眼镜光学技术电子教案
眼镜光学技术电子教案

《视光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学习情境二:视觉功能检查

本次课标题:2.1视力检查

一、教学目标设计

授课班级上课时间课时:4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1、能进行远视力的测定

2、能进行近视力的测定

3、能独自设计不同类型的视力表

1、掌握视力表形成的原因

2、掌握视力表的设计原理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训练学生能够独立对患者进行远近视力的检查,掌握视力表的绘制原理教学组织形式:

1、由教师按照设备和人数进行进行分组(两人一组)相互检查

2、分组进行远近视力的检查

3、由学生绘制小数视力表和对数视力表

案例一:

分组进行远视力的测定

案例二:

分组进行近视力的测定

案例三:

视力表的设计

英文单词视角 visual angle

最小视角 minimal visual angle

视标 optotype

标准检查距离 standard examination distance 静态(屈光)视力 static vision

动态(屈光)视力 dynamic vision

参考资料1.?眼科屈光学?一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验光配镜200问一眼屈光篇?一海洋出版社

3. ?验光配镜问题集?一天津科技出版社

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测试习题

二、课程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告知(教学 内容、目的) 一、告知学生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 二、告知本次课的能力目标: 1、能进行远视力的测定 2、能进行近视力的测定 3、能独自设计不同类型的视力表 讲授(口述)主性 板书本次课的项目目标

(中英文)

结合课件展示

个别回答问题 5

分钟

引入任务(任务项目) 对班里同学的视力状况进行提问,了解同学们对视力测定的了解情况。 讲述结合 幻灯片演示 课件演示 归纳总结 积极回答

5

分钟

讲授 掌握视力的检查方法、记录方法

讲授实验室 实践教学 实践演示并讲解 观摩、提问

40

分钟

引入任务2 学生分组进行远近视力的测定

实践操作 分组试验增

强对知识的

理解力

记录试验内

容,结合实践,加深印象

40

分钟

深化(加深对基本能力的体会) 通过实验分析视力表的设计原理、掌

握视角、最小视角、不同类型视力表

的视力记录类型

结合试验 分析讲解 课件演示 试验分析 记录重点难点 30

分钟

引入任务3 绘制小数视力表,加深1分视角的意义 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 每个学生独

立绘制视力

表 50

分钟

归纳(知识和能力) 通过实验归纳视力表的设计原理及方法总结检查视力的方法及记录法则。 讲授 幻灯片启发诱导 通过课件展

示加深同学

理解

记录重点内容 20

分钟

总结

总结视力的检查方法、记录方法,视力表设计原理 同学总结 老师归纳 板书注意事项 总结所学知识 10

分钟 作业 视力有哪些类别?何谓视角?视力与最小视角有什么关系?

如何通过远近和视力判断眼的屈光状

态?

完成视力表的绘制的试验报告。备注

《视光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学习情境二:视觉功能检查

本次课标题:2.2色觉检查

一、教学目标设计

授课班级上课时间课时:2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1、能通过色盲本对患者的色觉进行检查

1、掌握色觉形成的原理

2、掌握色觉障碍的理论知识

3、掌握色觉的检查方法

力训练任务及案例重点加强同学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通过色盲本进行色觉检查的方法和技能,了解患者的色觉状况,并作出准确记录。

教学的组织形式:

1、通过多媒体的播放,让其他同学亲身体验色盲患者感受到的世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问题的形式引出色盲形成的原因,进而引导学生对色觉形成理论的理解。

2、学生分组通过角色扮演法进行色觉检查,感知色觉异常患者和三色视者在辨色方面的能力差异

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测试习题

英文单词Young helmholtz 三色理论Hering 拮抗色理论Tricolor 三原色Stauration 饱和度Average brightness 亮度Color blind 色盲

参考资料1、《眼科屈光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验光配镜200问-眼屈光篇》-海洋出版社

3、《验光配镜问题集》-天津科技出版社

二、课程设计

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

告知(教学内容、目

的) 一、告知学生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

二、告知本次课程的能力目标和知识

目标:

1、掌握色觉形成的原理

2、掌握色觉障碍的理论知识

3、掌握色觉的检查方法

并能通过假同色图检查本,检查患者的

色觉是否存在异常

讲授

(口述)主

板书本次

课程的项

目目标

(中英

文)结合

课件展示

个别回答

问题

5分钟

引入(任务项目)询问同学对色盲的了解,通过幻灯片的

演示,让学生体验色盲眼中的世界,了

解色盲对职业选择的重要性。

讲述结合

幻灯片演

课件演示

归纳总结

积极回答10分钟

讲授色觉形成的原理以及色觉理论:杨-赫

的三原色学说、Hering四色学说,色

觉理论在色盲现象想想解释中的应用

讲述结合

幻灯片演

课件演示

归纳总结

积极回答 30分钟

操练(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通过色盲本进行色觉的检查,掌握正确

检查方法。

实验室实

践教学

分组试验

增强对知

识的理解

记录试验

内容,结合

实践,加深

印象

10分钟

讲授通过实验掌握色觉的特性。色盲的临床

特点,引入色觉障碍和色盲本设计原理

和色盲辨色原理

讲述结合

幻灯片演

课件演示

归纳总结

积极回答30分钟

归纳(知识和能力)归纳色觉的理论及检查方法

讲授幻灯

片启发诱

通过课件

展示加深

同学理解

记录重点

内容

10分钟

总结总结色觉的形成理论、色觉的特性以及

色觉障碍

同学总结

老视归纳

板书注意

事项

总结所学

知识

5分钟

作业简述色觉形成的经典学说

分别解释杨-赫、Hering学说色觉形成的原因

完成试验报告

备注

《视光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学习情境二:视觉功能检查

本次课标题:2.3立体视检查

一、教学目标设计

授课班级上课时间课时:4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1、能通过Titmus立体视本对患者进行立

体视检查

2、能通过综合验光仪对患者进行立体视检

1、掌握立体视形成机制

2、掌握视差的概念、交叉视差、非交叉

视差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重点加强同学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通过立体视本进行立体视检查的方法和技能,了解患者的立体视状况,并做出准确记录。

教学的组织形式:

1、通过单眼对笔尖实验,让其他同学亲身体验立体视障碍患者感受到的世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问题的形式引立体视形成的原理,进而引导学生对立体视理论的理解:

2、通过Titmus立体视的检查图和偏振眼镜的应用

将检查图正放,交替遮盖一只眼,感受两眼看到的物像的差异,同时睁开双眼,感知交叉视差对立体视的影响(近移);将检查图倒置,感知非交叉视差对立体视的影响(远移),再将图片侧立,让同学们感受垂直视差与立体视关系(不形成立体视)。

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测试习题

英文单词立体视 stereoscopic 深径觉 depth perception

独眼 cyclopia 零视差区 zero parallax area

中心凹 central fovea 主角方向 principal visual direction

参考资料1、《眼科屈光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验光配镜200问-眼屈光篇》-海洋出版社

3、《验光配镜问题集》-天津科技出版社

二、课程设计

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一、告知学生本次课程的

学习内容

二、告知本次课程的知识

目标和能力目标:

1、掌握立体视形成机制。

2、掌握视差的概念、交叉

视差、非交叉视差。

并能通过Titmus立体视本

和综合验光仪对患者进行

立体视检查

讲授(口述)

主性

板书本次

课的项目

目标(中英

文)结合课

件展示

个别回答

问题

10分钟

引入(任务项目1)观察Titmus立体视检查图,

分别在戴偏振镜片和不戴

偏振片,单眼观察时,观察

立体视检查图,感受立体视

的形成

角色扮演

教师诱导

进行问题

解答

戴镜观

察,体验

立体视形

15分钟

讲授针对刚才的观察,引出视差

的概念。引入双眼视网膜的

对应关系。

多媒体课件

幻灯片和

动画演示

增强对知

识的理解

记录所讲

的内容,

结合实

践,加深

印象

15分钟

引入(任务项目)观察Titmus立体视检查图,

在戴偏振镜片观察时,将立

体视检查图水平放置,垂直

放置,倒置,感受形成立体

视的差异

角色扮演

教师诱导

进行问题

解答

戴镜观

察,体验

立体视形

15分钟

讲授针对刚才的观察,引出水平

视差和垂直视差的概念,巩

固视差的概念,形成物体近

移和远移的立体视的感觉

多媒体课件

幻灯片和

动画增强

对知识的

理解运用

记录所

讲内容,

结合实

践,加深

印象

15分钟

操练(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通过随机点立体视检查图

和红蓝眼镜的应用,检查立

体视,水平视差和垂直视差

的概念

实验教学实操演练分组观察20分钟

讲授视界区、panum氏区、视差

及立体视形成的基础

多媒体课件

幻灯片和

动画演示

增强对知

识的理解

运用

记录所讲

内容,结

合实践,

加深印象

35分钟

深化(加深对基本能力的体会)通过综合验光仪立体视检

查图表的应用,继续巩固立

体视的形成原理,通过观察

到的现象,绘图分析立体视

的形成

角色扮演

实验教学

教师指导

学生分析

作答

实验操作40分钟

总结归纳将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总结纠正,并分析立体视形

成原因

讲授绘图、分析

对重点难

点进行记

录,提问

回答

30分钟

训练巩固拓展检验巩固产生立体视的基础和

检查方法,教师展示立体视

相关图片

讲练结合

拓展延伸

通过补充,

巩固所学

的知识

对重点难

点进行记

15分钟

作业何谓立体视?

简述立体视的形成机理?立体视功能主要有哪些检测?

后记

《视光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学习情境二:视觉功能检测

本次课标题:2.4对比敏感度检查

一、教学目标设计

授课班级上课时间课时:2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1、能正确对患者进行对比敏感度检查

2、能正确对患者的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

进行正确分析评估

1、掌握对比敏感度的概念

2、掌握测量原理和正常对比敏感度曲线

的意义

力训练任务及案例重点加强同学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通过对比敏感度本进行对比敏感度检查的方法和技能,了解患者的对比敏感度状况,并做出准确记录。

教学的组织形式:

1、案例教学:

一患者在医院门诊检查的时候视力为正常(5.0),但一到室外,特别是阳光较强的时候,视力急剧下降,连手上的发言稿都无法看清楚,怎么来分析他的视力?引导学生对对比敏感度的理解。

2、通过F.A.C.T远近距离对比敏感度展示,了解对比度检查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检查体验对比敏感度障碍患者感受到的世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问题的形式引对比敏感度形成的原理,进而引导学生对对比敏感度理论的理解。

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测试习题

英文单词对比敏感度 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al 深径觉 depth perception 独眼 cyclopia 零视差区 zero parallax area

中心凹 central fovea 主角方向 principal visual direction

参考资料1、《眼科屈光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验光配镜200问-眼屈光篇》-海洋出版社

3、《验光配镜问题集》-天津科技出版社

二、课程设计

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一、告知学生本次课程的

学习内容

二、告知本次课程的能力

目标和知识目标:

1、掌握对比敏感度的概念

2、掌握测量原理和正常对

比敏感度曲线的意义

并能正确对患者进行对比

敏感度检查;能正确对患者

的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进

行正确分析评估

讲授(口述)

主性

板书本次

课的项目

目标(中英

文)结合课

件展示

个别回答

问题

5分钟

引入(任务项目)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对对比

敏感度的理解

案例教学讨论分析

讨论,提

问、回答15分钟

讲授结合对比敏感度检查图

FACT理解对比敏感度的形

成和概念;以及对比敏感度

的检查方法和意义

多媒体课件

幻灯片和

动画演示

增强对知

识的理解

力运用

记录所讲

内容,结

合实践,

加深印象

25分钟

操练(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学生通过戴镜和不戴镜两

种情况,分别检查对比敏感

度,了解对比敏感度的影响

因素

角色扮演实验教学实验操作15分钟

深化

(加深对基本能力的体会对比敏感度检查的临床引

多媒体课件

幻灯片和

动画演示

增强对知

识的理解

力运用

记录所讲

内容,结

合实践,

加深印象

20分钟

归纳(知识和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

比敏感度的检查和评估方

讲授

课件展示

启发诱导

通过课件

展示加深

同学理解

记录重点

内容

10分钟

训练巩固拓展检验巩固产生对比敏感度的基

础和检查方法,教师展示对

比敏感度曲线相关图片。

讲练结合

拓展延伸

通过补充,

巩固所学

知识

对重点难

点进行记

录10分钟

作业何谓对比敏感度?

简述对比敏感度的形成机理?

对比敏感度功能主要有哪些?

后记

《视光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学习情境二:视觉功能检查

本次课标题:2.5眼球运动检查

一、教学目标设计

授课班级上课时间课时:2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能正确分析眼外肌的作用功能,并能对患者

的眼球运动状态作正确的检查和分析。

1、了解眼球运动的功能,掌握眼球运动

的检查方法

2、了解双眼眼球运动的法则。

能力训

练任务及案例训练学生能够独立对患者进行相关眼球运动的检查并能根据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教学组织形式:

1、由教师按照设备和人数进行分组(两人一组)相互检查

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测试习题、动画

英文单词检影法 retinoscopy,skiascopy 检眼镜 ophthalomoscope 顺动 with motion 逆动 against motion

反转点 reversl motion 中和点 neutral point

参考资料1、《眼科屈光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验光配镜200问-眼屈光篇》-海洋出版社

3、《验光配镜问题集》-天津科技出版社

二、课程设计

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一、告知学生本次课程的学

习内容

二、告知本次课程的能力目

标和知识目标:

1、了解眼球运动的功能,掌

握眼球运动的检查方法

2、了解双眼眼球运动的法

则。

并能正确分析眼外肌的作用

功能,并能对患者的眼球运动

状态作正确的检查和分析。

讲授

(口述)

主性

板书本次

课的项目

目标(中

英文)结

合课件展

个别回答

问题

5分钟

引入(任务项目)幻灯片播放,引发学生对眼球

运动的思考

讲述结合

动画演示

课件演示

教师诱导

进行问题

解答

认真学习

幻灯片,

积极思考

回答

10分钟

讲授学习眼球运动的分类,掌握眼

球运动的检查方法,双眼运动

与眼外肌合作拮抗关系

多媒体课

件实验教

幻灯片和

动画演示

增强对知

识的理解

力运用

记录所讲

内容,结

合实践,

加深印象

30分钟

深化(加

深对基本能力的体会)通过分组练习后根据结果进

行分析和评估

教师指导

学生分析

作答

板书同学

汇报结果

分析汇报20分钟

讲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眼球

运动的方法和双眼眼球运动

的法则。

讲授

课件展示

启发诱导

通过课件

展示加深

同学理解

记录重点

内容10分钟

训练

巩固拓展检验同学间相互训练,归纳配偶

肌,拮抗肌

讲练结合

拓展延伸

通过补

充,巩固

所学知识

对难点重

点进行记

10分钟

总结总结眼球运动的检查方法,了

解眼球运动的分类以及双眼

眼球运动的法则

同学总结

老师归纳

板书注意

事项

总结所学

知识

15分钟

作业眼球运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

容?

单眼运动的正常位置如何?维持双眼运动的配偶肌分别

是什么?

后记

《视光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学习情境二:视觉功能检查

本次课标题:2.6.1遮盖法

一、教学目标

授课班级上课时间课时:4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能通过遮盖法于去遮盖法对眼位进行正确

的评估和检查

1、能通过交替遮盖法判断眼位的性质

2、能通过遮去遮法判读隐斜和显斜

3、掌握斜视和隐斜视以及正视位的鉴别

方法

力训练任务及案例重点加强同学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通过遮盖法对眼位进行检查方法和技能,了解患者的眼位状况,并做出准确记录

教学组织形式:

1、通过视频播放,让其他同学观察患者的眼位变化,提问学生对眼位的判断,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讲,原理讲授之后,再次让学生回答,检测其掌握程度

2、教师选取学生作为检查对象,进行检查方法的演示,并讲解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法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错误,加以纠正。

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测试习题、动画

英文词汇Visual axis Visual efficiency Visual angle Visual aid

Vision analyser Zero parallex

参考资料1、《眼科屈光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验光配镜200问-眼屈光篇》-海洋出版社

3、《验光配镜问题集》-天津科技出版社

二、课程设计

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一、告知学生本次课程的学习

内容

二、告知学生本次课程的能力

目标和知识目标:

1、能通过交替遮盖法判断眼

位的性质

2、能通过遮去遮法判断隐斜

和显斜

3、掌握斜视和隐斜视以及正

视位的鉴别方法

并能通过遮盖法与去遮盖法对

眼位进行正确的评估和检查

讲述(口

述)主性

板书本次

课的任务

目标(中

英文)结

合课件展

个别回答

问题

引入(任务)幻灯片播放几种非正视眼位的

课件,让学生判断各种眼位

讲述结合

动画演示

课件演示

教师诱导

进行问题

解答

认真学习

幻灯片,

积极思考

回答

讲授正位视、显斜视、隐斜视的区

别,以及隐斜视控制眼位的融

合反射的形成。

视网膜对应点

多媒体课

幻灯片和

动画演示

增强对知

识的理解

力运用

记录所讲

内容

操练(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分别选几名同学进行遮盖法检

查,教师演示,对其进行眼位

检查的示范,并让其他同学旁

观,看其操作步骤及方法是否

正确,然后分组进行检查

多媒体课

件实验教

幻灯片和

动画演示

增强对知

识的理解

力运用

记录所讲

内容,结

合实践,

加深印象

深化(加深对基本能力的体会)通过分组训练后根据结果进行

分析和评估是否存在斜视或隐

斜视,并用课件展示交替遮盖

法实验

教师指导

学生分析

作答

通过正确

示范学生

找寻缺陷

和不足加

以改正

认真观察

加以改正

归纳(知识和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归纳

隐斜视的检查原理。眼位检查

的原理。斜视和隐斜视以及正

视位的鉴别方法。

讲授

课件展示

启发诱导

通过课件

展示加深

同学理解

记录重点

内容

训练

巩固拓展检验同学间相互训练,讨论眼位偏

斜后会出现什么样的代偿反应

讲练结合

拓展延伸

通过补

充,巩固

所学知识

对重点难

点进行记

操作训练通过棱镜的使用,认为模拟斜

视,通过遮盖法,让学生进一

步巩固眼位的检查方法

操作,讲

演示

总结总结眼位的检查方法,斜视和

隐斜视的鉴别方法

同学总结

老师归纳

板书注意

事项

总结所学

知识

操作演示通过模拟斜视,让学生感受复

视的视觉现象,并确定不同类

型斜视的棱镜矫治方向

演示

选一学生

做模特,

教师演

示,学生

观察

操作训练学生相互之间分组模拟斜视,

按照教师的演示程序进行操

作,完成实验实践

分组训练实践操作

分组操作

实践

分析总结由操作实验,总结出不同类型

的斜视眼位,复视像和矫治棱

镜的方向

讲解归纳绘图分析

对重点难

点进行记

作业如何利用遮盖法进行眼位的检

查?

实验报告

后记

《视光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学习情境二:视觉功能检查

本次课标题:2.6.2 Bagolini线状镜检查

一、教学目标设计

授课班级上课时间课时:2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1、能通过Bagolini线状镜判断眼位的性质

2、能通过Bagolini线状镜判断视网膜对应

情况

1、掌握视网膜成分和视网膜对应点

2、掌握抑制的概念

力训练任务及案例重点加强同学动手操作鞥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通过遮盖法对眼位进行检查方法和技能,了解患者的眼位状况,并做出准确记录。

教学组织形式

1、通过三棱镜模拟斜位,先通过遮盖法判断模拟的眼位类型是内斜还是外斜,然后把Bagolini线状镜放在眼前,观察眼前的笔灯,通过双眼看到的现象,体会内斜视的视觉现象

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测试习题、动画

英文单词Visual axis Visual efficiency Visual angle Visual aid

Vision analyser Zero parallex

参考资料3.?眼科屈光学?一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4.?验光配镜200问一眼屈光篇?一海洋出版社3. ?验光配镜问题集?一天津科技出版社

二、课程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告知(教学 内容、目的) 一、告知学生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 二、告知本次课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1、掌握视网膜成分和视网膜对应点 2、掌握抑制的概念并能通过Bagolini 线状镜判断眼位的性质 能通过Bagolini 线状镜判断视网膜对应情况 讲授(口述)主性 板书本次课的项目目标

(中英文)

结合课件展示 个别回答问题 5

分钟

引入任务(任务项目1) 眼前放置BI 的棱镜观察眼前笔灯,直

至笔灯变成两个影像,通过交替遮盖判断此时模拟的眼位

讨论分析 实验操作 提问、分析

15

分钟

引入任务2 分别交替遮盖一只眼睛,确定两眼各

自看到的图像,分析不同眼位患者的物像空间定位

讨论分析 实验操作 提问、分析

10

分钟

讲授

视网膜成分的空间定位特征,内隐斜,双眼物像不交叉,外隐斜,双眼物像交叉 讲授 课件展示 启发诱导 通过课件展

示加深同学

理解

记录重点内容 30

分钟

操作训练 通过BO 棱镜的使用观察眼前笔灯,直至笔灯变成两个影像,通过交替遮盖

判断此时模拟的眼位,分析此时物像空间定位与眼位的关系 操作,讲解

演示

提问、分析

25

分钟

训练 巩固 拓展 检验

在右眼前置BD 棱镜,直至观察到的笔灯变成上下两个,试分析,此时眼位的变化 讲练结合 拓展延伸 通过补充,

巩固所学知

对难点重点进行记录 10

分钟

作业

在右眼前置BU 棱镜,直至观察到的笔灯变成上下两个,试分析,此时眼位的变化。

5 分钟

后记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优秀教案_New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优秀教案

————————————————————————————————作者:————————————————————————————————日期: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章中文Windows XP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第四章中文Excel 2003 第五章PowerPoint 2003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总计6学时,包括实训内容) 课题第一课时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计算机概述1.2计算机 系统组成 课时2学时 教学内容1.1计算机概述1、计算机的发展2、计算机的分类3、计算机的特点4、计算机的用途 1.2计算机系统组成1、计算机五大硬件组成部分的作用2、计算机工作过程3、计算机软件系统4、微机硬件系统5、计算机技术指标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常识、理解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方式 教学重点微机硬件系统组成 教学难点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计算机技术指标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来说一下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你所掌握的计算机的一些操作。 以上可见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对它的使用又掌握了多少呢?从今天开始,由大家和我共同来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总计8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1计算机概述(20分钟) 1、计算机的发展(5分钟)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掌握三要素 (2)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重点掌握所采用的元器件) 2、计算机的分类(5分钟) 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字长、存储容量、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指标,可以将计算机分为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和巨型计算机。 3、计算机的特点(5分钟)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的作用情况,并随着教师的讲解,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眼镜镜片与光学知识

眼镜镜片与光学知识 第一章光学基础知识 肉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可见光来自各种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760nm,小于380nm的为紫外区,大于760nm的为红外区。 光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约为3×108米/秒。 传播速度大的媒质相对于传播速度小的媒质叫光疏媒质,反之叫光密媒质。 光的传播有四个基本定律: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的独立传播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 第一节光的反射和反射定律 一、光的反射 当光线投射到两媒质的分界面上时,一部分光线改变传播方向,返回原来媒质里继续传播,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分为漫反射(或不规则反射)和镜面反射(或规则反射)。 通过漫反射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利用漫反射现象我们可以检查被加工物体的光洁度。 光学仪器可利用镜面反射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控制光路。 光反射时,反射光的比例与媒质性质和入射角的大小有关。 二、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与法线所构成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i1= i2 。 反射现象里光路是可逆的,我们从平面镜内看见别人,别人也同时看见我们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节平面镜成像和球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 利用反射定律我们可以确定物体经平面镜成的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虚像、成正立像、物像等大。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我们在设计验光室时,可借助平面镜将验光室的长度缩短。 二、球面镜成像 镜的反射面为球面的一部分称为球面镜。反射面为凹面的称为凹面镜,反射面为凸面的称为凸面镜。 顶点、球心、曲率半径、主轴、副轴的定义。 1、凹面镜 焦距等于曲率半径的一半,即f=r/2。 凹面镜的成像可利用成像公式计算和作图方法来求解。

最新眼镜店员工培训资料

1 员工培训资料 2 3 4 第一章、眼镜架商品知识5 6 第一节眼镜架各部位组成7 8 1.镜身 9 2.镜圈 10 3.中梁—中梁11 4.眉毛 12 5.脚板—脚板 13 6.鼻须—鼻支架 14 7.托叶 15 8.铰链 16 9.铰链螺丝帽 17 10.镜腿 18 11.套脚—脚套 19 20 第二节眼镜架的规格尺寸 21 22 A、眼镜架尺寸是由镜圈、鼻梁和镜腿所组成的。分单数和双数 23 1.镜圈:单数=33~59mm 双数=34~60mm 24 2.鼻梁:单数=13~21mm 双数=14~22mm 25 3.镜腿:单数=125~155mm 双数=126~156mm 26 B、眼镜价规格尺寸的表示方式 27

1.方框法:ex`: 54 □ 14 - 140 * C:表示色号--大 28 29 多镜架采用 30 镜圈鼻梁腿长 31 2. 基准法:ex`: 52 - 18 - 135 32 镜圈鼻梁镜腿 33 34 第三节镜架材料性能 35 36 A、机械性能 37 1.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38 2.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对恢复原39 来的形状和大小的能力。 40 3.硬度:材料表面抵抗硬物压入能力。 41 4.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裂的特性。 42 5.韧性: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而不破坏的能力——冲击韧43 性。 44 B、物理性能 45 密度(比重):用来衡量镜架的轻重(重量):密度越小——镜架越轻。 46 C、化学性能

6.耐腐蚀性:材料抵抗各种腐蚀性介质腐蚀破坏作用的能力。 47 48 7.抗氧化性:材料抵抗氧化作用能力。 49 D、工艺性能 50 指材料是否容易被加工成型的特性。铸造性、可锻性、焊接性、切削性、51 冲压性… 52 53 第四节眼镜架材料 54 55 眼镜架材料:1.金属材料 2.非金属材料 3.天然材料 56 A、金属材料: 57 用于镜架的金属材料有:铜合金、镍合金、钛合金和贵金属等。合金是58 指金属是由多种元素成分组成。其中以含量比率最高进行称谓。Ex:铜合 金、镍合金、钛合金.不锈钢合金等其最主要成分分别是铜、镍、钛。 59 60 61 1、铜合金:白铜(洋白、洋银)、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铜镍62 锌锡合金。 63 64 (1)白铜(洋白) *成分:Ni 18~22% Zn 14~16% Cu 62~64% Fe、Pd etc<1% 65 66 *比重:8.6

眼镜加工技师理论知识题库

加工岗位知识题库 1、渐进多焦点眼镜佩戴不适时,如要进行眼镜的调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高度、倾斜度、镜眼距和面弯。 2、眼镜校配的项目有:眼镜在脸部位置、(镜框水平度)、镜柜是否偏向一侧、 瞳距大小镜眼距、眼镜尾部与耳朵和头部接触情况、鼻托角度和位置 3、配装眼镜左右两镜腿外张角为80~90°,并左右对称 4、眼镜正确的倾斜角度为8°~15° 5、当镜架几何中心距大于瞳距时,光心应内移;当镜架镜圈高度的一半小于瞳 高时,光心应上移。 6、整形工具使用时不得夹入金属屑等,以免整形时在镜架上留下疵病。 7、在测定眼镜的光学中心垂直互差时,是以镜圈(或镜片)的两下缘的切线为水 平基准线。 8、调整眼镜,使配镜者佩戴后视物清晰、感觉舒适、外型美观的眼镜。 9、眼镜位置过高、过低的原因分析的主要原因是:鼻托中心高度、鼻托距、镜 腿弯点长不合适 10、鼻托中心高度过高、鼻托间距过大、镜腿弯点长等会使眼镜下滑,产生眼镜位置过低现象。 11、鼻托间距过小、鼻托中心高度过低等会使眼镜上抬,产生眼镜位置过高现象。 12、镜框水平度倾斜的主要原因有:镜面左右扭曲、左右身腿倾斜角大小不一致、左右镜腿弯点长不一致,左右耳朵的位置有高低。 13、眼镜框向一边偏移的主要原因有:左右外张角大小不一致;鼻托位置发生偏

移;左右镜脚弯点不一致 14、镜腿垂长部分的曲线应与耳朵后侧的轮廓曲线相适宜,使镜架的垂长部压力沿耳朵均匀分布,若两者曲线不相适宜,则产生局部压迫 15、金属眼镜架校配重点:鼻托和身腿倾斜角、外张角的钳整,弯点长度和垂长弯曲形状的加热调整。 16、调整时遵循由前向后原则,即从镜圈向镜腿的顺序,因为对镜架前部所作的调整会直接影响镜架后部形态。 17、眼镜片与睫毛接触原因有哪些? ①鼻托高度过小,使镜眼距过小;②镜脚弯点长过小。 ③镜架水平弯曲度(镜面弯曲)不合适。④睫毛过长。 18、倒棱:高度近视镜片边缘厚,必须将鼻侧部镜片边缘进行倒棱,倒棱小起不到作用;倒棱大从镜片正面观察镜片漩涡数显得多,感觉上增加了厚度。适中倒棱角度为30°~40°左右。 19、用开槽机分别给左右镜片边缘平边开槽。注意事项: 1). 在将镜片固定在开槽机的机头时,别忘了在镜片表面贴保护膜,并要确保机头左右夹头上的橡胶墊清洁,以免夹伤镜片表面。 2). 槽位的设定,必须在被加工镜片最薄边缘部位设定。原则上最薄处不得小于2 mm。 3). 镜片沟槽位置与镜片前边缘距离不应小于l mm。 4). 两镜片不同亦即边缘厚度不同,应以较薄的镜片决定沟槽位置与镜片前边缘的距离。 5). 槽深为尼龙丝直径的一半,大概为0.3mm

最新眼镜店员工培训资料

员工培训资料 第一章、眼镜架商品知识第一节眼镜架各部位组成 1.镜身 2.镜圈 3.中梁—中梁 4.眉毛 5.脚板—脚板 6.鼻须—鼻支架 7.托叶 8.铰链 9.铰链螺丝帽 10.镜腿 11.套脚—脚套第二节眼镜架的规格尺寸 A、眼镜架尺寸是由镜圈、鼻梁和镜腿所组成的。分单数和双数 1.镜圈:单数=33~59mm 双数=34~60mm 2.鼻梁:单数=13~21mm 双数=14~22mm 3.镜腿:单数=125~155mm 双数=126~156mm B、眼镜价规格尺寸的表示方式 1.方框法:ex`:54 □14 - 140 * C:表示色号--大多镜架采用 镜圈鼻梁腿长 2. 基准法:ex`:52 - 18 - 135 镜圈鼻梁镜腿 第三节镜架材料性能 A、机械性能 1.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2.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对恢复原来的形状和大小的 能力。

3.硬度:材料表面抵抗硬物压入能力。 4.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裂的特性。 5.韧性: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而不破坏的能力——冲击韧性。 B、物理性能 密度(比重):用来衡量镜架的轻重(重量):密度越小——镜架越轻。 C、化学性能 6.耐腐蚀性:材料抵抗各种腐蚀性介质腐蚀破坏作用的能力。 7.抗氧化性:材料抵抗氧化作用能力。 D、工艺性能 指材料是否容易被加工成型的特性。铸造性、可锻性、焊接性、切削性、冲压性… 第四节眼镜架材料 眼镜架材料:1.金属材料 2.非金属材料 3.天然材料 A、金属材料: 用于镜架的金属材料有:铜合金、镍合金、钛合金和贵金属等。合金是指金属是由多种元素成分组成。其中以含量比率最高进行称谓。Ex:铜合金、镍合金、钛合金.不锈钢合金等其最主要成分分别是铜、镍、钛。 1、铜合金:白铜(洋白、洋银)、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铜镍锌锡合金。 (1)白铜(洋白) *成分:Ni 18~22% Zn 14~16% Cu 62~64% Fe、Pd etc<1% *比重:8.6 *特征:韧性、强度(抗拉、抗弯)、机械加工性能(切削、弯曲、成型、 焊接、电镀)较好。 *缺点:耐腐蚀性差(Zn)比蒙耐尔差。 (2)黄铜(铜锌合金): *成分:铜63~65%、锌35~37% *特征:呈黄色、易切削加工、多用于低档镜架、鼻托芯子。 *缺点:易变黄 (3)青铜(铜锡合金) *成分:主要含铜、锡和少量锌、磷等。 *特征:弹性、耐腐蚀性、大气中抗腐蚀性好。多用于弹簧、镜圈。 *缺点:加工困难,对酸性物质抗腐蚀性差、价格高。 (4)铜镍锌锡合金 *成分:铜62%、镍23%、锌13%、锡2% *特征:弹性好、多用于鼻梁、镜圈。 2、镍合金:蒙耐尔合金(镍铜合金)、高镍合金(镍铬合金)、不锈钢(镍铬合金) (1)蒙耐尔合金

眼镜架的基础知识

眼镜架的基础知识 眼镜的结构 ? ?镜架测量及标注方法 镜架尺寸标识方法主要有基准线法和方框表示法。常见的为方框表示法(Boxing System), 例如一副眼镜上有如下标识:(眼镜之尺寸标注往往会打在镜腿、镜脚或鼻梁内侧)Array 片宽为框线的水平宽度,一般眼镜架的片宽在42-62mm之间,最常见的为48-56mm之间。 片距为鼻梁两焊接点之间水平宽度,一般在17-22mm之间。 脚长为镜腿长度,一般在130-145mm之间。 镜架的分类 ?无框架; ?半框架。

?全框 ?双梁架 ?眉毛架等等。 镜架的材料 用于生产制造镜架的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天然材料 (1)角质材料: 古代曾用牛等动物的角来做镜框。但现已不再使用,被塑料代替了。 (2)玳瑁甲: 取自海生玳瑁(类似海龟的海洋动物)的壳。 优点:重量轻,非常耐用,色泽光亮,独特珍奇引人注目,不会使皮肤发生过敏现象。 传说玳瑁还有吉祥辟邪之作用,并且被视做身份象征,所以物以稀为贵。

制造过程多用手工,加热方法多采用热盐水。 玳瑁甲眼镜价格很贵,并且玳瑁被一些国家列为保护动物,所以已很少用。 玳瑁的品质以颜色而论,约计有以下八种: 琥珀、金黄、亚黄、灰暗、中斑、中红、深斑及乌云。 玳瑁框调整与保养: 玳瑁框的调整由以往的抹油(凡士林),蒸气调整等转换为较方便的沸水调整法, 其步骤如下: (1)将水煮沸至一百度。 (2)将玳瑁框须调整部位浸入水中加温使其软化,时间依玳瑁之厚度而订。 (3)取出调整时,快调慢折,一小段一小段调整可避免产生折断之现象。 (4)玳瑁冷却的时间很快,如转硬时则需从头开始反覆的处理。 (5)玳瑁框配好之后盼能浸一个晚上的冷水,使其色泽更加鲜亮。 (6)玳瑁框的保养即是浸水,切记勿用超音波清洗,因其震动频率会使镜架与金属物磨擦而产生刮伤,继而丧失其价值感。 以往有些低价之玳瑁框都是采用接合,或贴合,日子久了之后会裂开或粘合处会有痕迹出现,真正的玳瑁框保证以老玳瑁厚鳞甲雕制绝不会自然裂开,也因此在价格方面可能稍高点,但是信用绝对没问题。 塑料材料(PLASTIC) 用于制造镜架的塑料材料品种繁多,大致可分为板料和射成型两种: 整体而言,板框和射出框之差别在于板框不褪色,较不易断裂;射出框造型变化大,较有立体感;板框贵在人工,射出框处理好坏差很多。板料框相对的制造成本比射出框高出很多。 科技不断的进步,而有更多新的材质出现;但至目前,还未有一种材质,对眼镜架称得上是十全十美的,因镜为架的要求是: (1)弹韧性好(戴得舒服、不易断); (2)硬度够(不变形); (3)遇热(约70-100℃)能浓缩(好装镜片); (4)对染、着色之亲和力佳(加工染色易,且不易掉色); (5)耐热(防烧); (6)耐蚀性佳(不会被汗酸或晏油等腐蚀); (7)不刺激皮肤。 以下就有用在镜架之塑料材质分别说明之: (1)塞璐珞: 硝酸纤维素,俗称赛璐珞,因易燃烧,目前欧美各国禁止使用于镜架上。 物理性质:

眼镜片品牌大全之一

眼镜片品牌大全之一 1、依视路(法国) 2、豪雅(日本) 3、苏拿(美国) 4、蔡司(德国) 5、皇玉至尊(日本) 6、江苏丹阳万新光学 宝世杰(万新光学) 银河(万新光学) 美高旗(万新光学) 威斯马(万新光学) 凯斯·迪曼(万新光学) 宝斯登(万新光学) 依格尔(万新光学) 镇江万新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地址:丹阳市司徒镇丹伏路188号 万新与行业巨头——美国康宁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中国地区的变色片市场。 万新获得disney授权,在中国地区生产销售迪士尼、维尼品牌镜片。 万新公司与日本豪雅公司合作推出“环视型”渐进片。 在打造民族品牌的道路上,万新一直不遗余力,是最早实现国际化的眼镜民族企业,致力于面向全球市场塑造眼镜。 万新占地面积260亩,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2亿元,使用世界先进的加工设备:德国先进的LOH-V75自动车房设备,能够加工各种规格、种类的镜片,定制片光度范围、定制周期短、并提供及时供货的追踪服务;瑞士SATIS公司和德国Leybold公司引进的世界顶级全自动真空镀膜机,适合不同折射率及膜系需要,同时确保每片镜片膜层均匀一致,极大地延长镜片使用寿命。09年更是引进了德国施耐德FREEFORM自由曲面加工设备,加工出针对处方完全优化的内表面渐进片。 万新目前拥有日产量达6万副的树脂镜片生产基地、加硬加膜车间、新澳车房中心,日产量达1万副的镜架生产车间。 与其他企业相比,万新服务于更多世界性客户,产品遍布近40个国家。 在服务全球与打造民族品牌之间求取平衡,正是万新孜孜不倦的追求。与国内客户共战共赢的合作使万新更加洞悉在品牌之路有所建树的重要性,而与国际客户良性持久的合作所汲取的经验,又为万新走品牌之路提供了无限契机。 7、上海明月光学 沙克(明月光学) 贝格(明月光学) 剑牌(明月光学) 多朋(明月光学) 维腾(明月光学) 海顿(明月光学) 卡尔伯(明月光学)

光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

《光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光的干涉 第二章光的衍射 第三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第五章光的偏振 第七章光的量子性 绪论返回目录

§0-1 光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光学的重要性 光学是一门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它包含着人类自古以来对光的研究的丰硕果实。光学在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和军事上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1、光的干涉:测光波波长)d r x (0 λ= ?、测极薄物体的厚度)m (μ、检查光学表面、瓦斯探测器。 2、x 射线:研究物质结构(利用光谱——光谱是研究原子的眼睛)、透视人体。 3、光学纤维:光学纤维用于通讯,容量大,保密性好;胃镜也是应用光学纤维。生产光学纤维可以说是点石成金。 4、红外技术:红外线波长大,衍射能力强,应用于各种探测系统、导弹制导,资源考察以及遥感遥控技术中。 5、激光器:材料加工、远距离测量、全息检测、医疗、育种、引发核聚变都应用激光。海湾战争中,应用激光制导、夜视仪。 6、相干光学计算机:与电子数字计算机联合,为计算机科学开拓一个新的技术领域。现正研究光集成计算机,计算速度可以提高上千倍,并代替人脑的部分功能。* 二、光学的研究内容 1、光的发射、传播和接收等规律 2、光和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光的机械作用和光的热、电、化学和生理作用(效应)等。 3、光的本性问题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寻找到能“捕获”光的三维硅结构物,它能象半导体芯片控制电子一样控制光子运动。该发现为研制开发采用光来处理和存储信息的计算机芯片迈出了重要一步。光计算机的优点是芯片更小,运算速度更快。《新华文摘》2001.4

眼镜基础知识

一、镜片篇 . 光学玻璃镜片 ①光学白片基本成分钾钡硅酸盐,折射率为1.523。优点为:清晰、耐磨、经济适用。缺点:厚、重、压鼻梁。 ②克赛镜片基本成分为钾钡硅酸盐,折射率为1.523。优点:清晰,耐磨,经济适用。缺点:厚、重、压鼻梁。 ③克斯镜片折射率为1.523。在阳光下和萤光灯下呈浅兰色,白只灯下呈紫色。对波长为340nm以下的紫外线和红外线有切割能力。折射率为1.523。呈淡粉色。对波长340nm以下紫外线有切割能力。 ④变色镜片镜片根据不同的变色要求,加入不同光敏剂,高度屈光不正者不适合配戴。 ⑤超薄镜片是高折射光学玻璃镜片的总称。折射率为1.6-1.9,具有镜片边缘薄,重量轻的特点。适用于高度屈光不正者。 ⑥超视美镜片清晰度高,透光率高,折射率为1.7。与以上镜片相比具有防水雾,减反光,防紫外线,美观的优点。缺点是怕划,怕磨。 ⑦电脑防护镜片可防紫外线,防眩目,减轻视疲劳。可预防由电脑的有害射线引起的电脑病。 . 偏振滤光功能镜片: 俗称偏光镜片,原理是:光由物体表面反射时已部分被偏振产生眩光, 眩光的有害性是增强亮度, 减弱色彩饱和度, 使物体轮廓变得模糊不清, 使眼睛疲劳、不适。偏光片是根据光线的偏振原理制成, 即光的振动平面和偏振轴平行时, 偏振光滤光片才能使偏振光透过( 如同百叶窗的原 理, 光线被整理成同向光进入人眼, 使周围景物看起来清晰而不刺眼. 另一突出优点是该片极轻、薄(厚度0.7mm 、 1.1mm )且耐冲击,故此种镜片非常适合驾驶及户外运动.

. 光学树脂镜片 ①有机玻璃片CR-39:(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塑料) 简称AC 片, 透光率93% 、折射率N=1.49 ,透光率优于其它透明塑料和普通玻璃,重量轻且耐冲击不易碎,该材质的优点是极大地改善人们鼻子的负担;但其耐磨性较玻璃稍差,使用寿命 约 1 至 2 年。 ②太空片PC:(聚碳酸酯) 简称PC 片,其首先应用于航天飞机上的观望窗上,后经美国奥克莱公司20 多年开发研究后,应用于光学眼镜片领域,所以这种PC 片又称为太空片. 光透率为90% 、折射率为 1.575 ,能安全截阻380 nm 以下紫外线,;PC 镜片具有很多超级性能:如超轻、超薄、超抗冲击性及防紫外线;比玻璃片轻57% ,比其它树脂片轻37% 、薄26% ,抗冲击性是普通安全树脂片的10 倍, 是玻璃的60 倍. 这种材料加厚后俗称防弹玻璃,PC 片也是极耐磨的一种树脂镜片; ③抗反射片AR-PC: 简称AR-PC 片;是在PC 镜片的表面上通过采用真空状态、高低折射材质多次蒸镀而形成的多层特殊薄膜;使该镜片除具上述PC 片功能外,更具有抗反射、防眩光、防疲劳、增透性及更高之颜色对比性。 让您配戴后能明显感觉视觉清新舒适、视感自然及景物颜色鲜明!当然其价格也较高;基于PC 片的超级性能及AR 抗反射镀膜的特殊技术。 . 水晶镜片 为天然石英矿石。颜色各一。以无色,茶色,灰色最多。水晶镜片不能切割各种有害射线。故实用价值不大。

眼镜店员工培训之--基本常识

眼镜店基本常识 1、电脑验光准不准啊? 电脑验光的结果一般来说是近视度数会偏高,远视和散光的度数偏低。电脑验光结果在我们这里只是作为验光师的一个大概参考,不能直接作为配镜处方,电脑验光之后还要由我们的验光师对您进行专业的精确验光及试戴,最后才能确定您的配镜处方。 2、街上的太阳镜只卖三块五块,你们为什么卖这么贵? 您仔细一看就知道,那些基本都是三无产品,你戴的放心吗?戴太阳镜是为了保护眼睛,三无产品反而可能伤害到自己的眼睛,不值得啊。 3、什么是正视眼? 平行光线在静止(无调节)状态下经过眼的屈光系统的屈折后焦点准确落在视网膜上。正视眼并非屈光度数为0,屈光度-0.25~+0.25,如果远视力正常亦可认为是正视眼。 4、什么叫做眼的屈光不正? 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它分为远视、近视及散光。 5、什么叫屈光参差? 两只眼镜光度不一样就叫屈光参差,在眼镜行业一般我们说双眼屈光度或者屈光状态相差较大成为屈光参差。(定义:两眼屈光度相差大于200度以上称屈光参差。) 6、如何解释折射率? 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光线在该透镜中的传播速度的比值(N),折射率越高,镜片就越薄。 7、眼睛的状况跟遗传有关吗? 眼睛的状况与遗传有关。但没有绝对的和必然的关系。遗传因素只是眼睛状况的原因之一。鸡蛋可以变鸡,只是一种可能性。如果温度不合适,就不能变成鸡。鸡蛋放进冰箱冻起来,它永远是个蛋;放进锅里,就成了美餐。眼睛也有类似的情况,在近视可以发生的条件下,远视眼也可以变成近视眼。在正常情况下远视眼就可以变成正视眼。 8、什么是紫外线?紫外线同可见光的关系? 紫外线是指波长在280nm—380nm之间的光线。紫外线是不可见光,用肉眼是看不见的,而可见光是七色的,是可看见的。 9、紫外线对眼睛产生什么样的伤害? 波长在280nm的紫外线对角膜的伤害最大、紫外线对眼的伤害具有累积性,即某一定强度紫外线间歇照射也能产生如同一次大照射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长期过度暴露于紫外线下可能导致结膜、角膜和视网膜损伤,并且紫外线也是老年性白内障的致病元凶。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就像用炉火加热蛋清,会使本来透明的蛋清变硬,变得不再透明,眼睛也就看不清了。此外,对眼角膜和视网膜的损伤也是肯定的。据报道紫外线对眼睛造成的损害是具有累积性的,因此防止紫外线的损伤对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间都很重要。 10、劣质太阳镜会对眼镜造成伤害吗? 劣质太阳镜一般是指屈光度超标,不能过滤紫外线的太阳镜。配戴这种太阳镜会比不戴太阳镜造成更大的伤害,长期配戴劣质太阳镜可导致白内障。 11、日常生活中应如何保护视力?

眼镜光学

眼镜光学 绪论几何光学的基础 第一单元:基本概念 一、光的基本性质 1、发光体和发光点 发光体:所有本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发光体。如太阳、电灯。

发光点:不考虑发光体的大小时,可将其示为发光点或点光源,以下讨论的光源都为点光源。 2、光波和光束 可见光,可见光之外两端为紫外线和红外线,为不可见光,是对眼的有害光线。其中紫外线分为UVA、UVB、UVC三段,UVC可被臭氧层吸收,UVB可晒黑皮肤、长期可损伤角膜,引发雪盲,UVA可伤及晶状体、引发日照性白内障。 3、光线 发散光线,会聚光线,平行光线(画图示之) 二、基本定律:(画图示之) 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 2、光的独立传播定律:光在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是独立传播的,互不干扰。 3、反射定律:当光入射到两个均匀介质的分界面上,有一部分光要反射回原来的介质中, 入射角(a)=反射角(b)。 法线(c):垂直于界面的线。 入射角(a):入射光与法线的交角。反射角(b):反射光与法线的交角。 4、折射定律:当光线入射到两个均匀介质的分界面上,有一部分光线要透过分界面而折 射到另一个介质中。

折射率:材料对光线的偏折能力。 5、光路可逆原理:光的行进路线为光路,光路是可逆的。 6、光学符号规则:采用卡笛生系统(Cartesian),假定所有光线从左向右进行。所有光 线自透镜向左度量的距离为负,向右度量的距离为正。(画图) 第二单元透镜及成像 一、球面透镜 1、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有发散作用。 透镜屈光力单位 2、屈光度:透镜屈光力大小的单位(Diopter,简写为D)。屈光度是以透镜焦距(单 位是米)的倒数来表示的。D=1/f,f为焦距。例如,焦距为2米的透镜,其屈光度为1/2=0.5D。 3、透镜成像公式: 1/像距—1/物距=1/焦距,称为高斯透镜公式。画图表示,注意像 距的正负号,正号为凸透镜,负号为凹透镜。 4、球面透镜之面镜度:

光纤传感器-精品课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第9章 光纤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感器,它是光纤和光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它以光学测量为基础,把被测量的变量状态转换为可测的光信号;但与常规传感器把被测量的变量状态转变为可测的电信号不同。光纤传感器作为一个新的技术领域,将不断改变传感器的面貌,并在各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光纤传感器与常规的传感器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 ①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由于光纤传感器利用光传输信息,而光纤是电绝缘、耐腐蚀的,因此它不易受周围电磁场的干扰;而且电磁干扰噪声的频率与光波频率相比较低,对光波无干扰;此外,光波易于屏蔽,所以外界的干扰也很难进入光纤中。 ②灵敏度高。很多光纤传感器都优于同类常规传感器,有的甚至高出几个数量级。 ③电绝缘性能好。光导纤维一般是用石英玻璃制作的,具有80kV/20cm耐高压特性。 ④重量轻,体积小,光纤直径仅有几十微米至几百微米。即使加上各种防护材料制成的光缆,也比普通电缆细而轻。所以,光纤柔软、可绕性好,可深入机器内部或人体弯曲的内脏进行检测,也能使光能沿需要的途径传输。 ⑤适于遥控。可利用现有的光能技术组成遥测网。 ⑥耐腐蚀,耐高温。 因此,光纤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压力、温度、液位、流量、水声、电声、磁场、放射性射线等物理量的测量。 光纤传感器种类繁多,应用范围极广,发展极为迅速。到目前为止,已相继研制出六七十种不同类型的光纤传感器。本章选择其中典型的几种加以简要的介绍。 9.1 光纤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及种类 9.1.1 光纤传感器的原理 光纤传感器的构成示意图如图9.1所示。它由光发送器、敏感元件、光接收器、信号处理系统及光导纤维等主要部分所组成。由光发送器发出的光,经光纤引导到调制区,被测参数通过敏感元件的作用,使光学性质(如光强、波长、频率、相位、偏振态等)发生变化,成为被调制光,再经光纤送到光接收器,经过信号处理系统处理而获得测量结果。在检测过程中,用光作为敏感信息的载体,用光导纤维作为传输光信息的媒质。 由图9.1可知,光纤传感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光纤中光波参数(如光强、频率、波长、相位以及偏振态等)随外界被测参数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可通过检测光纤中光波参数的变化以达到检测外界被测物理量的目的。

眼镜知识大全

,而 眼镜镜片基础知识 作者:佚名 眼镜百科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15 更新时间: 2008-5-27 了解镜片材料 不一样的镜片材料有不同的光学特性,目前使用的镜片按材料分类主要有: 色散和高折射率材料 物理定律告诉我们,材料的折射率越高,色散程度越大,从镜片外围看过去,会看到物体周围有一圈圈五 彩的轮廓,色散现象存在于所有的镜片中,在高折射率材料中更为明显。 玻璃和水晶镜片 虽然玻璃片和水晶片比其他镜片重,却是最不易磨损的材料,通过加热或化学处理,会提高其抗冲击的能 力。其折射率稳定,光学性能持久,但易破裂。 高折射率镜片 只有高折射率的塑料材料才可能制造出真正薄的镜片。所谓镜片材料的折射率,即它折射光线的能力,折 射率会决定镜片的特性和厚度。无论何种设计的镜片,其折射率越高,镜片的前表面及后表面就越平,因 此镜片的厚度会自动减少。另外,高折射率材料的特性也使其在保证抗冲击的同时,大大减少了镜片的中 心厚度。 塑料和厚树脂片 塑料和厚树脂片要比玻璃片轻一半,却更抗冲击,透光率高,安全,不易破裂,但表面易划磨损。 变色片 变色片遇到阳光和紫外线以及光线充足的室内环境会变成深色。所以非常适合经常在外工作的人士。 PC (聚碳酸酯)片 PC (聚碳酸酯)片是一种超轻的镜片,比玻璃片以及其他高折射率材料的镜片更抗冲击。这层额外的安全 保护使得 PC (聚碳酸酯)片十分适合孩子,以及需要确保安全的人士佩戴(如运动和防风镜)。 而同一材料、度数的球面与非球面镜片相比,非球面镜片视物更自然舒适 球面与非球面 球面镜片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安全耐用。非球面镜片更轻、更薄、更平,边缘像差减到最底,视野宽阔, 视物清晰自然。 非球面边缘比传统的球面镜片要薄,且两者边缘物体形变完全不一样,传统镜片的像差在镜片中心部小 周边部明显 ,特别是高度数镜片,非球面镜片则最大降低透镜视角 ,减少透镜产生的像差且较轻薄美观。 非球面镜片的超薄和超轻特质更能增加配戴眼镜的舒适度,特别适合老年人和高度近视人群。 简易鉴别方法:肉眼观察,同一材料、度数的球面与非球面相比,非球面镜片更平、更薄、视物更逼真、 更自然舒适。对着灯管观看镜片镀膜形状,一般是球面镜片反射的灯管较直(高屈光度镜片除外);而非 球面镜片由于表面各部位曲率不同,灯管形状弯曲度较大。

眼镜店员工培训资料

员工培训资料 第一章、眼镜架商品知识 第一节眼镜架各部位组成 1. 镜身 2. 镜圈 3. 中梁—中梁 4. 眉毛 5. 脚板—脚板 6. 鼻须—鼻支架 7. 托叶 8. 铰链 9. 铰链螺丝帽 10. 镜腿 套脚—脚套 第二节眼镜架的规格尺寸 A、眼镜架尺寸是由镜圈、鼻梁和镜腿所组成的。分单数和双数

1.镜圈:单数=33~59mm 双数=34~60mm 2.鼻梁:单数=13~21mm 双数=14~22mm 3.镜腿:单数=125~155mm 双数=126~156mm B、眼镜价规格尺寸的表示方式 1. 方框法:ex`: 54 □ 14 - 140 * C:表示色号--大多镜架采用 镜圈鼻梁腿长 2. 基准法:ex`: 52 - 18 - 135 镜圈鼻梁镜腿 第三节镜架材料性能 A、机械性能 1. 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2. 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对恢复原来的形状和大小的能力。 3. 硬度:材料表面抵抗硬物压入能力。 4. 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裂的特性。 5. 韧性: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而不破坏的能力——冲击韧性。 B、物理性能

密度(比重):用来衡量镜架的轻重(重量):密度越小——镜架越轻。 C、化学性能 6. 耐腐蚀性:材料抵抗各种腐蚀性介质腐蚀破坏作用的能力。 7. 抗氧化性:材料抵抗氧化作用能力。 D、工艺性能 指材料是否容易被加工成型的特性。铸造性、可锻性、焊接性、切削性、冲压性… 第四节眼镜架材料 眼镜架材料:1.金属材料 2.非金属材料 3.天然材料 A、金属材料: 用于镜架的金属材料有:铜合金、镍合金、钛合金和贵金属等。合金是指金属是由多种元素成分组成。其中以含量比率最高进行称谓。Ex:铜合金、镍合金、钛合金.不锈钢合金等其最主要成分分别是铜、镍、钛。 1、铜合金:白铜(洋白、洋银)、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铜镍锌锡合金。 (1)白铜(洋白) *成分:Ni 18~22% Zn 14~16% Cu 62~64% Fe、Pd etc<1% *比重:8.6

光学教案-石河子大学课程设计评比

石河子大学 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光学 授课班级:物理学2013(1)班 任课教师:王锐 职称:副教授 理 学院 物理 系(部) 理论物理 教研室

《光学》课程教学设计汇编总目录 Part I :教学大纲 (2) Part II:教学设计 (6) 《光学》课程教学大纲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8章,此次教学设计的10个节段分别选自作为主要章节的第1、2、3、4、5这五章。 1. 光程和光程差 (6) 选自第一章:光的干涉/第三节:光程和光程差 2. 迈克尔逊干涉仪 (8) 选自第一章:光的干涉/第六节:迈克尔逊干涉仪 3.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0) 选自第二章:光的衍射/第一节: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4. 菲涅耳圆孔衍射 (12) 选自第二章:光的衍射/第二节:菲涅耳衍射 5. 单缝衍射图样的光强分布 (14) 选自第二章:光的衍射/第三节: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6. 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与费马原理 (16) 选自第三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与费马原理 7. 近轴光在单球面上的成像 (18) 选自第三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第三节:球面反射和折射 8. 近轴条件下的薄透镜成像公式 (20) 选自第三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第四节:薄透镜 9. 人的眼睛 (22) 选自第四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第一节:人的眼睛 10.双折射现象 (24) 选自第五章:光的偏振/第三节:光通过单轴晶体时的双折射现象

《光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Optics 课程编码:Z119252 总学分:3.5 总学时:56 理论学时:56 实验学时:0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开课单位:理学院 大纲制定者:王锐大纲审定者:孙茂珠审定日期:2014.10 课程简介: 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科学,因此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主要讲授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典型光学系统实例及其应用,是光学系统设计和光学测量技术的基础。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应用物理学与物理学(师范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对光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典型系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为学习光学设计、光信息理论和从事光学方面等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光学是普通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传播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基础科学,它和原子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等后继课有密切的关系。激光的出现和发展,使光学的研究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它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密切联系。光学的发展过程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几何光学的基础理论和典型的光学成像系统,掌握几何光学中的数学处理方法,能用几何光学的内容分析实际应用中的成像问题。(2)系统掌握物理光学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理论,掌握物理光学的研究方法。(3)掌握光的干涉、衍射、偏振技术在光学测量中的应用。(4)了解现代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2. 基本要求 通过光学课程理论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光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方法,并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光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光学的前沿及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授课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ppt、flash、视频等)、启发式教学,加强演示实验。课下师生讨论(答疑、辅导、演示实验等)。安排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对自学内容,应布置讨论及思考

眼镜店员工培训

眼镜店员工培训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员工培训资料 第一章、眼镜架商品知识第一节眼镜架各部位组成 1.镜身 2.镜圈 3.中梁—中梁 4.眉毛 5.脚板—脚板 6.鼻须—鼻支架 7.托叶 8.铰链 9.铰链螺丝帽 10.镜腿 11.套脚—脚套第二节眼镜架的规格尺寸 A、眼镜架尺寸是由镜圈、鼻梁和镜腿所组成的。分单数和双数 1.镜圈:单数=33~59mm 双数=34~60mm 2.鼻梁:单数=13~21mm 双数=14~22mm 3.镜腿:单数=125~155mm 双数=126~156mm B、眼镜价规格尺寸的表示方式 1.方框法:ex`: 54 □ 14 - 140 * C:表示色号--大多 镜架采用 镜圈鼻梁腿长 2. 基准法:ex`: 52 - 18 - 135 镜圈鼻梁镜腿 第三节镜架材料性能 A、机械性能 1.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2.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对恢复原来 的形状和大小的能力。 3.硬度:材料表面抵抗硬物压入能力。 4.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裂的特性。 5.韧性: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而不破坏的能力——冲击韧性。 B、物理性能 密度(比重):用来衡量镜架的轻重(重量):密度越小——镜架越轻。 C、化学性能 6.耐腐蚀性:材料抵抗各种腐蚀性介质腐蚀破坏作用的能力。 7.抗氧化性:材料抵抗氧化作用能力。 D、工艺性能 指材料是否容易被加工成型的特性。铸造性、可锻性、焊接性、切削性、冲压性… 第四节眼镜架材料 眼镜架材料:1.金属材料 2.非金属材料 3.天然材料 A、金属材料: 用于镜架的金属材料有:铜合金、镍合金、钛合金和贵金属等。 合金是指金属是由多种元素成分组成。其中以含量比率最高进行称谓。Ex:铜合金、镍合金、钛合金.不锈钢合金等其最主要成分分别是铜、镍、钛。

眼镜店员工培训制度

眼镜店员工培训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为各岗位培养和输送德才兼备的优秀员工,实现公司战略目标。 第二条根据各地连锁机构的实际情况,可进行个性化的相对独立的培训,以适应当地的需要并圆满完成各地的目标。 第三条公司培训体系由新员工上岗前的职前培训、员工在岗培训、员工自我提高培训三部份组成。 (二)职前培训 第一条新员工录用报到后,可与当地连锁机构的负责人一起参加公司培训部组织的岗前培训,培训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将不能获得公司颁发的员工培训合格证书,将不能直接上岗工作,需进行二次培训。表现优秀者将可获得公司的一定奖励,并将作为今后晋升的参考。 第二条职前培训目的 1、使每一位具备不同工作经历、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新员工尽快理解企业文化、经营目标等,尽快融入这个大家庭。 2、使新员尽早掌握工作要领和工作程序、方法、达到工作

质量标准,完成或达到岗位所要求的职责 第三条、职前培训内容 1、讲解公司创业史、现状、经营范围、企业文化和公司发展前景 2、如何有效开展团队建设 3、店面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4、眼球结构、功能,讲解 5、竞品及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6、细节决定成败 7、检测视力的讲解及练习 8、视力平衡训练法介绍及实践练习 9、视力平衡镜治疗原理及销售技巧 10、加盟商成功创业心态启发 11、如何进行网络营销 12、如何进行店铺经营:包括1)、怎样选店铺、开业前的造势工作。2)、怎样销售(直邮、短信、夹报、摆台、发单、入校、广告、培训班、转介绍、会销收单等)3)、怎样接待、促单、回访、跟踪4)、与关工委、红十字会、慈善单位 等进行公益合作13、配镜处方(A片)(B片)

配镜基础知识——眼镜镜片的光学设计

配镜基础知识——眼镜镜片的光学设计单焦点镜片移心量的计算 (一)移心的概念 在配装加工眼镜时,为满足配戴者眼睛的视线与镜片的光轴相一致的光学要求,一般是以镜架几何中心为基准来决定镜片光学中心的位置。当镜片光学中心位于镜架几何中心外任何位置时,称为移心。移心有水平和垂直移心两种。以镜架几何中心为基准,镜片光学中心沿水平中心线向鼻侧或颞侧移动光心的过程,称为水平移心。以镜架几何中心为基准,镜片光学中心沿垂直中心线向上或向下移动光心的过程,称为垂直移心。 (二)移心量的计算方法 1、水平移心量的计算方法 水平移心量是指为使左右镜片光学中心间距离与瞳距相一致,将镜片光学中心以镜架几何中心为基准,并沿其水平中心线进行平行移动的量,称为水平移心量。 水平移心量就等于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简称FPD)与瞳距之差值的一半。 用公式表示:水平移心量X=(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瞳距)/2=(m—PD)/2 并且可根据X的正、负数值,判断出该单独睛的光学中心是朝哪个方向移动。 即:当X>0,即m>PD时,光学中心向鼻侧移动。当X<0,即m

即m=2a+c=54+16=70mm,x=(m-PD)/2(70-62)/2=4mm,以因为m>PD,所以镜片光学中心向鼻侧移动4mm。 但如果考虑到单眼瞳距,则要以单眼瞳距的移心法来计算,方法同上,只是FPD与PD都以单眼移心来计算。我们要提倡用单眼瞳距计算法。 (三)垂直移心量的计算 垂直移心量是指为使镜片光学中心高度与眼睛的视线在镜呆垂直方向上相一致,将镜片光学中心以镜架几何中心为基准,并沿其垂直中心线进行平行移动的量,称为垂直移心量。如图3-2-2所示。一般在实际配装加工中,要求远用眼镜的光学中心高度应在瞳孔中心下边缘处,即与镜架几何中心水平线相一致。近用眼镜的光学中心高度应在瞳孔中心垂直下睑缘处,即可与镜架几何中心水平线相一致或略低于水平中心线2mm左右。但在配制多焦点镜片或渐进多焦点镜片时,应根据不同的要求来确定镜片的光学中心高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垂直移心量Y等于镜片光学中心高度H与1/2镜圈垂直高度之差值。即Y=H—h/2 (3-1-3) 并且可根据Y的正、负数值,判断出该镜片的光学中心高度是朝哪个方向移动。 即:当Y>0,即H>h/2时,向上方移动。当Y<0,即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