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摊铺与碾压作业指导书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摊铺与碾压作业指导书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摊铺与碾压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等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底基层,基层的施工2.编制依据2.1标准规范2.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2.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2.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2.1.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2.2顾客要求2.2.1如《XX省XX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底基层,基层施工指导意见》3 作业准备3.1 技术准备3.1.1熟悉和审核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并进行必要的现场调查核对。

3.1.2工地实验室根据水稳混合料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的技术要求,进行各种原材料的比选及检验,进行混合料的配合比的设计。

确定矿料级配,最佳含水量和水泥剂量,确定施工级配波动允许范围。

3.1.3 对全线的水准点,导线点进行联测,采用全站仪按10米间距(曲率半径较小的曲线段按5米间距)测出中桩位置,并按照中桩位置确定相应结构层边线位置。

复测下承层断面高程,在依据下承层的纵断高程和横坡的控制状况确定摊铺时摊铺机的找平方式,并进行施工测量放样。

3.1.4 依据图纸和相关规范,标准,编制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方案及工艺,由项目总工程师向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及安全交底,施工前再由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向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3.2 机具准备3.2.1 拌合设备拌合设备的料斗,水箱,罐仓都要求装配高精度电子动态计量器,拌合机总拌合能力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冷料仓的数量应满足配合比需要,通常不宜小于4个。

水工工程-碾压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水工工程-碾压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碾压混凝土作业指导书编码:SGGC -06目次1适用范围 (67)2编写依据 (67)3作业流程 (67)4安全风险辨识及预控 (68)5作业准备 (4)6作业步骤和方法 (69)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72)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

2编写依据表2-1 编写依据序号引用资料名称1 DL/T 5112-2009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2 DL/T 5330-2005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 DL/T 5151-2005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4 DL/T 5433-2009 《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5 DL/T 5110-2000 《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6 DL/T 5370-2007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7 DL/T 5371-2007 《水电水利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8 《南方电网公司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9 工程设计图纸、招标文件技术条款等技术文件3作业流程作业(工序)流程图见图3-1。

图3-1 作业(工序)流程图4安全风险辨识及预控4.1作业前,项目部根据该施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表4-1《作业任务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

4.2按《指南》中与该作业相关联的《安全施工作业票》(见附件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4.3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每日班前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4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10 天,超过10 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

5作业准备5.1人员配备表5-1 人员配备表表5-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仪器配置表6作业步骤和方法6.1仓面清洗浇筑前,对待浇仓面采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并保持仓面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sHNT02-01 龙滩碾压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13页word文档

sHNT02-01 龙滩碾压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13页word文档

碾压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1 概况龙滩水电站是红水河梯级开发中的骨干工程,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等综合效益。

本工程为Ⅰ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大(Ⅰ)型,工程枢纽布置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泄洪建筑物布置在河床坝段,由7个表孔和2个底孔组成);地下引水发电系统(装机9台);通航建筑物(采用二级垂直提升式升船机)。

工程按正常蓄水位400m设计,初期按375m建设,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5400MW与4200MW。

初期375m建设时,大坝按初期断面施工(水下部分按后期断面一次建成),引水发电系统土建部分除进水口坝段外按400m设计一次建成,初期安装7台水轮发电机组,预留2台机后期安装。

初期建设时右岸大坝指2#~21#(含21#)坝段。

其中2#~4#坝段为岸边挡水坝段、5#坝段为通航坝段、6#~11#坝段为河床挡水坝段、12#和19#坝段为底孔坝段、13#~18#坝段为溢流坝段、20#坝段为电梯井坝段、21#坝段为转弯坝段。

河床挡水坝段每个坝段宽22m,坝顶宽14m;通航坝段宽88m,坝顶宽为38m;底孔坝段宽30m,溢流坝段宽20m,坝顶宽均为36m;岸边挡水坝段宽9.5m和22m不等,坝顶宽14m。

坝段间设永久横缝,不设纵缝,永久横缝上游面设三道铜止水,大坝上游面342.0m高程以下设防渗涂层。

大坝从顶到底碾压混凝土分为几区,高程250.0m 以下为三级配C18、90天龄期W6、F100,高程250.0m至高程342.0m为三级配C15、90天龄期W6、F100,高程342.0m以上为三级配C10、90天龄期W4、F50,大坝上游面及河床坝段高程233.0m以下下游面为二级配C18、90天龄期W12、F150。

2 碾压混凝土施工程序及内容右岸大坝除5#坝段外均为碾压混凝土坝段,根据仓位规划,共分6个仓进行跳仓浇筑,其中2#~4#坝段、6#~9#坝段、10#~12#坝段、13#~15#坝段、16#~18#坝段、19#~21#坝段各为一个仓。

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碾压砼浇筑部分)

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碾压砼浇筑部分)

碾压混凝土现场试验施工作业指导书(碾压砼浇筑部分)编号:作业指导书【2011】001号1 碾压试验分仓和入仓碾压试验只做为一个浇筑仓,即一个浇筑试验块。

试验块尺寸为长×宽为20×20m,上、下游设置50cm变态混凝土。

试验块(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分成四个区,分别为BH-C15(C15三级配碾压混凝土,10m宽)和BH-C20(C20二级配碾压混凝土,9m宽)自然入仓区,BT-C20(二级配变态砼,0.5m宽)、BT-C15(三级配变态砼,0.5m宽)。

其中,为保证入仓前施工作业人员和自卸车进行脱水,在施工试验区域(模板内和模板外施工区域)、至拌合楼运输道路范围及冲洗平台位置铺设30cm厚碎石垫层。

碾压试验混凝土入仓采用汽车直接入仓的方式,整个实验仓入仓一侧不立模板,自卸汽车端退法入仓卸料,满足各个条带的入仓需求。

随着碾压砼一层一层向上浇筑,入仓路面随之采用碎石垫高。

入仓口则选用清洁块石进行封仓。

2 碾压混凝土卸料与摊铺(1)混凝土卸在将要摊铺的部位。

控制卸料高差不大于1.5m,卸料点离模板不小于1.2m。

卸料尽可能均匀,料堆旁出现的分离骨料,采用人工将其均匀地摊铺到未碾压的混凝土面上。

(2)碾压混凝土试验采用通面薄层连续多层短间歇浇筑,铺筑方式采用平层通仓法。

铺筑强度与碾压混凝土连续升层的允许层间间隔时间相适应。

(3)碾压混凝土铺筑层以固定方向逐条带铺筑,平仓和碾压方向与试验块轴线方向平行。

(4)铺料厚度和压实层厚度根据试验要求相应调整,以得出最好的试验参数。

自卸汽车卸料时,采用退铺法两点叠压式卸料,按梅花形依次推卸。

以减少料堆高度和并控制骨料分离。

摊铺则一般采用串链摊铺作业法,自卸车将混凝土卸料于摊铺前沿的台阶上,再由平仓机将混凝土从台阶上推到台阶下进行移位式平仓。

为控制平仓厚度,平仓机在料层上连续进行推扒作业,每处往返不少于2遍。

(5)按浇筑要领逐层逐条带的铺筑顺序进行卸料,卸料尽可能均匀,料堆旁边出现的分离大骨料,应由人工将其均匀的摊铺到未碾压的混凝土面上。

碾压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碾压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碾压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碾压混凝土是基础工程、地坪工程和道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方式,其优点是工作效率高、施工质量好,能够达到地根深固和表面平整、硬实的效果。

下面是碾压混凝土施工作业的指导书。

一、施工前准备(一)材料准备1.水泥:选用优质水泥,符合国家标准。

2.砂:选用细砂,砂质细腻均匀、无杂质。

3.石子:选用质量好、大小均匀的碎石。

4.水:选用清洁无杂质的自来水。

5.助剂:可以添加一些助剂,如减水剂,加速剂等,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设备准备1.混凝土搅拌站:搅拌站应符合设备安全措施,每天检查设备是否运转正常,检查油路是否畅通、轴承是否灌满润滑油等。

2.碾压机:选用品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碾压机,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如及时更换润滑油、清洁作业表面等。

3.平板夯:用于处理较小的不平整地面,平板夯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大小、型号。

4.水洒车:用于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提高混凝土的硬度和强度。

5.其他器具:如振动器、喷浆机、再生机等,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酌情使用。

(三)施工方案确定1.确定施工面积、厚度以及构造形式等技术要求,混凝土浇筑时应遵循工程设计机构的要求。

2.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采用摊铺式施工时需要保证摊铺层均匀、平整、密实。

采用回填式施工时应遵循规定顺序逐层逐块回填,避免出现积水等问题。

二、施工操作(一)混凝土浇注1.混凝土浇注前应先将施工场地清理干净,清除杂物、无用的石料等,确保施工场地净化。

2.将已经按规定比例调配好的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投入混凝土搅拌站,进行均匀搅拌,在水泥与砂石的比例上应尽量符合标准要求。

3.将均匀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倾斜的卡车直接运送至工作面。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避免出现任何杂质、空鼓、缺口等状况。

(二)初期处理1.在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初期处理,包括使用平板夯或其他工具将未能压实的混凝土进行修整,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避免出现任何突起或沟槽等状况。

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规范混凝土工程施工操作,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工程施工。

三、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明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坍落度等技术指标。

- 编制混凝土施工方案,确定浇筑顺序、振捣方法、养护措施等。

-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了解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 材料准备- 水泥:选用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 砂:选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 石:选用粒径5 - 25mm 的碎石或卵石,含泥量不大于1%。

- 水:采用饮用水。

- 外加剂: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应有产品说明书和检验报告。

- 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和原材料性能,由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 主要机具准备- 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振捣器(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捣器)、抹光机等。

- 运输工具(如手推车、吊斗、料斗等)。

- 测量工具(如水准仪、钢尺、靠尺等)。

4. 作业条件准备- 模板、钢筋已安装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

- 预留孔洞、预埋件已安装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

-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浇水湿润模板,但模板内不得有积水。

- 施工道路畅通,施工照明充足。

四、混凝土搅拌1. 搅拌站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生产能力,搅拌设备应性能良好,计量准确。

2. 严格按照配合比通知单进行配料,原材料的计量误差应符合规定要求。

3. 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类型、混凝土坍落度等因素确定,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五、混凝土运输1. 混凝土运输应根据施工距离、运输时间、气温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如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手推车等。

2. 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产生离析、泌水等现象。

3.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的时间应符合规定要求,超过初凝时间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碾压混凝土工艺试验作业指导书

碾压混凝土工艺试验作业指导书

碾压混凝土工艺试验作业指导书1.1 第一次碾压混凝土现场生产性试验(1)试验目的及要求1)摸拟大坝低温季节实际施工条件进行生产工艺试验。

2)主要施工机械和原材料与主体混凝土施工时一致。

3) 确定碾压混凝土拌和工艺参数。

4) 确定碾压施工工艺参数,包括平仓方式、碾压层厚度、碾压遍数和振动行进速度等。

5)碾压混凝土配合比以及稠度与振动碾的适应性,骨料分离和控制措施,层面处理技术等。

(2)试验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合比1)常态混凝土: C15(找平混凝土);2)碾压混凝土: 三级配碾压混凝土R90150F50 、二级配富胶碾压混凝土R90200F100W8、三级配变态混凝土R90150和二级配变态混凝土R90200F100W8。

3)配合比: 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混凝土配合比。

4)碾压混凝土性能: 满足大坝低温季节施工。

(3)试验场地及时间本次试验在2009年12月进行,试验场地大小为40m×25m,现场试验时先浇筑C15找平混凝土,在10天后铺填砂浆,然后再浇筑不同级配及强度的碾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铺筑分四个条带,由于BW202AD的轮宽为1.2米,条带之间的搭接0.2米,为便于碾压,确定每个条带宽5米,其中A、B 条带宽15米浇筑三级配碾压混凝土R90150F50, C、D条带宽10米浇筑二级配富胶碾压混凝土R90200F100W8,靠模板边缘0.5米宽的三级配变态混凝土R90150和二级配变态混凝土R90200F100W8,共浇筑五层,总高度约为150cm。

整个现场试验平面布置图如下图19-2。

40m(4)工艺试验内容1)碾压混凝土拌和工艺参数的试验确定在现场试验前35天,在右岸Ⅰ号混凝土拌和系统进行碾压混凝土投料顺序和拌和时间试验;投料试验选择三级配碾压混凝土R90150F50、富胶碾压混凝土R90200F100W8碾压混凝土进行,其中三级配碾压混凝土R90150F50选择三种投料顺序,富胶碾压混凝土R90200F100W8碾压混凝土选择二种投料顺序,拌和时间选择120s、150s和180s进行试验。

碾压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碾压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碾压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1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2 碾压混凝土仓面作业方法及要求2.1 仓面清洗开仓前,砼表面采用≥30MPa的高压水冲毛,将其表面的浮浆、乳皮、废渣及粘着污物及松动的骨料等全部清理干净。

2.2 碾压混凝土施工2.2.1 碾压混凝土运输①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混凝土时,运输的道路必须平整,自卸汽车入仓前,要将轮胎清洗干净,并防止将泥土、水带入仓内,碾压砼入仓道路,采用宽5~7m 长不小于100m的碎石路面,距仓口30~40m设30m脱水钢板或清洗水池,车辆经过脱水路面使其轮胎彻底脱水后才准进入仓内。

脱水路面的行车速度按≤5km/h 控制。

在仓面行驶的车辆要避免急刹车、急转弯等有损混凝土层面质量的操作。

②采用皮带运输机运输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减少骨料分离,降低灰浆损失,并设遮阳、防雨设施,在出料端部应设分离装置。

皮带运输机宜选取较大的槽角。

③采用负压溜槽(管)运输混凝土时,应在负压溜槽(管)出口设置垂直向下的弯头;负压溜槽(管)盖带的局部破损处,应及时修补,盖带破损到一定程度时应及时更换。

负压溜槽(管)的坡度和防分离措施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④专用垂直溜管应具有抗分离的功能,必要时设置防止堵塞的控制装置。

各种运输机具在转运或卸料时,出口处混凝土自由落差均不大于1.5m,超过1.5m时,加设专用垂直溜管或转料漏斗;连续运输机具联合运用时,在转料处设置容积足够的储料斗;使用转料斗时必须有解决混凝土起拱的措施;从搅拌设备到仓面的连续封闭式运输线路,必须设置弃料及清洗废水出口。

输送灰浆要有防止浆液沉淀和泌水的措施,保证运到现场的浆液均匀。

砂浆运输可采用混凝土运输机具,也可采用专门的砂浆运输机具。

2.2.2 碾压混凝土摊铺①砂浆铺筑开仓浇筑时,第一层碾压混凝土卸料前在新老混凝土结合层面上均匀铺2~3cm厚水泥砂浆,并撒开刮平。

②碾压混凝土入仓卸料与平仓a 碾压混凝土采用大仓面薄层连续铺筑或间歇铺筑,铺筑采用平层通仓法,也可采用平推法、台阶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规范下水库碾压混凝土施工,明确碾压混凝土施工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施工要点,为碾压混凝土施工提供作业指导,特编制此作业指导书。

施工过程中,在保证安全、质量、进度要求的前提下,及时对本作业指导书予以补充完善改进。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土建工程C4标下水库土建工程碾压混凝土的施工。

1.3 编制依据(1) 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文件;(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3)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4)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12-2009;(5)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2001;(6)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7) 《下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方案》技C4〔2013〕3号。

(8) 通过现场踏勘,获得有关资料。

2 施工资源配置2.1 施工人员作业队应根据每仓浇筑量及预计浇筑时间配置足够的施工人员,以保证碾压混凝土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

作业队应根据施工项目划分班组,如混凝土浇筑班组、钢筋制安班组、模板施工班组等。

每班组应配置带班班长,班组长信息应向项目部施工管理部备案。

2-1 下库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人力资源配置表序工种数备注2.2仓面管理人员每班设一名“仓面指挥长”,由项目部配置。

负责施工资源的调配、施工安排、施工协调等,施工现场所有指令须由“仓面指挥长”发出,严禁其他人员未经过“仓面指挥长”直接对施工人员发出指令。

每班有一名质检人员,负责施工质量的控制、协调验收工作等。

每班现场配置试验人员3~5名,负责现场各项试验检测工作。

2.3机械设备下库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所需机械设备见下表。

施工大型设备应运转良好,操作工应按2~3班进行配制,操作工技能应熟练,现场服从指挥。

施工设备应根据仓面特性进行安排,避免出现仓面设备富余,其它设备随时待令。

如正施工设备出现故障,待令设备要及时启动进入施工现场。

表2-2 下库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3、施工准备3.1 工程技术部收到施工蓝图后,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测量、试验、质检等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认真做好会审记录。

会审中发现的问题(包括是否与现场情况相符、与规范相符、相互之间是否矛盾、尺寸有无差错)及时向设计和业主提出,直至全部清楚后,加盖项目部公章,发至作业层组织施工,使图纸处于受控状态。

工程技术部根据施工管理部施工安排,编制“仓位特性表”并提前24小时下发到施工管理部、质量安全部、机电物资部、测量队、实验室、作业队、拌合楼。

“仓位特性表”应包括:浇筑部位、理论浇筑方量、浇筑方式、预计浇筑时间、原材料理论需求量、资源配置、预埋件埋设及浇筑过程中应注意事宜等。

3.2施工管理部施工管理部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开仓时间,确认各部门、队资源情况,对开仓准备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改进。

施工管理部在开仓前应掌握3~5天天气情况,并根据天气情况确定是否开仓。

3.3质量安全部质量部负责开仓前所有验收工作,并及时将验收情况向相关部门、队通知,对存在问题监督整改。

如具备开仓条件,及时通知施工管理部。

安排盯仓质检员,并将每班质检员信息通知“仓面指挥长”。

安全部应监督作业队安全交底工作,并检查仓面安全状况,尤其是大型模板、吊车等危险性较大的项目。

3.4机电物资部机电物资部应根据“仓位特性表”安排原材料备料及需求计划,保证原材料满足要求,保证原材料供应的连续性。

开仓前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良好。

每班安排拌合站监督人员,监督人员主要负责拌合站混凝土拌合质量、原材料使用情况、协调好拌合站与现场的协调工作等。

3.5测量队配合质量部做好测量验收工作,并将验收情况及时通知相关部门、队。

3.6实验室实验室应根据“仓位特性表”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做好人员的安排,并将人员安排通知到“仓面指挥长”。

3.7混凝土浇筑队施工队应根据“仓位特性表”安排施工人员,保证满足施工要求的人员配置。

根据要求配备小型工器具及材料。

3.8拌合站拌合站应根据“仓位特性表”安排工作计划,提前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

4 施工作业◆ 施工流程◆ 仓面管理①、碾压混凝土施工仓面由施工管理部负责,每个仓面设仓面总指挥一人,协助指挥2~3人。

仓面总指挥全面安排、组织、协调本仓面碾压混凝土施工。

②、保持仓面干净、无杂物油污。

进入碾压混凝土施工仓面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将鞋子上的泥污洗净,禁止在仓面抛掷任何杂物(如烟头、火柴棒、碎纸等)。

③、碾压混凝土浇筑时,测量人员必须跟班作业,及时校核模板,并对预埋件、结构线放样复核。

④、按碾压层厚在模板上标线,各标线之间水平间距不得大于10米,横缝每隔30米应有标识。

⑤、二级配、三级配分界线利用红色角旗标志,标志设置牢固,严禁私自移动,如需移动,移动后必须经测量队复测后方能作为现场标志⑥、仓面如有泌水、积水情况,应及时安排人员抽排水。

合格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混凝土拌合①、拌合站应严格按照实验室开具的施工配料单进行拌合。

②、三级配碾压混凝土拌合时间为75s,二级配拌合时间为70s,严禁私自修改拌合时间。

③、拌合站应对拌合设备进行调试,确保每小时生产量不小于120m3。

④、拌合站应及时向拌合站管理人员反映拌合站运行情况,包括原材料使用、拌合设备运转情况等。

◆碾压混凝土运输①、自卸车应车况良好,大箱应做封闭。

开仓前对自卸车轮胎、箱底、大箱进行清洗。

②、自卸车应有编号,车辆编号应在项目部备案,车辆编号一经备案严禁私自修改,破损编号及时更换。

③、自卸车在拌合站应按拌合站管理人员要求进行停放,严禁乱停、插队影响运输的连续性。

④、自卸车应行使匀速。

自卸车在仓口冲洗平台上应停车冲洗不少于30S,未冲洗干净,不得强行入仓。

⑤、自卸车在施工仓面严禁急停、急转、紧急启动等,转弯半径不小于15m,车速控制在5km/h以内,自卸车应严格遵照车辆指挥人员指令进行卸料。

⑥、车辆如出现故障,要及时通知“仓面指挥长”。

并迅速启动备用车辆。

⑦、在气温等于或高于25℃以上,汽车车厢顶部加帆布遮阳,以减少运输途中混凝土温度回升。

5 模板◆模板下库碾压混凝土大坝浇筑采用3m升层,根据设计坝体形式,上、下游各采用3*3.1、3*3.85两种型号的多卡悬臂模板,坝体廊道采用组合钢模,局部采用小型钢模、木模。

⑴、多卡悬臂模板构造:多卡模板由面板、支撑系统、连结件和锚固件组成。

多卡模板构造见图支撑系统:主要由工作平台支架、竖围檩、轴杆、连接模件、支架组成。

连接件:连接件主要包括U型卡、钩头螺栓,S调节件和L调节件。

U型卡用于模板间连接。

钩头螺栓:平面模板上用于面板与竖支撑之间的连接。

⑵、模板组装程序①在组装平台上,用M1645螺栓将几块面板连接形成一个单元,注意有定位的面板位于上方,钢肋方向向下。

②在面板上根据组装图,按尺寸把两根竖围檩放在面板背面,用钩头螺栓将其固定在面板上。

③将连接模件安装在支架上,然后将支架与围檩进行组装。

④安装轴杆(轴杆安装应上好轴杆防护套)并注意使轴杆两端外伸螺纹长度相等。

⑤用脚手架钢管加固竖围檩及支架,注意调整整个模板系统规方。

⑥装配主工作平台。

⑦装配悬杆、旋入架、上、下工作平台及护栏栏杆。

⑧将装配好的模板编号,标明仓位及装置号,以备运往浇筑混凝土仓位。

⑶、模板的安装与拆除①、起始仓预埋定位锥ⅰ、根据仓位配板图及锚筋布置图,利用小钢模或木模浇筑3m起始仓,并利用定位木条预埋定位锥、挠形锚筋及螺栓,准备好第一层悬挂锚固点。

必须浇筑3m层高后方可悬挂有支架多卡模板。

ⅱ、从仓位末端或仓位转角处开始,根据模板配板图将组装好的模板依次挂到混凝土面上,第一次模板立模时,应使用水平仪和铅垂线,以保证立模时模板水平、垂直。

②、模板调节模板悬挂好后,沿整个仓位拉一条直线,用轴杆调节模板倾斜度,用高度调节件进行竖向调节,用锤子敲打楔块,使模板贴紧混凝土面,将模板校正对直。

模板单元之间用U 型卡连接。

在面板空隙之间插入拼缝板,用大号螺母将其固定。

模板第一次立模时,面板上口比仓位设计线前倾10mm,以后各次立模时,将面板前倾6mm(具体前倾尺寸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此时模板紧压在混凝土面上,面板涂刷脱模剂,上好定位锥及预埋锚筋,准备开仓浇筑。

③、模板加固。

3*3.1型号多卡模板在距底部1.5m左右采用钢筋拉条对模板进行加固,拉条锚筋须提前预埋。

3*3.85型号多卡模板须进行内撑。

④、模板安装验收合格后,即可交付混凝土浇筑。

注意浇筑过程中应避免混凝土下料、设备撞击模板。

⑷、模板第二次提升第一层浇筑完成后,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3~4天或模板锚固点混凝土强度应在10MPa以上后进行模板提升、拆除作业,拆模、提升模板并悬挂在第二层悬挂锚固点上:①松开定位锥处的螺栓,松开面板之间的竖向U型卡连接。

②取出连接模件三角楔块,将其插入连接模件的另一孔中,用锤子敲打,使模板底部脱离混凝土面,调节轴杆,使面板后倾,脱离混凝土面,将螺栓旋入定位锥。

③用吊钩钩住竖围檩专用吊点(起吊角度不大于60),松开安全销,起吊整套模板单元,将模板悬挂到第二个悬挂锚固点上,固定安全销,松开吊钩,松开连接模件插销,操作后退装置,使模板后退7cm。

④刮掉模板表面粘附混凝土,用水将模板表面冲洗干净,完成仓面准备工作,⑤工作人员站在下工作平台上取出第一层悬挂定位锥及螺栓,并在混凝土预留孔内补填细石混凝土;⑥依次类推进行第三层及以上浇筑层的模板安装施工。

⑸、多卡模板主要技术参数及使用注意事项①、用锤子打紧时,应将模板上的两个三角楔块同时进行,以使模板系统受力均衡,调节一致。

应避免用钢筋、钢管敲打楔块,以防其变形。

②、调节模板倾斜度时,应同时旋动两根轴杆,以保证模板调节一致。

③、每层混凝土开始浇筑前,必须清理模板面板并涂刷脱模剂,严禁脱模剂接触预埋锚筋。

④、预埋锚筋、螺栓每次都必须旋紧到位,预埋锚筋旋入定位锥长度为70mm,螺栓旋入定位锥长度为40mm。

⑤、预埋锚筋至混凝土表面距离不应小于300mm。

⑥、预埋定位锥中心偏差3mm,并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定位锥内涂抹黄油。

⑦、用振捣器振捣边侧混凝土时,防止振捣器碰撞预埋锚筋,以免锚筋松动,使面板定位孔变形,定位孔一旦产生变形,必须及时矫正。

⑧、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对称下料,并注意混凝土不得直接冲击模板。

⑨、施工过程中严禁攀爬模板脚手架管,现场设置安全标识,模板提升安装时,下方严禁作业通行。

⑩、模板周转达到5次时,检查清理模板丝杆调节件(即轴杆、高度调节件,定位锥及螺栓等),上润滑油一次,施工过程中注意检查螺栓、标准件以免松落;使用周期达到30次时,必须对模板进行维修保养。

6 混凝土浇筑碾压混凝土铺筑方式与仓面面积、浇筑设备能力、允许层间间歇时间相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