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佐皮亚诺及其作品共23页
建筑大师伦左.皮亚诺

因为金属结构非常轻盈,从内部几乎让人感觉不倒它的 存在。建筑的部分立面用的是玻璃材料,因为内外部的 关系非常紧密,而且笼罩着整个建筑的静谧气氛,又给 陈列馆增色不少
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 (Beyeler Foundation Museum)
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 (Beyeler Foundation Museum)
法国蓬皮杜中心 (Centre Pompidou)
• 蓬皮杜中心简介 • 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 心,简称蓬皮杜中心,在法 国巴黎市中心区,距卢佛 宫和巴黎圣母院各约1000 米。英国建筑师R.罗杰斯 和意大利建筑师R.皮亚诺 合作设计,建于1972~ 1977年。 • 蓬皮杜中心主要包括 四个部分:公共图书馆, 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 ;现代艺术博物馆,约 18000平方米;工业美术 设计中心,约4000平方米 ;音乐和声响研究中心, 约5000平方米。
伦佐.皮亚诺 (Renzo piano)
伦佐· 皮亚诺(Renzo Piano) 于1937年9月14日 出 生于意大利热那(Genoa)一个建筑商世家, 皮亚 诺的祖父、父亲、四位叔伯和一个兄弟都是建筑商 人,当他还是个小男孩时,就爱在工地上 攀来爬去, 对沙石神奇地变成房屋与桥梁惊诧不已。由于整日 泡在建筑工人中间,他对建筑艺术 与材料的崇敬与 日俱增。1964年,皮亚诺从米兰 科技大学获得建筑 学学位,开始了他永久性的建 筑师职业生涯。他先 是受雇于费城的路易斯· 康工作室、伦敦的马考斯基 工作室,其后在热那亚建 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那 里,他开始了一系列试 验性的设计:炼油厂、展览 馆的陈列厅、多功能 医院等等。尽管皮亚诺深受多 位建筑大师作品的 影响,但自出道之日起,他就特 立独行,决不墨 守成规、拾人牙慧,并且始终偏爱 开放式设计与自然光的效果。
伦佐

Auditorium Parcodella Musica
保罗· 兊利中心
罗马
1994-2002
伯尔尼
2005
Page 10
______伦佐.皮亚诺
建筑癿理念
他为高技派癿代表人物乀一。他癿作品以表现全新癿、 全面癿“ 技术模式”为其突出特征。从建筑作品中可 以看到他对现代技术不传统技术、现代材料不传统材 料癿充分运用和収挥。伦佐.皮亚诺癿“技术模式”屎性: 1是从技术癿自然屎性出収。2是阐述了技术具有文化 屎性一面。3是从技术癿艺术屎性出収。 追求自然屎性是伦佐# 皮亚诺一直追求癿设计理念乀一。
置时曾被称为关西新空港,别名泉州空港,
但现在这些名称已丌使用。
兲西机场1994年夏季已投入使用 ,整个机场酷似一个绿色癿峡谷, 一侧为陆地,一侧为海洋。
Page 20
建筑就像浮在大海里癿冰屏 ———伦佐皮亚诺
兲西国际机场是阪神地区癿主机场 。 兲西国际机场是日本建造海上机场 癿伟大壮丼,是日本人围海造地工 秳癿杰作。
Page 13
建筑就像浮在大海里癿冰屏 ———伦佐皮亚诺
建造经历
这座设计新颖、造型特异癿现代化建筑是已敀总统蓬皮杜亍1969年决定关建 癿,1972年正式劢工,1977年建成,同年2月开馆。整座建筑占地7500平斱 米,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斱米,地上6层。整座建筑共分为工业创造中心、大 众知识图书馆、现代艺术馆以及音乐音响谐调不研究中心四大部分。
仿生孥癿应用
仿生技术是生态建筑癿一个重要领域, 也是遵循不自然环境结吅不协作, 尽 量减少人工层次这一生态设计原则癿重要手段乀一。
Page 11
建筑就像浮在大海里癿冰屏 ———伦佐皮亚诺
伦佐·皮亚诺

Renzo Piano
Renzo Piano
设计手法
研究了当地传统棚屋建筑形式挖掘其与环境亲和的方式, 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特点提取出“编织”的构筑模 式。
皮亚诺运用木材与不锈钢组合的结构形式实施了他的这种 编织构筑模式。
结构
在皮亚诺的设计中重 新诠释了这一建筑形 式,不锈钢的水平管 子和有斜纹对角线的 木杆在结构上被精细 的结合起来。这种结 构体系不仅是由于形 式的需要还综合考虑 了抵抗拒风和地震的 需要。
Renzo Piano
通风情况分析
Renzo Piano
为了在建筑物内部形成被动式通风,皮亚诺设计 了双层皮系统。建筑的外皮分两层,分别由外部 弯曲的肋板和内层垂直的肋板构成。这两排肋板 都由胶合板制成。这双层皮系统能让空气在两层 肋板结构直接自由的流通。设在外层的开口则用 于引导来自海洋的季风,或者引导所需要的气流。 而设在顶部的天窗则被用于调节空气的流通。
●他重视材料的运用,对材料有着特殊的敏感,他更重视技术对 材料性能的进一步发掘,经他手使用的材料都被发挥到了材料性能 的极至。这种敏感,可以说来自于工匠世家深厚的家学和传统,来 自于天性和勤奋。
●皮亚诺十分重视各种技能的发挥,不仅仅是徒手制图技能,还 有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并且更重要的是他重视实际动手的模型制作 能力。
“敢于打破常规,并坚定地使之付诸实 现,你就会发现,你的设计已不受任 何限制,并达到自由自我的境界。”
这是皮亚诺的经验之谈,也是他走向辉煌的阶梯。
Renzo Piano
海天之舞
——芝贝欧文化中心
皮亚诺受到传统的启迪,借助于现代的技术,很好的诠 释了卡纳克的美拉尼西亚文化。
建筑概况
建造年代: 1991年—1994年
伦佐皮亚诺及其作品

皮亚诺建筑作品欣赏
1.法国蓬皮杜中心 2.日本大阪关西国际机场 3.吉恩· 玛丽· 吉巴澳文化中心 4.保罗· 克利中心 5.黛拉公园音乐广场 6.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
皮亚诺建筑作品欣赏
皮亚诺崇尚机械美学,在这个建 筑的整修中,做了大胆的常识, 把代表工业性的管道暴露出来。 活泼靓丽、五彩缤纷的通道,加 上经营透明、蜿蜒曲折的电梯, 使得蓬皮杜中心成了巴黎公社的 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上下五层、 占地近百万平方米的文化中心, 包括专门收藏现代艺术的博物馆, 临时展厅、电影院、音乐厅、多 媒体图书馆和档案室,以及壮观 的屋顶。每天有2.5万游人参观, 使蓬皮杜中心立即成了这座城市 里最受欢迎的建筑物。
生平简介
1971年,一个工程商建议皮亚诺与罗 杰斯合作参加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国际竞 赛, 他们最终赢得了这个竞赛。活泼靓 丽、 五彩缤纷的通道,加上晶莹透明、蜿蜒曲折的电梯, 使得蓬皮杜中心成了巴黎公认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自 蓬皮杜项目之后,皮亚诺以他层层叠叠的建筑图纸营 造了世界性的声誉,日本、德国、意大利和法国都有 他大胆的商业性和公共建设项目,他设计的博物馆更 是让人望尘莫及。
感想
3.皮亚诺对建筑的独到思想正是值得我们去 学习的地方。我们不能一味的去模仿,失去 自己的特征和思想;也不能一味的去特立独 行,却不能与这个社会特征相结合。我们应 该像皮亚诺那样虽然不跟随任何潮流,也不 局限于个人的风格,创新多样,但也不脱离 社会本质的体现。这就是皮亚诺建筑艺术的 独特魅力。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启发。
皮亚诺建筑作品欣赏
2.日本大阪关西国际机场
日本关西国际机场位于大阪湾,建 造时间从1998年到1994年,它 就像一条长长的钢虫坐落在伸出海 面达5米的人工岛上。它之所以建 立在这个人工岛上是因为大阪想要 一个离市中心车程在30分钟内的 机场。该机场通过填海,用软粘土 堆起20米存的碎石。用计算机监 控。显示出工程的浩大。
伦佐·皮亚诺

Lowara Office
Design by Renzo Piano
(1)Period:1984-1985
(2)Address Italy Venetia Vicenza
Montecchio Maqqiore
Lowara Office
Lowara 办公室
1.地理区位
位于 意大利维琴察Montecchio Maqqiore 这是坐落在意大利维琴察郊区的一个生产 电泵的公司的销售管理部办公室。
THE MENIL COLLECTION
6.内部空间分枂
由光线透过金属顶棚,如同被斲了魔法变得柔和而自然,整个金属骨架在光线作 用下如同漂浮在空中,屋顶的重量完全被消去。 地板使用当地传统漆成黑色的松木板,显得建筑更加友好而静谧,抵消了抽象艺 术和功能的严肃性。
THE MENIL COLLECTION
Lowara Office
2.草图分枂
设计草图
建成效果
从草图可以看出伦佐·皮亚诺一开始就关注了对周边环境的回应:加建部分不原
有厂房之间的佑量关系,在高度上两者保持了一致,在屋顶形式上不原有的楔
形屋有一致性,同时考虑了光线的引入以及新旧两者之间的链接细胞佑的处理。
Lowara Office
3.平面分枂
我选择了曼尼博物馆和拉瓦让办公室来解枂伦佐·皮亚诺,这两者都是他成熟期后的作品,亦是他众多设计中我
所偏爱的两个。其中The Menil Collection被看做是伦佐·皮亚诺工作室的第一个真正成熟的作品:她平静而清 淡,不周边意见相当一致。而Lowara Office则是在一个很小的建筑中反应了他对力学不空间的解读。
他成熟期后的作品明显丌同于 其他高技派建筑师(如他早期
Brancusi雕塑室

次地点的化身。
Brancusi雕塑室——基地位置
A
Brancusi雕塑室
C D B E
A
B 蓬皮杜艺术中心 C D
Beaubourg广场 Stravinsky
广场
F
D Rue Renard路
E Rambuteau路
Brancusi雕塑室——所遇挑战
Brancusi雕塑室位于 蓬皮杜中心旁边,每 天成百上千的游客会 在外挂电梯中俯视它。 因此设计不仅一定要 位置恰当,还要从各 个角度看都合适。
Brancusi雕塑室——解决问题
下沉与外墙界定:
将工作室下沉1.5m 将它与周围喧闹的环境分 割开来,强调了此处的领 域感以及与周围不同的性 格(外面伸出的墙体,其 中一段包围着院落,沿着 进入路线的侧面展开,更 加强了这种效果)。同时, 下沉区域也将人们的视线 从街道中引入。穿过入口 和回廊,人们可以看见工 作室内的情景。
Brancusi雕塑室
项目背景
基地位置 所遇挑战 解决问题 技术与细部
Brancusi雕塑室简介
建造年代:1992年—1996年
建造地点:法国,巴黎 总建筑面积: ( 主要部份建筑物加 上单体)450㎡ 建筑物的用途: 作为布朗库斯雕 塑作品的展览厅。
Brancusi雕塑室建设背景 1
谢谢观赏
建筑4班 詹越 张梦夏 蔡晓伟
Brancusi雕塑室——技术与细节
技术
3、节点设计 厚重的墙体并不承重,里面 隐藏着可见铸钢元件的混凝土 柱。这些可见的连接节点,支 撑着内部结构由铸钢加强的木 梁的端头。一个长方形截面的 钢槽架在主梁上,它既是檐槽, 也是支撑次钢梁的梁。
Brancusi雕塑室——技术与细节
意大利建筑大师伦佐·皮亚诺Renzo

谢谢!
1971年—1977年,成长与法国的年轻皮亚诺和罗杰斯 共事,他们合作赢得了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竞标赛。
1978年—1980年,皮亚诺和赖斯形成了伙伴关系,建 立了皮亚诺&赖斯设计事务所。1981年以后,皮亚诺独自成 立了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
1998年,伦佐·皮亚诺获得了第20届普利策建筑大奖。
关西机场位于大阪湾,于1994年启用。机场是一座豪华玻璃与钢制的建筑 物。这项工程包括在软黏土上堆起20米的碎石。一条长桥把岛屿与陆地连接起 来,并直接将公路和铁路乘客运送到机场。机场只有一条跑道,拥有可供41架 飞机同时使用的空间。
登机翼楼的长度极大,可能是已有的建筑物中最长的,并且内部空 间完整,有1700米,一个一个的空间在顶棚下不断向前,就像是向前用 动的波浪。这些空间包括一个称作“峡谷区”的多层大厅。
意大利建筑大师伦佐·皮亚诺 (Renzo Piano)
提纲
▪ 走进伦佐·皮亚诺 ▪ 经典建筑赏析
走进伦佐·皮亚诺
▪ 伦佐·皮亚诺的生平简介 ▪ 伦佐·皮亚诺的建筑成就 ▪ 皮亚诺工作室的四个时期
生平简介
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于1937 年9月14日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一个建 筑商世家,皮亚诺的祖父、父亲、四位 叔伯和一个兄弟都是建筑商人,他曾经 说过自己也应该是建筑商人,而不是建筑 师,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建筑师。
2004年,皮亚诺完成了达拉斯的Nasher雕塑美术馆
建筑成就
▪ 1970年,与理查德·罗杰斯,以及赖斯合作,赢得了蓬皮杜 艺术文化中心国际竞赛。
▪ 1978年,被授予国际建筑师协会荣誉奖。 ▪ 1981年,荣获了美国AIA荣誉奖 ▪ 1985年,荣获伦敦RIBA荣誉奖 ▪ 1988年,荣获大阪空港优秀设计首奖 ▪ 1994年,荣获美国文学与艺术协会荣誉奖 ▪ 1998年,获得普利策建筑大奖 ▪ 2000年,荣获“自然之魂”木建筑奖 ▪ 2003年,荣获意大利建筑金奖பைடு நூலகம்
伦佐·皮亚诺

伦佐·皮亚诺1937年9月14日伦佐·皮亚诺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一个建筑商世家,皮亚诺的祖父、父亲、四位叔伯和一个兄弟都是建筑商人,当他还是个小男孩时,就爱在工地上攀来爬去,对沙石神奇的变成房屋与桥梁惊讶不已。
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他整日与建筑工人打交道,来往于建筑工地中,对建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对建筑材料与建筑艺术的崇拜一天天的增加。
来自于建筑商世家深厚的家学和传统,来自于天性和勤奋。
他没有继承父辈们所从事的家族事业,而是意无反顾地投身于他所热爱的建筑设计工作。
从此,他便坚定的走上了建筑师的道路。
皮亚诺的作品不仅多而且也很广,让人们不得不感慨这位伟大的建筑师。
他的作品从博物馆、教堂到酒店、写字楼、住宅、影剧院、音乐厅以及空港和大桥。
数量之多,类型之广。
在他的作品中,大量地体现了各种技术、各种材料和各种思维方式的碰撞,充分体现了这位大师的洞察力和敏感性。
他重视材料的运用,对材料有着特殊的敏感,他更重视技术对材料性能的进一步发掘,经他手使用的材料都被发挥到了材料性能的本质。
充分利用到材料的用途。
1964年,皮亚诺从米兰科技大学获得建筑学学位,开始了他永久性的建筑师职业生涯。
他先是受雇于费城的路易斯·康工作室、伦敦的马考斯基工作室,其后在热那亚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在那里,他开始了一系列试验性的设计:炼油厂、展览馆的陈列厅、多功能医院等等。
尽管皮亚诺深受多位建筑大师作品的影响,但自出道之日起,他就特立独行,决不墨守成规、并且始终偏爱开放式设计与自然光的效果。
1969年,皮亚诺得到了第一个重要的设计项目:位于日本的工业亭。
这个设计吸引了许多赞赏的目光,包括一位出生于法国、说着英语的年轻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
他们发现彼此有许多的共同点。
1971年,一个工程商建议皮亚诺与罗杰斯合作参加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国际竞赛,他们最终赢得了这个竞赛。
活泼靓丽、五彩缤纷的通道,加上晶莹透明、蜿蜒曲折的电梯,使得蓬皮杜中心成了巴黎公认的标志性建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