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故事(拓展知识)
人民币的小故事

以下是一个关于人民币的小故事:
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期,中国经历了多年的战争和经济动荡。
当时,中国的货币体系非常混乱,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货币,而且通货膨胀严重,货币的价值不断波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决定进行货币改革,并于 1948 年 12 月 1 日发行了新的货币——人民币。
人民币的发行标志着中国货币体系的统一,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币逐渐成为了国际贸易中的重要货币之一。
如今,人民币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和储备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个小故事展示了人民币的历史和发展,以及它在中国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四个故事道尽人民币

四个故事道尽人民币【第一个故事:经济增长】假设第一年两国是完全一样的,都各有50个年轻人和老人,50个年轻人每年生产100斤粮食,他们自己吃掉50斤,剩下的50斤粮食按照1元1斤的价格卖给50个老人,50个老人自己不参与生产,这样两国的GD P都是100元。
在假设两国的粮食没有任何差别的情况下,如果两国都可以自给自足,那么加入货币系统对两国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影响,只不过交易更加方便(不用抱着粮食以物换物了),计价单位发生变化。
假设第二年X国更加年轻化,变成了60个年轻人,40个老人,60个年轻人每年可生产120斤粮食,本国还是消费掉100斤粮食,剩余20斤,其当年的GDP为120斤,经济增速为20%。
L国则出现老龄化,变成了70个老人,30个年轻人,他们仍需要消费100斤粮食,但却只生产了60斤,差额的40斤都需要从X国进口。
其当年的GDP为60斤,经济增速为-40%。
这个时候,假设信息是完全的,X国和L国的国民们会如何选择呢?对L国的人来说,他们知道本国的粮食只能满足60个人的需求,剩下的40个人必须从X国进口,而从X国进口必须使用X币,于是他们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把X币换成L币,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让他们优先买到粮食吃,避免挨饿,因为L币只有60%能买到粮食,而X币一定可以买到粮食,二是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因为X币只能在60斤粮食里面选,X币可以在120斤粮食里面选。
而对X国的人来说,他们也知道持有X币有这两个好处。
那么问题来了,两国人民会如何选择呢?答案很明显。
L国的人会争相把L币兑换成X 币,而X国的人肯定不愿意把手中的X币按1:1的原价兑换成L币,X币出现升值,L币出现贬值。
这就是我们要讲第一个故事: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的货币更倾向于升值,反之更倾向于贬值。
回到现实世界,让我们先看一下被视为地表最强货币的美元,其长期汇率走势与美国经济的相对走势完全一致。
这里我们说的汇率是美元实际有效汇率,而不是大家通常关注的美元指数。
人民币小故事

人民币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非常喜欢收集硬币。
有一天,他在街上发现了一枚非常稀有的人民币硬币。
他非常兴奋地将它放进了自己的收藏盒。
年复一年,小男孩一直保持着对硬币的热爱。
他每天都会继续寻找更多的珍贵硬币,并将它们妥善保存。
他越来越懂得区分真伪和价值,他的收藏日渐庞大而有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男孩长大了。
他意识到,这些硬币不仅仅代表着金钱的价值,还有一段珍贵的历史和文化。
他决定将它们捐赠给博物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和欣赏这些宝贵的财富。
小男孩的善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人们被他的热情和慷慨所感动,纷纷加入到他的行列中,将自己的收藏物捐赠给博物馆。
不久后,这个博物馆建立了一个专门展示人民币历史的展览,吸引了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通过他的努力,小男孩不仅仅是一位收藏家,更是一个文化传承者。
他的故事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人民币的价值和意义,鼓励大家珍惜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人民币不仅仅是一种货币的象征,它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视和保护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继承这份宝贵的财富。
人民币的小知识历史人物故事

人民币的小知识历史人物故事
人民币是中国的官方货币,也是世界上流通范围最广泛的货币之一。
人民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统一货币制度,人民银行开始发行人民币。
人民币的发行标志着中国货币制度的独立,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民币的历史也与一些重要人物和故事联系在一起。
其中,毛泽东是人民币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之一。
毛泽东被称为人民币的“面孔”,他的头像曾经出现在人民币的纸币上。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货币制度的改革和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除了毛泽东,人民银行的创立者和领导人也对人民币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民银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发行货币等。
人民银行的领导人在中国货币制度的发展和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决策影响着人民币的发展方向和稳定性。
此外,人民币的发展也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故事紧密相连。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货币制度也得到了不
断完善和改进。
人民币从最初的纸币逐渐发展成为包括纸币和硬币
在内的多种形式,也在国际上逐渐扩大了流通范围。
总的来说,人民币的历史故事涉及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国家政策和国际环境等多个方面。
人民币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变迁,是中国经济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人民币的小故事

关于人民币的小故事
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货币之一。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币代替了以前的各种货币,成为新中国的货币体系的基础。
人民币的命名源自于中国人民的力量和意愿。
它的发行和管理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目标是维持货币的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人民币的发展和变革有许多有趣的故事。
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故事是人民币的货币符号的演变。
人民币最初没有货币符号,而是用拼音“YUAN”表示。
后来,为了方便使用,人民银行决定创建一个独特的货币符号来代表人民币。
经过一系列设计评选,最终确定了人民币的货币符号“¥”,它结合了汉字“人”和日语的“円”符号的特点,表达了人民币的国际化和独特性。
除了货币符号的变革,人民币的面值和外观也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进。
从最早的纸币到后来的纸币和硬币的混合使用,再到现在全面使用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形态和设计不断演变。
特别是在近年来,人民币纸币的颜色、图案和防伪措施都得到了大幅改进,更加美观和安全。
人民币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和贸易结算的币种,这促进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总的来说,人民币不仅仅是中国的货币,也是中国人民奋斗和智慧的结晶。
人民币的发展和演变代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努力和追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人民币的故事也将继续书写下去。
人民币背后的故事

人民币背后的故事第一套人民币10元背面。
人民币的发行已经历时61年了,当初人民币是如何设计的?为什么人民币上面的字体至今仍是一成不变?其背后又有哪些故事?1947年决策发行人民币194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华北财经办事处成立,董必武任主任,南汉宸任副主任。
董必武向党中央建议,组建中央银行,统一发行货币。
新成立的银行起名为“中国人民银行”。
同年11月,“华北财办”确定由南汉宸负责组建筹备组,又从晋察冀边区银行总行调来了何松亭、秦炎、王厚朴、石雷、孙及民等到“筹备组”工作。
原计划1949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然而战争把时间表大大提前了。
解放军马上就要进入北京,不能带着多种货币到北京街头买东西,必须加紧赶制全国统一货币——人民币。
毛主席一拒其像上钞票“筹备组”成立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人民币的设计。
最初的设计,票版上设计了毛主席像,上报中央审查,中央回电不同意。
毛主席指出:“票子是政府发行的,不是党发行的,我现在是党的主席,不是政府主席,怎么能把我的像印上呢?以后人民政府成立后再说吧。
”第一次没通过,又推倒重来,这一次,设计人员根据董必武指示,要求票面上要反映出解放区建设图景,重新设计了版样,顺利通过了中央审批。
今天,我们翻开第一套人民币可以看到,票面上几乎都是解放区军民生产劳动的图景。
题写行名和金额的重担落在了董必武的身上。
票版设计完了,紧接着就是人民币的印刷。
第一批人民币的印刷是在东北佳木斯完成的,钞票纸由苏联进口,钞票印好后再运到石家庄。
毛主席再拒其像上钞票长期以来,人民币设计者的工作和行踪都处于严格的保密之中。
作为人民币总体设计师,罗工柳先生的设计工作是从第二套人民币开始的。
1950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进行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工作。
经过美术专家们认真研究,反复论证,1951年2月上报了新币的设计、印制方案。
开始设计时,参考了前苏联的卢布,卢布上有列宁像,于是他们在人民币上也设计上了毛主席头像。
人民币的数学小故事

人民币的数学小故事
《人民币的奇妙冒险》
嘿,你知道吗,人民币也有好多有趣的故事呢!
有一次,小明要去买一个超级渴望的玩具,那玩具可真棒啊,就像闪闪发光的宝藏一样吸引着他。
他攥着零花钱,也就是几张人民币,兴高采烈地往商店跑去。
到了商店,小明看着手里的人民币,心里想着:“这几张人民币能换来我心爱的玩具,可真神奇啊!”他把钱递给售货员阿姨。
阿姨笑着对小明说:“小朋友,钱可要拿好呀!”
“嗯嗯,我会的!”小明用力点头。
这不就像我们拿着钥匙去开宝藏的大门吗?人民币就是这把钥匙呀!
还有一回,妈妈带着小红去菜市场买菜。
菜市场里可热闹了,到处都是吆喝声。
妈妈挑了好多新鲜的蔬菜,当要付钱的时候,小红看着妈妈从钱包里拿出人民币,递给卖菜的伯伯。
小红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用这些钱就能买到菜呀?”
妈妈笑着回答:“因为人民币可以用来交换我们需要的东西呀,就像魔法一样!”
哇塞,人民币这魔法可真厉害!这不就像一阵神奇的风,把我们需要的东西都吹到了我们面前吗?
人民币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呢,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地流转、发挥着作用,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认识人民币课前小故事

认识人民币课前小故事
有一天,小明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去购物中心买东西。
他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有玩具、零食、书籍等等。
小明想买一些他喜欢的东西,但是他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钱。
他意识到自己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民币的知识。
于是,小明开始学习关于人民币的知识。
他了解到人民币有不同的面值,包括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
他还学习了如何识别真假人民币的方法。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明开始使用他学到的人民币知识去购物。
他学会了计算价格,并使用正确的面额来支付。
他也学会了找零钱,并了解了不同面额之间的换算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变得越来越擅长使用人民币。
他能够自信地识别真假人民币,并使用正确的面额来支付。
他还学会了如何合理地管理自己的零用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解人民币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关于人民币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货币的价值,并自信地使用它来购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漓江山水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人民大会堂
长江三峡
1素角有人君民子币之的称反的面—是—什兰么花?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人民币上的毛泽东头像
1948年12月1日我国第一套人民币发行。根据中外 惯例,设计者原准备将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头像印 在人民币上,但送审时毛泽东却说:“人民币是属于国 家的,我现在是党的主席,不是政府主席,怎么能把我 的头像印上呢?”由于他态度坚决,设计方案只好更改, 于是改为反映工农群众和生产建设的图景。
晒一晒我们的红包吧!
假如你有20元……
是买礼物,点卡,漫画,文具……
外国儿童的零花钱怎么花
新加坡:倡导储蓄
“节俭和储蓄是美德”,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在 新加坡大人孩子中始终牢固不变。从银行存款额
看,新加坡全国中小学生1992年参加储蓄的百
分比超过53%,平均每名学生大约有1144新元 存款。新加坡的学生如此会存钱,在于社会与家 庭、学校的合力引导。教育部、邮政储蓄和银行 每年都开展全国性的校际储蓄运动。在这种环境 下,许多孩子都成了储蓄迷,他们为了防止自己 花钱大手大脚,连提款卡也不申请。
第 二 版 人 民 币
第 二 版 人 民 币
第 二 版 人 民 币
第 二 版 人 民 币
第 三 版 人 民 币
第 三 版 人 民 币
第 三 版 人 民 币
第 三 版 人 民 币
第 四 版 人 民 币
第 四 版 人 民 币
第 四 版 人 民 币
第 四 版 人 民 币
第 四 版 人 民 币
美国的零花钱:理财
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 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教育手段。为了帮 助孩子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一些美国家庭还让 青少年为自己的电话费和车费以及一部分家庭开 支付账。孩子成熟后,父母常会翻开账本,告诉 他家中的钱是怎么花的,以帮助孩子了解如何掌 管家庭的“财政”。
第三套人民币虽然在“文革”中发生过一个小插曲,但
最终“主席不同意在人民币上印他的像”,
17
直至1987年4月27日第四套人民币,此时毛泽东已去世 多年,总设计师罗工柳从以往国庆节游行队伍里群众举着 领袖画像的事引发了灵感,提出要反映新中国第一代主要 领导人的光辉形象。于是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 德4位领袖侧面浮雕头像放在壹佰元上,从而开创了新中国 成立后人民币中以领袖头像作图案的先河。
1999年9月30日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只有毛主席一个 人的头像!
第 一 版 人 民 币
第 一 版 人 民 币
第 一 版 人 民 币
第 一 版 人 民 币
第 一 版 人 民 币
第 一 版 人 民 币
第 一 版 人 民 币
第 一 版 人 民 币
第 二 版 人 民 币
第 二 版 人 民 币
第五版人民币
第五版人民币
第 五 版 人 民 币
第 五 版 人 民 币
我们的“钱”
压岁钱
压岁钱的来历
古时候,传说中有个叫祟的小妖,他每年 的大年三十晚上出来摸孩子的头,就会头疼 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大年三十 晚上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有户 人家的孩子睡觉时把红纸包着的钱放在了枕 头边。当祟靠近这个孩子,红包突然发出道 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因此大家把这种钱 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 就被称为“压岁钱”。 它表示镇岁、祛病、 避邪、祈福等,是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 它代表着长辈对孩子无限的爱和祝福。
合理利用零花钱
零花钱如何花的有意义,是正确使用零花钱 的关键。当然有意义的事很多,要根据自己 零花钱的多少,合理分配,选择最需要的地 方使用。比如:买书、买文具,资助困难的 人群,送给父母、老师、朋友纪念意义的礼 品等等。如果零花钱还特多,学会理财,存 起来,等到需要是在用。
从合理利用零花钱开始 ——培养自己正确的价值观
Money is not everying,but without money,everying is nothing.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金钱能做很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我们应该 知道它的领域。并把它限制在那里;当它想进一 步发展时,甚至要把它们踢回去。
—— 爱默生
同学们想一想,钱可以用 来做什么?
我们的祖先古猿人,没有钱 他们是怎么买东西的呢?
这样交易太麻烦了,后来人们慢 慢使用钱,最早的钱什么样子呢?
最早的钱—海贝
铜贝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颁布了中国最早的
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于是有了秦
国的半两钱—秦半两钱
北宋时,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 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丝织品),要付一百三十
这件事情让董必武充分体会到货币统一的重要 性。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不统一,货币比 价不固定,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1947年10 月24日,中共中央财经办公室成立,董必武任主 任,在他和党中央的共同努力下,有了我们的第 一套人民币。
考考你的眼力!
5元这人是民一币泰张的山多正的少面日元是观的毛峰人主民席币头?像, 它的反面是什么地方?
1955年3月1日我国第二套人民币发行。设计人员考虑 到苏联卢布有列宁像、英国英镑有女王像、美国美元有 华盛顿、林肯像,认为新中国的人民币应该画上领袖毛 泽东像。因此,原稿5元券是少数民族抬着一幅毛泽东画 像,一元券是天安门城楼正面挂毛泽东画像,二角券的 火车头也挂毛泽东像。上报中央审批时,毛泽东再次坚 决反对。
四 斤重的铁钱。铁钱如此笨重不便,于是有了
川纸币。
有了纸币人们交易起来多么方 便呀!可新的麻烦又来了……, 请听下面的小故事吧!
人民币的诞生
1947年3月15日,国家领导人董必武带着夫人和 孩子从陕西一路东行,当他们走到山西五台县东 山区大槐庄村时,所带的干粮吃完了。警卫员跑 到了一个小店买烧饼,但店家不收陕甘宁边币, 甚至连公家开的商店也只认晋察冀边币,最后警 卫员只能空手而归。孩子饿极了,董必武夫人只 好用一块新布料换了两个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