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精品课件(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24张)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24张)
——沙皇政府第三厅1862年的报告书节录
1863年一年内共有386处领地发生了最严重的农民反抗事件。其中有1/3的 领地动用了军队;30处领地上的农民起来暴动;11处领地上的农民袭击兵 士,39处领地上的农民抵抗对罪犯的拘捕或用暴力释放被捕人员。
——沙皇政府第三厅1863年的报告书节录
“规定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于土 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A.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B.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C.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4.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法庭尚未成 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 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 次改革( )
A.结束了沙皇统治 B.保留了封建残余 C.缓和了地主和农民的矛盾 D.保证了农民的权利
材料研读
此时(18世纪初),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 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 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 在孕育工业革命。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 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 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 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 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1861年颁布《二一九法令》
1.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答署废除农奴
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是“自由人”,
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
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由此可以分析
出1861金 ④技术
——《大国崛起》 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俄 据国材经料济思、考教:育彼得等一方世面改十革分的背落景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24张PPT)精选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24张PPT)精选课件

后世尊为彼得大帝。俄罗斯罗曼诺夫 王朝第四代沙皇,著名统帅,1682年即位。 他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 神。他曾亲自操纵船只出海探险,险些坠 海溺死。还假扮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欧 各国考察,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深感兴趣, 并虚心学习;他又聘请外国专家、工匠和 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 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 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 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 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 是彼得大帝。”
----列宁
彼得一世改革时期发放的“胡须税”牌,留胡须者必须交 纳高额税金。税牌上文字为“税金已付”。
性质
材料:“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 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 240多个手 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不过, 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根据材料讨论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 农奴; 派遣留学生,推行文化教育;
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1698年某天,彼得一世从国 外归来,领主们前来祝贺。 不料沙皇接过侍从递给他的 剪刀,亲自剪除领主们的大 胡子。然后发布敕令:剪胡 子是俄国人应尽的义务,除 神职人员外,禁止任何人蓄 须。 他用野蛮制服了俄罗斯的野蛮”
射程
运输
医药
军官
俄国
1 马车、步行 缺乏 封贪建污农、奴侵吞制度
英、法、土 3 火车、轮船 充资足本主义工业文明
1855年,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杀身亡,亚历山大二世即位。
对外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激化国内社会矛盾。
结合材料思考:下列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农奴暴动不断威胁沙皇专制统治


亚历山大二世的徽章标志 青年时代的亚历山大二世

部编版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第2课 俄国的改革(共23张PPT)

部编版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第2课 俄国的改革(共23张PPT)
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 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日),史称彼得一世后世尊 称其为彼得大帝俄罗斯帝国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首位皇帝(1721年11月2 日—1725年2月8日在位)。
(4)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①政治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剪胡子
由于彼得一世进行 欧化改革,为适应欧 化改革的需要,利于 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 习惯的西化,彼得大 帝强制推行西方文明 生活方式,以适应其 把俄国建设成西方强 国的愿望。
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 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 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 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 大帝。” 请回答:你认为普京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1)彼得一世改革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使俄 国成为欧洲强国。(2)改革推动俄国逐渐向近代化 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创造了条件。(3)改革促进了俄国文化教育和科技 事业的发展。
农奴制改革中农民要想获得自由与土地,必须拿钱赎买,农奴 本身就是不占有生产资料,并且由于地主的剥夺,他本身已经 快要一干二净了,而这个政策的出台与要求,更是使得农民的 仅有的钱财遭到最后的残酷剥削。
互学探究
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有哪些相同点?
①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 ②改革的对内作用相似,都从不同方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③改革的对外影响相似,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学习目标
了解俄罗斯的起源
了解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掌握1861年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
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的来历 斯拉夫人 (1)俄罗斯人的祖先:_____________ (2)9世纪晚期建立__________ 基辅罗斯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共24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共24张PPT)
导入新课
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 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共割占 多少土地?
俄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俄国的兴起
9世纪晚期,东斯拉夫人建立 基辅罗斯,13世纪上半期,莫斯 科公国开始崛起,到15世纪晚期, 统一了俄国,莫斯科大公伊凡四 世开始采用“沙皇”称号,强化 了沙皇的权利。

因其对俄国的
得 大
卓越贡献被参政院

封为“全俄罗斯大
帝”和“祖国之
父”,被恩格斯誉
为“真正的伟人”。
一、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生于1672年, 10岁时成为俄国罗曼诺夫王 朝的第四代沙皇。当时,彼 得年幼,由聪明能干的异母 姐姐索非亚摄政。彼得自幼 酷爱军事游戏,他组织小伙 伴建立两个童子军团。 17 岁那年,彼得统领由他组建 的“少年团”一举粉碎索菲 娅公主的摄政集团,彼得在 一片盛怒的血海中,建立起 的他绝对权威。
• 农民连同妻子儿女和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

——1649《法律大全》
材料二:
1、农奴“像牲口那样带着镣铐出售”。出 卖农奴的广告同出卖骡马、狗的广告一起刊 登在官方的报纸上。10个卢布可以买到一名 少女农奴,而一条良种狗却值几千卢布。
2、在叶卡捷琳娜执政初期,一个把138名 农奴鞭打致死的女农奴主(其中包括一个12 岁的小女孩),所得到的的惩罚只是被判终 身苦役监禁。
1698年某天,彼得一世 从国外归来,领主们前来
为此而送祝命贺的。人不,料据沙说皇占接过了侍当从 时国家人口的递三给分他之的一剪“刀他,用亲自野剪蛮除 制服了俄罗斯领的主野们蛮的”大胡子。然后发
布敕令:剪胡子是俄国人 应尽的义务,除神职人员 外,禁止任何人蓄须。
俄罗斯圣彼得堡有一 座青铜骑士雕像。从古罗 马以来,帝王雕像的坐骑 大都稳稳地占着,三条腿 着地,一条腿提起来,惟 独这尊雕像的坐骑一双前 蹄高高扬起,以高速奔跑 的姿态,奔向远方。就是 俄国的奠基者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策马扬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共24张PPT)

(
)
B
A.它改变了农奴的社会地位
B.它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C.它废除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D.它摆脱了民族危机
10、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 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 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由此分析可以得出, 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
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
赎买份地。
性质 地主阶级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促进了 影响 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
欧洲强国之列。开启了俄国的近 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代化。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当堂测评】
1、执政时期开始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专制统治的是( )
波罗的海
(瑞 典)
沙俄
(土耳其)
黑海
俄国的对外扩张示意图
西伯利亚 中国、中亚
二、废除农奴制 【背景】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起,俄国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增多,交通 运输业也有较大发展,对外贸易增加了一倍。
材料二 1850年和1860年俄、英、法三国铁产量对比表
19世纪中俄期国俄国资本英主国义发展的法状国况如何?这种状况是什么 原1因85造0年成的2?2.8万吨 228.5万吨 40.6万吨
了。”这句话描述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
)
A.法国大革命
D
B.美国南北战争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1861年改革
8、下列四国中,哪一个国家与其他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 农民暴动
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
放农民。
农奴制改革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 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3.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 1861年改革后俄国工人数量变化表 时间(年)1865年 1890年 1898年 数量(人)38.1万 162万 300万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促进 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 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 道路。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问题思考1从:17世纪——19世纪中期已经有哪些 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通过什么事件确立的?是 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
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俄国与这些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模式相同吗? 俄国是通过什么方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
改 革
原因 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废除农 开始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奴制
性质: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目的 挽救统治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 内容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必须出钱赎买。
意义 1)积极:①② 2)局限性:
牛刀小试:
1、19世纪中期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C )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 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 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
封建农奴制度(俄)
VS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英、法、土)
外因: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2.目的
二、废除农奴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共22张PPT)

彼得一世改革 目的 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
现富国强兵。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给了他深刻的印象,同时他也认识到不学习西方的制 度不能使俄国富强。1700年,彼得为夺取俄国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向瑞典发动 进攻,开始了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战争初期的失败使俄国的落后再次暴露。 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彼得开始了一系列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积极:
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 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1700年-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 口,并在战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①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 实力大大增
1860年
99
1879年 187
11600 42000
7954 51937
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 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 俄国的开端。
——列宁
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 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 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废除农奴制
影响 ②消极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
学习测评
1、某历史小组观看纪录片后对彼得一世改革产生了几
点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B.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 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生活方式
D. 引进欧洲先进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
2、下列史实,最能够说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具有
进步性的是(

A.地主利益得到保护 B.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俄国1861年改革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土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共26张PPT)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
中的失败暴露出了俄国
哪些问题?会引发哪些
克里米 亚半岛
结果?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 事的落后,以及农奴制的腐朽。
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 进一步激化;直接推动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 革。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 狭窄 技术薄弱 社会环境不稳定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次数
1200
农奴暴动
1176 次
1000
800
600
400
200 86
126次 90


阶级矛盾进0一185步8 激1859化,1860 农1奴861 暴年代动频繁。
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俄国 PK 英国、法国、土耳其)
圣 彼 得 堡
31岁的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之滨建起 一个全新的城市——圣彼得堡。从此 ,俄国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
影响
俄 罗 斯 帝 国
俄罗斯帝国: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为皇帝后 ,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为止的俄罗斯国 家。
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 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
(17世纪末期)俄后国的的面经貌济完全依赖于农
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
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
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
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请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当时— 的俄国
—《大国崛起》
移植西方 强制欧化
政治 设立参政院,掌管国家行政事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 根据课文、相关史事和人物扫描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的 背景: 1、17世纪,西欧各国发展迅速,而俄国仍然是一个 封闭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2、虽然出现手工工场,但工商业发展缓慢。
3、彼得一世到西欧各国考察,决定学习西方进行改 革。
3、彼得一世改革内容(18世纪初)
军事: 经济: 创建新式常备军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 整个村庄的农奴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90次
200 86次 0 1858 1859 1860 1861
年代
126次
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对外战争的失利
克里米亚战争 1853-1856 恩格斯在谈到这次 战争时写道:克里米 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 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 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 代看出,俄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沙皇陛下仁慈, 让我获得了自由, 但是为了得到份地 养活全家,我变卖 了家里所有能卖的 东西才交清了赎金, 现在家里穷的就剩 下几面墙可以依靠 了!
家徒四壁的农民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 净。‛ ——列宁
请回答: (1)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 么? 农民暴动; 农奴制改革 (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 观目的是什么? 挽救统治危机。
2、避免革命的改革—改革的内容
自由的劳动力 广阔的市场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 份,自由转换职业;
1818-1881
★目的:维护地主阶级的 利益,巩固统治
材料一: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粮食产量
增加了三分之二.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 农业的主要成分。 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 增加了2倍, 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 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 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一世允许购买农奴作为劳动力。
(2)从其作用和影响来看:此政策为手工工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从俄国长远发展来看,由于此政
策的实质是进一步加强农奴制,所以对俄国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作
用。
彼得一世改革开 启了俄国近代化 的进程。但他的 统治下,农奴制 却进一步强化, 阻碍了俄国社会 的发展。
改革的实质是对农奴的一次大掠夺。
农奴在获得土地的时候,必须要出钱赎 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3、1861年改革的意义 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 级性质的改革 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作用: 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 折点 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 局限: 的封建残余(从目的和内容看)
性质: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导语
• 17世纪以来,西欧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或改革,促进 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为
了改变社会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的状况,俄国
的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 9世纪晚期: 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
• 13世纪上半叶: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 14世纪: 莫斯科公国建立 • 15世纪晚期: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 • 16世纪: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
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 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政治: 文化:
社会生活: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 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4、对彼得一世改革进行评价
1.积极作用
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1700-1721俄国打败 瑞典,建新都圣彼 得堡
(1)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
(2)大力移植西欧文明,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2.局限性
(1)改革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2)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3)在推行改革过程中,对农民非常残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如何理解彼得一世用允许购买农奴的办法来发展 工场手工业? 提示 (1)由于俄国落后于西欧国家,为了鼓励发展工场手工业,彼得
农奴生活环境恶劣
工场主(资本家)的烦恼
郁闷!工场里人手总是 不够;产品销售也不好, 农奴太穷了,他们买不 起……唉,都是那讨厌的 农奴制.
缺乏大量的 自由劳动力
农奴生活水 平低下
阻碍了资本 主义发展
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
次数
农奴暴动
1176次
1200 1000 800 600 400
俄国VS土耳其、英法
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对外)
农奴制危机表现(改革的背景)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 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 奴暴动频繁。
对 外——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 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
史料解读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 年3月的一次谈话
1、危机四伏的俄国—改革的背景
材料一
国别 俄国 英国 法国 人均 (卢布) 71 323 150
铁(万吨) 1850年 22.8 228.5 40.6 1860年 29.8 388.8 89.8
铁路 (公里) 1600 14603 9160
落后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如何?
(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 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所出的价格高出当时的地价。
雄厚的资本 资本主义发展的四个要素:雄厚的资本、
自由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原料。
“请诸位相信,凡能 够维护地主利益的 措施,都一一地做 到了。”从上述材 料可看出,沙皇亚 历山大二世改革的 目的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