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常用康复治疗和护理技术物理治疗
常用康复治疗和护理技术

常用康复治疗和护理技术
目 录
• 康复治疗技术 • 护理技术 • 结论
01
康复治疗技术
物理疗法
总结词
物理疗法,也称为理疗,是使用各种物理因子(如电、光、 声、磁、热、冷等)进行治疗的方法。
详细描述
物理疗法广泛应用于康复治疗中,包括疼痛缓解、促进局部 血液循环、减轻肿胀、松解粘连、促进伤口愈合等。物理因 子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
化选择。
通过对康复治疗和护理技术的 比较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 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为患者提
供更好的康复支持。
分析这些技术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康复治疗和护理技术在康复医学中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康复,如神经损伤、肌 肉骨骼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这些技术不仅关注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还关注患者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 提升。
通过全面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可以使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减轻家庭和社会 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THANK YOU.
职业疗法
总结词
职业疗法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或发展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的技能。
详细描述
职业疗法主要针对患者因疾病或损伤导致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问题,通过 设计特定的日常生活任务来训练患者,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言语疗法
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
言语疗法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旨在改善患者的言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常规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 、摩擦和损伤,预防压疮和其他 皮肤疾病。
常规排泄护理
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注意饮食调 整,预防便秘和腹泻。
特殊护理技术
特殊口腔护理
针对口腔疾病患者进行的口腔 护理,包括使用药物、口腔清 洁、饮食习惯调整等,缓解口
康复相关护理知识

康复相关护理知识介绍康复是指通过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手段,使病患恢复或改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
康复护理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给予病患合适的护理措施和理疗技术,帮助病患尽快康复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康复相关的护理知识,包括常见的康复护理技术、护理注意事项等。
常见的康复护理技术1. 物理理疗物理理疗是通过物理手段,如热疗、冷疗、电疗、按摩等技术,通过刺激病患的身体,促进病患康复的技术。
常见的物理理疗技术包括:•热疗:包括热敷、温浴等方式,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疼痛。
•冷疗:通过冰袋、冷敷等方式,可以减轻炎症、消肿,缓解疼痛。
•电疗:通过低频电疗、中频电疗等方式,可以刺激神经、肌肉,促进神经肌肉的恢复。
•按摩:通过按摩手法,可以舒缓肌肉、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2. 言语治疗言语治疗是通过训练患者的口腔肌肉和语言能力,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言语功能的技术。
常见的言语治疗技术包括:•发音练习:通过练习发音、舌位等方式,帮助患者改善发音的准确性。
•语言训练:通过练习言语表达、语法等方式,帮助患者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咀嚼训练:通过练习口腔肌肉的运动,帮助患者改善咀嚼和吞咽功能。
3.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通过运动训练的方式,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身体功能的技术。
常见的运动疗法包括:•呼吸训练:通过练习深呼吸、吐气等方式,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
•肌力训练:通过练习肌肉力量训练,帮助患者增强肌肉力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平衡训练:通过练习平衡动作,帮助患者提高平衡能力,预防跌倒。
康复护理注意事项在进行康复护理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以确保护理的安全和有效性。
1.调整护理计划:康复护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制定。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康复目标等因素,调整护理内容和方法。
2.安全措施:康复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患者的安全。
例如,在进行体力训练时,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有足够的平衡能力,避免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常见康复护理技术

常见康复护理技术物理治疗是一种通过运动和物理手段来恢复和改善患者功能的康复护理技术。
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热疗、冷疗、电疗、理疗和按摩等。
热疗是利用热能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舒缓肌肉。
冷疗则是利用冷气来减少炎症和肌肉疼痛。
电疗是通过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来增强肌肉活动和促进血液循环。
理疗是通过手法、拉伸和运动来调整和改善患者的姿势和运动。
按摩是一种通过按压肌肉和软组织来改善血液循环和缓解疼痛的方法。
言语治疗是一种通过语言和交流来改善患者言语障碍和沟通能力的康复护理技术。
言语治疗师通过评估和诊断患者的言语和语言能力,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语言训练、发音训练、语言理解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等。
职业治疗是一种通过训练和活动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的康复护理技术。
职业治疗师通过评估和诊断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和工作能力,设计适合患者的康复计划。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工作能力训练、辅助技术训练和环境适应训练等。
护士治疗是一种通过监测和管理患者生理状况来促进康复的护理技术。
护士治疗包括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管理和调整药物、提供医疗指导和教育等。
护士还负责协助患者进行各种康复活动,包括运动训练、功能性活动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运动疗法是一种通过运动和体育活动来促进患者康复的康复护理技术。
运动疗法包括不同种类的锻炼,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等。
通过运动疗法,患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减少肌肉紧张和疼痛。
药物治疗是一种通过使用药物来缓解和控制患者的症状和疾病的康复护理技术。
常见的药物包括止痛药、抗炎药、抗抑郁药和肌肉松弛剂等。
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炎症、改善心理和情绪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
总的来说,康复护理技术是一系列通过运动、物理手段、语言和交流、训练和药物来改善患者功能和促进康复的方法。
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结合使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目标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康复护理》第五章常用康复护理技术

《康复护理》第五章常用康复护理技术物理治疗是康复护理中最常见的技术之一,它通过运动疗法、物理疗法和物理辅助设备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运动功能。
运动疗法包括肌肉锻炼、关节活动和平衡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活动能力。
物理疗法包括热疗、冷疗和电疗等,可以缓解疼痛和促进组织修复。
物理辅助设备包括假肢和矫形器等,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运动功能。
职业治疗是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能力和功能,从而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它通过评估患者的能力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通过活动训练和辅助设备等手段,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适应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职业治疗可以包括日常生活训练、工作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言语治疗是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语言、言语和吞咽功能的技术。
它通过评估患者的语言和言语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通过语言训练、发音训练和吞咽训练等手段,帮助患者提高沟通和吞咽功能。
言语治疗可以适用于各种语言障碍和吞咽障碍,例如言语发育迟缓、发音不清和吞咽困难等。
除了传统的康复治疗技术,近年来新兴的康复医学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康复护理中。
其中包括运动损伤康复、病理性疼痛管理和脑卒中后康复等。
运动损伤康复包括针对肌肉骨骼系统的损伤,通过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
病理性疼痛管理则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疗法等手段,减轻疼痛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脑卒中后康复是通过综合性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第五章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康复护理技术,包括传统的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以及近年来新兴的康复医学技术。
这些康复护理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增强生活质量。
在实际的康复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康复技术,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取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康复医学中的物理治疗技术和手段

康复医学中的物理治疗技术和手段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帮助患者恢复、改善和提高身体功能,提供全面的康复护理。
其中,物理治疗技术和手段作为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患者康复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理论基础物理治疗技术和手段的应用是基于现代医学理论和康复医学原理的。
其核心在于通过应用物理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来影响人体组织和生理机能,以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例如,冷热疗法利用热能的传导性和热涨冷缩原理,通过温度的改变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松弛肌肉;电疗法则是利用电流的作用,通过刺激神经和肌肉来改善神经功能和肌肉力量;按摩和手法疗法则是通过人工手法施加的力量和刺激,调节和改善身体功能。
二、常见物理治疗技术和手段1. 热疗法热疗法包括热敷、温泉疗法、温热水疗等。
它通过增加局部温度,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缓解疼痛,常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
2. 冷疗法常见的冷疗法有冷敷、冷凝胶、低温物理治疗仪器等。
冷疗法可以减少炎症反应、消肿止痛,并具有养肝、止血、消火等功效。
3. 电疗法电疗法是运用电流刺激人体组织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常见的电疗法包括电针、电推拿、电疗设备等。
它可以改善神经功能、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对神经肌肉系统的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4. 磁疗法磁疗法是利用恒定或变化的磁场对人体组织施加作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磁疗法常用于骨关节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的康复治疗,具有促进骨骼再生、镇痛、抗炎等作用。
5. 按摩和手法疗法按摩和手法疗法是通过人工手法施加的力量和刺激,来调节和改善身体功能。
常见的手法疗法有推拿、拔罐、刮痧等。
三、物理治疗技术和手段的应用范围物理治疗技术和手段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疾病和康复阶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运动系统康复物理治疗技术和手段在骨伤科、运动医学等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例如,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治疗、骨折后的功能恢复、关节炎的病理调理等。
康复治疗技术名词解释

康复治疗技术名词解释在现代医学和健康管理领域中,康复治疗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涉及到多种专业领域和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护理和治疗。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康复治疗技术名词进行解释,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些技术的含义和作用。
1. 物理疗法(Physical Therapy)物理疗法是一种通过应用物理手段来改善机体功能和促进康复的技术。
它包括热疗、冷疗、电疗、超声波疗法、磁疗等。
热疗通过热包、热敷等手段来加速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和减轻疼痛;冷疗则利用冰袋、冷敷等方法来减少炎症反应和肿胀。
电疗利用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促进神经肌肉的恢复和功能改善。
2. 职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职业治疗旨在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或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职业治疗师通过评估患者的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包括日常活动训练、手工艺技巧训练、功能性任务训练等。
职业治疗也涉及到对辅助器具和家居环境的适应性改造,以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和自主性。
3. 言语治疗(Speech Therapy)言语治疗是针对患有语言障碍、发音困难、吞咽障碍等问题的人群。
通过评估患者的语言能力,言语治疗师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发音练习、语言理解和表达训练、吞咽功能恢复等。
言语治疗师还可以借助辅助技术和工具,如语音增强器、电子帮助性交流设备等,帮助患者恢复和提升语言能力。
4. 运动疗法(Exercise Therapy)运动疗法是一种通过运动和体育活动来改善身体功能和促进康复的技术。
它包括徒手运动、器械运动、水疗等。
运动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和改进运动能力、增强体力、提高心肺功能,同时还可以调节情绪、减轻压力,为患者提供身心健康。
5. 手法治疗(Manual Therapy)手法治疗是一种通过手部技巧和治疗手法来改善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技术。
常见的手法治疗包括按摩、推拿、牵引、矫正等。
手法治疗可以改善骨骼肌肉的位移和不适,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
康复医学中的物理治疗技术与应用

康复医学中的物理治疗技术与应用康复医学是一门以康复为目标的多学科综合学科,旨在通过各种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在康复医学中,物理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康复领域,如康复护理、康复运动、康复床位等。
本文将重点讨论康复医学中的物理治疗技术及其应用。
一、热疗技术热疗技术是物理治疗的常见手段之一,它利用热能传导、辐射或辐射等形式传递热量到患者体内,以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和缓解疼痛。
常见的热疗技术包括局部热敷、热毯、热蜡疗法等。
它们在肌肉骨骼系统病变、关节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冷疗技术冷疗技术与热疗相对应,它通过降低组织温度来达到治疗目的。
冷疗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局部血流、缓解肌肉痉挛等。
冷疗技术的常见应用包括冰敷、冷水疗法、冰包疗法等。
它们在创伤性损伤后的康复、关节炎的治疗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三、电疗技术电疗技术是利用电流对人体组织产生刺激和治疗作用的一种物理治疗手段。
常见的电疗技术包括电刺激、电针刺激、电磁疗法等。
电疗技术可以用于疼痛管理、肌肉功能恢复、神经系统疾病康复等方面。
它通过改变细胞膜电位、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神经传导等机制,起到治疗作用。
四、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康复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它通过锻炼和训练来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和活动能力。
运动疗法可以分为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两种形式。
主动运动疗法是指患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施锻炼,如活动关节、进行功能训练等。
被动运动疗法是患者依靠外部力量来进行锻炼,如功能电刺激、主动被动关节运动等。
五、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是康复医学中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它旨在帮助患者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
功能训练可以针对不同的功能进行,如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
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和提高他们的功能水平。
综上所述,康复医学中的物理治疗技术在各个康复领域起到重要作用。
热疗、冷疗、电疗、运动疗法和功能训练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帮助患者加速康复过程,改善生活质量。
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

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作为临床科室,康复医学科一般采取小组工作的方式(team approach),由康复医师主持,成员包括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假肢与矫形器师或康复工程人员、社会工作者等,必要时还请相关科室人员参加。
在组长领导下,各种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检查评定,共同制定一个完整的、分阶段性的治疗方案。
并且还要定期评定患者情况,以进行修改、补充和总结。
康复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辅导与治疗、康复工程、中国传统治疗、康复护理、社会服务等。
1.物理治疗(physiotherapy,PT) 包括物理因子疗法和运动疗法。
物理因子疗法是使用电、光、声、磁、水、蜡、力等物理因子治疗,对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瘫痪、抑制痉挛、防止瘢痕的增生以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均有较好效果。
运动疗法是通过手法操作或体操或借助器械等主动和/或被动运动的方式来达到改善或代偿肢体或脏器功能的治疗方法。
如肢体瘫痪后通过采用各种促通技术(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等),将不正常的运动模式转变为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模式,增强对肌群和肢体的控制能力及运动的耐力,改善运动的协调性和平衡,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恢复患者丧失或减弱了的运动功能,同时预防和治疗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骨质疏松、局部或全身畸形等并发症。
2.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作业治疗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从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劳动或文体活动中,选出一些针对性强、能恢复患者功能和技巧的作业(常常合并有使患者感兴趣的因素),让患者按照指定的要求进行训练,以逐步恢复或改善其功能。
在生活自理生活方面,常选用进食、梳洗、穿衣、从床上到轮椅等转移活动;在手工操作方面,常选用木工、纺织、刺绣、制陶、手工艺品制作等;在文体活动方面,常选用套环、拼七巧板、九柱戏、书法、绘画和各种有价值的游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运动疗法
Ⅰ、Ⅱ级适用于治疗因疼 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
Ⅲ级适用于治疗关节疼痛 并伴有僵硬;
Ⅳ级适用于治疗关节因周 围组织粘连、挛缩而引起 的关节活动受限。
15
10
康复护理学
运动疗法
辅助-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 是指患者在外力的辅助下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关节 活动的运动训练,助力可由治疗师、患者健肢、 各种康复器械(如棍棒、滑轮和绳索装置等)以及 引力或水的浮力提供。
适应证:
– 可进行主动肌肉收缩但肌力相对较弱,不能完成全 关节活动范围的患者。
11
康复护理学
导致疼痛、炎症等症状加重时,训练也应禁忌
9
运动疗法
康复护理学
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 是指在患者完全不用力的情况下,借助外力来完成关节活动 度训练的方法,外力主要来自于治疗师、患者健肢以及各种 康复训练器械。
– 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是相 对间断活动而言,即在一定时间内、不间断的重复进行患者 耐受的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13
康复护理学
运动疗法
澳大利亚麦特兰德的关节松动技术4级分法 :
– Ⅰ级:治疗者在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 动关节;
– Ⅱ级: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 推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和终末端;
– Ⅲ级: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 推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 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5
康复护理学
运动疗法
运动治疗的主要作用:
– 改善运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代谢能力; – 改善关节活动度、放松肌肉、纠正畸形、止痛; – 提高肌力、耐力、心肺功能和平衡协调能力; – 提高神经-肌肉运动控制能力等。
6
运动疗法
运动治疗的主要内容:
– 关节活动度训练 – 肌力增强训练 – 协调性训练 – 平衡功能训练 – 呼吸训练 – 体位转换训练 – 步行训练 – 医疗体操 – 易化技术等
– 非抗阻力训练 – 抗阻力训练
根据肌肉收缩方式可分为
– 等张训练 – 等长训练 – 等速训练
23
康复护理学
康复护理学
运动疗法
肌力训练护理要点:
– ①应从助力活动、主动活动、抗阻活动逐步进行。
当肌力在二级以下时,一般选择助力性活动; 当肌力达到三级时,让患肢独立完成全范围关节活动; 肌力达到四级时,按渐进抗阻原则进行肌力训练。
7
康复护理学
康复护理学
运动疗法
关节活动度训练:
– 利用各种有效的措施来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者 肌肉痉挛等原因所导致的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运动 训练。
8
康复护理学
运动疗法
禁忌证:
– 关节不稳 – 骨折未愈合又未做内固定 – 骨关节肿瘤 – 全身状况极差 – 病情不稳定等 – 若运动破坏愈合过程、造成该部位新的损伤、
康复护理学
关节松动术分级
康复护理学
运动疗法
关节松动术的适应证:
– 由力学因素(非神经性)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 – 可逆性关节活动度降低; – 由功能性关节制动引起关节内及周围组织粘连而造
成的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度受限等; – 脱位关节或关节内组织错乱的复位等。
16
运动疗法
关节松动术的禁忌证:
– 关节活动已经过度 – 外伤或疾病引起的关节肿胀 – 关节急性炎症 – 恶性疾病 – 严重骨质疏松 – 关节不稳定 – 关节骨折未愈合 – 急性神经根炎症或压迫 – 椎动脉供血不足
康复护理学
运动疗法
肌力增强训练
– 肌力是指肌肉收缩时能产生的最大力量,与肌肉收 缩时的张力有关。
– 肌力增加,心血管系统产生相应反应,肌肉耐力和 爆发力也相应增加。
21
运动疗法
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
– 抗阻训练原则 – 渐进抗阻训练原则 – 超负荷原则 – 超量恢复原则
22
康复护理学
运动疗法
肌力训练的方法 根据是否施加阻力可分为
康复护理学
第四章 常用康复治疗和 护理技术
1
第一节 物理治疗 第二节 作业治疗 第三节 言语治疗 第四节 康复工程 第五节 传统疗法
2
康复护理学
第一节 物理治疗
3
运动治疗 其他物理因子治疗 小结
4
康复护理学
康复护理学
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
– 通过徒手或借助器械,以运动学、生物力学和神经 发育学为基础,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主要治疗因 子,达到恢复或改善躯体、生理、心理和精神功能 障碍的治疗方法称为运动疗法,是物理疗法的主要 部分。
运动疗法
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 是由患者主动用力完成关节活动的运动训练, 通常与肌力训练同时进行。
适应证:
– 可主动收缩肌肉且肌力大于3级的患者。通过主动 关节活动度训练达到改善和扩大关节活动度, 改善和恢复肌肉功能以及神经协调功能的目的。
12
康复护理学
运动疗法
关节松动术:
– 是指治疗师利用较大振幅、低速度的手法,在关节 的可动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 术,属于被动运动范畴,具体应用时常选择关节的 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以达到维持和 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缓解疼痛的目的。
17
康复护理学
康复护理学
运动疗法
软组织牵伸技术:
– 是指通过外力(人工或机械/电动设备)牵伸并拉 长挛缩或短缩的软组织,并且做轻微的超过组织阻 力和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训练,以达到改善或重新 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防止发生不可逆的 组织挛缩,调节肌张力,增加或恢复关节活动范围, 预防或降低躯体在活动或从事某项运动时出现的肌 肉、肌腱损伤。
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护理要点:
– 实施关节松动术及进行软组织牵伸前,应向患者进 行宣教及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作好治疗前的心理 准备,特别是关节松动术实施中,可能会加重疼痛, 实施后也会有一过性疼痛加重的现象,此时,酌情 给予止痛药物,或给予局部物理治疗以缓解疼痛;
– 熟悉每一种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20
18
康复护理学
运动疗法
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护理要点:
– 活动前后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注意重要体征、皮 温、颜色、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有无疼痛等;
– 帮助患者做好治疗部位的准备,如局部创面的处理, 矫形器、假肢的处置;
– 运动出现疼痛时,酌情调整运动范围并记录治疗效 果,改进训练方法;
19
康复护理学
运动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