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安全性研究
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对甲亢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研究

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对甲亢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选择甲硫氧嘧啶于甲硫咪唑应用于甲亢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进行研究,录入74名符合要求的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择随机对照试验,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内采用丙硫氧密定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甲硫咪唑进行治疗,治疗后由医务人员评估治疗效果。
结果: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治疗完成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进行甲亢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选择甲巯咪唑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使患者的临床病情得到改善,具有良好的可推广价值,值得进行进一步的应用。
【关键词】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在目前临床上属于一种内分泌疾病,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的机体多个器官遭受损伤,如果治疗不及时还有可能发生诸多合并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若患者在临床上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治疗,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甲亢危象的情况。
甲亢危象这一并发症与甲亢患者死亡有极为密切的关联,一旦发生甲亢危象,则有可能导致患者的机体功能受损,危及患者的生命,诱因常为精神刺激、感染、甲状腺手术前准备不充分等.早期为患者原有的症状加剧,伴中等发热,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体重锐减的症状,并且患者的发热症状极为明显,通常可达到39℃以上,而患者的心动过速,则时长在140~200次/min左右,在患者发病时,可能伴随存在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患者发病后的死亡率一般会在10%~20%左右。
但若抢救不及时,死亡率可上升至75%.及时治疗对甲亢危象抢救成功至关重要。
甲硫咪唑片是甲亢患者在临床上的常用药物,这种药物在临床上单独应用的整体效果不佳,所以医务人员认为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用药搭配,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探讨分析在进行甲亢患者的治疗时将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应用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分析

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究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甲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
对照组使用甲巯咪唑治疗。
观察组使用丙硫氧嘧啶治疗。
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为4.00%,对照组为2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丙硫氧嘧啶在甲亢患者的治疗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对于治疗工作配合度更高,治疗自信心更强,从而实现了对患者不良反应的有效控制,患者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状态更好,值得参考。
【关键词】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甲亢就甲亢而言,其发病的因素非常之多,例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自身免疫因素等等,且该疾病多发于女性之中[1]。
在临床表现方面较为多样化,例如炎症、甲状腺毒症等等,对于该疾病有两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分别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2]。
而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则是现阶段药物治疗最为常用的[3]。
本研究主要以我院于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丙硫氧嘧啶治疗,并得出最终满意结果,具体操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于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甲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
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25岁-48岁,平均年龄(36.24±4.05)岁;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25岁-46岁,平均年龄(35.94±4.13)岁。
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临床上对甲亢的三项诊断标准。
2.患者没有精神类疾病,能够完整的配合实验探究完成。
3.患者的没有恶性肿瘤疾病。
4.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此次实验探究过程已经知晓,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在甲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前
治疗后
FT(4 pg/mL)
治疗前
治疗后
TSH(mIU/L)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2 70.11±3.22 13.54±1.34 19.53±2.21 4.35±0.19 0.21±0.07 2.67±0.25
观察组 42 70.12±3.14 11.12±1.13 19.52±2.14 4.21±0.24 0.22±0.08 2.78±0.19
2.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 2 组患者 的 TSH、FT3、FT4 等 指 标差 异 无统 计 学意 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 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x±s)
例 组别
数
FT(3 pg/mL)
【关键词】 甲亢 丙硫氧嘧啶 甲巯咪唑 疗效对比 DOI:10.19435/j.1672-1721.2020.02.020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一种常见疾病,若未能得到及 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甚至危及 患者生命安全,因此积极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减轻患者痛 苦,保障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1,2]。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 较多,如药物疗法、手术治疗以及 131 碘治疗,药物治疗目前 临床应用较多,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等均为临床常用治疗用 药。为探讨以上两种药物应用于甲亢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安全 性,本次研究选择我院 84 例甲亢患者为对象,分组实施治疗, 报告如下。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 字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P<0.05 表明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不良反应临床对比研究

2015.09临床研究45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不良反应临床对比研究江 苗临澧县人民医院内三科 湖南省临澧县 415200【摘 要】目的: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后的不良反应对比研究。
方法:抽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甲亢患者,随机分成甲组和乙组,各42例,其中甲组采取甲巯咪唑治疗,乙组采取丙硫氧嘧啶治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甲组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和皮疹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
结论:利用甲巯咪唑治疗甲亢,会引起皮疹,血细胞减少;利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会损伤肝功能。
【关键词】甲亢治疗;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甲亢即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内分泌科中的一种常见疾病。
甲亢的病因较多,以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引发甲亢的常见病因。
甲亢治疗措施较多,主要包括了碘131治疗、手术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等[1]。
笔者抽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甲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采取丙硫氧嘧啶以及甲巯咪唑治疗,比较这两种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现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甲亢患者,其中男34例,女50例,年龄22岁至56岁,平均年龄(33.5±13.5)岁。
这84例患者在治疗前都给予常规体检,尿、肾、肝、心、血功能正常。
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将这84例甲亢患者随机分成甲组和乙组,各42例。
其中甲组患者给予甲巯咪唑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口服甲巯咪唑,起始剂量为每次10毫克,每天三次;症状改善后减少剂量,每次10毫克,每天一至两次。
乙组给予丙硫氧嘧啶治疗,起始剂量为每次100毫克,每天三次;症状改善后减少计量,每次100毫克,每天一至两次。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两种常用药物。
这些药物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如肝功能损害、皮疹、白细胞减少等。
为了研究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我们开展了一项临床研究,旨在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
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甲亢的患者,共计300例。
150例患者使用了甲巯咪唑治疗,另外150例患者使用了丙硫氧嘧啶治疗。
我们对两组患者进行了基线资料的比较,包括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指标等,并进行了严格的疗效和安全性监测。
结果显示,甲巯咪唑组和丙硫氧嘧啶组在治疗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而在不良反应方面,甲巯咪唑组发生肝功能损害、皮疹、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的比例略高于丙硫氧嘧啶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并且在一些特定的人群中,如儿童和孕妇,丙硫氧嘧啶的安全性可能更高一些。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在治疗甲亢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中,两者在疗效和安全性上并无显著差异。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及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我们也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以获得更加可靠的临床数据,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注明:本研究已经得到了当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且所有研究过程遵循了《世界医学伦理宣言》。
】。
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比较目的分析比較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0 例。
对照组采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研究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甲状腺激素指标、临床指标、肝损伤发生率、皮疹发生率、粒细胞损害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的肝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2,P=0.000)。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7,P=0.355)。
结论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临床治疗中,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后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前者,后者在改善患者甲状腺激素指标、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前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Propylthiouracil and Methim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hyroidism.Methods A total of 80 hyperthyroidism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ropylthiouracil,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hylimidazol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thyroid hormone indicators,clinical indicators,liver injury incidence,rash incidence and granulocyte damag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thyroid hormone index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clinical indicators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 incidence of liver injury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2.462,P=0.000).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χ2=0.857,P=0.355).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yperthyroidism,both Propylthiouracil and Methimazole have a certain therapeutic effect,but the latter treatment effec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former,the latter in improving the thyroid hormone index,clinical indicators are excellent in the former,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Formazan;Propylthiouracil;Methimazole;Therapeutic effect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属于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临床表现为怕热、多汗、多食、易饥及体重减轻,查体主要有突眼、甲状腺肿大、心动过速等[2],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多食、腹泻、消瘦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肌肉麻痹、肌无力等,严重者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危及生命[3],故尽早诊治,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不良反应临床对比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不良反应临床对比摘要】目的:对比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安全性。
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经我院确诊并采取治疗的7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方法将其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包含39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予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丙硫氧嘧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用药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17.75%)、红细胞减少(7.69%)、血细胞减少(30.77%)发生率均较观察组明显增加,经分析差异显著(P<0.05)。
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异常ALP(0.00%)、ALT(2.56%)、TBIL(0.00%)、DBIL(0.00%)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
结论: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相比更易引发血细胞减少,但引发肝功能损伤的风险大大低于丙硫氧嘧啶,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用药。
【关键词】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甲亢;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5-0041-0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由甲状腺本身或甲状腺以外的各种原因而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1-2]。
目前,临床主要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其中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是最为常用的抗甲状腺疾病药物,二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已经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3-4]。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甲亢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予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旨在探讨两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经我院确诊并采取治疗的7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且经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
排除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甲状腺Ⅱ度以上肿大者;对抗甲状腺药物有过敏反应者;治疗前1周曾服用其他药物或含碘食物者。
丙硫氧嘧啶和甲硫咪唑用于甲亢治疗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丙硫氧嘧啶和甲硫咪唑用于甲亢治疗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目的分析讨论丙硫氧嘧啶和甲硫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随机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70例,分为两组,丙硫氧嘧啶(PTU)治疗组和甲硫咪唑(MMI)治疗组,每组各35例。
结果70例患者在治疗后1、2、3个月后,MMI组FT3和FT4水平明显低于PTU组,sTSH 水平在治疗后2、3个月后,MMI组明显高于PTU组。
MMI 组药物性皮疹发生率(17.1%)及白细胞减少率(25.7%)均明显高于PTU组发生率(5.6%,14.3%);MMI 组肝功能异常率(5.7%)显著低于PTU 组(22.8%)。
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综合比较之下,甲硫咪唑治疗效果较优于丙硫氧嘧啶。
同时用药时密切注意药物的不良反應并进行及时的治疗,给予患者最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丙硫氧嘧啶;甲硫咪唑;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又称Graves病或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疾病,它可以是由甲状腺本身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也可以是除甲状腺外其他原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一种代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症,最多见的是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占85%[1]。
目前我国治疗甲亢的基本方法是用抗甲状腺药物,即丙基硫氧嘧啶和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的患者70例,男性23例,女性47例,年龄28~49岁,平均年龄是(37.1±11.5)岁。
所有患者均具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眼征等Graves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中FT3和FT4水平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异常升高,TSH水平表现为正常或降低;B超均提示甲状腺肿大。
此外,70例患者的血、尿常规及肝、肾、心功能均无异常。
患者分为丙硫氧嘧啶治疗组(PTU)和甲硫咪唑治疗组(MMI),每组各35例。
两组患者在体重,病程和病情等方面无个体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安全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03-26T08:22:22.62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0年1期作者:王娟
[导读] 目的选择甲亢患者,予以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口服,探究、分析服用效果,以选择最为安全可靠的临床药物。
方法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集甲亢患者病历资料,无缺失病历共有83例,以服用甲巯咪唑为A组,以服用丙硫氧嘧啶为B组,通过对比A组(40例)、B组(43例)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用药安全性,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王娟
唐山市遵化人民医院 064200
【摘要】目的选择甲亢患者,予以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口服,探究、分析服用效果,以选择最为安全可靠的临床药物。
方法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集甲亢患者病历资料,无缺失病历共有83例,以服用甲巯咪唑为A组,以服用丙硫氧嘧啶为B组,通过对比A组(40例)、B组(43例)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用药安全性,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结果①治疗后12个月,A组TSH、FT3、FT4水平低于B组,P <0.05;②用药安全性,A组不良反应较B组减少,P<0.05。
结论对甲亢患者分别口服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均可取得理想效果,但前者效果更优,值得优选。
【关键词】甲亢;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效果;安全性
药物疗法是治疗甲亢的理想方法,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达到治疗的目的[1]。
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等是目前临床治疗甲亢的常用药,但关于两种药物在甲亢治疗中的安全性问题存在一定的争议。
为此,本文现对甲亢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致力于两种药物的安全性研究,尽最大努力完善甲亢患者的治疗方案,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甲亢患者病历资料,参照入选标准、排除标准,确定83例可纳入研究,回顾分析其治疗情况,以口服甲巯咪唑患者为A组,以口服丙硫氧嘧啶患者为B组。
经比较,确定两组基线资料无差异,见表1。
表1 基线资料对比
入选标准:①经常规检查确诊;②首次药物治疗;③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沟通、智力障碍;②妊娠/哺乳女性;③合并心理疾患、肝肾功能不全等。
1.2方法
A组口服甲巯咪唑:(1)10mg/次,3次/日,结合病情变化,控制最大剂量≤60mg/日;(3)病情趋于稳定,改为维持量5~15mg/日。
B组口服丙硫氧嘧啶:(1)100mg/次,3次/日;(3)待病情得到控制,改为维持量50-150mg/日。
1.3观察标准
①对比两组治疗12个月后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以评估甲状腺功能改善情况。
②观察两组用药效果,确定有无不良反应,例如皮疹、谷草转氨酶增高、碱性磷酸酶增高等,以评估两组用药安全性。
1.4统计学原理
选择统计学软件程序包SPSS24.0为工具,甲状腺功能技术水平行t检验,用药安全性行2检验,以0.05为分界值,如若P值不足分界值,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TSH、FT3、FT4对比
对比A组与B组治疗前TSH、FT3、FT4水平,发现P>0.05;但两组治疗12个月后上述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而A组、B 组治疗12个月后以上指标水平变化较接近,P>0.05,见表2。
表2 TSH、FT3、FT4对比[()]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用药安全性对比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40),明显低于B组20.9%(9/43),2=4.574,P=0.032<0.05。
3讨论
作为治疗的主要方案,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药物的使用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用药期间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肝损伤,不仅风险高,而且较严重[2-3]。
所以,如何解决甲亢治疗药物的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当前研究重点。
丙硫氧嘧啶,可通过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系统作用,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但起效时间长,且用药期间往往伴发皮疹,甚至转氨酶升高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作为咪唑类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被广泛用于治疗甲状腺疾病,原理为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的分泌,阻碍甲状腺内碘化物氧化、络氨酸偶联,以维持甲状腺T细胞正常功能。
然而在用药期间,时常出现皮疹、肝炎等反应。
所以,不建议肝功能异常人群服用本品。
通过“表1”得出,两组治疗后TSH、FT3、FT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和文献[4]结果相吻合,考虑与这两种药具有类似作用原理有关,即抑制甲状腺过氧化酶,降低FT3水平,阻滞离子碘向活性碘氧化,从而改善甲状腺功能。
B组不良反应较A组高,和林浩[5]提出的成果相符合,考虑与丙硫氧嘧啶以肝脏为主要代谢途径有关。
总之,甲亢患者口服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后,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前者对肝脏的损伤较重,而后者经胃肠道代谢,可有效保护肝脏,维持肝脏正常生理功能,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优化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因此,建议将甲巯咪唑作为治疗的优选药物。
在此,建议今后在工作中继续探究甲巯咪唑的作用价值,以提升我国对甲亢的治疗水平,减少药品经人体所造成的危害性。
参考文献:
[1]潘春予,黄志荣,曾惠权.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江西医药,2019,54(11):1385-1387.
[2]陈森林.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激素水平及远期复发率的影响[J].淮海医药,2019,37(6):634-635.
[3]周海峰.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6):41-42.
[4]张燕燕.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疗效及对肝功能影响的对比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S1):95+97.
[5]林浩.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疗效及对肝功能影响[J].海峡药学,2017,29(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