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 课时4凸透镜成像与近视远视眼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凹凸透镜成像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凹凸透镜成像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凹凸透镜成像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凹凸透镜成像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和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2.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当物距在一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3. 眼睛和眼镜: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面,需要佩戴凹透镜调节;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调节。

4. 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凹凸透镜成像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建议通过阅读教材或相关教辅资料,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4节 眼睛和眼镜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4节 眼睛和眼镜教案与反思

第4节眼睛和眼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如海学校陈泽学【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了解用眼护眼常识.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的探究,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的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的探究,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2.通过用眼护眼教育,强化眼保健意识,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爱健康.【重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难点】近视和远视的成因.知识点一眼睛【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00,完成以下问题:1.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卷.2.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刚好会聚于视网膜上;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近处物体射来的光线刚好会聚于视网膜上.3.正常人眼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楚,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 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合作探究】探究一眼睛1.结合眼睛的模型和照相机的成像图,观察眼睛的结构.你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答: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时,我们就看见物体了.2.眼睛睫状体起什么作用?答: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3.眼睛中瞳孔起什么作用?答:眼睛瞳孔的作用是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若在一个阳光普照的室外环境下,由于我们的眼睛不用太多光线来观看物体,瞳孔会自动收缩;相反,在漆黑的环境下,由于我们需要更多的光线来看物体,瞳孔便会自动扩张,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4.视网膜起什么作用?答:眼睛中视网膜的作用是把物体成的像的光能转变为神经冲动,再经过通往大脑的神经把神经冲动传入中神经系统,到达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视网膜就好像照相机的底片.5.既然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物体能成什么样的像?答:光线由物体射入眼球,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然后到达视网膜形成倒立、缩小的像,但我们看见的都是正立的物像,是因为大脑调节作用的影响.【教师点拨】1.外界的物体在人的视网膜上所成的是倒立的像,而人看到的却是正立的像,是由于大脑中的视觉神经的动调整作用所致.2.利用凸透镜成像模拟眼睛成像从而来理解眼睛成像及调节特点的方法,在物理上运用得非常广泛,称为模法.3.在凸透镜像距一定时,调节焦距,也可以使不同物距的物体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跟进训练】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照相机(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卷,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知识点二近视眼及其正【自主学习】阅课本P100-101,完成以下问题:1.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3.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镜片.【合作探究】演示小游戏:三字经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个视力正常的同学,一个近视眼的同学,请近视眼的同学摘掉眼镜.教师出示印三字经的卡片,从两位同学眼前开始,每念一个卡片上的字后退一步,逐步后退.活动中发现有些人单靠自身眼睛的调节已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答:由于长期不注意适度用眼,使晶状体变凸,睫状体调节能力降低,远处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面,形成近视眼.探究二实验:近视眼的矫正1.应用什么透镜来矫正近视眼?答:凹透镜能使光发散,应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2.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1)所需器材有哪些?答:凸透镜、蜡烛、光屏、近视眼镜一副、火柴等.(2)实验探究的过程是怎样的?答:①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处,使光屏上呈现烛焰像.②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将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③移去近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这就是近视眼所看到的景象.沿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能重新呈现清晰的像.(3)由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答:近视眼在观察远处的物体时,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从而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教师点拨】1.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过强,成像于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在眼睛的前方戴一个凹透镜使远处的物体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如果戴的眼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没有使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也就不能达到矫正视力的效果.因此,近视患者要配戴度数合适的近视眼镜,不是随便找个凹透镜就可以矫正近视眼的视力.2.现在还有一种矫正近视眼视力的方法,就是将角膜中间凸出的部分削薄一点,减小角膜的曲度,从而减小角膜的折光能力,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跟进训练】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C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知识点三远视眼及其矫正【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01,完成以下问题:1.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2.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3.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镜片.【合作探究】探究三远视眼1.远视眼的成因是?答: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近处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后面而看不清.2.根据远视眼的成因猜想一下远视眼的矫正方法.答: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用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使近处物体传来的光线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的物体.知识拓展眼睛的度数1.什么是透镜焦度?答: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2.透镜焦度用公式如何表示?答:Φ=1f(f为透镜焦距).单位:Φ—— m-1,f—— m.3.眼镜片的度数如何求得?答: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就是眼镜片的度数,即眼镜度数=透镜焦度×100.4.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度数表示有何区别?答:凸透镜的度数用正数表示,凹透镜的度数用负数表示.【教师点拨】1.判断眼睛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关键看光的会聚点是在视网膜前还是在视网膜后.2.将近视眼与远视眼对比起来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且对近视眼、远视眼的特征理解更透彻,记忆得更牢固.因此对比法是学习同类型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跟进训练】如图所示a、b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图中他拿的眼镜( B )ab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1.眼睛的工作原理(1)成像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2)调节:改变焦距.(3)明视距离:眼睛距物体25 cm处.2.近视眼和远视眼(1)近视眼(会聚点提前):凹透镜矫正.(2)远视眼(会聚点置后):凸透镜矫正.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素材积累】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初中物理_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引入新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让学生都闭上眼睛,问“当眼睛闭着时你们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把眼睛睁开,再问“当你们眼睛睁开时,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师:我们看到物体,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我们通过眼镜获取了生活中的很多信息。

关于眼睛你想知道哪些问题?点题: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眼睛和眼镜》。

完成预习学案生回答生回答:生回答:师友互助学习诱导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积极性。

学习新课学习任务1、眼睛是如何看清物体的?师:哪位同学能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收集的资料。

师总结:这就是我们眼睛的构造,光线由我们所观看的物体发出,经过瞳孔再由角膜及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这就是我们看到物体的过程。

(幻灯片展示)师:大家发现了没有?眼球的晶状体像我们学过的哪个光学仪器?教师让学生讨论眼睛和照相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师总结:眼睛会自动作出调节改变晶状体的厚度,不管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只要眼睛各部分运作正常,每一次我们均可“摄”取一张美丽动人的“相片”在视网膜上。

师:用幻灯片展示远眺、近观时,睫状体收缩使晶状体改变的图片。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生回答:照相机学生讨论然后展示:照相机成像的情况是:观察幻灯片了解远眺、近观时,睫状体收缩使晶状体改变的情况。

通过交流讨论和展示采用小组竞争机制,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完成跟踪练习学习任务2、近视眼的形成原因级矫正提问:眼睛既然能自动调节晶状体使像成在视网膜上,为什么还要戴眼镜呢?探究有关近视眼的问题,下面请一位患近视眼的同学来配合我做一个小实验。

让一患近视眼的学生摘掉眼镜看书,不断向远处移动白纸。

教师:大家通过刚才的小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教师:“看远处的物体很模糊”这是患上了近视眼最典型的症状,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教师:这是刚才同学们对近视眼成因的猜想,下面我们一起来对同学的猜想通过实验作出分析。

2021年八年级物理重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及练习(含答案)

2021年八年级物理重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及练习(含答案)

专题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考点梳理一、如何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镜片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常应用在远视眼镜、照相机镜头、投影仪镜头、放大镜等;2.凹透镜:镜片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常应用在近视眼镜。

3.透镜的光学性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而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二、有关透镜的科学术语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2.光心:位于透镜的集合中心,用“O”表示;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

5.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两处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即凸透镜的焦距。

三、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②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③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规律一:物体在二倍焦距外,即物距(u)大于二倍焦距(u>2f)2.规律二:物体在二倍焦距处,即物距(u)等于二倍焦距(u=2f)3.规律三: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u<2f)4.规律四:物体在一倍焦距处,即物距等于一倍焦距(u=f)5.规律五: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即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3.凸透镜成像规律汇总: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举例u>2f f<v<2f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u=2f v=2f倒立等大的实像测焦距f<u<2f v>2f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u=f不成像探照灯u<f v>u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规律总结:①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②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四、眼睛和眼镜1.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八年级物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与三类应用专题

八年级物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与三类应用专题

专题09 凸透镜成像规律与三类应用【核心考点讲解】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光具座、蜡烛、光屏、透镜(焦距在10~20 cm之间)、刻度尺。

【实验步骤】探讨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的关系1、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在左右两侧标尺上,分别标出1倍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2、点燃蜡烛,调整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3、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把蜡烛靠近凸透镜,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5、当蜡烛到一定位置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结论】【重要规律】凸透镜成像动态规律1、f以外,物体靠近凸透镜,像远离凸透镜,像变大,即物近像远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像靠近凸透镜,像变小,即物远像近像变小。

2、f以内,物体靠近凸透镜,像靠近凸透镜,像变小,即物近像近像变小;物体远离凸透镜,像远离凸透镜,像变大,即物远像远像变大。

应用一、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1、成像特点(1)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像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镜头是凸透镜,物体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像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相当于凸透镜,物体在1倍焦距之内,透过凸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2、成像光路图应用二、眼睛和眼镜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明视距离为25cm。

2、近视眼及矫正(1)成因: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2)矫正:佩戴凹透镜(相当于削薄凸透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附答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附答案)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学生实验中的一个重点实验.考查的内容往往是实验器材的调整、像的特点的归纳、成像规律的应用等.这一实验可延伸拓宽为探究凸透镜焦距与材料、凸凹程度的关系、近视眼或远视眼形成原因的探究.1.探究凸透镜焦距与材料、凸凹程度的关系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类型1凸透镜焦距大小的实验探究1.某同学选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凸透镜来做实验,它们由同种材料组成.提出问题:这三个凸透镜有什么不同?猜想与假设:三者焦距______.设计并进行实验:这位同学让一束平行光分别经过凸透镜甲、乙、丙,描绘三束光的光路,得到如图所示的三组光路图,根据这个实验记录,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与交流:当凸透镜口径相同时,透镜越______,对光线的折射能力越______,焦距越______.2.凸透镜的焦距可以在阳光下用刻度尺来测量,小明同学为了探索凸透镜的焦距跟什么因素有关,他做了实验,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2)比较实验______与______,得出同材料、同直径、凸透镜厚度越厚、凸透镜焦距越小.(3)比较实验______与______,得出同材料、同厚度、凸透镜直径越大、凸透镜焦距越大.(4)比较实验2与4,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类型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3.(阜新中考)小阳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填“上”或“下”)调整;(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 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 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情况一致的是________.4.(徐州中考)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实验时,应使烛焰和______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图中物距u应满足()A.u>2f B.u=2fC.f<u<2f D.u<f(3)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______(填“前”或“后”)方.(4)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D.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类型3探究近视眼、远视眼成因5.如图所示,在探究“视力的矫正”实验中,用凸透镜模拟人眼的________,用光屏模拟人眼的________,烛焰相当于被观察的物体.先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位置,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再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镜片是凹透镜的眼镜,则必须将光屏适当向______(填“前”或“后”)移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该实验是对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作用的模拟.类型4综合提升6.(桂林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________是15.00 cm.(2)实验前,在摆放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同时注意将________(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3)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____位置.(4)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5)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_(填“前”或“后”)面,这就是近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7.学完“眼睛和眼镜”的知识后,小明自制了一个水透镜,如图甲所示,利用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或往外抽水,可以改变水透镜的焦距.小明想利用这个水透镜来研究近视眼的成因.(1)小明把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此时在光屏上成像如图乙所示.要想模拟眼睛的成像情况,小明需要把蜡烛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并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A.(2)接着小明想要研究近视眼的成因,保持蜡烛和水透镜的位置不动,他要用注射器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向水透镜中注水”或“从水透镜里往外抽水”),然后向______移动光屏,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B,则实像B要比之前实像A______(填“大”或“小”).8.(益阳中考)在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到了如图所示的A、B 两个凸透镜.(1)透镜A的焦距是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透镜B的焦距;(2)实验记录时,除了记录焦距、物距和像的性质外,还应记录________;(3)当物体向凸透镜靠拢时,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实验中怎样判断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不同凸透镜越厚焦距越短厚强短 2.(1)控制变量法(2)12(3)23 (4)同厚度、同直径、材料不同,凸透镜焦距不同 3.(1)下(2)15(3)左倒立缩小照相机 4.(1)光屏(2)A(3)前(4)C 5.晶状体视网膜后发散近视 6.(1)焦距(2)凸透镜(3)c(4)远离(5)前凹7.(1)左(2)向水透镜中注水左小8.(1)大于(2)像距(3)变大(4)无论增大或减小像距,像均会变模糊。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眼睛和眼镜课件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眼睛和眼镜课件

交流讨论
你认为造成中小学生近视的不良习惯有哪些?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怎样防治近视?
关爱视力健康 缔造精彩生活
当堂练习
1.眼睛的成像原理与_照__相__机__的原理类似,它的角膜、 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相当于__凸_透__镜___, 物体在它的_视__网__膜__上成__倒__立_、__缩__小__的__实___像.
眼睛的调节功能
近视眼和远视眼 的成因及改正
近视眼 远视眼
成因:成像在 视网膜前方
改正:配 带凹透镜
成因;成像在 视网膜后方
改正:配 带凸透镜
成因及改正方法
症状
成因
成像位置 改正方法
近视眼 远视眼
只能看清 近处物体
只能看清 远处物体
晶状体 变 厚;
晶状体 变 薄;
视网膜 前方
视网膜 后方
配戴凹透镜 配戴凸透镜
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 的成因及其改正
3.视察下列四幅图,将正确答案拖 到对应位置
近视眼模型 远视眼的改正
远视眼模型 近视眼的改正
眼镜的度数

眼睛
察 的



照相机
摄 的






凸透镜成像实验
物距 u>2f
像距 f<v<2f
正立/倒立 倒立
放大/缩小 缩小
虚像/实像 实像
f
知识链接:你能看出凸 透镜的焦距与厚度有什
f
么关系吗?
f
凸透镜越 厚 ,焦距越 小 ,对光的会聚能力越 强 .
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看 当晶远状处体物变体得:最使扁晶时状,眼体睛变能薄够,看焦清距

八年级物理第4章《透镜 凸透成像》考点梳理

八年级物理第4章《透镜 凸透成像》考点梳理

八年级物理第4章《透镜凸透成像》考点梳理梳理·考点清单考点一透镜1.凸透镜和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透镜,它对光线有作用;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透镜,它对光线有作用.2.焦点和焦距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作焦点,用字母表示;焦点到的距离叫作焦距,用字母表示.3.经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4.会聚和发散的奥秘透镜可以看作是由多个棱镜组合而成的,每个棱镜都会使光线向面偏转,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考点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动态规律(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逐渐,且像变,可以概括为一句简单易记的口诀:物近→像,像变,反之,物远→像,像变;(2)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距逐渐,且像逐渐变,可以概括为一句简单易记的口诀:物远→像(远),像变,反之,物近→像,像变;考点三视力的矫正1.人眼的成像原理人的眼球像一架神奇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2.近视眼的矫正(1)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于视网膜的;(2)矫正:应戴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其作用是:使光些,从而使得像相对于视网膜向移,落在视网膜上.3.远视眼的矫正(1)成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的;(2)矫正:应戴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其作用是:使光些,从而使得像相对于视网膜向移,落在视网膜上.考点四望远镜和显微镜1.望远镜(1)伽利略望远镜透镜组合:凹透镜作为目镜,凸透镜作为物镜;物镜焦距大于目镜焦距;成像性质: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开普勒望远镜透镜组合: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大于目镜焦距;成像性质: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2.显微镜透镶朋合: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较长;成像性质:倒立、放大的虚像.突破·重点难点重难点一透镜作图例1 (2017·株洲)请画出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例2 (2018·连云港)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技法点拨】记住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是作图的关键:(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凹透镜的折射光线反向延长过虚焦点);(3)过凸透镜焦点(或正向延长过凹透镜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重难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例3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 )A.倒立、放大的像B.倒立、缩小的像C.正立、放大的像D.正立、缩小的像例4 如图所示是小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的情景示意图,烛焰位于距透镜1.5倍焦距处,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工作原理与此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器件是( )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潜望镜【技法点拨】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凸透镜成像规律用口诀记忆为: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异侧倒,物远像近小;虚像同正大,物近像变小;光屏辨虚实,屏显是实像.注意:若物、屏互换位置,则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成像大小将互换.重难点三视力的矫正例5( 2017·成都)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是图中的图,应该戴由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探究·常考实验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本实验常见的考查点有:(1)实验器材的组装: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分别放里蜡烛、凸透镜、光屏;(2)实验前先调节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的目的: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焦距的测量:用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承接到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4)物体在各个区间段所成像的特点及相关应用;(5)光屏上可以看到像的原因:光的漫反射;(6)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对调物与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仍能成像的原因:光路可逆;(7)用纸或手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像的变化:像会变暗些,但还是完整的像;(g)凸透镇前加透镜(或眼镜)时像的变化:加凸透镜(或远视眼镜)时,像距变小,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加凹透镜(或近视眼镜)时,像距变大,应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9)蜡烛变短时的像的变化及使像成在光屏中央的操作:像逐渐向上移动,应将透镜向下调节或将蜡烛(或光屏)向上调节,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例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中,让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标尺上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这个像是(选填“实”或“虚”)像;(2)请根据物距与像距大小关系,推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填序号):A. 8 cmB. 10 cmC. 12 cmD. 15 cm(3)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①小有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调整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②小芳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变清晰了,则该眼镜片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4)重新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位置如图所示,然后把凸透镜换成平面镜,观察平面镜也能看到一个正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蜡烛的像,这个像位于标尺cm刻度处正上方;把光屏移到这个像所在的位置,光屏上(选填“有”或“没有”)这个像.分类练习考点l 透镜的辨识1.(2017·常州)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 )2. ( 2015·淮安)如图所示,铅笔斜插入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从侧面看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现象.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上的部分要粗一些,这是因为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选填“凸”或“凹”)透镜.考点2 透镜作图3. ( 2016·无锡)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凹透镜.请画出它的折射光线4. ( 2018·常州)透镜左侧有一点光源S发出两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在右侧的出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通过光路作图标出点光源S的位置.考点3 凸透镜成像规律5. ( 2018·淮安)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为18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成的像是虚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C.蜡烛向左移动所成的像变大D.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6. ( 2016泰州)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 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7. ( 2017·南京)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在移动凸透镜时,意外地发现在报纸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如图所示.两次所成的像相对于原来被观察的物体,对比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三个方面( )A.有一个方面相同,两个方面不同B.有两个方面相同,一个方面不同C.三个方面都相同D.三个方面都不同8. ( 2017·镇江)如图所示,用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将蜡烛放在A处时,位于P处(图中未画出)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向右移动蜡烛至B处,再将光屏从P处移至另一位置得到清晰的放大像.则两次所成的像都是立的,P位于A的侧,上述过程中光屏是向侧移动的,用刻度表示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 .考点4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8. ( 2017·常州)用手机看视频,图像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镜)来帮忙,小明通过透镜看到放大了的图像,如图所示,手机距离透镜15 cm,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20 cmB. 15 cmC. 10 cmD. 5 cm10. ( 2015·扬州)利用图示凸透镜成像情景制成的光学设备是( )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潜望镜11. (2018·常州)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12. ( 2016·扬州)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透镜,它的成像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应离镜头(选填“远”或“近”)些.13. ( 2017·淮安)如图所示,保持烛焰、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调节光屏到图示位置,得到清晰倒立、的实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以制成 .14. ( 2017·苏州)(1)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甲)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2)如图乙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光屏移至刻度线10 cm处,蜡烛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交换,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的实像.考点5 远视眼、近视眼的矫正15. ( 2016·常州)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形.关于该眼镜镜片的类型和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D.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16. ( 2015·无锡)如图所示的透镜是透镜,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选填“近视”或“远视”)眼.17. (2017·连云港)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或“后”)方,需要戴(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加以矫正.考点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8. (2017·宿迁)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在图示位置,烛焰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物距是cm.(2)光屏上成的是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3)小明将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19. (2016·盐城)小明用蜡烛和毛玻璃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测量焦距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让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光斑到的距离,结果为10.0 cm.(2)如图所示,刚开始实验时烛焰的像只有一小部分成在光屏边缘的A处,大部分不在光屏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3)当蜡烛距透镜5.0 cm时,光屏上(选填“有”或“没有”)烛焰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此时,像成在(选填“光屏”或“蜡烛”)一侧.(4)小明用LED灯做成字母“F”替换蜡烛,将它放在距透镜15.0 cm处,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小明在毛玻璃光屏后面观察物和屏上的像,他直接看到的物为“F”,则他看到屏上像的形状为;移去光屏,在光屏处,看到像的形状为.参考答案梳理·考点清单考点一1.凸会聚凹发散2. F 光心 F4.底会聚发散考点二1. 缩小实像正立2. (1)增大大远大近小(2)变大大大近小考点三1.照相机凸透镜缩小2. (1)前面(2)凹透发散后3. (1)后面(2)凸透会聚前突破·重点难点例1 如图所示例2 如图所示例3 A 例4 C例5 乙凹探究·常考实验例(1)实(2)C(3)①左②近视(4)等大80 没有分类练习1.B2.折射凸3.如图所示4.如图所示5.B6.A7.D8.倒右右55 cm~60 cm9.A 10.B 11.A12.凸照相机缩小2f近13.放大投影仪14. (1)大于2倍焦距(或u>2f)(2)靠近缩小15. C16.凸远视17.前凹透镜18. (1)20.6(2)放大(3)右19. (1)最小、最亮光心(2)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3)有蜡烛(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10cm
像的性质 倒立缩小的像
倒立等大的像
倒立放大的像
实验结论:
实验次数 1 2 1 2 1 2
物距u/(cm) 30 25 20 20 15 12
(1)u>2f时,f<v<2f,成倒立缩小的像;
(2)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像;
(3)f<u<2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像。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成像的性质
应用
像距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2f>v>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2f>u>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幻灯机
u<f 物像同侧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1、成因: 2、矫正: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远视眼成因及其矫正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 太弱,成像于视网膜后。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 视眼镜。(老花眼镜)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远视眼与近视眼相反 ,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而看不 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眼的缺陷是晶状体凸度过小 ,相当 于凸透镜的焦距过长 ,或者是眼球前后距离过短,经 过晶状体调节后,近处物体的像仍然在视网膜的后方。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 Nhomakorabea教学资源

4、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 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二倍焦距之外向焦点移动, 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 )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矫正的方法就是配戴凸透镜片的眼镜 ,使近处物体 所成的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知识拓展
保护我们的眼睛已经刻不容缓!!! 1、不要边走边读; 2、不要躺在床上阅读; 3、不要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阅读; 4、不要长时间玩游戏; …………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u=20cm时,成倒立、等大的像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3、继续将物体向透镜方向移近几厘米,找到一个成倒 立放大像的位置,测量出物距。改变物距再做一次测量, 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u=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近视眼的眼球缺陷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1、成因: 2、矫正: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近视眼成因及矫正光路图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 太强,成像于视网膜前。
配戴用凹透镜做 成的近视眼镜。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近视眼患者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经过晶状体调 节后,远处物体的像仍成在视网膜的 前 (“ 前 ” 或“后 ”)方,其眼的缺陷是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 前后距离过长;戴上近视眼镜后,利用凹透镜对光的 发散的特点,使所成的像相对晶状体 __后___(“后 ” 或“前 ” )移,从而使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眼球的结构
睫状体 瞳孔 角膜
晶状体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眼的成像原理
视网膜 视神经
玻璃体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人眼看物原理: 类似照相机的凸透镜成像
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 凸透镜。物体上的光线从瞳孔 进入,通过晶状体,把物体的 像成在球形暗箱后壁上的视网 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中 的胶片,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接收到光的信息。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5、如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光路图,请在虚线框中填 入适当的透镜.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一、眼的成像原理 1、眼球的光学结构,相当于一架照相机; 球壳----球形暗箱; 晶状体-----凸透镜; 视网膜----胶片 2、晶状体的焦距可以自动调节;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5.如图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通过 凸透镜成的像,请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并标 出它的焦点。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6.在图中,F为焦点,P为两倍焦距处,请画出入射光线a、b通过透 镜后的对应的折射光线a′、b′。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规律精炼详细解释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二倍焦点物像等;实像总是异侧倒;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 像儿跟着物体跑。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手写)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2、大山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他
把烛焰移到距透镜39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
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的是( D )
A.5cm
B.10cm
C.15cm D.20cm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3、某班同学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 绘制了像距v跟物距u之间关系的图象, 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 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 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 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照相机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投影仪常用于教学和学术讲座。 它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像。它的 物是投影片上的图形或文字,物距略 大于焦距f,当投影片被机箱内的光 源照亮时,投影片上的图形或文字通 过镜头 (凸透镜 )成放大的像,并通 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图像 成在光屏上。

4、物体放在焦点处
u=10cm时,不成像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5、物体放在焦点之内
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像;物像同侧。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实像与虚像
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 ,我们可以在位于凸透镜另 一侧的光屏上接收到物体的像,像这样能够用光屏接 收到的像是实像;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7.如图,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眼是人体最具魅力的器官,它是心灵的窗口,也是 我们感觉外部世界的重要通道。那么,外部的景物是 怎样在人眼中成像的?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二、视力缺陷:远视和远视眼
近视
远视
成因
眼球前后经过长或 眼球前后经过短或晶状 晶状体曲度过大 体弹性变小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动物的眼睛
短耳猫头鹰常在夜间出没并穿越森林,它们的眼的瞳孔 可以很大,以便在黑暗中接收更多的光;为了能敏捷地捕 捉猎物,两只眼都是面向前方的,这样可使它们具有良好 的判断距离的本领。通常肉食性动物的眼也是面向前方的。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近视眼表现出的现象是看不清楚远处的景物,戴 上适当度数的近视眼镜后,就可以看清楚了。
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呢?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活动 模拟探究近视眼的眼球缺陷
凸透镜代表眼的晶状体,光屏看作 是视网膜,在凸透镜的前方放置近视眼 镜 (凹透镜 ),使蜡焰在光屏上成清晰 的图像。此时表示近视患者戴上眼镜后 看清了远处的烛焰。凸透镜到光屏的距 离即表示“晶状体 ” 到“视网膜 ”的 距离,记下这个距离。取下近视眼镜后, 可以看到“视网膜 ”上的像变模糊了。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正常的眼睛
晶状体、角膜等组织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从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它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当我们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 变大,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的物体。

动物的眼睛
果蝇
苍蝇的眼和许多昆虫的眼一样,是由数百上千个单眼组合构成 的,称做复眼。看周围物体的时侯这许多单眼一起工作,把各自接 受到的信息传给脑部。我们人类的眼在明亮的光照下,1min传送 60次信息到大脑,而 昆虫的眼1min可以传送200~300次的信息。 这样可使它们能够察觉运动中的敌人或猎物,以便迅速逃离或捕食。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1、小金同学由于经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 经眼科医生检查小金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前方,则小 金被确诊为 近 视眼,应佩戴 凹 透镜矫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