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交叉设计讲解
合集下载
交通立体交叉设计

历史与发展
历史
交通立体交叉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城市化 进程的加速和交通需求的增加,立体交叉设计逐渐成为城市 交通建设的重要手段。
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交通需求的不断变化,交通立体交叉 设计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如智能化控制、环保设计、多功能 设计等方面的应用,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04 交通立体交叉设计的优化与创新
CHAPTER
智能化交通设计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
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调整信 号灯的配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智能交通监控系统
利用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监 测交通状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 决策支持。
智能停车系统
通过智能化的停车位预约、导航和 收费系统,提高停车效率和便利性。
提供舒适、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满 足不同乘客的需求。
人行道与自行车道
优化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布局和设计, 提高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创新设计理念与方法
多元化交通方式融合
将不同交通方式融合在一个交通体系中,实现高效、便捷的出行。
创新结构设计
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理念和方法,提高立体交叉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特点
立体交叉设计具有提高交通效率、减 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性和美化 城市景观等特点。
设计原则与目标
设计原则
交通立体交叉设计应遵循安全、高效、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设计目标
通过优化交通流线、提高交通流量、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减少环境污染和提 高城市形象等手段,实现交通立体交叉设计的目标。
优点
减少车辆行驶距离,提高 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
缺点
结构复杂,造价较高,施 工难度大。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课件)

结合绿化和环保元素,建设生态 友好型交叉口。
立体交叉设计的优势和挑战
优势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美化城市景观。
挑战
占用土地面积大、工程投资高、设计和施工难度较 大。
结论和要点
立体交叉设计可以有效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通行能力,并为城市增添美丽景观。然而,其设计和施工也面 临一些挑战。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道路交通承载压力也在增加。本课件介绍道路立 体交叉的定义、分类以及设计原则,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立体交叉的定义和背景
立体交叉是指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道路交通中,通过交叉、分叉、立交桥等工程实现交通流的分离和安 全通行。
立体交叉的分类
天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通过桥梁方式将两个或多个道路交叉连接在一起。
地下通道
通过地下车道形式将道路交叉连接在一起。
立交桥
通过桥梁和地下车道相结合的方式将道路交叉连接在一起。
立体交叉的设计原则
1 通行安全
确保交叉口车辆和行人的 安全通行。
2 交通效率
3 美观和环境
提高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 减少拥堵。
设计要与周围环境和谐统 一,美化城市景观。
立体交叉的设计要素
结构设计
选取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保证交叉设施的稳定性和耐久 性。
交通规划
合理规划车道、出入口位置和 转弯半径,确保交通流畅。
交通标志
设置明确的标志和标线,指引 车辆和行人正确行驶。
成功的立体交叉设计案例
案例一
兼顾功能性与美观,交叉口成为 城市的地标建筑。
案例二
合理规划车道和转弯半径,确保 交通顺畅。
案例三
立体交叉设计的优势和挑战
优势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美化城市景观。
挑战
占用土地面积大、工程投资高、设计和施工难度较 大。
结论和要点
立体交叉设计可以有效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通行能力,并为城市增添美丽景观。然而,其设计和施工也面 临一些挑战。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道路交通承载压力也在增加。本课件介绍道路立 体交叉的定义、分类以及设计原则,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立体交叉的定义和背景
立体交叉是指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道路交通中,通过交叉、分叉、立交桥等工程实现交通流的分离和安 全通行。
立体交叉的分类
天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通过桥梁方式将两个或多个道路交叉连接在一起。
地下通道
通过地下车道形式将道路交叉连接在一起。
立交桥
通过桥梁和地下车道相结合的方式将道路交叉连接在一起。
立体交叉的设计原则
1 通行安全
确保交叉口车辆和行人的 安全通行。
2 交通效率
3 美观和环境
提高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 减少拥堵。
设计要与周围环境和谐统 一,美化城市景观。
立体交叉的设计要素
结构设计
选取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保证交叉设施的稳定性和耐久 性。
交通规划
合理规划车道、出入口位置和 转弯半径,确保交通流畅。
交通标志
设置明确的标志和标线,指引 车辆和行人正确行驶。
成功的立体交叉设计案例
案例一
兼顾功能性与美观,交叉口成为 城市的地标建筑。
案例二
合理规划车道和转弯半径,确保 交通顺畅。
案例三
城市道路设计第六章道路立体交叉

04
立体交叉的实例分析
实例一:四路交叉立体交叉设计
总结词
高效利用空间
详细描述
四路交叉立体交叉设计是一种常见的立体交叉形式,通过在不同高度上设置交 叉口,使得四个方向的车辆能够同时进行交汇,提高了道路的通行效率和交通 安全性。
实例二:高架桥式立体交叉设计
总结词
缓解交通压力
详细描述
高架桥式立体交叉设计通常用于高速公路或交通流量较大的城市主干道,通过建 设高架桥将不同方向的车辆进行分流,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和 道路通行能力。
立体交叉设计需注重人性化,提供方 便的步行、自行车道等设施,促进绿 色出行。
THANKS
感谢观看
提高交通流量的效率, 减少交通拥堵和延误。
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如噪音、空气污染等。
合理利用资源和资金, 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设计要素
01
交叉口布局
合理规划交叉口的空间布局,包括 车道数、交通信号灯等。
道路线形
确保道路线形与交通需求相匹配, 减少行驶难度和安全隐患。
03
02
车流组织
优化车流方向和流量分配,提高交 通流畅度。
选型依据
1 2
交通流量与流向
根据不同方向和车流量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立体 交叉形式,以提高交通流畅度和安全性。
道路等级与功能
考虑不同等级道路的交通特点,选择适合道路功 能的立体交叉形式,以满足交通需求。
3
工程造价与施工难度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考虑立体交叉的工程 造价和施工难度,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案。
城市道路设计第六章道路立 体交叉
• 立体交叉概述 • 立体交叉设计原则与要素 • 立体交叉的选型与规划 • 立体交叉的实例分析 • 立体交叉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交通运输第九章道路立体交叉设计PPT课件

第四节 匝道设计
1.右转匝道
一、匝道的基本形式
第31页/共38页
2.左转匝道 车辆须转约90~270°越过对向车道,至少需要一座跨线构 造物。 1)直接式:又称定向式或左出左进式。左转车辆直接从左侧 驶出,左转弯,到相交道路的左侧驶入。
第32页/共38页
2)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 (1)左出右进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到相 交道路时由右侧驶入。
第35页/共38页
3)间接式:又称环圈式 左转车辆先驶过正线跨线构造物,然后向右回转约270° 达到左转的目的。 特点:是右出右进;不需设构造物;匝道线形指标差。
第36页/共38页
第37页/共38页
感谢您的欣赏!
第38页/共38页
三路立交
第26页/共38页
3.环形立交
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因匝道数不足而共同使用,且 有交织路段的交叉 。
四路立交
第27页/共38页
3.环形立交
第28页/共38页
3.环形立交
第29页/共38页
3.环形立交 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因匝道数不足而共同使用,且 有交织路段的交叉 。
多路立交
第30页/共38页
第11页/共38页
9.2 立体交叉的类型及适用特点
9.2.2 互通式立交 构成:设跨线构造物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且上、下道
路有匝道连接,以供转弯车辆行驶的交叉方式。 特点:车辆可转弯行驶,全部或部分消灭了冲突点,各
方向行车干扰较小,但立交结构复杂,占地多,造价高。
第12页/共38页
1. 完全互通式立交 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全部在空间分离的交叉。 匝道数与转弯方向数相等,各转向都有专用匝道。 适用条件:高速道路之间及高速道路与其它高等级道路相交。 代表形式:喇叭形、苜蓿叶形、y形、X形等。
《交通立体交叉设计》ppt课件

①菱行立交 特点: 能保证主线直行车辆快速通 畅,转弯车辆绕行间隔较短; 主线上具有高规范的单一进 出口,交通标志简单;主线下 穿时匝道坡度便于车辆减速和 驶入车辆加速;方式简单,仅 需一座桥,用地和工程费用小 。 但次线与匝道衔接处为平面 立交,影响了通行才干和行车 平安。
内蒙古工业大学
布设时应将平面交叉设在次线上,主线上跨
6. 立体交叉的范围::是指各相交出入口变速车道渐变段顶点 以内包含的正线和匝道的全部区域。
二.公路立交与城市立交的主要区别
工程 立交
立交间距
占地
方式
构造层
排水 匝道车速
公路立交
大
大
简单
两层
明沟
高
城市立交
小
小
复杂 三层四层 暗管
低
公路立交
内蒙古工业大学
城市立交
第二节 立体交叉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一.按构造物的方式分
内蒙古工业大学
⑶环形立交 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因匝道貌岸然娄缺乏而同共运用,且有交错路段的交叉。 适用于主要道路与普通道路交叉,以用于五条以上道路相交为宜, 这种立交能保证主线直通,交通组织方便,无冲突点,占地较少,但次要道路的通告才干遭到 环道交错的限制,车速遭到中心岛直径的影响,构造物较多,左转车辆绕行间隔长。
⑤选型和总体布置要全面安排,分清主次,思索平面线形目的和竖向标高的要求
⑥选型应与定位相结合 3.立交方式选择的步骤和要点
①.初定立交的根本方式
⑴. 步骤
②.立交几何外形及构造的选择
③立交方案的比较
内蒙古工业大学
⑵. 要点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三、立体交叉的设计资料和设计步骤
1. 设计资料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课件

立交布局设计应考虑不同方向的交通需求,避免交通冲突,提高通行效率 。
立交布局设计还应考虑周边环境和景观要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提升城 市形象。
立交线形设计
立交线形设计是指根据交通流向 和道路等级,确定立交各部分的 线形参数,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
全性和舒适性。
立交线形设计应满足车辆行驶的 轨迹和速度要求,避免急转弯和
车道宽度优化
根据交通流量和车型比例,调整车道宽度。
排水系统优化
完善排水设施,防止积水影响交通安全。
可持续性与绿色设计
01
节能设计
使用节能型照明系统,降低能耗。
绿化植被
在立体交叉区域内增加绿化植被, 改善空气质量。
03
02
环保材料
使用环保材料进行施工,减少对环 境的破坏。
雨水收集系统
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实现水资源的 循环利用。
施工图设计
根据详细设计,绘制施工图纸,明确施工要 求和细节。
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城市立交桥:介绍该立交桥的设计理念、结构 特点、施工难点及解决方案。
案例二
某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分析该互通立交在交通组 织、安全保障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案例三
某山区立体交叉设计:探讨在山区地形条件下, 如何实现立体交叉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还应根据交通流量和流向,合理配置信号灯和控制设备,以保证 交通秩序和安全。
04 立体交叉设计的实践与案例
设计实践流程
需求分析
明确立体交叉设计的需求和目标,包括交通 流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制定多个设计方案,并评估 每个方案的优缺点。
详细设计
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结构、排 水、照明等方面的设计。
立交布局设计还应考虑周边环境和景观要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提升城 市形象。
立交线形设计
立交线形设计是指根据交通流向 和道路等级,确定立交各部分的 线形参数,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
全性和舒适性。
立交线形设计应满足车辆行驶的 轨迹和速度要求,避免急转弯和
车道宽度优化
根据交通流量和车型比例,调整车道宽度。
排水系统优化
完善排水设施,防止积水影响交通安全。
可持续性与绿色设计
01
节能设计
使用节能型照明系统,降低能耗。
绿化植被
在立体交叉区域内增加绿化植被, 改善空气质量。
03
02
环保材料
使用环保材料进行施工,减少对环 境的破坏。
雨水收集系统
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实现水资源的 循环利用。
施工图设计
根据详细设计,绘制施工图纸,明确施工要 求和细节。
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城市立交桥:介绍该立交桥的设计理念、结构 特点、施工难点及解决方案。
案例二
某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分析该互通立交在交通组 织、安全保障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案例三
某山区立体交叉设计:探讨在山区地形条件下, 如何实现立体交叉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还应根据交通流量和流向,合理配置信号灯和控制设备,以保证 交通秩序和安全。
04 立体交叉设计的实践与案例
设计实践流程
需求分析
明确立体交叉设计的需求和目标,包括交通 流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制定多个设计方案,并评估 每个方案的优缺点。
详细设计
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结构、排 水、照明等方面的设计。
第五章立体交叉设计1课件

三路定向 80-
形立交
100
70-80 70- 800080 11000
6.07.0
1、高速公路相互交叉;
2、地形适宜的双向分离式道路 相交。
对公路立交在确定基本形式时,应根据各方面的 交通量,结合地形、地物、当地交通条件综合考虑而 定,并注意以下几点:
(1)直行和转弯交通量均大,相交道路的计算行车速度 较高并要求用较高的速度集散时,可采用定向式或半 定向式立交。
直行 左转 右 能力 转
80- 70-80 70- 13000-
100
80 15000
60-80 30-40 30- 9000-
苜蓿叶式
40 13000
立交
部分苜蓿 30-80 25-35 30- 6000-
叶式立交
40 8000
菱形立交 30-80 25-35 25- 500035 7000
占地 面积
2、 立交几何形状及结构的选择 立交的几何形状及结构对行车速度、运行时间、
行车视距、视野范围、服务水平及通行能力等影响较 大。在基本形式的基础上,通过仔细研究,对立交的 总体结构进行安排,并合理布置匝道。
3、立交方案的比较 有时要有几个立交方案可供选择,要经过多方案
的技术、经济比较,以选择出满足交通功能要求、适 合现场条件、工程量小、投资省的最佳立交方案。
其中 a)为三路环形立交 b)为四路环形立交 c)为多路环形立交
b)
c)
图 9-10 环 形 立 交
第三节 立体交叉的布置规划与设计
一、立交的选型
• (一)立体交叉形式的选型原则 • 1.选型取决于相交道路的性质、任务和远景交通规划,设 计小时交通流量、流向等多方面因素。 • 2.选型必须与当地条件相适应,选型时要充分考虑地 区规划,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可能提供的用地范围,周围建 及设施分布状况等条件,因地制宜地布置匝道。 • 3.选型要注意远近期结合,全面考虑。即要考虑近期交通 要求,减少投资费用,又要考虑远期交通发展的需要。
《立体交叉造型》课件

立体交叉造型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艺术创作、产品包装、广告宣传等领域,可以吸引目 光、增加视觉冲击力。
立体交叉造型的优势
立体交叉造型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生动有趣,突破平面限制,给人一种立体感和层次感。
立体交叉造型的构成要素
主体形状
主体形状是立体交叉造型的 核心,可以选择各种几何形 状或自由形态。
副体构成
副体构成是指组成立体交叉 造型的各个元素,可以是图 形、文字、图像等。
视图选择
视图选择决定了立体交叉造 型的展示形式,可以选择透 视图、正视图等。
立体交叉造型的设计方法
1 步骤一:确定主体
形状
根据设计目的和风格选 择合适的主体形状,例 如立方体、椭圆等。
2 步骤二:安排副体
构成
将不同的副体构成按照 一定规律组合在主体形 状上,创造出丰富的交 叉效果。
立体交叉造型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与艺术的不断发展,立体交叉造型将在设计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立体交叉造型》PPT课 件
欢迎来到《立体交叉造型》PPT课件!本课程将介绍立体交叉造型的概述、 构成要素、设计方法、案例分析、设计技巧以及它的优点和发展前景。
立体交叉造型概述
什么是立体交叉造型?
立体交叉造型是一种创意设计技术,通过交叉叠加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元素,创造出立体感 和动态效果。
立体交叉造型的应用场景
立体交叉造型的设计技巧
1
技巧一:运用对称原理
通过对称排列副体构成,增强立构成中运用明暗对比,使立体交叉造型更具层次感。
3
技巧三:运用透视法
采用透视效果展示立体交叉造型,创造出更真实的空间感。
结论
立体交叉造型的优点
立体交叉造型可以增加视觉冲击力,吸引观众的关注,使设计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立体交叉造型的优势
立体交叉造型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生动有趣,突破平面限制,给人一种立体感和层次感。
立体交叉造型的构成要素
主体形状
主体形状是立体交叉造型的 核心,可以选择各种几何形 状或自由形态。
副体构成
副体构成是指组成立体交叉 造型的各个元素,可以是图 形、文字、图像等。
视图选择
视图选择决定了立体交叉造 型的展示形式,可以选择透 视图、正视图等。
立体交叉造型的设计方法
1 步骤一:确定主体
形状
根据设计目的和风格选 择合适的主体形状,例 如立方体、椭圆等。
2 步骤二:安排副体
构成
将不同的副体构成按照 一定规律组合在主体形 状上,创造出丰富的交 叉效果。
立体交叉造型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与艺术的不断发展,立体交叉造型将在设计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立体交叉造型》PPT课 件
欢迎来到《立体交叉造型》PPT课件!本课程将介绍立体交叉造型的概述、 构成要素、设计方法、案例分析、设计技巧以及它的优点和发展前景。
立体交叉造型概述
什么是立体交叉造型?
立体交叉造型是一种创意设计技术,通过交叉叠加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元素,创造出立体感 和动态效果。
立体交叉造型的应用场景
立体交叉造型的设计技巧
1
技巧一:运用对称原理
通过对称排列副体构成,增强立构成中运用明暗对比,使立体交叉造型更具层次感。
3
技巧三:运用透视法
采用透视效果展示立体交叉造型,创造出更真实的空间感。
结论
立体交叉造型的优点
立体交叉造型可以增加视觉冲击力,吸引观众的关注,使设计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菱形立体交叉
部分苜蓿叶立交1
幸运草
部分苜蓿叶立交2
部分苜蓿叶立交3
苜蓿叶式立交
长条苜蓿叶形立交
三层式苜蓿叶形立交
苜蓿叶立交4
喇叭形立交
喇叭形立交
喇叭形立交
广州广惠高速立交
环形立交
二层式环形立体交叉朝阳门立交
三层式环形立体交叉朝阳门立交
四层式环形立体交叉广州区庄立交
迂回涡轮式立交1
了冲突点; ②车流可连续运行,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③节约了运行时间和燃料消耗; ④控制了相交道路车辆的出入,减少了对高速道路的干扰。
立体交叉的组成
立体交叉口的基本组成
跨线桥(或地道)
主(正)线 匝道
入口
出、入口 变速车道 集散车道
出口
立体交叉的设置及分类
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
1. 相交道路等级高 2. 地形适宜 3. 道路与铁路交叉
互通式立交的类型
互通式立交分类
按车辆交通组成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和分行的立体交叉 按交通组织是否在次要道路保留平面交叉分为部分互通式立交 和完全互通式立交。
部分互通式立交
1. 菱形立体交叉 2. 部分苜蓿叶立交
完全互通式立交
苜蓿叶式立交 喇叭形立体交叉 环形立体交叉 迂回涡轮式立交 定向式与部分定向式立交 组合式立交
平、纵组合线形设计
匝道端部设计
出、入口设计
变速车道设计
匝道基本形式-右转匝道
匝道基本形式-左转匝道
环形左转匝道
定向式左转匝道
匝道基本形式-左转匝道
迂回式左转匝道
匝道入口设计
(a)减速车道 (b)交通岛端部作一定偏 移
匝道出口设计
(a)较小的合流角
变速车道设计1
变速车道形式:平行式,直接式
变速车道设计2
立体交叉的选型
公路互通式立交的选定原则
如,直行和转弯交通量均大,用定向 转弯交通量不大用半苜蓿叶形等
城市立交选型考虑的依据
考虑交通的系统特性 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与交通量选型
考虑我国交通结构的特点,合理安排层次 节约用地、降低造价 注意环境、景观协调
立体交叉方案优化
综合评定方法 立交设计方案拟定评价和设计流程(p167) 图1-6-18
立体交叉分类
按跨越方式分: 上跨式立交 按交通功能分: 分离式立交
下穿式立交 互通式立交
按交通流线分:完全互通式,部分互通式 按收费方式分:收费式,不收费式
上跨式立体交叉 分离式立体交叉
下穿式立体交叉 互通式立体交叉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间距
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最小间距
满足车辆交织和变速、设置标志等方面的需要,其值不 应小于4Km。 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间距和同其他设施的的间距(p150) -表1-6-1 城市立交合理间距的效果: 均匀分散交通量 有足够的交织段长度 保证判别交通标志的时间
道路工程 Highway Engineering
第一篇道路路线
第六章 立体交叉
立体交叉的设置
定义:立体交叉(简称立交)是利用跨线构造物使道路与道路 (或铁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 立交是高速道路(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统称)必不可少 的组成部分。
为什么要设置立体交叉? 优点:①使各方向车流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行驶,消除或减少
迂回涡轮式立交2
京沪高速与京台(福)高速互通立交
迂回式立交-北京五环路五方桥立交
定向式Y形立交
全定向立交
全定向式X形立交
组 合 式 立 交
长春西解放大路立交
长春西解放大路立交
长春西解放大路立交
长春西解放大路立交位于吉林省年春市区西解放大路、农大 路与开运街、安人街交汇处,是座5路交叉并跨越京哈铁路 的3层互通式立交,中层车道设计机动车通行能力为7800辆 /h,下层非机动车道为20000辆/h。 立交占地总面积7.3公顷,共有桥梁81孔,总长1565m,大 部份由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多孔连续梁组成,其中70%为弯、 斜、坡结构。下部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和Y型墩身。机 动车道与下层非机动车道交叉点则采用预制混凝上空心板梁 及轻型桥台。于1990年6月竣工。
变速车道横断 面宽度
干道与匝道连 接示意图
变速车道设计3
变速车道长度
L V12 V22 / 26a
本章内容结束
立体交叉的其他设计
收费站和收费广场
收费道路上立交的布置
收费站
收费广场
景观设计要点
坡面修饰 绿化栽植
绿化设计示意图 路桥立交景观设计实例
辅助设计要点
立交范围排水设计 立交范围照明设计 交通标志和标线
1、合理布置主线、匝道和横断面车道数 2、确保主线交通快速、安全和不间断 3、尽量少的交织 4、快速路立交应采用无交织设计的方案 5、匝道与主线的连接、出入口布置要符合安全舒适的行车条件 6、匝道形式的确定 7、立交层次的安排
1、立交设计速度(p170)
立交直行方向的设计速度 环形立交的设计速度 匝道的设计速度
1. 分流点和合流点处的车 道数应保持平衡
NC NF NE 1
2. 分叉点和汇合点处的车 道数不仅应保持平衡,还 应保持基本车道数的连续 性
立交的匝道设计
立交的等级
匝道设计依据
计算行车速度 设计交通量
匝道基本形式
通行能力
平面线形设计
匝道设计要点
匝道横断面及超高 立交匝道主要技术
纵断面线形设计
指标(p180表1-612)
立体交叉设计(1)
2、车道数和平衡原则 3、横断面设计
立交道路横断面形式和各组成部分的宽度 引道的横断面形式
4、立交的平纵断面设计(p175)
平面线形 、 互通式立交主线的线形指标(p175) 表1-6-7 立交的净高 表1-6-8 立交的设计纵坡 表1-6-9 表1-6-10 竖曲线
行车视距
车道数和平衡原则
立体交叉分级
公路立交分级:枢纽互通式立交,一般互通式立交 城市道路立交分级:枢纽立交,一般互通式立交,简单立交, 分离式立交
城市道路立交等级划分及功能特征(p161) 表1-6-3
互通式立交型式及特性一览表
互通式立交型式及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览表(续)
立体交叉设计
互通式立体交叉总体设计的原则和应考虑的因素
各类型立交对比
名称 苜蓿叶形立交 喇叭形立交 环形立交
优点 畅通,安全 结构简单,安全 占地小
缺点
占地大;不易设置收费口
占地较大 通行能力受交织断面的交织
能力限制
迂回涡轮式立交
匝道半径大,快速
占地大,绕行距离较长,转 弯速度小,运营费用略 大,工程造价家较高
定向式立交
各方向有直接的匝道,快 捷
构造复杂,造价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