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教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乙型肝炎病毒PPT幻灯片课件

乙型肝炎病毒PPT幻灯片课件
12
(1)表面抗原(HBsAg)
1)存在于三型颗粒中;
2)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
3)可刺激产生:抗-HBs—保护性抗体 和细胞免疫应答
制备疫苗
4)分亚型
抗原表位:a, d/y, w/r;
亚型:adr(汉)、adw(少数民族)、ayr、ayw;
5)抗-HBs:有免疫力;
13
PreS1Ag、PreS2Ag
DND多聚酶等
6
(2)小球形颗粒
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中空颗 粒。为过剩的表面抗原,无DNA。
(3)管形颗粒
管形颗粒:由小球形颗粒聚集而成。
7
2.HBV基因结构与功能1)HBV基因结构:
不完全双链环状DNA 长链(负股):3200核苷酸
短链(正链):50~100% 粘性末端:5′-250个核苷
4
(1)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
大球形颗粒:有感染性的完整的病毒颗粒。 直径:42nm 外层=包膜:脂质双层+HBsAg、
PreS1Ag、 PreS2Ag
主蛋白:HBsAg(226) 中蛋白:HBsAg-PreS2Ag(281) 大蛋白:HBsAg-PreS2Ag-PreS1Ag(400)
5
内层=衣壳:20面体、27nm 衣壳蛋白:HBcAg+ HBeAg 核心:不完全双链环状DNA、
1)具有吸附表位;
2)与病毒的复制有关---病毒复制指标;
3)可刺激产生:抗- PreS1
抗- PreS2:
阻断结合
见与急性肝炎恢复期的早期,
提示HBV正在或已经清除;
4)抗-PreS1:较长
抗-PreS2:急性期血清,持续时间仅2~3个月;
14

病毒性肝炎教学查房PPT课件

病毒性肝炎教学查房PPT课件
提倡使用安全套等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对高危人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病毒性肝炎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01
包括甲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等。
接种对象
02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根据当地流行病学情况确定接种对象。
接种方法
03
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接种,确保接种剂量和接种时间的准确性。
心理调适
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减轻焦虑、抑郁情 绪。
定期复查
指导患者定期进行肝功能、病毒载量等检查, 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生活方式调整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充足 睡眠。
预防措施
向患者强调预防肝炎病毒感染的措施,如注 射疫苗、注意个人卫生等。
患者教育
疾病知识宣教
向患者介绍病毒性肝炎的病因、传播 途径、治疗及预防知识。
非酒精性脂肪肝
无饮酒史及肝炎病毒感染证据,但有肥胖、糖尿 病、高血脂等代谢异常表现。
辅助检查
肝功能检查
转氨酶、总胆红素、白 蛋白等指标异常。
病原学检测
影像学检查
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如乙肝五项、丙肝抗体
等。
肝脏超声、CT或MRI等 检查显示肝脏形态和密
度异常。
病理学检查
肝活检可见肝脏炎症及 坏死病变。
05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与康复
护理要点
休息与活动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 累,根据病情适当活动。
饮食护理
提供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 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 性食物。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黄疸 、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等表 现。

病毒性肝炎讲课PPT课件

病毒性肝炎讲课PPT课件

国际肝炎联盟 (IASL):促进 全球肝炎防治合作 与交流
世界肝炎日:每年 7月28日,提高公 众对病毒性肝炎的 认识和重视
国际合作项目:如 “全球肝炎消除计 划”,加强各国之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PART SEVEN
医疗费用:治疗病毒 性肝炎需要大量的医 疗费用,给患者和家 庭带来经济负担
劳动力损失:病毒性 肝炎可能导致患者丧 失劳动能力,给社会 带来劳动力损失
公共卫生支出:政府需 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病 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控制, 增加公共卫生支出
抗病毒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如 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等
免疫调节治疗:使用免疫调节药物, 如胸腺素、免疫球蛋白等
保肝治疗:使用保肝药物,如护肝 片、肝泰乐等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 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饮 酒和辛辣食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睡眠、运动等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 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擅自停药或减量
社会心理影响:病毒 性肝炎可能导致患者 和家庭产生心理压力,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病毒性肝炎是全 球性的公共卫生 问题
病毒性肝炎可能 导致肝硬化和肝 癌等严重疾病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 途径多样,包括血 液、母婴、性接触 等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和治疗需要投入大 量的公共卫生资源
世界卫生组织 (WHO):全球 范围内推动病毒性 肝炎防治工作
母婴传播是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产道、哺乳等方式传播给婴儿 母婴传播的肝炎病毒类型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 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包括孕期筛查、疫苗接种、母乳喂养等
PART FOUR
接种时间:新生儿、儿童、成 人等不同人群的接种时间不同

病毒性肝炎课件ppt课件

病毒性肝炎课件ppt课件

最新课件
36
❖1. 乙肝病人能否生育?
❖ 可以生育.
❖ 男性乙型肝炎患者,如果肝功能正常且稳定, 妻子又有保护性抗体(抗-HBs),是可以生育 的。
❖ 女性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其新 生儿出生时呈表面抗原阳性者占5%~7%,可 能是经胎盘传播的。如在妊娠后期患病,胎 儿及新生儿的肝炎表面抗原的阳性率为20%~ 30%。要注意以下处理:
最新课件
7
三、发病情况
1.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各类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 2.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逾1.2亿。 3.乙型肝炎患者近3千万。 4.每年近 30万人 死于肝炎或肝癌。
最新课件
8
不同类型肝炎病毒引起的 临床表现具有共同性
❖ 症状:乏力、纳差、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痛
❖ 体征:黄疸、肝大、脾肿大、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腹 水等
对乙肝已有免疫力
HBsAb +
HBeAb +
HBcAb +
最新课件
20
HBsAg HBeAg -
HBsAg HBeAg -
HBsAb HBeAb + HBcAb +
既往感染
单独抗HBc阳性 不是传染性的指标
HBsAb HBeAb HBcAb +
但需注意 隐匿性慢性乙肝 (HBV DNA阳性)
最新课件
最新课件
37
❖ 怀孕期处理: 从孕妇孕 28 周以后开始的, 根据孕妇的不同情况,使用抗病毒药物,肌 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 新生儿处理: HBV慢性感染母亲的新生儿出 生后立即注射HBIG100~200IU, 3天后接种乙 肝疫苗10微克,出生后1个月重复注射一次;6 个月时再注射乙肝疫苗,保护率可达95%以上.

病毒性肝炎PPT课件

病毒性肝炎PPT课件

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不洁性行为, 减少性伴侣数量。
提高公众意识与预防措施
增强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共用餐具和洗漱用品等。
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病毒性肝炎的病人或携带者
避免与感染病毒性肝炎的病人或携带者密切接触,如家庭成员、同事等。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病毒性肝 炎。
02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生理
肝炎病毒的复制与传播
肝炎病毒的复制
肝炎病毒在肝脏内复制,通过利用人体细胞机制进行复制,导致肝细胞损伤。
传播方式
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破损皮肤和黏膜接触传 播。
肝脏的病理改变
01
02
03
肝细胞损伤
肝炎病毒在肝脏内复制过 程中,导致肝细胞损伤和 炎症反应。
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
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支持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康复信心 。
生活质量
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肝功能异常
肝炎病毒引起肝细胞损伤, 导致肝功能异常,表现为 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升 高。
肝脏结构改变
肝炎病毒引起肝细胞损伤 和炎症反应,导致肝脏结 构改变,如肝纤维化、肝 硬化等。
免疫应答与疾病进展
免疫应答
人体免疫系统对肝炎病毒的入侵产生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疾病进展
肝炎病毒持续复制和免疫应答的异常,可能导致疾病进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 肝癌。
供肝来源
肝移植的供肝来源有限,需要 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匹配,以降

病毒性肝炎科普PPT课件

病毒性肝炎科普PPT课件

肝癌
肝癌是病毒性肝炎的另一 种严重并发症,肝炎病毒 可直接或间接导致肝癌的 发生。
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一 旦出现明显症状,往往已 经到了晚期,治疗难度大 ,预后较差。
肝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 切除、化疗、放疗等,根 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 案。
其他并发症
除了肝硬化和肝癌外,病毒性肝 炎还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如门
确保移植肝脏的功能正常。
Part
04
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
肝硬化
肝硬化是病毒性肝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肝炎病毒对肝脏的持续损害,导致肝 脏组织逐渐发生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肝硬化会导致肝功能严重受损,出现黄疸、腹水、出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 活质量。
肝硬化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必要时需要进行肝 移植手术。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
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 ,如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性传播和血液传播
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通过性接 触或血液传播,如共用针头、注射器 等。
临床表现
急性肝炎
起病急,出现发热、乏力 、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疸 。
慢性肝炎
病程超过6个月,可出现 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等 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肝 硬化和肝癌。
认知调整
2
了解病毒性肝炎的相关知
识,正确认识疾病,避免
恐慌和误解。
社会支持
3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分享感受和困惑,获得情 感支持和理解。
家庭护理
隔离措施
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病毒性肝炎, 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如分餐制 、使用个人物品等。
预防接种
对于易感人群,及时接种肝炎疫 苗,提高免疫力,预防病毒性肝 炎的发生。

肝炎健康宣教ppt课件

肝炎健康宣教ppt课件

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

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食用了被 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都可被污染甲型肝炎。
只要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饭前饭后要洗手 食物须洗干净并彻底煮熟 尤其是海鲜类须清洗干净并彻底煮熟 不要购买来路不明或路边摊点的食物 就可以预防甲型肝炎
乙肝
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
病人 HBV携带者
粪-口 经食物 经水
经体液 母婴 医源性
未接种甲肝疫苗
未接种乙肝疫苗
丙肝
丁肝
病人 HCV携带者
病人 HDV携带者
接触 经血液
接触 经血液
普遍易感
HBV感染者
戊肝
病人 无症状感染者
同甲肝
普遍易感
肝炎早期症状
肝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如:食欲减退,消 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 食物,如果进食便会引起恶心、呕吐,活动后易 感疲倦。 1.出现食欲不振,不想吃饭,胃口不好; 2.面色黯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 等; 3.巩膜或皮肤黄染,或出现“三黄”症状; 4.出现肝区隐痛、肝区肿大; 5.出现蜘蛛痣和肝掌症状。

传播途径: 经血传播:通过输入污染 HCV 的血液或血制品,献血或 反复透析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均可造成 HCV 传播。输入 含 HCV 的血液最易感染,也可通过反复接触微量血液传 播。 研究显示:在静脉吸毒人群中抗-HCV阳性率为28.68%.
丙型肝炎传播
性接触传播:从丙型肝炎感染者的精液、阴道液中极易检测到 HCV-RNA,其配偶HCV感染率高于家庭其他成员和一般人群,说 明HCV存在性接触传播的危险。 研 究 显 示 : 在 卖 淫 女 中 抗 -HCV 阳 性 率 为 9.83%( 正 常 人 群 为 2.28%)。

肝炎病毒ppt课件

肝炎病毒ppt课件

治疗:对症处理
学习交流PPT
13
hepatitis B virus,HBV)
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结构 2、培养特性 3、抵抗力
学习交流PPT
15
形态与结构
1、形态: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
小球型颗粒——无核酸及DNA多聚酶
管型颗粒——同小球型颗粒
2、结构:核酸——双链DNA、长(负)链、短(正)链
小球型颗粒
乙型肝炎病毒的三种颗粒
学习交流PPT
18
大分子 膜蛋白
中分子 膜蛋白
小分子 膜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结构模式
学习交流PPT
19
S区
正链
C区
负链
P区
重复序列
X区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结构模式
学习交流PPT
20
培养特性
1、动物接种:黑猩猩 2、细胞培养:肝癌传代
学习交流PPT
21
抵抗力
1、100。C 10min、0.5%过氧乙酸灭活 2、耐干燥、紫外线、低温
乙型肝炎病毒的诊断
标本采集:血清 血清学诊断:“两对半”测定 病毒核酸测定
学习交流PPT
28
HBsAg
表15-3 HBV抗原抗体检测结果的临床分析
HBeAg
抗HBs
抗HBc
抗HBe
结果分析
+
-
-
-
-
感染HBV,结合肝功能判断有无乙肝
+
+
-
-
-
急性乙肝或慢性乙肝或无症状携者
+
+
-
+
-
急性或慢性乙肝(俗称“大三阳”,传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食具等传播 ❖ 传染源多为甲肝患者,HAV在转氨酶升高前5~
6天即存在于血液和粪便中,随着抗HAV IgA和 IgG/IgM的出现,粪便不再排出病毒 ❖ 常造成散发性流行或大面积流行 ❖ 有自限性,不发展成慢性肝炎
Hepatitis A Infection
Typical Serological Course
HAV的电镜照片
Feinstone (1973)
capsid
Enterovirus 72 No envelope Single stranded RNA
ssRNA
HAV的其他生物学特性
❖ 培养特性:原代肝细胞或恒河猴胚肾传代株细胞对
HAV敏感,增殖缓慢,不引起细胞裂解 ❖ 动物模型:黑猩猩、绒猴及红面猴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
一、 生物学性状
▪ 属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72型) ▪ 球形病毒,直径27nm,无包膜,呈20面立体对称
❖ 单正链RNA(+ssRNA) ❖ 编码的大分子蛋白经酶解后形成结构蛋白(VP1~
VP4)和各种功能性蛋白 ❖ HAV只有一个血清型
完整环状dsDNA
-DNA为模板
逆转录
-DNA
3.5kb mRNA +DNA
2.1/2.4kb mRNA 0.8kb mRNA
肝炎病毒分型特点
❖ HAV、HEV ❖ HBV、HCV
消化道传播
血液、母婴传播、性
❖ HDV(缺陷病毒) 同HBV
❖ HFV
消化道传播
❖ HGV
血液传播
❖ TTV
血液传播
急性肝炎 急/慢性肝炎
肝硬化、肝癌相关
慢/急性肝炎
TTV:输血传播肝炎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 TTV)
❖ 抵抗力:较强
✓ 比肠道病毒更耐热,60℃ 4 h不被灭活,100 ℃ 5分钟可 灭活
✓ 耐乙醚、 酸(pH 3) 、胆汁均有抵抗力 ✓ 在污水、海水及食品中可存活数月或更久 ✓ 氯消毒、紫外线照射、甲醛处理均可破坏其传染性
二、HAV的致病性——甲型肝炎
❖ 潜伏期为15~50天 ❖ 粪-口途径传播: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海
Symptoms ALT
Total anti-HAV
Titre
Fecal HAV
IgM anti-HAV
0
1
2
3
4
5
6
Months after exposure
12
24
HAV的致病性过程
粪-口途径传播
口咽部或唾液 腺中早期增殖
肠道与局部 淋巴结中大 量增殖
通过胆汁随粪 便排出体外
肝脏为最终靶 器官(主要是 免疫病理反应, 或直接损伤)
五、甲肝的防治
1、控制传染源
• 隔离治疗急性期病人 • 所有废弃物及日常用水均需严格消毒
2、切断传播途径
• 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 水产品不宜生吃(《甲肝,1988》上海甲肝爆发流行) • 水果蔬菜要洗干净
3、加强卫生宣教,处理好粪便,保护水源
免疫预防
❖ 人工被动免疫-------丙种球蛋白 对象:未感染者,主要为儿童和与肝炎病人 有密切接触者
HBsAg PreS1 PreS2
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
PreS1 PreS2
2)HBV的小球形颗粒
成分为HBsAg,无核酸,无感染性
3)HBV的管形颗粒
无核酸,无感染性
2、HBV的基因结构
3200核苷酸, 不完全双链环状DNA,含4个ORF
正链(短链) dsDNA
负链(长链)
HBV 基因结构
❖ 抗-HAV IgM(+)------甲肝的确诊依据
四、HAV微生物学检查
1.测抗体
❖ 诊断:感染早期可检测血清中的抗-HAV IgM 动态观察Ab效价:双份血清效价,升高4倍
❖ 流行病学调查:抗-HAV IgG
2.测抗原
❖ 免疫电镜、RIA、ELISA
3. 核酸检测
❖ RT-PCR、分子杂交检测病毒RNA
电镜下的HBV
1)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
✓ 概念:
具有感染性的完整HBV颗粒, 球形,直径42 nm, 具有双 层衣壳,核酸为dsDNA。1970年,Dane首先在乙肝感染者血 清中发现,所以又称Dane颗粒
核心:dsDNA和DNA多聚酶 ✓ 结构
双层衣壳:外衣壳(包膜)-
内衣壳-----HBcAg
中国肝炎病毒流行病学特点
➢ 高发区: 中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也是病毒 性肝炎的高发区。
➢ 种类多:目前已知的甲、乙、丙、丁、戊、己、庚及 TTV型肝炎,在我国均有发生,其中尤以 甲、乙、丙、戊4个型别的流行情况严重。 仅乙肝病毒携带者以达1.2亿之多。
➢ 危害大:病毒性肝炎是对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 病,导致肝癌、肝硬化。
入血并形 成病毒血 症
HAV发病过程
常见症状
❖ 流感样症状 ❖ 厌食 ❖ 恶心 ❖ 黄疸(眼部及皮肤呈黄色) ❖ 尿黄 ❖ 腹痛 ❖ 乏力
❖ 检查:肝肿大、压痛、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升高
三、HAV的免疫性
❖ 无论显性感染还是隐性感染均能诱生出高效 价抗-HAV
❖ IgM 抗体持续存在3-6个月 IgG 抗体则可维持多年
肝炎病毒
Hepatitis Virus
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
❖ 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 ❖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 ❖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 ❖ 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 HDV) ❖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 HEV)
❖ 人工主动免疫------减毒活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正在研制中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HBV) Hepatitis B virus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
一、生物学性状
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
1、形态与结构(3种形态) 1) 大球形颗粒 2) 小球形颗粒 3) 管型颗粒
HBV 基因编码产物
4个ORF
S区 S gene编码来自preS1、preS2 gene
C区 C gene, preC 编码
P区
编码
X区
编码
HBsAg preS1、preS2Ag
HBcAg和HBeAg
DNA多聚酶
HBxAg(与肝癌发生有关)
3. HBV的复制
HBV-DNA
-DNA模板
延长+DNA
DNA多聚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