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框架结构教学楼的毕业设计

框架结构教学楼的毕业设计

框架结构教学楼的毕业设计框架结构教学楼的毕业设计在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之际,毕业设计成为了每位学子必须面对的一道坎。

而对于建筑类学生来说,设计一座框架结构教学楼成为了他们的毕业设计主题。

框架结构教学楼作为现代教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满足教学需求,还要考虑到建筑的美观和功能性。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探讨框架结构教学楼的毕业设计。

首先,在进行框架结构教学楼的毕业设计之前,建筑师需要充分了解教学楼的功能需求。

教学楼是学生们学习和交流的场所,因此,它的设计应该注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教室的大小、布局和设备等因素,以满足不同学科的教学要求。

此外,教学楼还应该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学生和教师进行休息和交流。

因此,在进行毕业设计时,设计师应该对教学楼的功能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需求。

其次,框架结构教学楼的外观设计也是毕业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作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教学楼的外观设计应该与学校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材料和造型来打造独特的外观。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到教学楼的周边环境和气候条件,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外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给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此外,在进行框架结构教学楼的毕业设计时,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如今,环保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建筑行业也应该积极响应。

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可再生材料、节能设备和自然通风等手段,降低建筑的能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设计师还可以考虑到建筑的废物处理和水资源利用等问题,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毕业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为未来的教学楼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在进行框架结构教学楼的毕业设计时,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教学楼作为大量师生聚集的场所,其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师应该合理布局逃生通道和安全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人员。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六层框架结构教学楼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六层框架结构教学楼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六层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背景:教学楼作为学校的重要建筑之一,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场所,其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尤为重要。

本设计致力于设计一座六层框架结构的教学楼,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并保证建筑的安全和稳定。

设计目标:1.结构稳定性:确保教学楼在各种荷载和地震作用下能够安全稳定地承载力学和自然荷载。

2.使用功能性:合理设计教学楼的布局和功能区,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教学需求。

3.空间灵活性:考虑到今后可能的教学需求变化,设计具备空间可调整性,便于教室和办公区域的改变和扩建。

4.动力性能:优化结构设计,减小结构与地震时的相互作用,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设计方案:1.地基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判断地基承载力和地震基本烈度等,选择合适的承载力和抗震设计参数,确保基础承载力和稳定性。

2.结构形式:选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教学楼的主要结构形式,因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承载力。

3.教室布局:合理规划教室的布局,确保教室面积和座位数量符合教学要求,同时考虑照明和通风等因素,提高学生学习的舒适性。

4.办公区设计:设计办公室区域,为教师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合理布局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区等功能空间。

5.建筑布局:结合校园环境和功能区要求,合理配置教学楼的建筑布局,确保内外环境的协调性。

6.抗震设计:通过选择适当的抗震构造措施,如设置基础隔震、增加剪力墙、加强柱与梁连接等,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设计结果:本设计采用六层框架结构的教学楼设计方案,结合不同楼层的教室、办公区和功能空间,满足教学需求。

设计结果经过结构计算和抗震性能分析,符合设计目标和各项安全规范要求,可为学校提供一座安全稳定、功能完善的教学楼。

总结:通过设计一座六层框架结构的教学楼,本文旨在满足现代教育要求,保证建筑的安全稳定性。

设计方案包括地基设计、结构形式选用、教室布局、办公区设计、抗震设计等。

设计结果经过结构计算和抗震性能分析,符合设计目标和安全规范要求。

实验中学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

实验中学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

泰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实验中学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所在学院机械与工程学院专业名称土木工程申请学士学位所属学科工科年级 09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完成日期2013年 5月 30日中文摘要摘要在实际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较为普遍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学校等公共建筑。

本设计主要对多层框架教学楼的横向框架进行了设计。

在进行设计时首先查《荷载规范》对结构的恒载、活载、风荷载以及地震荷载进行计算。

竖向荷载利用分层法、水平荷载利用D值法进而得到各种作用下结构各杆件的内力标准值。

然后按照最不利组合方式,对各种作用下的内力进行组合。

最后在组合中找出各杆件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对构件进行截面设计,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进行配筋并绘出施工图。

本设计还对基础、楼板、楼梯等进行了设计,并绘出了结构施工图。

除对本框架进行手算外,还利用了PKPM对本结构进行了电算。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并充分结合我四年来学到的基本知识使我了解了框架结构设计的全过程,达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同时通过设计中使用的建筑方面的规范和软件,使我更加熟悉了规范和软件的使用操作,为我以后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字:框架结构;荷载;分层法;D值法I英文摘要Abstract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has been a common structural form owing to their successful applications in many areas such asresidence, office, schools and other public buildings. This thesis is aimed at the design for transverse frame of teaching buildings with multistory frame. First, dead loads, live loads, wind load and seismic load of the structure are computed referring to “Load Standards ”. Then the standard values of each members of structure under horizontal load and vertical load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stratification method and “D” method respectively. Next, the internal forces under various load are combined according to the most unfavorable combination mode. Finally, the most unfavorable one or several ones in the above combinations to realize section design for members is found. In this way, the safest results to reinforce is chosen and Working Drawing is Painted. the basement, the floor and the stairs are also designed and structural working drawing are painted in this thesis. Moreover, the structure computerization is shown via employing PKPM.Thanks to this graduation design, and combining with knowledge I’ve learned in the past four years , I master the entire process of the design for frame structure, and realize the leap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eanwhile, I become more familiar with the standards and operations of relative softwares than before. All these have built a good foundation for my future work.Key words:frame structure; load; stratification; “D ”meth odII目录引言 (1)第一部分建筑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

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

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如今,教育的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而作为教育场所的教学楼的建设,其框架结构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一环。

因此,对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毕业设计旨在通过对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的研究,提出一套创新的设计方案,以保证教学楼在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降低建造成本,并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此外,本设计还将探讨框架结构设计所涉及的土木工程原理和相关标准规范,为今后的教学楼建设和设计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1. 研究目标:(1)分析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2)分析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的设计原则和相关标准规范;(3)研究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对建筑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4)提出一套创新的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方案;(5)分析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研究内容:(1)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的调研和分析;(2)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的设计原则和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3)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对建筑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的研究;(4)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方案的优化和创新;(5)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分析。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方法:对相关的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方面的文献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实地调查方法:对已建成的教学楼框架结构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实际施工情况和使用效果。

(3)理论分析方法:运用土木工程的相关理论和原理,分析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4)数值模拟方法:使用计算机辅助工具,进行教学楼框架结构的数值模拟和仿真,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2. 技术路线:(1)了解国内外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分析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3)分析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中影响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4)提出一套创新的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方案;(5)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6)分析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书

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条件
1.工程概况
小型行政楼结构设计,总建筑面积约4500左右m2 (面积可更改)
2.自然条件
夏季通风: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32 度;冬季采暖:室外空气计算温度为-23 度,室内计算温度:卫生间、楼梯间、大厅为 15 度,其他均为 19 度;全年主风向偏南或西南风,冬季偏北风,基本风压W
= 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

市内
平均降雨量为740.5毫米,最多年降水量1055.3毫米(1953年),最少为445毫米(1965年),降水日数历年平均是天,日最大降水量为220.4毫米(1973年8月21日),时最大降雨量55毫米。

3.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及水文资料:地层自上而下为
(1)填土层:厚度约为;
(2)砂质粘土: 厚度约为;f ak=250KPa
(3)卵石:中密, 厚度约为5-7m; f ak=600KPa
(4)建筑区地层的承载力较高,地下水位埋深在地表下 m, 地下水对一般建筑材料无侵蚀作用;不考虑土的液化.
4.结构类型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5.抗震设防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完整版】5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毕业论文设计计算书_

【完整版】5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毕业论文设计计算书_

【完整版】5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毕业论文设计计算书_5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第一部分: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1.建设项目名称:辅助教学楼本工程建筑功能为公共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平面的横轴轴距为8.1m,纵轴轴距为5.4m和4.5m;内、外墙体材料为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外墙装修使用乳白色涂料仿石材外墙涂料,内墙装修喷涂乳胶漆,教室内地面房间采用水磨石地面,教室房间墙面主要采用石棉吸音板,门窗采用塑钢窗和装饰木门。

全楼设楼梯两部。

2.建筑地点:苏州某地3.设计资料:1.3.1.地质水文资料:根据工程地质勘测报告,拟建场地地势平坦,表面为平均厚度0.3m左右的杂填土,以下为1.2~1.5m左右的淤泥质粘土,承载力的特征值为70kNm2,再下面为较厚的垂直及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粉质粘土层,其承载力的特征值为180kNm2,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1.3.2抗震设防要求:六度四级设防1.3.3.底层室内主要地坪标高为±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0m。

1.3.4.地下潜水位达黄海高程2.4-2.5m, 对本工程无影响。

4.主要构件材料及尺寸估算1.4.1主要构件材料框架梁、板、柱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墙体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混凝土强度:梁、板、柱均采用C30混凝土,钢筋使用HPB235,HRB 400二种钢筋。

1.4.2.主要构件的截面尺寸(1)框架梁:横向框架梁,最大跨度L=8.1m,=0.215% ,ρ =0.233%平行于Ly 方向的跨中弯矩MyMy =(0.02794+0.013935)×(1.20× 4.1+1.40× 1.0)×4.22= 3.47kN·M考虑活载不利布置跨中Y向应增加的弯矩:Mya =(0.05809+0.032835)×(1.4× 1.0)× 4.22=1.62kN·MMy= 3.47 + 1.62 = 5.08kN·MAsy= 257.92mm2,实配8@200 (As =279.mm2) ρmin =0.215% ,ρ =0.233%沿Lx 方向的支座弯矩Mx'Mx' =0.05610×(1.20× 4.1+1.40× 2.0)× 4.22= 7.73kN·MAsx'= 265.06mm2,实配8@200 (As =279.mm2) ρmin =0.215% ,ρ =0.233%沿Ly 方向的支座弯矩My'My' =0.06765×(1.20× 4.1+1.40× 2.0)× 4.22= 9.32kN·MAsy'= 321.57mm2,实配8@150 (As =335.mm2) ρmin =0.215% ,ρ =0.279%①板B一、基本资料:1、边界条件(左端下端右端上端):固定铰支铰支固定固定2、荷载:永久荷载标准值:g = 4.10 kNM2可变荷载标准值:q = 2.00 kNM2计算跨度Lx = 5400 mm;计算跨度Ly = 4225 mm板厚H = 120 mm;砼强度等级:C30;钢筋强度等级:HRB4003、计算方法:弹性算法。

毕业设计 某教学楼的框架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 某教学楼的框架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 ..II 第一章:设计条件 (1)第二章:结构方案 (1)第三章:楼梯设计 (3)第四章:现浇板计算 (6)第五章:框架结构计算 (11)5.1地震内力及侧移计算………………………………………….5.2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及侧移计算…………………………5.3 竖向横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5.4竖向活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5.5内力组合..................................................................第六章:框架截面设计......................................................42. 第七章:基础设计.......................................................... ..46 第八章:结论. (53)摘要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一榀框架4轴线的抗震设计。

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

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

是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

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

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

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

关键词:框架结构设计抗震设计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is to do the anti-seismic design in the longitudinal frames of axis 4. When the directions of the frames is determined, firstly the weight of each floor is calculated .Then the vibrate cycle is calculated by utilizing the peak-displacement method, then making the amount of the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 can be got by way of the bottom-shear force method. The seismic force can be as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hearing stiffness of the frames of the different axis. Then the internal force (bending moment, shearing force and axial force ) in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s can be easily calculated.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dead and live load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 can be made by using the Excel software, whose purpose is to find one or several sets of the most adverse internal force of the wall limbs and the coterminous girders, which will be the basis of protracting the reinforcing drawings of the components. The design of the stairs is also be approached by calculating the internal force and reinforcing such components as landing slab, step board and landing girder whose shop drawings are completed in the end.Keywords : frames, structural design,anti-seismic design第一章设计条件1.1、工程名称2号教学楼,四层框架结构1.2、建筑设计资料1、气象条件: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向。

(完整版)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完整版)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完整版)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钢筋混凝⼟现浇框架设计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任务某五层教学楼,钢筋混凝⼟现浇框架结构。

建筑平⾯为⼀字形,如图1所⽰。

底层层⾼ 4.2m,其它层⾼ 3.6m,室内外⾼差0.3m。

(结构布置如下图1)图11设计内容(1)结构布置确定柱⽹尺⼨,构件截⾯尺⼨,绘制框架结构平⾯布置图。

(2)框架内⼒计算竖向荷载作⽤下可按分层法计算内⼒,⽔平荷载作⽤下按D值法计算框架内⼒。

(3)内⼒组合(4)框架梁和柱承载⼒计算①框架梁承载⼒计算包括正截⾯和斜截⾯承载⼒计算,计算梁的纵向钢筋和箍筋,并配置钢筋。

②框架柱承载⼒计算包括正截⾯和斜截⾯承载⼒计算,计算柱的纵向钢筋和箍筋,并配置钢筋。

(5)框架侧移验算验算顶点侧移和层间侧移,使之符合规范要求。

(6)绘制框架配筋施⼯图。

2设计条件(1)⽓象条件基本风压0.5+6×0.01=0.56kNm2,地⾯粗糙度为B类。

注:以现场按编号布置的为准,本⼈编号6号(2)⼯程地质条件地表下0-10m深度⼟层均可做天然地基,地基承载⼒为180kPa。

(3)屋⾯及楼⾯做法: p]]—6tg①屋⾯做法:现浇楼板上铺膨胀珍珠岩保温层(檐⼝处厚100mm,2%⾃两侧檐⼝向中间找坡);1:2⽔泥砂浆找平层厚20mm;现浇混凝⼟楼板100mm;15mm厚纸筋⾯⽯灰抹。

②楼⾯做法:顶层为20mm厚⽔泥砂浆找平;5mm厚1:2⽔泥砂浆加“107”胶⽔着⾊粉⾯层;现浇混凝⼟楼板;底层为15mm厚纸筋⾯⽯灰抹底。

(4)楼⾯屋⾯活荷载为:1.5+28×0.01=1.78 kNm2(注:楼⾯、屋⾯活荷载以现场按学号布置的为准,本⼈学号28)⼆.框架结构计算过程1.平⾯布置(1)结构平⾯布置(见图2)图 2 结构平⾯布置(2)构件尺⼨确定边跨(AB、CD)梁:取中跨(BC)梁:取框架柱⾃重0.3×0.45×3.6×25=12.15 kN(柱⼦粉刷算在墙体之中)连系梁传来的楼⾯⾃重0.5×4.5×0.5×4.5×3.24=16.4 kN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118.5 Kn中柱连系梁⾃重11.25 kN中柱粉刷0.92 kN内纵墙⾃重4.5×(3.6-0.4)×0.24×19=65.66 kN内纵墙粉刷4.5×(3.6-0.4)×2×0.02×17=9.79 kN框架柱⾃重12.15 kN(柱⼦粉刷算在墙体之中)连系梁传来的楼⾯荷载0.5×(4.5+4.5-3)×1.5×3.24=14.58 kN0.5×4.5×2.25×3.24=16.4kN中间层终结点集中荷载 130.75 Kn e)恒荷载作⽤下的结构简图如图5图5 恒荷载作⽤下结构计算简图(2)活荷载计算屋⾯活荷载1.78KNm2,楼⾯活荷载1.78KNm2,⾛廊楼⾯活荷载1.78KN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带计算书)毕业设计目录摘要 (3)绪论 (5)1 建筑设计理念及设计依据 (6)1.1设计理念 (6)1.2工程概况 (6)1.3设计依据 (7)2 建筑设计 (8)2.1平面设计 (8)2.2立面设计 (9)2.3建筑剖面设计 (10)2.4其它部分详细做法和说明 (10)3 截面尺寸初步估计 (12)3.1柱截面设计 (12)3.2梁的截面设计 (12)4 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 (13)4.1横梁线刚度I B的计算 (13)4.2柱线刚度I C的计算 (14)4.3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14)5 竖向荷载及其内力计算 (16)5.1计算单元的选择确定 (16)5.2竖向荷载统计 (16)5.3竖向荷载内力计算 (18)5.2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及荷载汇总 (30)6 水平荷载计算 (33)6.1风荷载计算 (33)6.2地震荷载计算 (36)7框架的内力组合 (41)7.1梁柱的内力组合 (41)7.2柱端弯矩设计值的调整 (46)8 截面设计 (47)8.1框架梁截面设计 (47)8.2框架柱截面设计 (49)8.3楼板设计 (55)9 楼梯计算 (58)9.1示意图 (58)9.2荷载计算 (58)10 基础设计 (60)10.1荷载设计值 (60)10.2A、D柱独立基础的计算 (60)10.3B、C柱基础配筋 (63)毕业设计总结 (66)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根据教学楼设计规范和其它相关标准,以及设计要求和提供的地质资料,设计该框架结构教学楼。

按照先建筑后结构,先整体布局后局部节点设计步骤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资料、建筑设计总说明、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设计说明,以及其它部分的设计说明;结构平面布置及计算简图确定、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内力组合、主梁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框架柱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次梁截面设计配筋计算、楼板和屋面设计、楼梯设计,基础设计等。

其中附有风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剪力和轴力图;纵向和横向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剪力和轴力图;恒荷载和活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剪力和轴力图以及梁柱的内力组合表。

关键词: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力组合;弯矩调幅。

AbstractAccording:to building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other relevant standards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provide geological data, the design of the framework of the classroom building. After the first build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ructure and layout of the overall after the first local node design steps design. Main contents include :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total show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lane, Facade, profile design specifications, , and other parts of the design; structural layout and schematic calculation of identification, load, stres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Main beam reinforcement design and calculation, frame-section design and reinforcement, meeting beam reinforcement design, floor and roof design, stair design, infrastructure design. Enclosing wind load under the framework moment, shear and axial bid;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seismic load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moment, shear and axial bid; Constant load and live load under the framework moment, shear and axial trying to internal force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beam-column table.Key Words:frame, Gravity load charecter value ,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 internal force make up , curved square amplitude modulation.绪论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本组毕业设计题目为——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学楼。

在毕设前期,我温习了《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书籍,并借阅了《抗震规范》、《混凝土规范》、《荷载规范》等规范。

在毕设中期,我们通过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建筑、结构设计。

在毕设后期,主要进行设计手稿的电脑输入,并得到老师的审批和指正,使我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毕业设计的三个月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资料查阅、设计计算、论文撰写以及外文的翻译,加深了对新规范、规程、手册等相关内容的理解。

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内力组合的计算时,进一步了解了Excel。

在绘图时熟练掌握了AutoCAD、天正、探索者等绘图软件,以上所有这些从不同方面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辅以一些计算软件的校正。

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和疏忽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1 建筑设计理念及设计依据1.1 设计理念教学楼是为人们学习提供最为良好环境的建筑。

纵观教学建筑的发展历史,无不体现着人类文化、文明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

教学楼建筑设计同设计其他类型建筑一样有许多共同点,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办公楼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因此,我对教学楼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经过一番思考,我认为本设计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弹性。

从设计、结构到服务功能都应做到开放性,以适应时空的变化。

(2)紧凑性。

教室以及其它辅助用房的空间布置要做到紧凑合理。

(3)易接近性。

从楼外到楼内,从入口到各个部门,要规划得合理,要设计一个良好的导引系统。

(4)可扩展性。

在未来扩展时可灵活延伸,将损失减小到低程度。

(5)舒适性。

在环境、通风、温湿度、光线等方面要柔和、协调,尽量借用外部的自然环境。

(6)环境的稳定性。

(7)安全性。

建筑安全防护措施做到不仅满足规范要求而且更加人性化。

(8)济性。

把建设和维护一座教学楼所需要的经费和人员控制在最低限度。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本着“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在满足设计任务书提出的功能要求前提下,完成了建筑设计这一环节,合理的选择框架,并为以后的结构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 工程概况本设计教学楼位于郑州市,用地755方米,红线范围为50m×20m。

该地段地势平坦,环境较好,在选址和环境营造方面,注意自然景色的优美,也重学习环境各交通条件的因素,更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比较适合教学楼功能的充分利用。

根据设计资料的规划要求,本教学楼建筑要求的主要功能有:门卫室,教师休息室,大教室,小教室,多媒体教室等。

设计标高:室内外高差:450mm。

墙身做法:墙身采用250厚的加气混凝土块。

内粉刷为混合沙浆浆底,纸筋抹灰面,厚20mm, 内墙涮两度涂料,外墙贴砖。

楼面做法:楼面(大理石楼面),100厚现浇钢筋砼楼板,20厚板底抹灰。

屋面做法(上人屋面):见建筑设计部分。

门窗做法:塑钢窗和木门。

地质资料: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建筑场地的地质钻孔资料如下表:表1 地质资料岩土名称土层厚度(m)层底高程(m)承载力特征值ƒaka(Kpa)杂填土0.5 -0.5 80粘土 1.3 -1.8 280场地土的特征周期(卓越周期)为0.30s,勘测时间,勘测范围内未见地下水。

地震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等级三级。

基本风压: 0 =0.40KN/m2雪压:0.30 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

上人屋面活荷为2.0KN/m2,走廊、楼梯活荷载为2.5KN/m2,卫生间楼面活荷载为2.0KN/ KN/m2,教室楼面活荷为2.0KN/ KN/m2。

1.3设计依据(1)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教学楼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教学楼毕业论文开题报告(3) 相关建筑设计规范2 建筑设计2.1 平面设计该建筑物总长度为42.4m,总宽度为17.8m,共五层,总建筑面积为3773.6m2,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结构。

图2-1 建筑平面图2.1.1 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使用房间面积的大小,主要由房间内部活动的特点,使用人数的多少以及设备的因素决定的,本建筑物为教学楼,主要使用房间为教室,各主要房间的具体设置在下表一一列出,如下表:表2-1 房间设置表序号房间名称数量单个面积1 大教室29 64.82 小教室 5 43.23 教师休息室 5 43.24 门房 1 10.85 储藏室 1 10.8 7 洗手间 5 43.22.1.2 门的宽度、数量和开启方式房间平面中门的最小宽度是由通过人流多少和搬进房间家具设备的大小决定的,如果室内人数多于50人,或房间面积大于60 m2时,按照防火要求至少要设两个门,分别设在两端,以保证安全疏散,在进出人流频繁的地方,应使用弹簧门。

教室设置两扇900宽的门,门扇开向室外。

为了在发生危险时便于疏散,正面大门采用两扇宽为1.8m的双扇门,走廊两端的采用0.75m的双扇门,均向外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