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2020春)请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2)

(2020春)请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终结性考试论述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付给工人一天的工资。
在这貌似公平的背后,本质上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请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
(100分)答案一: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或赚百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即这一生产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
在这一生产问方式中,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雇佣劳动者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一个因素;他们的个人消费,只有在保证获取剩余价值的限度内,才是资本所需要的。
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状况是受剩余价值规律制约答的。
剩余价值规律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专运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一切环节,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运动,决定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部发展过程,最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灭亡的必然趋势。
总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属度的本质及其表现出来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实质。
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一切方面,都服从于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需要,受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
剩余价值生产,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灭亡。
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正是在追逐剩余价值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世界市场代替地区市场,大工业代替小作坊,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基础,确立了资本对劳动的全面统治。
剩余价值的两种生产方法

剩余价值的两种生产方法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与其实际取得的工资之间的差额。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是无产阶级被剥削的体现。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获取剩余价值。
在这种生产方法中,资本家可以通过强制工人延长工作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工人们为资本家工作,不仅要生产出自己维持生活所需的物质,还要生产出超过这个数量的商品,以供资本家占有和消费。
这样,资本家就可以通过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
资本家迫使工人延长工作时间的手段包括加班、减少休息时间、无偿加班等。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以压榨工人为基础,使工人陷入长时间的劳累与剥削中。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获取剩余价值。
在这种生产方法中,资本家通过引入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劳动效率来缩短所需工作时间,从而减少工人在生产中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实现剩余价值的增加。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人力成本为基础,使得资本家可以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这种生产方法通常需要资本家对生产过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引入新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机械化程度,以增加生产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剩余价值的最大化。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种方法可以并存,相互影响。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赖于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获取剩余价值,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依赖于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剩余价值的增加。
两者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剩余价值生产。
例如,在工业革命初期,资本家主要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式,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获取利润。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本家逐渐转向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式,通过提高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效率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都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的剥削方式,是资本家对工人阶级进行剥削的手段。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课件

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等途径实现。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01来自020304
创新技术和管理
通过引入新技术和管理方法,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剩余价值。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资 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
剩余价值。
提高劳动者素质
案例二
某电商企业通过优化物流配送和 仓储管理,提高了运营效率,降 低了运营成本,从而增加了相对
剩余价值。
案例三
某科技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 创新力度,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 力的新产品,从而增加了相对剩
余价值。
04
剩余价值生产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剩余价值生产
剩余价值生产的定义
剩余价值是指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超过其劳动力价值 的价值。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获 取利润的主要方式。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是通过增加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生产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 价值的生产。
剩余价值生产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意义
促进经济增长
剩余价值生产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为资本家提 供了扩大再生产和投资所需的资金,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繁荣。
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历程
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
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他们提出了劳动价值 论和剩余价值的概念,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空想社会主义时期
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他们批判了资本主义制 度下的剥削和压迫,提出了以公平和正义为基础的未来社 会构想。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0
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社会 活动时间
24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整个劳动日长度一定的条件 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 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间而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 间而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
工 作 日(8小时) (
0
4
8
m' =
4小时 4小时
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暂时的 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暂时的 暂时 追求剩余价值
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
激烈的竞争 个别资本家 超额剩余价值消失
整个社会资本家
相对剩余价值产生
二者区别表现在: 二者区别表现在:
超额剩余价值
二 者 区 别
相对剩余价值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劳动力价值降低的结果 商品个别价值降低的结果 只有个别资本家能够获得 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 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 为全体资本家所共享 各个资本家追逐超 额剩余价值的最终结果
= 100%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工作日( 小时) 工作日(8小时)
39; =
6小时 2小时
=300%
必要劳 动时间2
剩余劳动时间6 6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关键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2)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生产相对 剩余价值
前 提
缩短必要 劳动时间
0
2
8
4
10 m' =
6小时 4小时
=150%
必要劳动时间4 剩余劳动时间6 4 6 工作日(10小时 小时) 工作日(10小时)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社会价值 个别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可编辑版
11
4、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的前提
当个别企业采取的新技术在社会上应 用普及后,社会上生产同类商品的绝大多 数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个别价值都趋同了。 那么,原采取新技术的企业的商品的个别 价值就成为新的社会价值,因而超额剩余 价值消失。
但由于生产产品所耗费的必要劳动时 间的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从而 产生了相对剩余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传统的机器体系发 展到了一个以自动控制为中心的新阶段。社会 生产力迅速发展,工人的实际收入也有所提高, 但工人实际收入的增加幅度只要小于剩余价值 量增加的幅度,资本家仍会得到相对剩余价值。
可编辑版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出现新 特点的原因主要是:
1、新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复杂劳动在全社会的劳动中所占比重不断增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提高剩余价值率是增加剩余价值 的主要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历史 上有两种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可编辑版
1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概念 在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
间一定情况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以增 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 法,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用这种方法 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
可编辑版
2
必要劳动时间
6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
6小时
3小时
12小时 工作日
15小时
m′=100%
m′=150%
可编辑版32Fra bibliotek工作日长度的决定
工作日的下限:不能等于必要劳动时间; 工作日的上限: 生理界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下)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应该拿剩余价值和雇佣劳动者的可变资本相比,而不应该把它去同全部资本相比。
用公式表示:m'=m/v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
由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是用来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价值的,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二)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三)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 “在平等的权力之间,力量就起决定作用” 在平等的权力之间,力量就起决定作用” 万人大罢工, 1886.5.1 芝加哥 20 万人大罢工, 小时工作制。 争取 8 小时工作制。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在工人阶级强大的压力下, 大战后,在工人阶级强大的压力下,西方 国家才被迫实行了8小时工作制。二战后, 国家才被迫实行了8小时工作制。二战后, 由于工人的政治力量进一步增强和新的科 技革命,使工作日进一步缩短。 技革命,使工作日进一步缩短。
(2)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概念不同。 第一,概念不同。 第二,两种生产方法的物质基础不同。 第二,两种生产方法的物质基础不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要以生产技术条件的变革为基础。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要以生产技术条件的变革为基础。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概念: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概念: •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通过必要劳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通过必要劳 动时间的缩短, 动时间的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而 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 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叫做相对剩余价 值生产。 值生产。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1
绝对剩余价值的 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必要 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 长工作日长度来增加剩余价值的 方法。工作日是指工人每天从早 到晚工作的时间,包括工人的休 息时间和生理需要时间。通过延 长工作日,企业家可以增加工人 在一天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从 而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优点在于它不违反工人的生理和心理极限,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降低工人的生活成本和医疗费用,并获得工人的支持和合作。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促进技术进步 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3
剩余价值理论的 发展和批判
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和批判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揭示了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规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 法
-
1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3
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和批判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中,剩余价值的 生产是经济活动的
基本目的
01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企业家们采用了两种 基本方法:绝对剩余 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
余价值的生产
02
这两种方法在资本主 义经济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并影响了全球 范围内的经济发展
律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和变化,剩余 价值理论也面临着一系 列的批判和发展
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和批判
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是指企业家和工人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收益分配问题。在 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中,企业家获得了大部分的剩余价值,而工人只获得了很少的一部分 。这种不公平的分配引起了工人的不满和反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分享经济(或合作经济)的理念,即工人和企业家 共同分享剩余价值。这种理念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实践和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限制和矛盾,这种理念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劳动和资本的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剩余价值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劳动者在劳动中所创造的价值超过其自身生存和再生产所需要的价值,被资本家以剥削的方式占有。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来创造剩余价值。
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在工作日中所进行的超过生活必需劳动时间的工作。
例如,在清晨起床后,一个农民早餐前去田地干活,直到傍晚返回家中。
这种情况下,劳动者能够从上午5点到晚上7点,整整工作14个小时,而按照其生活所需进行劳动的时间可能只有4个小时。
剩余的10个小时就是劳动者为资本家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则是通过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创造剩余价值。
这种方法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尤为常见。
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资本家对工人劳动过程的控制,使得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大大超过其自身的工资水平。
举个例子,自动化生产线的引入,使得工人的劳动效率大大提高,提高了商品生产的速度和数量,从而使得资本家能够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分工合作和机械化。
分工合作是指将一个劳动过程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劳动环节,然后由不同的工人进行,以提高生产效率。
与此同时,资本家为了提高劳动效率,还会对工人进行科学管理,将其约束在一定的工作速度和标准中,以确保每个工人所生产的商品具有更高的价值。
机械化则是指通过引入机械设备和自动化技术来替代人工劳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机械化的发展对劳动者造成了失业的威胁,因为机器可以替代许多简单重复的工作,从而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为了降低工人的工资要求和提高剩余价值的生产率,资本家会大规模引进机械化生产设备。
综上所述,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有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两种基本形式。
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来创造剩余价值,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创造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主要分为分工合作和机械化两种形式。
这两种生产方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广泛应用,使资本家能够通过剥削劳动者而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