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3《猫》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3《猫》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3《猫》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猫》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读准多音字;2. 学习课文1~5自然段,了解大猫的古怪性格特点,感受猫的可爱;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析词句中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学习明贬实褒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1. 学习课文1~5自然段,了解大猫的古怪性格特点,感受猫的可爱;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析词句中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学习明贬实褒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图片导入同学坐得可真精神,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只小可爱(图片出示),快看,是一只小猫。

看到同学们这么兴奋,谁来说说自家的小猫有什么特点预设: 我家的小猫很懒,总喜欢让我抱着它。

我家的小猫很机警,还会捉老鼠。

我家的小猫很调皮,总喜欢把我的玩具藏起来。

2.介绍作者看来每一只猫都有它自己的脾气,图片上这只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爷爷家的,它又有怎样的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爷爷笔下的《猫》去看一看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字词,学写“屏"1.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瞧,出现两组生字,我来考考大家。

男生读第一组:(一)贪玩尽职丰富多腔咕噜咕噜屏息凝视(学习多音字:屏,屏幕、屏息)女生读第二组:(二)淘气开辟跌倒撞疼遭殃枝折花落(学习多音字:折,折纸折本折腾)5、发现了吗?这里有多音字呢,相机学习多音字,重点解释,折本:亏本。

枝折花落:断。

屏息凝视:抑制呼吸6、“屏”是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看看改注意什么?注意竖撇,师书写,生书空。

7、真聪明多音字都学会了,一起来开火车读词语,火车开的真顺!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组词分别对应老舍笔下的大猫和小猫,你能找到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大猫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猫的呢?(大猫1-5或1-4,小猫6),眼睛可真亮!2、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边朗读边思考: 尝试用一句话概括大猫和小猫的特点。

13《猫》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13《猫》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13《猫》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正确读写“无忧无虑、任凭、贪玩、尽职、温柔可亲、勇猛、凝视、生气勃勃”等词语。

掌握多音字:的、和、折、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总分式的构段方式,体会作者怎样具体生动描述成年猫的古怪性格以及小猫的淘气可爱的性格,并体会作者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生能够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起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PPT课件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是有些古怪。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1、借助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2、读通句子。

课前活动【你说我猜】猜常见动物1、你说我猜常见动物2、小组学生比动作加语言提示,一个学生站在最前面猜动物成语。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做了一个猜常见动物的游戏。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动物是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或可爱,或勇猛,或温驯,我们因为它们的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喜欢它们。

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各种形态猫的图片)认识吗?用刚才游戏的方法,详细描述一下,让别人能够猜出你说的这种动物。

(训练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说出完整的话。

)同学们表达的可真生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猫》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老舍先生。

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

他是我国杰出的语言大师,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

老舍先生喜欢动物,喜欢养花种草,他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老舍先生的文章中,来感受一下大师笔下的猫,看看他是如何把猫描述得栩栩如生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1、现在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吧。

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懂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猫》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猫》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猫》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及它的活泼可爱。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前谈话)哪些同学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猫给你们什么印象?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叫老舍,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

在这篇文章里,老舍先生把猫写活了,这篇文章就叫《猫》。

[板书课题:猫]我也喜欢猫,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猫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看这些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自主讨论)二、作者简介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其作品多取材于下层居民的生活,讲究情节的波澜起伏,善于运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等。

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文学成就是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三、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主识字,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

性(xìnɡ)格(ɡé)凭借(pínɡ)贪心(tān)职位(zhí)稿纸(ɡǎo)梅花(méi)跌倒(diē)开辟(pì)撞击(zhuànɡ)毒蛇(shé)古怪无忧无虑温柔可亲变化多端生气勃勃(2)理解词义。

尽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开辟:打开通道,开拓、发展。

本课指小猫扩大活动范围,找到了玩耍的好地方。

变化多端:变化多样。

表现猫的叫声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富有变化。

生机勃勃:充满生机与活力。

文中表现猫的天真可爱、淘气顽皮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学科:语文年级:一年级课时:第一课时主题: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目标:1. 了解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猫的外貌和行为;3. 学会使用“猫”一词的拼音和词语。

教学重点:1. 正确理解和描述猫的基本特征;2. 认读和书写与“猫”相关的字词;3. 启发学生对猫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1. 猫的图片或玩具猫;2. 与“猫”相关的字词卡片;3. 小黑板或白板,书写工具。

教学过程:步骤 1:引入(5分钟)1. 准备与猫有关的图片或玩具猫,激发学生对猫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猫的外貌特征,提问:"大家知道猫长什么样子吗?",并让学生逐一回答。

步骤 2:呈现(10分钟)1. 准备与“猫”相关的字词卡片,如“猫”、“爪子”、“尾巴”等,放在小黑板或白板上。

2. 逐个向学生展示字词卡片,并发音,并鼓励学生一起跟读。

3. 关联图片或玩具猫,让学生用描述性的语言讲述猫的外貌特征和习性。

步骤 3:讲解(15分钟)1. 利用图片或玩具猫带领学生观察猫的行为,比如喵喵叫、抓东西等。

2.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猫的行为,例如:"猫会喵喵叫,是它们的语言;猫喜欢抓东西,因为它们的爪子很锋利。

"3. 引导学生讨论猫的吃食习惯,例如:"猫喜欢吃鱼,不爱吃蔬菜;猫每天都要喝水,这样它们才能健康成长。

"步骤 4:巩固(10分钟)1. 将字词卡片分发给学生,鼓励学生与同伴一起练习识读并拼读这些字词。

2. 让学生以小组或独立形式绘制一只猫的图片,并在图片下方书写“猫”字。

3. 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绘制的猫的特征和习性。

步骤 5:家庭作业(5分钟)1. 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人一起观察猫的习性,并用简单的语句描述。

2. 鼓励学生在下节课时与同学们分享他们观察到的有趣的猫行为。

课堂延伸: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猫的了解和兴趣,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宠物店或邀请宠物爱好者来校园分享关于猫的知识和体验。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duàn yǔ,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nüèdài,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甲】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词语。

妄.()冤.枉()duàn yǔ()nüèdài()2.文段甲处应使用的标点符号是。

3.下列有关语法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我心里十分地难过”中的“难过”是动词。

B.“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中的“暴怒”是不带褒贬色彩的中性词。

C.“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中的“补救”是动词,“过失”是名词。

D.“误解”的近义词是“冤枉”。

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蟋蟀陆蠡①小的时候不知在什么书上看到一张图画,题的是“爱护动物”。

图中甲儿拿一根线系住蜻蜓的尾,看它款款地飞。

乙儿摇摇手劝他,说动物也有生命,也和人一样知道痛苦,不要残忍地虐杀它。

②我从来不曾用线系住蝉的细成一条缝似的头颈,让它鼓着薄翅团团转转地飞;我从来不曾用蛛网络缠在竹箍上,来捉夏日停在墙壁上的双双叠在一起的牛虻;也从来不曾捉蚱蜢,去喂给母鸡。

③在动物中,我偏爱蟋蟀。

想起这小小的虫,那曾消磨了我的美丽童年的光阴啊!那时我在深夜中和两三个淘伴蹑手蹑脚地跑到溪水对岸的石滩,把耳朵贴在地上,屏住气息;细辨在土磡的旁边或石块底下发出的的蟋蟀的声音所来自的方向。

偷偷跑上前去,用衣袋里的麦麸做了记认,次晨在黎明时觅得夜晚的原处,把可爱的虫捉在手里。

露水濡湿了赤脚穿着的鞋,衣襟有时被荆棘抓破,回家来告诉母亲说我去望了田水回来,不等她盘诘,便立刻溜进房中,把捉来的蟋蟀放在瓦盘里,感到醉了般的喜悦,有时连着拖泥带水的鞋子钻进床去,竟倒头睡去了……④我爱蟋蟀,我把它养在瓦盘里,盘里放了在溪中洗净了的清沙,复在其中移植了有芥子园画意的细小的草,草的旁边放了两三洁白的石块,这是我的庭园了。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教案:猫的第一课时1. 教学目标:- 了解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 学习猫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 培养学生对猫的兴趣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2. 教学准备:- 猫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 黑板、粉笔。

- 学生手册。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猫的视频或展示猫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猫的了解的欲望。

步骤二:介绍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使用大屏幕或黑板,向学生展示猫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猫的外貌特征,例如:尖尖的耳朵、敏捷的身体等。

-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回答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猫的生活习性,例如:夜行性、独居习性等。

步骤三:学习猫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向学生介绍猫科动物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属于哺乳动物,是猫科动物的家养动物等。

- 将猫分为家猫和野猫两类,向学生解释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步骤四:展示学生手册并解释使用方法- 向学生介绍学生手册,解释如何使用手册查找猫的资料和图片,鼓励学生主动了解更多有关猫的知识。

步骤五:小组讨论和展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给定的时间内讨论有关猫的问题,并准备一份小组报告。

- 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相互交流讨论。

步骤六:总结和讲评- 对学生的报告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

- 强调猫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善待动物,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和权益。

4. 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他们家中的猫,记录下猫的日常习性和行为特点,并整理成报告。

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

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

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2.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二、过程和方法:1、品词品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摘录法概括两段课文的段落大意,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第一教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并给课文分段,研读第二大段。

教学流程—、揭示课题,介绍作者:1、板书:猫。

知道猫吗?熟悉猫吗?请熟悉的同学来能说说你印象中的猫?2、指名说。

(1)如果学生能说得比较细致,就及时予以鼓励:你真会观察!已经学会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样去仔细地观察事物了。

(2)如果说的只是粗线条的:你们所说的猫如果要老师画出来的话,我就画不出来了,因为你们没有把猫的形象说具体、细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怎么样的。

3、介绍老舍。

可让学生先说,教师补充。

(板书: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板书),又叫舒舍予,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板书),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猫》第一课时篇1【课文简介】《猫》这篇讲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大花猫性情古怪和它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

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我紧扣本单元的读写重点,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地朗读课文,从读中理解、读中品析、读中感悟。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猫的可爱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了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教育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侯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2、教养目标:⑴理解文中写得具体的句子。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发展目标: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方法】读式教学法、情景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cai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家有猫吗?你们家的猫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说)老舍家也有一只猫,他家的猫又是怎样的呢?大家有兴趣去看看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课,一起去认识一下作者老舍家的猫?板书课题:猫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这只猫有什么特点?板书:古怪课文中哪句话概括说出了它的特点?(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过渡:大花猫到底有多古怪呢?课文分三个自然段给我们作了介绍。

2、精读第一自然段:⑴默读这段,思考:这段写了大花猫的哪些古怪性格?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老实贪玩贪玩尽职⑵再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这段:用不同的线段画出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

⑶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觉,晚上抓老鼠,没事就东奔西跑的,根本谈不上什么老实呀、尽职呀的,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他很喜欢这只猫)那怎样才能把作者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呢?⑷大花猫真逗!你最喜欢它的哪种性格?为什么?学生1:我喜欢它老实,因为我觉得他很乖,睡觉的样子像小孩,很可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认识14个字。

认识8个偏旁“讠、、纟、火、、日、辶、。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做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

教学难点认识8个带有偏旁的字。

教学准备挂图;几个合体字的构字部件(偏旁与另一部分)的卡片;《我的好妈妈》的录音带;贴有苹果卡片的小黑板等。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本事可大的小妹妹,她把自己的家都搬来了。

小朋友们想到她家去玩玩吗?(生答)那好,现在就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玩玩吧。

(出示课文挂图)。

二、指导看图1、指一生上台指认图上画的都有什么物品。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文中8个不注音的词语。

三、学习词语及其中的8个生字和5个偏旁1、你认识哪些词语或生字?(指名认读不注音词语)你是怎么认住这些字的?(让学生了解识字方法)2、学生借助文中拼音认读词语。

(然后小组内汇报自学情况)3、指名认读书中8个注音词语。

4、出示词语中的生字,学生先自读,再指名认读。

5、认识染红色的5个偏旁(先找会认的同学教认,然后再齐读5个带有红色偏旁的生字)四、学习句子及其中的6个生字和3个偏旁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认识“晚”、“上“两个生字)都有谁,在做什么?(出示课文中3个句子)2、学习句子中染红色的其他4个生字(随句子认识)。

3、认识偏旁“日、辶、竹”。

4、谁能把这几句话有感情地读一读?(指3名学生读,并让学生评出“朗读星”)五、巩固生字1、把本课14个生字放在一起,学生自认。

2、找一个学习伙伴,把你认识的字读给同伴听。

3、“找朋友”(学生动手拼合体字:沙、报、纸、视、晚)4、打乱生字顺序,先让学生自认,然后男、女生比赛认,评出本节课的“识字大王”。

5、学生认记文中生字表中的生字,并自选其中2~3个字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

6、游戏:摘苹果。

(如果学生认对了苹果卡片后的生字,这个苹果就送给他。

)六、听音乐,进行思想教育1、说说自己在家里做些什么?2、听儿歌《我的好妈妈》,然后说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3、教师对学生进行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七、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棒。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多识字,多做家务,做一个既爱学习,又爱劳动的好孩子。

点评《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识字教学更要体现学生自主识字,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王珺老师完全领会了《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把握了识字课的特点,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主动”、“兴趣”、“探究”上。

无论是教学流程,还是教学设计,都理顺了自主和示范的关系,自主和合作的关系。

识字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基础,教师适时示范一些易读错的字。

学生在自主基础上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发展自主意识。

本课时生字的呈现形式采用了分散呈现和集中呈现相结合,识记的方法多样化,采用变换词序,变换字序,游戏活动等方式巩固识字,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本节课还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教育,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达到了“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不过,本课教学如果能更加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就会更好地体现识字课的特点。

比如让学生在家里搜集电视、电话、台灯、挂钟等物品的包装盒以及一些旧报纸等,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展示、交流,这样更能激发起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愿望。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抵御、推辞。

侮辱、拒绝、和氏壁、绝口不提。

(听写后,同座同学相互检查批改。

)二、启发谈话,导人新课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

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

(板书:景阳冈)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练习”的填空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⑴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⑵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写“思考·练习”的。

四、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⑴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指导学生理解:‘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

)⑵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指导学生理解:“就势”是什么意思?武松是“就”着什么“势”把大虫揪住的?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六、布置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死猛虎这一部分。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一、掌握本课生字、生词,弄清“枝折花落”和“屏息凝视”两词中多音字的正确读法。

二、阅读课文,了解猫长大后和满月时的特点,并运用朗读与想像相结合的方法深入体会满月时小猫的天真可爱。

三、借助课外阅读,品读课文内容,感受老舍先生的爱猫情怀,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和勇于创新的激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铺设情感。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麻雀》,让我们感受到动物身上那种和我们人类同样伟大的母爱;学习《雪猴》《鸟情》,我们又感受到人与动物朝夕相处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今天,我们依然要走进一个由“情”编织的世界,去读读老舍先生笔下的“猫”。

二、用心读文,整体感知。

1.读文解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把难读的字找出来。

(通过,结合语境,重点弄清“枝折花落”“屏息凝视”中“折sh锓屏bǐng”的读音。

)2.初识内容:你觉得老舍先生家里养的是怎样的猫?(学生各抒己见,将猫的各种性格一一谈出,暗含“性格矛盾”之处,利于老师进一步启发。

)3.理清脉络:老舍先生到底写了几只猫,出示两幅挂图。

文中哪部分写了长大后的猫?哪部分写了满月时的小猫?(学生从文到图再到文,自然理清了__脉络。

)三、情趣激发,自选内容。

两部分中,同学们想先学哪部分?(自由选择,统一想法——学习“小猫”部分。

)四、品读想像,情感共融。

1.读读想想,小猫满月时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从文中感受到什么?2.遇到印象深的或感受深的句子,不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一下。

(学生或读中体会感情或在书上点注或想像文中片断。

)3.小组交流。

4.品读想像,激发学生爱猫之情。

①小猫玩鸡毛、玩线团的情景。

②小猫抱着花枝打秋千的情景。

5.欣赏“养花”片断,体会老舍爱猫的情怀。

①出示“养花”片断,谈谈感受。

“养花”片断——我得天天照管他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心他们。

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

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②对课文此部分中哪些句子有感触?(读一读)(从“爱花”之感深到“爱猫”之情切。

)③想像表演,体会至深:试想一下,老舍先生面对他钟爱的花,又面对破坏了花的那么天真可爱的小猫,会是什么样子?6.师生共读此段。

7.感悟写法:为什么读着老舍先生的__,我们的心理涌出了这么多的情感?为什么读着老舍先生的__,我们的脑海中涌现了如此丰富的画面?为什么老舍先生将大家熟知的小猫写得这么生动有趣?(学生小结:仔细观察,充满爱心。

)五、欣赏精品,激励共鸣。

1.现代大作家冯骥才也曾写过一篇类似__《珍珠鸟》,和老舍先生的《猫》有异曲同工之妙,想欣赏一下吗?2.其实,不论是大作家,还是我们普通人,都有过与小动物朝夕相处或亲密接触的经历,只要我们像老舍先生那样仔细观察,充满爱心,我们也一定能写出同大作家一样精彩的__。

3.课后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教材解读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内容。

本识字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主要写小动物在夏天活动的情形,体现了夏天的美好快乐。

设计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夏天这一优美的情境中。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发挥小组学习的合作力量,鼓励主动学习,勇于创造。

教学要求1、认识“蝴、蝶”等11个带有虫字旁的字,会写“蚂、蚁”这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3、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4、能仿照课文编编儿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教材、小动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多媒体播放青蛙和知了的叫声。

2、交流。

二、初读儿歌1、自由读儿歌。

2、认读带有虫字旁的词语。

3、再读儿歌:看看小动物们在忙什么。

4、检查初读情况。

三、读悟儿歌1、伙伴自由交流最喜欢的小动物,读读相关句子。

2、集体交流:集体交流有关小动物的知识,相机指导朗读儿歌。

3、齐读儿歌。

四、仿编儿歌1、多媒体播放蜗牛、蜜蜂的录像。

2、小组合作仿编儿歌。

五、指导写字(蚂、蚁)1、出示词语: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说说发现了什么?2、学写两个虫字旁的字:蚂、蚁。

六、布置作业观察小动物是怎么生活的,或者搜集一些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认识“蜻蜓”等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和“网”字,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会正确、规范地书写“蚂、蚁”两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4、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观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新课1、猜谜语。

2、随机教学“网”字。

二、看图读儿歌,识生字1、看图说话: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学生自由读儿歌。

3、合作读儿歌。

4、在儿歌中用横线画出这些小动物的名字。

5、检查交流。

三、学习生字1、齐读。

2、指名读。

3、男女生比赛读。

4、打乱顺序读一读。

5、游戏:猜猜我是谁。

四、感悟方法,培养能力1、引导发现。

2、课外拓展识字。

五、指导书写(蚂蚁)1、课件出示三个“蚂”字:请看这三个字你认为哪个字最漂亮,为什么?2、范书,讲解要:在写这个字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把两部分写紧凑。

学生书空。

六、学习儿歌1、自由读。

2、表演读。

3、续编儿歌。

七、课堂总结,课外延伸《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认识“蜻、蜓”等11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3个生字;正确、整齐、规范书写“蚂、蚁”2个字。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