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微课设计
《猫》教案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分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 表演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写作练习
布置与猫相关的写作练习,如描写 自己家的猫、写一篇关于猫的故事 等。
课堂互动游戏
设计关于猫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 游戏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04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与猫有关的故事,引起 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06
教师自我反思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知识目标
01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猫》一课的生字词、重点句子
和段落,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02
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
力,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
03
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爱护动物、热爱自然
的情感。
教学方法的反思
小结作业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阅读相关 文章、写读后感等,帮助学生巩
固所学知识并拓展阅读视野。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与猫有关的问 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
兴趣。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堂观察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以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猫》教案设计
汇报人: 2023-12-29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师自我反思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
初中语文《猫》教案

初中语文《猫》教案一、教学内容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猫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2.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 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刻画动物形象的方法。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猫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2.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 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刻画动物形象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学会通过典型事例刻画动物形象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家里有养宠物吗?你们喜欢宠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一只可爱的动物——猫。
”2. 自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猫的可爱和机灵。
在学生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示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3.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教师可以挑选一些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 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刻画动物形象的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标题、开头、结尾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描绘猫的形象的。
5.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猫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猫的了解和喜爱。
6. 课堂小结,总结课文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猫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7.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下语文《13.猫》优秀教学设计精选合集-微课教案合集

《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感受猫的可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难点:体会老舍先生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各种猫的图片。
2.请接触过猫的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猫。
教师可随机介绍猫的眼睛、胡须、爪子的特点等等。
3.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课文《猫》。
老舍先生一生除了写作之外,还有两大爱好,就是养花和养猫。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老舍先生家里的猫。
(出示课文插图)向它打个招呼吧!(学生打招呼)从大家热情的招呼中,老师感受到你们都很喜欢老舍先生家的这只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先读读课后生字,然后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交流。
3.检查朗读。
出示: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指名读,听读体会:老舍先生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像说话,口语化。
)引导:是啊,老舍先生就像说话那样在讲他家猫的趣事,所以啊,读这篇课文要有讲故事的感觉。
怎样才能读出讲故事的感觉?先自己练练。
指名读,比读。
4.用讲故事的感觉朗读课文,读后讨论:课文第1-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描写的猫有什么不同?第1-5自然段写的是长大后的猫,第6自然段写的是小时候的猫。
即大猫和小猫。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1.快速默读第1-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文中概括介绍大猫特点的句子。
交流特点。
(板书:古怪)。
2.引导学生理解第1自然段、第5自然段”和第2-4自然段在内容上的关系。
点拨:总分总结构(总分总关系)。
3.快速默读第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概括小猫特点的句子。
先讨论交流,再点拨:淘气、总分结构。
(板书:淘气)小结:抓住总写的句子,弄清结构,课文的内容就一目了然了。
《猫》初中教案

《猫》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猫的外貌、性格和生活习性。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描写动物的外貌、性格和生活习性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2)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猫的外貌、性格和生活习性。
3.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1. 通过对猫的描写,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宠物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 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外貌、性格和生活习性,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对猫的外貌、性格和生活习性的理解。
三、课堂讲解1. 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确保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 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猫的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3. 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层次感。
四、实践活动1. 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描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2. 学生互相展示作品,评价和改进彼此的写作。
五、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猫的外貌、性格和生活习性。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与动物的相处方式,培养关爱动物的价值观。
六、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2. 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掌握课文内容,还能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关爱动物的价值观。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猫》课前任务(微课及导学案)设计思路说明

《猫》导学案滨海新区汉沽三中崔超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准确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了解三起三落、互为关联的情节和结构。
2、(过程与方法)揣摩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复杂变化的感情,并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世原则。
微课推送:认真观看微课,提交我的心得。
预习导学一、作品、作家介绍本文的作者是代作家、学者、翻译家,福建长乐人。
《猫》发表于1925年,是他创作的早期作品。
作品中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是前两只猫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悲剧的制造者。
《猫》表面上看是一篇普通的记叙文,在《猫》中讲述的家庭生活,叙述时间与故事发展的时间同步(没有采用插叙或倒叙等手法来表现),文本反映的生活也不复杂,记写了家养“三只猫”的生活片段,语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但仔细品读作品的行文脉落就能发现其实作家很讲究写作技法,通过铺垫和对比手法的应用,主题与情感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渲染。
二、基础积累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污sè红绫.sǒng yǒng 怅.然蜷.伏bēi chǔ惩.jiè安xiángzǔ骂虐.待wàng 下断语畏罪qián 逃三、初读课文,给课文标上序号,完成右面的表格(材料筛选概括)。
四、整体感知1、根据上图的表格提炼信息,说说作者的感悟。
读第一只猫,我看到了一只的猫,我读出了作者的情感。
读第二只猫,我看到了一只的猫,我读出了作者的情感。
读第三只猫,我看到了一只的猫,我读出了作者的情感。
2、三次养猫的故事有什么联系?3、芙蓉鸟事件——庭审现场犯罪嫌疑人:_________________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案发前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案发后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杀死鸟的真正凶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愧疚、自责、更难过。
《猫》教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 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第21页
怎样把特点写详细? 举例子 抓动作 写神态
第22页
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古怪: 奇怪、 奇特、 尤其。
猫性格古怪,主要表现在:既老实又(
),既贪玩又
(
), 既胆小(
第15页
我能体会句子中关联词语作用, 还能用这些词语说句子。
它若是不高兴啊, 不论谁说多少好 话, 它也一声不出。 (这组关联词语, 写出了猫在不高 兴时极端冷漠表现, 与“任 凭······也······” 有异曲同工之处。)
第16页
三 学习第词语。
第25页
推荐读物 《红奶羊》 《狼王梦》 《狼王洛波》 《会笑狗》 《我野生动物朋友》
第26页
第4页
形近字、多音字组词注音:
性( )稿( )踩( )辟( ) 姓( )搞( )彩( )僻( )
píng( ) 屏
bǐng( )
折 shé( ) zhé( )
没完没了( ) ( )确
第5页
初读提醒:
1、朗诵课文,思索本文都写了什么时候猫?
2、哪些段落在写长大猫? 3. 哪些段落在写小时候猫?
第6页
第13页
温柔可亲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用身子蹭你腿,把脖儿伸 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 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一样,粗细各异,改 变多端。在不叫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 高兴。
第14页
一声不出 它若是不高兴啊, 不论谁说多少 好话, 它也一声不出。
猫郑振铎微课教案

猫郑振铎微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猫》,让学生理解作者郑振铎对猫的深厚感情,以及文章所表达的哲理。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深厚感情。
2. 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哲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 如何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猫》的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通过播放课件,展示有关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猫这种动物。
1.2 学生分享自己对猫的了解和印象。
1.3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郑振铎及其作品《猫》。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读课文《猫》,理解课文大意。
2.2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学习3.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2 各小组选取课文中的一个重点句子或段落,进行解读和分享。
4. 课堂讲解4.1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解读,进行课堂讲解,深入剖析课文内容。
4.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哲理,如善待生命、关爱动物等。
5. 实践拓展5.1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认识。
5.2 学生现场写作,尝试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表达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6. 课堂小结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重要性。
6.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 作业布置7.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猫》的故事,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7.2 学生写一篇关于关爱动物的作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回家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6.猫》微课2

《猫》朗读指导微课案例【教材】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猫》【微课目标】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悟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微课内容】导入:《猫》的确是一篇美文。
在读课文时,就会发现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对这只猫的喜爱之情。
让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来体会这种感情。
幻灯片1、2、3句子一,“出去玩玩”“不回家”应该重读,读出喜爱。
在这里,说明作者已经不仅仅是把猫当作一个小动物,而是看作了家里的一个成员,他是多么喜爱这只猫呀!来,听老师读。
幻灯片4句子二,“小梅花”重读,读出喜爱。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本来是黑乎乎的猫爪印,作者却说是几朵美丽的小梅花,可见有多喜欢它。
幻灯片5句子三,词语“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重读,读出喜爱。
对于猫的叫声,作者连用了四个词语,简直把它写成歌唱家了。
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显而易见。
仔细听老师读。
幻灯片6句子四,“撞疼了也不哭”重读,轻拖一下,读出喜爱。
在写猫满月的时候,作者好像在写一个小孩子。
“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可见作者特别疼爱它,怜惜它。
幻灯片7句子五,“蹭”字重读,读出喜爱。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猫还跟主人撒娇呢!这句中的“蹭”字,就看出了猫对主人很亲。
“蹭”的感觉很轻,很温柔,还有耍赖的意思,从作者的嘴里说出来,显得人和猫的关系很亲。
一个不起眼的“蹭”字,包含的意思可不少。
这一蹭,蹭出了人和猫之间的真情。
人爱猫,猫亲人,真是其乐融融啊!幻灯片8【小结】师:可以说,全文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作者把它当作朋友,当作家人,当作孩子。
正是有了爱,才能够把猫写得活灵活现。
正是有了爱,才使得人和动物亲密无间、和睦相处。
让我们通过朗读,继续体会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微课设计
15、《猫》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3、结合重点词句来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人爱猫,猫亲人那种和谐美好的意境。
4、感受作者用具体事例来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难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同学们,视频中的这些猫可爱吗?著名大作家老舍先生家也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猫。
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认识一下老舍先生家的猫。
(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白板上的词语大家都能够一举拿下。
1、出示词语,分组读。
2、全班齐读。
三、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快速浏览课文,并找一找课文哪些段落写了大猫,哪些段落写了小猫?
(课文1~3自然段写的是大猫,4自然段写的是刚满月的小猫。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写大猫的部分,就是课文的1~3自然段)
2、按提示自读课文1~3自然段
①把课文读通顺;
②把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圈出表现猫特点的词语
3、自读反馈
这是一只
(结合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老实、贪玩、尽职、温柔可亲、一声不出、胆小、勇猛)
4、总结:
(难怪老舍先生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
四、整体感知,深析课文
1、研读猫的“老实”
①指名读课文写猫老实的部分。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猫的老实体现在哪
里?)
②说说哪些地方体现了猫的老实。
(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总结:对了,老舍先生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具体的事例写出了猫的“老实”
的特点。
(板书:事例)
2、研读猫的“尽职”
①分小组读写猫尽职的内容。
②说说老舍先生是通过什么样的事例来写猫的尽职的?
(指生答: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③学习“非……不可”的句式。
(教师举例:放学了,我非到食堂吃碗米线不可。
请同学来学造句)
3、研读猫的“贪玩”
①自由读写猫贪玩的内容。
②说说老舍先生是通过什么样的事例来写猫的贪玩的?
(指生答: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
③学习“任凭……也”的句式。
(指生答:谁能用其他的关联词替换这组关联词?
不管……也无论……也即使……也)
4、研读猫高兴时的“温柔可亲”
①全班齐读写猫高兴时温柔可亲的内容。
(重点指导朗读)
②说说老舍先生是通过什么样的事例来写猫的尽职的?
(指生答:用身子蹭你的腿…………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③理解“小梅花”的含义。
(体会作者对猫的浓浓的爱意)
④在特定情境中体会猫丰富多腔的叫声(想象):
(碰到一只势均力敌的猫,眼看大战在即,这只猫它长叫一声——学生叫
………………………………………………………………………………)
5、研读猫的“胆小”和“勇猛”
①男女生分读写猫胆小和勇猛的内容。
②自己找找老舍先生是通过什么样的事例来写猫的这两个特点的?
五、总结升华
通过一定的事例,可以将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六、练习:
我家的小狗可尽职了,
可是它要是贪玩起来啊,
七、板书设计:
15、猫
老实贪玩尽职
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出事例
胆小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