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加固算例

碳纤维加固算例

碳纤维加固是一种有效的结构加固方法,通过在混凝土结构表面粘贴碳纤维布,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以下是一个碳纤维加固的算例,以供参考:假设有一栋三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由于使用年限过长,需要进行加固。经过评估,发现房屋的梁、柱等承重结构存在明显的承载力不足和裂缝等问题。为了确保房屋的安全使用,决定采用碳纤维加固技术对房屋进行加固。

首先,对房屋的承重结构进行详细的结构检测和评估,确定需要加固的部位和所需的碳纤维布量。根据检测结果,本例中需要加固的部位主要包括梁、柱等承重结构。

接下来,进行碳纤维加固设计。根据加固要求和检测结果,设计人员制定了详细的加固方案。本例中,采用高强度碳纤维布对梁、柱等承重结构进行加固,以提高其承载力和耐久性。同时,为了确保加固效果,对碳纤维布的粘贴工艺、粘贴厚度、层数等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确定。

在碳纤维加固施工过程中,首先对需要加固的部位进行表面处理,确保表面平整、干净,无油污、无浮灰等杂质。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将专门配制的碳纤维粘贴剂涂刷在加固部位上,再将碳纤维布粘贴在加固部位上。为了确保粘贴效果,需要使用专用滚轮进行挤压、刮平,使粘贴剂与碳纤维布和加固部位紧密结合。最后,对加固部位进行固定和养护,确保碳纤维布与加固部位形成一体。

经过碳纤维加固后,该房屋的梁、柱等承重结构承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裂缝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同时,由于碳纤维布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点,房屋的使用寿命也得到了延长。

碳纤维布梁加固计算书

碳纤维梁加固计算书 一、基本资料 1.设计依据: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46:2003)(以下简称规程)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下简称规范)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GB 50367-2006)(以下简称加固规范) 图纸所提供的相关数据 2.问题类型: 因荷载增加原有混凝土梁承载力不足,需进行加固处理,加固方式采用碳纤维布。 3.梁底受拉碳纤维片材参数: 碳纤维布等级:Ⅰ级 弹性模量E cf = 2.30 × 105 MPa (见加固规范表9.1.6-1) 抗拉强度设计值f f = 2300.00 MPa (见加固规范表9.1.6-1) 单层厚度t cfv = 0.167 mm 重量:300g/m2 不考虑二次受力 二、计算结果 1. KL3梁荷载增加后缺筋面积为750mm2,采用等强代换原则换算碳纤维布 粘贴尺寸: HRB400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360N/mm2 碳纤维布抗拉强度设计值:2300 N/mm2 缺筋面积*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碳纤维布厚度*宽度*碳纤维布抗拉强度设计值 750*360≤0.167*宽度*2300 宽度≥702.94 KL3梁截面尺寸为400*900,结构梁宽度为400不能满足碳纤维布粘贴宽度, 考虑粘贴双层碳纤维布,计算碳纤维布多层粘贴折减系数: (见加固规范9.2.4-2) 折减系数=1.16-(粘贴层数*弹性模量设计值*单层厚度)/308000≤0.9 =1.16-(2*230000*0.167)/308000 =0.91 折减系数=0.9 750*360≤0.167*宽度*2300*0.9 宽度≥781.05

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三篇

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三篇 篇一: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 一、框架梁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方案 1、加固范围及部位 工程一层框架梁(详见加固平面布置图)加固工程。 2、编制依据与原则 2.1、编制依据 2.1.1《建筑防腐蚀工程验收标准》(GB-50212) 2.1.2《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 146-20XX 2.1.3《建设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XX) 2.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前处理工艺安全》GB7692 2.1.5《防腐蚀表面工程技术》 2.1.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XX 2.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XX 2.1.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1.9我公司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及《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 2.2编制原则 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编制依据以下几项编制: 2.2.1在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坚持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经济实用的原则。 2.2.2坚持工程施工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灵活实施“动

静结合”的管理原则. 2.2.3现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程。 2.2.4做好环境保护,减少因施工对当地带来的一切干扰。 2.2.5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精心组织、施工,向业主交一项质量优良、满意的工程。施工准备: 3.1材料及主要机具: 3.1.1粘结剂: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昆仑牌MSR 碳纤维配套树脂、MSR找平树脂,必须有合格证明及检验报告。 3.1.2碳纤维布:采用XX同泰嘉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CS-І-300碳纤维布,必须有合格证明及检验报告。 3.1.3压接钢片及射钉必须有合格证明及检验报告。 3.1.4主要机具:角磨机、吹风机、滚压机、射钉枪等。 3.1.5拆除碳纤维布所在部位影响施工的附属设施。 3.1.6粘贴碳纤维布用的粘结剂和钢板准备完毕,并检查合格。 3.1.7施工工具经过调试、运转合格。 3.1.8项目经理及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进行全面技术交底。操作工艺 4.1施工工艺流程 框架梁基底处理→涂刷底胶→修补整平→粘贴碳纤维布→防护处理→压结钢片及梁端角钢压条。 4.2构件基底处理:混凝土表面用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用脱脂棉沾丙酮摖拭表面,用吹风

加固计算书

根据业主提供的梁板加固后的数据及弯矩图,对工程的梁、板构件进行加固设计 本工程对原结构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MCAD-2010版进行计算。 本工程采用: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4、《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 5、《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9、《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碳纤维布材采用双面网格编织方法,其容重300克每平方米,厚度0.167mm抗拉强度标准值3000兆帕,应符合"建设部建筑物鉴定与加固规范管理委员会"材料安全鉴定(含耐久性检测)要求,同时采用配套树脂,要求有胶和布的匹配试验报告. 1.钢筋:HPB300级、HRB400级 2.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应小于 50%; 3.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避开梁端、柱端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 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 4.钢筋的绑扎搭接及焊接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楼层梁和板的纵筋需要连接时,上部筋一般在跨中1/3范围内连接,下部筋一般在跨中 1/3范围之外。 6.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详见《11G101-1》。 双辽加固数据1 一层顶梁: JGL-2: 0.167X300X1600=fy*As As=222 下部筋2800-2454=346 346/222=1.6 粘3T-300碳纤维布 上部筋原配筋已足够。 JGL-3: 0.167X300X1600=fy*As As=222 下部筋2300-1963=337 337/222=1.52 粘3T-300碳纤维布 上部筋原配筋已足够。 双辽加固数据2 一层顶梁 JGL-1: 0.167X300X1600=fy*As As=222 下部筋1300-1140=160 2000-1742=258 258/222=1.2 粘2T-300碳纤维布 上部筋1300-1118=182 182/222=0.82 粘1T-300碳纤维布 JGL-2: 0.167X300X1600=fy*As As=222 下部筋1200-1140=60 60/222=0.3 粘1T-300碳纤维布 上部筋1800-1521=279 279/222=1.3 粘2T-300碳纤维布

碳纤维加固计算+excel

碳纤维加固计算+excel 碳纤维加固计算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加固方法,可以提高结构的 强度和刚度。在进行碳纤维加固计算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以及荷载情况等因素。下面是一种使用Excel进行碳纤维 加固计算的方法。 首先,你需要准备一个Excel表格,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在第一列中输入需要加固的结构的各个截面的编号或名称。 2. 在第二列中输入结构截面的尺寸参数,如截面的宽度、高度、厚度等。 3. 在第三列中输入结构截面的材料特性参数,如弹性模量、抗 拉强度等。 4. 在第四列中输入结构截面的荷载情况,如受力方向、大小等。 5. 在第五列中输入碳纤维加固的参数,如碳纤维布的层数、角 度等。

6. 在第六列中进行计算,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荷 载情况和碳纤维加固参数,使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加固后结构的强 度和刚度等参数。 在进行计算时,你可以使用Excel提供的各种数学函数和公式 来实现。例如,可以使用SUM函数来计算碳纤维布的总面积,使用 IF函数来判断结构是否需要加固,使用MAX函数来比较不同截面的 强度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碳纤维加固计算时,应该遵循相关的设 计规范和标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由于碳纤 维加固计算涉及到复杂的力学和材料知识,建议在进行计算前咨询 专业的工程师或结构设计师的意见。 总结起来,使用Excel进行碳纤维加固计算是一种方便快捷的 方法,通过输入结构参数、材料特性和荷载情况等信息,使用适当 的公式和函数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加固后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参数。但是,在进行计算前应该了解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并咨询专业 人士的意见,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碳纤维布(CFRP)加固结构技术施工工法

碳纤维布(CFRP)加固结构技术施工工法碳纤维布(CFRP)加固修补结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技术,它是利用树脂类粘结材料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以达到对结构及构件加固补强的目的。 工艺原理 加固机理是将碳纤维布采用高性能的环氧类粘结剂粘结于混凝土构件的表面,胶结材料作为它们之间的剪力连接媒介,形成新的复合体,使增强贴片与原有钢筋共同作用,增大了结构抗拉及抗剪能力,可有效提高结构的强度,延性及抗裂性。利用碳纤维布良好的抗拉强度达到增强构件承载能力及刚度的目的。 材料 CFRP加固修补混凝土结构所用材料主要为碳纤维布与粘贴用树脂。

1、碳纤维布的抗拉强度应按纤维的净截面面积计算,净截面面积取碳纤维布的计算厚度乘以宽度。碳纤维布的计算厚度取碳纤维布的单位面积质量除以碳纤维密度。单层碳纤维布的单位面积碳纤维质量不宜低于150g/㎡,且不宜高于450g/㎡。在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单层碳纤维布的单位面积碳纤维质量可提高到600g/㎡。 2、粘结剂要有足够的粘结性能,工艺过程中各部位所使用的环氧树脂胶结材料的种类、型号,应根据施工时的温度、湿度进行选择。应正确掌握主剂和固化剂的配比,使渗透性、粘稠度、固化速度等方面能满足不同季节施工的需要。采用碳纤维片材对混凝土结构加固时,应采用与碳纤维片材配套的底层树脂、找平材料、浸渍树脂或粘结树脂。 3、在受弯加固和受剪加固时,被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现场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且混凝土表面的正拉粘结强度不得低于1.5MPa。采用封闭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柱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0。 4、主要机具:角向磨光机、砂纸、剪刀、凿子、榔头、台秤、卷尺、水平仪、铅锤、专用滚筒、刮板、搅拌容器、橡胶抹子、滚洞刷子、搅拌器、防护眼镜、橡胶手套、口罩等。 特点 1、材料高强高效,便于加工成多种尺寸,适用面广,质量易保证。 2、施工便捷,工效高,没有湿作业,不需现场固定设施,施工占用场地少。 3、耐腐蚀及耐久性能极佳。

(完整word版)粘碳纤维加固计算书(word文档良心出品)

梁粘贴碳纤维布加固计算书: 1、计算缺少受拉钢筋面积A s0=980mm2,受拉钢筋强度f y0=360Mpa。粘贴碳纤维 布强度f f =2800Mpa。 1)当粘贴碳纤维布层数n f =2,厚度t=0.167mm,宽度b'=400mm。实际粘贴碳 纤维布层数折减系数k m =0.95,实际粘贴碳纤维布截面积A fe '=126.92 mm2。 按强度等效,如下: 碳纤维强度2800X126.92=355376>缺少钢筋强度360X980=352800(满足要求) 2)当粘贴碳纤维布层数n f =3,厚度t=0.167mm,宽度b'=300mm。实际粘贴碳 纤维布层数折减系数k m =0.85,实际粘贴碳纤维布截面积A fe '=127.755 mm2。 按强度等效,如下: 碳纤维强度2800X127.755=357714>缺少钢筋强度360X980=352800(满足要求) 2、计算缺少受拉钢筋面积A s0=2454mm2,受拉钢筋强度f y0=360Mpa。粘贴碳纤维 板强度f f =2000Mpa。 1)当粘贴碳纤维板时,厚度t=1.4mm,宽度b'=400mm。实际粘贴碳纤维板截 面积A fe '=560mm2。 按强度等效,如下: 碳纤维强度2000X560=1120000>缺少钢筋强度360X2454=883440(满足要求) 板粘贴碳纤维布加固计算书: 1、计算缺少受拉钢筋面积A s0=393mm2/m,受拉钢筋强度f y0 =360Mpa。粘贴碳纤维 布强度f f =2800Mpa。 1)当粘贴碳纤维布层数n f =1,厚度t=0.167mm,宽度b'=200mm,间距200。 实际粘贴碳纤维布截面积A fe '=66.8 mm2/m。 按强度等效,如下: 碳纤维强度2800X66.8=187040>缺少钢筋强度360X393=141480(满足要求) 2、计算缺少受拉钢筋面积A s0=565mm2/m,受拉钢筋强度f y0 =360Mpa。粘贴碳纤维

板开洞碳纤维布加固计算书09.03.07

大厦楼板开洞碳纤维加固计算书 2009.03.09 (1)、计算碳纤维布粘贴折减系数:K m=1.16-N f E f T f / 308000 N f和T f为纤维复合材料的层数和单层厚度。 E f为纤维复合材料的的弹性模量设计值。 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 本工程所用碳纤维布均为300克碳纤维布,弹性模量设计值为: 2.3x105帕,所以: 当粘贴层数为3层时折减系数为: K m=1.16-N f E f T f / 308000 =1.16-3*2.3*100000*0.167/308000=0.79 取值:0.79。 (2)、计算:取较大洞口进行计算; 取B1M层3-4/C-D轴,标高-4.05m楼板开洞,洞口尺寸为350*3250。原板上铁配筋14@150, 下铁配筋12@150。 三级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360牛/平方毫米,14@150每米板带钢筋为1028mm,洞口宽3.25m, 3.25*1028*360=1202760 N 用三层300克碳纤维进行代换:设需要粘贴碳纤维的宽度为b(mm),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第53页,300g/m2碳纤维的抗拉强度设计值为2300 n/mm2, 计算厚度为0.167mm,粘贴层数为3层, b*3*0.167*0.79*2300≥1202760

b≥1321mm 实际板上粘贴1600mm >b=1321mm 所以板上粘贴满足要求! 同理计算板下: 12@150每米板带钢筋为754mm,洞口宽3.25m, b*3*0.167*0.79*2300 ≥3.25*754*360 b≥970mm 实际板下粘贴1200mm >b=970mm 所以板下粘贴也满足要求!

板粘贴碳纤维计算书8.23

楼板粘贴碳纤维布加固补强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现因4#车库地下三层顶板中,4-17轴/4-G轴至4-H轴的后浇带南侧,附加盖铁钢筋原设计为 HRB400 25@200,现场施工为HRB400 14@200,因此,需对楼板采用一定的加固措施进行结构补强。考虑采用粘贴碳纤维布进行补强。 楼板粘贴碳纤维加固设计:(采用等强度代换法进行设计) 按照最大横向钢筋面积As=25@200-14@200=490.9-153.9为337mm2 按照钢筋、碳纤维技术指标,钢筋设计强度:fy=360N/mm2,进口碳纤维设计强度:Ff=3400N/mm2, 故: Af×Ff =Asfy Af = fy×As / Ff = 360×337/3400 = 35.69mm2 B=35.69/0.167=213.72mm2 <300mm2 钢筋面积进行15%折剪后碳纤维截面面积:150×2×0.85=255mm2>213.72mm2故,在楼板后浇带南侧粘双层150mm宽间距200mm长为5200mm碳纤维布,满足加固补强要求。 北京东方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14年8月23日

楼板粘钢加固补强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现因4#车库地下三层顶板中,4-17轴/4-G轴至4-H轴的后浇带南侧,附加盖铁钢筋原设计为 HRB400 25@200,现场施工为HRB400 14@200,因此,需对楼板采用一定的加固措施进行结构补强。考虑采用粘贴钢板进行补强。 楼板粘贴碳纤维加固设计:(采用等强度代换法进行设计) 按照最大横向钢筋面积As=25@200-14@200=490.9-153.9为337mm2 按照钢筋、Q235B钢板技术指标,钢筋设计强度:fy=360N/mm2,进口碳纤维设计强度:Ff=210N/mm2, 故: Af×Ff =Asfy Af = fy×As / Ff = 360×337/210 = 577.72mm2 B=577.72/150=3.86mm<5mm 故,在楼板后浇带南侧粘贴5mm厚150mm宽间距200mm长为5200mm钢板,满足加固补强要求。 北京东方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14年8月23日

加固计算书

加固计算书(总9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爱涛天城加固专项工程 计算说明书 本工程为新建工程,在主体施工完成后,根据甲方要求,对其中几个地方作了改动,使用功能发生变化,其荷载也发生变化,故需进行加固处理。 计算依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万墨林、韩继方编着); 3、《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 25:90; 4、《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46:2003; 5、CSA补强设计规范及ACI检索相关资料;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等。 加固计算 第一部分、健康娱乐中心二层改为厨房 健康娱乐中心二层3-2~3-6/3-B~3-E轴范围内改为厨房,根据甲方提供荷载:恒荷载在原来基础上增加1KN/m2,活荷载按 4KN/m2,进行加固计算。 PKPM模型结构设计信息如下:

总信息 .............................................. 结构材料信息: 钢砼结构 混凝土容重 (kN/m3): Gc = 钢材容重 (kN/m3): Gs = 水平力的夹角 (Rad): ARF = 地下室层数: MBASE= 1 竖向荷载计算信息: 按模拟施工加荷计算方式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风荷载地震力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地震力特殊荷载计算信息: 不计算 结构类别: 框架结构 裙房层数: MANNEX= 0 转换层所在层号: MCHANGE= 0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DMAX= 墙元侧向节点信息: 内部节点 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是 采用的楼层刚度算法层间剪力比层间位移算法风荷载信息 ..........................................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kN/m2): WO = 地面粗糙程度: C 类 结构基本周期(秒): T1 = 体形变化分段数: MPART= 1 各段最高层号: NSTi = 7 各段体形系数: USi = 地震信息 ............................................ 振型组合方法(CQC耦联;SRSS非耦联) SRSS 计算振型数: NMODE= 5 地震烈度: NAF = 场地类别: KD = 2 设计地震分组: 一组 特征周期 TG = 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Rmax1 = 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Rmax2 = 框架的抗震等级: NF = 3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NW = 3 活荷质量折减系数: RMC = 周期折减系数: TC = 结构的阻尼比 (%): DAMP = 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否 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 否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 = 0

柱碳纤维布加固工程量计算规则

柱碳纤维布加固工程量计算规则 总体规则: 一、材料计算: 1.碳纤维布的计算: 碳纤维布的计算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测情况,确定所需碳纤维布的面积和长度。长度计算是根据柱的高度和周长计算得出,面积计算是根据柱的截面积计算得出。 2.碳纤维布的浸润剂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计算碳纤维布所需的浸润剂的用量,包括树脂和固化剂的用量计算。浸润剂的用量计算是根据碳纤维布的面积和设计要求的浸润剂用量比例计算得出。 二、施工步骤计算: 1.表面准备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计算表面准备工程量,包括清理、修补和打磨等工作的计算。工程量计算是根据表面准备的面积和设计要求的工程量比例计算得出。 2.浸润剂涂布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计算浸润剂涂布工程量,包括浸润剂的表面涂布和浸润剂的背面涂布,工程量计算是根据涂布面积和设计要求的工程量比例计算得出。 3.碳纤维布铺贴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计算碳纤维布铺贴工程量,包括碳纤维布的长度和面积计算。长度计算是根据柱的高度和周长计算得出,面积计算是根据柱的截面积计算得出。 4.浸润剂浸入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计算浸润剂浸入工程量,包括浸润剂的涂布量和浸润剂的浸入时间计算。涂布量计算是根据浸润剂的用量和碳纤维布的面积计算得出,浸入时间计算是根据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进行计算。 5.养护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养护工程量,包括养护的时间和养护的设备和人工计算。工程量计算是根据养护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三、工程量综合计算: 综合计算是根据以上的材料计算和施工步骤计算,计算出整个柱碳纤维布加固工程的总工程量。综合计算是将每个步骤的工程量进行加总,得出总的工程量。 以上是柱碳纤维布加固工程量计算的规则,通过以上规则的计算,可以准确确定柱碳纤维布加固工程的材料和施工步骤的工程量,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板面粘碳纤维抗弯加固计算书

板面碳纤维加固计算书 该工程地上第五层至二十五层部分阳台板出现露筋显现,即保护层厚度不够,故对该部分的阳台板进行采用板面粘贴碳纤维布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 阳台板基本资料: 该板为预制叠合板,总厚度为160mm,预制板厚度60mm,现浇混凝土层厚度100mm. 本次计算只考虑现浇混凝土层影响 计算参数:截面1000x100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钢筋级别:三级钢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0mm(设计值)钢筋排数:单排 板面钢筋:纵向12@150,横向8@150 板底钢筋:双向8@150 计算过程: 原板截面极限弯矩Mu:先求原板受压区高度x' x'= fy* (As - As') / (fc * b)=30mm 当x'≤2a时,x'取2a,当x'>ζbho(ζb界限受压区高度)时,x'取ζbho 当x'=2a时,Mu= fy * As * (h - 2 * a) 当x'>ζbho时,Mu = fc * b * x' * (h - x' / 2) + fy * As' * (h - a) 当2a1.4Mu时则无法加固,M

楼板碳纤维加固方案

楼板碳纤维加固方案 随着建筑物使用年限的增长,楼板承载力可能会逐渐减弱,出现裂缝、下沉等问题,这给建筑物的安全性带来了潜在威胁。为了解决这 一问题,楼板碳纤维加固方案应运而生。本文将介绍楼板碳纤维加固 方案的工作原理、材料使用、施工步骤以及加固效果等相关内容,旨 在为解决楼板加固问题提供参考。 一、工作原理 楼板碳纤维加固方案主要采用高强度碳纤维布与环氧树脂粘结剂相 结合,形成一种加固材料,通过将其粘贴在楼板裂缝或受力较大区域上,以提高楼板的整体强度和承载能力。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刚度、耐腐蚀、轻质等特点,能够有效增强楼板的抗拉和抗弯能力,提高楼 板的整体稳定性。 二、材料使用 1. 碳纤维布:选择高强度碳纤维布作为加固材料,其具有较高的强 度和刚度,能够有效提升楼板的承载能力。 2. 环氧树脂粘结剂:用于将碳纤维布与楼板表面粘贴在一起,形成 一体化的加固材料。环氧树脂具有很强的粘接能力和抗腐蚀性,能够 确保碳纤维与楼板之间的牢固粘结。 三、施工步骤

1. 表面处理:清理楼板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质,确保粘贴面干净 整洁。 2. 基准线确定:根据楼板的设计要求,确定碳纤维布的粘贴位置和 粘贴范围。 3. 粘贴碳纤维布:将环氧树脂粘结剂均匀涂布在楼板表面,然后将 碳纤维布平整贴合在粘结剂上,确保布面光滑、无气泡。 4. 加固层增加:根据实际加固需求,可以适当增加碳纤维布和环氧 树脂粘结剂的层数,以提高楼板的强度和稳定性。 5. 养护处理:完成碳纤维布的贴合后,根据环氧树脂粘结剂的要求,对加固层进行养护,以确保加固材料完全固化、达到最佳效果。 四、加固效果 楼板碳纤维加固方案通过增加楼板的抗拉和抗弯能力,提升楼板的 整体承载能力,可以有效解决楼板的开裂、下沉等问题,提高建筑物 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楼板碳纤维加固方案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影响小、成本较 低等优点。相比传统的加固方法,碳纤维加固更加灵活方便,能够在 不拆除楼板的情况下进行加固,减少对业主的使用影响。 五、总结 楼板碳纤维加固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改善楼板承载能力的方法,通过 使用碳纤维布和环氧树脂粘结剂,可以提高楼板的抗拉和抗弯能力,

碳纤维加固裂缝施工方案

碳纤维加固裂缝施工方案 A楼A-D~A-G/A-5~A-7轴三至六层KL13(1)、KL15(1)、KL16(1)在PC梁与现浇接口处现上下贯穿裂缝,为了防止对建筑结构安全造成影响,须对出现裂缝的梁进行裂缝灌浆处理,并对已产生裂缝部位进行碳纤维加固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航空及航改发动机关键高温合金部件熔模精密铸造研发生产基地新建项目 工程地点:上海市奉贤区肖业路8号 二、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加固的设计规范》GB50367-2013 2、业主、监理、总包、设计单位现场勘验及分析报告 3、加固单位评估报告 三、主要材料: 环氧树脂胶、碳纤维胶、碳纤维布 四、裂缝灌浆施工: 1、工作原理介绍 原理方法是利用低压灌注器,将环氧树脂胶灌浆材料注入混凝土裂缝中,当树脂胶到混凝土裂缝固化、膨胀、固结,这样固结的树脂胶体填充混凝土所有裂缝,以达到裂缝修补效果 2、施工步骤: 观测裂缝——基层处理——确定注入口———安装注射点——配灌浆树脂——安设灌浆器——灌浆——拆除灌浆器——清洗灌浆器——基层复原。 3、施工机具: ①强力吹风机(清理裂缝);②量杯(配树脂胶);③4cm宽开刀、小刮板(配封缝胶);④灌注器;⑤酒精、棉丝(清洗灌浆器);⑥手提打磨机(打磨封缝胶清理基层)。

4、注意事项: ①施工前必须将抹灰层剔除干净,露出结构面; ②施工时一定要保证裂缝干燥,切忌用水冲刷裂缝; ③注入口尽量设置在裂缝较宽,开口较通畅的位置; ④如使用底压灌浆封口胶要现配现用,每次配量不宜过多; ⑤仰面注胶施工时必须佩戴防护镜; ⑥灌浆结束后用酒精浸泡并清洗灌浆器,以便下次使用,切不可用其他稀料清洗。 五、碳纤维加固 1碳纤维加固施工工艺简介 1、施工顺序: 混凝土基底处理——找平胶找平——贴碳纤维片——养护 2、施工方法: (1)、混凝土基底处理 1.1将混凝土表面的障碍物清除 1.2被粘贴混凝土表面应打磨平整,除表面浮层、油污等杂质,直至露出结构新面,转角处粘贴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小于20mm,将混凝土表面灰尘清理干净,并保持混凝土表面干燥。 (2)、找平胶找平: 2.1、底胶涂刷后,混凝土表面不平处用找平胶找平。 (3)、贴碳纤维片 3.1、确认粘贴表面干燥。气温50C以下,相对湿度RH>85%时,如无有效措时不得施工。 3.2、防止碳纤维受损,碳纤维片在运输、储存、裁切和粘贴过程中,严禁受到弯折。因此,贴片前应用钢直尺与壁纸刀按规定尺寸切断碳纤维片,每段长度一般以不超过10m为宜。要使用更长的片材时,除精心防止弯折外,对脱泡(即赶出气泡)、渗浸过程必须加位谨慎操作。为防止片材在保管过程中损坏,片材的裁切数量应按当天的用量为准。 3.3、碳纤维纵向接头必须搭接15cm以上,该部位应多涂粘结树脂,碳纤维横向

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

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 一、背景介绍 随着建筑结构的老化和地震频发的背景下,结构加固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关注的 热点问题之一。在结构加固技术中,碳纤维加固技术因其高强度、高模量、抗腐蚀等优点而备受青睐。本文将就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程施工提供指导。 二、施工前准备 1.确定加固对象:在进行碳纤维加固前,需对加固对象进行全面勘察, 了解结构缺陷及需加固的部位。 2.确定加固方案:根据结构缺陷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碳纤维加固方 案,确定加固区域和加固厚度。 3.确定施工材料:准备好所需的碳纤维布、环氧树脂胶、施工工具等材 料。 三、施工步骤 1. 表面处理 1.清理加固表面,去除油污和灰尘,保持表面干燥清洁。 2.修补结构表面的裂缝和空鼓,确保表面平整。 3.处理加固表面,如涂刷界面处理剂,增强粘接性能。 2. 粘接碳纤维布 1.涂抹环氧树脂胶在加固表面,均匀分布。 2.将碳纤维布铺贴在加固表面,压实使其与结构表面充分粘合。 3.确保碳纤维布覆盖全面,无空鼓和起泡现象。 3. 固化加固层 1.根据环氧树脂胶的固化时间,等待一定时间。 2.检查加固层的固化情况,确保完全固化。 3.可根据需要对加固层进行表面修整,保证表面平整美观。 四、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过程中需注意通风透气,避免环氧树脂气味对工人造成不良影响。 2.在施工现场严禁吸烟、明火等火源,确保施工安全。 3.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加固质量。

五、施工验收 1.完工后对加固部位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加固效果。 2.可进行结构荷载试验等验收程序,以验证加固效果。 3.完成施工资料整理,编制施工报告和档案,留存相关资料。 六、结语 通过本文对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的介绍,相信读者已对碳纤维加固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实际施工中,需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确保加固质量和安全。希望本文能为相关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加固计算手算公式

一、根据原来梁的配筋求出原来梁的受压区高度b f A f A f x c s y s y 0' 0000‘-=, 二、计算原梁钢筋承担的弯矩(按双筋梁): 1、若' 02s a x <时:)('0000s s y u a h A f M -= 2、若00' 2h x a b s ξ≤≤时, )()2 ('0'0'0000010 s s y c u a h A f x h bx f a M -+-= 3、比较弯矩增量:根据增加荷载后的最终弯矩求承载力提高幅度,需满足≤40%。超过时粘贴碳纤维不适用,可改用扩截面法。 三、求增加荷载后的受压区高度x : b f h h A f a h A f M h h x c s y s y 0000''0'02)] ()([2-+--- -= 四、求0 h x fb =ξ,并判断fb ξ是否≤原构件的0.75b ξ(重要构件)或0.85b ξ(一般构件),0.75b ξ、0.85b ξ值如下: 另外,有受压钢筋时,要满足 五、求0f ε(考虑二次受力影响,不考虑二次受力可跳过此步) 1、根据原来梁的弯矩标准值k M 0计算钢筋应力:s k s A h M 00087.0= σ, 3、根据te ρ查规范58页表9.2.8,得出f α值(注意若a s MP 1500≤σ且05.0≤te ρ时,查出的f α值要乘以0.9) 4、计算0 00h A E M s s k f f αε= 六、求f f f x h εεϕ0 0033.0)/00264.0(--= <1.0 七、求f f s y s y c fe f A f A f bx f A ϕ0 0'0'00-+= 八、求9.030800016.1≤- =f f f m t E n k 九、求最终碳纤维面积:m fe f k A A = 注:1、如果按单筋梁考虑,去掉公式中的受压钢筋项' 0' 0s y A f 即可 2、查表时内插法公式如下: 求 C 点对应的值c : ()()a A B a b A C +---=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