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合集下载

克林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

克林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

克林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克林霉素是由林可霉素7位去羟基被氯取代演变而成,但其抗菌活性是林可霉素的4~8倍,胃肠道吸收更加完全。

克林霉素作用机制主要是作用于细菌核糖体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对机体免疫系统有调理作用,有增强多型核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杀菌功能,改变细菌表面活性和抑制细菌毒素休克3~5min溶液0.1%胃肠道反应是克林霉素最常见、发生率最高的反应,口服和肌注均可发生。

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伪膜性肠炎致最严重的并发症。

腹泻的发生率因诊断不同差异较大,约2%~20%,常见于用药后的4~9h,可能与药物直接刺激和肠道正常菌群紊乱有关。

单纯性腹泻与PMC出现与否并不相关,前者通常短暂,及时停药一般可自愈。

现已证实伪膜性肠炎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毒素所致,其发生率各地报道不一,为0.01%~10%,据流行病学调查,298例患者应用克林霉素后,3.4%的患者发生腹泻,无一例诊断为伪膜性肠炎,而另一报道表明,应用克林霉素的患者10%发生PMC,口服引起伪膜性肠炎的发生率比注射给药高3~4倍,而且老年及危重患者中常见。

典型的病理往往在给药后4~超过110mg快消失。

对于急性会厌炎用药,最好选用不易出现过敏反应的药物,使用过程中小心谨慎,且随时做好气管切开准备。

4.克林霉素致肾功能损害克林霉素使用后可导致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导致的急性肾衰竭。

滕伟民报道了1例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患者,因注射克林霉素一天后患者出现无尿,伴呕吐及双下肢水肿的症状,经肾活检病理诊断提示肾小管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及坏死、肾小球轻度系膜增生,诊断急性间质性肾炎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患者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利尿、血透8次等治疗,未使用激素和免疫制剂。

2周后尿量开始增加,水肿消退,肾功能改善。

表明对于间质性肾炎,即使伴有肾衰竭,仍无需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克林霉素致急性肾功能损害可能与克林霉素的体内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游离活性成标。

克林霉素注射液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参考模板

克林霉素注射液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参考模板

克林霉素注射液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关键词:克林霉素又称为氯洁霉素,是林可霉素的去羟基衍生物。

其抗菌原理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类似,通过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50S亚基,抑制肽链的延长及细菌蛋白质合成,对葡萄球菌、各型链球菌、肺炎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和梭状杆菌等厌氧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1]。

随着克林霉素应用的不断增多,近年来关于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也日益增多,引起了医疗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已报道的临床不良反应涉及心血管系统、皮肤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肝脏与泌尿系统等[2]。

为提醒广大医务人员严格掌握克林霉素的适应证,加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监护,2006 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报了克林霉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2009卫生部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3]。

笔者查阅了国内近10年来有关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克林霉素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益参考。

1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特点国内报道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4%,但在恶性肿瘤放疗后并发感染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2%[4]。

陈富超等人共收集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报道98例,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及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等进行统计分析。

报道显示: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无显著性差异,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无关;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为19月—85岁,平均40.74岁,其中18—50岁的占59.19%,小于18岁的占9.18%,大于50岁的患者占31.63%;给药途径方面,发生不良反应次数从多到少依次为静脉用药(84.69%)、口服用药(14.29%)、肌肉用药(1.02%)[5]。

不良反应涉及较多的系统有皮肤及附件损害、肝肾功能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过敏性休克、药物热及消化系统反应等[6]。

1.2 克林霉素常见的不良反应1.2.1皮肤及附件损害调查显示约有10%左右的患者使用克林霉素治疗后出现皮疹[7]。

克林霉素(Clindamycin)使用说明书

 克林霉素(Clindamycin)使用说明书

克林霉素(Clindamycin)使用说明书克林霉素(Clindamycin)使用说明书克林霉素(Clindamycin)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本使用说明书旨在向使用者介绍克林霉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剂量和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最大化。

一、药物名称及成分克林霉素(Clindamycin)主要成分:每片含克林霉素XXX毫克。

二、适应症克林霉素适用于下列感染的治疗:1. 呼吸道感染2.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3. 骨和关节感染4. 下泌尿道感染5. 腹腔感染6. 巴尔通体感染7. 分枝杆菌和链球菌引起的感染三、用法和剂量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克林霉素,并严格按照以下剂量和用法进行:成人用量:1. 常规剂量:每日150-300毫克,分2-4次服用。

2. 严重感染:根据医生的建议,剂量可增加至每日450-600毫克,分3-4次服用。

儿童用量: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剂量根据儿童体重和感染类型而定。

四、用药注意事项在使用克林霉素之前,请注意以下事项:1. 对克林霉素过敏者禁用,如果出现过敏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2. 请不要超过医生建议的剂量和使用时长,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

3. 本药物可能影响肠道菌群,请密切关注并及时报告医生任何不适症状。

4.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使用前需咨询医生。

五、不良反应克林霉素可能引起以下不良反应,请密切关注并咨询医生:1. 恶心、呕吐2. 腹泻3. 皮肤过敏、瘙痒等4. 头晕、头痛5. 肝功能损害6. 血小板减少7. 口腔黏膜溃疡等六、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克林霉素期间,请避免以下药物的同时使用:1. 抗生素:特别是其他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 高血压药:碳酸钙拮抗剂、利尿剂等。

七、贮藏要求请将克林霉素保持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并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八、注意事项1. 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照指导使用。

2. 请勿将克林霉素转给他人使用。

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

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

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克林霉素属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是由Magerl ein等以氯离子取代林可霉素分子中第7位的羟基而得的半合成衍生物,其抗菌作用较林可霉素强4倍~8倍,在临床上已逐步取代了林可霉素的位置。

目前市面上的克林霉素制剂品种繁多,包括注射剂、片剂、胶囊、颗粒剂、阴道栓剂、阴道霜、搽剂、药膜、乳膏、凝胶、糊剂、漱口液、滴耳液、滴眼液、载药珊瑚人工骨、复合盖髓剂等,应用广泛。

本文拟就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及耐药现状做一综述,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现状1.1肺部感染克林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球菌引起的肺部感染的效果与青霉素相似,且治疗厌氧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及肺脓肿、吸入性肺炎、坏死性肺炎等的疗效较高。

石永刚等将78 例接受肺部放射治疗后肺部继发厌氧菌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克林霉素磷酸醋治疗组(试验组)和甲硝唑治疗组(对照组)。

结果,痊愈率试验组为68.3%,对照组为45.9%;有效率2组分别为80.5、59.5%;致病菌清除率2组分别为 75.6%、54.1%;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分别为22%、45.9%。

可见,克林霉素磷酸酚对治疗肺部放疗后继发肺部厌氧菌感染的疗效好,副作用小。

1.2骨关节感染克林霉素在骨关节组织中浓度较高,故常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及关节炎。

丁浩等随机选择31例骨感染的患者,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0%,细菌清除率为8 3.33%。

由此可见,克林霉素对骨科感染性疾病有较高疗效。

1.3感染近年来,克林霉素在口腔科的应用日益广泛,除治疗口腔感染外,预防第三磨牙拔出术后干燥性疼痛性牙槽炎(ASD)的发生亦有良效。

刘念邦等给予1509例稳固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患者口服克林霉素3d,并与口服乙酰螺旋霉素+甲硝唑组、甲硝唑组进行对照。

结果,克林霉素组ASD发生率为 0.55%,其余2对照组分别为7.92%、7.36%,拔牙方法及手术时间与ASD的发生无必然联系。

克林霉素的临床副作用及用药安全分析

克林霉素的临床副作用及用药安全分析

克林霉素的临床副作用及用药安全分析【摘要】克林霉素属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是林可霉素的衍生物,随着克林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临床上出现的不良反应的也逐渐增多。

作者通过查阅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杂志上公开发表的文章,总结克林霉素在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关键字】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克林霉素是由magerlein于1966年研制而成的一种林可霉素衍生物,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结合,阻止肽链延长,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抗菌效能。

临床主要用于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厌氧菌所导致的中、重度的感染,如肺部感染、盆腔炎、阴道炎、鼻窦炎、痤疮、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胆囊炎及艾滋病合并症的治疗。

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于03年12月发布的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以来,科研工作者对克林霉素的副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皮肤及附件的过敏反应。

汪建龙[1]报道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导致过敏反应一例。

患者以右侧乳腺不明肿块增大1月就诊,以右侧乳腺纤维瘤收入院。

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行乳腺肿瘤切除术后给予静脉滴注克林霉素常规抗感染治疗,30分钟后,患者胸部及四肢皮肤出现红斑、脓包并有瘙痒感,停用并立即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g入壶并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mg后症状消退。

2.腹痛、血尿及急性肾衰竭。

石李金[2]等报道一位患者,主因反复咳吐浓痰4年,加重7天入院。

既往患者无其它疾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住院后给予克林霉素1.2g静脉滴注后,患者突然出现全腹疼痛、恶心、呕吐并出现尿急和肉眼血尿等过敏症状。

临床医护人员立即停用克林霉素并注射双氯酚酸钠、西咪替丁及血液透析后症状缓解,随换用头孢替唑钠常规抗感染1周后病愈出院。

3.神经系统损害。

房丽梅等[3]报道克林霉素能导致口、唇、手臂麻木的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这与王红[4]发表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致双手足发绀1例的报道基本一致。

克林霉素用药及不良反应

克林霉素用药及不良反应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临床用药指南克林霉素磷酸酯是半合成的林可类抗生素。

它在体外无活性,进入机体后迅速水解。

临床上主要治疗革兰阳性(G+)菌及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

由于克林霉素注射剂在肌肉注射时造成剧烈疼痛的缺点,在产品上市后很快被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取代。

克林霉素磷酸酯体外无抗菌活性,进入血液后,在碱性磷酸酯酶作用下迅速水解为克林霉素而显示药理活性。

其抗菌谱、抗菌活性及治疗效果与克林霉素相同,但它的脂溶性、渗透性优于克林霉素。

1.药代动力学注射给药后可立即获得高血浓度,有效血浓度可达8h以上。

然后广泛分布到组织和体液中,在腹腔液、阑尾、前列腺及子宫、输卵管等,均可达到高浓度,其胆汁中的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2倍~3倍,骨组织中浓度更高,并能渗入乳汁、透过胎盘,但难以透过血一脑屏障。

该药主要在肝脏代谢,90%转化成代谢产物随胆汁(粪便)排出体外。

2.临床应用2.1 肺部感染克林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球菌引起的肺部感染的效果与青霉素相似,且治疗厌氧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及肺脓肿、吸人性肺炎、坏死性肺炎等的疗效较高。

石永刚等[1]将78例接受肺部放射治疗后肺部继发厌氧菌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组(试验组)和甲硝唑治疗组(对照组)。

结果,痊愈率试验组为68.3%,对照组为45.9%;有效率2组分别为80.5%、59.5%;致病菌清除率2组分别为75.6%、54.1%;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分别为22%、45.9%。

可见,克林霉素磷酸酯对治疗肺部放疗后继发肺部厌氧菌感染的疗效好,副作用小。

2.2 骨关节感染克林霉素在骨关节组织中浓度较高,故常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及关节炎。

丁浩等[2]随机选择31例骨感染的患者,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0%,细菌清除率为83.33%。

由此可见,克林霉素对骨科感染性疾病有较高疗效。

2.3 盆腔感染蔡丹华[3]等探讨了国产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与丁胺卡那酶素合用对急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

克林(林可)霉素危险操作(超全整理)

克林(林可)霉素危险操作(超全整理)

克林(林可)霉素危险操作(超全整理)克林霉素其临床不良反应与防治,这些统统要知道。

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因抗菌谱窄,并具有严重不良反应,大型医院已经达成基本共识: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不再作为“一线用药”。

但是,由于价格便宜,用药前不需要先作皮肤过敏试验,于是像潮水一般涌向了基层,特别是农村。

结果,因适应证把握不严,对不良反应认识不全面,导致一起又一起死亡事件。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者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及厌氧菌具良好抗菌活性。

由于易引起致死性假膜性结肠炎,因此通常在其他抗菌药无效的情况下才使用。

例如,“有应用青霉素指征的患者,如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或不宜用青霉素者本品可用作替代药物”——注射用林可霉素药品说明书。

但是,统计分析发现,在因林可霉素过敏性休克引起死亡病例中,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占50%,说明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发生林可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几率较大,死亡率亦较高。

此结果提示医生,认为林可霉素安全而作为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过敏患者首选药物的观念应予以纠正。

在使用克林(林可)霉素时,一定要做好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各种准备。

案例:患者,女,50岁,以外阴瘙痒,白带增多,尿急、尿痛为主诉住院。

因对青霉素、链霉素、头孢唑林过敏,住院后给以氧氟沙星和克林霉素注射液交替治疗。

先给氧氟沙星0.2g静滴,患者表现无异常。

当给以克林霉素0.6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2分钟,出现胸闷、头晕、呼吸停止,心音测不到,血压测不到。

静注肾上腺素等药物后恢复。

次日只用氧氟沙星注射治疗,未出现异常反应。

剂量过大或滴速过快克林(林可)霉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一日应多次给药。

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的氯化衍生物,抗菌活性强于林可霉素,临床应用也更为广泛。

克林霉素:成人,中度感染0.6~1.2g/日,分2~4次;严重感染1.2~2.7g/日,分2~4次。

静脉滴注时,每0.3g溶于50~100ml溶液中,稀释后浓度≤6mg/ml,滴速≤20mg/分钟。

克林霉素说明书

克林霉素说明书

克林霉素说明书一、药品概述克林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青霉素类药物。

其主要成分为克林霉素磷酸盐。

本药适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各种细菌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二、药理作用克林霉素具有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阻断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三、适应症本药适用于对克林霉素敏感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疾病:1. 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鼻窦炎等。

2. 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3.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组织炎、疖、痈等。

4. 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四、用法用量1. 本药仅限于医生开具处方使用,严禁乱用、滥用和未经医生指导的自我治疗。

2. 口服给药:成人一般每次口服剂量为0.25-0.5克,每6小时一次,严重感染时可加大用量。

3. 静脉注射:成人一般每次静脉注射剂量为0.6-1.2克,每6-8小时一次,严重感染时可加大用量。

4. 给药时间和疗程应根据具体病情由医生决定。

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1. 对本药过敏者禁用,对其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慎用。

2.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药。

3. 患有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骨髓抑制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药。

4. 使用本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肾功能和血象等指标。

5.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本药可能导致超感染,应特别注意。

六、不良反应1.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过敏反应等。

2. 在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

3. 如有不适症状或不良反应出现,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七、药物相互作用请告知医生或药剂师一切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其他保健品,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八、贮藏与保管1. 本药需存放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2. 请将本药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误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药剂科(100029、王静张爱琴白玉国克林霉素(clindamycin)在我国市场上使用已有20多年,但长期以来并未普遍使用。

近几年,因其使用方便、疗效较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等优点,开始受到重视,目前此药很受广大临床医生的青睐。

各厂家的产品在国内也相继上市,就其商品名计算,不下几十种。

其疗效究竟如何?其不良反应有多少?本文就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面作一综合性探讨。

1 克林霉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1 作用机制及抗菌谱据研究,克林霉素是通过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通过抑制肽链延长而影响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克林霉素一般情况下属抑菌性抗生素,但在高浓度下对高敏感细菌也有杀菌作用,口服吸收快而完全(约90%)。

克林霉素在体内分布广泛,可进入一些主要脏器和体液及骨组织中,是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骨髓炎的首选药物。

胎血中的浓度比林可霉素大,在乳汁中的浓度可达3.8µg/ml。

很少透过正常人的血脑屏障进入中枢。

其抗菌谱主要是革兰阳性球菌如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革兰阳性杆菌,如破伤风杆菌、白喉杆菌等。

厌氧菌对本品敏感者包括拟杆菌属、梭杆菌、丙酸杆菌、真杆菌、双歧杆菌、消化链球菌、多数消化球菌、产气荚膜杆菌以及某些放线菌等。

对粪链球菌、某些梭状芽孢杆菌、奴卡菌、酵母菌、真菌和病毒均不敏感。

葡萄球菌属对本品常显示交叉耐药性。

1.2 克林霉素临床应用1.2.1 克林霉素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近来,克林霉素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报道很多,大多认为克林霉素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需氧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方面疗效较好.使用安全,现将几个实例介绍如下。

顾宗元等【1】使用克林霉素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实验显示:克林霉素1.2 s/d,。

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5~l0 d。

结果:总有效率为84.3%,细菌清除率为92.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2%。

褚海青等[2]实验显示:60例确诊为肺部感染的住院患者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静脉滴注,结果:克林霉素治疗肺部感染的总有效率为76.7%,细菌清除率为73.2%。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

在治疗肺部接受过放射疗法的恶性肿瘤患者肺部继发厌氧菌感染时,克林霉素有效率和治愈率均高于甲硝唑,但由于患者体质的特殊性,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但仍低于甲硝唑。

石永刚等【3】实验显示:经对78例肺部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肺部继发厌氧菌感染,随机分为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组和甲硝唑治疗组。

结果证实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组痊愈率为68.3%。

甲硝唑治疗组为45.9%;有效率分别为8O.5%和59.5%;致病菌清除率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组为76%,甲硝唑治疗组为54.1%;不良反应发生率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组为22%,甲硝唑治疗组为45.9%。

1.2.2 克林霉素用于口腔科抗感染:口腔科多为厌氧菌感染,过去多用甲硝唑、替硝唑治疗,由于克林霉素对革兰阳性厌氧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近来使用克林霉素治疗口腔科感染被认为效果较好刘念邦等[4 ]报道:1509例稳固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给予口服克林霉素3 d,以口服乙酰螺旋霉素加甲硝唑组、甲硝唑组作对照。

结果显示:克林霉素组急性化脓性牙龈炎发生率为0.55%:其余两对照组分别为7.92%、7.36%;拔牙方法及拔牙手术时间与急性化脓性牙龈发生无必然联系。

认为口服克林霉素给药方便、短期使用安全性大、无过敏反应、不良反应、副作用小,对厌氧菌作用强、疗效明显,可作为预防急性化脓性牙龈炎的首选口服药物。

另有朱仲珍等[5]实验显示:80例冠周炎和80例成年人牙周炎初诊标本中厌氧菌检出率分别为91.3%和86.3%。

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结果证实替硝唑抗G—厌氧菌作用最强,抗G+厌氧菌作用为:克林霉素>替硝唑>甲硝唑。

1.2.3 克林霉素用于妇科感染:克林霉素在对妇科盆腔炎和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上也有较好疗效。

文献[6]报道:治疗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600 mg加入5%葡萄糖液100ml静脉滴注,每12 h 1次,同时应用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400mg加5%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青霉素钠注射液320万U加入5%葡萄糖液100 ml静脉滴注,每12 h 1次,同时用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400mg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和0.5%甲硝唑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12 h 1次)。

两组均以7 d为1疗程。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1%。

其结论是克林霉素磷酸酯与丁胺卡那霉素合用治疗急性盆腔炎与传统疗法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王海波等[7]实验显示:将细菌性阴道疾病76例,随机分为A组40例,首次口服替硝唑2 g,以后每24 h服1 g,共7d。

B组为对照组36例,用2%克林霉素阴道霜每晚睡前放置5 g,共7 d。

结果为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69%。

1.2.4 克林霉素治疗糖尿病继发的各种感染:林东平[8]实验__显示:克林霉素磷酸酯静脉滴注治疗40例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其中30例治疗前,痰或皮肤创口渗出液细菌培养呈阳性。

治疗后的I临床总有效率为85%;细菌清除者25例,细菌清除率83.3%;不良反应发生率7.5%。

王夏涟等[9]报道:住院的糖尿病人合并呼吸道、泌尿道感染4o例,男性l5例,女性25例;年龄37-78岁,平均54.3岁。

应用山东新华制药厂生产的克林霉素注射液0.6 g,每日2次静脉滴注。

疗程5一l4 d。

结果显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5%。

由此可见。

克林霉素在治疗糖尿病引起的各种感染中有效率高。

不良反应少。

1.2.5 复方克林霉素搽剂在皮肤科的使用:复方克林霉素搽剂治疗痤疮疗效显著。

安全性高,使用方便。

刘怡文等[10]实验显示:复方克林霉素搽剂治疗寻常痤疮。

采用开放、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以复方克林霉素搽剂治疗153例寻常痤疮病人,男性53例,女性100例,年龄(22~6)岁,每日3次涂于面部,连续4周,每2周随访1次。

结果:复方克林霉素搽剂治疗寻常痤疮,4周总显效率达83.0%,对脓疱和丘疹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和80.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

2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2003年第2季度北京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国家中心的617例中,克林霉素占总上报数的4.3%。

侯军等[11]所作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不良反应观察试验:将123例呼吸及妇产科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了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结果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33%,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o%。

经统计学判断P=2.35。

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不良反应仅见皮疹、疼痛、胃肠道反应、肝功能轻微异常。

2.1 克林霉素已知的不良反应:①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涨、腹泻、伪膜性肠炎等。

②过敏反应:皮疹、寻麻疹、多型性红斑及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③肝功能轻微异常:可致氨基转移酶升高、黄疸等。

④耳呜、眩晕等。

⑤局部疼痛、静脉炎等。

2.2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随着克林霉素在临床上使用的越来越广泛。

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一些较罕见的和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也偶有报道。

刘嵘[12]报道盐酸克林霉素胶囊致皮疹及眼睑出血l例:患者:女性,32岁。

诊断为慢性盆腔炎。

用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尔进)治疗0.25 g口服,每日3次,呋喃西林坐浴.未服其他药物,治疗l d后,患者头面部出现片状潮红色斑丘疹,第2天潮红色斑丘疹遍及全身,同时导致眼睑充血、流泪。

后经脱敏治疗,2 d后症状消失。

经患者同意,6 d后再次服用克林霉素胶囊,剂量同前,l d后上述症状重现。

停药后经脱敏治疗症状消失。

薛艳丽等[13]报道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l例。

患者:女性。

以“外阴瘙痒。

白带增多2个月余,尿急、尿痛”为主诉,体检:体温37.6℃。

脉搏73次/min,血压105/75 mm Hg(14/10kPa)。

一般情况尚可,心音强有力,律齐,心电图正常,尿常规:白细胞(++),双肾区轻度叩击痛。

因自述对青霉素、链霉素、先锋V过敏.住院后给予氧氟沙星和克林霉素治疗首先静脉滴注氧氟沙星0.2 g,患者无不适。

当继续以克林霉素0.6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 min后,出现胸闷、头晕、呼吸困难,立即停止输液,查体:血压97.7/67.7 mm Hg (13/9 kPa)。

随之出现呼吸停止,心音及血压均测不到,立即给予洛贝林3 mg 尼可刹米0.375 mg静脉推注,肾上腺素lmg+阿托品0.5 mg+利多卡因100 mg静脉推注,气管插管,气囊辅助呼吸.5 min后心电图示室速,15 min后恢复窦性心律,35 min后恢复自主呼吸,血压平稳。

次日单用氧氟沙星未出现异常反应。

由此可见。

克林霉素虽安全有效,但对那些有过敏性体质的人来说应特别加以注意。

一旦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积极应对,以免发生危险。

参考文献1 顾宗元。

胡宏,刘欣艳,等.克林霉素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83例疗效观察.上海医药,2000,21(5):27—28.2 褚海青,李惠萍,何国钧.克林霉素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上海医药,1999,20(1 1):16—17.3 石永刚。

杨卫东.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恶性肿瘤放疗后继发肺部厌氧菌感染.医师进修杂志,2000,23(4):19—21.4 刘念邦。

涂晓宁.克林霉素防治干燥症ll缶床评价.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3):424-425.5 朱仲珍。

陈莉丽,赵丹萍.替硝唑含片治疗冠周炎和牙周炎的疗效观察及其体外药效学研究.口腔医学,1996,16(3):136~138.6 蔡丹华.阕跃君.克林霉素磷酸酯与丁胺卡那霉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上海医药,2001,22(5):214-215.7 王海波,周艾琳,李萍.替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疾病.新药与l临床,1997,16(4):207—208.8 林东平.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或皮肤感染的疗效观察.上海医药,1998,19(8):14—15.9 王夏涟,郭仕林.克林霉素治疗糖尿病合并感染的临床应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O(9):558.1O 刘怡文,陆平,陈美娟.复方克林霉素搽剂治疗寻常痤疮.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1。

20~):127—128.1 1 侯军,孙玉焕,罗立华,等.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不良反应观察.华西药学杂志,1999,14(3):201.12 刘嵘.盐酸克林霉素胶囊致皮疹及眼睑出血.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4):272.13 薛艳丽,王俊霞.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1,3(1):50.中国药物与临『未2004年5月第4卷第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