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古典舞身韵的韵律特征
浅谈古典舞身韵的韵律特征

在运动过程中要体现出靠 、提臀 、 沉腰 、含 颚 、 腆 、移背 、侧提等 基本 的动作元素 ,这些动作 都需要 以腰部 轴进行 展开训 练。在对云 间转腰 动作的训练中就需要在腰 为轴的前提 下进行 旁移 、冲 、靠 、腆进行 圆的 连接。与此同时舞者的双手也要 进行平 圆的运 动,通过沉 与提 的带 动来 完成平圆的轨迹 化。对 基本动作 要领 的熟练 掌握 与灵 活运 用是完成 身体
浅谈古典舞身韵 的韵律特征
文/ 谢 敏
摘 要 :在我 国绵长的舞蹈发展 史上 ,古典舞是 其 中比较重要 的分 支之 一。我 国古典舞作 为一种相 对独 立的舞种 。 其发展 是由戏曲舞蹈与武术身法精 华的相结合 。身韵 作为我 国古典舞 的精髓 ,在历 史 中的研 究却 并不 多见 。相 应的对 于 古典舞身韵韵 律特 征的研 究也不多。即使 有一些也仅仅 只是 对于演员与舞蹈作品 的简单描绘 。古典 舞身韵课 的创 建要追 溯到上个世 纪八十年代 ,新的身韵 理论 让古典舞彻底从 古典 戏曲的桎梏 中走 出来 。近年 来古典舞 身韵 理论在 不断的创新 与求索 中逐 渐得到 了社会 各界的认 可。我 国古典舞是我 国民族文化 的重要 组成部分 ,它是我 国民族精 神气质 的重要 体现 形式。本文着重从 古典舞的身韵韵 律特征 方面 出发 , 探 析古典舞四大核心—— 形神 劲律 。形,身体 四肢 的配合衔接 。神 , 情感的流露 、心意的表达。劲 ,轻重缓 急 、刚柔并济。律 ,正律反律相辅相成 。从 而进 一步赏析 古典舞 的韵律之 美。
关键 词 :古 典 舞 身韵 ;韵律 特 征
一
、
身 韵 的 内 含
身韵 即是身法 和韵律 的总和。身法是 通过外部 的表 现技法来体 现古 典舞 的内涵 ,韵律则 是古典 舞内在神采 和气韵 的意思 。只有通过身 法和 韵律 的合理结 合才 能将古 典舞的真正神采 和精华表现 出来。韵包含 有气 韵 、意韵 、韵 律、神韵 、韵 味等方 面。所有 与韵 有关 的气 、昧、神 、意 都可 以归纳 为古典舞 的 内涵 。古典舞 的身 韵 特征 主要有 四个 方 面 ,即 劲 、形 、神 、律 ,它要求舞 者要 达到身心并用 、内外 统一的境界 。通过 对身韵 的训 练 ,最终 达到形 神合一 、以形传神 、以神领 行的 目的,也 就 是说在古典舞 的训 练过程 中 , 将 身韵与技术技 巧与各种 舞姿相融合 。作 为衡量舞者 动作 的重要 标尺 ,韵 律的训 练要 与身体 技法 相 互融汇 。这 也是对古典舞学 习过程 中身韵韵律特点掌握 的重要体现 。 1 、古典舞身韵韵律特征之 “ 形”
中国古典舞身韵动律节奏探究

中国古典舞身韵动律节奏探究【摘要】中国古典舞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身韵动律节奏特点。
本文通过对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身韵特点、动律表现、节奏特点以及舞蹈与音乐的契合进行探究,揭示了古典舞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古典舞的表现力在舞者的身姿、眼神和手势中得以完美展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本文也探讨了古典舞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对古典舞身韵动律节奏的个人感悟。
古典舞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传达的载体,通过对古典舞的研究和表现,可以更好地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传统之美。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身韵、动律、节奏、起源、发展、特点、表现、契合、表现力、传承、发展、个人感悟。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古典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宫廷舞蹈和宗教仪式,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古典舞在中国的舞蹈艺术界占据着重要地位,被视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典舞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表演,更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诠释。
古典舞以其优美的动作和高雅的气质,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内涵。
通过学习古典舞,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与魅力。
古典舞在当代社会仍然受到广泛关注和喜爱,不仅在舞台上演绎着传统的戏曲和故事,也在现代舞蹈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古典舞身韵动律节奏的探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同时也促进古典舞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1.2 研究意义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古典舞的身韵动律节奏进行探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舞蹈的内涵和特点,还可以探讨舞蹈艺术在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古典舞的身韵动律节奏是舞蹈表达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增进对舞蹈艺术美学的认识,促进舞蹈创作和演出的提高,拓展舞蹈教育和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推动中国古典舞在国内外的传播和交流,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浅谈中国古典舞的身韵

浅谈中国古典舞的身韵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身韵和高度优雅的姿态而闻名于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古典舞的身韵,并探索其独特魅力的来源。
中国古典舞的身韵来自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熏陶和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舞蹈被视为一种通过身体表达内心感情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古代人们相信,通过优雅的舞姿和仪态展示出的身体美感和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可以实现身体与灵魂的和谐统一。
因此,中国古典舞在形态、动作和意义上都注重表达这种内外一致的韵律美。
中国古典舞的身韵不仅通过身体姿势和动作来表现,还通过服饰、音乐和道具的选择与运用来加强舞蹈的艺术效果。
中国古代的舞者往往身穿华丽的传统服装,搭配精致的头饰和饰品。
这些服饰和饰品不仅能够凸显舞者的美感和身份,更能够通过颜色、图案和材质的选择来传达舞蹈的主题和情感。
同时,舞者在表演过程中会配合不同的音乐,通过肢体语言与音乐的和谐配合,使舞蹈更加生动和动人。
此外,舞者在表演中还会使用各种道具,如绸带、扇子、剑等,来增加舞蹈的视觉效果,以及表达舞蹈的意境和情感。
受到优美的身姿和韵律的启发,中国古典舞的身韵也深受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绘画和书法强调“中和”、“静谧”和“韵律”,这与古典舞所追求的身韵理念不谋而合。
舞者在表演中经常通过一系列曲线、圆弧和直线的组合来塑造舞姿和动作,这些图形元素的设计和运用都与中国古代书画中的线条和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
此外,舞者在表演中追求的平衡与对称也与中国古代绘画和书法中追求的审美理念相契合。
由于这些共同的文化背景,中国古典舞在形式和审美上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古典舞的身韵不仅仅是表达舞蹈的外在美感,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和表达。
通过舞蹈的故事情节和演绎方式,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对美、善和真的追求,以及对家国情怀和社会和谐的向往。
例如,中国古典舞中的一些经典剧目,如《红楼梦》《梁祝》和《白蛇传》等,都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哲学和情感体验,深深触动着观众的心灵。
浅谈中国古典舞的身韵

浅谈中国古典舞的身韵中国古典舞是一门独特而精华的艺术形式,它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身韵。
本文将从舞蹈的起源、表演形式、传承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深入浅出地分析中国古典舞的身韵之美。
一、舞蹈的起源中国古典舞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时期。
最早的舞蹈形式是宗教祭祀和宴会娱乐中的舞蹈形式,旨在祈愿风调雨顺、丰收吉祥。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舞蹈逐渐演变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表演形式中国古典舞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闻名于世。
其身韵之美主要表现在舞姿的优雅和身体的柔韧性上。
舞者通过舞姿、手势、眼神等细腻的表演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意境,将诗意、音乐与舞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中国古典舞有丰富的舞曲和舞剧,包括《仙鹤展翅》、《红楼梦》等经典作品,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美感和内涵。
三、传承发展中国古典舞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风风雨雨的传承和发展。
在古代,宫廷舞蹈是中国古典舞的代表形式,而今天,它已经成为一门传统艺术的代表。
随着现代舞蹈的兴起,中国古典舞在传承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外来元素,注入新的艺术血液。
同时,各地音乐学院和文化机构也开设了相关的培训课程,致力于培养更多的古典舞人才,以确保其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四、身韵之美中国古典舞的独有之处在于它的身韵之美。
身韵是指舞者在舞蹈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身体的韵律美和姿态的优雅。
中国古典舞要求舞者有优美的身段、敏捷的灵活性和独特的气质。
通过各种动作的流畅转换及身体姿态的变化,舞者能够展示出舞蹈的独特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震撼。
总之,中国古典舞凭借其独特的身韵之美赢得了世人的赞赏和喜爱。
它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传递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中国古典舞仍然蓬勃发展,并在国内外的舞台上展示着中国文化的魅力。
让我们一同走近中国古典舞的身韵,感受其中的美妙与魅力。
中国古典舞的身韵特点与规律

中国古典舞的身韵特点与规律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独特的身韵特点与规律。
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表演形式和技巧,更蕴含了深深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舞蹈形态、舞蹈动作和舞蹈表情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典舞的身韵特点与规律。
一、舞蹈形态中国古典舞的形态美以柔和、舒展为主要特点,追求以身体线条的和谐流畅展现美感。
在整体表演形态上,中国古典舞注重身体的垂直性和优美的曲线,力求塑造出纵横有序、美感流转的图形。
舞蹈者身体的每一动作,都要求其有起伏有承接,展现出连贯和平衡的美感。
二、舞蹈动作中国古典舞的动作充满了韵律感和力量感,注重舞者的动作协调和精确性。
它融汇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擅长运用手势、脚步、身体转动等多种动作形式,展现舞者的技巧和表演能力。
古典舞注重手势的表达,手指的细腻动作是其独特之处,通过手势的变化,传递出深厚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中国古典舞也注重舞者的身体平衡和控制,舞蹈中的旋转和跳跃动作要求舞者具备较高的身体灵活性和力量。
三、舞蹈表情中国古典舞重视舞者在表演中的情感表达,注重用舞蹈语言传递情感和内涵。
通过舞者的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舞蹈故事得到更加生动和感染力的呈现。
古典舞的表情既要求舞者表达出角色的情感,又要求其体现出中国传统审美的含蓄和内敛。
在表情的呈现上,中国古典舞常常利用眼神的凝视和微笑来表达舞者的内心情感,给观众带来一种深沉而又内敛的审美享受。
中国古典舞的身韵特点与规律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得以保持和发展,并成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能够展现出中国人民丰富的情感和智慧。
在更深入地学习中国古典舞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
中国古典舞的身韵特点与规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对舞者个人修养和艺术修炼的要求。
通过中国古典舞的学习和表演,舞者能够感悟到中国文化的深奥和博大,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中国古典舞身韵有哪些特征

中国古典舞身韵有哪些特征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以优美的动作和细腻的情感表达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典舞身韵的特征,包括舞姿、动作以及艺术表达等方面。
1. 舞姿端庄优雅中国古典舞以端庄优雅的舞姿为特点。
舞者的身体姿态笔直而收放有度,脚步轻盈,同时具备充满力量的表现能力。
舞姿的端庄优雅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典雅之美,也展现了舞者的修养和才情。
2. 动作精妙独特中国古典舞的动作精妙独特,注重线条和曲线的运用。
舞者的手势柔美而富有表现力,手指的灵活运动更是古典舞的一大特色。
另外,舞者的转身、跳跃、弓身等动作也充满了节奏感和力量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 表演技巧高超中国古典舞在表演技巧方面要求极高。
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体力和灵活性,能够完美地掌握舞蹈动作的基本要领。
古典舞中还包括了许多技巧性的动作,如高挑、飘逸、转身等等,需要舞者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水平。
4. 情感表达丰富深沉中国古典舞的艺术表达以情感为核心,情感深沉且丰富多样。
舞者通过身体的动态和手势的表达,传达出各种情感,如喜悦、愤怒、悲伤等等。
这种情感表达不仅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技巧和表演能力,还需要舞者在内心深处有真挚的感受和情感共鸣。
5. 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中国古典舞的另一个特征是融合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
舞蹈中常常采用传统的音乐、服饰、道具等元素,以展现古代文人雅士的风姿和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
这种融合让舞蹈更具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也深化了观众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6. 注重细节和整体呼应中国古典舞注重细节的处理和整体的呼应。
舞者不仅要准确地表达每一个动作和手势,还要与音乐、舞台布景等因素形成完美的整体效果。
舞者的身体力量、舞姿、情感表达等各个方面都需要精心协调,以呈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形象。
总结:中国古典舞具有端庄优雅的舞姿、精妙独特的动作、高超的表演技巧、丰富深沉的情感表达、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以及注重细节和整体呼应等特征。
浅析中国古典舞_身韵_的表现风格

浅析中国古典舞_身韵_的表现风格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表现风格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表现风格和华美的舞姿而享誉世界。
在众多的古典舞种中,身韵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舞蹈技艺。
本文将对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表现风格进行浅析,探讨其独特之处。
一、舞姿优雅,姿态高贵中国古典舞身韵以其独特的舞姿和高贵的姿态而闻名于世。
舞者身姿挺拔,骨骼轻盈,每一个动作都流露着优雅和高贵。
舞者的手指柔韧、修长,舞蹈中的各种手势和指尖触地的瞬间都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同时,身韵舞蹈中的各种转身、转体动作也展现了舞者的柔韧性和优美的线条感。
二、表情丰富,情感传递中国古典舞身韵重视表情的表达,通过舞者的面部表情传递舞蹈中的情感和内涵。
舞者眼眸含情,面部的微妙变化能够准确地表达情感的变化。
舞蹈情节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能通过舞者的表情传递给观众,让观众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舞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三、优美的编排,精确的动作身韵舞蹈以其优美的舞姿和精确的动作编排而著称。
舞者的动作精确而流畅,每个动作都具有独特的舞蹈美感。
编排中的起承转合,既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整体性,又突出了每个动作的独立性。
舞蹈中的各种跳跃、旋转和转体动作展示了舞者的身体控制力和舞蹈技巧的高超。
四、音乐和服饰的烘托中国古典舞身韵在表演中注重音乐和服饰的烘托。
舞者配合着古典音乐的旋律,以舞蹈的形式向观众展示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服饰上,身韵舞蹈注重细腻的纹饰和华美的色彩,通过服饰的选择和搭配来营造出舞蹈的氛围和场景,提升观众的艺术享受。
五、历史文化的延续身韵作为中国古典舞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舞蹈中的动作和形式多取材于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故事和传统戏曲。
通过舞蹈形式的表达,让观众重温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感受到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在此,我们浅析了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表现风格。
身韵舞蹈的独特之处在于舞姿优雅、姿态高贵、表情丰富、情感传递、优美的编排、精确的动作、音乐和服饰的烘托以及历史文化的延续等方面。
小议古典舞身韵的动律

小议古典舞身韵的动律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高雅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中国文明中的一种瑰宝。
古典舞的美,不只是在于其独具匠心的艺术形式,还在于其身韵的动律,这一方面让它成为了许多观众们心灵的静止之地。
古典舞舞蹈风格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它的身韵之美正是集中体现的。
首先,古典舞身韵的动律非常细腻。
舞蹈中每个动作都非常的清晰,视觉效果非常出彩。
古典舞艺术中流露出的动态美与其静态美齐备。
它不仅表现了舞蹈者的身体美,更表现了动态之美,舞蹈时的起承转合,变化多样、流畅自然。
其次,古典舞身韵的动律具有很高的协调性。
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协调,在舞蹈中看起来非常和谐,不会让人感觉到生硬或者不自然。
舞蹈者在舞蹈过程中通过身体的协作,配合舞曲的节奏,将优美的音乐和无声的美尽情地展现出来。
第三,古典舞身韵的动律非常独特。
古典舞的动作非常繁多,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含义,舞蹈者表现自己的情感和角色时展现不同的动作。
同时,古典舞所表现的主题也非常具有个性化、深邃,巧妙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最后,古典舞身韵的动律也非常有节奏感。
古典舞中的每个节奏都给人以不同程度的视觉与心灵刺激。
它仿佛是一首曲子,流畅动人的节奏感,让人沉浸在其中,感受身体的韵律,感受舞蹈的美。
总的来说,古典舞身韵的动律非常优美,它所体现的美与文化底蕴不仅仅是简单的舞蹈技巧,更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气质。
古典舞的身韵之美点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瑰宝。
在今天,更应该让古典舞的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以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和独特的身韵之美,不断地创造出更为美好的艺术、文化和精神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中国古典舞身韵的韵律特征
“中国古典舞”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韵味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完美体现。
中国古典舞融合了中华舞蹈文化神韵的精华,在中国舞蹈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上世纪80年代,由李正一、唐满城两位古典舞老教授整理、创建的古典舞“身韵”课,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古典舞身韵的新理论,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根据唐满城教授对身韵的论述,“身韵”从字面上解释,是“身法”与“韵律”的总称。
“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
“韵”字包含着“韵律、韵味、意韵、神韵、气韵”等含义。
一切内涵的气韵、呼吸、意念、神采都可以称之为韵。
“身韵”则是“形神兼备、内外统一、身心并用”的同义语,通过身韵的训练可以达到“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目的。
古典舞演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技术技巧,还须具备古典舞的身法与韵律的表现方法。
因此,掌握好中国古典舞身韵的韵律特征是古典舞演员必备的素质。
古典舞身韵的韵律特征表现在许多方面,我归纳、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第一、人体的造型及动作规律讲究“拧、倾、圆、曲”的基本形态和势态,通过身体各部分的互相拧倾错位,形成不同角度配合后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的造型,以及各种大小圆曲线的充分运用,使动作柔和自然、没有棱角、流动自如圆润;身韵中动作轨迹多以划圆形为主,人体的任何运动路线都应呈现出圆或圆弧的走向,强调以腰为轴的“平圆、立圆、八字圆”运动路线;而身韵的“形、神、劲、律”四大核心中的“形”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唐满城教授的《论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形、神、劲、律》一文中对其也有较全面的阐述。
身韵之“形”,一是指“平圆、立圆、八字圆”的运动轨迹;二是指动作呈现“拧倾圆曲”的外部形态特征。
一切能够看得见的动作形态和过程都可以称为是形,它的表现为形形色色的体态、千变万化的动作及动作间的连接。
就“形”而言,通过对传统艺术审美特征和各种典型舞姿的分析,首先必须解决体态上的“拧、倾、圆、曲”和“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及“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内在气质。
此外,舞蹈的生命力不只是静止的“形”,而在于运动的过程,在瞬息万变的运动中,我们的前辈将古典舞的形象定位为“圆”的艺术,它基本上离不开“平圆、立圆、八字圆”这三种最基本、最典型的运动路线和轨迹。
这些正是训练上必须重点解决的。
第二、动作强调“点、线”的概念,用点和线来明确动作外部经过的路线和节奏处理的强弱;在古典舞中,肢体运动的节奏规律不是匀速的,而是在“慢而不断、快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自由且有变动规律的节奏中进行的。
因此在身韵中是通过“线中有点,点中有线”来处理动作节奏的。
此外,动作力度的大小也不是平均分布的,有轻重、缓急、强弱、快慢、长短、顿挫、符点、切分、延伸的区别,而这些都是通过形体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这就要求舞者懂得适当地运用“劲”头,在身韵中重视动作结束时瞬间的停顿,即“亮相”的处理。
亮相包括猛收而突梗的“寸劲”、“身往下压的”反衬劲、“阳刚而凝重的”抻劲、灵巧而清脆的“帅劲”等。
各种劲头都必须和身法配合运用,同时也要和眼神紧密联系。
第三、一切动作要“起于心、发于腰、行于体”。
就是要突出“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等多种以腰为轴的基本动律元素;老艺人们常说一切动作要“起于心、发于腰、行于体”。
就是说无论做什么动作都应该从内心的意念开始,通过腰部的发力和运动带动全身的整体运动。
“腰”在动作的过程中起主导和枢纽的作用,也就是以腰部为轴心的“动率”。
这些动律是经过对一切动作进行分析、概括和提炼而成为概括性的“元素”,即“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
身韵的训练就是要从最核心、最本质的“元素”入手,把训练“身韵”和陶冶“神韵”相结合。
这些基本的动律元素就是由心意带动了呼吸,再由呼吸来支配腰部的运动来体现的。
从技法和方法上来看,人体形成三圆的运动,关键的枢纽在于腰的运动。
如完成“平圆”的运动时,必须经过以腰为轴“移、靠、含、冲、腆”的过程,而含、腆、冲、靠、又必须经过提、沉来带动。
要完成“平圆”这个轨迹,必须扎实掌握“提、沉、冲、靠、含、腆、移”这些基本体态特征和动律元素。
而这一切的发力点都在于腰,动作显得僵硬的原因,就是对“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的不善于运用。
因此在身韵训练中必须强化训练。
著名京剧艺术家钱宝森老先生在训练学生时,就是从“运气找劲”开始的,其选择的入门动作“轱辘椅子”实际上就是“云间转腰”的雏形。
从动势上看,人体要左右移动、前后收放,这些都属于“横向”的动势,这正是“云间转腰”要达到的审美效果。
云间转腰综合运用了“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这7种动律元素,将它们贯穿起来做,形成的动作就是“云间转腰”。
它是古典舞一切平圆动作的基础,“手带身、声让手、身推手”,是磨盘式的平圆动律。
它自身的“形”与“神”都极富于风格和韵律感。
并且集中体现了“起于心、发于腰、形于体”的特点和规律。
第四、动作的运动有“欲前先后、欲左先右、逢开必合、必靠”等一切从反面做起的“反律”式规则;“反律”,也就是要遵循动作从反面做起的法则,如“逢沉必提、逢冲必靠、逢来必合、逢前必后、逢左必右”等都是遵循“反律”的规律。
“燕子穿林”就是“反律”规律最典型的体现。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完成动作时既能有顺水推舟、一气呵成的顺势,又能在动作中有起伏跌宕、相反相成的逆向效果,这种又顺又逆的特殊规律才能产生动作强烈的对比性和起伏感,这也就是身韵“律”的奥妙与特质。
此外,动作还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起伏跌宕、曲回萦绕”的语式结构,有要求全身配合的“三书六合”规律,有手、眼、身、步全身配合“一动百动”的运动方法,以及“以神领形、以形传神、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的风格特色和在节奏的变化上讲究“疏密有度、强弱对比、快慢相间”的特点等。
这些都是古典舞身韵的风格特征,只有充分地掌握这些韵律特征才能达到“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目的。
对中国古典舞来说,身韵中的“身法”与“韵律”是应该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身”是外在,“韵”是内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如果在动作中有身没有心、有外没有内,就失去了舞蹈的韵律。
有些演员就不太讲究讲“神”,所以做出动作时就没有了神韵,技术技巧也显得没有光彩。
但是要真正地做到“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的境界,不经过严格的训练是不会使其有机融合在一起的。
而这正是古典舞教师的任务,只有通过对身韵的长期训练,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