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

为什么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
为什么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

所谓道德建设的核心,就是道德建设的灵魂,他决定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统率一切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指导思想。道德领域中所有的道德现象都要受道德核心的制约和规定,并以这一核心作为其出发点和归宿。在改革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下,我们的道德建设应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具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一、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宗旨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曾深刻地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宗旨,同时也是对无产阶级人生观、道德观的初步概括。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列宁和他的战友们坚持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的同时,继续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人生观、道德观。1905年,列宁在谈到无产阶级文学为谁服务时指出:“它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在这里,列宁从文艺这个侧面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20年5月,列宁在《从莫斯科-喀山铁路的第一次星期六义务劳动到五一节全俄星期六义务劳动》一文中,提出了“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的思想。他指出:“我们要努力消灭…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这个可诅咒的准则,克服那种认为劳动只是一种差事,凡是劳动都理应按一定标准付给报酬的习惯看法。我们要努力把…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准则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列宁第一次把无产阶级人生观道德观具体化为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落实到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上,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人民联系起来,从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道德理论。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也是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核心。毛泽东在毕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行为准则。他在《为人民服务》名篇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5年他又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完整地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明确地将其规定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至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条重要的政治原则,而且成为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贯穿于毛泽东伦理思想的全部理论体系中,成为毛泽东同志马克思主义伦理观最富有特色的部分。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始终贯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道德追求。邓小平曾深刻地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党员的最高准绳。”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邓小平总是把能否真正“富民”、“利民”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实在尺度,他对三个有利于的阐释,对共同富裕的强调和追求,无不体现着这一思想。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也明确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思想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人民服务思想在当代的凝结。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虽然这一理论在实践中正不断发展,不过它的实质和核心不会变更,那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以人为本的理念堪称是为人民服务思想在当今时代的提炼和升华。 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

益”,到列宁提出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毛泽东精辟地概括为“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重申“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党员的最高准绳”,直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体上反映了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主义道德核心的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也正充分体现了为人民服务作为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精神实质,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 二、为人民服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观要求 道德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之一,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所产生,又为巩固和发展这一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虽然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经济和中外合资经济等,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生产关系的主流和本质,它代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在分配领域中,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些都不仅对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提出了客观要求,而且也使它有了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要求,不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从社会政治制度来看,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也要求我们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的价值主体,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所以,为人民服务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要求,也是同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的发展相一致。 三、为人民服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中介和精神基础 市场经济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孤立的经济现象,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19世纪中期以来的西欧的商品经济发展是以个人为本位的“资本主义文化精神”作为价值中介的,而在本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腾飞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是以家族集团为中心的“儒家资本主义精神”为价值动力资源的。这揭示一个道理,如果没有一种相应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性作定向定位的机制,要发展现代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不可想象的。我国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就应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并且应以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平等友爱、竞争激励、共同前进的关系为基础,这决定了它所需要的必然是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和价值理性为依托,这便是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之核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却对要不要提倡为人民服务产生了怀疑甚至是动摇,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求利”的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功利行为和为人民服务的超功利性之间,似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价值取向。而实质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为人民服务之间是相互协调的关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什么这样讲呢?市场经济是与发达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相联系的一种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它以市场为纽带,以商品货币为媒介,把生产者与消费者、个人与社会联结在一起。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只有通过市场交换,消费者认可、购买了商品,商品的价值才能实现,利润才能获得。所以经营者要想通过市场为自己牟取更大的利益,就要更好地为他人和社会服务。这里实质上已内在地蕴含了利己与利他、盈利与服务的统一。马克思曾深刻地揭示这种统一性,他说:“谁要生产商品,他就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社会的使用价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受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制约,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决定了在道德建设领域必须高扬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旗帜。众所周知,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贫富两极分化,剥削、压迫、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平等,人性的抑郁、焦虑和异化,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所造成的以邻为壑。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消除上述现象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相互关系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生产目的、运行机制和分配方式等方面,把商品经济本身所客观具有的利他、服务的属性凸显出来,将其服务的对象指向广大人民群众,并在实现“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商品生产者自身的特殊利润同国家人民的共同利润的相结合,于

是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由此可见,为人民服务决不是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毫不相干,更不是与之根本对立,相反,为人民服务应该植根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殊本性之中,也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有无限的发展前景。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为人民服务注入了新的内容,为人民服务理所当然成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价值中介和精神基础。为人民服务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和集中体现,而且也是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大力倡导并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 四、为人民服务是实现道德价值的动因和精神支柱,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在阶级社会中,任何道德类型都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体系,而要使复杂体系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发挥其不同功能,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和价值原则。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正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和价值动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从而使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要求和目的得到实现,并体现道德的高尚性质。何谓道德,怎样才算有道德?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的精神。道德就是使人们能够时时处处想到别人,想到国家和社会,能够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服务他人,使他人能够因同自己的相处而得到益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德国哲学家、伦理思想家康德认为:“道德之所以有如此崇高和美好的名声,就是因为它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牺牲。”而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实践服务他人、献身社会的崇高行为的过程中必然会使自己的道德觉悟不断提高,思想境界不断升华,由此受到社会的尊重,使身心获益。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也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来理解道德的。东汉时刘熙根据“义以音声,字从音造”的传统,认为“德者,得也,得事宜也”,这就是说,道德中的“德”字的音,,是从得到中的“得”而来的。因此,所谓“德”就是在人和人相处时,要把这种关系处理合适,使他人和自己都能有所得。东汉时期最著名的文字学家、《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更明确地说:“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意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同别人的相处中,对外,要使别人有所获得,对内,还要使自己有所获得。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老聃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己与人,己愈多”。意思是“圣人”不事积蓄,全部都帮助了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富有;全部都给予了别人,自己反而越来越多。如果我们赋予其新的意义,从道德上加以理解,很具有启发意义。这就是说,一个人越是能够为别人做好事,那么自己在思想上和道德境界的提高上,就能够收获得越多。为人民服务就是这样一种献身精神,这种献身精神的大小是同道德的升华成正比例的。从众多的先进楷模的行为中可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的核心,就是他们所体现出来的这种崇高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只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千百年来被反复提倡,并为社会各阶层所认同和笃行,成为贯穿始终的道德价值动因。 五、为人民服务实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统一,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的不同层次的要求,引导人们沿着社会主义道德的阶梯,不断向上攀登 道德作为人们行为的规范,它本身必然包含着从低到高的多层次的要求。一个人只有在道德阶梯上不畏艰难地攀登,持之以恒地养气修身并勤于践履,才可能达到较高的境界。古人认为,道德的最高要求是成为激励人们进步的一种动力,即使短时期内达不到,也要本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精神,不断向理想人格的目标努力。所以,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既有先进性要求,又必须注意广泛性要求,在弘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同时,要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从一定的意义上看,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既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也与社会主义道德的最高要求有着必然联系。为人民服务的最高要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对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的要求,同时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它还有一种低层次的要求,这就是在人和人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使自己行为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后果。

这种思想和行为的不断发展、升华,必然会培养起人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从而使人们在日常的行为中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总之,为人民服务内涵广泛,那种认为为人民服务只适用于党员干部而不能推广到全体人民的看法是一种误解。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我们的社会,不论何种岗位,不论能力大小,职务高低,都应当并且能够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 综上所述,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中介和精神基础,我们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地位,着力发挥其对一切道德现象的统帅作用,并把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理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和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富有成效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成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积极的、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终目的。

为人民服务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在我们国家,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能够在不同岗位、不同层次、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融会贯通在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

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后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形成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是共产党人和一切先进分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应当大力提倡的高尚道德。把为人民服务确立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在新时期的一个新发展。

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为人民的利益而献身,为人民的利益而英勇奋斗,是毛泽东同志,贯倡导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一个根本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的现阶段,强调人民的利益,是同强调社会主义的利益相一致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同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密切相联系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再一次强调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意义,强调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把“我是人民的儿子”作为他对人民的信仰和尊重。由此可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有其深刻含义和丰富内容的。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相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一、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和认真实践。”因此,在贯彻和实践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时,应当特别考虑为全国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因此,《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积极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领域和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

首先,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看,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巩固和发展这一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为主,分配方式以按劳分配为主,社会生产的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制度的这些基本规定,必然要求在整个社会倡导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道德。也就是说,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要求,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这一思想。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福利待遇,才能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我们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发挥道德建设的巨大能动作用,关心人民、爱护人民,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扶困济危、帮贫救难,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最高要求,从而形成一种团结和睦的新型人际关系和热爱社会主义的氛围。从社会政治制度上看,社会主义社会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是平等互助、共同前进的关系。也有人把它说成是互相服务的关系。这样一种社会所要求的道德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江泽民指出:“现在为社会主义服务同为人民服务,是完全一致的。离开了社会主义道路,也就从根本上脱离了人民,违背了人民的最高利益。”因此,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建设公民道德,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其次,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阶级本质看,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政党都以一定的阶级为基础,在政治上代表着这个阶级的利益,并为这个阶级的利益服务。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个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除了中国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在民主革命时期,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作为对共产党人的要求提出来的,作为党的宗旨和伦理要求确立的。可以说,共产党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正是在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道德要求中,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结下了鱼水之情,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真诚的拥戴,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巨大支持,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国以后,为人民服务进一步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思想境界和道德追求。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又决定了她必然要把这一思想和道德努力推向社会,成为整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道德。可见,一方面正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阶级本质决定了为人民服务必然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另一方面从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再到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已不仅仅是共产党人始终坚

持的根本宗旨,而且已逐步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一条基本道德原则。也就是说,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表明我们党对这一光辉思想的伦理价值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考进一步成熟和深刻。

再次,从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看,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如果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倡导为人民服务精神创造了政治前提,那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为这一精神在全社会的弘扬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和广阔的天地。实际上,有人认为,现在发展市场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将长期共同发展,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这与为人民服务会产生矛盾。应当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共产党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一切先进分子应当忠实地实践这一宗旨。但是,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还包含一种一般层次的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并没有根本的矛盾。正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指出的,“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体现着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又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的最高要求有着必然联系。只有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后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形成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同时还要认识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分工越来越职业化,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全体社会成员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原则,正是从根本上体现了这种相互服务关系的本质要求。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诚实守信、忠于职守、勤业敬业等道德规范,是为人民服务的题中应有之义。其实,为人民服务是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同志间相互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扶贫帮困是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是为人民服务;诚实劳动也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体现的就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境界和氛围。可以说,为人民服务既伟大又平凡,作为一种多层次、多形式的道德规范,是对社会全体成员的道德要求。无论是在何种成分的经济组织中,无论是从事何种职业的公民,都应当而且能够做到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全社会做出表率。

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必须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科学概括了二十字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六十字的具体道德规范。这些规范的精髓和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切实全面贯彻这些规范,有赖于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大力弘扬。首先,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原则和实质。其次,为人民服务是道德建设所有要求的集中体现,是贯穿于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家庭美德建设的一根主线。职业道德中的五个规范,每个都同为人民服务紧紧联系在一起。对职业岗位的热爱,对群众真诚的关心,都出自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社会公德建设中,倡导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同样需要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家庭美德建设中,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邻里团结,也都需要发扬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的精神。

道德与法治必背核心知识点大全

道德与法治必背核心知识点大全 一.“主体”、“主要”类 1. 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4. 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 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 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 1.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 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8. 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0. 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 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 “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 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4.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三.“基础”类 1. 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 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公民道德建设主要内容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必须把这些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艰苦创业、勤奋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社会公德的含义及特点 一、社会公德的含义及特点 (一)社会公德的含义 社会公德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广义的社会公德是指:反映阶级、民族或社会共同利益的道德。它包括一定社会、一定国家特别提倡和实行的道德要求,甚至还以法律规定的形式,使之得以重视和推行。 狭义的社会公德是特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一般指影响着公共生活的公共秩序、文明礼貌、清洁卫生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 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尽管存在各种不同阶级的划分,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分工,但处于同一时代的同一社会环境里的全体社会成员,为了彼此的交往,为了维持社会的起码比活秩序,郡必须遵守为这个肘代和这

职业道德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道德考试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道德,准确的说法是(C)。 (A)道德就是做好人好事 (B)做事符合他人利益就是有道德 (C)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 (D)道德因人、因时而异,没有确定的标准 2、与法律相比,道德(B)。 (A)产生的时间晚 (B)适用范围更广 (C)内容上显得十分笼统 (D)评价标准难以确定 3、关于道德与法律,正确的说法是(D)。 (A)在法律健全完善的社会,不需要道德 (B)由于道德不具备法律那样的强制性,所以道德的社会功用不如法律 (C)在人类历史上,道德与法律同时产生 (D)在一定条件下,道德与法律能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4、关于职业道德,正确的说法是(C)。 (A)职业道德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但无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B)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无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C)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D)职业道德只是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但无助于提高企业信誉和形象5、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A )。 (A)集体主义 (B)人道主义 (C)功利主义 (D)合理利己主义 6、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C)。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 (C)为人民服务 (D)艰苦奋斗 7、《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国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是(B)。(A)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服务人民、促进发展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进和谐 (D)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开拓创新 8、关于道德评价,正确的说法是(D)。 (A)每个人都能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但不能做自我道德评价 (B)道德评价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判断,没有客观依据和标准 (C)领导的道德评价具有权威性 (D)对一种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关键看其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建设小结工作小结

职业道德建设总结工作总结 职业道德建设总结作为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注重青少年灵魂的塑造,因此作为教师因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教书育人,因势利导。好胜是青少年学生的天性,特别是后进生,当他们不被重视的时候,这种打击是难以忍受的,这时他们便会另辟新的途径,以释同学的白眼,老师的轻视,做些违犯常规的事情,以适应其心理的随意性,做到好胜方面暂时的宽慰和平衡。作为老师我每接一个班,总是认真地家访,及时了解学生的秉性特长,对学生进行有的放失的教育。特别是当前,形势日心月异的发展,经济条件日益改善,独生子女尤其优越,自然娇纵他们,难以放任自流,无拘无束。作为教师含着应抓住每一个可以教育学生和感化学生的机会,使他们踏上正途。 二、让课堂成为流动美。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的本领,在教学中勇于改革创新,让课堂成为流动美。教书育人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路。在这条路上,有电闪雷鸣,有雨暴狂风,就教学而言,教材的更替,教法的改革等等,同样有着说不尽的苦辣酸甜,但有一条,我始终铭记在心,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了知者”,努力使学生不但“知之”,更应“好之”、“乐知”。这样才能使使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师生与教材达到了高度融洽和谐的地步,使学生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驶干”,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在工作上执着地追求着,严一律己,宽一待

人的工作作风,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当我觉得累时我总会想起这么一番语重心长地话“你累了、倦了或失意、惆怅时,有学生向你敬礼!,有学生和你交谈,哪里有你的学生,哪里就有你的避风港,你能说这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吗?我爱我的学生,更爱我的事业,教师是我人生永远无悔的选择!它将时刻勉励我在岁月的年轮里收获成功的人生。”是的,当老师有苦也有乐,但我们坚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只有不懈努力,才会在回首往事时无怨无悔,因为正是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职业道德建设总结

公民道德建设应知应会 答案

《公民道德建设应知应会》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2001年10月20日颁布的。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4、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道德教程 第一章道德的本质、内容及作用 一、道德的本质 二、道德的内容与结构 三、道德的特点与作用 本章要点 道德包括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职业道德建设接受社会的整体道德 状况的制约。因此,研究公民道德修养,首先应当对道德进行概略地了解和把握。 一、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的含义 一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 二是用善恶观念为标准来评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和各种行为。 三是依靠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调整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各种行为的调节机制。(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上层建筑。 道德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这就是 道德的社会本质。 二、道德的内容与结构 (一)道德的内容: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 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理想和道德理论体系等。道德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被经济关系所决定、所派生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道德活动包括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等。 (二)道德的结构 道德体系是由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以及某些特殊领域内的道德要求等因素构成 的统一整体。 三、道德的特点与作用 (一)道德的特点 首先,道德的相对独立性。 其次,道德的历史性、阶级性、全人类性和批判继承性。 (二)道德的作用 一是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 二是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 三是对人们行为的教育作用。 四是对经济基础的巩固作用。 本章练习题 1、什是道德?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2、道德的内容有哪些?简要说明的结构。 3、道德的特点和作用有哪些? 第二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科学地认识世界

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总结范本:_________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作为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注重青少年灵魂的塑造,因此作为教师因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教书育人,因势利导。 好胜是青少年学生的天性,特别是后进生,当他们不被重视的时候,这种打击是难以忍受的,这时他们便会另辟新的途径,以释同学的白眼,老师的轻视,做些违犯常规的事情,以适应其心理的随意性,做到好胜方面暂时的宽慰和平衡。作为老师我每接一个班,总是认真地家访,及时了解学生的秉性特长,对学生进行有的放失的教育。特别是当前,形势日心月异的发展,经济条件日益改善,独生子女尤其优越,自然娇纵他们,难以放任自流,无拘无束。作为教师含着应抓住每一个可以教育学生和感化学生的机会,使他们踏上正途。 二、让课堂成为流动美。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的本领,在教学中勇于改革创新,让课堂成为流动美。 教书育人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路。在这条路上,有电闪雷鸣,有雨暴狂风,就教学而言,教材的更替,教法的改革等等,同样有着说不尽的苦辣酸甜,但有一条,我始终铭记在心,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了知者”,努力使学生不但“知之”,更应“好之”、“乐知”。这样才能使使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师生与教材达到了高度融洽和谐的地步,使学生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驶干”,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意味 第 2 页共 6 页

人教版高二政治选修六同步教案:专题《公民道德规范和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高考

第3课时公民道德规范和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课程导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进入了一 个新的历史阶段。经过多年的道德实践,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体系框架,为今后 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思考: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什么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道德建 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探究新知 学点1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1. 道德规范的含义 道德规范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2.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1)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 献。 (2)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即充分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积极借鉴了世界 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既着眼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前沿,吸收了人类优秀 道德的精华,又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的时代精神。 例1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 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其目的在于 () ①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学习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知识 ④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民道德基本规范颁布的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公民用来调整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关系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①② ④符合题意。掌握知识重在应用,故③不是目的。应选C项。 答案 C 解题规律 解答组合式选择题,要重视运用排错法。把带有错误表述的选项排除掉,很容易得出正 确答案。 学点2. 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本质特征和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本质特征和核心。 2. 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私有制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2)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能力大小如何,都能够在本职工作岗位上,通过不同的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形式下,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的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2、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是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关系的重要原则。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本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

3、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 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五爱”作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公民都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必须把这些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艰苦奋斗,勤奋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积极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

职业道德复习题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发扬奉献精神的目的是(abcd)。 (A) 社会的进步 (B) 民族的振兴 (C) 国家的富强 (D) 人民的幸福 [分值:2.0] 2. 以下有关为人民服务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bcd)。 (A)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显著标志和本质特点 (B)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精神,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 (C) 为人民服务,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不同层次的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D)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 [分值:2.0] 3. 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ab)。 (A) 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B)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C) 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D) 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条件 [分值:2.0]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从最基本的层面看,主要包括(abc)。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分值:2.0] 5. 下列有关职业道德修养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 职业道德修养是职业道德活动的另一重要形式,它与职业道德教育密切相关 (B) 职业道德修养是个人的主观的道德活动 (C) 没有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教育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D) 职业道德修养是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的统一

为什么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

所谓道德建设的核心,就是道德建设的灵魂,他决定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统率一切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指导思想。道德领域中所有的道德现象都要受道德核心的制约和规定,并以这一核心作为其出发点和归宿。在改革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下,我们的道德建设应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具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一、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宗旨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曾深刻地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宗旨,同时也是对无产阶级人生观、道德观的初步概括。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列宁和他的战友们坚持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的同时,继续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人生观、道德观。1905年,列宁在谈到无产阶级文学为谁服务时指出:“它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在这里,列宁从文艺这个侧面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20年5月,列宁在《从莫斯科-喀山铁路的第一次星期六义务劳动到五一节全俄星期六义务劳动》一文中,提出了“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的思想。他指出:“我们要努力消灭…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这个可诅咒的准则,克服那种认为劳动只是一种差事,凡是劳动都理应按一定标准付给报酬的习惯看法。我们要努力把…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准则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列宁第一次把无产阶级人生观道德观具体化为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落实到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上,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人民联系起来,从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道德理论。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也是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核心。毛泽东在毕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行为准则。他在《为人民服务》名篇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5年他又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完整地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明确地将其规定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至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条重要的政治原则,而且成为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贯穿于毛泽东伦理思想的全部理论体系中,成为毛泽东同志马克思主义伦理观最富有特色的部分。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始终贯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道德追求。邓小平曾深刻地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党员的最高准绳。”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邓小平总是把能否真正“富民”、“利民”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实在尺度,他对三个有利于的阐释,对共同富裕的强调和追求,无不体现着这一思想。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也明确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思想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人民服务思想在当代的凝结。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虽然这一理论在实践中正不断发展,不过它的实质和核心不会变更,那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以人为本的理念堪称是为人民服务思想在当今时代的提炼和升华。 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doc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中、在事业上实现大的跨越。相反,忽视职业道德,不注重职业道德建设,甚至职业道德偏差,则会大大降低工作的质量,影响事业的发展。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扬正气、树新风、提素质,切实做到工作业务能力与职业道德建设双管齐下,相得益彰。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提升工作实效、营造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党员、公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树立良好的形象。加强公务员道德修养,是提升党和政府形象、引领社会风尚的需要。公务员道德操守不佳,行为不检点,即便是少数或者极少数,也会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公务员队伍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社会管理者,拥有人民赋予的权力,对社会生活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官德影响民风。公务员的道德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社会或地区的整体道德水平。只有加强公务员道德修养,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高尚的生活情趣、树立高尚的人生追求,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在为党分忧、为民造福上,才能以自身的良好德行提升党和政府的形象,引领全社会的思想道德进步。加强

公务员道德修养,是从源头上预防腐朽、增强免疫力的需要。公务员滑向腐朽的第一步往往是从生活作风开始的,是从道德出问题开始的。一些公务员放松了思想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乘虚而入,结果是走向罪恶的深渊。公务员只有不断提高道德操守水平,远离低级趣味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xx在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的用人导向”,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时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用人标准,不断提升公务员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举措。作为公务人员要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自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成为人民满意、群众认可、领导肯定、同事欢迎的好党员、好干部、好同志。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不断完善提高: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身修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离不开自身的修养,公务员素质的高低同时反映了职业道德水平。注重平时的自我提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掌握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深化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坚持以先进的思想引领人,以高尚的文化感染人,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不断汲取文化的智慧、营养,提升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良好的职业道德最重要在实践中、在工作中加以检验,得到体现。要注重在实践中磨砺意志,提高修养,实践才是真正的炼钢炉,实践出真知,要善于在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交流,在交流中相

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山东财经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论文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作者 层次 专业 年级 学号 办学形式函授 办学地点新疆会计干部培训中心 指导教师 成绩

中文内容提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会计信息失真固然有社会环境和会计系统本身的诸多原因,但我认为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是最重要原因之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必须营造良好道德氛围,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约束和监督机制,实行会计职业道德与健全法律法规相结合。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主要是:会计失信的收益大于成本,现有体制使会计人员缺乏独立性,会计人员素质偏低,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强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强化服务。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会计诚信建设,建立会计诚信激励约束机制,加强诚信教育、实施诚信工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完善会计监督机制。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是关系到国家财经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经济秩序的维护、经济顺畅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会计风险防范的内在保证。本文对我国当前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提高会计人员思想素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失范监督机制诚信建设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conomic life appeared a large area, continuou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seriously interfere with the normal social and economic order, impair the state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does have a social environment and accounting system itself for many reasons, but I think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thics of anomie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Strengthen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and moral development must create a good moral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improve the accountants code of ethics, establish and improve professional ethics of the accounting discipline and oversight mechanism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integri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Summing up, the accounting staff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s the country's financial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conomic order, maintain,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major issue is the inherent risk prevention to ensure the accounting. In this paper, China's current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thics to conduct 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anomie, and to further explore idea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to strengthen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and ethical building way. Key words:accounting ethics the law accounting measures

第五讲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第五讲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基本原则的涵义和主要内容;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功利主义和人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公正原则的涵义和基本内容;认识和把握个人主义的定义和实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的含义和主要内容;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公正原则的内涵;个人主义的实质。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1、从其产生的社会基础看,为人民服务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2、从其在道德体系中的地位来看,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精神的集中体现。 3、从道德实践角度来看,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的主要价值取向。 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内涵 为人民服务就是为那些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服务。为人民服务而不为人民的敌对者服务,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道德要求。 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主要有四方面的内容: 1、热爱和关心人民。 2、对人民负责。 3、实现人民的利益。 4、服务他人与为己谋利相结合。 三、坚持为人民服务 1、澄清极“左”思想的影响。 2、承认为人民服务的多层次性。 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的第二层次的道德要求是先人后己。第三层次的道德要求是人己兼顾。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是先己后人。 3、从我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 第二节集体主义原则 一、集体主义原则的由来 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史上有个发展过程。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集体主义曾作过一些论述。马恩既强调集体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又指出个人的自由发展对于集体发展的重要性,辩证地说明了个人和集体发展的关系。 2、第一个明确提出将集体主义原则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伦理原则的是斯大林。指出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伦理原则。 3 、毛泽东明确提出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则,指出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

常州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附答案20110805a)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获取什么,而看他贡献了什么”,这句话出自(C)。 (A) 恩格斯 (B) 马克思 (C) 爱因斯坦 (D) 托尔斯泰 [分值:1.0] 2. 从事不同职业的单位、部门要求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带有强制性的条例、章程、制度、规定等准则是指(A),它是职业活动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 (A) 职业纪律 (B) 职业道德 (C) 职业技能 (D) 职业义务 [分值:1.0] 3. 下面选中,没有体现出社会信用制度的特征的是(C)。 (A) 道德为支撑 (B) 产权为基础

(C) 诚信为根本 (D) 法律为保障 [分值:1.0] 4. 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必须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形成友善的人际关系。那么社会关系的主体是(C)。 (A) 社会 (B) 团体 (C) 人 (D) 以上都是 [分值:1.0] 5.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包含所有社会主义职业的各自道德规范,从下列选项看,不能够适用于社会主义各种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有(D)。 (A) 爱岗敬业 (B) 诚实守信 (C) 办事公道 (D) 以权谋私 [分值:1.0]

6. 我国的国体是()。 (A) 人民民主专政 (B) 民主集中制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人民当家作主 [分值:1.0] 7. 深化(D)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壮大文化产业,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A) 社会体制 (B) 文化产业 (C) 文化事业 (D) 文化体制 [分值:1.0]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现的是(B) (A) 敬业 (B) 乐业 (C) 勤业 (D) 专业

企业职业道德建设

企业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是什么?它是社会一般道德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社会一般道德在特定职业行业中的具体反映。道德是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交往中一刻都不能离开的生活和工作准绳。良好的道德可以拨正人生态度,激励人生进取,优化人际关系,提高群体素质,促进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人活在世,就要以德立身,以自律为前提。道德是走向成功之路的性格基石。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个才也有品质的含义。凡具备才华和优秀品德的人,无论在何种环境下,终将会超越平凡,大多历史上伟大的人物都能在物质的种种诱惑前保持气节。职业道德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逐步形成的道德状况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成人的意识和行为中。人的一生都要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因此职业道德将伴随你走完人生从业旅程。社会上有一种正当的职业,就会有一种职业道德。医生有医德,自古就有医乃仁术,仁爱救人的言论,强调德为医之本,仁乃德之源;教师有师德,以身立教,传道,授业,解惑;商人有商德,诚实守信,买卖公平;艺人有艺德,德艺双馨如邓丽君就以孝顺父母,为人谦和而深受人们的敬重和喜爱。作为一名企业员工,职业道德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关心企业,当好主人。关心企业,对企业有深厚感情,摆正自己与企业的位置,树立主人翁责任感,认识到企业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企业兴衰就是自己的

兴衰,把本职工作的成就作为人生理想的追求,在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转一行,做好本职工作并积极参与企业管理,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题合理化建议,为企业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这是对员工职业道德最基本要求,也是员工自觉搞好生产的前提。二、刻苦钻研业务,一专多能在企业生产中,没有过硬的技术和业务能力,产品质量,生产效益,经济效益无从谈起,更谈不上为企业为人民为国家做贡献。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才竞争加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业务,这是员工必须具备的重要职业道德,每个人必须终生学习,掌握更多的技能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三、遵章守纪,执行规程员工要严格执行作业规章、技术规范、各生产操作规程以及企业管理制度,具备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态度,保证前后工序协调运转和生产的顺利进行。在日常工作中,遵章做事,爱护设备工具、材料、产品,杜绝跑冒滴漏。同事之间礼貌相待,共同维护和谐的工作氛围,牢记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我尽责。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是以血的教训换来的,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所以遵章守纪、执行规程是每位员工应具备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四、团结互助,尊师爱徒团结互助反映的是集体的友谊和凝聚力。每位员工要主动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工作上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搞好生产,才能最大限度调动起员工积极性、创造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中尊师爱徒是传承至今的美德,也是员工职业道德重要的内容,青年人要尊重老师傅,虚心求教,认真学习技术。师傅也应爱护徒弟,搞好传、帮、带。师傅不仅在技术上培养徒弟,还应在思想生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助于个人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和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也有助于提高国家综合国力。职业道德建设从而成为了我国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 1、职业道德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是今天人们进行职业活动的道德规范。对个人来讲,职业道德是人职业成功的保证,;对企业来讲,职业道德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手段;对国家来讲,职业道德是全民素质提高的途径。所以职业道德在各个方面都至关重要。 2、我国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明的发展造就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道德伦理思想。职业道德建设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在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发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了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职业道德标准。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等职业道德被从业者接受,并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职业道德的劳动者。但是,也是由于市场经济和未来文化的影响,出现了道德危机,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弄虚作假,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今天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以德治国,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发展,所以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 从国家来说,可以将职业道德建设放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位置,常抓不懈,形成重视职业道德的社会风气。还应该把职业道德落到实处,建立监督机构和司法机制,形成相互制约的力量。最后就要将我国传统美德中的职业道德内容大力挖掘,并将其发扬光大,使之影响到各行各业乃至学校,才会推动职业道德的发展。 从个人来讲,首先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良好的职业规范明确是非标准,标榜先进人物严格要求自己。 总之,以德治国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只有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水平的劳动者,才会有国家经济的发展,才会有强大的精神动力的支持,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