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人教版语文典故整理
(完整word版)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及答案(已改)

1.《望海潮》柳永全文默写
①上阙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的句子: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②上阙中最能体现诗人炼字功力的句子: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③运用数量词写景的千古名句: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④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⑤下阙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雨霖铃》柳永全文默写
①上阙中写景来渲染离别凄凉气氛的句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②上阙中虚写的句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③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描写的句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④下阙抒发双重悲哀的直抒胸臆的句子: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⑤用典表现自己对时局,国势关注的句子: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①上阙缅怀京口籍英雄孙权的句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②上阙缅怀京口籍英雄刘裕的句子:想当年,金弋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③下阙用典讽刺刘义隆的句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④下阙追忆自己当年南归的句子: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3.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同时也表达出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表明了大浪淘沙,又表明历史终将记住英雄人物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word完整版)100成语典故

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3、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所以每次要画竹子时,他的胸中就已经有了十分生动、逼真的竹子形象了.[注释]成:现成。
人教版高中语文古诗文中出现的典故总结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古诗文中出现了许多典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典故总结归纳:
1.望庐山瀑布: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比喻看见瀑布的壮丽景色,
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2.江畔独步寻花: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比喻在困苦的境遇中
寻找快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3.夜泊牛渚怀古: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比喻在旅途中思念故
乡和亲人,表达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4.登鹳雀楼: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比喻人生如梦,时光易逝,
表达对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5.赤壁怀古: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怀古》,比喻历史兴衰无常,表达对历
史和英雄人物的缅怀之情。
6.青玉案·元夕: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比喻人生如梦,时光易
逝,表达对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7.静夜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比喻在寂静的夜晚思考人生,表达
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8.登高: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比喻人生如梦,时光易逝,表达对时光
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喻离别之
情难以割舍,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
10.春夜喜雨: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比喻春雨滋润万物,表达对大
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古诗文的内涵,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高中语文课本典故集锦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典故(一)一、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1.腾蛟起凤:《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
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
《滕王阁序》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
《滕王阁序》.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
《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
《滕王阁序》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
《滕王阁序》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5.紫电清霜:《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
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
6.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说中的古代蜀帝,名杜宇,死后其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啼声甚哀。
7.蓝天日暖玉生烟:《长安志》云:“蓝天山在长安县求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
”8.沧海月明珠有泪:化用南海鲛人得故事。
《博物志》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能泣珠。
”9.江娥啼竹素女愁:江娥,一本作“湘娥”,舜之二妃,舜崩,二妃以泪挥竹,竹尽斑。
素女,古代神话中女神,善鼓瑟。
10.女娲炼石补天处: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于是炼五彩石补天。
11.吴质不眠倚佳树:月宫里的吴质,靠在树上不睡觉。
12.乌鸟私情:乌鸟反哺之情。
13.死当结草:《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大夫魏武子与临死时,嘱咐他儿子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
魏子没有照办而把她嫁了出去。
后魏子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纬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梦这个老人,说他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
后比喻真心实意地感恩报德。
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4.比干:商朝纣王的叔父。
【写词必备】56个常见词牌典故及对应千古名篇文档(4)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写词必备】56 个常见词牌典故及对应千古名篇1.虞美人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ft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苏幕遮唐玄宗时教坊曲名。
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
幕,一作“莫”或“摩”。
“苏幕遮”意“西戎胡语”。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ft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醉花阴又名《九日》,双调,五十二字。
上阕下阕各五句,各三仄韵。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南乡子唐教坊曲名。
又名《好离乡》、《蕉叶怨》。
原为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
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5.念奴娇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又名《大江东去》、《千秋岁》、《酹江月》、《杏花天》、《赤壁谣》、《壶中天》、《大江西上曲》、《百字令》等十多个名称。
一百字。
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旬四仄韵。
此令宜于抒写豪迈感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ft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6.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5滕王阁序典故整理

《滕王阁序》典故盘点1、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97-169),名稚,字孺子。
江西丰城人。
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时称“南州高士”。
徐孺子小时候就很聪明。
十五岁时来到今丰城、南昌、进贤三县交界的槠山,拜当时著名学者唐檀为师。
唐檀去世以后,徐孺子便在槠山过起长期的隐居生活,一面种地,一面设帐授徒。
他曾一度外出远游,向大儒樊英、黄琼请教,得益非浅,使他成为当时颇有名望的学者之一,受到地方官员多次举荐,但他都谢绝了。
徐稚非常清高自持。
据《资治通鉴》载,徐稚早年拜黄琼为师,可当黄琼做了大官之后,徐稚就主动与黄琼断绝了来往,专心在家务农而不再交游士林。
至黄琼死后,稚往吊之,哭得很伤心,但他不通报姓名,以至在场的人六七千人都不认识他。
东汉名臣陈蕃到豫章做太守(147),立志做一番大事,一到当地就急着找名流徐孺子请教天下大事,随从劝谏应该先到衙门去,结果被他臭骂。
当时徐稚已年过50岁,当陈蕃派人将他从槠山请来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张可活动的床,徐稚来时放下,走后挂起。
因此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把徐稚作为江西“人杰地灵”的代表。
今南昌市有名胜孺子亭,原是徐孺子垂钓之处,为豫章十景之一。
1979年建成孺子亭公园。
这个典故主要是说徐孺子的,因为他是江西人,而陈蕃是河南人,是通过陈蕃的礼贤下士来陪衬徐孺。
顺便说到,将徐孺子称为徐孺是古汉语中的节缩,节缩的目的是为了使结构匀称、节奏整齐。
节缩在古汉语中多用于姓名。
本篇下文还有“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杨意”是“杨得意”的节缩,“钟期”是“钟子期”的节缩。
2、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西汉梁孝王刘武,刘邦的孙子,文帝的儿子,景帝的同胞兄弟,被封于梁,以开封为都城。
他在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建了一座很大的梁园,即课文中说的“睢园”。
梁孝王自小享尽荣华富贵,也为保卫汉室江山立下了大功。
平息了七王之乱后,遂在梁国大兴土木。
2018-秦晋之好的历史典故-推荐word版 (1页)

2018-秦晋之好的历史典故-推荐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秦晋之好的历史典故导语:春秋时,秦国和晋国两国国君间长期互相通婚,后世称此为秦晋之好。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秦晋之好的历史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秦晋之好的历史典故周末分封诸侯时,诸侯国的大小强弱,本来是不好分清的,只是选择好地方分封下去就是了。
后来周平王东迁,周王室衰落下去,一些诸侯国才利用这个机会强大起来,直到公元前六百六七十年,以绛(今山西翼城)为都城的晋强大了起来,其国君晋献公迅速扩展疆域,把原来的“百里之封”扩张到方圆数千里。
山西大部分与河北、河南及陕西的一部分都被他占据了。
与此同时,已把国都迁到雍(今陕西凤翔)的秦国在秦穆公努力下招贤纳士,也大大地扩展了疆域。
所谓“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就是指的这件事。
秦与晋两国是邻居,又都强大了起来,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加上不是同姓(晋是周室同宗,姓姬,秦是西戎边野,姓嬴),就通起婚来,晋献公把他的女儿嫁给了秦穆公,因此,后来人们就叫她“穆姬”(古人没有姓,都是以封地或官职、职业为姓,有的也没有名字,女性更是如此)。
秦穆公的大儿子,后来即穆公位的弘就是穆姬生的,继位后称秦康公。
几年以后,晋国的骊姬设计害死太子申生,申生有两个向来有贤名的弟弟一个是重耳(即后来继齐桓公成为霸主的晋文公)、另一个是夷吾,夷吾(即后来的晋惠公)。
他们以及夷吾的儿子子圉(yǔ即后来的晋怀公)都分别先后到秦国住过,也都娶了秦国宗室之女。
以后,尽管有时免不了打仗,可仍是不断地通婚。
【2018最新】容易被误用的成语上下其手的历史典故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容易被误用的成语上下其手的历史典故上下其手,是一个成语,是表示玩弄手法,颠倒是非的意思。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以下是cnfla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上下其手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一、历史典故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
当时楚国国力强盛,弱小的郑国实在是没有能力抵抗。
楚国的军队开到了郑国的城麇,郑国的将领皇颉奉命戍守此地。
他见楚军远道而来,人困马疲,便率领军队出城偷袭,准备打楚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楚军将领穿封戌英勇善战,自己竟然不是他的对手。
穿封戌带领楚军顽强抵抗。
结果,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
穿封戌满心欢喜:“回去领个头等功是不成问题了。
”不料,在回国后,楚康王要对将士们论功行赏时,公子围却硬说穿封戍是他俘虏到的。
两个人为此争得面红耳赤。
这时,有人提议他们二人到大宰伯州犁那里去评理。
公子围倒觉得无所谓,反正已经赖上了,而穿封戍心里早已窝着闷气,很想事情早点有个结果。
于是他就主动跟公子围说:“要不,我们就请太宰伯州犁来评断一下。
”公子围说:“那也好。
反正这个俘虏是我抓住的。
”二人口中所说的伯州犁,原来是晋国大夫伯宗之子,后奔楚,被任命为太宰,专门掌管皇家的内外事务。
公子围与穿封戍争功一事,他已有所闻。
现在,双方来让他判断是非曲折,他感到这是一个讨好楚王室的顶好机会,于是就耍了一个小小的阴谋。
他先听了双方的陈述后,对他们说:“这件事很好办,只要问一下俘虏就清楚了。
”于是,命人将俘虏皇颉拉出来,当庭进行审问。
审问前,伯州犁当着皇颉的面,对公子围和穿封戌说:“二位都是有身份的人,可以说这场争论是君子之争。
”然后,伯州犁走到皇颉跟前,先向皇颉介绍了公子围。
在介绍时,伯州犁有意把手举得高高的,说:“这位是公子围,我国国君最宠爱的弟弟,我同他已相处了很久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
1、沧海月明珠有泪:化用南海鲛人得故事。
《博物志》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能泣珠。
”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
《滕王阁序》.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
《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
《滕王阁序》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
《滕王阁序》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5、紫电清霜:《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
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
6、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说中的古代蜀帝,名杜宇,死后其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啼声甚哀。
7、蓝天日暖玉生烟:《长安志》云:“蓝天山在长安县求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
”
8、腾蛟起凤:《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
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
《滕王阁序》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9、江娥啼竹素女愁:江娥,一本作“湘娥”,舜之二妃,舜崩,二妃以泪挥竹,竹尽斑。
素女,古代神话中女神,善鼓瑟。
10、女娲炼石补天处: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于是炼五彩石补天。
11、吴质不眠倚佳树:月宫里的吴质,靠在树上不睡觉。
12、乌鸟私情:乌鸟反哺之情。
13、死当结草:《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大夫魏武子与临死时,嘱咐他儿子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
魏子没有照办而把她嫁了出去。
后魏子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纬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梦这个老人,说他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
后比喻真心实意地感恩报德。
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
14、比干:商朝纣王的叔父。
《史记·殷本经》载,纣王淫乱,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
”迺(乃)强谏纣。
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
”剖比干,观其心。
15、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鲧因治水无功,被舜杀死;后来舜又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6、楚杀得臣而文公墓:春秋时楚国大将得臣,带兵同晋文公作战失败,楚成王逼他自杀;晋文公听到了这个消息极为高兴。
17、飞霜六月邹衍:邹衍,战国人。
相传他对燕惠王很忠心,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了。
他入狱时仰天大哭,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
18、东海曾经孝妇冤:事见《汉书·于定国传》,记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旱三年。
1
9、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我已矣夫:凤鸟不飞来,黄河不出现八卦图,我要完了。
传说凤鸟在舜的时代和周文公时代出现过。
凤鸟的出现,象征着天下太平,圣主将要出世。
又上古伏羲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上驮着八卦图出现,“图”的出现,是“圣人受命而王”的预兆。
20、若敖之鬼馁而:《左传·宣公四年》,楚国令尹子良的儿子越椒长相凶恶,子良的哥哥子文认为越椒长大后会招致灭族之祸,要子良杀死他,子良没有依从。
子文临死时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
21、地崩山摧壮士死: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他五个美女。
蜀王派五位壮士去接人。
回到梓潼的时候,看到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往外拽。
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全被压死,而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
22、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
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
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
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
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
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23、虞美人: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
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
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
只今草木忆英雄。
”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王意气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
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
”该诗角度新颖,情切动人。
24、精卫:古代神话。
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
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25、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
语出《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
”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
年后血变成了碧玉。
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
、《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
:”课外补充
1、沉鱼春秋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
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
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2、落雁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宁。
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王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而去。
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
她在坐骑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
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
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
3、闭月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
这时正好王允瞧见。
王允为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
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4、羞花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女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
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
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起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
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
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
“羞花”称号由此而来。
5、抱柱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
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
后以喻坚守信约。
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
6、金鸡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
后便以“多鸡”借指大赦令。
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7、烂柯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
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
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
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