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找到回家的路
让教师的课堂找到回家的路

方法 , 教 学 中也精 心设计 了若 干个 “ 草料筐 ” 挂 在 那里 , 满怀希望与学生互动 。可结果乏善可 陈 , 原 因何在 ?把 “ 草料筐 ” 挂起 来 的初衷是 好 的 , 但挂 的时机 如何 , 挂 的高度怎样 ?若将 “ 草筐 ” 早 早地
让教 师的课 堂找 到 回家 的路
◇ 赵 钰 莲
近 年来 , 随 着课 程 改革 的逐 层 深入 , 教 师 培 课 堂的教研员 , 面对一堂堂或华而不实 、 或枯 燥无 味的课 ,我感 觉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路上 已经
迷 失 了 自己 。
训、 教材更新 、 多媒体教 学方式 的使用 等 , 中小 学
、
营造 “ 有趣课堂 ”
作为 一名 中学 英语教研 员 , 我经 常走进学 校 进行课堂观察 。按理说 , 学生都很重视英语学 习 ,
课堂教学更加关 注教法 、 关 注 学 生 。然 而 ,“ 走进
教室 , 教师 在课 堂上 越 发努 力 , 但 学 生 的学 习成
某 日, 我看到 了周彬博士 的《 课 堂密码》 一书 ,
不 由得被它 的名字所 吸引。作为一个在教学一线 奋斗过 1 0年而后 在教研 工作 岗位上摸 索 了 4 年
功能的相互作用 , 自 然地营造 浓厚的英语氛 围。 2 . 没计 灵活 多样 的课堂学 习形 式 , 保 持 学 生 的新鲜感和注意力
教 师 可 根 据教 材 内容 , 结合学生实际 , 设 计 不
同类型 的课堂活动 。不同活动 和组织形式 的交替
自己正拨 开迷雾 , 一 步步走 近课堂教 学 的真谛 与 核心 !下 面 ,我结合周彬博士书 中的观点从 以下
中班安全教案《迷路了怎么办》

中班安全教案《迷路了怎么办》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系列,章节为《迷路了怎么办》。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周围环境,了解家庭住址和学校地址;学习在迷路时如何寻求帮助,如向警察、环卫工人、商店服务员等求助;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如不跟陌生人走、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周围环境,了解家庭住址和学校地址,能在迷路时找到回家的路。
2. 培养学生遇到陌生人时,保持警惕,不跟陌生人走,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3. 教育学生在迷路时,知道如何寻求帮助,如向警察、环卫工人、商店服务员等求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周围环境,了解家庭住址和学校地址;学习在迷路时如何寻求帮助。
难点:遇到陌生人时,保持警惕,不跟陌生人走,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PPT、安全知识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创设一个孩子迷路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
2. 讲解知识点:教师通过PPT、图片、安全知识卡片等形式,讲解如何认识周围环境,了解家庭住址和学校地址,以及在迷路时如何寻求帮助。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实例,讲解遇到陌生人时,如何保持警惕,不跟陌生人走,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迷路时找到回家的路,遇到陌生人时如何应对。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制作家庭住址和学校地址的卡片,以及陌生人给的食物的卡片,进行模拟演练。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周围环境,了解家庭住址和学校地址;在迷路时如何寻求帮助;遇到陌生人时,保持警惕,不跟陌生人走,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画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和学校地址,并标注在地图上。
2. 请学生思考,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陌生人,应该如何应对?3. 请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安全演练,模拟在迷路时如何寻求帮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给家长的十条建议——让教育找到回家的路

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如果你不喜欢你的孩子总拿你去和别人家的父母比的话。
生命只有一次。
对每个人而言,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一切的基础;失去生命,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所以,没有什么比保全孩子生命更重要的。
存在,就有价值;保全,才能成全。
事实上,成长比成才更重要,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什么是生命教育?我的理解是,它是以人的生命成长为主线,围绕着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展开的专门化的教育,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拓展生命的长、宽、高,让有限的生命实现最大的价值,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
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做人,这才是今天我们除了分数之外,教育要面对的根本问题,才是“教育即生活”的最好说明。
衣、食、住、行,它既与知识有关,与能力有关,更与价值观有关。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不是应该从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开始吗?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日新之谓盛德。
惟进取也故日新。
德贵日新。
常新,自新,全新。
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给家长的十条建议袁卫星: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执行所长。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
著有专著10余部。
1、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如果你不喜欢你的孩子总拿你去和别人家的父母比的话。
2、不要一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考清华北大哈佛牛津,且不说成才的路有千万条,你得先想想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
考了99分还不满足,非说孩子粗心又扣了一分,那么请问,你当年读书时每门功课回回都考100分?我才不信!3、陪伴是最好的礼物,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暑期安全教育总结:防止跑偏或迷路

暑期安全教育总结:防止跑偏或迷路暑期安全教育对于孩子们来说非常重要。
暑假期间,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活动,但这也增加了他们走失或迷路的风险。
因此,家长、老师和社会都需要重视暑期安全教育,帮助孩子们学会防止跑偏或迷路,确保他们的安全。
一、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首先,家长和学校应该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让孩子们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这可以通过身边的实例、多次强调和模拟演练来实现。
家长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告诉孩子们一些常见的安全隐患,并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自己。
学校可以组织安全教育课程,让专业人士来讲解各种危险情况和应对方法。
二、教授必要的安全知识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教授孩子们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如回家的常用路线、重要的地标、公共交通工具等。
孩子们可以通过模拟演练的方式学会如何使用地图、手机导航等工具,以便在迷路的情况下尽快找到回家的路。
同时,还应该向孩子们介绍一些防止跑偏或迷路的方法,如与伴侣结伴出行、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等。
三、制定家访计划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家访计划,特别是在放学后或放假期间。
这个计划要有明确的目的地、时间和相关的联系方式。
同时,要教导孩子不要随便离开目的地,遇到问题及时向附近的成年人求助。
为了让孩子更容易找到回家的路,家长可以在路上设立一些标志物,如标语牌、亮色的布条等。
四、与社区合作社区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区可以组织一些活动,提供安全教育课程或分享安全知识给家长和孩子们。
此外,社区也可以增加一些标识物和导航系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找到回家的路。
社区还可以邀请警察等执法人员进行讲座,向孩子们介绍如何保护自己、防止跑偏或迷路。
总结起来,暑期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家长、学校和社区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孩子们的安全意识的培养,教授他们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制定家访计划,与社区合作,共同防止孩子们跑偏或迷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孩子们的安全,让他们度过一个愉快、安全的暑假。
中班语言亲子故事小猪迷路了教案及反思

中班语言亲子故事小猪迷路了教案及反思故事简介:故事中,小猪迷路了,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它感到害怕和焦虑。
幸好,它遇到了一只友好的小鸟,小鸟告诉小猪应该怎么走。
小猪听了小鸟的建议,顺利回到了家。
教案:一、目标1. 让孩子通过这个故事认识到当迷路时应该怎么做。
2. 让孩子培养独立思考和求助的意识。
二、故事细节1. 引导孩子通过图片或玩具小猪、小鸟,讲述小猪迷路了的情景。
2. 讲述小鸟怎么帮助小猪找到回家的路。
3. 告诉孩子小猪学到了什么,以及迷路时要怎么做。
三、活动1. 分角色扮演:让孩子分组,扮演小猪和小鸟,根据故事情节演绎迷路、求助、找到回家的过程。
2. 小组讨论:让孩子们思考,如果他们迷路了,应该怎么办?可以向谁求助?反思:这个故事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迷路时应该怎么做,如何求助他人。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从他人那里获取帮助,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这样的故事教学有利于孩子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在亲子故事中,小猪迷路了的故事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种故事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还能够让他们接触到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并从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会学会如何理解和应对各种问题,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故事中的情节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中的情境。
比如,可以设置一个“迷宫”迷宫中隐藏着一些小道具或提示,让孩子们分组在规定时间内寻找通往出口的正确道路,从而培养他们寻找方向的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一步步地找到出口,同时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到迷路时求助他人的重要性。
另外,家长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结合这个故事进行一些亲子互动活动。
比如,在去陌生环境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好走失时应该采取的措施,告诉他们可以向哪些人寻求帮助。
找回教育回家的路

学理念 ,为每个学生走 向不 同的成
功 之路 打下 扎 实 的基 础 ,取 得 了 比
法 ,使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 ,促使
学生潜在的智能 、情商得到充分的 发展 。如何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每个 学生 呢?那就是关注每个学生的成 长 的需要 。不 同年龄阶段学生 的成 长需要是不 同的。如果我们在学校
公 正对待 学生 。 ”这 是对关 注学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 的不断深入和 发展 ,随着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教 育的投入 ,学 校的设施设备也不断 完善 ,有的甚 至已 “ 武装到牙齿 ” , 各有关提高教师待 遇的报道不断见 诸报刊 ,有的地方 却在最 近两个月
接 二 连 三 发 生 学 生 杀死 老 师 的恶 性
较显著的办学成 绩 ,得到了广大家 长和社会的认 同和肯定。 关 注 学 生 的成 长 需要 ,培 养
、
关 注 学 生 的 成 长 需 要 ,就
学 生 具 有 丰 富 人 格 、健 康 发 展 , 具备发展潜力的现代社会公 民,
是 时代 对 教育 的发展 要 求 ,是 时
是体现 了教育的本质。胡锦涛 总书
是 关注学 生的成长个性 。每个学生 都 是 独特 的个 体 ,学生 的天 赋素
才是真正促使我们的教育进一 步发
展 的动力和源泉 ,才能促进学生的 健康成长 ,还原教育 的本质 ,体现 科学发展观 的要求 。教育 的一切活 动或者改革 都是为 了学生 的发展 , 特 别是学生 的可持续发展 ,而不应 该是仅 仅为了学生 的某个 阶段发展
知识应为人的一生服务 。
二 、 关注 学 生 的成 长 需 要 ,就
认 为 ,要 找 回教 育 “ 回家 ”的路 , 就必须 真正关注 学生的成长 需要 ,
《回家的路》教学设计及教学目标分析

《回家的路》教学设计及教学目标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回家的路》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15课内容。
本课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及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通过看看、听听、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繁忙的交通景象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农村的孩子喜欢马路,让学生学习本课,既可以让学生认识马路、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引导学生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进行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或演示,采用多种手段进行造型活动。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马路、汽车是重要的交通方式。
2、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3、引导学生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利用各种材料,通过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段进行作品创作。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各种车的图片、一张街道图、剪刀、胶水等。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对老师交给的任务非常热心,努力表现,不甘落后。
但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挑战授课的老师,没有生动的教学无法把他们吸引过来,而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二年级的学生观察力较弱,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设计游戏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让学生在理想的环境中体验与学习。
3、多媒体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4、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七、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教师活动:播放马路上车来车往的视频。
提问:“这是哪里的情景?什么多?”学生活动:视频吸引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学生学习积极,回答出马路上车多人多、交通的特点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充满期待。
本真教育吴刚专家老师三本三真

本真教育让教育找到回家的路本真教育研修论坛上吴刚专家老师一开篇就指出:“教育离开家很多年了,我们要让教育找到回家的路,让教育办出教育的味道”;难道作为教育工作者你我没有觉察到?不可能!只是我们似乎看到了却没有办法让其改变太多,比如说现在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的分数,吴刚老师把之称为“考商”,我们看到过每年多少优秀学校的孩子甚至状元赢得了高分后宾客络绎不绝前来道贺,等他们走进自己的大学校门后开始一如既往的学习,当他们离开校园后发现曾经的那些秉承学习、好成绩好、分数高的孩子却在这个社会的精英层中找不见!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读了几年的大学却没有在工作的时候用上自己几年学习的专业?为什么?考试的成绩都是A+却在社会中没有一点自我优秀色彩展现?为什么?曾经的这些“考商”特优的大多数人却没有在各行各业成为“状元”?身为教育人的你我真要去反思?这是想看到的教育吗?我想教育不是在学校学习期间叫做教育,而是应该想当这个孩子离开学校3年五年甚至30年一辈子都还能用的上的东西那才叫做教育!而这一切的教育从哪里开始?按照人的成长规律看,应该是根置于家庭、学其学校、做以社会,那么一个人就应该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空间中更好的受到养分和阳光去成长。
吴刚专家老师说:“他在全国讲学的过程中就发现学校这个对孩子影响很深的环境中,应该要从学校的整个局面去做顶层设计,不能只按照其它看起来很好的名校那套照搬照用,毕竟每个学校的文化、师资、学生甚至教育相关部门给的支持都不一样怎么可以用一套拳术打遍天下呢?比如做本真教育,至少就得从学校领导团队开始做第一阶段的顶层设计,话说“中国不缺好学校只缺好校长,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既然如此我们也都清楚明白,没有哪一所学校只靠一个好校长办成特色名校的,毕竟需要一支团队嘛,所以那领导如何实施本真教育当中的管理运行呢?比如说:“因材施教、文化育人;选人用人留人;评定机制设立;本真教育特色治校”?这些都是每位校长在管理中思考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教育找到回家的路——家庭教育讲座”落下帷幕
作者:李文学来源:课改办发布时间:2014年11月03日点击数:?138 次字体:?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六渡”家长大学创办人田玉主办了“让教育找到回家的路——家庭教育讲座”。
讲座从“六渡”理论展开阐述。
“六渡”是指家庭教育的六个维度:高度(向上看,独特而不一般)、深度(向下看,深刻而不肤浅)、长度(前后看,发展而不静止)、广度(左右看,宽广而不狭隘)、速度(迈步向前,快与慢的辩证)、精度(找准方向,真实而不虚假)。
“如果把受教育者比作一颗大树,那么影响这颗大树生长的因素有三:家庭、学校、社会。
三者的关系是:家庭教育是养根护根,学校教育是修枝剪叶,社会教育是提供阳光雨露的外部环境。
养根护根是基础,做好了,大树就会根深叶茂,及至参天,终成栋梁。
可一旦缺失,随时会被狂风暴雨被连根拔起。
”田玉博士形象的比喻,平实动人,扣人心弦,听众如梦初醒,“由此可见,谁该履行家庭教育的职责,谁该完成学校教育的任务,谁该达成社会教育的使命,是不允许越位和错位的。
蚯蚓原本是护根的,如果爬上树去修剪枝叶,那么园丁就只有放假让位于外行了。
外行把枝叶弄得满目疮痍,树根却干涸凋零了。
最后的结果是:大树摇摇欲坠,片刻倾覆。
”
专家继续阐释了“有信仰、远小人、说人话、往高看”这四项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报告最后落脚到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就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
应试教育模式下,我们从未把孩子看作教育的主体。
以知识为中心,人为的设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只是把孩子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识的主宰者。
因此,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被教育”的对象,孩子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
如果他们心灵没有被教育者感应到,一切的教育都是没有用的,教育的本真离我们将越来越远。
所以,继续必须改革。
所幸的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思南课改人正在探索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模式。
这种模式,关注学生的心灵感应,让学生参与
到教学中去,以小组探究式的方式有效的组织开展教育工作,让学生沐浴在阳光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
专家接地的事例,深刻的分析,与会者听得津津有味,狂喜之情溢于言表。
几场讲座都会有家长不肯散去而围着田博士问这问那,问不够,问不穷;更有家长将感激之情和所思所悟写在一张张纸片上。
田玉“六渡”家长课堂
(家庭教育常识课程提纲)
一、序言:
(一)“六渡”既指家庭教育的六个维度,也包含了渡人渡己的意思。
(二)当前家庭教育的三个误区:
1、把成功学当成家庭教育的目标,其背后的逻辑是:你若不听我的,你就不会成功。
当前大多家庭教育“专家”都以此为绳索绑架家长。
基本常识:孩子,不管你成不成功,你都是我的宝贝疙瘩。
2、把亲子关系当成家庭幸福的核心,其背后的逻辑是:你若不亲子,你就不会幸福。
当前大多亲子教育机构都以此为镣铐锁住家长。
基本常识:家庭关系还有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亲子关系只是诸多家庭关系中的一部分,既不是重点,更不是全部。
3、把学习当成家庭发展的基础,其背后的逻辑是:你若不学习,你就不会发展。
当前几乎所有教育机构都以此为牢笼囚禁家长。
基本常识:当前教育,不是种子出了问题,而是环境出了问题。
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种子”身上,而是放在如何改良环境上。
学习是人的本能和天性,就像一粒种子,只要环境适宜,自然会向上生长。
真正的教育不是控制而是解放,不是给予而是唤醒恢
复人的本能和天性。
(三)当前家庭教育的二大主要流派及其特点:
1、经验派:以家长个人教子心得经验为主要表达方式。
优点:接地气,易共鸣。
不足: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普适性差,很难活学活用,不易从经验的池塘走向科学的海洋。
2、经院派:以专业研究机构“专家”理论研究为主要表达方式。
优点: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作用。
不足:曲高和寡,小众的自说自话,缺少练习,可操作性差,不易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六渡”家庭教育课程:
(一)课程定位: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
常识:普通的知识,一般的知识,人们应该必须了解的基本知识。
课程:人的成长环境总和。
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成长环境,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成长环境。
(二)课时计划:共计12讲,每月1讲,每讲约2小时。
(三)课程提纲:
第一渡(1讲):家庭教育的高度(独特而不一般)。
站在文化和思想哲学的高度看家庭教育,马斯洛楼高。
“家”“庭”二字的文化思想内涵:有信仰,远小人(二种小人)。
“信”“仰”二字的文化思想内涵:说人话,往高看。
如何往高看:俯下身子。
儒家文化与佛家思想:“儒”与“佛”二字的文化思想内涵:有我与无我,入世与出世。
举例:跨越200年的家庭信仰。
父母双修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六条建议。
第二渡(2讲):家庭教育的深度(深刻而不肤浅)。
养树贵在养根,根深而叶茂。
错位的家庭教育:爬上树的蚯蚓与放长假的园丁。
胡
杨的故事。
身为父母第一步:改变孩子,从改变自己开始。
借来的光点不亮内心的火。
深刻与肤浅的分水岭:育己与育他。
朴素的家庭教育观:家庭教育的对象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教育孩子就是让孩子教育自己。
讨论:建立家庭教育共同体,父母如何修炼自己。
六项修炼最难的不是精进而是忍辱,忍辱的三种境界:理所当然不可得、徒劳无功白受苦、不白之冤冤死人。
宽容不仅仅是原谅他人,而是减轻自己的痛苦。
第三渡(2讲):家庭教育的长度(发展而不静止)。
终身教育的开始:0—18岁家庭教育的三个关键词:陪伴(时间地点人物“三全”:全神、全面、全家)、教练、尊重。
做财富的三丰收者(家庭财富公式:家庭总财富=生命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家庭养生之道,长生不老的二条必由之径。
财富安全系数与危险系数的辩证法。
放下杯子与打开降落伞。
舍与得:布施的三种方式。
走出富不过三代的怪圈;书香弥漫的家庭财富永恒:读写银行——家庭理财新方案。
第四渡(4讲):家庭教育的广度(宽广而不狭隘)。
养鱼贵在养水,鱼缸有多大,鱼就有多大。
一间房子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取决于摆设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
相同面积的房子,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
是什么东西在决定家庭教育的广度家长的面貌,决定了房子的内容;家长的气度,决定了房子的容量。
如何营造宽广美丽的家庭生态环境——六种空间隐喻的含义(空调、电灯、镜子、台阶、关系、门窗)。
关系导图:前后有别。
术道结合,以道驭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如何管理情绪空调的温度,做温暖人心的家庭教育36计:如何解决磨蹭、厌学、紧张、内向、抑郁、早恋、网瘾、好动、打架、吸毒、自杀等具体问题。
第五渡(2讲):家庭教育的速度(快与慢的辩证)。
思想的误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人生规划在童年。
德国幼教专家的眼泪,美国妈妈的胜诉。
桃三杏四梨五年,孩子开花十八年(《慢养孩子,静待花开》)。
人生不是短跑,是长跑,选手是爸爸、妈妈和孩子,时间是一辈子。
一家人走在路上,或乘上教
育的车,无论牛车马车、汽车火车、飞机火箭,不管快慢,都不是选拔赛,更不是淘汰赛,而是友谊赛,甚至根本就不是一场比赛。
人生不可定制,走错一段弯路或许是最美丽的错误,能够欣赏不同美景。
(《上帝让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第六渡(1讲):家庭教育的精度(真实而不虚假)。
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追问家庭教育的意义。
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人多的路一定对吗方向不对,一切努力都是白费,方向对了,停下脚步就是伟大的胜利。
(《色彩》、《人生本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