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主要城市地震烈度__及风压数据
抗震习题

抗震习题一,选择题1.建筑高度,设防烈度,建筑重要性类别及场地类别等均相同的两个建筑,一个是框架结构,另一个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这两种结构体系中的框架抗震等级下述哪种是正确的 ( )A 必定相等B 后者的抗震等级高C 前者的抗震等级高,也可能相等D 不能确定2.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 ( )A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B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C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地面以上设置D 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3."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建筑抗震设计三水准的设防要求.所谓小震,下列何种叙述为正确 ( )A 6度或7度的地震B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大于10%的地震C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D 6度以下的地震4.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主要目的是下列所哪种 ( )A 防止结构倒塌B 防止结构发生破坏C 防止非结构部分发生过重的破坏D 防止使人们惊慌5.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分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 ( )A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B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C 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D 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6年颁布的建筑抗震规范(GBH11-89)提出的抗震设防目标为:( )A 三水准两阶段B 三水准三阶段C 两水准三阶段D 单水准单阶段7.在抗震设防中,小震对应的是:( )A 小型地震B 多遇地震C 偶遇地震D 罕遇地震8.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规》JGJ3-2002的规定 ( )A 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均应计算地震作用B 6度设防时,I~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V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C 6度不必计算,7度至0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D 6度设防时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II类和IV类场地上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虺度计算9.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 ( )A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B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虺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C 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和采取抗震措施D 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10.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时,相应的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当时取下列何值 ( )A 0.125gB 0.25gC 0.30gD 0.20g11.抗震设计时,高层框架结构的抗侧力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哪种要求( )A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B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采用部分铰接C 纵,横向均宜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D 横向应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纵向可以采用铰接12.进行抗震设防的高层框架角柱,下列哪项要求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规定 ( )A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B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30C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D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载面承载力计算,一,二,***框架角柱经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应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13.抗震设计时,一级框架梁支座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 )A 0.25%B 0.3%C 0.35%D 0.4%14.在计算抗震设计的框架节点时,当四边有梁约束,梁宽不小于1/2柱宽,两个方向梁的高度分别为850mm和600mm,其节点约束数的取值为:( )A 1.50B 0.90C 1.0D 1.10二,填空题1.抗震设计的两阶段设计分别为:第一阶段为【结构设计】阶段,第二阶段为【验算】阶段.2.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可分为( ),(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三大类.3.影响α值大小的因素除自振署期和阻尼比外,还有【场地特征周期】.4.场地土愈(软),软土覆盖层的厚度愈(大),场地类别就愈( ),特征周期愈(大),对长周期结构愈不利.5. 为了实现抗震设防目标,钢筋混凝土框架除了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外,还应具有良好的( )和(耗能)能力.6.为了使塑性铰区具有良好的塑性转动能力,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压溃前受压钢筋过早压屈,在梁的两端设置(箍筋加密区).7.对于一级框架结构和9度抗震设防的框架梁,除符合简化要求外,还应按实际抗震受弯承载力对应的剪力确定(剪力设计值).8.我国抗震设计规范所采用的设防目标是:( ,中震可修,大震不倒).9.《抗震规范》提出了二阶段设计方法,其中第一阶段采用的方法为:( ),第二阶段采用的方法是(概念设计).10.结构由地震引起的振动称为结构的( ),它包括地震在结构中引起的内力,变形和位移,可以用结构动力学来进行分析.11.多层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应优先采用( )结构布置方案,其次采用(纵横墙承重)结构布置方案.12.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采用( )方法,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常采用( )或( ).三,简答题1.在什么情况下设置防震缝,伸缩缝和沉降缝【答案】2.防震缝,伸缩缝,沉降缝的特点和要求是什么【案】3.什么是小震,中震和大震.【答案】4.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有哪些方法【答案】计算等效水平地震作用是将地震作用按水平和竖直两个方法分别来进行计算的.具体计算方法又分为反应谱底部剪力法和反应谱振型分解法两种方法.5.什么是抗震设计的二阶段设计方法为什么要采用二阶段设计方法【答案】第一阶段为结构设计阶段,第二阶段为验算阶段.保证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在震不倒的目标实现.6.什么是地震系数,动力系数和地震影响系数【答案】7.延性和延性比是什么为什么抗震结构要具有延性【答案】延性是指构件和结构屈服后,具有承载力不降低或基本不降低,且有足够塑性变形能力的一种性能.构件延性比: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当受拉钢筋屈服后,进入塑性状态,构件刚度降低,随着变形迅速增加,构件承载力略有增大,当承载力开始降低,就达到极限状态.延性比是极限变形与屈服变形的比值.结构延性比:对于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当某个杆件出现塑性铰时,结构开始出现塑性变形,但结构刚度只略有降低;当塑性铰达到一定数量以后,结构也会出现"屈服现象"即结构进入塑性变形迅速增大而承载力略微增大的阶段,是"屈服"后的联塑性阶段.结构的延性比通常是指达到极限时顶点位移与屈服时顶点位移的比值.11.什么是概念设计【答案】结构概念设计是保证结构具有优良抗震性能的一种方法.概念设计包含极为广泛的内容,选择对抗震有利的结构方案和布置,采取减少扭转和加强抗扭刚度的措施,设计延性结构和延性结构构件,分析结构薄弱部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薄弱层过早破坏,防止局部破坏引起连锁效应,避免设计静定结构,采取二道防线措施等等.应该说,从方案,布置,计算到构件设计,构造措施每个设计步骤中都贯穿了抗震概念设计内容.12.什么是内力组合和位移组合【答案】16.剪力墙抗震设计的原则是什么不什么要按照强墙弱梁设计剪力墙什么是强墙弱梁【答案】17.简述建筑场地类别划分依据【答案】18.影响液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案】19.简述两阶段设计的基本内容.【答案】第一阶段,按多遇地震的地面运动参数,进行结构弹性阶段的抗震分析,根据分析得出的地震作用,进行两方面的验算:一是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二是结构层间变形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第二阶段,按罕遇地震的地面运动参数,进行结构非线性分析,检验结构层间弹塑性变形是否满足规范容许值要求.20.什么是"强柱弱梁"【答案】21.什么是小震,中震和大震【答案】22.为满足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抗震结构体系应符合那些规定【答案】①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播途径;②宜有多道设防;③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力;④综合考虑结构的实际刚度和强度分布,采取必要结构措施等.23.下列符号的含义是什么kij ;②cij ;③Tg ;④αmax .【答案】四,名词解释1,场地:2,液化:3,时程分析法:是由建筑结构的基本运动方程,输入对应于建筑场地的若干条地震加速度记录或人工加速度波形(时程曲线),通过积分计算求得在地面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周期内结构内力和变形状态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并以此进行结构构件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和变形验算.4,抗震设防烈度:5,地震影响系数:即设计反应谱,它是地震系数(地面峰值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与地震动力放大系数(或称标准反应谱)的乘积.它与建筑所在地的设防烈度,影响本地区的地震的震级和震中距,以及建筑场地条件有关,是根据现有的实际强地震记录的反应谱统计分析并结合我国的经济条件确定的.6.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7.地震作用:8.基本烈度:9.底部剪力法:10.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五,计算题1,场地类别判定某场地的地质剖面构成如下:表土:厚1.5m,波速80m/s;粉质粘土:厚6m,波速210m/s;粉细纱,厚11.5m,波速243m/s;砾石,厚7m,波速350m/s;砾岩,厚26m,波速750m/s;砾岩以下岩层,波速大于500m/s.【解】(1)场地覆盖层厚度规范4.1.4,d=1.5+6+11.5+7=26m.(2)等效剪切波速规范4.41.5计算深度d0=min(d,20)=20m.vse=19/(1.5/80+6/210+7.5/243)=202.1m/s(3)确定土类别250≥vse>140,d=26,查表(规范4.1.6)得Ⅱ类土.规范4.1.4,d=1.5+6+11.5+7=26m.2,计算7度时三层砖房的各楼层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和层高度见表1表1层GE(KN)h(m)38183213303113504注:完成空位【解】表1层GE(KN)h(m)H(m)GiHiGiHi/∑GjHjFi(KN)38183100.3574213303931096.811350440.2359∑Gi=3498∑GiHi =22890FEK=0.85×0.08×3498=237.90注:7度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083,四层框架,求出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GEi,计算高度Hi和侧移刚度Ki后,试用能量法计算基本周期Ti,并求出7度时,Ⅱ类场地对应于T1的地震影响系数α1.层GE(KN)K(KN/m)471052060310405426021040542601110046500注:完成空位【解】层GE(KN)K(KN/m)△uuiGiuiGiui24710520600.0136128.531040542600.164729.121040542600.0514140.511100465000.08377.74.图示单层钢筋砼框架,设梁刚度EI=∞,柱截面bh=350×350mm,采用C20砼(E=25.5kN/mm2),阻尼比=0.05.设防烈度7度,III类场地,该地区地震动参数区划的特征周期分区为一区.试计算该框架在多遇地震下的水平地震作用F.注:完成空位【解】(1)计算简图,如图(画计算简图)(2)计算结构侧向刚度(3)建设结构自振周期(4)确定地震参数(5)建设水平地震作用6.计算图示二层框架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解】计算刚度系数由上图可以写出刚度系数:得到刚度矩阵:质量矩阵为将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代入频率方程得由上式得将数据代入上式得将上式展开得解上式一元二次方程得自振频率由频率直接求得自振周期由振型向量方程求得振型分别代入频率振型图第1振型,第2振型分别如下图示7. 图示框架结构.设防烈度为8度,I类建筑场地,特征周期分区为一区.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该框架的层间地震剪力.(1)计算结构基本周期采用能量法公式计算:修正计算:(2)确定地震参数(3)计算底部剪力(4)是否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5)计算各质点上水平地震作用(6)层间地震剪力1.从结构的体系上来分,常用的高层建筑结构的抗侧力体系主要有:____结构,____结构,____结构,____结构,悬挂结构和巨型框架结构。
中国地震烈度表2021

中国地震烈度表2021
中国地震烈度表2021是由TC225(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
行,主管部门为中国地震局,主要起草单位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福建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云南省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河北省地震局、广东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等。
该标准实施时间为2021年2月1日,主要起草人有孙景江、金星、林均岐、马强、张令心、孙柏涛、李山有、袁一凡、温增平、郭恩栋、刘如山、戴君武等。
该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景江,为黑龙江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工程地震研究工作。
此外,还有其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为该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全国地震烈度表

全国地震烈度表一、地震烈度等级划分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的影响程度,通常分为12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Ⅰ度、Ⅱ度、Ⅲ度、Ⅳ度、Ⅴ度、Ⅵ度、Ⅶ度、Ⅷ度、Ⅸ度、Ⅹ度、Ⅺ度和ⅩⅡ度。
其中,Ⅶ度及以上烈度地震对建筑物和人类生命财产会造成严重危害。
二、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关系烈度不仅与震级有关,还与震源深度、地表地质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震级越高,烈度也越大。
震源深度越浅,烈度也越大。
此外,地表地质的差异也会影响烈度的大小。
三、不同烈度下的人的感觉和影响在地震烈度达到Ⅵ度及以上时,人们会有明显的感觉,可能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等现象。
烈度达到Ⅶ度及以上时,建筑物会出现明显的破坏,甚至倒塌,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四、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与烈度关系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与烈度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烈度越高,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也越大。
根据不同烈度下建筑物的破坏情况,可以大致判断出烈度等级。
五、各种地质条件下的烈度变化地质条件的不同会影响烈度的变化。
例如,山区和平原地区的烈度分布就有所不同。
此外,地下水位、岩性等因素也会影响烈度的变化。
六、地震烈度的测定方法和标准地震烈度的测定通常采用宏观调查和仪器测定两种方法。
其中,宏观调查主要依据人的感觉、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等因素判断烈度;仪器测定则是利用专业设备进行测量。
目前,我国采用的地震烈度表是《中国地震烈度表》(2008年版)。
七、地震烈度表的使用和解读地震烈度表是指导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础数据。
使用地震烈度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了解当地的地质、地形、地貌等基本情况;其次,要结合实测数据和历史地震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最后,要注意不同版本的烈度表可能存在差异。
解读地震烈度表时应注意数值大小、变化趋势等方面。
八、历史上的大地震及其烈度情况我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地震,如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
这些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通过对这些历史大地震的调查和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地震的危害和影响,进一步做好抗震防灾工作。
中国各地抗震设防烈度表

中国各地抗震设防烈度表中国各地抗震设防烈度表A.0.14 河南省1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g:第一组:(4 个市辖区),新乡县,(4 个市辖区),安阳县,(3 个市辖区),原阳,延津,汤阴,淇县,卫辉,获嘉,范县,2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第一组:(6 个市辖区),,濮阳县,长桓,封丘,修武,武陟,内黄,浚县,滑县,台前,南乐,清丰,灵宝,,陕县,林州*3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第一组:(6 个市辖区),(4 个市辖区),(5 个市辖区),(2 个市辖区),开封县,许昌县,沁阳,博爱,孟州,孟津,巩义,偃师,济源,新密,新郑,民权,兰考,长葛,温县,荥阳,中牟,杞县*,*4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第一组:(2 个市辖区),(2 个市辖区),,(4 个市辖区),登封,义马,虞城,夏邑,通许,尉氏,宁陵,柘城,新安,,嵩县,汝阳,伊川,禹州,郏县,宝丰,,郾城,鄢陵,扶沟,太康,鹿邑,郸城,沈丘,项城,淮阳,,商水,上蔡,临颍,西华,西平,栾川,内乡,镇平,唐河,邓州,新野,社旗,平舆,新县,,泌阳,汝南,桐柏,淮滨,息县,,遂平,光山,罗山,潢川,商城,固始,南召,舞阳*第二组:汝州,睢县,永城第三组:卢氏,洛宁,渑池A.0.15 湖北省1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竹溪,竹山,房县2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13 个市辖区),荆州(2 个市辖区),荆门襄樊(2 个市辖区),襄阳,(2 个市辖区),(4 个市辖区),宜昌县,(4 个市辖区),,,麻城,团风,罗田,英山,黄冈,,浠水,蕲春,黄梅,武穴,郧西,郧县,丹江口,谷城,老河口,宜城,南漳,保康,神农架,钟祥,沙洋,远安,兴山,巴东,秭归,当阳,建始,利川,公安,宣恩,咸丰,长阳,宜都,枝江,松滋,江陵,石首,监利,洪湖,,应城,云梦,天门,仙桃,红安,安陆,潜江,嘉鱼,大冶,通山,赤壁,崇阳,通城,五峰*,京山*注: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
全国主要城市地震烈度及风压数据

全国主要城市地震烈度及风压数据全国主要城市搞震烈度(度)及风压数据q0(KN/m2)和质量参考值北京市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北京市8 0.45 通县平谷县顺义县怀柔县密云县7延庆县昌平县7门头沟区房山区燕山区大兴县8上海市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上海市7 0.55 近郊区上海县川沙县南汇县7 奉贤县7金山县 6 松江县青浦县嘉定县宝山县崇明县 6县天津市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天津市7 0.5 塘沽0.55汉沽宁河县静海县武清县宝坻县县大港区7内蒙古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呼和浩特市0.55 集宁市0.6 二连浩特市包头市8 0.55 临河市乌海市8东胜市海拉尔市0.65 满洲里市0.65 牙克石市赤峰市7 0.55 锡林浩特市乌兰浩特市8 0.55 通辽市7 0.55 霍林郭勒市扎兰屯市7山西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太原市8 0.4 榆次市7忻州市8 大同市7 0.55 临汾市7 0.4 侯马市运城市7 阳泉市7 0.55 长治市7 0.5 晋城市河北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石家庄市7 0.35 南宫市辛集市衡水市7邢台市7 0.3 沙河市邯郸市7 沧州市7 0.4 泊头市任丘市7唐山市8 0.4 秦皇岛市 6 0.45 北戴河承德市 6 0.4 保定市7 0.4 涿州市7定州市张家口市7 0.55 廊坊市8辽宁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沈阳市0.55 辽阳市铁岭市铁法市抚顺市0.45 鞍山市0.5 海城市营口市0.6 大连市0.65 瓦房店市本溪市0.45 丹东市0.55 锦州市0.6 锦西市兴城市朝阳市北票市阜新市0.6 盘锦市吉林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长春市0.65 扶余市吉林市0.55 桦甸市延吉市图门市龙井市敦化市通化市0.5 集安市浑江市梅河口市四平市0.55 公主岭市辽源市白城市洮南市黑龙江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哈尔滨市0.55 阿城市肇东市绥化市0.55 伊春市佳木斯市鹤岗市七台河市双鸭市同江市牡丹江市0.5 绥汾河市鸡西市齐齐哈尔市0.45 大庆市北安市黑河市五大连池市江苏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南京市0.4 仪征市镇江市0.4 丹阳市常州市0.4 无锡市0.45 宜兴市江阴市苏州市常熟市徐州市0.35 连云港市0.55 淮阴市淮安市宿迁市盐城市东台市扬州市泰州市0.4 兴化市南通市安徽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合肥市0.35 淮南市蚌埠市0.35 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毫州市六安市巢湖市滁州市芜湖市宣州市黄山市马鞍山市铜陵市黄山市安庆市0.4 山东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济南市0.45 聊城市临清市德州市0.45 淄博市0.4 滨州市东营市潍坊市诸城市青州市烟台市0.55 威海市0.65 青岛市0.6 泰安市莱芜市新泰市济宁市曲阜市荷泽市临沂市日照市枣庄市藤州市浙江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杭州市0.45 萧山市绍兴市湖州市嘉兴市海宁市舟山市临海市椒江市金华市0.35 兰溪市丽水市衙州市0.35 江山市温州市0.6 义乌市东阳市瑞安市江西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南昌市0.45 九江市景德镇市0.35 上饶市鹰潭市伊春市新余市萍乡市赣州市0.3 吉安市井冈山市抚州市临川市福建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福州市0.7 莆田市南平市邵武市厦门市0.8 泉州市石狮市漳州市龙岩市三明市永安市湖南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长沙市0.35 湘潭市湘乡市株洲市益阳市岳阳市0.4 汨罗市常德市津市市吉首市大庸市娄底市连源市冷水江市怀化市洪江市衡阳市0.4 来阳市永州市冷水滩市湖北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武汉市0.35 麻城市天门市孝感市应城市安陆市仙桃市洪湖市沙市市石首市荆门市黄石市0.35 鄂州市武穴市咸宁市襄樊市蒲昕市随州市老河口市丹江口市十堰市宜昌市0.3 枝城市恩施市利川市河南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郑州市0.45 新乡市0.4 焦作市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许昌市0.4 缧河市驻马店市信阳市周口市平顶山市洛阳市0.4 三门峡市义马市南阳市开封市0.45 商丘市广东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广州市0.5 清远市东莞市韶关市梅州市汕头市0.8 潮州市惠州市汕尾市河源市深圳市0.75 湛江市0.8 茂名市肇庆市佛山市中山市江门市阳江市海南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海口市0.75 三亚市0.85 通什市广西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南宁市0.35 凭祥市百色市钦州市北海市0.75 玉林市桂林市0.3 梧州市0.3 柳州市0.3 台山市河池市贵州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贵阳市0.3 六盘水市铜仁市凯里市都匀市安顺市兴义市遵义市0.3 赤水市四川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成都市0.3 乐山市西昌市0.3 攀枝花市得阳市绵阳市雅安市广元市遂宁市重庆市 6 0.4 万县市达县市南充市华鉴市内江市0.4 自贡市宜宾市0.3 泸州市0.3 涪陵市云南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昆明市0.3 东川市曲靖市照通市开远市个旧市大理市0.65 楚雄市宝山市陕西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西安市0.35 咸阳市渭南市韩城市延安市宝鸡市0.35 汉中市铜川市甘肃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兰州市0.3 白银市0.65 临夏市武威市0.55 张掖市0.5 酒泉市0.55 嘉峪关市玉门市金昌市天水市0.35 平凉市西峰市宁夏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银川市0.65 吴忠市青铜峡市石嘴山市青海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西宁市0.35 格尔木市德令哈市新疆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乌鲁木齐市0.6 昌吉市石河子市奎屯市博乐市克拉玛依市0.9 塔城市伊宁市阿勒泰市吐鲁番市哈密市0.6 库尔勒市0.45 阿克苏市喀什市0.55 阿图什市和田市西藏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拉萨市日喀则市质量参考值名称笼式扶梯开式扶梯钢制平台圆泡罩塔盘形泡罩塔盘单位质量40kg/m 15~24kg/m 150kg/m2150kg/m2150kg/m2名称舌形塔盘筛板塔盘浮阀塔盘塔盘充液重单位质量75kg/m265kg/m275kg/m270kg/m2全国主要城市搞震烈度(度)及风压数据q0(KN/m2)和质量参考值北京市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北京市8 0.45 通县平谷县顺义县怀柔县密云县7延庆县昌平县7门头沟区房山区燕山区大兴县8上海市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上海市7 0.55 近郊区上海县川沙县南汇县7 奉贤县7金山县 6 松江县青浦县嘉定县宝山县崇明县 6县天津市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天津市7 0.5 塘沽0.55汉沽宁河县静海县武清县宝坻县县大港区7内蒙古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呼和浩特市0.55 集宁市0.6 二连浩特市包头市8 0.55 临河市乌海市8东胜市海拉尔市0.65 满洲里市0.65 牙克石市赤峰市7 0.55 锡林浩特市乌兰浩特市8 0.55 通辽市7 0.55 霍林郭勒市扎兰屯市7山西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太原市8 0.4 榆次市7忻州市8 大同市7 0.55 临汾市7 0.4 侯马市运城市7 阳泉市7 0.55 长治市7 0.5 晋城市河北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石家庄市7 0.35 南宫市辛集市衡水市7邢台市7 0.3 沙河市邯郸市7 沧州市7 0.4 泊头市任丘市7唐山市8 0.4 秦皇岛市 6 0.45 北戴河承德市 6 0.4 保定市7 0.4 涿州市7定州市张家口市7 0.55 廊坊市8辽宁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沈阳市0.55 辽阳市铁岭市铁法市抚顺市0.45 鞍山市0.5 海城市营口市0.6 大连市0.65 瓦房店市本溪市0.45 丹东市0.55 锦州市0.6 锦西市兴城市朝阳市北票市阜新市0.6 盘锦市吉林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长春市0.65 扶余市吉林市0.55 桦甸市延吉市图门市龙井市敦化市通化市0.5 集安市浑江市梅河口市四平市0.55 公主岭市辽源市白城市洮南市黑龙江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哈尔滨市0.55 阿城市肇东市绥化市0.55 伊春市佳木斯市鹤岗市七台河市双鸭市同江市牡丹江市0.5 绥汾河市鸡西市齐齐哈尔市0.45 大庆市北安市黑河市五大连池市江苏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南京市0.4 仪征市镇江市0.4 丹阳市常州市0.4 无锡市0.45 宜兴市江阴市苏州市常熟市徐州市0.35 连云港市0.55 淮阴市淮安市宿迁市盐城市东台市扬州市泰州市0.4 兴化市南通市安徽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合肥市0.35 淮南市蚌埠市0.35 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毫州市六安市巢湖市滁州市芜湖市宣州市黄山市马鞍山市铜陵市黄山市安庆市0.4 山东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济南市0.45 聊城市临清市德州市0.45 淄博市0.4 滨州市东营市潍坊市诸城市青州市烟台市0.55 威海市0.65 青岛市0.6 泰安市莱芜市新泰市济宁市曲阜市荷泽市临沂市日照市枣庄市藤州市浙江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杭州市0.45 萧山市绍兴市湖州市嘉兴市海宁市舟山市临海市椒江市金华市0.35 兰溪市丽水市衙州市0.35 江山市温州市0.6 义乌市东阳市瑞安市江西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南昌市0.45 九江市景德镇市0.35 上饶市鹰潭市伊春市新余市萍乡市赣州市0.3 吉安市井冈山市抚州市临川市福建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福州市0.7 莆田市南平市邵武市厦门市0.8 泉州市石狮市漳州市龙岩市三明市永安市湖南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长沙市0.35 湘潭市湘乡市株洲市益阳市岳阳市0.4 汨罗市常德市津市市吉首市大庸市娄底市连源市冷水江市怀化市洪江市衡阳市0.4 来阳市永州市冷水滩市湖北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武汉市0.35 麻城市天门市孝感市应城市安陆市仙桃市洪湖市沙市市石首市荆门市黄石市0.35 鄂州市武穴市咸宁市襄樊市蒲昕市随州市老河口市丹江口市十堰市宜昌市0.3 枝城市恩施市利川市河南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郑州市0.45 新乡市0.4 焦作市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许昌市0.4 缧河市驻马店市信阳市周口市平顶山市洛阳市0.4 三门峡市义马市南阳市开封市0.45 商丘市广东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广州市0.5 清远市东莞市韶关市梅州市汕头市0.8 潮州市惠州市汕尾市河源市深圳市0.75 湛江市0.8 茂名市肇庆市佛山市中山市江门市阳江市海南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海口市0.75 三亚市0.85 通什市广西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南宁市0.35 凭祥市百色市钦州市北海市0.75 玉林市桂林市0.3 梧州市0.3 柳州市0.3 台山市河池市贵州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贵阳市0.3 六盘水市铜仁市凯里市都匀市安顺市兴义市遵义市0.3 赤水市四川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成都市0.3 乐山市西昌市0.3 攀枝花市得阳市绵阳市雅安市广元市遂宁市重庆市 6 0.4 万县市达县市南充市华鉴市内江市0.4 自贡市宜宾市0.3 泸州市0.3 涪陵市云南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昆明市0.3 东川市曲靖市照通市开远市个旧市大理市0.65 楚雄市宝山市陕西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西安市0.35 咸阳市渭南市韩城市延安市宝鸡市0.35 汉中市铜川市甘肃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兰州市0.3 白银市0.65 临夏市武威市0.55 张掖市0.5 酒泉市0.55 嘉峪关市玉门市金昌市天水市0.35 平凉市西峰市宁夏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银川市0.65 吴忠市青铜峡市石嘴山市青海省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西宁市0.35 格尔木市德令哈市新疆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乌鲁木齐市0.6 昌吉市石河子市奎屯市博乐市克拉玛依市0.9 塔城市伊宁市阿勒泰市吐鲁番市哈密市0.6 库尔勒市0.45 阿克苏市喀什市0.55 阿图什市和田市西藏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拉萨市日喀则市。
全国主要城市地震烈度 及风压数据

地区 湘潭市 株洲市 岳阳市 常德市 吉首市 娄底市 冷水江市 洪江市 来阳市 彬州市 冷水滩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4
湖北省
地区 武汉市 天门市 应城市 仙桃市 沙市市 荆门市 鄂州市 咸宁市 蒲昕市 老河口市 十堰市 枝城市 利川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35
地区 麻城市 孝感市 安陆市 洪湖市 石首市 黄石市 武穴市 襄樊市 随州市 丹江口市 宜昌市 恩施市
0.5 0.6 0.55
0.6
地区
长春市 吉林市 延吉市 龙井市 通化市 浑江市 四平市 辽源市 洮南市
吉林省
抗震烈 度
风压数据
0.65
0.55
0.5 0.55
地 区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扶余市 桦甸市 图门市 敦化市 集安市 梅河口市 公主岭市 白城市
黑龙江省
地区
哈尔滨市 肇东市 伊春市 鹤岗市 双鸭市 牡丹江市 鸡西市 大庆市 黑河市
地区 西安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陕西省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35
地区 咸阳市 韩城市 宝鸡市 铜川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35
甘肃省
地区 兰州市 临夏市 张掖市 嘉峪关市 金昌市 平凉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3
0.5
地区 白银市 武威市 酒泉市 玉门市 天水市 西峰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65 0.55 0.55
0.35
宁夏
地区 银川市 青铜峡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65
地区 吴忠市 石嘴山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地区 西宁市 德令哈市
青海省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35
地区 格尔木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整理)福建抗震设防烈度和风压资料

1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第二组:金门*。
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第一组:漳州(芗城、龙文),东山,诏安,龙海;第二组:厦门(思明、海沧、湖里、集美、同安、翔安),晋江,石狮,长泰,漳浦;第三组:泉州(丰泽、鲤城、洛江、泉港)。
3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第二组:福州(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华安,南靖,平和,云宵;第三组:莆田(城厢、涵江、荔城、秀屿),长乐,福清,平潭,惠安,南安,安溪,福州(马尾)。
4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第一组:三明(梅列、三元),屏南,霞浦,福鼎,福安,柘荣,寿宁,周宁,松溪,宁德,古田,罗源,沙县,尤溪,闽清,闽侯,南平,大田,漳平,龙岩,泰宁,宁化,长汀,武平,建守,将乐,明溪,清流,连城,上杭,永安,建瓯;第二组:政和,永定;第三组:连江,永泰,德化,永春,仙游,马祖。
3 基本规定3.0.1对于一般建筑(包括构筑物)和围护结构,其基本风压应按50年一遇的风压值采用。
3.0.2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在结构承载力设计时基本风压应按100年—遇的风压值采用,在水平位移计算时基本风压可按50年一遇的风压值采用。
3.0.3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耸结构、超限大跨空间结构,基本风压应按100年—遇的风压值采用。
3.0.4对于房屋高度超过150m的高层建筑,风荷载作用下的舒适度验算时基本风压可按10年一遇的风压值采用表4.0.1 福建省各市县的50年—遇基本风压(kN/m²)表4.0.2 福建省各市县的100年—遇基本风压(kN/m²)表4.0.3 福建省各市县的10年—遇基本风压(kN/m²).....................................................................................。
乌鲁木齐市地面气候及地震烈度资料

乌鲁 木齐
方位
N
风向 频率 (%) (1:3)
9
最大 风速 (s/m) (1:5) 14
NNE
5
13
NE
6
16
ENE
2
8
E
2
14
ESE
1
25
SE
5
27
SSE
7
23
S
9
28
SSW
5
11
SW
7
13
WSW
1
12
W
2
12
WNW
3
20
NW
11
16
NNW
9
C
17
18 图注:———风频
––––风速
说明: 1. 乌鲁木齐气象资料录自GBJ19— 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范缺少 部分,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 象局 195 1—1980《地面气候资 料》、GB50178—93 《建筑气候区 划标准》和 JGJ3 5—87《建筑气象参数标准》内补充。各标准和资 料中相同内容数据不同时取其较大 者。 2. 乌鲁木齐地震资料录自《中国地震烈 度区划图(1990)》(地震出版社 出版,1991 年 12月第一 次印刷)。 3. 表中符号“\”为暂时缺少 的数据。 4. 凡建设地点与拟引用数据的气象台站水平距离 在 50km以内,海拔高度差 在 100m 以内时,除特殊地区外可参照引用本数值,超出上述标准则应使用与建设地点 相邻的二个以上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按内插法取 值。
%
冬季
m/s
平均风速
夏季
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震烈 度
风压数据
0.55
0.5
地区
抗震烈 度
风压数据
阿城市
绥化市
0.55
佳木斯市
七台河市
同江市
绥汾河市
齐齐哈尔市
0.45
北安市
五大连池市
江苏省
地区
南京市 镇江市 常州市 宜兴市 苏州市 徐州市 淮阴市 宿迁市 东台市 泰州市 南通市
抗震烈 度
风压数据
0.4
0.4
0.4
0.35
0.4
地区
仪征市 丹阳市 无锡市 江阴市 常熟市 连云港市 淮安市 盐城市 扬州市 兴化市
山东省
抗震烈 度
风压数据
0.45
0.4
0.55 0.6
地区
聊城市 德州市 滨州市 潍坊市 青州市 威海市 泰安市
抗震烈 度
风压数据
0.45
0.65
莱芜市 济宁市 荷泽市 日照市 藤州市
新泰市 曲阜市 临沂市 枣庄市
地区 杭州市 绍兴市 嘉兴市 宁波市 舟山市 椒江市 兰溪市 衙州市 温州市 东阳市
地区 湘潭市 株洲市 岳阳市 常德市 吉首市 娄底市 冷水江市 洪江市 来阳市 彬州市 冷水滩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4
湖北省
地区 武汉市 天门市 应城市 仙桃市 沙市市 荆门市 鄂州市 咸宁市 蒲昕市 老河口市 十堰市 枝城市 利川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35
地区 麻城市 孝感市 安陆市 洪湖市 石首市 黄石市 武穴市 襄樊市 随州市 丹江口市 宜昌市 恩施市
抗震烈 度
风压数据
0.45
0.55
地区
合肥市 蚌埠市 淮北市 毫州市 巢湖市 芜湖市 黄山市 铜陵市 安庆市
安徽省
抗震烈 度
风压数据
0.35
0.35
0.4
地 区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淮南市 宿州市 阜阳市 六安市 滁州市 宣州市 马鞍山市 黄山市
地区
济南市 临清市 淄博市 东营市 诸城市 烟台市 青岛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地区 福州市 南平市 厦门市 石狮市 龙岩市
福建省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7
0.8
地区 莆田市 邵武市 泉州市 漳州市 三明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永安市
地区 长沙市 湘乡市 益阳市 汨罗市 津市市 大庸市 连源市 怀化市 衡阳市 邵阳市 永州市
湖南省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35
0.4 0.3
长春市 吉林市 延吉市 龙井市 通化市 浑江市 四平市 辽源市 洮南市
吉林省
抗震烈 度
风压数据
0.65
0.55
0.5 0.55
地 区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扶余市 桦甸市 图门市 敦化市 集安市 梅河口市 公主岭市 白城市
黑龙江省
地区
哈尔滨市 肇东市 伊春市 鹤岗市 双鸭市 牡丹江市 鸡西市 大庆市 黑河市
抗震烈 度
风压数据
0.55
0.5
地区
抗震烈 度
风压数据
阿城七台河市
同江市
绥汾河市
齐齐哈尔市
0.45
北安市
五大连池市
江苏省
地区
南京市 镇江市 常州市 宜兴市 苏州市 徐州市 淮阴市 宿迁市 东台市 泰州市 南通市
抗震烈 度
风压数据
0.4
0.4
0.4
0.35
0.4
地区
仪征市 丹阳市 无锡市 江阴市 常熟市 连云港市 淮安市 盐城市 扬州市 兴化市
抗震烈 度
风压数据
0.45
0.55
地区
合肥市 蚌埠市 淮北市 毫州市 巢湖市 芜湖市 黄山市 铜陵市 安庆市
安徽省
抗震烈 度
风压数据
0.35
0.35
0.4
地 区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淮南市 宿州市 阜阳市 六安市 滁州市 宣州市 马鞍山市 黄山市
地区
济南市 临清市 淄博市 东营市 诸城市 烟台市 青岛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35
0.75 0.3 0.3
地区 凭祥市 钦州市 玉林市 梧州市 台山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3
贵州省
地区 贵阳市 铜仁市 都匀市 兴义市 赤水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3
地区 六盘水市 凯里市 安顺市 遵义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3
地区 成都市 西昌市 得阳市 雅安市 遂宁市 万县市 南充市 内江市 宜宾市 涪陵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35 0.3
地区 郑州市 焦作市
河南省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45
地区 新乡市 安阳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4
鹤壁市 许昌市 驻马店市 周口市 洛阳市 义马市 开封市
濮阳市
0.4
缧河市
信阳市
平顶山市
0.4
三门峡市
南阳市
0.45
商丘市
地区 广州市 东莞市 梅州市 潮州市 汕尾市 深圳市 茂名市 佛山市 江门市
浙江省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45
0.5
0.35 0.6
地区 萧山市 湖州市 海宁市 余姚市 临海市 金华市 丽水市 江山市 义乌市 瑞安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35
江西省
地区 南昌市 景德镇市 鹰潭市 新余市 赣州市 井冈山市 临川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45 0.35
0.3
地区 九江市 上饶市 伊春市 萍乡市 吉安市 抚州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地区 福州市 南平市 厦门市 石狮市 龙岩市
福建省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7
0.8
地区 莆田市 邵武市 泉州市 漳州市 三明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永安市
地区 长沙市 湘乡市 益阳市 汨罗市 津市市 大庸市 连源市 怀化市 衡阳市 邵阳市 永州市
湖南省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35
0.4 0.3
65kg/m2 75kg/m2
圆泡罩塔 盘 150kg/m2 塔盘充液 重 70kg/m2
形泡罩塔 盘 150kg/m2
全国主要城市搞震烈度(度)及风压数据q0(KN/m2)和质量参考值
北京市
地区 北京市 平谷县 怀柔县 延庆县 门头沟区 燕山区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8
0.45
地区 通县
顺义县 密云县 昌平县 房山区 大兴县
全国主要城市搞震烈度(度)及风压数据q0(KN/m2)和质量参考值
北京市
地区 北京市 平谷县 怀柔县 延庆县 门头沟区 燕山区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8
0.45
地区 通县
顺义县 密云县 昌平县 房山区 大兴县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7 7 8
地区 上海市 上海县 南汇县 金山县 青浦县 宝山县
县
上海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满洲里市
0.65
赤峰市
7
0.55
乌兰浩特市 8
0.55
霍林郭勒市
地 区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集宁市
0.6
包头市
8
0.55
乌海市
8
海拉尔市
0.65
牙克石市
锡林浩特市
通辽市
7
0.55
扎兰屯市
7
地区 太原市 忻州市 临汾市 运城市 长治市
山西省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8
0.4
8
7
0.4
7
7
0.5
地区 榆次市 大同市 侯马市 阳泉市 晋城市
地区 湘潭市 株洲市 岳阳市 常德市 吉首市 娄底市 冷水江市 洪江市 来阳市 彬州市 冷水滩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4
湖北省
地区 武汉市 天门市 应城市 仙桃市 沙市市 荆门市 鄂州市 咸宁市 蒲昕市 老河口市 十堰市 枝城市 利川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35
地区 麻城市 孝感市 安陆市 洪湖市 石首市 黄石市 武穴市 襄樊市 随州市 丹江口市 宜昌市 恩施市
7
0.55
7 6
地区 近郊区 川沙县 奉贤县 松江县 嘉定县 崇明县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7 6
地区 天津市
汉沽 静海县 宝坻县 大港区
天津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7
0.5
7
地区 塘沽 宁河县 武清县 县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55
内蒙古
地 区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呼和浩特市
0.55
二连浩特市
临河市
东胜市
地区 昌吉市 奎屯市 克拉玛依市 伊宁市 吐鲁番市 库尔勒市 喀什市 和田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0.9
0.45 0.55
地区 拉萨市
西藏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地 区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日喀则市
名称
单位质量 名称
单位质量
笼式扶梯
40kg/m 舌形塔盘
75kg/m2
质量参考值
开式扶梯 钢制平台
15~24kg/m 150kg/m2 筛板塔盘 浮阀塔盘
0.45
6
0.4
7
7
0.55
地区
沈阳市 铁岭市
辽宁省
抗震烈 度
风压数据
0.55
地区
辽阳市 铁法市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抚顺市 海城市 大连市 本溪市 锦州市 兴城市 北票市 盘锦市
0.45
0.65 0.45 0.6
鞍山市 营口市 瓦房店市 丹东市 锦西市 朝阳市 阜新市
0.5 0.6 0.55
0.6
地区
山西省
抗震烈度 风压数据
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