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2015全套程序文件含表单英文版模板(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2015全套程序文件含表单英文版模板(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2015全套程序文件含表单英文版模板(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

全套程序文件(含表单)-英文版模板

COMPANY NAME

Environmental Procedure Ident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Aspects and Significance Evaluation

(EP-01)

Revision No. : 1

Date : DD – MM – YYYY

Prepared by :

Approved by :

Revision History

1.0Purpose

This procedure describes the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aspects related to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COMPANY NAME respectively and determin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aspects. The procedure also applies to those indirect aspects arising from works carried out by COMPANY NAME’s suppliers and contractors.

2.0Scope

This procedure applies to all operations and activities,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and reasonably foreseeable situations, in the Office and Facilities of COMPANY NAME.

3.0Reference Documents

Section 4.3.1, EMS Manual

EP-02 Review of Legal and Other Requirements

EP-04 Control of Documents

EP-08 Control of Records

4.0Definitions

EMS Committe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Committee

EM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Representative

SEA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Aspects

5.0Responsibility

5.1EMS Committee

The EMS Committee shall identify the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all activities, products and services of COMPANY NAME and its suppliers and contractors, and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aspects.

The members of EMS Committee / EMR shall prepare and maintain the Register of Environmental Aspects such that it contains the most up-to-date information.

5.2(Top Management)

The (Top Management) shall review and approve the Register of Environmental Aspects.

6.0Procedure

6.1Basis for Aspect Identification

COMPANY NAME’s environmental aspects include those direct aspects arising from their activities,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ose indirect aspects that can be influenced, such arising from the activities of their suppliers and contractors working on COMPANY NAME’s activities, and from customer use of product (wherever reasonably practicable).

Aspects within the defined scope of the EMS with regards to resource inputs to each process / activity, the intermediate effects, and the outputs for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ctivities, under 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any reasonably foreseeable situations

shall be considered e.g. planned or new developments, or new or modified activities, products and services.

6.2Ident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Aspects

The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COMPANY NAME shall be identified with respect to its major work activities. The aspects identified from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office activities are consolidated to form the Register of Environmental Aspects.

Information reviewed for aspect identification shall include but is 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

?Work process flow and procedures

?Legal requirements / non-statutory guidance notes

?General specifications and Particular specifications;

?Design reports

?Observations in site inspections;

?Records of complaints and/or non-compliance;

?Past monitoring records; and

?Records for past management reviews and/or environmental audits.

6.3Ident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spect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each aspect shall be identified with regards to:

?Resources utilisation (including use of raw materials, energy, etc);

?Waste management;

?Air emissions;

?Water pollution;

?Noise and vibration nuisance;

?Land contamination;

?Indirect impacts caused by COMPANY NAME’s suppliers or contractors or customers; and

?Others : Flora and Fauna, Visual impact; Community impact, Transportation impact, Nuisance, Site Security, etc.

6.4Significance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Aspects

The environmental aspects shall be evaluated for their significance according to the four criteria listed in Table 1 one by one. A score of “1” or “0” will be assig ned. If an environmental aspect scores “1” for a criterion, it is considered as a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aspect (SEA) and evaluation against the remaining criteria is not necessary (denoted by “-“ in the Register of Environmental Aspects). If an envir onmental aspect scores “0” for a criterion, it shall be evaluated by the remaining criteria one by one. If an environmental aspect scores “0” for all 4 criteria, it is regarded as insignificant.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Aspects shall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establishing, implementing and maintaining the EMS, they shall be managed by operational control procedures or by establishing improvement objectives and targets.

Table 1 - Score assignment for evaluation criteria

6.5Development and Updating of the Register of Environmental Aspects

The EMS Committee shall identify COMPANY NAME’s environmental aspects and evaluate their significance through the following steps 6.1 to 6.4. The result shall be shown in the Register of Environmental Aspects(document EAR-01).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for each aspect shall include:

?The process / activity where the aspect is identified;

?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aspect;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expected to result from the aspect;

?Score of the aspects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The control mechanism for each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aspect (e.g. operational control procedures, objectives and targets)

The members of EMS Committee shall prepare and review the Register of Environmental Aspects for approval by the (Top Management). The Register shall be updated :

?on a regular basis after the Management Review as necessary; and

?whenever planned or new development, or new or modified activities, products or services are introduced by COMPANY NAME or its contractors and suppliers.

7.0Records

8.0Appendix

Nil.

Figure 1 – Workflow of Aspect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引言 0.1.背景 达到一个平衡的环境,社会和经济被认为是基本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目标是通过平衡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问责的期望已经从环境污染、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发展了越来越严格的立法,对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这使得环境管理组织采用一种系统化的方法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目的是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组织提供一个框架,来保护环境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平衡的需要。它指定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实现预期的结果集的环境管理体系。 一个系统的环境管理方法,可以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来建立长期的成功和创建选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 ——保护环境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 ——减轻潜在的不利环境条件对组织的影响; ——协助组织实现合规义务; ——提高环境绩效; ——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分布式、消费和处理,通过使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可以防止环境影响生命周期内无意中被转移到别的地方; ——实现财务和运营效益的同时,还实现环保的替代品,加强组织的市场地位; ——环境信息交流有关利害关系方。 本国际标准,就像其他国际标准,并不打算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要求。 0.3.成功因素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取决于承诺所有级别和功能的组织,由最高管理层组织利用机会来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提高有益的环境影响,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和竞争的影响。高层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其风险和机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流程、战略方向和决策,使他们与其他业务优先级,将环境管理融入其整体管理系统。示范的成功实现本国际标准可以用来向利害

ISO14001-2015全套环境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

全套ISO9001:2015及ISO14001:2015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目录 0.1章颁布令 (3) 0.2 章管理方针、目标 (4) 0.3章公司组织机构 (5) 0.4章管理职责描述 (5) 1章范围 (9) 2章引用标准 (9) 3章术语和定义 (9) 4章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背景环境 (10) 4.1 公司的内外部环境 (10) 4.2 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0) 4.3 管理体系范围 (11) 4.4 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11) 5章领导作用 (13) 5.1 领导作用与承诺 (13) 5.2 管理方针 (14) 5.3 岗位职责与权限 (14) 6章策划 (15)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15) 6.2 管理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7) 6.3 变更的策划 (18) 7章支持 (19) 7.1 资源 (19) 7.3 意识 (22) 7.4 顾客沟通/信息交流 (22) 7.5 文件化信息 (22) 8章运行 (23)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23)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24) 8.3 设计与开发 (25)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28) 8.5 销售和服务提供 (29)

8.6 产品放行 (32) 8.7 不合格品控制/应急准备及响应 (32) 9章绩效评价 (33)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33) 9.2 内部审核 (35) 9.3 管理评审 (35) 10章改进 (37) 10.1 总则 (37) 10.2 不合格与纠正措施 (37) 10.3 持续改进 (38) 附录A: 质量管理职能分配表 (39) 附录B: 环境管理职能分配表 (1)

2015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2015年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标准目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组织所处的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环境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4.4环境管理体系 5.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与承诺 5.2环境方针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6.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总则 6.1.2环境因素 6.1.3合规义务 6.1.4措施的策划 6.2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环境目标的策划

6.2.1环境目标 6.2.2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 7.支持 7.1资源 7.2能力 7.3意识 7.4信息交流 7.4.1总则 7.4.2内部信息交流 7.4.3外部信息交流 7.5文件化信息 7.5.1总则 7.5.2创建和更新 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8.运行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9.绩效评价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总则 9.1.2合规性评价

9.2内部审核 9.2.1总则 9.2.2内部审核方案 9.3管理评审 10.改进 10.1总则 10.2不符合与纠正措施 10.3持续改进 4组织所处的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外部和内部问题。这些问题应包括受组织影响的或能够影响组织的环境状况。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即要求); c)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将成为其合规义务。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界定其范围。 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

【参考借鉴】完整版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doc

RRRRRRR有限公司 环境手册 ISO14001-2015 文件编号:EM-01 A/10 编写: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17年9月10日实施日期:2017年9月10日

目录 第1 章概述 1.1 颁布令 1.2 公司简介 1.3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1.4 环境手册的管理

第2章管理体系范围 第3章手册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3.1 引用标准文件 3.2 术语和定义 第4章组织的背景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 4.4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第5章领导作用 5.1 领导和承诺 5.2 环境方针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第6章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 总则 6.1.2 环境因素 6.1.3 合规义务 6.1.4 措施的策划 6.2 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策划 6.2.1 环境目标 6.2.2 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 第7章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信息交流 7.4.1 总则 7.4.2 内部信息交流 7.4.3 外部信息交流 7.5 文件信息 7.5.1 总则 7.5.2 创建和更新 7.5.3 文件信息控制 第8章运作 8.1 运行策划和控制 8.2 应急准备和响应 第9章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 总则 9.1.2 合规性评价 9.2 内部审核 9.2.1 总则 9.2.2 内部审核方案 9.3 管理评审 第10章改进 10.1 总则 10.2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3 持续改进

2015版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资料

2015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标准目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组织所处的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环境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4.4环境管理体系 5.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与承诺 5.2环境方针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6.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总则 6.1.2环境因素 6.1.3合规义务 6.1.4措施的策划 6.2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环境目标的策划 6.2.1环境目标 6.2.2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 7.支持 7.1资源 7.2能力 7.3意识 7.4沟通 7.4.1总则

7.4.2内部沟通 7.4.3外部沟通 7.5形成文件的信息 7.5.1总则 7.5.2创建和更新 7.5.3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 8.运行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9.绩效评价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总则 9.1.2合规性评价 9.2内部审核 9.2.1总则 9.2.2内部审核方案 9.3管理评审 10.改进 10.1总则 10.2不符合与纠正措施10.3持续改进

4组织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目标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这些因素应包括受组织影响的或能够影响组织的环境条件。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即要求); c)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会成为其合规义务。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界定其范围。 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 4.1中提及的外部和内部因素; b) 4.2中提及的合规义务; c) 组织的单元、职能和物理边界; d) 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e) 组织实施控制与施加影响的权限和能力。 范围一经确定,在该范围内组织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均须纳入环境管理体系。 应保持体系范围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并可为相关方获取。 4.4环境管理体系 为实现包括提升环境绩效在内的预期结果,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组织在建立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应考虑在4.1和4.2中所获得的知识。 5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和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式证实对环境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b)确保建立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和所处的环境相一致;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目录 引言 (2) 1范围 (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术语和定义 (5) 3.1与组织和领导作用有关的术语 (5) 3.2与策划有关的术语 (6) 3.3与支持和运行有关的术语 (8) 3.4与绩效评价和改进有关的术语 (8) 4组织所处的环境 (10)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10)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0)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10) 4.4环境管理体系 (10) 5领导作用 (10) 5.1领导作用与承诺 (10) 5.2环境方针 (11) 5.3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11) 6策划 (11)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11) 6.2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3) 7支持 (13) 7.1资源 (13) 7.2能力 (13) 7.3意识 (14) 7.4信息交流 (14) 7.5文件化信息 (15) 8运行 (15)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15)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16) 9绩效评价 (16) 9.1监测、测量、分析和评价 (16) 9.2内部审核 (17) 9.3管理评审 (17) 10改进 (18) 10.1总则 (18) 10.2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8) 10.3持续改进 (19)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使用指南 (20)

引言 0.1背景 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必须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通过平衡这“三大支柱”的可持续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随着法律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因污染、资料的低效使用、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大,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责任的期望值已发生了变化。 因此,各组织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环境管理,以期为“环境支柱”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标准旨在为各组织提供框架,以保护环境,响应变化的环境状况,同时与社会经济需求保持平衡。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够实现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环境管理的系统方法可向最高管理层提供信息,通过下列途径以获得长期成功,并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创建可选方案: ——预防或减轻不利环境影响以保护环境; ——减轻环境状况对组织的潜在不利影响; ——帮助组织履行合规义务; ——提升环境绩效; ——运用生命周期观点,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交付、消费和处置的方法,能够防止环境影响被无意地转移到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 ——实施环境友好的、且可巩固组织市场地位的可选方案,以获得财务和运营收益; ——与有关的相关方沟通环境信息。 本标准不拟增加或改变组织的法律法规要求。 0.3成功因素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取决于最高管理者领导下的组织各层次和职能承诺。组织可利用机遇,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和竞争意义的机遇,预防或减轻不利的环境影响,增强有益的环境影响。通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过程、战略方向和决策制定过程,与其他业务的优先项相协调,并将环境管理纳入组织的全面管理体系中,最高管理者就能够有效地应对其风险和机遇,成功实施本标准可使相关方确信组织已建立了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然而,采用本标准本身并不保证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结果。本标准的应用可因组织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两个组织可能从事类似的活动,但是可能拥有不同的合规义务、环境方针承诺,使用不同的环境技术,并有不同的环境绩效目标,然而它们均可能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的详略和复杂程度将取决于组织所处的环境、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其合规义务,及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包括其环境因素和相关的环境影响。

ISO14001-2015中文版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ISO FDIS 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ISO14001:2015 FDIS 中文稿(节选) ——新旧版本管理体系模式的变化: 2004版本管理体系模式 北京华夏健峰企业管理咨询 ISO14001:2004 EMS 运行模式PDCA 4.6管理评审 4.5.1 监测和测量4.5.2 合规性评价 4.5.3 不符合,纠正及预防措施4.5.4 记录控制4.5.5 内部审核 4.3.1 环境因素 4.3.2 法律及其它要求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4.4.3 信息交流4.4.4 文件4.4.5 文件控制4.4.6 运行控制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A P C D 4.2 环境方针 2015版本的管理体系模式 北京华夏健峰企业管理咨询 ISO14001:2015 --PDCA 领导力(5) 策划(6) 绩效评价(9) 改进(10) 支持与运作(7、8) 外部与内部的问题(4.1)) 相关方需求与期待(4.2)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果

3 术语定义(部分) 3.15 生命周期 从获取原材料,或者利用自然资源加工到废弃处理的连续的相互关联的产品系统。 注:生命周期包括活动,产品和服务,既可以包括采购的产品和服务,也可以包括产品废弃处理和运输服务,如:设计、制造、运输、包装、最终使用和处置。 3.18 风险 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注: ——影响是对预期的偏离—积极或消极。 ——不确定性是指对事件、其后果或可能性的认识或了解方面的信息的缺乏或不完整的状态。 ——风险通常以潜在事件和后果,或他们的组合来描述。 ——风险通常以事件的后果(包括环境的变化)和发生可能。 3.5 相关方 能影响某项决定或活动或被其影响的,或感知到自身将受其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注: ——相关方可能包括关注或受组织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感知自身受影响”指来自与已知组织。 ——相关方可能包括客户、团体、供应商、监管者、非政府组织、投资商、员工。 3.12 绩效 可测量的结果。 注: ——绩效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绩效可以涉及活动、过程、产品(包括服务)、体系或组织的管理。 3.22 合规性责任 组织必须或选择遵守的要求。 注:责任可能来自于强制的要求,如适用的法规或自愿承诺,如组织的和工业标准,合同关系,良好管理 原则和社区及道德标准。 3.7 文件化的信息 组织需控制或维持的信息及其载体。 注: ——文件化的信息可以是任何形式或载体,并任何来源 ——文件化信息可能涉及: - 环境管理体系,包括其相关的过程; - 用于组织运行的信息(文件); - 所达成结果的证据(记录) 4 组织的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意图相关的并影响其达成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事宜,这些事宜包括能影响或受组织影响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条件。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环境管理体系涉及的相关方;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合集

生活用品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资料 (2020年)

目录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年度计划 2020年5月10日9:00?2020年5月11日17:00地点综合办公室 审核目的: 对公司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各部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和适应性,查找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项,提出整改意见,制定纠正措施,是管理层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的有效手段,为管理评审和外部审核作准备。审核依据: 1. 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等); 2. 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或标准; 3. 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O14001:2015)审核人 员: 审核组长:XXX 第一组:XXX 、XX 第二组:XXX 、XXX 受审核部门和涉及的要求、内容: 此次内部审核涉及本公司所覆盖的全部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各部门和全部工作人员要做到全力配合。审核过程中,涉及到相关问题的部门和个人,要在现场做积极有效的配合工作。 审核日程安排: 1. 2020年4月15日制定内审计划,并上报给总经理审核批准。 2. 2020年4月20日由管理者代表委任内审组成员。 3. 3.2020年4月20日综合部主任通知各部门开展内部审核,并要求各部门 日9:00进行初次会议。 09:30进行现场评审。 日16:00进行末次会议。 日17:00发布内审报告审核报告的分发范围: 此次内审报告的分发范围为:相关管理者审核方法: 1. 集中审核 2. 现场审核 审核项目: GB/T24001-2016《(ISO14001:2015)覆盖的所有要素。 总经理批示:同意实施 批准人:日期: 2020年4月15日 评审 日期 做好准备。 4. 2020年5月 5.2020年5月 6. 2020年5月 7. 2020年5月 10 10 11 11 编制:综合部

2015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2015年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标准目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组织所处的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环境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4.4环境管理体系 5.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与承诺 5.2环境方针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6.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总则 6.1.2环境因素 6.1.3合规义务 6.1.4措施的策划 6.2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环境目标的策划 6.2.1环境目标 6.2.2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 7.支持 7.1资源 7.2能力 7.3意识 7.4信息交流 7.4.1总则

7.4.2内部信息交流 7.4.3外部信息交流 7.5文件化信息 7.5.1总则 7.5.2创建和更新 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8.运行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9.绩效评价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总则 9.1.2合规性评价 9.2内部审核 9.2.1总则 9.2.2内部审核方案 9.3管理评审 10.改进 10.1总则 10.2不符合与纠正措施10.3持续改进

4组织所处的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外部和内部问题。这些问题应包括受组织影响的或能够影响组织的环境状况。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即要求); c)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将成为其合规义务。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界定其范围。 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 4.1中提及的外部和内部问题; b) 4.2中提及的合规义务; c) 其组织的单元、职能和物理边界; d) 其活动、产品和服务; e) 其实施控制与施加影响的权限和能力。 范围一经确定,在该范围内组织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均须纳入环境管理体系。 应保持范围的文件化信息,并可为相关方获取。 4.4环境管理体系 为实现组织的预期结果,包括提高其环境绩效,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组织在建立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应考虑在4.1和4.2中所获得的知识。 5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和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在环境管理体系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b)确保建立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并确保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及所处的环境相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和使用指南(中文)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和使用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组织可用于增强其环境绩效。本标准可由组织采用,以便系统地管理其环境责任,有助于可持续的环境支持。 本标准可帮助组织达成其环境管理体系的期望结果,这对于环境、组织本身和利益相关方都是有价值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期望结果应与组织的环境方针一致,包括: ——增强环境绩效 ——满足合规义务 ——达成环境目标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组织,不管其大小、类型和性质,也可适用于组织确定的可控制或可影响的活动、产品及服务的环境因素。本标准没有阐明具体的环境绩效标准。 本标准可整体或部分使用,以便系统地提高环境管理水平。但是,除非本标准所有的要求被纳入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并且得以完整实施,否则不能声称满足本标准要求。 2.标准化引用 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义 本文件应用下列术语与定义 3.1与组织和领导相关的术语 3.1.1管理体系 组织为建立方针目标和过程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1:管理体系可以关注单一的或多个方面(如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 注2:体系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角色和责任、策划和实施、绩效评估和改进等。 注3:管理体系的范围可以包括规定的和确认的整个组织职能,规定的和确认的部分组织职能,或贯穿于组织的一个或多个职能。

3.1.2 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的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管理其环境因素,符合法规义务及确定威胁和机会相关的风险。 3.1.3 环境方针由最高管理者正式表述的,与组织的环境绩效相关的意图和方向。 3.1.4组织 具有自身职能和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来实现其目标的人或一组人。 注1:组织的概念包括但不限于独资公司、企业、公司、合伙企业、机关、慈善机构,或部分或其组合,是否注册或没有,公共的或私人的。 3.1.5最高管理者 在最高层次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一个或一组人。 注1:高层管理人员有权在组织内授权并提供资源。 注2:如果该管理体系的范围只包括组织的部分,那么最高管理者是指那些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一部分的人或一组人。 3.1.6利益相关方 可以影响或受组织的决定和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或者感受到受组织的决定和活动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注1:感受到自己被影响意味着这种组织知晓感受。例:利益相关方包括客户,社区,供应商,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投资者和雇员。 3.2 与策划相关的术语 3.2.1环境 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1:这里组织的外部存在能从组织内延伸到当地,地区和全球系统。 注2:外部存在可以以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气候和其它特性来表述。

完整版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

XXXXXXX有限公司 环境手册 ISO14001-2015 文件编号:EM-01 A/10 编写: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17年9月10日实施日期:2017年9月10日

修订记录

目录 第1 章概述 1.1 颁布令 1.2 公司简介 1.3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1.4 环境手册的管理 第2章管理体系范围 第3章手册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3.1 引用标准文件 3.2 术语和定义 第4章组织的背景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 4.4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第5章领导作用 5.1 领导和承诺 5.2 环境方针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第6章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 总则 6.1.2 环境因素

6.1.4 措施的策划 6.2 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策划 6.2.1 环境目标 6.2.2 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第7章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信息交流 7.4.1 总则 7.4.2 内部信息交流 7.4.3 外部信息交流 7.5 文件信息 7.5.1 总则 7.5.2 创建和更新 7.5.3 文件信息控制 第8章运作 8.1 运行策划和控制 8.2 应急准备和响应 第9章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 总则

9.2 内部审核 9.2.1 总则 9.2.2 内部审核方案9.3 管理评审 第10章改进 10.1 总则 10.2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3 持续改进

1.1环境手册颁布令 环境手册是本公司从事与环境管理有关的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纲领性文件,是公司的基本法规之一,必须严格遵守,以确保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实现质量环境管理目标,促使公司环境管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与不断发展。 环境手册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编写、并经总经理批准发布,是我公司环境管理工作的法规性、纲领性文件,用以统一、协调全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活动,使其基于ISO14001-2015标准要求,符合本公司产品、服务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能指导我公司环境管理工作。 现决定正式颁布实施。公司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按一体化《环境手册》规定的标准贯彻实施。 总经理: 日期:2017年9月1日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14001-2015

引言 0.1背景 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必须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通过平衡这“三大支柱”的可持续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随着法律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因污染、资源的低效使用、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大,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责任的期望值已发生了变化。 因此,各组织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环境管理,以期为“环境支柱”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标准旨在为各组织提供框架,以保护环境,响应变化的环境状况,同时与社会经济需求保持平衡。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够实现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环境管理的系统方法可向最高管理者提供信息,通过下列途径以获得长期成功,并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创建可选方案: 一一预防或减轻有害环境影响以保护环境; 一一减轻环境状况对组织的潜在有害影响; 一一帮助组织履行合规义务; 一一提升环境绩效; 一一采用生命周期观点,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交付、消费和处置等的方式,能够防止环境影响被无意地转移到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 一一实施环境友好的、且可巩固组织市场地位的可选方案,以获得财务和运营收益; 一一与有关的相关方沟通环境信息。 本标准不拟增加或改变组织的法律法规要求。 0.3成功因素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取决于最高管理者领导下的组织各层次和职能承诺。组织可利用机遇,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和竞争意义的机遇,预防或减轻有害的环境影响,增强有益的环境影响。通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过程、战略方向和决策制定过程,与其他业务的优先项相协调,并将环境管理纳入组织的整体管理体系中,最高管理者就能够有效地应对其风险和机遇。成功实施本标准可使相关方确信组织已建立了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然而,采用本标准本身并不保证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结果。本标准的应用可因组织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两个组织可能从事类似的活动,但是可能拥有不同的合规义务、环境方针承诺,使用不同的环境技术,并有不同的环境绩效目标,然而它们均可能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的详略和复杂程度将取决于组织所处的环境、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其合规义务,以及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包括其环境因素和相关的环境影响。 0.4策划-实施"检査-改进模式 构成环境管理体系的方法是基于策划、实施、检查与改进(PDCA)的概念。PDCA模式为组织提供了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用以实现持续改进。该模式可应用于环境管理体系及其每个单独的要素。该模式可简述如下: 一一策划:建立所需的环境目标和过程,以实现与组织的环境方针相一致的结果。 一一实施:实施所策划的过程。 一一检查:根据环境方针,包括其承诺、环境目标和运行准则,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一一改进: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 图1展示了本标准采用的结构如何融入PDCA模式,它能够帮助新的和现有的使用者理解系统方法的重要性。

最新全套ISO9001-2015与2016版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整合管理手册汇编

**有限公司 质量环境手册 文件编号: 受控状态: 持有者: 分发号: 2017年**月**日发布 2017年**月**日实施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

手册修改状态控制

目录 红色字体为有变动的条款号,括弧号内为旧的目录编号 1. 第0.1章 QE管理手册实施令 2. 第0.2章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3. 第0.3章公司概况 4. 第0.4章组织机构图 5. 第0.5章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6. 第0.6章 QE方针 7. 第0.7章 QE目标、指标 8. 第1章总则 9. 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10. 第3章术语和定义 11. 第4章公司所处的环境 12. 第4.1章理解公司及其所处的环境 13. 第4.2章理解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4. 第4.3章确定QE管理体系范围(1.2应用) 15. 第4.4章 QE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第4.1章总要求)

16. 第5章领导作用(第5章管理职责) 17. 第5.1章领导作用和承诺(第5.1章管理承诺第5.2章关注焦点) 18. 第5.2章 QE方针(第5.3章QE方针) 19. 第5.3章岗位、职责和权限(第5.5.1章职责和权限第5.5.2章管理者代表) 20. 第6章策划 21. 第6.1章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第5.4.2章QE体系策划) 22. 第6.2章环境因素(第5.4.3章环境因素) 23. 第6.3章合规性义务(第5.4.5章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24. 第6.4章 QE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第5.4.1章QE目标、指标;第5.4.4章环境管理方案) 25. 第6.5章变更的策划(第5.4.2章QE体系策划) 26. 第7章支持 27. 第7.1章资源 28. 第7.1.1章总则(第6.1章资源提供) 29. 第7.1.2章人员(第6.2章人力资源总则) 30. 第7.1.3章基础设施(第6.3章基础设施)

ISO14001-2015-to-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新旧版标准要求对照表

ISO14001:2015 to ISO 14001:2004

b)4.2所提及的合规义务; `$B27020 698C 榌30145 75C1痁37374 91FE 釾25680 6450 摐b c)其组织单元、职能和物理边界; d)其活动、产品和服务; e)其实施控制与施加影响的权限和能力。 范围一经确定,在该范围内组织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均须纳入环境管理体系。 应保持范围的文件化信息,并可为相关方获取。 4.4 环境管理体系 为实现组织的预期结果,包括提高其环境绩效,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组织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应考虑4.1和4.2获得的知4.1 总要求 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确定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 组织应界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

结果; g)指导并支持员工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 h)促进持续改进; i)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注:本标准所提及的“业务”可从广义上理解为涉及组织存在目的的那些核心活动。 5.2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在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方针,环境方针应: a)适合于组织的宗旨和组织所处的环境,包括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b)为制定环境目标提供框架;c)包括保护环境的承诺,其中包含污染预防及其他与组织所处环境有关的特定承诺; 注:保护环境的其他特定承诺可包括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4.2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在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确保其: 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

ISO14001:2015 FDIS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FDIS) 引言 0.1背景 达到一个平衡的环境,社会和经济被认为是基本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目标是通过平衡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问责的期望已经从环境污染、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发展了越来越严格的立法,对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这使得环境管理组织采用一种系统化的方法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目的是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组织提供一个框架,来保护环境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平衡的需要。它指定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实现预期的结果集的环境管理体系。 一个系统的环境管理方法,可以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来建立长期的成功和创建选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 ——保护环境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 ——减轻潜在的不利环境条件对组织的影响; ——协助组织实现合规义务;

——提高环境绩效; ——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分布式、消费和处理,通过使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可以防止环境影响生命周期内无意中被转移到别的地方; ——实现财务和运营效益的同时,还实现环保的替代品,加强组织的市场地位; ——环境信息交流有关利害关系方。 本国际标准,就像其他国际标准,并不打算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要求。 0.3成功因素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取决于承诺所有级别和功能的组织,由最高管理层组织利用机会来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提高有益的环境影响,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和竞争的影响。高层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其风险和机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流程、战略方向和决策,使他们与其他业务优先级,将环境管理融入其整体管理系统。示范的成功实现本国际标准可以用来向利害关系方保证一个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采用本标准本身并不能保证最优环境的结果。本国际标准的应用可以不同,从一个组织到另一个组织的关联。两个组织可以开展类似的活动,但可以有不同的合规义务,承诺在他们的环境政策、环境技术和环保性能的目标,但两者都可以符合本国际标准的要求。 水平的细节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复杂性取决于组织的背景下,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其合规义务,其活动的性质,产品和服务,包括其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有关。 0.4活动模型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汇编 (依据GB/T24001-2016 idt ISO14001:2015编制) 目录 1、风险和机会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 2、环境方针、目标和管理措施控制程序 3、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管理程序 4、合规义务管理程序 5、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6、环境信息交流管理程序 7、文件控制管理程序 8、记录管理程序 9、废水、废气污染控制程序 10、噪声污染控制程序 11、固体废弃物控制程序 12、节约资源能源管理程序 13、化学品和油品管理程序 14、消防安全管理程序

15、设备设施检修污染控制程序 16、相关方管理程序 17、新、改、扩建设项目环保控制程序 18、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 19、环境监视、测量和分析管理程序 20、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21、不符合和纠正措施管理程序 22、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2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会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 1、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 a)产品的设计开发、设计开发的变更控制、工艺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 b)供应商评审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 c)制造与检验过程的风险和机遇; d)厂房设施、设备和工装、模具、夹具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 e)不符合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 f)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 3术语和定义 3.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3.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ISO14001-2015全套环境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

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ISO14001-2015全套环境管理体系 手册程序文件 ISO14001:2015 文件编号:XXXXX 版号:A/0 受控标识:受控文件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7年X月XX日开始实施

目录 0.1章颁布令 (3) 0.2 章管理方针、目标 (4) 0.3章公司组织机构 (5) 0.4章管理职责描述 (5) 1章范围 (9) 2章引用标准 (9) 3章术语和定义 (9) 4章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背景环境 (10) 4.1 公司的内外部环境 (10) 4.2 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0) 4.3 管理体系范围 (11) 4.4 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11) 5章领导作用 (13) 5.1 领导作用与承诺 (13) 5.2 管理方针 (14) 5.3 岗位职责与权限 (14) 6章策划 (15)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15) 6.2 管理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7) 6.3 变更的策划 (18) 7章支持 (19) 7.1 资源 (19) 7.3 意识 (22) 7.4 顾客沟通/信息交流 (22) 7.5 文件化信息 (22) 8章运行 (23)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23)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24) 8.3 设计与开发 (25)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28) 8.5 销售和服务提供 (29) 8.6 产品放行 (32) 8.7 不合格品控制/应急准备及响应 (32) 9章绩效评价 (33)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33) 9.2 内部审核 (35) 9.3 管理评审 (35) 10章改进 (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