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主义vs抽象表现主义

合集下载

5种现代艺术流派

5种现代艺术流派

5种现代艺术流派现代艺术是指在20世纪末以来的艺术领域中出现的一系列艺术流派。

这些流派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而脱颖而出。

以下将介绍和探讨五种主要的现代艺术流派。

第一种艺术流派是抽象表现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源于上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表达了艺术家们的情感和对战后社会的反思。

这种艺术注重通过抽象、情绪化的表现手法来传达内心的感受和情绪。

艺术家们运用大胆的刷画和色彩的运用,创造出充满张力和冲击力的作品。

杰克逊·波洛克和马克·罗斯科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

第二种流派是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对大众文化和大众媒体的一种反思和表达。

波普艺术以家喻户晓的大众文化符号和商品为主题,通过大胆明亮的色彩和平面化的造型表现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和媒体影响。

安迪·沃霍尔是波普艺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莫妮卡》和《汉密尔顿》等都成为了波普艺术的经典之作。

第三种流派是观念艺术。

观念艺术强调思想和观念的重要性,而非艺术品的物质形式。

这种艺术形式把思想和观念作为艺术的核心,通过文字、图表和行为等形式来表达艺术家的思考和理念。

马塞尔·杜尚的《泉》就是一件观念艺术的代表作品,他通过把一个无修饰的陶瓷小便斗摆放在美术馆里,挑战了传统艺术观念和界限。

第四种流派是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是一种基于空间和环境的艺术形式,艺术家通过创造具有独特氛围和情感的装置来引发观众的思考和互动。

装置艺术经常以大型雕塑、装置和环境为主题,通过结合多种材料和元素来创造出具有个人化和富有创意的作品。

克里斯蒂安·博普尔和雅克·居贝尔是著名的装置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以其复杂的结构和与观众的互动而著称。

最后一种流派是后现代艺术。

后现代艺术是对现代主义艺术的一种批判和回应,强调多元文化、主观性和相对主义的观点。

后现代艺术抛弃了传统的艺术规范和界限,追求开放性和多样性的艺术形式。

学习现代艺术中的表现主 义与抽象艺术技巧

学习现代艺术中的表现主 义与抽象艺术技巧

学习现代艺术中的表现主义与抽象艺术技巧在现代艺术的广袤领域中,表现主义与抽象艺术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吸引着无数艺术爱好者和创作者的目光。

它们不仅是艺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对传统艺术观念的大胆突破和创新。

那么,如何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技巧呢?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充满探索与发现的艺术之旅。

表现主义强调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情感和体验,常常以夸张、变形和强烈的色彩来冲击观众的视觉和心灵。

例如,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呐喊》就是表现主义的经典之作。

画面中扭曲的人物形象和血红的天空,生动地传达出了画家内心深处的恐惧和焦虑。

要学习表现主义的技巧,首先要学会释放自己的情感。

不要被现实的表象所束缚,而是勇敢地深入内心,挖掘那些强烈而真实的感受。

在创作时,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放大这些情感。

比如,将人物的表情、动作或者物体的形状进行扭曲和变形,以增强表现力。

色彩的运用也是关键。

选择鲜明、强烈的色彩来表达情感的激烈程度,如红色代表热情或愤怒,蓝色代表忧郁或宁静。

同时,要注意色彩之间的对比和冲突,以营造出紧张和富有张力的氛围。

抽象艺术则更进一步,摆脱了对现实世界的具体描绘,追求纯粹的形式和内在的精神。

抽象艺术作品往往没有明确的主题和形象,而是由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自由组合而成。

康定斯基的作品就是抽象艺术的杰出代表。

他认为艺术应该像音乐一样,通过形式和色彩的组合来直接触动观众的心灵。

学习抽象艺术技巧,需要培养对形式和色彩的敏感度。

可以从观察周围的事物开始,尝试忽略它们的具体形象,而是关注其线条、形状和色彩的构成。

在创作中,大胆地运用自由的线条和不规则的形状来构建画面。

不要过于拘泥于传统的构图规则,让直觉引导自己的创作。

色彩的选择可以更加主观和随意,不必遵循现实中的色彩规律。

通过色彩的搭配和碰撞,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氛围。

为了更好地学习表现主义和抽象艺术技巧,多欣赏大师的作品是必不可少的。

7艺术风格及其审美形态

7艺术风格及其审美形态

7艺术风格及其审美形态现代艺术世界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艺术风格,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审美形态。

本文将介绍七种常见的艺术风格,并对其审美形态进行详细描述。

1. 抽象主义抽象主义是20世纪艺术中一种重要的风格,它追求形式、色彩和线条的简化,不再追求对物象的真实再现。

艺术家们通过将形状和图案减少到简单的几何元素,以及采用饱和度较高的色彩和大胆的笔触技法,来表现内心情感和思想。

抽象主义的审美形态强调视觉冲击力和对观众情感的共鸣。

2.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是一种追求简洁、纯粹和精练的艺术风格,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无装饰的表面和单一的材料为特点。

极简主义的审美形态注重对空间和比例的精确掌控,追求视觉上的平衡和和谐。

它强调视觉的纯净感和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互动。

3.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强调对内心情感和精神状态的直接表达,通过扭曲、夸张和颜色的运用来传递主观情感。

表现主义的审美形态注重情绪表达和观众的情感共鸣,作品通常充满冲突、张力和戏剧性。

艺术家以个人的观点和情感为核心,创造出具有强烈冲击力的作品。

4. 波普艺术波普艺术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流行文化艺术形式,以消费主义和大众媒体为主题,通过大胆、鲜艳的色彩和形象来吸引观众。

波普艺术的审美形态融合了商业文化和艺术,试图挑战传统艺术的界限,强调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和反思。

5. 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的一种艺术风格,以多重视角、形状和颜色的碎片化表现来重新构建视觉体验。

立体主义的审美形态强调对形式和空间的拆解和重组,通过多角度的观察和表现,呈现出更为立体和多维的艺术形象。

6. 裸体主义裸体主义是一种追求肉体自然和纯真的艺术风格,通过对人体的描绘来表现美和艺术感。

裸体主义的审美形态注重光影的运用和线条的流动美,强调人体的形态和比例。

艺术家们通过对裸体的再现和解构,展示出对人体美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7.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再现为目标的艺术风格。

现实主义的审美形态注重细节和精确的观察,力求以客观、客观的方式呈现事物和场景。

西方设计的表现手法

西方设计的表现手法

西方设计的表现手法1. 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以毕加索和布拉克为代表的一支独特的艺术流派。

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破碎、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描绘出不同角度同时并存的事物,创造了一种以多视角、多维度观察和重构事物的方法。

2. 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是20世纪中叶主要在美国纽约发展起来的艺术流派。

它主张通过色彩、线条和形状的非具象表达,以自由的、即兴的方式来表现个人的主观意识、情绪和感受。

3. 波普艺术波普艺术,也称为流行艺术,是20世纪中叶在英国和美国发展起来的艺术流派。

波普艺术以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媒体为主要表现对象,用明亮的色彩和简单的形式来模仿大众文化图像和符号。

4.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主张以最简单的形式和色彩表现艺术的本质。

极简主义艺术家追求的是减少、减少、再减少的艺术理念,以形式上的简单、清晰和整洁来表现作品的内在精神。

5.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一种分析、研究事物的思维方式或方法论,强调对事物的内在结构、规律和逻辑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设计中,结构主义关注的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结构,以理性的方式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6. 未来主义未来主义是20世纪初在意大利发展起来的艺术和社会运动,强调对速度、技术、青春的崇拜,以及对传统艺术和社会价值的蔑视。

未来主义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致力于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技术手段,以表达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7.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在德国和奥地利发展起来的艺术流派,其特点是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内在的情感和感受。

表现主义的艺术家们追求的是自我表达和情感的宣泄,以强烈的视觉效果来引起观众的共鸣。

8.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法国的一支艺术流派,主张通过具象或抽象的手法表现潜意识的精神世界。

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通过梦境、幻觉等非理性手段来表现现实与梦幻的交错,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超现实的艺术效果。

9. 装饰主义装饰主义注重艺术的装饰性和审美性,强调对形式美和工艺美的追求。

高中美术中的抽象艺术与表现主义

高中美术中的抽象艺术与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在高中美术中的实践案例
表现主义在高中美术中的应用案例 表现主义在高中美术中的实践意义 表现主义在高中美术中的实践方法 表现主义在高中美术中的实践效果
PART SIX
抽象艺术与表现 主义的比较与联 系
抽象艺术与表现主义的异同点
起源不同:抽象艺术起源于20世纪初的俄罗斯,而表现主义起源于德国的慕尼黑。
抽象艺术在高中美术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抽象艺术在高中美术课程中的重 要性和作用,以及对学生审美和创作能力的提升。
抽象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探讨抽象艺术如何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如与 具象艺术、现代主义等结合,形成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PART FIVE
表现主义在高中 美术中的应用
表现主义在高中美术中的地位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抽象艺术与表现主义的魅力
组织学生参与 抽象艺术创作, 让他们亲身体 验抽象艺术的
魅力。
引导学生欣赏 表现主义作品,
通过观察、分 析和讨论来理 解作品的主题 和表现形式。
安排学生参观美 术馆和博物馆, 让他们亲身感受 抽象艺术和表现 主义作品所带来 的视觉冲击和心
灵触动。
引导学生通过比 较和分析不同流 派的艺术作品, 加深对抽象艺术 和表现主义的理 解和欣赏能力。
抽象艺术通过非具象 的表现形式,使观众 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联 想,从而引发对内在 情感和意念的探索。
抽象艺术在形式上常常 表现出简洁、明快、强 烈的视觉效果,强调画 面的节奏和动态感。
PART THREE
表现主义的定义 与起源
表现主义的定义
表现主义是一 种强调主观表 现和情感的美
术风格
表现主义起源 响
抽象艺术与表现主义的概念和特点
抽象艺术与表现主义对高中美术教 育的影响

现代艺术运动的代表作品与风格知识点

现代艺术运动的代表作品与风格知识点

现代艺术运动的代表作品与风格知识点现代艺术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作品常常以创新、前卫和独特的方式呈现。

本文将介绍几个现代艺术运动的代表作品和风格知识点。

一、立体主义(Cubism)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其以多面体、多角度的视角表现物体。

典型代表作品包括毕加索(Pablo Picasso)的《亚娜宫的少女》和勒·柯布西耶(Georges Braque)的《小室内》。

立体主义的风格特点是几何化的结构、抽象的形式和多角度的视觉表达。

二、未来主义(Futurism)未来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强调机械和科技的艺术运动,以强调运动、速度和动态为特点。

著名的未来主义画家包括贝鲁特·塞鲁帕(Giacomo Balla)和乔治·塞万蒂(Gino Severini)。

他们的代表作品《速度+噪音》和《分析的城市》等展现了未来主义的风格,即动态的线条、鲜艳的色彩和充满活力的场景。

三、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发源于德国的一种艺术运动,强调内心感受和情绪表达。

代表作品包括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的《呐喊》和埃米尔·尼尔德勒(Emil Nolde)的《舞蹈圈》。

表现主义的特点是夸张的线条、扭曲的形象和强烈的情感表达。

四、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种反对理性和现实的艺术运动,强调潜意识和梦境的表现。

代表艺术家包括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和勒内·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e)。

他们的作品《记忆的永恒》和《背后的镜子》等展示了超现实主义的风格:奇幻的场景、离奇的元素和不寻常的组合。

五、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抽象表现主义是20世纪中叶兴起于美国的一种艺术运动,强调情感和个人内涵的抽象表达。

美术家风格分辨

美术家风格分辨

美术家风格分辨艺术是无声的语言,每位美术家都有独特的创作风格。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尝试辨别不同的美术家作品中的风格特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美术家风格,并提供一些技巧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这些风格。

一、印象派印象派艺术家以捕捉瞬间的光影和色彩为特点。

他们通常采用快速的短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现画面中的光影效果。

印象派作品透露出一种轻灵、模糊的感觉,带给观者一种即兴、梦幻的体验。

二、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强调对现实生活的描绘,追求真实性和客观性。

现实主义艺术家通常细致入微地描绘人物和物体的细节,力求还原真实的场景。

他们常常使用自然色彩和精确的线条来表现作品的细腻和细节。

三、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追求情感和内在的表现,注重作品所传达的情绪和感觉。

他们常常使用大胆的笔触、明亮的色彩和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情绪和内心的冲突。

抽象表现主义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笔触和动态的构图,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力。

四、立体主义立体主义艺术家试图以多个角度来揭示物体的本质形态。

他们通常将物体拆解成各种几何形状,并在画面中同时展示不同的视角。

立体主义作品给人一种复杂、碎裂的感觉,让人不由自主地思考和观察。

五、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追求梦幻和无意识的艺术表现。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通过表现梦境和幻觉来揭示潜意识中的想法和欲望。

他们通常采用奇异的图像和离奇的场景来展现超现实主义作品的独特风格。

六、后印象派后印象派是印象派后期的一种发展,它注重色彩、形态和情感的表达。

后印象派艺术家通常使用更鲜艳、更纯净的色彩,并加强对形状和线条的建构。

后印象派作品具有更加明亮和鲜活的感觉。

七、立体浮雕立体浮雕艺术家通过雕刻和造型来创造出立体感,并通过光影的运用来增强作品的立体效果。

立体浮雕作品常常具有逼真的细节和逼真的立体效果,给观者一种强烈的触感和空间感。

辨别美术家的风格是一个挑战,但通过仔细观察和学习,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

请大家多多欣赏不同美术家的作品,并深入了解他们的艺术风格,以便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的魅力。

艺术思潮名词解释

艺术思潮名词解释

艺术思潮名词解释
艺术思潮指的是一段时间内在艺术领域中出现并流行的创作理念、风格、观念或思维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艺术思潮名词解释:
1.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强调通过光线、色彩和笔触的感觉效果来表现主观印象的画派,追求捕捉瞬间和光影变化。

2.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强调通过夸张、扭曲、鲜明色彩和情感直觉来表达艺术家的内心体验和情感。

3. 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20世纪中叶的美国艺术运动,强调在抽象形式中表达情感、个人经验和精神层面。

4. 立体主义(Cubism):20世纪初,以几何化的形式和视觉角度多面性来表现物体的艺术风格。

5. 达达主义(Dadaism):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艺术运动,主张反传统、反逻辑、反理性和反审美的态度,善于使用嘲讽、荒诞等手法。

6.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20世纪20年代的艺术运动,通过幻想、梦境和随机联想来表达潜意识和超越现实的世界。

7. 极简主义(Minimalism):20世纪60年代的艺术运动,强调简洁、纯粹、几何化的形式和实际材料,主张去除多余的装饰和表达方式。

8.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20世纪后半叶的艺术思潮,主张反传统、反纪律、反统一和颠覆,重视文化差异、多元性和相对主义。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艺术思潮名词解释,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艺术思潮,每个思潮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象主义vs抽象表现主义:西方现代艺术的两个发展方向:1)强调个人的表现,描写心理,潜意识的(受佛洛伊德影响)。

包括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

2)力图在形式上找到所谓的真实”包括立体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极少主义、欧普(光效应主义)。

3)介乎2者之间,达达主义。

抽象是与具象相对的,指不描绘对象的可视特征,而强调形状、色彩、线条、块面的精神本质。

在创作中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力求表现灵魂与精神、组织在画面上。

因此抽象绘画呈现出来的纯粹形色,有类似于音乐之处。

背景:20世纪初野兽派和立体派促进了形与色的独立发展。

主要人物:德国的康定斯基抽象绘画之父”进一步发现了它的奥妙,他认为可以有没有歌词而伟大的音乐,也可以有没有题材而伟大绘画。

他在1910年画了第一幅抽象的水彩画,是一幅无具象愿望的、充满活力的重叠色点。

其他代表画家:蒙德里安,荷兰,他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红、黄、蓝三原色,偶尔也用灰色,是荷兰风格派的主将,代表作《黄与蓝的构成》、《百老汇爵士乐》;马列维奇,俄国,在1912 年创立至上主义,除作为具象艺术根基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对立,认为形式就是内容,绘画只为自身而存在代表作《黑方形》,《白中之白》;塔特林,俄国,构成主义。

构成主义也是立体派和未来派影响的结果而产生一种抽象艺术,但是它反对纯粹的艺术,认为艺术要为政治、为无产阶级服务,所以它和其他的抽象艺术在精神内容以及意识形态的立场上是不同的。

按抽象主义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1丨几何抽象〔或称冷的抽象〕。

这是以塞尚的理论为出发点,经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新造形主义(风格派),而发展出来。

其特色为带有几何学的倾向。

这个画派可以蒙德里安为代表。

2丨抒情抽象〔或称热的抽象〕。

这是以高更的艺术理念为出发点,经野兽派、表现主义发展出来,带有浪漫的倾向。

可以康丁斯基为代表。

抽象表现主义: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对康定斯基的抽象画的评述中。

后开特指40年代后美国崛起的纽约画派”的抽象绘画。

抽象表现主义是一个极端个性化的流派,艺术家认为艺术是需要即席创作的,对潜意识和梦境迷恋,强调行动”和过程”比最后的作品更重要。

主要是受到了超现实主义的影响。

代表人物:杰克逊?波洛克,美国人。

他的作品最能显示这一风格在观念上和手法上的特征。

自1947年起,他采用了将大幅画布平辅在地上,再在它周围走来走去,利用滴色”等方法进行创。

整个过程如同在催眠状态般的专心致志和彻底的身心投入,被称为行动绘画”代表作《秋天的韵律》等(后来他的作品都只有编号而没有名字了)。

罗伯特?马瑟维尔,也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创始人和倡导人之一,著名的作品是《西班牙共和国挽歌》系列作品。

抽象表现主义是第一个由美国兴起的艺术运动。

美国兴起此艺术运动跟当时纽约想要取代巴黎成为世界艺术中心是有影响的。

也是二战之后西方艺术的第一个重要的运动,享有的地位无与伦比。

它是战后漫长风格实验的开端,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自此之后的一段时期里,西方现代艺术的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

波普艺术vs政治波普: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伦敦,50-60年代中期,波普艺术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晦涩难懂)、现代主义(只重功能,冷漠而缺乏人情味)的叛逆登上了艺术舞台而鼎盛于美国。

强调通俗易懂、大众化。

他的命名和波普鼻祖的汉密尔顿的一幅拼贴画《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如此美好》有关。

创作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以流行的商业文化形象和都市生活中的日常之物为题材,使用挪用和复制、放大等手法,认为艺术要面对生活,面对消费,设计是为大众的即战后婴儿们感官上的,思想上的满足。

把所见、所知的生活环境以大家熟识的形式表达出来获得大家共鸣。

其实大众化”是渠道,利用大众的力量打破传统的束缚才是根本目的。

原因1)•后工业时代的影响2).波普文化的影响3)•对功能主义风格的反感1)英国经过战后初期的经济低谷之后,开始进入丰裕社会”阶段;2)战后成长的年轻人成为社会消费主体,他们不满现代主义冷漠、缺乏人情味的设计;3)美国大众文化的影响,启发英国年轻一代产生波普设计代表人物:最有影响和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是安迪?沃霍尔,代表作一系列的带点庸俗味道的肖像画,还有重复商标构成的装饰画,包括他自己的、毛泽东、玛丽莲梦露的头像,重复的可口可乐瓶子和坎贝尔罐头汤等等。

利希滕斯坦,代表作有《丁丁历险记》、特色是平涂的色彩,夸张的印刷网点。

奥登堡,巨型的室外雕塑,一系列软”东西。

罗伯特?劳申伯格,直接将各种实物组合再涂上油漆,挑战传统艺术代表作有《风筝》《大峡谷》等。

影响:照片写实主义(超级写实主义):克劳斯利用网格按比例放大照片,远看几可乱真,近看却是一块块模糊的色块。

让人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实”,汉森的一系列市民形象雕塑。

波普艺术对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包括服装、家具、平面设计等等。

英国设计地位。

新的审美观念的形成,成为后现代设计思潮产生的前兆。

政治波普:1993年在香港举办了后89中国现代艺术展”,政治波普”在这个展览上浮出水面,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

简单地说,政治波普”就是用波普艺术的手法和观念表现政治题材。

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是中国现代艺术评论家栗宪庭先生提出的两个重要艺术概念。

80年代末期波普艺术传入中国,中国的前卫艺术家把它作为一种现代艺术风格接受过来。

主要表现方式有采用波普艺术的手法来表达他们在一些政治经历比,如文革,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

政治标语、宣传画、政治口号以及历史图片、旧报纸和老照片等都作为现成品进入画面,改变了传统的绘画风格,更加直观表达了现实与历史的经验。

还有的政治波普的作品大量搬用公共图像的方式,采用公众熟悉的公共形象和符号,不仅具有视觉的冲击力,而且也更适合逐渐习惯于当代视觉文化的公众的接受习惯。

政治波普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从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流行文化对公众生活的影响以及传统文化的危机。

王广义是中国政治波普”最早的实验者之一。

代表作是大批判”系列。

他直接将两种本质完全不同的图像一中国文革”中的政治招贴画和西方消费广告并置在画面中。

并且将一系列口号通过的巧妙处理,达到某种嘲讽和消解的目的。

展现了他对中国政治与历史、商业与文化的视觉图像全面思考和组合能力。

王广义尽可能剔除了所谓的绘画性”,也就是说,通过工业用磁性油漆在画布上大面积的平涂处理,使作品具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

而用橡皮图章盖上的数字符号则很好强调了时代特征。

《大家庭》是张晓刚的代表作,灵感来自六C及七O年代的家庭照片,运用图像的复制使人产生深思。

他以这个系列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在中国人心灵上留下的伤痕,也奠定了自己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稳固地位。

《大家庭》系列的共有特征是类似炭精画,但带有一小块淡淡的颜色,不仅冲破了老照片底色的局限,给观众制造了入于画中、出于画外的途径,也使得整个画面具有了某种超现实的色彩。

在欧美,政治只是政治家的事情,和大众息息相关的是社会经济、商品。

自然波普艺术就选择了大众偶像、商品标志等等作为它的艺术语言。

而在中国,政治是人民大众生活主题,政治波普是中国实情和波普艺术结合的成果。

战后美国:美国艺术的发展没有漫长的历史,却有两条明显的线索,这两条线索相互交织,推动美国艺术的发展:其一是现实主义精神和本土文化意识,其二是欧洲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曾经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北美大陆,艺术以特有的形式发展起来。

没有宫廷艺术和宗教艺术的传统,艺术有强烈的实用性,主要为肖像和在马车厢上画广告。

独立战争之后,美国绘画开始脱初始阶段,出现了一批在观念和技术上都接近欧洲风格的职业艺术家,从这时候起,两种倾向的融合与斗争就此起彼伏了。

美国艺术家总是面临着两种痛苦的选择,或者摆脱本土文化的平庸和俗气,追随欧洲艺术发展的轨迹,如科普利、韦斯特;或者,不甘心文化殖民地的现状,力求从美国的现实生活和环境中发掘美国独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属性,如哈德逊河画派、八人派(垃圾箱)等。

这种格局到了1940年代以后变得复杂起来,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文化殖民地的意识消退了,抽象表现主义崛起的被视为战后美国的在文化上的胜利。

抽象表现主义成为一种国际风格。

它超越了正在衰落的欧洲现代艺术诸流派,成为新的主流。

换句话说,自本世纪初以来的欧洲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重点开始向美国转移,其标志就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崛起。

波普艺术作为抽象表现主义的对立面。

波普艺术与抽象表现主义的对立即是与国际风格的对立,是美国本土文化在新的历史下的归复,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精神。

尽管美国一些批评家一再否认波普艺术与现实主义的关系,事实上,在西方现代美术批评中,现实主义早已不是传统的含义,它仅是强调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和客观环境的关注程度。

波普艺术的现实主义是出自艺术家要求反映和评价周围世界的内在需要,虽然在他们的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抄袭和复制。

抽象表现主义发展到第二流艺术家手中日益变为一种无意义的类型化的行动。

抽象表现主义认为艺术应该是艺术家内心冲突与精神状况的直接记录,因而是强烈个性化的,非世俗的。

抽象表现主义正在无可奈何地堕落:这种明快鲜艳的风格化特征变成一种糟糕的艺术是在于它的标准化制作,先是有十来件缩减变形的样式化作品,然后就有成千上万的仿造品,艺术家用同样浓度的颜料,同样大小的色块,用同样的动作'粗糙地制作同样类型的画。

”而波普艺术普遍采用了商业文化的形态,选择某一题材作为自己的符号,便成为艺术家能否成功的关键,而一旦符号化了,波普艺术也随之失去早日的活力。

极少主义vs抽象主义:极少主义出现于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表现于绘画领域。

极少主义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

60-70年代盛行美国,又被称作最低限艺术或ABC艺术。

通过对抽象形态的不断简化,直至剩下最基本的元素来进行的艺术探索。

特征在于取消了艺术家个性的表达姿态,无内容、无主题、客观化,表现的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纯粹物,一种观念。

极少主义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至上主义和新造型主义。

可以说是和抽象表现主义对立的抽象主义的分支。

代表人物:美国画家爱德?莱因哈特,他的画不讲究构图、颜色、空间,很多作品都只限于黑色或近于黑色。

唐纳德瀆德,立方体排列雕塑,单一的形体,或者同一形体多次反复。

表现主义vs新表现主义:表现主义:20世纪初,主要在德国。

其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

印象派其实和保守派艺术家在追求反映自然的艺术目标上并没有分歧,他们的分歧是在于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